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价值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价值观范文1
地方海事的核心价值是海事领域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体地方海事人员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地方海事的核心价值,要求地方海事全体海事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思想和路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的定义
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的理念,它是以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为主体的价值观。作为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的地方海事部门,担负着维护水上安全的中心任务,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水上安全搜救、船舶检验、船舶签证、船员培训、事故调查处理等具体职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地方海事这一行业的特点,从中表现出地方海事事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及功能。因此,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义应表述为:以海事文化为积淀、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安全目标为终点的共同行为和要素的综合核心理念。
核心价值观与地方海事精神的关系
地方海事精神是地方海事行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培育而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地方海事人员认同的心理定势,价值取向的主导意识,是时代意识与地方海事行业特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性精神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出各自表述、各自范围内提炼、各自宣传灌输和积极引导的倾向。
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在地方海事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时期中,将努力体现其理念的各种吸引力和依附力,突现其这一理念所求的具体模式和客观进步。同时,也会在地方海事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进行深化,使地方海事全体人员共同遵循的核心理念,她有着发展历程、文化底蕴、行为规范、价值目标等方面较多的不同点。
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基本功能
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最终要为广大的海事人员认可,并在工作中、生活中得以践行,成为深藏在每位海事人员心中指导具体行为的一个准则。从实际价值取向上进行分析,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她必定包含“一个处于中心地位,具备主导作用,在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并由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在前者操作层面上延伸”的两层面。具体地说它包含四个功能:
定向功能。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作为地方海事占有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通过确立反映交通地方海事为社会服务的本质要求,并依此来引导地方海事群体确立共同的地方海事价值目标,选择相应的价值取向,达到认同地方海事核心价值的目的。地方海事全体海事人员在履行海事安全监管,为社会、为船员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地方海事的行业特征、服务特征的价值评价标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过程,逐渐成为地方海事人员理念上的定向和导航因素,就地方海事系统内部来说,如果存在种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评价标准,便会使海事人员在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上呈现无序状态。而确定的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为海事人员提供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标准,使地方海事人员行为不再从思想、工作、生活上无所适从。
凝聚功能。地方海事人员在进行核心价值的选择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水域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等诸多因素,对价值的评价标准也会不同,这就容易形成多样的价值观念,出现多种的价值尺度,譬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资待遇,从而使海事人员产生不同的思想状况,同样地方海事系统的基层海事部门其工作性质一样,工作要求一样,工作目的一样,但享受的报酬不一样,其地方海事人员所取的价值观念也不一样,这就容易形成地方海事人员多样的价值观念,出现不同的价值尺度,甚至对于同一事物也存在多样的价值评价标准,而且每一个价值标准都可以从各自从属的文化因素里找出证明其合理的因素依据。在多样价值观的影响下,地方海事人员往往是左右为难,难以形成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归宿感,导致地方海事人员价值选择上的迷茫。而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则有助于在地方海事人员中形成共同的意识和追求,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规范功能。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作为海事文化建设中“上层建筑”的意识、观念,与地方海事事业的科学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海事的管理与规范,形成并需要表现在海事人员的实践活动之中。然而,任何海事人员实践活动的背后,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相应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通过提炼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创造必备的精神文化条件和道德舆论环境,将海事这一行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则在基层海事处、所具体化、日常化,使海事人员能够围绕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达成基本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以达到规范海事管理与服务的目的。
调整功能。承载思想观念作用的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从历年来地方海事人员的思想进步、工作实践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方面进行提炼,而且也是从地方海事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群体所代表的先进理念基础上而进行升华。地方海事的核心价值观和地方海事的群体价值与地方海事行业主流价值相冲突的时候,地方海事的核心价值就能作为海事人员个体价值的选择和参考,以达到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与地方海事行业主流价值相统一,使不符合地方海事价值主导要求的观念及时得到调整。
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地方海事是国务院直接授权的水上行政执法部门,直接履行国家赋予的内河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其功能涉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等诸多方面。如何对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必须要从地方海事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能、工作目标、文化底蕴、发展方向等进行综合的挖掘。为此,对地方海事核心价值观应从“忠于职守、严格执法、廉洁为民、奋发有为、乐于奉献、不辱使命”六个方面作为表述。
忠于职守,也就是说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一是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作为地方海事这一行业,要求每一位海事人员具备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地方海事人员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来自于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具体职业,对他人、对国家和对社会的意义。地方海事人员只有真正树立起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才能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地发扬职业献身精神。二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个人树立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有所作为”。因为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行动决定一个人的成效,思想不同、心态不同,其结果也不同。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岗位都是一片充满生命活力的土地,关键是在于对这块土地应是怎样的人进行耕耘。三是要提高职业技能。每一项工作都有它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从事地方海事这一行业,它要求具备的知识广泛,监督管理技能的正确运用,其过程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地方海事人员掌握大量的业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磨炼海事监督管理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维护从事地方海事这一职业的利益,才能获得海事这个事业的春天。
严格执法是依据行政的必然要求。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其目的是让不懂法律者去懂法,让懂法者去自觉地遵守。地方海事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做好行政执法工作,把严格执法同打击水上违法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严格执法同为船员服务严密地区分开来;把严格执法同人性化执法严肃地区划开来,在地方海事系统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良好局面。同时,在严格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地把握好海事人员执法的权力,用好海事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减轻处罚权,把严格执法置于社会和船员的监督之中。
作为地方海事部门必须认真而细致地做好廉洁为民工作,要使广大地方海事人员深知: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千万不能把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作为向人民索取利益的筹码。要加强对地方海事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要使广大地方海事人员深深地知道“莫为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和“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这一深刻的哲理,使地方海事形成层层都吹廉洁风,人人都唱廉洁歌,个个都办廉洁事的良好氛围。
地方海事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群体,海事人员的奋发有为,造就地方海事的壮大和发展。但是,面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不断的发展,党和人民对地方海事所承担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任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每一位地方海事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必须做到亲历亲为、敢做敢为、奋发有为,用自己的青春去浇灌海事这块润湿的土地,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海事人对党和人民应有的承诺。俗话说:“过人之师,必有惊人之举”,作为地方海事这支劲旅,虽然在发展中还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只要经过我们的努力,奋发有为地工作,地方海事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地方海事的职能决定着地方海事人员必须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一精神必然会引导地方海事向更加广阔的美景迈进。乐于奉献是人生的真谛,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你若喜欢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更为精辟:“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贡献了多少”。这就是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人才的价值;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并得到公正的评论。地方海事有着不同的工作岗位,只要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发出奉献精神,有所作为,那我们的地方海事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不辱使命是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地方海事的“差使”是党和国家赋予的,是人民赋予的,怎样完成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这一“差使”关键是要靠全体地方海事人员,牢牢地记住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这一使命,为此,我们必须要有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地方海事的工作职能,高标准地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之下,积极而努力地开展工作,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生命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只有这样,地方海事才能不辱使命。
核心价值观范文2
【关键词】儒家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内容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儒家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分析儒家文化的精髓和糟粕,探讨如何基于儒家文化的精华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儒家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导向和文化资源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提供了文化导向。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然而部分被人们长时间认可并且保留下来的思维方法即成为某种习惯,也就是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儒家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文化特定的思维模式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至关重要。
首先是儒家文化的一体化统筹思维。一体化统筹思维对于儒家文化而言,最原始的表现就是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该模式主要依赖于寻求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从思维层面来看,在儒家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中,这种最原始的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能够协助完成对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制度的构筑。从组成上来看,儒家所奉行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理念、以礼为中心的社会价值体系、诚信笃定的行事标准与风格,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从国家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强调的是“富强、和谐、文明、团结”;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的是“公正、平等、自由、法治”;从个人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行的是“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因此,儒家文化与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统一的思想和理念基础。
其次是不断创新思维。该思维模式在过去的儒家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强调宇宙与社会都处在更迭不止的情形之中,世界万物都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不断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且要有针对性地汲取我国先进文化文明成果,不断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并以此为依据,概括、总结、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充分表现出刚柔并济的强大宽容性以及合理化之的思想特色。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当儒家文化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又与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相融合时,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被概括萃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了儒家文化最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定了精神目标。从过去到现在,时代的进步都是为了实现国富民强,和谐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儒家文化作为过去时代所崇尚的最高价值观,其所谓的和谐主要强调了人与自身、自然、他人、时代之间的统一团结。然而要想实现时代的高度统一和谐,就要确保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国先富则民也强。荀子曾有云:“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古时之所以要让国家富强,主要是由于“民财足则君赋敛焉不穷”,虽有其局限性,但却让国富则民富的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它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与儒家思想理念高度一致。
儒家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标准。儒家文化十分注重诚信,孔子认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交往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长久,由此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强调的诚信思想在儒家文化当中也是有据可依的。
借鉴儒家文化,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儒学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此并沿袭其优秀的思想加以发展的,应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弘扬儒家文化。同时,儒家文化中也有不少糟粕,在借鉴儒家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对其扬弃。
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传承与发扬儒家传统美德,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儒家文化的宣传,重视儒家文化中爱国、诚信、明理的传统美德,从而提升人民道德水平。诚信理念从古至今都极为重要,但在市场经济下,人们想要拥有越来越多的名利,成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诚信思想也在逐渐流失。孔子就将“诚信”视作做人最基本的条件,曾有言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现在的公民来说,诚信不仅仅在于每个个体的伦理道德水平,更是社会与时代要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儒家文化主张的诚实守信,能够给当下失信现象频繁、背信弃义现象屡见不鲜的社会以强烈的警醒。此外,还有利于建立公民诚信思想,提升其道德伦理水平。
其次,学习儒学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儒家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从儒学思想中吸取营养,并发现其时代价值。现如今社会主义发展逐渐成熟,坚持儒家的大同思想显得格外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深化诚信教育,社会的和谐要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此外,学习儒家文化不断创新的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中不断创新思维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动态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在目前取得的成就仅仅是暂时的,“三倡导”的提出也仅仅是短期的发展结果。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在逐渐趋于完善与成熟。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进步是以实践为基础,以革新为目的,在完善中逐渐对其稳定性思维进行革新。
虽然儒家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儒家文化发源于我国传统封建礼教的基础之上,其中许多方面依然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因此,在学习和借鉴儒家文化时,必须有选择地对其糟粕的进行扬弃。例如:儒家文化中强调君臣关系,这显然与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民主”的理念是不同的。另外,儒家思想中“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等观念也不符合当前大众所认可的人民有言论自由等民主思想的理念。在民主社会中,只要不违反法律,人们有权利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有权利去了解、认知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人们的行动不应受到制约。然而,儒家文化的一些教条则规定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皇室贵族制定的行为规范,不允许人们对于统治者有一丝一毫的质疑。显然,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应融入这部分儒家文化的理念。因此,在运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对其中许多不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社会理念的糟粕思想进行摒弃,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儒家文化。
总之,儒家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资源和文化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可以从儒家文化中找到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利用儒家文化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应该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通过弘扬儒家传统美德,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彰显儒家大同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核心价值观范文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创新;武术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为民族振兴指引方向、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石、为公民自我素质的养成提供标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不仅阐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方的价值目标与方向,更彰显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宗旨。〔1〕党的十中明确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应运而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因而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出发,还是社会层面出发,抑或个人角度出发都将对筑牢核心价值观发扬武术文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创新武术文化的动因分析
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内涵深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是文化得以传承的有力保证,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其创新也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占鳌头,因此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不仅可以引领全民健身,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迸发文化强国力量,而且能够引导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强化国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地,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抵御外来思想的冲击。
1.1 从物质层面分析:引领全民健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高速运转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国民的体质得到较好的改善。然而事与愿违,据有关数据显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大学生视力的不合格率竟高达83%,孕妇剖宫产率超过60%,而对于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中年男子来说,其体质优秀率在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老年人五类人群当中,以7.9%排在最后。〔2〕可见我国目前的国民体质着实令人担忧,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势在必行。武术作为中国最传统的健身项目,其广泛的认知度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的行列之中。
12 从精神层面分析:传承民族文化
武术伴随着民族文化孕育而生,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不仅展示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而且在其形成完善过程中倾注着广泛的民族文化精髓。今天的武术,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深深地留下民族文化的烙印。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文化,它的弘扬与传承也直接关乎我国以民族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际中的竞争表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不仅能将我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名扬四海,能为民族文化的振兴,更能为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铸魂,为振兴整个中华民族奉献精神力量。
1.3 从制度层面分析: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经济、政治、文化互通互联逐步全球化的今天,协同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的世界图景中,武术文化的发展亦不可故步自封、管中窥豹。要想将其更好地传承创新,就必须包容、开放,以平等的视角和姿态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积极地吸收进步的文化思潮,诸如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肚皮舞、瑜伽,泰国的泰拳,巴西的柔术等。要在吸取中不断地总结,为何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的沃土中不断地萌芽发展?要追其缘由,从自身出发,明确强大自我才是抵御他人的根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既要提防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现象,也要处理好武术文化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走向世界的现实问题,唯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才能使中国文化创新传承之路在国际的舞台上璀璨耀眼,经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指导下创新武术文化,是对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潮的吸收,同时又让武术文化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毕竟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必然衍生文化的全球化,在这个趋势中,我们要有原则、有坚守、有底线,肯包容、肯接受、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外来文化成为手中的一把利剑,真正“为我所用”。
1.4 从行为层面分析:拒绝低俗,倡导高雅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满足,为低俗文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饱暖思欲,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人们往往迫切地寻求更多的方式方法去释放自身的压力。而当高尚文化没能快速引领思潮时,低俗文化便乘虚而入。从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到各类相亲节目的言语露骨,再到今天赵本山的“二人转文化”及毕福剑在饭桌上的不雅言论,低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低俗文化的泛滥是审美价值观迷失的表现,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文明意识的缺失。要对此进行整改,唯有依靠传统道德的重建。武术文化倡导公勇诚毅,对高雅文化的弘扬起着引领和促进作用。
2 创新之路从何出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创新武术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与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相融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要求武术文化在创新的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意味着武术文化的创新要从武德出发,着力培养新时代人民的素养,提升国民的全面素质。
2.1 以爱国主义为宏观指导创新武术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其核心就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亦是武术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在几千年的社会演进中,武术文化之所以能伴随着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并能以中国名片的头衔走向世界,就是基于其本质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发扬。然而在国门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正面临着被外来体育项目的冲击。特别是韩流的不断来袭,与武术同属格斗类项目的跆拳道也备受国民的青睐。究其根本我们不难发现,跆拳道不仅在招式上更容易让人接受,更重要的是它将道义文化贯穿在每次训练的始终,让学员在练习的同时感受韩国的文化。笔者认为武术文化的创新必须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出发点,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摒弃以往只注重成绩忽略文化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亦可效仿跆拳道弘扬其文化的方式,在课程结束后集体面向红旗默唱国歌,潜移默化中将武术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使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儿童少年中萌芽成长。
2.2 以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创新武术文化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其核心是在宣扬以人为本。清代政治学家、文学家魏源曾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主张的就是人是万物的根本,要顺应人的个性发展,才能最大地激发人的潜能。要想在创新武术文化的道路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首先要让武术的各个流派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学习,只有在融合的基础之上才能将武术的精髓更准确地传承下去。其次要为武术的交流搭建更多的平台。近年来散打文化作为武术文化的子文化,其被公众的认可度及关注度正随着武林风的热播而高涨,倘若多增加些诸如此类的平台,那武术文化在市场的冲击下必须进行改革,以便能被更广泛的群众接受。
2.3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纲领创新武术文化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个人层面上对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让每个公民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待人友善。首先要明确榜样的带头作用是无穷的,积极树立武术英雄形象。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队还是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3〕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英勇献身的民族责任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可见榜样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素质养成。其次要与时俱进,在创新武术文化中要不断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比如有学者专门做过调查,为什么城市里学习跆拳道的人要比学武术的多?而结果表明,竟然有30%的人仅仅是因为跆拳道的服装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而选择学习跆拳道。由此可见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入侵中国,正是因为他们常常能够居安思危、与时俱进,而我国在这点上就显得滞后很多。
2.4 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创新武术文化
中国梦最根本是中华民族的梦,是生活在中国领土之上的每一位人民的梦。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中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文化的繁荣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与繁荣之上。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创新武术文化,其本质就是让每一个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学习武术的机会,共同享有感受武术文化的机会,共同享有与武术文化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这就要求各类传播媒介,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使武术文化得以普及。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武术文化的创新会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注入新的血液,指引新的航向,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献上一分力量。
3 小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发展与国家振兴的灵魂,是在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主流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宣扬及普及是我国当前文化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5〕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本身更应该承担起弘扬中国特色文化的重任。然而在各国文化相互争鸣的时代之下,对武术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改革之路亦是势在必行。武术文化的创新唯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坚持有原则、有底线,肯包容、肯接受才是创新武术文化的根本之路,才能让武术文化在国际的舞台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梁龙?郾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郾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4?郾
〔2〕马思远?郾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郾
〔3〕孙传晨?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德教育研究〔J〕?郾搏击.武术科学,2014(08):24-25?郾
核心价值观范文4
一、 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让居民过一个吉祥欢乐的春节,社区开展了迎新春送春联活动。社区干部准备了笔墨纸砚,邀请来酷爱书法的几位老同志,为社区99个单元门分别书写了一幅幅吉祥喜庆的对联,并在年前张贴好,送去新春社区对居民们最美好的祝福。如此不仅增进了社区与居民的感情,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积极营造宣传教育的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一是,在社区部分楼侧墙张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进行宣传,让居民们熟知于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二是,安排专门的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向居民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入脑入心,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三是,放发各类宣传材料等,如发入宣传单、人手一把扇子即实用又起到了宣传价值观、市民公约的作用。四是,能过群众文化宣传,正月十五组织居民联系会,并用猜迷语的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
三、 社区通过“学、讲、改、行”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学”就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及精神。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学习,如: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学习、以开展座谈会的形式讨论学读本以及相关文件等。“讲”就是结合道德讲堂活动,学礼仪、学模范、送经典等形式传播道德能量,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就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为民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态度,广泛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行”就是结合志愿服务行动,向辖区居民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材料,组织志愿者开展系列活动,真正将服务的理念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利用典型力量感染带动以达到目标。
核心价值观范文5
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谁在做判断。不同的人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如一个把判断作为本位价值的企业,当利润、效率与创新发生矛盾时,它会自然的选择后者,使利润、效率让位。同样,另一些企业可能认为企业的价值在于致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利润、企业的价值在于服务、企业的价值在于育人。那么,这些企业的价值观分别可称为“致富价值观”、“利润价值观”、“服务价值观”、“育人价值观”。
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其中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社会互利价值观是比较典型的企业价值观,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企业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最大利润价值观,是指企业全部管理决策和行动都围绕如何获取最大利润这一标准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
经营管理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规模扩大、组织复杂、投资巨额而投资者分散的条件下,管理者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价值观。一般的说,除了尽可能的为投资者获利以外,还非常注重企业人员的自身价值的实现。
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西方社会的企业价值观,它要求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的时候,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开率,不能失之偏颇。
当代企业的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过去,企业文化也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但只限于把人才培养作为手段。西方的一些企业非常强调在职工技术训练和技能训练上投资,以此作为企业提高效率、获得更多利润的途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人作为工具来看待,所谓的培养人才,不过是为了改进工具的性能,提高使用效率罢了。当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把人的发展视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手段,这是企业价值观的根本性变化。企业能否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人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否给人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这是衡量一个当代企业或优或劣、或现金或落后的根本标志。德国思想家康德曾经指出,在经历种种冲突、牺牲、辛勤斗争和曲折复杂的漫长路程之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和21世纪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通过主体本质力量的发挥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支配。这就要求充分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对于企业中的人,还是对全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需符合如下标准:
1、核心价值观要发自公司高层的内心并竭力倡导
核心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锁的文件柜中那些口号,它必须是公司高层真正想要倡导的,同时体现在行为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中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有“尊重人”的字眼,但是内部的管理制度与管理行为并没有体现出任何“尊重人”的行为,那么“尊重人”就不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没有被公司员工真正地接受、认同。
2、核心价值观要为公司全体员工接受并认同
核心价值观是深藏在员工心中指导员工行为的一个准则,所以核心价值观必须是被公司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认同。核心价值观必须是被员工接受认同的并不是反对企业提出新的、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新的价值观的口号。相反核心价值观虽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其客观依据环境发生变化后,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但是不管是新倡导的,还是企业原来就有的,我认为是否被员工认同是判断公司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必要标准之一!
核心价值观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培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
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了解其精神实质和意义价值,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主要是认知成分在起作用。情感认同是在情感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喜爱、满足和接受。个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自身主观的选择和评价,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期望一致,就会对其产生喜爱、满意和接纳的情感;反之,则会对其产生厌恶、愤怒和拒绝的情感。行为认同是在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伴随喜爱、满意等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愿意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认知认同是基础。而且,这种认知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识,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情感认同在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心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关于态度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情感成分的强度是最大的。而且,与单纯的情感反应不同,情感认同中的情感成分有着认知因素的直接支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认同
根据双重态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样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态度。个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质是价值体系转换的过程,是将旧的价值体系转换为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外显层面的态度是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代替旧的价值观,内隐层面则是新旧两种价值体系仍然同时存在,旧的价值体系仍然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产生潜在的影响。双重认同的存在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在价值认同过程中,个体会同时存在两种价值体系,这两种价值体系都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其次,与外显认同态度改变强调主观意识,重视认知因素作用不同,内隐认同通常以无意识的状态存在,很少有认知因素的支持。最后,即使个体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当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超越和压制留存于记忆中的价值观念时,它也可能不转化为实际行动。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虽然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社会实践中却经常不能践行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路径
1.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已有的研究均表明,目前,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认知层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在情感和行为层面认同度较低。因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应放在增进青少年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如何增进情感和行为认同?情感并非凭空产生,它是个体在实际经历或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或行为后,经过个体的主观评价和选择,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恰当的载体。通过参与支教、义工、社会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魅力和强大力量,从而不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2.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说,要提升个体的内隐认同,就必须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会无时无刻不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久而久之,会潜移默化地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以高质量认同实证研究为突破口。第一,借鉴心理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成果,深入认同心理过程内部,揭示认同的心理结构;第二,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心理层面,准确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及特点;第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态度的实证研究;第四,系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聚焦个体内部(如价值观、自我概念等变量)、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来源,深入探讨个体内外部影响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单独影响效应及交互影响效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