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新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范文1

由普拉西多・多明戈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多明戈国际声乐大赛,今年将移师洛杉矶,这也是2004年之后该赛事首次回归此地。比赛将从8月25日持续到30日,在多萝茜・钱德勒音乐大厅举行,而最后的颁奖演出将向公众开放。去年多明戈声乐大赛是在意大利维罗纳举办的,今年比赛则将由多明戈任职行政总监的洛杉矶歌剧院承办。多明戈国际声乐大赛旨在发掘18至32周岁的青年歌唱家,比赛分类奖项,获得最高奖的男女歌唱家将分别获得3万美元的奖励。

英国皇家歌剧院《托斯卡》换角

英国皇家歌剧院近日宣布,原来将在今年6月饰演复排版《托斯卡》中斯卡尔皮亚的罗马尼亚男中音塞巴斯蒂安・卡塔那已经退出剧组。换角之后计划中,饰演斯卡尔皮亚的将是威尔士低男中音布莱恩・特菲尔(6月16日、19日和26日)与意大利男中音路西奥・凯洛(6月21日)。布莱恩・特菲尔曾于2006年、2009年和2011年于皇家歌剧院饰演过乔纳森・肯特版《托斯卡》,也曾在大都会歌剧院、慕尼黑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等顶级歌剧院饰演过这个警察总监。而对卡塔那的退出,官方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

女中音詹妮森・强森・卡诺获得乔治・伦敦奖

出生在圣路易斯的女中音詹妮弗・强森・卡诺近日在自己的履历上又加上了荣耀的一笔,这位女中音在第43届乔治・伦敦基金会比赛中获得了大奖。乔治・伦敦奖设立于1971年,是最负盛名的国际比赛之一,之前曾参加比赛并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上声名鹊起的包括乔伊斯・迪多那托、蕾妮・弗莱明等。此次比赛一共有了了名歌手报名参加,最后有25名选手进入决赛。而最终其中7名获得乔治・伦敦大奖,每位获得1000美元的奖金。除此之外,强森・卡诺还曾获得过另外几个比赛的大奖,并曾参加大都会歌剧院的“林德曼青年艺术家计划”。

小提琴家陈美索契完成“跨界演出”

2014索契冬奥会,不少“跨界玩票”运动员成为冬奥会的看点,他们双重的身份和在双重领域的骄人成绩,令人惊叹。而从小提琴演奏“跨界”高山滑雪的陈美,可谓独领。2月18日,35岁的华裔小提琴家陈美以泰国名字法纳孔恩・瓦妮莎代表泰国参加索契冬奥会女子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比赛。作为泰国参加本届冬奥会唯一的一名女选手,陈美最终以落后第一名近30秒的差距,排名垫底。不过她还是顺利晋级。赛后陈美称,排名垫底并没出乎自己意料。不过陈美也知足常乐,称:“能进入第二轮我觉得自己真了不起。我来参赛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心。”陈美出生于新加坡,父亲是泰国人,母亲是中国人,5岁学琴,11岁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录取,13岁成为世界上最小的柴可夫斯基协奏曲演奏者,15岁出专辑。

男高音迈克尔・法比亚诺获得第九届贝弗利・希尔斯艺术家奖

男高音迈克尔・法比亚诺近日获得了大都会歌剧院专为青年演员设立的贝弗利・希尔斯艺术家奖。今年是该奖项的第九个年头了,获奖者均可获得5万美元的奖励。这是美国奖金额度最大的艺术类奖项之一,专门为鼓励25至40岁在大都会歌剧院献艺的独奏及独唱家们。该奖项旨为纪念贝弗利・希尔斯,由大都会歌剧院前任董事会成员雅尼斯・瓦利斯于2006年设立。瓦利斯同时也是大都会歌剧院票房推广计划的基金赞助人。法比亚诺2007年在大都会歌剧院的选角比赛中崭露头角,后来于2010年完成大都会首秀。今年他还将在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饰演阿尔弗雷德。

明尼苏达歌剧院新演出季将推出五部制作

明尼苏达歌剧院近日宣布了新演出季安排。2014-15演出季,歌剧院将推出五部新制作,所有的新制作都将是全新的演绎、全新的布景和全新的服装,而其中甚至还有从未在明尼苏达歌剧院上演过的贾科莫・普契尼歌剧作品,也有普利策奖获得者、作曲家凯文・普茨的新歌剧《满洲里候选人》的世界首演。具体安排如下:9月20日至28日将上演普契尼的《西部女郎》;11月1日至8日上演洪佩尔丁克的《汉泽尔与格蕾泰尔》,这也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圣诞礼物,不同的是今年不再是半舞台制作。2015年1月24日至31日将上演《爱之甘醇》;3月了日至14日将上演《满洲里候选人》,改编自1962年同名电影;最后则是歌剧《卡门》。

伍迪・艾伦马德里加入普拉西多・多明戈团队

近日,有消息称导演伍迪・艾伦将加入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戈的团队,执导洛杉矶歌剧院的新制作《贾尼・斯基基》,该制作还将作为西班牙皇家剧场2014-15演出季的一部分,在马德里上演。伍迪・艾伦曾于2008年在洛杉矶歌剧院执导过这部普契尼的短小歌剧,他的版本旨在向1940年代黑白时代的意大利电影人致敬。多明戈未曾出演2008年的版本,但多明戈表示会在马德里出演剧名主角。该制作将于2015年6月30日在马德里上演。

法国指挥弗朗索瓦-格扎维尔・罗特任职科隆歌剧院

科隆歌剧院近日宣布,在业界冉冉上升的法国指挥家弗朗索瓦-格扎维尔・罗特,将从明年开始任职歌剧院。罗特将从2015年9月1日起开始其任期,并与2012年起闭馆重修的科隆歌剧院的重新开幕同步。罗特现年42岁,之前曾任SWR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该乐团已经确认将于2016年解散。罗特还建立了一支先锋法国乐团Les Siecles并任指挥。对于新的职位,罗特表示:“科隆歌剧院及其交响乐团Guerzenich-Orchester有着辉煌的过去,我为能拥有这样的基础并为其继续努力感到万分荣幸。”

国际新闻范文2

关键词:新华社国际新闻达沃斯

2014年1月,以“变革与重塑——解码达沃斯”为主题的集成报道,堪称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业务的一次“变革与重塑”,不仅开新华社国际集成报道先河,也为日后国际集成报道常态化摸索出一条新路。

集成服务作为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倡导的一种全新报道理念,是新华社在新媒体时代因应时新、主动求变的重大部署。通过这次“解码达沃斯”报道实践,参与人员的一个共识是,集成报道的关键在“集”,正所谓不“集”不“成”。具体而言,这种“集”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之“集”:中国风兼备国际范

如何打造大型国际集成报道,在创意之初,新华社国际部项目组管理团队便提出,集成报道的效果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新闻专业主义和扎实、深邃的思想内容。达沃斯年会是最重要的世界经济论坛之一,新闻性和思想性俱佳,是集成报道发挥威力的理想舞台。在内容设计与操作上,必须突出以下几点:

1.内容设计具有跨文化特质,兼具中国风和国际范。项目组认为,这次集成报道不仅要服务国内受众把握世界政经大势和动向,更要拿出让外国受众看得懂、愿意看的产品,因而要兼顾国内外受众的阅读体验。

依照这一思路,“解码达沃斯”集成产品多处体现中西方文化元素的精妙结合。例如,在“中国话题”板块,主页面采用青花瓷设计,浓郁中国风扑而而来,而背景水印是达沃斯小镇风光,中西合璧。而产品中的大量稿件,以现场动态为切入口,用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深刻反映了中国与当今世界的深刻联系。

2.板块设计注重专业性、服务性和互动性,兼具广度与深度。“解码达沃斯”集成报道确立了六大板块,分别是前沿新闻、智者交锋、中国话题、达人语录、达趣触角和雪镇通关。“前沿新闻”是行进式报道,实时更新。“智者交锋”“中国话题”“达人语录”围绕核心与涉华议题,将每日精选内容以新颖形式呈现。“达趣触角”提供地图、天气、日程等实用信息。“雪镇通关”则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

在实际操作中,鉴于北京与达沃斯有7小时时差,项目组综合考虑国内外受众不同的阅读高峰,打破编辑部传统工作时段,必要时中英文错时发稿,确保优质内容获得最大传播效果。

3.首次推出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英文版集成报道,直面海外受众。“解码达沃斯”推出了新华社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英文版集成产品,其总体架构与中文版一致,但在内容制作和包装上全部按照对外传播规律和海外受众习惯进行调整。面对海量中文素材,编辑部没有简单机械翻译,而是进行再加工和二次创作,并请外国专家核校润色,确保事实准确、要点突出、语言地道、可读性强。

此外,编辑部还单独制定了英文报道方案,有针对性地策划了一系列评论、分析等深度稿件,并且实现了独立于中文报道的自主签发。

达沃斯论坛短短四天间,新华社向集成产品签发多媒体中英文稿件超过120条,几乎涵盖所有新闻体裁,向全球受众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了年会情况。

二、形式之“集”:跨媒态+跨平台

有了扎实、充分的内容,还需要找到与之匹配的形式。集成报道的另一要义是呈现形式的集合。而这种呈现,不是新闻内容在不同媒介的简单堆砌,而是依据媒体特点和受众习惯,进行通盘考量,分门设计,力求直达内心。

1.强调跨媒态呈现。集成报道是文字、图片、视频、动漫、游戏等多媒体形态的有机融合。“解码达沃斯”首先以一段精彩、震撼的片头视频拉开序幕,最后定格画面与集成报道首页一致,呼应其后的多媒体报道。

多种新技术的应用,让本次集成报道更“炫”、更“灵动”。动效双导航技术和瀑布流式阅读手段、3D模拟互动技术制作的词云图,以及人物矩阵中的“浮萍式”头像,都使这次报道明显区别于一般互联网专题报道,给受众带来便捷、新鲜、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集成产品也为UGC(用户自制内容)和互动游戏预留空间。首页右侧设计了评论、二维码、微博分享等插件。“雪镇通关”被设计成知识问答游戏。而“达趣触角”运用动漫、时间轴、数字地图等多种手法提供资讯服务。

2.实现跨平台浏览。项目组提出,为获得最佳传播效果,集成报道须与新媒体、新技术紧密结合,占领新兴终端平台,综合考虑各平台兼容性,将“跨平台浏览”列为主要攻关目标。

本次集成产品不仅可在电脑上浏览,也可以在iPad等平板电脑上顺畅使用。而诸如动态3D云图等特色设计,在平板电脑上的效果甚至更好。这也使新华社集成报道首次由电脑终端迈向移动终端,打通了面向受众的“最后一公里”。

这种电子杂志式的阅读体验得到专业人士认可。美国南加州大学影像学教授农尼·德拉佩尼亚在体验产品后说,新华社这款产品超越单纯阅读感官,“板块间的图像切换和内容的纵深变化使阅读不再乏味,最后还附有酒店和交通信息,又增添了实用性”。

三、流程之“集”:用机制实现“可复制性”

集成报道彻底改变了过去“记者一编辑一发稿人”的线性流程,而变为立体交叉、即时互动的多维流程。

1.实施编辑部再造,项目制管理。集成报道将多媒体新闻采编、技术架构与支撑、营销推广融为一体。这就要求编辑部不仅是传统意义的内容生产者,而应成为多媒体产品的研发者和市场动态的观察者。

本次集成报道中,国际部成立由部领导领衔的项目团队,下设新闻信息、集成互动和营销推广三个小组。三个项目组通过微信群、不定期碰头会等方式保持沟通,带动国际部17个业务处室中的11个直接参与集成报道。参加人员超过200人,使这次报道成为一场集成报道理念和实践的大练兵。

2.完成跨部门协作,国内外联动。集成产品的生产流程复杂,仅靠单一编辑部难以实现。本次报道得益于新华社国际部、欧洲总分社及下辖分社、新媒体中心、技术局、计财局和摄影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新华社也由此首次实现国际、国内联动的集成报道。

整个过程中,备部门各司其职,保持良性互动。国际部负责整合报道资源,确立选题和思路,协调各编辑处室和海外分社;前方分社负责信息采集和集成产品现场展示;新媒体中心负责整合集成产品加工各环节和相关技术资源;技术局根据报道需要,开通发稿线路,设计发稿模板。一套行之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基本形成。

3.签发流程首次实现一体化、模块化。本次集成报道中,新华社首次实现文字、图片和视频的一次性、一体化签发,改变了以往集成报道文图和视频需在两个平台分别签发的低效局面。

凭借新签发系统,本次报道实现标准化采集、模板化发稿和标准化呈现。产品上线后,所有动态报道均可由国际部编辑直接签发,按照一定规格将文、图、视频导入后,内容便会在相应页面位置自动呈现,无需再进行手动调整。签发流程很好地实现可复制性,为日后集成报道常态化奠定基础。

4.传统报道与集成报道互联互通。这次集成报道的六个板块,可分别“翻译”为传统报道的对应模式,即动态新闻、深度评论、涉华话题、要人引语、服务信息、读者互动。今后的国际集成报道可以此为模板,稍作调整即可快速上线。同时,这次报道中通稿、专特稿、集成报道相互补充、借鉴的情况时常出现,传统与集成报道之间架构了内容共享、互相启发的桥梁。

“流程再造”可以说是本次集成报道的重要遗产。正如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评价本次报道时所指出,这次传统编辑部门与新媒体中心有机衔接通力合作,有利于新华社在机制体制不做大调整的情况下,顺畅推进集成服务。

四、推广之“集”:多管齐下成声势

集成服务不仅是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的集成创新,也必须是营销推广模式的集成创新。在这次报道中,营销推广组直接参与内容建设和技术研发,不断提出新需求,实际上扮演产品经理的角色,着眼于分发渠道、营销客户和模式的可持续性。

1.构建三层级推广平台。项目组构建了一个由达沃斯论坛会场展示、自有新媒体平台、联盟推广媒体平台组成的三层级、集成式推广平台,进而依托整个平台资源探索盈利模式。

具体而言,达沃斯论坛会场展示包括主会场一小时展示、论坛官网链接和现场大屏信息滚动和利用移动终端向参会高端人士演示;新华社自有平台以新华通网站为核心,包括“新华国际”客户端、微博、微信和微刊;联盟推广平台则以北京电视台和北京网络电视台网动节目为核心,涵盖10家平面媒体、3家电视媒体、2家门户网站,覆盖用户数过亿。

2.首次实现新华社集成产品迈向海外的目标。借助达沃斯论坛现场展示等渠道,本次集成产品得以向海外受众、媒体同行展示,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名为杰克·里夫的外国网友在“脸谱”上留言:“看上去新华社正尝试一些超越同行的东西,至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区媒体主管的评价是,“解码达沃斯”集成报道“很炫、具有互动性和聚合性”。

国际新闻范文3

同类被简化国名的标题很多。再如“巴”字,我只查阅了近些日子的京华时报,其中有“巴真人秀节目参赛者溺亡”(9月1日A26版)、“巴军摧毁自杀袭击训练营”(8月30日A17版)、“巴警局遭袭40余人死伤”(8月31日A26版)、“巴前外长家中遇害”(8月10日A25版)、“巴检查站遭炸致使22人死亡”(8月29日20版)、“巴人弹翻墙袭击警察办公楼”(6月8日A25版)等等。而世界上“巴”字打头的国家就有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巴哈马、巴巴多斯、巴林、巴西、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巴拿马等等,叫人如何判断?

还有“伊”字,因为当前伊拉克、伊朗都是新闻多发国家,在新闻标题上简称“伊”很容易搞错,标题不能为了节省字而简化。例如当我看到“伊基地分子称曾在叙受训”(京华时报9月1日A25版)时,如果不看内容,就难以确定新闻所说的是伊拉克还是伊朗。新闻到了读者必须看内容才能搞清楚事实发生地点,这条新闻标题的作用等于零。

还有“厄”字,当“厄总统寻求关闭‘间谍’电视台”这个新闻标题映入眼帘的时候,我会想到两个国家:厄立特里亚、厄瓜多尔;当看到“哥美军事协议震动南美”这个标题的时候,我会想到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凡是可能让读者产生两难或多难选择的情形,是新闻标题绝对要避免的事情。然而,现在一些报纸的国际新闻版,充斥这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闻标题。

也有做得好的报纸,例如羊城晚报要闻版国际新闻部分,除了重大新闻的标题基本全称外国国名外,其他较小的新闻标题上面,均有一行写上该新闻发生地国家的全名,这就方便了读者阅读,不会产生判断的两难或多难问题。

国际新闻范文4

1 注重民生,以平民化的视角制作国际新闻

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媒体由于不具备境外报道的条件,因此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消息源基本都来自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但他们提供的国际新闻与全国众多地方电视媒体的国际新闻需求量之间一直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矛盾,供需之间的极度不平衡导致“专稿”不“专”,“特稿”不“特”成为常态,地方电视媒体与央视之间、各地方电视媒体之间,国际新闻报道千台一面的现象不一而足。对此,笔者认为与其在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中去追随央视“炒剩饭”,不如另辟蹊径将视角锁定在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上,关注民生,突出知识性与趣味性,以平民化的视角在国际新闻的社会与民生方面多下功夫。目前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新华社都有合作,完全有能力针对性地对国际新闻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结合本土受众特点,通过对国外民众生活、科技、体育、趣闻的报道,以平民化的表达方式在节目中真正开辟一个让中原人民认知国外民众生活的窗口。以国际新闻的知识性、丰富性和趣味性,拉近栏目与观众的距离,从而实现与其他媒体国际新闻报道差异化竞争的目的。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国际新闻区块的打造,不仅可以有效规避节目同质化的问题,更可以成为我们锁定受众,提升收视率和影响力的致胜利器。以《直看世界》节目为例,在今年春天全国大范围遭遇严重雾霾的情况下,《直看世界》在2014年2月27号播发了英美等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和成效,以“接地气”的方式关注普通百姓关心的问题,不仅让观众通过节目直观认知了外面的世界,也对中国治理雾霾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这期节目播发之后,恰到好处的视角与解读、精良的编排制作获得了广泛好评,并被专家评为河南电视台“金象奖”第一季度优秀节目奖。

2 注重策划,实现特别节目播出效应的最大化

作为一档以国际新闻报道为主的日播新闻栏目,仅靠常规节目的播出势必会使观众处于一种信息饱和的状态,产生收视疲劳和逆反心理,从而游离于核心观众圈。这就要求我们针对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活动、纪念日、节日、庆典不断地策划特别节目,以更加新颖的内容与形式,刺激观众新的收视欲望。比如我们近年来针对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和重大活动推出的特别节目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造社会热点、提升栏目影响力的效果。尤其是在今天夏天的2014巴西世界杯期间,《直看世界》推出《直通世界杯》版块,用新闻的眼光看足球,特别策划了《小编说球》、《赛事前瞻》等,以区别于专业体育节目的方式关注世界杯,强化新闻的人文气息和趣味性,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下一步,我认为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对这些特别节目的策划工作和推广工作,一方面预先制定中长期的策划主题,采取提前宣传片,提前预热、制造悬念的策略,使特别节目成为受众关心的媒体事件;另一方面打开眼界,以独特的视角,采取区别于常态节目的包装手段,将节目做成精品。我想这种做法会是栏目面向观众,制造热点,营销自身的一种有益尝试。

3 注重互动,构建栏目与观众的互动平台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4G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与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在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显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在新技术新媒体浪潮下,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新媒体传播手段构建互动平台将有助于我们在国际新闻节目中改变新闻的传播模式,延伸时空界限,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需求。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在节目中进一步强化栏目板块设计中的交流时间和空间,比如互动选题的设置、飞播字幕的引导等等,营造具有交流感的栏目氛围,再增强演播室主持人与场外连线记者之间的互动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在线下进行热点话题的征集、新闻线索的交流、新闻话题的评论等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使节目有效形成话题效应,让观众津津乐道并进行新媒体的多次传播。现在[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河南电视台的很多栏目都有自己官方的微博和微信,《直看世界》也不例外。除了每日更新微博,还会将每天节目中最有价值和最具看点的新闻通过微博重点推介给观众。另外,在微博好友圈中与新闻中心其他栏目互相关联,通过新闻频道各品牌栏目以及新闻频道飞播字幕宣传推广自己的节目,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这些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性的加强,将会有利于我们在短期内塑造节目品牌形象,增强传播效果,实现栏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增长。

一个专业化的国际新闻栏目应该以自己对新闻点的准确把握、特有的解读视角、精致的板块设置,赢得观众的认同。尤其是在新闻资源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利用现有的新闻资源,以固定价值取向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选取新闻素材,创新编排方式,加强观众互动,打造自己的栏目风格。只有通过这种不断地突破创新,我们才能在“千台一面”的国际新闻栏目中彰显出我们的特色与价值。

参考文献

国际新闻范文5

有鉴于此,如何让中国“突出重围”,在国际舞台上深入、持续、有效地传播我们的声音,是实现中国未来发展、崛起和壮大的重要策略。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是打破西方话语霸权,重构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一环,只有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报道在当前对外传播中的角色和意义,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西方话语霸权与国际新闻报道的特征

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强势是形成其话语霸权的基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媒体业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有着全世界最顶尖的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等。同时,它们利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抢占传播资源。据统计,占世界总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占有90%的无线电频率,这样直接造成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新闻霸权,任何事件的解释都在强势一端。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了西方的话语霸权,因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同时是文化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约瑟夫・波特曾说,“让一种语言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意味着我们关于世界的思考以及我们的世界观统统受到限制。”

西方一直把传播民主、自由、人权理念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但是面对中国的崛起,它们却极力封锁中国的声音,对中国进行形象歪曲,与自己一贯标榜的理念背道而驰。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利用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而且形成了西方特有的“国际新闻报道模式”。总体来看,主要呈现出如下两个特点。

首先,西方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表现出与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一致性,甚至可以说是亦步亦趋。许多学者对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研究表明,美国新闻对其他国家的报道经常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保持一致,对他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的描述是从美国的全球利益以及美国政府的立场出发的。尤其在报道第三世界国家时,美国主流媒体通过对内容和报道角度的挑选,巩固了大众对这些国家的刻板成见。这些僵化的印象为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了依据,也强化了公众对这些政策的支持。

其次,西方国际新闻报道的本质是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虽然现在西方国家与我国不断扩大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甚至偶尔也给中国唱唱“赞歌”,但本质上西方从来没有放弃过瓦解、消亡我社会主义中国的野心和决心,它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服务于意识形态的属性,或对立、或妥协、或赞同的种种态度,不过是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问题的表面现象而已。如2008年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之后,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利用媒体构建起一个事件的假象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破坏。

由此可见,通过国际新闻报道维护话语霸权地位、扩展话语霸权影响,是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传播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形成了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为主的国际新闻报道格局,其中又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央电视台第4和第9频道以及西法频道、新华社外文发稿等为主。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经济实力迅速攀升、大国地位日益巩固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新闻报道越来越具有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虽然间隔只有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但是,我们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却是大大的不同。其中最突出的事实是:今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我们没有遭遇到北京奥运会前夕那样的西方媒体集体发难的舆论攻势和新闻群殴。这就说明,中国作为大国、强国的地位已得到世界普遍认可,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化解的形势下,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期待。西方媒体凭借重大国际舞台而发动大规模舆论攻势,以此侮辱、欺凌和激怒中国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媒体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要不断分析国际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当前我国国际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国内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方式有时和世界“脱轨”。我国历来重视国际新闻报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并曾多次进行报道策略和方式上的调整,但是目前的现状仍然不能使人满意,以至在对外传播中经常出现“自说自话”的现象。我们必须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受众特点和文化习俗进行国际新闻报道,否则将事倍功半。通过国际新闻报道探讨全球普遍意义的传播规律,从而起到引领世界舆论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媒体人肩上的重担。

其次,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受众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报纸的国外读者群体较小,影响力非常有限,二是虽然广播、电视的被关注度高于平面媒体,但是欧洲、美洲、澳洲的受众群体较小,而这三个领域恰恰是最需要我们的国际新闻报道发出声音的地方。如国际广播电台每年收到国外听众来信多达200多万封,但其中80%的来信来自周边国家,主要集中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尼泊尔等国。

第三,我国与英美等国家在传播技术上的差距,限制了国际新闻报道的效果。从发射能力上看,美国和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之间,信号发射功率均翻了一番。而我国的发射功率在这期间增强不到50%。从传播手段上看,发达国家一般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安装信号落地台来接受卫星信号,再用调频方式广播,以达到高质量广播的目的。比如美国在东南亚10个国家安装了多达196个落地台,在南亚、中亚和西亚安装了192个落地台,而我国仅在肯尼亚和蒙古两个国家装有信号落地台,还有在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发射基地。

第四,国内媒体尚未形成长效的国际新闻报道机制和“互动”模式。国际新闻报道要承担起部分对外传播的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内媒体不能仅仅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才集中进行大规模议程设置,宣传推介我们的文化理念、经济建设等,而是要在平时的国际新闻报道中“润物细无声”,致力于建设长效的对外传播机制。另外,国内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要逐渐培养良性“互动”模式,比如对世博会的报道,要根据形势变化,有张有弛,起伏错落,主次分清;上海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要形成互动,既张扬媒体个性,又服从整体大局。

关于国际新闻报道策略的思考

通过上文所述可知,国际新闻报道和话语权利是有密切关系的。针对当前国际传播格局中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对外传播的现状,我们需要加强国际新闻报道的力度,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水平,一方面要力图打破西方保持多年的话语霸权,另一方面要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以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尤其在我国与英美国家传播技术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国际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第一,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及时、客观、真实,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西方媒体,尤其是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媒体本来就喜欢捕风捉影,如果国内媒体不及时、客观地报道相关信息,会更让它们趁机捣乱,浑水摸鱼。2008年以来,通过3・1、汶川大地震、新疆7・5事件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政府和媒体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公开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并且在运作手法上也越来越娴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国际新闻报道方式要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面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媒体要采取不同的跨文化传播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首先要擅于从他国的受众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因循本国的思维方式,做到“内外有别”;其次,不同国家的受众也有不同的特点,经济、文化、民族等都是决定受众特征的因子,要做到“外外有别”。尤其关注国际新闻报道和民族心理的关系,应该是我们研究未来对外传播的方向之一。正如《菊与刀》这部名著的产生,一开始是出于美国政府为了管制战后的日本而对其社会和民族做的一个调查报告。研究不同民族的心理,对于分析对外传播行为具有重要价值。

国际新闻范文6

学科方向设置较细,细化学科方向的课程体系较完善

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个别学科方向设置较细。如本科阶段设有医疗新闻学。医疗新闻学包括编辑(医学);特写写作(医学);适用于卫生专家的排版设计;适用于卫生专家的出版法和伦理;适用于卫生专家的专业写作;新闻的语境;医疗保健工作政治学等课程模块③。再如,硕士研究生阶段设有传播政策。该专业所包括的必修课程模块有传播政策的政治分析(必修)和学位论文专业指导;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技术和传播政策;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学习技能;第二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全球化和媒介;政治传播;媒介受众;性别,暴力和政治;政治传播等④。

点评 :学科细化与学科的深入发展息息相关。与欧美国家相比,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传播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因此,中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总的来说存在学科方向设置线条粗疏的问题。当然,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学界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化学科正逐步被列入教学方案。譬如奥运报道、健康传播等。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向完整体系的形成还需假以时日,因此,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被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往往跟其他早已成型的学科方向难以有明显的界线,难以突出细化学科方向个性化的东西。不过可以期待的是,不管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来看,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应该并且会朝学科细化的方向发展,横向学科细化以媒体类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维度;纵向的学科细化以传播内容所属领域或学科领域(如体育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健康传播、传播政策等)为维度。

体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

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此点可由针对新闻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略见一斑。

另外,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以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学硕士课程《新闻理论》为例,该学习模块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新闻业与互联网、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

点评: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现今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最早借鉴于苏联。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是90年代之前),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 “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⑥。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别较为明显

英国大学本科学制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1年。本科生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而是一般要经历提交申请、面试、录取等程序。一般可以同时申请6所学校。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所提供的本科生教育包括媒介学和医疗新闻学。所提供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包括传播学、传播政策、针对国际学生的新闻学研究、媒介管理,摄影新闻学、公共关系等。

本科生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更重实践)。学生一般每学期要修两门理论课,两门实践课。前者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全球化、媒介消费、传播法方面的课程。后者包括印刷、在线和广播新闻、电视制作、广播制作或公共关系等。学生入校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方面的实践。譬如对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实践课上学会摄影、编辑视频、制作演播室节目和制作纪录片等所需的技能。本科阶段的理论课在讲授时“多结合案例,与实践紧密相联,并不注重深入系统地介绍理论”⑦。多以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是深化学生的理论积累和培养其做研究的能力。实践课的重要性下降。理论课多以专题形式组织,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如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理论这门课涉及大众传播与现代化、发展传播学、意识形态与霸权、传播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等专题。课堂组织形式除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外,还包括一对一与导师面谈。在与导师面谈时间内,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深入探讨,老师会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点评:国内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之间并未泾渭分明。一些在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还会出现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也许是更准确地把握不同阶段教育的定位,拉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距离。譬如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要教好本科生“怎样做”,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不仅体现在量上――量不足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熟能生巧的机会;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来训练21世纪的学生只能事倍功半。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并不意味着只培养“匠人”,而是说,这是本科生教育的基本使命。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亦即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理论的高度上描述现实、解释现实、预测与控制现实。

博士研究生教育程序控制严格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拿到学位之前,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提交研究计划――面试――注册――身份转换――提交论文――论文答辩。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但要提交研究计划。如果学校认为有导师可以指导申请者将来的研究,就会组织面试,以了解其对该研究论题的把握程度及未来的研究潜力。申请者面试通过就会被录取。正式入学后就要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首先要大量阅读与研究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大学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许多政府或社会网站上的信息完全公开,因此可供学生利用的信息资源特别丰富)。一年级第二学期初要经历注册程序,学生要准备书面材料,老师以面谈形式检查学生此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年级末要经历身份转换程序,一般需提交字数约为毕业论文1/3的报告,如果顺利通过专家小组的面试,身份就可由MPHil (Master of Philosophy ) 转为PHD候选人(PHD Candidate),如果未通过,就不能转换身份,只能修改后重新经历身份转换程序。身份转为PHD候选人后,就可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接着是提交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⑧。由于目标清晰可见,博士研究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以理论突破为目的,并且有着明确的研究论题。由于导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机制能确保学生的研究论题尽可能落在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范围内,所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很充分地得到导师的指导意见。通过环环相扣的程序,一步步地完成始定的研究论题,可谓三年磨一剑。

点评:国内博士研究生阶段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学生所选定的研究论题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出现错位,以致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不能那么游刃有余。此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导师,而在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并未能完全顺畅地运转。

留给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时间与空间

英国高校教育每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每学期正式上课时间为12周。2006年第一学期始自9月18日。第二学期始自1月15日。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只要求本科学生每一学期选4门课。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量要求不一,但也不算很多。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要求学生在一年内修完3门核心课程和5门选修课程。公共关系硕士教育要求学生在一年内学完4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

点评:英国高校教育的工作量是每年24周,比中国少了近1/3。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理论课上小组讨论和与导师面谈会占去相当多的时间,因此用于讲授的时间就更少了(每门理论课每学期约讲授十多个小时,当然也有的课会多些)。“老师只是给学生拉出一个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己去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13

必修课数量不多,选修课丰富

必修课程一般为核心课程,其在学生所修的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每学期1-2门。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必修课只有3门。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则包括13门。

点评: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中国不少高校的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不过此点只能作为一个客观差异来看待,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灵活

学生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很多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譬如对本科阶段新闻学方向的学生来讲,老师会根据论文和设计方案来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根据实际操作,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分析自己工作的日记等评定实践课的成绩,没有期末考试。

点评:老师到底以何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种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都是有条件的。

学生反馈全面

威斯敏斯特的学生在学期末会拿到一份学生反馈问卷,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这份问卷设计得相对较为详细,不仅会涉及授课本身,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教材等。以2006年该校学生拿到的反馈问卷为例,整份问卷共分为9个部分,前6部分为客观题,后3部分为主观题。分别为组织;材料与设备;讲授(lecture);小组讨论和实践/设计;评价;综合评价;你的观点;背景信息;附加问题。每一客观题均包含五六个六级量表。

点评:教学本来就是个双向传播的过程。传播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馈的情况。由于学生反馈意见的根据是自己接受教育的效果,而教学效果不光会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教学设备、试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这些内容包括在学生反馈问卷中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释:

③wmin.ac.uk/mad/page-400

④wmin.ac.uk/mad/page-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