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短篇历史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短篇历史故事范文1
1.选取博尔赫斯的作品作为文学教学素材的原因
博尔赫斯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力使得很多西方文学史、拉美文学推广一类的书籍中有不少讨论这位作家的文章,国内也有众多学者研究博尔赫斯,翻译他的作品。在1999年博尔赫斯百年诞辰之际,《博尔赫斯全集》得以在中国出版,博尔赫斯也成为了“在中国的拉美文学出版中第一个按照国际出版惯例成功引进其全集版权的作家”。[1]
除博尔赫斯之外,拉丁美洲还有很多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但由于国内接受度等种种原因,他们的作品没有得到很好地宣传和系统地翻译引进,甚至在对其原文作品的获取上也有着相当的困难。对于在文学课上讲授的作家和作品,这种文本资料的匮乏是个致命的障碍。而路易斯·博尔赫斯的作品的情况则相当乐观,学生不仅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取中文译文的文本,甚至可以获取相当一部分的原文。
博尔赫斯在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使得他的作品在西语文学教学中受到重视成为了一种必要。在中国出现的引进和研究博尔赫斯的文学浪潮则成为博尔赫斯出现在西语文学课堂上的必然性。
2.从教学材料选择的角度分析博尔赫斯作品的特点并对其分类
博尔赫斯的作品种类涉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在这里对他三种作品的教学适宜性特点进行分析。
A.短篇小说
博尔赫斯的小说,在文字艺术外,更加吸引人的是他的构思。看似怪诞的故事情节之间的联系需要敏感的读者去体味。他注重故事内部的关联性,甚至,注重故事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也就是说,要读懂博尔赫斯的小说,不是研究透故事本身就可以了,故事中的隐喻是与故事外的某种哲学思想,与某段历史相呼应的。这种前后呼应性,内外呼应性使得博尔赫斯的小说作品在阅读中具有不可分割性,从这点上来说,截取性的阅读是对博尔赫斯作品的一种破坏。
因此我们可以将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界定为适合在专题性较强的文学课上讲授,不适合在介绍性的课堂上学习的一类题材。
B.散文
博尔赫斯的散文多为探索思辨类,主要围绕着其他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学术理论探索和意象等主题进行探讨。
探讨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的散文有《塞万提斯与吉坷德的预言》[2]、《克韦多》[3]、《马丁·费耶罗》[1]、《济慈的夜莺》[2]等。博尔赫斯热衷于探讨的作家中有像塞万提斯、卡夫卡、王尔德这类的,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家,也有柯尔律治、马丁·费耶罗、弗朗西斯科·德·克韦多之类的中国读者较陌生的作家。因此,可根据学生对文章主题人物的熟悉了解程度可把博尔赫斯的作家、作品、人物类散文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对主题比较了解的文章,适合在文学课堂上作为教学资料使用;第二种则是主题相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文章,不适合在非专题文学课堂上作为教学资料使用。
探讨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类的散文有《柯尔律治的梦》[2]、《铭记J.F.肯尼迪》[1]、《俘虏》[1]等。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一样在教学中存在着对事件了解程度的问题。这类的文章博尔赫斯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文章中对事件进行简述;另一种则是直接对事件进行展开,回顾历史中相关的片段,而对事件本身并不多加描述。作者对事件的两种处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事件的了解。第一种,学习的前期工作较少一些,对事件的了解可以通过文章本身而进行;而第二种就考验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面对这种文章可能对博尔赫斯所探讨的内容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也可能因为之前读到过相关的历史文章,进而能够把握文章的内涵。本文把博尔赫斯探讨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类的散文分为两种:学生课前所需事件背景了解工作较简单的文章和需要大量事件背景了解工作的文章。
学术理论探索类的散文有《阿美利科·卡斯特罗博士的惊恐》[4]、《天地创造和P.H.高斯》[1]、《帕斯卡圆球》[1]等。这类文章中的绝大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以语言学和文学为专业的学生。因为这类文章的理解难度高,所跨知识面广(神学、哲学、数学、物理学等),阅读前期的知识准备工作非常繁重,因此这类散文在教学材料选取的角度上都属于不适合在课堂上使用的。
意象的探索类文章有《模糊的镜子》[5]、《指甲》[2]、《迷的镜子》[1]等。这类文章隐喻众多,同时也很有趣味性,对于教师的教材选择是一个考研。教师需要高度把握文章的难度,并需提前确定文章学习程度。此处本文并不做硬性的种类划分,学习目标的高低决定了文章的可用度。
C.诗歌
博尔赫斯的诗歌主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其他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意象以及抒情。
以其他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为主题的诗有《致约翰·济慈(1795-1821)》[6]、《亚历山大·塞尔科克》[7]、《约翰福音·第一章第十四节》[4]等。
以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题的诗有《亨吉斯特需要人手(公元449年)》[3]、《萨洛尼卡的钥匙》[4]、《亚当被逐》[4]等。
以意象的哲学探索为主题的诗有《象棋》[2]、《镜子》[2]等。
短篇历史故事范文2
进;环境;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43―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写作的能力。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学习兴趣的浓淡,以及自学能力的高低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必须增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循序渐进激发兴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知识结构,深浅适度的认知发展的水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要循序渐进,强化学生阅读时学会、会学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读物时,对低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并尽量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对中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科普知识、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对高年级学生,应多介绍民间故事、短篇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课型特点上,低年级多开阅读介绍课,中年级段多开阅读汇报课,高年级段多开阅读欣赏课、读书笔记指导课等,使学生“读有所用,读有所得”,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钥匙,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
二、利用环境激发兴趣
环境激发兴趣就是按照校园的环境规划,精心设计每个空间,使整个校园、整个教室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感受中得到启示、移情,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 充实并全面开放学校图书室。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保证充足的书源。学校每年要拨出足够的经费用于添置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广开添置图书渠道,努力争取上级下拨、社会捐赠、个人捐献等。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创新管理模式,让图书馆常处于开放状态。
2. 组建班级“图书馆”,共享图书资源。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 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 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 让全体学生都来关心阅读,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形成一种“群体阅读”的风气。
3. 让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普遍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只有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4. 充分利用走廊和墙壁做宣传。要求班级按规定的主题和内容定期出黑板报,并由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评比。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把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的阅读实践。
三、通过扩展激发兴趣
短篇历史故事范文3
1899年农历八月十五,徐燕孙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1920年,中国画学研究会在京成立,徐燕孙作为首批会员入会。徐燕孙专攻工笔人物画,兼作小写意人物画,多次在北平、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人物画影响越来越大,曾被誉为“北徐南张”,“北徐”就是徐燕孙,“南张”则是张大千。
期间,徐燕孙应《北京晨报》主编厉南溪之约,创作了30余幅白描画稿,由厉配诗,如《梁红玉擂鼓》《花木兰还家》《秦良玉勤王》《荀灌娘突围》等,借古喻今,寄托爱国情怀。其后由弟子任率英、李大成筹资出版《霜红楼画》。
20世纪30年代,徐燕孙曾执教于京华美术学校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他培养了一批著名的画家,如在建立共和国初期大放异彩的吴光宇、王叔晖、任率英、卜孝怀、刘凌沧、潘洁兹、黄均等。
1951年,徐燕孙进入刚成立不久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率其弟子王叔晖、任率英、卜孝怀等一批画家共同进行连环画创作。此时《连环画报》创刊,徐燕孙作为绘画的骨干,画出了不少好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在1951年至1954年间,他在《连环画报》上共发表了9部短篇连环画;在《连环画报》1951年第2期上,刊载了徐燕孙创作的彩色连环画《热爱祖国的弦高》。当时刊物的彩色版面很少,刊登徐燕孙的作品,是对他人物画的肯定。1951年的《连环画报》还刊登了徐燕孙绘制的现实题材的两篇稿子《程双玉翻身记》《二斗秫秫》,这两个短篇充分表现了徐燕孙驾驭连环画的能力:众多人物栩栩如生,画面强调动感,背景道具详实。彩色短篇《农民和狼》则将狼的动态表现得生动自然。彩色长篇连环画《屈原》,线条流畅,充分展示了徐燕孙工笔人物画的优势。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连环画作品问世,如《三打祝家庄》《鲁达拳打镇关西》《火烧赤壁》《萧恩打渔》《王佐断臂》《古城会》等多部连环画单行本。这些在连环画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给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典范。徐燕孙善于表现人物特征,以推动情节。比如在连环画《火烧赤壁》中,有一幅画面表现曹操灭了荆州刘表之后,想趁机征服孙权、刘备。曹操将大军驻扎在荆州襄阳一带,派人到东吴下战书,威胁孙权投降。徐燕孙在画幅左侧画上孙权,而画面左边是曹操派来的下战书的小兵,小兵的神态是一脸的不屑,左手拿着战书,右手指着战书,傲气十足。徐燕孙通过对小兵的刻画,折射其主人是如何盛气凌人和狂妄。
徐燕孙的《三打祝家庄》是他连环画的顶峰之作。1958年,这套连环画重绘出版,被收进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长篇连环画丛书《水浒》中,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经典之作。在《三打祝家庄》中,徐燕孙充分展示了他娴熟、精准的线描技法、驾驭连环画创作的能力,使得该作品成为从近代人物绣像向现代连环画发展的一部杰作。作品中,随着不同环境,描绘人物的方法也不同。如这本连环画中,刀马战争的场面很多,但也有抒情的表达方式:例如第9 2幅中,老者与石秀的交谈,就充满了诗意;第111幅,描写祝小三的醉态十分到位,而石秀在偷祝小三的白翎时又是那样小心大胆。扈三娘的妩媚潇洒与周围如狼似虎的军士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作者在表现战争场面时仍然十分注意对周围环境细节的刻画。
共和国的连环画奠基人之一姜维朴评价:“纵观徐燕孙的连环画,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以丰厚渊博的艺术功力和娴熟精湛的工笔艺术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从而推动了刚刚起步的新连环画艺术,使之跨上一个新的高度。”建国初期,徐燕孙还参与筹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兼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组组长。1957年,徐燕孙调任中国北京画院副院长。同年,徐燕孙被划为“”,并被开除公职。自此,他在家里偶尔为出版社画些连环画,生活日益艰难,多数亲友与其断绝往来,仅有少数学生如任率英等人悄悄去看望他。1961年,徐燕孙先生患脑溢血病逝于北京。
启功曾在《无双谱》中题有:“绘事谁称一代工?十年城北识徐公。胸藏丘壑江南少,眼底骊黄海内空。老去诗篇添绮语,平生豪气托雕虫。披图喜见章侯法,取校任颐总不同。”
徐燕孙是20世纪中国画人物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与一般工笔画家不同的是,他既能画线条细如蚕丝的工笔画,又能画线条生动的写意画。徐燕孙注重传统,他遍临唐代的阎立本,宋代的苏汉臣、马远、夏圭,明代的仇英、唐寅等历代名家作品,吸收了传统笔墨技法。徐燕孙善于表现人物的不同动态和神情,这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在他的连环画作品中也可以明显看到。在徐燕孙的画面上,画家用色淡雅,所绘仕女婀娜多姿,英雄则充满阳刚之气。他善于在众多人物之间穿插绿水青山、祥云瑞石、宝树珍花,以中国艺术的传统诗意营造中国百姓喜爱的仙境。徐燕孙塑造的人物大多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古典文学题材,因此他不但擅长宗教佛道人物,也擅绘仕女人物。他的作品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短篇历史故事范文4
一、创设良好氛围,使学生热爱阅读
1.我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这些书必须是孩子喜欢的,适应学生的读书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2.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家长在家中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
3.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们个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再告之孩子,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学生被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的诱惑,使学生主动去进行阅读,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4.“放任自读”任其读。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自主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5.定向选择读物,培养阅读兴趣
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其阅读的倾向,阅读的兴趣亦有所不同。试想:低年级学生面对一些含义深刻,意味隽永的读物,何趣之有?而高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浅白易懂的读物又觉得味儿不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向学生推荐读物。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倾向为短篇,完整的故事,幻想性题材的故事,幽默、意外的故事结局;中年级儿童阅读倾向为童话类、传记类、富有神秘性、创造性的故事,历史类读物;高年级儿童阅读倾向为游记、传记类,带有悲剧色彩的读物等。据此,教师可将图书分类,分别向低、中、高年级的学生推荐适应于他们心理特点的读物,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向他们推荐一些童话故事、古诗,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小学生必背古诗》等,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对儿童的吸引力很大,小学生徜徉在其中,往往乐趣无穷。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看些英雄故事、伟人故事、历史故事、科普读物,如《雷锋的故事》、《少年》、《保护人类的家园》等,学生有了自己喜欢的读物,阅读的兴趣就自然会高。
二、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心理的积极因素,不同年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一样,我国龚启昌通过比较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儿童最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的六大特质:惊异、生动、动物、谈话、幽默情节。国外有关资料中对儿童阅读兴趣划分了几个时期,其中,日本把儿童阅读发展划分为六个时期:(4-6)岁,图书故事期;(6-8)岁,民间传说期;(8-10)岁,童话期;(10-15)岁,故事期;13岁为文学期;17岁,思想期。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艾伟对儿童阅读兴趣进行了三次实验,结果得出:儿童在阅读中最感兴趣者依次为:儿童故事,惊人的描述与叙述,而对应用文,常识灌输等兴趣索然。由此可见,对阅读兴趣起直接作用的是读物的特质形式,文学体裁,表现主题,描写的侧重面等,而对阅读兴趣有较大影响的外在因素是作家的名声威望,同学和朋友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以及共同爱好的附和,对书中人物的喜好态度等。
三、阅读习惯培养的优势分析
1.课外阅读的实践性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天地远远超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语文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及时地广泛地获得与生活贴近的知识信息。从另一角度看,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承担起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可见,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不断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2.课外阅读的自主性
课内所学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也是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涉猎与课内学习相关的读物和网络资料,巩固和完善课内所学;另一方面,在众多的信息资源面前,可以由学生凭个人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课外阅读的创新性
短篇历史故事范文5
1. 在朗读记忆中积累语言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在教学中,我根据文章特点,以读为本,放手让学生读书,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熟读成诵,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在读中自然而然地扩展、丰富语言积累,有效提高习作能力。
指导背诵,掌握方法。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体裁传授给学生不同的背诵方法,主要有:提纲背诵法、抄背结合法、理解背诵法。
2. 在品析感悟中积累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想象,品词析句,使其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3. 在表达运用中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认真上好每组课文的说话训练、能说会道等课程,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续编故事、仿写片段、发表阅读感受等。
二、扩大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课外阅读好像一扇窗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这就是在积累语言,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1.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
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规定:一、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据此,我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要求,每学期都对所教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推介,低年级指导学生读童话、寓言、儿歌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指导学生读诗歌、古诗、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历史故事,高年级指导读科普读物、短篇小说、名家作品;学生可以向班级图书角借书,也可以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
2. 授予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笔记的写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求,采用浏览、泛读、速读、精读等读书形式,并能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摘录、批注、写体会等不同的方法,从而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要求我的学生备读书笔记本,并定期组织检查,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我还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主要有:按词语归类进行积累、按描写对象分类积累,如:描写颜色,描写人物动作,描写人物情态,描写自然景色等等,还有数量词组、“的”字词组等;读书笔记可针对内容、感情、写法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三、增加习作密度,在练笔中积累语言
学生多写多练也可以积累语言。我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捕捉机会,让学生多练笔。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多写日记、仿写课文优秀片段、改写课文、指导好每单元的习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举行的作文竞赛及参加各项活动后的作文竞赛等,各班挑选每次习作的优秀作文出版作文集并进行展览,一旦发现特别优秀的习作,鼓励学生向校报、各级报刊投稿,当看见自己的习作换成了铅字,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习作成为内在的愿望。
四、开展多彩活动,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我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了完整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感受到勤于积累带来的喜悦。
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做实验等方式,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语言。
短篇历史故事范文6
【关键词】意境 山水画 空间认知
中国人习惯用“意境”来描述传统山水画,不同画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不尽相同。如明末清初画家梅清的作品意境高古空旷、空灵清远;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意境气壮山河、万里云吞;而清代画家弘仁的作品意境却奇幻而雄阔、远观胜过近看。因此,对山水画意境的描述与鉴赏不但反映出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也体现出画家对于空间认知的不同。
一、意境的审美内涵
意境是十分抽象的概念。清代以后,“意境”一词才逐渐流行,其中“意”代表心意、心志,“境”则表示复杂多样的境况。在古代,“意境”一词带有宗教色彩,人们经常用单字“境”来代替“意境”这一词汇,意为有界限的地域或者领域。
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提出“意境”一词,他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意境”“情境”。从后人的解析来看,王昌龄对“意境”的理解偏向于“境界”,这与我国传统山水画所追求的“意境”很相似,正如山水画家“胸中有丘壑,意在如笔先”地对山水意境的情怀与追求。可以看出,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山水描绘,古人对于“意境”的情感体会与思想表达的追求是存在共通性的。①
二、基于意境概念的山水画空间认知方式分析
(一)内部空间的意境分析
山水画用自然景观与人物表达情感和风格,在元末形成风潮。随着绘画题材的逐渐丰富,山水画所表现的内涵越来越深邃,绘画者希望通过山水画来重新构建自然景观,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情怀。山水画画家先将空间结构泼墨于纸上,再进一步烘托意境,以此来增添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山水画的自然元素是有活力的,这也是绘画者重建画中结构、重组美感与空间意境的主要原因。笔墨在山水画中只是点睛之笔,重要的是主体的空间意境构成和意境的烘托,后者体现出绘画者在画中所深藏的隐喻。
从技术角度讲,山水画的空间场景在于绘画者对于头脑中所记忆的空间自然图像元素的提炼。从意境角度来看,绘画者要将这些元素看作一个个符号,通过情感的抒发将这些符号重新架构组织,以求得最终的山水画空间构图,既要体现整幅画的美感,又要隐含寓意。这就是山水自然景物与空间结构所组成的山水画内部空间,其艺术价值就在于观赏者对画中隐谧意境的挖掘与领悟。
以北宋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图1)为例,这是一幅十分典型的宫廷山水画,其绘画风格体现出宫廷的学院派风范。画中的每一景一物都彰显出以统治者视角纵览天下的意境与气势,而北方巍峨壮美的风林雪山则体现出该作品的大气与威严,虽然构架庞大,但是井然有序,让观赏者感受到强烈的秩序感,就好像统治者在纵览天下大势。在空间结构上,该作品的布局也很讲究,自然万物的高低错落都体现出一种万物顺势的自然规律,隐含了皇权在天、万物顺应天命的意味。从整体来看,这幅画体现出强烈的空间层次感,其意境在于隐喻皇权的力量与国泰民安,这是一种画面空间认知与意境表达的完美结合,不仅用意境表现出宫廷山水画的特有韵味,也用空间认知感暗示了皇权与威望的永恒性。②
(二)外部空间的意境分析
山水画的外部空间是绘画者和观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绘画者通过作品的外部空间构图艺术与意境实现与观赏者的内心交流,让观赏者感受到山水画所传达的空间意境。这种交流受制于绘画者与观赏者在文化层次、社会观念、个人意识等方面的不同,不过大部分山水画都能通过其外部空间意境来感染人。
在山水画的构图上,绘画者会刻意营造一种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连接,即用意境去表达和隐喻两个空间之间的关系与思想内容,从而形成一种特别的二元空间意境传达,这从空间构思上丰富了作品的自然景观意境表达。可以说,一幅具象的山水画是从神秘的外部空间开始构建整部作品主题的,因为所有内部空间的隐喻信息都在向外传达意识与思想,它巧妙地利用了某些象征性物件或场景来影射空间意境,通过这些元素来提示观赏者,将有形的外部空间构图寄于无形的内部空间意境表达之中,进而形成了山水画所特有的观赏性与叙事性。
南宋画家李唐的《采薇图》描述了一个历史故事――商殷灭亡之后,两个故国忠臣叔齐与伯夷因亡国而绝食,最后两人都死在了首阳山下。画家李唐用较为写实的绘画风格,引经据典,将这一历史典故真实地展现于笔墨之下,其构图不但写实地展现了两位忠臣的爱国事迹,也隐喻了宋徽宗变法的历史事件。《采薇图》以画面构图与空间结构中人物与景物的比例来传递隐含信息,同时用画中的诗词歌赋来渲染意境,通过绘图结构与文字意境两个层面展示了绘画者的创作意图,体现出山水画的文化内涵与历史韵味。③
结语
画家从对山水画中空间构图的认知与对意境的领悟及把握上,为实际的自然景观与人物构建了全新的二元空间,赋予笔墨以人性与智慧,超越了自然景观的意境与绘画空间的限制,使中国山水画成为美好意境之感性与严谨空间构造之理性的完美结合体。
注释:
①谷光灿.运用意境概念对山水画中空间认知方式的研究――以包含竹子的山水画为例[J].室内设计,2013(3):110-116.
②乔建业.五代两宋山水画的空间构架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