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授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课堂授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课堂授课

智慧课堂授课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智慧课堂

当微时代融入我们的生活,每一位语文教师为自己的学科改革绞尽脑汁时,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句与成功有关的名言:W=X+Y+Z。其中W代表成功,X代表科学的方法,Y代表不懈的努力,Z代表少说空话。可见,成功的教育改革是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方法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我借助参加翻转课堂课题研究的机会,浅谈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翻转课堂来构建语文智慧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关注翻转课堂对构建语文智慧课堂的重要意义

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却以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引起了整个教育界的关注。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制作微视频,学生在课外或家中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和我们一直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听讲做笔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实,如果课内的知识在课外都能很好的掌握,那么课内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拓展,通过各种活动来巩固知识。在学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把文言文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传给学生,学生在家就可以学习,那么在课上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外交家的角色,代表处于危难中的国家前去敌方的内部瓦解敌人的力量,最后教师再总结烛之武的形象。这种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抓住语文课堂翻转的切入点,从而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智慧课堂

翻转课堂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但语文是个例外。在国外,从2011年开始,翻转课堂几乎集中在理科,文科开展得很少,而语文是少之又少,这可能与文理科的知识结构特点有关。理科类学科的知识点明确,只需要把一道题、一个实验、一个概念讲清楚弄明白就可以了,而文科如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都是综合性较强的,各科知识相互交叉,备一堂课往往牵扯较多学科知识,所以翻转起课堂来难度较大。语文是文科中翻转课堂难度最大的一科,因为语文知识虽然也有板块,但是十分宽泛,而且根据新课标规定,语文的课堂目标是立体的、三维的、多元化的,是三维目标的整合,是一个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因此,语文课堂强调的应该是以活动为载体,以知识技能为基础,突出过程的一种体验,重在方法的掌握,从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说,语文学科所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要求是一个片段教学视频无法完成的,那么是不是说语文学科就真的无法翻转了呢?这么先进的教学理念语文课没法用实在太可惜。其实不是的,只要我们能具体分割好教学目标,语文也能和理科一样,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基于此,我们可以运用语文学科“三权分立”的方法,把语文课分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一是作文;二是现代文,包括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三是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阅读。只要教师脑中有宏观知识框架概念,把语文学科按照内容分割成几大块,那么语文的知识点也就明确了,也就可以进行翻转,从而使课堂高效和谐起来。

三、利用信息技术,掌握语文课堂翻转的措施,从而打造出真正的语文智慧课堂

1.利用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的微视频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内容:知识点的讲解(可包括文言文知识点和现代汉语语法)、精品朗读、背景介绍、名家解读。尤其是高质量的朗读,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渲染气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意境中,从而读懂文本。在翻转课堂的研究过程中,我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在讲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分析之前,我制作了两个视频,一个是关于实词分析的微视频,另一个是关于虚词分析的微视频,主要讲解了六大实词和六大虚词的定义和语法特点,让学生对组成句子成分的元素先有一个系统的认知,然后再在课堂上讲解句子成分。由于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我大多利用课外时间把学生集中在电脑实验室看微课视频或周末发到班级群里,让学生在家里看。这样,学生因为对词类有了了解,讲起句子成分来也就容易多了。

2.增设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几乎没有教学上的互动和交流,这往往使课堂气氛沉闷,使一些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利用翻转课堂,我们把课上重要的知识点制作成视频,然后传到网络上或班级QQ群、微信群,让学生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回到课堂上,我们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与学习相关的各种活动。在教学《雷雨》的时候,我把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的介绍制作成视频,传到班级的QQ群里,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回到课堂上,我抓住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的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于是,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感觉那一节课上得好像是一堂话剧课。我觉得这既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又完成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使整个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主体作用真正得到了体现。

3.运用任务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比较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制定相应的任务计划,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鸿门宴》时,就采用了任务教学的形式。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进行预习任务的安排。A组学生专门预习本课的重要文言字词;B组学生参照翻译书,组织文章的故事情节,以话剧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表达出来;C组学生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由学生来上这一课,他们把自己准备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的任务安排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预习效率,使他们能深入了解课文的知识点,这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智慧课堂

通过构建翻转课堂,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一是学生的变化。通过任务教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任务单》,预习任务更加明确了,各种各样的预习形式激发了学生预习课文的兴趣。微课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放松而少干扰的环境下学习,注意力比较集中,容易吸收重要的知识点。二是教师职能的变化。翻转课堂使教师的职能由教学的呈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陪练”。因为翻转课堂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怎么学和如何学,并最后演变成一种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各个学习小组中,完成对每个学生的指导。三是课后作业形式的变化。传统课堂的作业都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后上交,教师批改后评讲。在翻转课堂中,作业不再是统一的,学生可以有主次、有区别地完成作业,对一些不懂的习题可以深入探讨,对一些掌握比较好的知识点可以跳过不做。

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从崭新的角度对整个教育模式进行翻转,让教师运用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的智慧,改变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气氛,让整个课堂充满智慧。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要站在翻转课堂的新起点上,不断学习,利用好微课这一形式,让语文课堂因翻转而充满智慧。

参考文献:

[1]高继红.长文短教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4).

[2]石建军.语文课堂易走入的误区[J].学周刊,2011(04).

智慧课堂授课范文2

【关键词】分层会诊教学 课堂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8-01

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的分层会诊教学,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乐学乐教”,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因自然生成而具有生命力。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现将分层会诊教学之新授课课堂教学流程总结如下。

一、高中学段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高中学段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七个教学环节。

(一)学案导学,自主探究;

(二)目标展示,衔接高考;

(三)预习反馈,引领课堂;

(四)自主探究,合作提升;

(五)展示点评,质疑拓展;

(六)反馈检测,总结提升;

(七)教学反思,检查落实。

二、高效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七个教学环节

(一)学案导学,自主探究。

此环节是在课前完成。

1.学生的任务及要求。

以导学案为载体自主学习,发挥导学案“导学、导思、导练”的作用,自主学习,用黑色笔或者蓝色笔勾画、标注重要知识点,用红色笔勾画、标识疑惑之处。

2.教师的任务及要求。

(1)教师集智备课,编制导学案。备课组教师全员参与集智备课,轮流主备、集体讨论,主备者整理出导学案修订稿。备课组教师二次集智备课,确定导学案终稿,明确不同班级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2)提前发放、规定时间回收和批改导学案,修正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拓展度。充分发挥班级小组评价考核机制的作用,强化学生高质量完成导学案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科班长、小组长的作用,全批全改导学案,明确导学案完成情况和知识点掌握情况,掌握学情。教师根据导学案完成情况,以学定教,确定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拓展度,修改课件、教学设计。(3)教师培训学科班长、小组长,把控课堂。明确本节课预期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及注意事项;明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具体到某一单元某一课某一框题,甚至具体到某一页某一自然段;明确课堂自主探究、合作提升、展示点评、质疑拓展、反馈检测、总结提升等环节的预期目标及要求;明确学科班长、小组长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的职责和作用。

(二)目标展示,衔接高考;

(三)预习反馈,引领课堂;

(四)自主探究,合作提升;

这三个教学环节在课中进行,课堂教学要求如下:

1.基本要求。遵照“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乐学乐教”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2.教师的任务及要求。(1)教师展示、诠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以课内探究案为载体,教师组织、引领学生根据探究点展开小组内合作探究。(2)教师展示本节课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包括完成情况以及知识点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展示特优生和优秀生名单;教师给出导学案预习案的参考答案,明确易错点和重难点。(3)教师全面掌控合作探究环节,参与各个小组间讨论探究,与学生讨论探究形成互动,适时点拨。

3.学生的任务及要求。(1)学生根据导学案探究点以及预习中的疑惑点,学习小组成员间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初步形成探究成果。(2)小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合作探究环节。

小组内AA、BB、CC层内、分层、组内讨论探究,明确讨论探究任务、预期目标、过程控制,把合作探究后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小组长做到组织和控制,做好小组分工,确保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并达成相对应目标。如:C1展示导学案探究成果,B2准备点评,A1准备质疑、拓展,A2教B1,B2教C1、C2等。

(五)展示点评,质疑拓展

此环节在课中完成,课堂教学要求如下:

1.学生的任务及要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将合作探究初步成果通过板书或口头等形式展示于全体学生,学生对展示成果进行点评、质疑,在教师的引领下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总结、提升。

2.教师的任务及要求。

(1)明确规范展示要求:明确规范展示要求,如:书写认真规范、思路清晰、语言流利、解题过程要符合学科解题规范要求等;明确展示后总结、拓展、总结归纳以及要注意的问题;明确脱稿展示的注意事项和讲解技巧。

(2)明确点评流程:点评思路和方法,梳理解题过程,针对点评问题进行拓展,针对点评内容做出知识性评价以及整体考核评价。

(3)明确质疑拓展环节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展示、点评、拓展同学的答案多问几个为什么,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拓展、总结和提升,通过质疑拓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4)提升非智力因素:教师要做到教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声音宏亮、课堂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流利、得体,热情诚恳,富有感染力,吸引、带动全体学生激情投入。

(六)反馈检测,总结提升

此环节是在课中完成,课堂教学要求如下:

1.学生的任务及要求。

(1)依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反馈检测案,清理过关,达标检测。

(2)自主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知识框架、知识体系,画出知识框架图。

(3)学生静心总结归纳,总结学科、知识点考查方式的最一般规律,反刍消化。

2.教师的任务及要求

(1)组织教学反馈、检测,做好课堂激励评价。

(2)引领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升,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课堂教学效果。

(3)根据学情,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

(七)教学反思,检查落实

此教学环节是在课后完成,教学要求如下:

1.教师的任务及要求

(1)二次集智备课

备课组教师坚持课前、课后两碰头,课后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反思组织教学过程,对处理课堂疑难问题、解答新生成性问题、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等问题谈心得体会。

(2)坚持写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哪些环节处理较好、哪些环节或知识点处理不到位、成功的经验在哪里、失败的教训是什么、怎样扬长避短,再上这节课我会怎么做等。

(3)培训学科班长、小组长

课后培训学科班长、小组长,表扬、肯定课堂教学中达到预期目标的教学环节,总结、提升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环节。

(4)检查落实

课外检查落实是保障,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瞬时记忆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正向强化,终归是“只开花不结果”,只能是“热热闹闹”的课堂,终究不能达到“高效课堂”。

智慧课堂授课范文3

【关键词】智慧课堂;微课;几何图形;空间思维;数形结合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育者应从基础教育出发,构建符合时展的课程体系,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任务。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建立智慧课堂、培养学生智慧学习能力,成为当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务。

一、概述

(一)智慧课堂概述

1.智慧课堂的含义当前,很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正在对智慧课堂进行研究,但是学术界至今并未对智慧课堂有一个统一的定论。部分学者认为智慧课堂应该是课堂教育的“效果天花板”,以翻转课堂教学法为基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以智慧教育为根本授课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授课手段,营造科学化、现代化的教学环境。笔者根据多年教育从业经验,在此理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补充,认为智慧课堂应该是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杨斌(甘肃省酒泉市果园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延伸,借助智能学习工具,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载体。通过资源推送智能化,综合运用“云、网、端”(比如微课教学、慕课教学、双师课程、AI课程等),帮助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一授课方式与传统授课模式有很大区别。2.智慧课堂的优势智慧课堂的优势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录制视频,通过相关教学软件布置学习任务或者发送课件,通过后台数据反馈掌握学生完成情况,完善教学内容和计划。比如,在讲解圆的弦长问题时,可以将直线斜率问题通过视频导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优化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Flas展示立体几何图形的剖面图和截面图,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提升其想象力。课后,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手机应用程序实时推送相关资源,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立足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供在线指导,也可以录制视频推送给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总而言之,智慧课堂以学习环境创设作为基础,以智慧教学策略、管理方式作为依托,让学生真正地实现智慧学习[1]。

(二)微课概述

从本质上讲,微课是智慧课堂教育理论下的衍生品。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微课主要由课例片段、素材课件、练习测试等多个环节组成,弥补了传统教学资源单一的缺点,并具备教学时间短、资源使用方便、主题突出、反馈及时、传播多样化的特点。在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微课的提出是以“60秒课程”为教学雏形,通过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简短、集中地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微课在形式上以微视频、短视频为传播载体,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在内容方面,微课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针对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2]。借助微课还可以实现移动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升教学效率。教师也可以充分借助微课资源获得更好的教学补充[3]。

二、微课的具体应用思路

微课的具体应用可以从讲授型、获取型和智慧型三个方面来阐述。讲授型微课主要针对教师。教师选取优秀的教学视频,利用微资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定理和基础知识。在传统课堂下,教师授课时间有限,难免会遗漏一些知识点。利用微课,以智慧课堂作为基础,有机结合多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为其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获取型微课主要针对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本身存在差异性,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难以最大化地构建思维体系。采用微课教学法,学生可以在课前对要讲的课堂知识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数学思维导图、三维动态视图、动点行动轨迹图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课后,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对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反复练习。而智慧型微课在两者的结合下,将信息技术纳入教学体系和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通力配合,发挥出“教”的科学性,展现出“学”的灵活性。由此可见,微课是数学教学教育方式上的革新,对数学智慧课堂的建设影响深远[4]。

三、微课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以“几何图形”为例

为了探究微课的使用策略,笔者以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相关知识为教学案例,探究视频设计的原则和要点,构建并完善微课教学模式,以“课程导入(微课导入)—主课堂构建—教学总结和反思”为教学流程。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几何图形知识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点、线、面、体”“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其中,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三视图、空间关系是教学的重点。尤其是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更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将微课教学融入日常课程,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立体想象空间,通过“数形结合”降低学习难度。

(二)课程导入

1.课程准备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详细解读点、线、角、面之间的关系,并设计微课视频,通过PPT、Flas、3D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比如,A是一个动点,从A出发,引出一条射线a;也可以通过点A,画出贯穿A点的一条直线b,在b中随意选取两点就构成了一条线段,将线段进行交叉即可得到角;如果将射线以原点为中心进行移动,即可得到面,也可以通过3个点来确定一个面;将面按照一定的轴心或者边进行旋转即可得到全新的立体图形,比如,将直角三角形按直角边进行旋转即可得到圆锥体,将矩形沿一边进行旋转即可得到圆柱体。通过立体化展示,突出数形结合的实效性,而且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通过微课,即可实现立体图形的构建,学生们通过观看微课,知道平面与立体的关系,且新颖的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2.课堂构建在正式授课环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摸底。比如将微课教学法与问题式教学法相结合,询问学生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帮助其唤醒思考欲望,回忆相关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授课进度。之后,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中展示教学楼的立体图(正面、侧面、俯视、整体),询问学生从三维展示图中可以看到哪些常见的图形。学生们会回答长方体、圆柱体等,并指出此类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未出现在一个平面内,这也是判断立体图形的方式之一。这时,教师可以将一个倒扣的漏斗以多视图方式呈现在屏幕中,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之后再次提问: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漏斗会呈现不同的平面图形?以此激发学生思考,让其通过Flas和3D动画明白人的视觉是有限的,存在视觉障碍—前面的物体必然会遮挡后面的物体,形成视觉“漏洞”。因此,在不同视角下,所观察的图形会有所区别,而不同视角就是数学教学中的三视图,倒扣的漏斗就是圆锥。通过对比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力、逆向思考能力、思维发散能力。3.注意事项在微课视频制作中,教师必须坚持微原则和通俗易懂原则。微原则是指微课教学时长最好维持在3分钟左右,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一方面微课教学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发挥,师生互动的时间就会减少;另一方面,视频时间过长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和视觉疲劳。通俗易懂原则是指微课中的教学案例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视频内容不能过难,如果教师为了展现三视图的神奇,以复杂的立体图形构建作为课程导入,必然会加大学生的认知难度,甚至还会造成微课设计偏题。

(三)教学总结和反思

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对几何图形、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在布置任务时要体现差异性。在微课平台中上传视频资源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有余力生传输A类视频,即难度较大,数学体系较为完整的综合类视频;向学习水平居中的学生传输B类视频,即难度适中的微课资源;向学有困难生传输C类视频,即难度较低的基础类微课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仅可以体现出课堂的智慧性,还凸显了数学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性,全面革新授课思路,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

四、结语

智慧课堂授课范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慧课堂

[DOI]10.13939/ki.zgsc.2016.51.227

1 魍晨翁迷谝贫互联网环境下的弊端

传统课堂往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客体。教师往往采用“一讲到底”,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在课堂互动中,往往也是采用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只注重了师生互动,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著名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现在的课堂也曾作过非常深刻的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的,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由于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都是紧密跟随互联网共同长大的“90后”甚至是“00后”的学生们,他们喜欢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体,喜欢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希望与教师能够互动,而且也希望与同学之间能够自由地互动。同时,他们希望学习能够更加有趣、且可以随时随地地学,而不是仅仅被束缚于课堂之中。但是传统的课堂无法让他们实现这些希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要紧随时代潮流,让课堂与移动互联网紧密结合,构建智慧课堂来实现当下学生的学习要求。

2 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要满足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满足学生学习手段的多样化、学习的趣味化、个性化,以及实现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要求。基于此,提出了智慧课堂的概念。智慧课堂是指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云计算等新技术来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达到有效开发和培养学生智慧能力学习的新型课堂。

3 智慧课堂的特点

3.1 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

在各类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方面,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对象分门别类,且不受时空限制;学生亦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资源,进行下载或是上传分享给他人。

3.2 内容的个性化推送

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主动、实时、个性化地向学生推送学习内容,实现精准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3.3 反馈评价的实时接收

智慧课堂可以实现师生之间高效实时的双向交流,以及反馈的可视化。从而让学生实时了解当前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可及时给予指导,并可根据学生反馈的教学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4 协作互动交流

利用平板、笔记本、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动态实现交流时间、地点、对象和形式的多样化,如:实现一对多或一对一的多维度、多因素分组协作学习,以增强学习互动性。

4 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

4.1 建设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智慧课堂的载体,因此构建智慧课堂、建设智慧教室是首要问题。建设智慧教室就是要运用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手段,实现学生考勤智能化、课堂环境调节智能化、教学设备管理智能化等。因此,就要通过对传统教室的硬件环境进行建设和软件环境进行建设来打造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教室。在智慧教室里没有传统的讲台与黑板,课桌以分组讨论方式摆放,方便教师面向学生教学并直接融入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手中的任意移动终端设备(手机、PAD)实现书写并向教室内大屏幕投射,教师常用的PPT不仅仅可以一帧一帧展示用,而且可以进行任意的手写、标注、推演等,传统的教室将会变成数字化的“体验馆”。

4.2 建设教学资源云平台

建设教学资源云平台的目的是让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型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型如下图所示。

教学资源云平台是智慧课堂构建的重点。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自由地上传或是下载教学资源,给教师的备课和授课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给学生个性化地推送作业,并且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学生利用该平台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下载以及共享学习资源,也可以随时向教师以及学生请教学习问题,实现了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要求。该平台上的每门网络课程都要进行精心制作,不仅要包括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PPT、教案等基础教学资料,同时还要提供课外知识延伸、在线练习以及在线自测等。

4.3 建设基于学习动态数据分析信息化平台

学习动态数据分析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利用分析的结果,教师一方面可以实现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订制不同的学习计划,推送不同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学习动态数据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可以及时地改善与纠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变得更为有效。

4.4 配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移动教学

给智慧课堂上每位师生都配备一个移动终端设备,如平板或是笔记本电脑,尤其以平板电脑为主。在平板电脑上安装学习App,这个App是教学资源云平台和学习动态数据分析信息化平台的综合体现。教师可以通过手中平板电脑实现书写并向教室内大屏幕投射,将传统的黑板板书功能融入进来。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可以实现与教师之间的及时问题反馈,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实现移动学习、碎片化时间学习等。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移动终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学习环境的变革,使课堂由传统的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将无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智慧课堂授课范文5

关键词:智慧课堂;雨课堂;学习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14-04

移动互联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新一轮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传统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课堂发展。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成为教育技术界越来越关注的研究热点。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其意义

不同视角下对于“智慧课堂”有不同定义,这里从信息化视角来理解“智慧课堂”的概念。从实际开发和应用来看,“智慧课堂”可以定义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的信息化、智慧化、高效互动的课堂。”它应用“云+端”服务方式,通过智能推送、动态学习数据采集和即时分析,实现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实时全面的教学评价、全过程的交流互动、个性化的资源推送,从而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模式。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翻转课堂发展的新体现、新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利用学习数据分析来改进教学行为是变革传统课堂的有效手段。国内外许多教育机构和部门都十分重视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2012年美国国家教育部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的报告;2016年4月,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正式对外了一款免费线上教学工具――雨课堂,它通过微信服务号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实现对课前-课上-课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学习数据收集和分析,雨课堂的推出为智慧课堂构建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

利用雨课堂构建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适应教育信息化和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实现个性化、高效互动的课堂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变革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为主,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外,学生自主移动学习,师生交流互动,教师依据课前预习数据反馈,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设计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师生一起协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将课堂时间的运用发挥到极致。这种课堂内外的教与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更多互动,在某种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2.有助于实现全过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智慧课堂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记录和统计反馈,从而能够更全面、客观、真实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效果做出评价。这种全过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一方面对学习活动起到引导作用,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智慧课堂的理论和实践,推动课堂变革和创新

将雨课堂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探索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并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开展实践,这为智慧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为一线教师开展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同时,引起教师关注并尝试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推动传统课堂的变革和创新。

二、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

1.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架构

在对雨课堂特点及其功能研究基础上,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架构(如图1所示)。雨课堂是应用于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采取“云+端”的服务方式,通过云计算、云存储和云服务等为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教师只需要会PPT和微信就可以快速便捷地部署智慧课堂。在学生端,雨课堂提供课前预习自测、课内“不懂”按键、弹幕和随堂测试等功能,帮助学生预习、巩固知识并反馈学习情况;在教师端,可以推送PPT课件、分享链接和微课视频、测试、统计和反馈学生学习数据,帮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轨迹。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围墙,具备实时动态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即时分析功能,实现了智能、高效的教学交互与反馈,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

2.基于全过程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用数据改变教育,学习数据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实时、客观、全面反映当前教学状态,是一线教师的迫切需求,传统课堂上教师面对几十位学生,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智慧课堂基于学习数据分析,使课堂教学从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及直观判断转向依赖于学习数据的分析反馈,用数据说话,依靠客观、实时的学习数据对教学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智慧、高效的课堂。

在χ腔劭翁锰氐恪⒓芄寡芯康幕础上,同时结合雨课堂的技术特性,设计基于全过程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课前,通过推送预习资料,进行预习情况统计分析和检测,深化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课中,通过“不懂”按键、发送弹幕、随堂测验,进行即时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程;课后,通过作业数据统计分析,进行针对性指导,推送拓展学习资料,实现个性化学习。雨课堂的技术支持对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习过程提供实时动态学习数据采集、分析和智能推送。

三、智慧课堂应用实例

利用雨课堂开展智慧教学的准备工作非常简单,教师只要安装好雨课堂插件,然后在手机微信里关注雨课堂后,进入我的课程页面点击“我要开课”即可创建课程和班级,创建成功的班级对应有专属的二维码和邀请码,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告知学生,学生扫码或输入邀请码进入班级,这样便快捷地完成了智慧课堂的部署。

下面以高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计算机网络”一课为例,具体阐述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环节

(1)预设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师根据之前对于课程内容及学生情况的学情分析后,预设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2)预习资料和预习反馈

教师利用PowerPoint中的雨课堂插件将上课PPT课件快速转换成可以随时推送的微课课件,同时还可以轻松插入慕课视频(如计算机网络MOOC视频)和网络视频(如局域网组建),在预习内容最后添加了客观题作为课前预测。微课制作完成后,教师将预习课件生成并推送到手机,在手机微信端点开收到的推送后预览课件并针对性对每页添加语音讲解,最后至班级。全班学生收到推送课件后,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完成预测并即时得到自动评分,另外,学生可以“报告老师”提出预习中的疑问或想法。教师也可以实时查看到已预习学生人数、预测题各题答题情况,浏览学生反馈并和他们进行课前互动交流。

(3)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在手机端实时看到的学生整体预习情况统计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随时记录教学设计与备忘等,根据课前预习反馈,深化学情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设计,以便精准教学。如课前预测题答题情况的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协议、网络地址的理解有一点困难,需要课堂中对这些问题重点解决;个别学生给老师的报告中反映出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在表层,引发我们思考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计算机网络和设计教学。

同时,教师通过邮件获取课前每位学生预习情况统计详细数据(如每位学生观看页数、观看的页面、预习时长、预测题评分统计),精确掌握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行为,以此作为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以及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2.课中环节

(1)开启授课,进入课堂

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后,手机微信端即刻收到推送并点击推送信息,等待学生进入;学生用微信扫码或输入邀请码签到进入课堂,教师可邮件得到课堂情况统计详细数据了解学生的到课情况。等所有学生扫码完毕后教师点击开始上课,手机变遥控器控制课件的播放,学生端同步接收到课件。

(2)课程导入,分享与展示

教师将课前做的投票调查结果分享给学生,课前调查统计发现89%的学生之前极少接触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同时将预习情况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之间有比较和定位,使他们做好课堂学习的心理准备。教师从“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网络的功能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入手进行提问,学生分享观点,展现课前自学成果,通过学生互评,教师展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而展开更深层次内容的学习。

(3)精讲与拓展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并依据直观的学习数据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在听课中发现有不明白的内容可以随时点“不懂”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师,老师能实时看到课件中每页“不懂”的人数,及时知道学生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如授课中发现在讲解网络地址时有很多学生对“子网掩码”都不懂,教师就以实际的一个操作演示进行说明,使学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课间,教师开启“弹幕”功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弹到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最后,教师介绍计算机网络前沿知识进行拓展,并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如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为学生分组并设计组织学习活动,学生开展小组协作探究学习,进行互动讨论。

(4)实时测评和反馈

学生完成学习探究任务后,教师把随堂测验推送到学生手机端,学生当堂完成并提交后,能即刻看到得分及答案,教师也会即时得到统计数据(如每位学生的得分、成绩分布、各题答题情况),还可以通过邮件获取试题统计详细数据来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课后的个性化指导。另外,教师将分数分布公布至大屏幕,让学生清楚意识到自己在班里的水平,有助于课后的复习巩固。这个阶段是检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5)总结点评

教师通过“不懂”、“弹幕”、随堂测评得到的实时反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点评,对重难点补充讲解,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学生在及时得到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后,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内化。

3.课后环节

(1)课后讨论和投票、拓展学习

为了让学生结合所学网络知识并联系实际展开思考,教师课后作业(“大家一直都在说IPv4的地址不够用了,但IPv6推出至今,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还需要IPv6吗?”),学生“报告老师”阐述各自的想法,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交流探讨问题并个性化指导,从而学生可以深化知识的学习,培养了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投票,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效果等方面的反馈。

另外,教师通过推送和分享链接方式给学生推送课后拓展材料,如网络信息安全、Internett学应用、组网案例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地自主学习。学生也可以随时点击查看每次上课课件,重点复习课堂中点“不懂”和收藏的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

(2)总结改进

教师依据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课后讨论及投票情况,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记录下教学设计,从而来优化教学方案、改进教学策略。

四、结束语

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模式基于混合学习理念,应用“云+端”设备,将移动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直接、动态、即时的全过程学习数据,详实记录了课前-课上-课后教学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数据转换为改进教学的决策依据,使教师的教学决策从以经验驱动转变为以数据驱动,“用数据说话”,展现了教师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教学机智。同时,智慧教学的模式融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于一体,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沟通和创新能力,实现了课堂内外多渠道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

当然,这种智慧课堂模式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将存在新情况、新问题,有待研究者们根据教学实际去思考、更新和发展。笔者也将在目前对于智慧课堂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应用研究,积累实践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曙辉,刘邦奇,李新义.大数据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3):112-114.

[2]孙曙辉,刘邦奇.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21-24.

[3]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智慧课堂授课范文6

常州市北郊小学多年来致力于新型信息化教学实践,积极建设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徐清校长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建设并应用了多种类型的智慧教室,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如何理解智慧教室的内涵

智慧教室是在传统教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富媒体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智慧教室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平板电脑是智慧教室的核心设备,其多点触控、流程运行、便于携带、超长续航和高分辨率等特点,给学生以良好的用户体验,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问世,宣告数字化学习进入了新阶段,其广泛应用必将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引发对教学资源的新需求。无线投影、多屏显示是智慧教室的重要特征,利用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师生的任意画面均可投射到屏幕上。按照黄教授对智慧教室的定义,其“智慧性”可概括为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情境感知五个维度。如果分别从内容呈现、资源获取和及时交互三个维度来增强教室的设计,可把教室建成高清晰型、深体验型和强交互型三种典型的智慧教室。

高清晰型智慧教室的课堂形态

高清晰型智慧教室主要支持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座位布局以“秧苗式”固定座位为主,听课人数为45人左右。它支持无线投影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室空间大小来配置屏幕尺寸及个数,双屏显示应成为教室的标准配置,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根据分组设置多屏。师生可将电脑的画面投射到教室内的任意屏幕上。课堂中利用iTeach软件及后台支持系统,师生便可以无线网络的方式获取学习资源,在线储存学习记录,进行师生交互,学生还可通过平板电脑以电子投票、问题反馈的方式给予反馈。

深体验型智慧教室的课堂形态

深体验型智慧教室支持以个人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座位布局相对灵活,“秧苗式”、“圆形”、“马蹄形”等布局均可。它要求学生每人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内容呈现以学生的平板电脑为主,教室内的屏幕呈现为辅。学生可利用平板电脑记录笔记或反馈信息,并可将其画面投射到大屏幕上。在丰富的资源和教学工具的支持下,学生便利地获取和应用虚拟实验、仿真教学等在线资源和学习分析工具。交互方式以生机交互为主,以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为辅。

强交互型智慧教室的课堂形态

上一篇古诗配画

下一篇火把节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