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化体系建设

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综合服务 体系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现代化越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越健全。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必要保障。

一、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现代化越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就越健全。

1.产前供应不足。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只剩下劳动力不足的老人和小孩,并且很多人认为农业没有出路,挣不到钱,因此出现土地荒废等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势必加重农业服务功能不全面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很多地区都是单一农业,并且因为农业知识缺乏,只能耕种一些简单的、价格低廉的农作物,没有形成农业生产链条,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在生产中存在的短板使得农业服务发展的综合性难以提高。

2.产中加工不足。因为农业科学教育的缺失,目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加工大多停留在手工或简单的机械加工层次,经过简单加工的半成品只能以低价售出。如一般的国产猕猴桃,刚从树上摘下的硬鲜果在田里直接批发销售只能卖到每斤1.5元左右;农民经过大小好坏筛选将它拿到集市上可以卖到每斤3.5元左右;如果加上塑料袋包装,摆在超市货架上,便可卖到每斤5元左右;如果运送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价位可以上升到每个4元左右;如果将水果切片制成果脯,则可卖到每斤15元左右,加上礼盒包装则价位更高;水果还可以制成水果汁、水果酒等。由此可见,随着加工复杂程度的增加,农产品的价位不断上升。如今物价不断攀升,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不过不能有效加工农产品,低廉的销售价格只会让农民觉得农业生产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从而形成外出人员增多、留守人员农业生产情况差的恶性循环。

3.产后销售不足。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大多都是卖给收购站或者加工工厂,这种被动的销售方式风险极大,一旦市场变动,农作物就有卖不出去的危险。并且在这种销售方式中,价格都是由买方制定的,农民没有价位的客观感知和谈价的主动权,只能任人宰割。

二、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农业科技化的普及。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化是兴农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农村进行国家政策措施宣传,让农民知道目前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到额投入和关注程度,让他们知道国家不仅没有放弃农业,还一直依赖农业。

2.加大农业建设投入,完善农业加工体系。农业“毛料”注定卖不出好价格,并且单一的作物形式难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经济,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发展茶叶、蔬菜、中药材、渔业等新型农业,使得农业加工成为链条服务,丰富农作物品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建设农作物加工储藏工厂,使得农作物可以直接投入市场销售,主导市场消费走向,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风波,可以及时储存农产品,等待风波平息,避免低价销售导致的生产亏损。

3.发展信息农业。所谓信息农业,就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售及相关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目前网络发展迅速,农村可以培养一批网络人才,并且利用网络开通自己的销售链条,与各地方的销售渠道,如超市、饭店等联系沟通,并且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加工方式,使农产品多样化,再不用担心市场经济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产品出口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与国外商家联系,将自己的产品贴上出口的标签。农民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新的农作技术,通过网络向专家学习,及时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将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杜华章,蒋植宝.论新形势下我国的农技推广[J].农业科技管理,1999(12):14-17.

[2]杜华章.试论农业信息产业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7,13(1):77.

[3]钱津.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话的必要条件[J].前线,2010-05-08.

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确定合适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

从理论上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应能参照国内外通行的先进水平加以制订。但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因此,企业在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时应该因地制宜,追求质量管理与企业整体的匹配和融合,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目标体系。企业在确定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时,还必须确定:所明确的质量目标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转变为现实。

二、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为保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必须明确规定各个环节应该承担的质量职能和质量责任以及相关的协调、预防和补救措施,以建立一套以质量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职能和责任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也应通过文字形式明确予以表达,印成手册发到每一位企业员工。通过责任制度,保证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一项程序以及每一个产品,都在质量管理制度的覆盖之下。

三、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反馈制度

信息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依据。质量信息则是进行质量管理、实施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基础。质量信息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全部活动,即产品质量环的各个阶段中所产生的反映产品质量的有关信息。要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个沟通企业内、外的信息反馈系统,并规定各种信息,特别是质量信息的传递路线、方法和程序,形成有效的信息网,及时地收集企业内、外各种质量信息。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举措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应在ISO9000等标准的基础上,对全部的过程进行系统策划,使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预期目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目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顾客对外观、精密度、可靠性要求甚高。因而,为使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所支出的质量成本增多,约占总销售额的5-10%。因此,分析质量成本中四类成本的比例关系,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从而进行控制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质量成本,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计算,有助于推进质量改进计划的实施,通过质量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潜在不合格的发生。通过质量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的管理层能看到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能具体的了解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因此管理层能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做出决策,也会支持质量推进计划的贯彻实施,并提供充分的资源。

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般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即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文件的编制,体系的实施和体系的完善。在实际的建设中,企业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来开展建设工作。

一、确定核心领导者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领导者应担任企业重要岗位领导职务,具备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企业实际状况与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对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思想能够融会贯通。对于企业而言,领导者的能力可能直接关系到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成败。

二、合理制定质量目标与指标

质量目标制定要充分考虑目标的合理性、可追求性、可测量性和经济性。中小企业不一定套用和搬用大型企业做法,按层次、按部门制定质量目标,而是结合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结合主要管理者的职能与责任,结合传统的考核指标,比如以年度指标等形式下达并由实际责任者负责执行。

三、建立内部监控机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监控机制,是增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方面,可以建立日常生产检查与集中性内审两者结合的监控机制,通过内审,进行自我改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与日常管理结合的管理评审监控机制。事实上,管理评审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可以是专职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也可以是领导层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再比如,评审内容和评审结果也可灵活决定,不一定每次都要覆盖标准要求的所有内容,而是通过多次评审在年度内覆盖标准规定的内容。

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3

一、着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是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实现服务需求的目标,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建立完善的体系,按类型教育特点来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办好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打通职业教育纵向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既要重视学历职业教育,也要加强短期技能培训,并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树立广大学生的劳动和技能意识,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衔接的通道。

一是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要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成才的立交桥,积极探索以专业对口为基础的技能型高考,实行中、高职相衔接的招生制度。目前我们多年实行的统一文化课招生考试制度,有利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选拔,但是不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要求,建立从初级到高级,从中职到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对口为原则、课程体系衔接为基础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通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省教育厅从去年开始进行中高职院校对接培养试点工作,第一批有21所高职院校和55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工作,今年又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参与试点。2015年开始,我们要支持本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科职业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2年专科教育以及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招生比例。

二是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衔接。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要始终坚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普通高中招生要严格实行“三限”政策,要更多地鼓励、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各级政府要切实改变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主要与高考升学率挂钩的做法。不能只关注考取了几个北大、清华,一本、二本的学生,必须关注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普通教育学生要加强劳动教育,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普通中学开设技能课程,组织普通中学学生到当地的职业学校或公共实训中心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在训练中找到劳动的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品质。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存在以知识、分数代替能力、品德的现象,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高等学校要实现转型发展,今后我省相当部分高校都要办成技术型、应用型大学,少办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而这当中,特别是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校时,都应该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三是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并举。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要高度重视加强各类短期技能培训,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良好资源,面向在职职工、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广泛开展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包”式的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和办学效益。在县一级,要重点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拓展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县级政府要统筹各种政策性培训任务,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来统一承担这些培训任务,使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成为本地的实用技能培训中心、就业转移培训中心和普通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训练基地。

二、着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教育厅已启动达标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印发了《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并审核确定了一批达标职业学校,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今后几年全省上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县一所”的布局要求。除了少数不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区,其他县、市、区必须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这既是《职业教育法》对县级政府的要求,也是县级职业学校承担的任务具有其他学校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各县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要改变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要强化教育督导的作用,加强对县级政府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的督导,对没有办好一所达标中职学校的县(市、区),不能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县。

第二,市、县政府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要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并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制定以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分担办法。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这为加大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经费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必须落实到位。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加大对经费的统筹力度,认真做好达标学校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激励、推动本地达标学校建设。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达标学校建设与资源整合工作。据统计,全省现有534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多数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具备,实习实训设施缺乏,专业师资不足,办学规模很小,办学效益低下,办学水平不高。根据本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省政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市、县(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对没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整合办学资源,推进达标学校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总体思路,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通过努力,使全省保留300所左右的达标中职学校,使其办学条件和规模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

第四,要高度重视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化建设。专业标准化建设是达标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各设区市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合理规划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重复。要科学制定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标准,明确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室装备标准、专业师资配备数量等,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厅将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动一批专业标准建设,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大幅提升我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着力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以来,我省提出“坚持三个立足,建立四项机制,实行九个对接”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并围绕这个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校企实现深度融合。当前有几项工作必须加快推进。

一是加紧研究制定推进校企合作的意见。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方式,规定企业在技能性人才培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承担培养任务后应享受的相应权利和优惠政策,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和长效化。

二是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度。

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在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报酬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对学徒制学生给予一定劳动报酬等相关政策,对学徒制“师傅”“教师”给予一定报酬的制度,等等。

四、着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缺乏是我省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瓶颈。很多职业学校办不好,不是没有设备,而是缺少一批“双师型”“师傅型”的专业教师。据统计,全省职业学校生师比是28∶1,而国家要求是12.5∶1,全省专业教师缺额很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我省县级职业学校大部分是普通中学改办而成的,大多数是文化课教师,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必须对他们实施转岗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对完全不能适应职业学校教学要求的,要采取措施调离或安排其他岗位。各地要制订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要建立专业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定期到对口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完善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考核机制。

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各地要落实扩大职业院校教师自主招聘权和办学自的各项政策,允许学校招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在专业对口企业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地方政府要统筹当地人才资源,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在职、离职或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三是要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名师。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教师。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要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资格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职务(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要向一线专业教师倾斜,要为专业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管理

在努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创新职业教育管理,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管理要率先现代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减少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政府主要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引导等手段,以及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杠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扩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

二要抓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和办学标准。要努力建立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从改善治理结构入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完善学校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制度、实习制度、学生制度、后勤制度、财务制度。要针对办学需要和我省省情,研究制定职业院校的各项办学标准,如学校设置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条件装备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等等,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来促进职业院校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三要抓示范引领和常规管理。要重点建设一批起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以此来带动和提升全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我省已有31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学校,5 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12 所省示范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要抓好职业院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完善管理评价评估制度。当前要特别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实习工作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严查“双重学籍”“虚假学籍”等问题,坚决杜绝套取国家资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4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 银川 750011)

【摘 要】信息化通过整合和挖掘煤矿企业的各类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从而获得大量的新技术研发信息,及时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实现煤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明细化管理的转变。

关键词 矿井信息化;高产高效矿井;资源配置;工作效率;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精细化管理

0 引言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但煤矿信息化不能认为是信息化在煤矿中的简单应用。煤矿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信息化近年来在全社会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的技术基础上,并且结合了煤矿企业本身的技术特点,将煤矿安全监控检测、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系统、安全自动化系统、安全信息管理等各个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信息化建设。

1 煤矿信息化显著

煤炭生产企业所属煤矿的信息化发展就更滞后了,大部分煤矿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局域网,即使有的煤矿建成了局域网,但内部的信息资源未能开发,整个网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1 煤矿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

整体上,我国煤矿行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及信息化水平较低。大中型矿井生产设备老化,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

1.2 “信息孤岛”制约着煤矿信息化的实现

(1)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通信功能而处于“自动化孤岛”状态;(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各系统处于封闭状态,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3)煤矿内部管理思想保守,各部门采用封闭的数据格式或软件。煤矿内部“信息孤岛”的存在,不仅制约了整体效益的发挥,也提高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运营成本不利于煤矿整体信息化的实现。

1.3 煤矿生产管理的专用IT产品少

由于煤炭生产自身的特点,要求生产自动化系统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用的erp、MIS等系统难以在煤矿使用。目前,适合煤矿生产特点和需求的IT专用软硬件产品比较缺乏,难以满足煤矿生产和安全的需要。

1.4 注重硬件投资,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

许多煤矿在进行信息建设时,只注重硬件投入,建立起了局域网,而忽视了内部的信息资源的开发,没有本矿的数据库,整个局域网没有信息可传送。

2 信息化建设对煤矿发展的作用

为了实现煤矿高标准现代化的管理,充分发挥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对全矿井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所有信息流及数据源采集、自动分析和控制的系统,并将所有子系统纳入到全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全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综合自动化和数字化分析控制,保证安全生产。

1)有利于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也是煤炭企业转型跨越的需要。

2)有利于理顺和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实现矿井生产指挥的井井有条,提高应急指挥能力。

3)可以实现矿井作业场所环境的实时监测监控,实施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报警及断电,实时显示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4)可以实时监测各生产环节设备的运行,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误操作,也可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5)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6)有利于实现生产、运输、洗选、外运环节的协调运行,实现集中统一指挥。

7)可以实时准确掌握矿井作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活动情况。

8) 可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泵房及变电所的“无人值守”,提高效率。

9)可以改善矿工的作业环境,有利于为矿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10)可以实现原煤产量的实时监测,实时为上级部门上传各种数据。

11)可以实现矿井信息的资源共享,实现异地指挥生产。

12)可以加速知识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应用。

3 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3.1 整体规划

根据本矿自身特点,在全面分析本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本矿的信息化建设战略,用以指导本矿在一个时期的信息化建设。强化本矿信息化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煤矿的信息化工作由本矿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规划。

3.2 分步实施

在信息化建设战略的总体指导下,煤矿信息化应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上到下、逐步推进,分步开发各信息系统,最后集成在一起形成覆盖全矿的信息化系统。

3.3 突出重点

就是针对煤炭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找准切入点,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加以解决,为全面实现煤矿信息化奠定基础。

4 煤矿信息化的内容

4.1 安全信息

(1)采集井下工作场所的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并自动监测各种风电设备的运行;(2)井下工作场所的视频监控;( 3)井下人员、机车实时跟踪定位,井下被监控站点人员、车辆具体数量及身的确认。

4.2 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信息

将地质、生产设计、地测预报、生产过程控制等直接涉及到煤矿生产环节的内容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直接传送,使生产指挥人员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情况,为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

4.3 物流、经营信息

将煤矿的材料、设备的流动过程纳入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使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材料消耗和设备使用情况。同时,实现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的日清、日结。

4.4 人力资源信息

建立全矿的人员信息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职工三违、考勤等信息的管理水平。

5 煤矿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步骤

1)根据本矿的技术力量和应用要求,选择主流技术和设备建立本矿的计算机网络,同时选择好的符合自身特点的系统软件。

2)在网络上建立人事、财务、材料、设备等大型的数据库,大力挖掘有用的信息资源,让大量有价值的、有序的信息在网上流动。

3)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开发矿井安全监察管理、物料流动管理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辅助管理系统。

4)基础网络和数据建立起来后,按信息流的要求对煤矿传统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建立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

煤矿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技术集成和控制煤矿管理、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强煤矿运作控制,进而实现煤矿粗放型管理向明细化管理的转变。

6 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进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能源的市场化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各种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国家所提倡建设的“信息化矿井”就是希望通过应用高科技监测、监控、通讯等手段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和管理效率。随着国内外综合自动化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大规模集中控制系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主要用来监测监控现场作业,尤其被用在作业环境比较恶劣的工作地点,代替人力作业,从而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安全生产得到大大改善。而且,只有不断提高煤矿信息化水平,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竞争地位。

7 结束语

总之,煤矿企业要参与市场的竞争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管理过程,实现本矿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煤矿企业生产现代化、安全化、管理科学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年松.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J].科技信息,2007,13.

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5

关键词:蚕业;现代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

近代蚕业经历了从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的转移历程,如今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蚕桑业再次出现了“东桑西移”的转移现象,这表明一个行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取决于其自身效益的高低。蚕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苦、脏、累”是传统蚕业的特点[1-2]。蚕业现代化就是改变传统蚕桑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经营机制和思想意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蚕业,以实用的科学技术设备装备蚕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蚕业,用现代农业标准培育蚕农主体,用工业的理念发展蚕业,推进蚕业向科学化、持续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广西蚕茧产量从2005年起连续5年稳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蚕业第一大省,然而养蚕区的年轻人宁可出外打工都不愿种桑养蚕,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普遍老龄化,蚕桑生产后继乏人[3]。促进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势在必行,实现高效率、高科技种桑养蚕,提高蚕业行业的效益,任重道远[4]。

1广西蚕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1蚕业生产现代化条件刚刚起步

一是机械化。随着市场中工业品的丰富,人们开始尝试用机械动力取代人畜动力,用机械操作取代手工操作,比如用小型汽油机带喷淋器取代手摇式的喷雾器消毒;用电动切叶机取代手工切桑叶等,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桑园水利化。近年来广西进行了农田改造工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桑园灌溉条件,为提高桑叶单位产量、质量打下了基础。三是电气化。目前广西有几个蚕种场建设了配备有电热自动控制系统和湿度调控系统的蚕种催青室、配备有中央空调或独立空调的蚕种生产车间。四是蚕房标准化。蚕区很多蚕户的蚕房不再是简易式,而是水电方便、六面光、有对流窗,有的已安装空调和排风扇等先进设备。

1.2现代科学桑蚕生产技术有所普及

统一催青、小蚕共育、少回育、简易自动上簇等生产技术在广西都已取得很好的成绩,并得到了推广普及。

1.3蚕业生产产业化基本形成

近年来,广西蚕业一直重视产业化,通过加强对企业及蚕农的帮助扶持,“多予少取放活”,致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规模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9年,广西共有持证加工茧丝的企业78家,自动缫丝机24万台,约消化广西蚕茧总量的70%,年生丝产量约1.6万t,居全国第2位,产值约42.9亿元,为城镇居民和吸纳农民工就业提供了4万个工作岗位。

2广西蚕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蚕业投入不足

蚕业投入的不足,使广西蚕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乏力。蚕业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2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对蚕业专用器械的现代化改造,设计上缺少投入。目前,在生产中用于蚕业生产的机械一般都是广大蚕农和蚕桑技术人员为节约劳动力而利用市场中某些同类产品稍加改造后用于蚕桑生产,不能完全适应蚕业生产要求。二是劳动力投入不足。劳动力弱化,蚕业劳力素质普遍下降。由于城市的高度开放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广西区蚕茧主产地,青壮年一般都外出打工,留在村中种桑养蚕的一般都是些老、弱、妇、孺,从事种桑养蚕的劳动力趋于弱化。

2.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广西蚕业科技人才不足1 5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仅38人,占全区蚕业科技人员总数的2.5%。其人才现状与广西桑蚕业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极不相称。只有大量的科技人才支撑,才能确保广西蚕业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最终实现蚕业现代化。

2.3产业化程度低

蚕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蚕业现代化的途径之一,而现在广西蚕业的产业化发展程度普遍比较低,阻碍了蚕业现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桑蚕业产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核心品牌产品、茧丝加工水平较低、加工技术比较落后、缺乏熟练工人、产量达不到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级不高、深加工企业太少、经济效益不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低等方面。

3促进蚕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大蚕桑业的资金投入

在全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委托有能力的科研单位或机械设备制造厂家设计制造能满足蚕业生产需要的现代化设备。比如符合要求的削茧机、分蛹机及简易适用的簇具及采茧器械等从种桑养蚕到蚕种生产的一系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尽可能地降低蚕业对手工劳力的依赖。

3.2加强桑园生产基础建设

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标准化种植,建设配套的排灌设施,建立高产桑园。

3.3多渠道培养多层次蚕业专业技术人才

针对广西蚕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建议在广西高等院校和高职恢复或设立蚕学专业,因广西大学有专业教师、设备、蚕房、桑园等,教育条件十分成熟,恢复专业并不困难。还应建立蚕业技术培训长效机制,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多渠道招生、多模式培养,是完善广西茧丝绸产业各级科技人才网络的有效措施。

3.4大力提高广西蚕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把广大蚕户的分散生产和善于管理的企业统一经营相结合,由统一的组织向蚕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提高广西蚕茧的产量质量。二是推进蚕业由简单初级蚕茧生产向产供销一体化转变,改进缫丝工艺,延长蚕桑产业深加工的产业链。三是提高蚕业资源的利用率,如桑叶和桑枝切片制药、蚕沙沼池建设、冬季桑园套种等。

4参考文献

[1] 徐作明.安康市蚕桑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7):90-91.

[2] 冉景旷.凌云县蚕桑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中国蚕业,2008,29(1):76-78.

现代化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蚕业;现代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

近代蚕业经历了从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的转移历程,如今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蚕桑业再次出现了“东桑西移”的转移现象,这表明一个行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取决于其自身效益的高低。蚕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苦、脏、累”是传统蚕业的特点[1-2]。蚕业现代化就是改变传统蚕桑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经营机制和思想意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蚕业,以实用的科学技术设备装备蚕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蚕业,用现代农业标准培育蚕农主体,用工业的理念发展蚕业,推进蚕业向科学化、持续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广西蚕茧产量从2005年起连续5年稳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蚕业第一大省,然而养蚕区的年轻人宁可出外打工都不愿种桑养蚕,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普遍老龄化,蚕桑生产后继乏人[3]。促进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势在必行,实现高效率、高科技种桑养蚕,提高蚕业行业的效益,任重道远[4]。

1广西蚕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1蚕业生产现代化条件刚刚起步

一是机械化。随着市场中工业品的丰富,人们开始尝试用机械动力取代人畜动力,用机械操作取代手工操作,比如用小型汽油机带喷淋器取代手摇式的喷雾器消毒;用电动切叶机取代手工切桑叶等,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桑园水利化。近年来广西进行了农田改造工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桑园灌溉条件,为提高桑叶单位产量、质量打下了基础。三是电气化。目前广西有几个蚕种场建设了配备有电热自动控制系统和湿度调控系统的蚕种催青室、配备有中央空调或独立空调的蚕种生产车间。四是蚕房标准化。蚕区很多蚕户的蚕房不再是简易式,而是水电方便、六面光、有对流窗,有的已安装空调和排风扇等先进设备。

1.2现代科学桑蚕生产技术有所普及

统一催青、小蚕共育、少回育、简易自动上簇等生产技术在广西都已取得很好的成绩,并得到了推广普及。

1.3蚕业生产产业化基本形成

近年来,广西蚕业一直重视产业化,通过加强对企业及蚕农的帮助扶持,“多予少取放活”,致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规模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9年,广西共有持证加工茧丝的企业78家,自动缫丝机24万台,约消化广西蚕茧总量的70%,年生丝产量约1.6万t,居全国第2位,产值约42.9亿元,为城镇居民和吸纳农民工就业提供了4万个工作岗位。

2广西蚕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蚕业投入不足

蚕业投入的不足,使广西蚕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乏力。蚕业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2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对蚕业专用器械的现代化改造,设计上缺少投入。目前,在生产中用于蚕业生产的机械一般都是广大蚕农和蚕桑技术人员为节约劳动力而利用市场中某些同类产品稍加改造后用于蚕桑生产,不能完全适应蚕业生产要求。二是劳动力投入不足。劳动力弱化,蚕业劳力素质普遍下降。由于城市的高度开放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广西区蚕茧主产地,青壮年一般都外出打工,留在村中种桑养蚕的一般都是些老、弱、妇、孺,从事种桑养蚕的劳动力趋于弱化。

2.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广西蚕业科技人才不足1 5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仅38人,占全区蚕业科技人员总数的2.5%。其人才现状与广西桑蚕业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极不相称。只有大量的科技人才支撑,才能确保广西蚕业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最终实现蚕业现代化。

2.3产业化程度低

蚕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蚕业现代化的途径之一,而现在广西蚕业的产业化发展程度普遍比较低,阻碍了蚕业现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桑蚕业产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核心品牌产品、茧丝加工水平较低、加工技术比较落后、缺乏熟练工人、产量达不到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级不高、深加工企业太少、经济效益不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低等方面。

3促进蚕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大蚕桑业的资金投入

在全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委托有能力的科研单位或机械设备制造厂家设计制造能满足蚕业生产需要的现代化设备。比如符合要求的削茧机、分蛹机及简易适用的簇具及采茧器械等从种桑养蚕到蚕种生产的一系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尽可能地降低蚕业对手工劳力的依赖。

3.2加强桑园生产基础建设

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标准化种植,建设配套的排灌设施,建立高产桑园。

3.3多渠道培养多层次蚕业专业技术人才

针对广西蚕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建议在广西高等院校和高职恢复或设立蚕学专业,因广西大学有专业教师、设备、蚕房、桑园等,教育条件十分成熟,恢复专业并不困难。还应建立蚕业技术培训长效机制,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多渠道招生、多模式培养,是完善广西茧丝绸产业各级科技人才网络的有效措施。

3.4大力提高广西蚕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进一步把广大蚕户的分散生产和善于管理的企业统一经营相结合,由统一的组织向蚕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提高广西蚕茧的产量质量。二是推进蚕业由简单初级蚕茧生产向产供销一体化转变,改进缫丝工艺,延长蚕桑产业深加工的产业链。三是提高蚕业资源的利用率,如桑叶和桑枝切片制药、蚕沙沼池建设、冬季桑园套种等。

4参考文献

[1] 徐作明.安康市蚕桑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7):90-91.

[2] 冉景旷.凌云县蚕桑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中国蚕业,2008,29(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