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反应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范文1

直观教学的含义和发展

直观教学是指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运用标本、模型、图片等作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强调书本要配有插图。直观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这种教学法,是由17世纪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到19世纪初期,直观教学开始在欧洲流行,并迅速传到美洲大陆,直观教学便由教育者的不自觉活动转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

在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直观教学的表现形式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直观教学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尝试也是通过这三种方式来体现的。

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实物直观的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所获得的信息也较为真实、可靠、正确。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在编写时也体现了这一原则,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实验,以“活动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的形式出现,增加或者改进了过去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提高了实验效果。例如,在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部分,安排了重铬酸根和铬酸根离子间的平衡实验,颜色变化明显,对照反应方程式学生很容易得到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而在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部分,教材实验中选择的试剂也很好,按教材规定步骤所配置的溶液在室温下呈紫色,在热水浴中呈蓝色,在冰水浴中呈粉红色,演示实验时放置在一起对比,效果很好。而且溶液的配置过程和对其水浴加热操作比较方便,比过去选择二氧化氮气体做实验更好。对于教材上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安排,化抽象为直观。

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而不是事物本身。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的观察和演示。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便于突出对象的一些重要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

《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中有大量图表,统计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用好这些资料以外,可积极寻找、开发其它资源。例如,在进行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原理)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软件演示电极上和溶液中微粒的变化,以及电子、离子在电路中的运动方向。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和电子转移情况,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而在专题二的教学中会涉及到大量图像,如浓度——时间图、速率——时间图等,这些图像能帮助学生理解改变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影响化学平衡这些较为抽象的过程。在相应知识的解题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分析图像:面(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线(走向和变化趋势)、点(如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等特殊点)、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此外,在共价键键能与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应用等问题解决时,也可借助图像。

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看到的比听到的印象深,如果视听结合,那么获得的知识就可以记住更多。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发挥语言的直观作用。比如,在实验前要提出明确的实验目的,以免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各自感兴趣的地方而达不到教学目的;对于图表上不能或没有表达出的内容,教师要加以说明,以免产生片面或错误的理解;生动的描述、恰当的比喻,均有利于学生有效接受信息。在介绍碰撞理论时,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教师可将这一过程类比于篮球运动中的投篮,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才能命中。在介绍反应速率理论(过渡态理论)时,也可借助自行车爬坡的事例来说明。

言语直观的优点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使用,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教师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那么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教学思考

其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也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重分数、重录取的现象严重,很多中学的实验条件并没有跟上时展的节拍。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已习惯了去淘汰一批又一批旧的电子产品时,而许多高中的化学课堂却用着几十年前的pH试纸,很多学生连pH计都没见过,更不要谈数字传感器。因此,加强中学实验室建设、改善条件已刻不容缓;当然,实验室的建设也不应该只是建筑实验楼,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加重要。

其二,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开齐开足实验,满足教学需求。加强对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电源的教学中,教材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的实验装置,需要用到多孔碳棒做电极,很多教师抱怨因为没有这种电极而无法实验。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只要在普通碳棒电极外边包裹多层纱布,同样可以富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氢气。该实验中也可用灵敏电流计来代替发光二极管。笔者将改进后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看,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其三,有些学生对相关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比较混乱,如在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判断上很容易出现偏差。这时,教师可借助概念图技术来进行教学,或者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降低抽象概念的学习难度。

化学反应原理范文2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

新课改对于高中化学的要求发生了改变,教师要如何推陈出新,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都是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对于这些新问题,只有教师多加反思才能解决,才能将更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特别是对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更应该重视。

一、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教师,尤其是有些教课时间比较长的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深刻地扎根在他们的脑海中,教学方式很难改变。而在化学反应原理课堂上,他们依旧采用传授式的讲课形式,他们依然是作为化学课堂的主体而存在,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其次,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课堂活力。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合作。特别对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来说,因为课时的原因许多化学反应原理都是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教师都是一味地在课堂上用理论知识讲课,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一些较难的化学反应原理来说学生不能理解它的原理。最后,在教学化学反应原理时,有些教师没有能够把握好难度,讲课的时候讲的难度系数过于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这样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过于简单死板,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反应原理,这样同样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降低。

二、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反思

针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教师要学会反思,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反思的问题就是反思教师的位置是否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但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是新课改的参与者、解释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处于操控者地位,以化学知识的讲授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但新课改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实践操作。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要进行改变,不能再以发号施令的身份出现,而是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轻松自在、师生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反思是否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中化学教学并不是单单为了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过去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实验,只是让学生知道理论性知识。但现在教师要反思是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告别过去纸上谈兵式的学习,在日常学习中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己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反应原理的由来。

三、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措施

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现状看,有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把反思的内容运用到实际课堂上。要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不要只从理论着手,要善于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化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决定了化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理论学科存在很大差别,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说教层面,尤其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应该借助化学实验把抽象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生动、形象、直观地阐释出来,这样做就能使化学原理实现向具体应用的巨大转变。比如学习硫酸亚铁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实验教学,让班上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求答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采用实验教学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加强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与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优秀的品质和意志,对加强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产生良好效果。除此之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用及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既会操作又既懂理论知识的高能高分的创造性人才。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创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里引进了新型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化学课堂的创新。比如利用现在最流行的微课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重难点进行录制,然后发给学生,让学生上课之后,有不理解的可以反复看,这样能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牢靠,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还有一些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从中明白化学反应原理的由来。就像学习离子反应的时候,学生对离子共存有些模糊不清,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把离子共存单独拿出来讲解,说清楚它的基本内容,把它不能够共存的形式一一讲解出来,像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就不能共存这些情况,让学生下课后根据自己不懂的重难点反复地听。最后,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和学生积极互动,注意学生的学习动向,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结语

高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变化且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化学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而且要求教师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化学反应原理范文3

如何突破难点而提高学习效果,是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也是学生需努力思考的问题,在电化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易混淆的一些慨念,笔者作了化解问题的实践,现就电化学反应原理和电子的流向问题说说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概念和电极反应

概念是对事物认识的浓缩和升华,要想从容地解决电化学的问题,必须重视电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相关概念的学习,弄清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句话就是概念要清晰,高中电化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原电池、电解池、电解、电镀、正极、负极、阳极、阴极、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等。

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由此而引出的电化学原理,“电化学”的主干内容就是介绍通过化学反应供电,或利用直流电来进行化学反应,我们知道,带电粒子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而化学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电化学研究的反应对象只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又分为自发的和不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把它放在一定特定装置中进行,让它的电子沿着外电路定向转移,它就能供电,这个特定装置就是“原电池”;而不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若也把它放在另一个外接直流电源的特定装置中,迫使它发生反应,这个特定的装置就是“电解池(或槽)”,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转变,若从能量变化的角度下定义,那就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早在初中物理学的电学部分我们就得到这样的认识:电流方向和电子流动方向相反,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那么电子就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我们规定,在原电池中,能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能在此电极上失去电子并能往外输出电子的电极定为“负极”;相应地,能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有电子输入并有物质去接受了电子的电极定为“正极”。

二、电解池与原电池的联系与区别

从电流的产生方式的不同,我们应该清楚,电源分为物理电源和化学电源,若把原电池的原理实用化就成了化学电源,若将原电池作为电解时所需要的外接电源,那么,电解池中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接的那个电极有电子流入,根据电荷的性质,该电极能吸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而致使阳离子移向它的周围,正负相吸引,阴阳相伴随,所以,我们就顺其自然地称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在阴极周围的阳离子能接受输入阴极上的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同理推之,电解池的另一电极就应称“阳极”,它与原电池正极相连接,该阳极有电子输出,这些电子来自于移向它的阴离子失去电子或电极材料本身失去电子,为此,阳极发生了氧化反应形式慨括以上所述和揭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联系和区别:

三、电极类型及其导电过程

化学反应原理范文4

关键词:问题解决;问题组;化学反应原理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6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29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从本质上讲,问题是产生学习行为的根本原因,而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探索性思维的发展。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内涵及其特点

“问题解决”是具有明确的目的,并有认知参与的一系列心理操作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个人在面对问题时,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以期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的历程。针对具体的化学学习过程,“问题解决”可以理解为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积极主动解决化学问题的实践活动。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就是把“知识问题化”,以科研思路聚焦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倡以问题解决为驱动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它以问题驱动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教学策略,教师通过以“问题组”设置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而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同时达到思维能力训练的目的。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创设问题(问题的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问题反思评价(知识结构的形成、问题的应用)等步骤。其教学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因此,“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问题组”的创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通过逐步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形式,而适当教学情境的“问题组”的设计是其核心部分。教师课前通过对教材学科知识以及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分析,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障碍点,精心设置“问题组”,帮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实现知识的建构。

二、“问题解决”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原理》是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中最富有思维深度和理论价值的一部分,知识内容多、难度大。对笔者所教的普通中学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似是而非,往往是有了结论却不知缘由,从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重于启迪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组,使知识问题化,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并真正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组”的设计是关系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化学反应原理》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的“问题组”设计:一是递进式“问题组”,二是并列式多维度的“问题组”。

1.递进式“问题组”在教学中的应用

“盐类的水解”是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 是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这一大背景下, 对学生之前所学的“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的综合运用, 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图1(下页)就是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盐类水解”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该教学过程中,对盐类水解的本质的问题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设计递进式“问题组”,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明晰概念本质,形成对盐类水解实质的深层次掌握。

2.并列式多维度“问题组”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反应原理的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往往由于片面理解而形成定势思维,导致不能正确掌握及运用知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设计“问题组”,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概念理论的本质。

例如学习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结论,没有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导致在知识运用时生搬硬套,得出错误的结论。为了使学生真正透彻理解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某温度下,某容器中,SO2和O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问题2:恒温恒容容器中,SO2和O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SO2,容器内气体压强如何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问题3:恒温恒容容器中,SO2和O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稀有气体Ar,容器内气体压强如何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问题4:恒温恒压容器中,SO2和O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稀有气体Ar,容器体积如何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够很好的理解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实质上是通过对浓度的改变来实现的。

总之,“问题解决”教学着眼于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应用,重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对教师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可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灵碰撞,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教学模式是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课堂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白建娥.“问题解决”模式在概念理论教学中的实践[J].化学教学,2010,(12):29-31

化学反应原理范文5

关键词:节能减排;全氧高炉;数学模型;炉料;数值模拟

The synergistic principle of Energy/mass transfer and high temperature thermochemical reaction under full oxygen blast furnace condition

Abstract:At present,traditional blast furnace with coke as main energy has been almost perfect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ergy utilization,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mor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y its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traditional blast furnace. Oxygen blast furnace (OBF), as a new iron-making process, has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 carbon saving and low CO2 emission.Due to the operations of pure oxygen instead of the hot blast and recycling most of the top gas after CO2 removal, the content of CO and H2 in OBF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hich may also lead to the metallurgical performances of burden chang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OBF iron-making proces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OBF ironmaking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al model of OBF was established. Many preliminary designs of OBF were simulat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everal different OBF process and traditional blast furnace has been mad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evaluation, the most suitable process of OBF was identifi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low temperature reduction degradati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OBF atmosphere, low temperature reduction degradation experiments of ores have been carried on in different atmosphere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OBF mathematical model. The softening-melting properties of burden at different reducing atmospheres on the softening-melting properties of burden in OBF atmosphere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facility of high temperature reduction-molten experiment. Using the programmed reducing and softening-melting experiment apparatuses, the reduction, softening and melting behaviors of sinter, pellet and mixture of both have been examined by simulating the conditions in traditional BF and typical OBF. It is preliminary founded the formation rule of cohesive zone under the OBF condition. The reduction behaviors of pellet in the atmospheres of H2, CO and mixture of both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self-regulating reduction experiment apparatus of single particle. The reduction model of pellet, which was applicabl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kinetic of non-isothermal reduction of pellet at the atmosphere of one or more gases of CO, CO2, H2, H2O and N2, was built based on the grain model and unreacted core model with three interfaces. The OBF intern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化学反应原理范文6

一、原型范畴理论概述

(一)原型范畴理论定义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家族相似性范畴和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维特根斯坦在研究中猜测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可能是根据一些事情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来认识其他事物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人总结分析了维特根斯坦的猜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二)原型范畴理论观点

原型范畴理论有以下几点观点。

第一,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界定没有确定的特征,而是由属性来决定的。属于某个范畴的所有成员,他们既有相同的共性特征,又会有别的成员没有的独特的属性。属性与属性之间,既是交叉的,又是有区别的。人们在界定某个成员是否属于这一个范畴时,不仅仅会从他们的属性去分析,这里还存在着一些人的主观认识在里面。所以,界定原型范畴的标准是具有主观性和后天性两种特点的。

第二,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成员主要有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整个范畴内的成员之间是存在等级差别的。典型成员是指与范畴内的其他成员有着更多相同属性的成员,相反,非典型成员就是指处于整个范畴边缘的成员,与其他成员有着最少的相同属性。而原型就是整个范畴内最典型的存在。

第三,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关于范畴的界定,是没有确定的标准,比较模糊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某个事物,只有具备了该范畴的所有属性,才能成为该范畴的成员,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存在方式。而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不能用某一个属性就能来确定的,是模糊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被应用的原因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复杂的联系,元素与元素之间的结构、性质等,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性质。教师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教师不可能会把每一种元素、不同元素中不同的结构性质都讲一遍,也不能不给学生们提及这些知识。所以,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原型范畴理论中与高中化学教学中相似的理论来帮助教师了。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原型范畴理论能够为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原型范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高中化学教学理念有着相似之处,在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新课改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很多的改变。既然原型范畴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有相同的共性,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当的应用原型范畴理论中对化学教学有利的基础理论,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充分的了解化学、对化学学习感兴趣,也能使化学教师找到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教学,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原型范畴理论来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二) 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接收知识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是一门既复杂、又有趣的科目,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是不同的。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总结能力。原型范畴理论中举一反三的理论,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困难的,也是重要的。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高中化学科目学习起来也是很容易的。原型范畴理论就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只有用对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就能在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原型范畴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其理论中能够举一反三的观念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观察与了解,找到与其相似的事物,然后对其存在的共性进行转换,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