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亚北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亚北非范文1

【摘要】  目的  进一步了解高血压病联合用药的必要性。方法  对72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单独和联合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降压情况、副作用和实验室变化。结果  非洛地平联合倍他洛克治疗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而且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结论  联合应用非洛地平和倍他洛克治疗高血压病既可减少药量,减少副作用,又可增加降压效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高血压病;非洛地平;倍他洛克;联合用药

   

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就需要终身治疗。长期用药,一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药或改用他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很多,本文就国产非洛地平片(商品名:联环尔定)及其联合倍他洛克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耐受性做一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共72例,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病[1]。所有病例治疗前血压均在140~200/90~115mmHg,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均示正常,无其他内科严重疾患。男38例,女34例,年龄34~74岁。病史2~20年不等。部分病例已接受过珍菊降压片、卡托普利、复方降压片及硝苯地平治疗,有的患者因不能耐受副作用或自认为血压正常已自行停药。72例病例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组(A组),共38例,联合用药组(非洛地平及倍他洛克组,B组),共34例。

1.2  方法  入选病例停用其他药物2周,监测血压。A组:非洛地平片2.5mg每晨8时、晚8时2次服用;B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倍他洛克6.25mg,时间同上。1~2周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增加剂量,非洛地平每日最大用量为10mg,倍他洛克每日最大用量为50mg,连服12周。监测血压应用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取坐位测右肱动脉血压,测定时间每周至少3次,定在每日上午8~9点,每次测血压均测3次,取其平均值为本次血压值。同时观察其副作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1.3  疗效判定标准  降压疗效以治疗后血压同治疗前基础血压比较。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DBP下降未达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后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压疗效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降压疗效比较(略)

   

注:χ2=4.63,P<0.05

2.2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变化,均在正常范围。A组有2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停药后复查正常,B组无明显异常变化。

2.3  不良反应  A组:面红4例,心悸3例,头痛4例,头晕2例,轻度踝部水肿1例,其中5例患者因不能耐受副作用而自行停药,改用他药。B组:头晕2例,胸闷1例,心悸1例,未停药,数天后症状自行消失。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8%,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

3  讨论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阐明,但通过治疗,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使靶器官功能得到改善,减少并发症、病残率和病死率。

国产非洛地平片的主要成分是非洛地平,它是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主要抑制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外钙的内流,选择性扩张小动脉,而降低血压,对心肌无明显抑制作用。在降低肾血管阻力的同时,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且有利尿排钠作用,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近有报道非洛地平尚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2],因此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理想药物。但长期应用由于其有血管扩张作用,故可引起心率加快、面色潮红、头痛、头晕、下肢水肿等。本研究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甚至有5例患者不能耐受副作用而自行停药。倍他洛克是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1受体,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降低外周交感活性,而使血压下降,与非洛地平联合应用,可减少两药用量,减少副作用,增加降压疗效,可作为长期用药的理想选择。

有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有2/3是联合用药[3]。倍他洛克尚可引起血糖降低及血脂升高,本研究中,因联合用药,剂量偏小,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均无异常变化,这就再一次印证了高血压病强调联合用药的必要性[4]。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8.

2  刘志高,何学兵.国产和进口非洛的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6):356-358.

西亚北非范文2

关键词:清洁能源;能源效率;消费弹性;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一、引言

中国的崛起,日本、韩国的振兴,俄罗斯的复苏,使东北亚地区成为了目前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11年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GDP总排名中,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分别位列第二、第三、第九和第十五,占世界总GDP的22.7% ;能源消耗总量则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八,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2.4%。能源需求速度的快速上升,已逐渐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东北亚各国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轻能源供应不足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显得极为迫切。清洁能源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分布广、低污染等优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仅能够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有助于防范国际能源价格波动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强本国的能源安全。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韩国和日本的化石能源储量极度短缺,两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早,在能源多元化、能源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俄罗斯大致呈互补关系。有鉴于此,通过对东北亚各国的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各国发展清洁能源的经验和不足,无疑可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术界对能源与清洁能源的研究颇为广泛,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此时的研究主要围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展开。KraftJ和 KraftA(1978) [1] (401-403),Akarca 和Long(1980)[2] (326-331),Yu 和Hwang(1984)[3] (168-190), Yu和Choi(1985)[4] (249-272)分别以不同的国家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确实产生了影响。90年代初期,随着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能源消费强度和效率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Birol和Keppler(2000)[5] (457-479)证实提高能源价格对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具有积极作用。Chien和Hu (2007)[6] (3606-6315)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发现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提高经济的技术效率。Sari et al. (2008)[7] (2302-2313)利用美国数据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的学者开始对能源区域合作问题进行探索。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清洁能源问题,国内如佟新华(2009)[8] (74-78)基于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清洁能源的合作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开发高效的技能技术和利用碳基金降低潜在风险的对策。徐海燕、鲍建军(2011)[9] (81-87)从合作意义的层面分析了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重要性。景跃军、杜鹏(2011)[10] (35-40)以中日两国为例研究发现在低碳技术领域里中日两国的合作空间巨大。

目前针对东北亚能源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对该区域清洁能源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是从单个国家出发,缺乏可比性,对各国不同时期的差异性研究不足。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拓展:首先对东北亚各国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区域内各国清洁能源利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卡尔曼滤波结果作为时期划分依据,研究不同时期各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规律,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二、东北亚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及清洁能源利用比较分析

(一)单位GDP能耗的比较

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能源自然禀赋具有很大差异。受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推进、国际原油价格攀升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国能源瓶颈的制约效应不断增强,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的重要手段。单位GDP能耗是衡量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反映能源消费水平与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通常以该指标作为评价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依据。表1为各国单位GDP能耗统计,可看出相比于日本、韩国,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较低,下降幅度不明显,单位GDP能耗的居高不下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很大关联。相比韩国和日本的0.182和0.123(2008年),我国能源效率为0.278,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清洁能源的潜力巨大。

(二)能源消费构成比较

能源消费构成是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对各国能源消费构成进行分析,试图探明影响我国能源效率的主要障碍,为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表2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较大比重,分别为40.25%和41.41%;而我国则更多地依赖煤炭。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其消费比例高达53.94%。煤炭的热能值较低,燃烧不充分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同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还会污染大气。煤炭资源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国能源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石油资源能量大、热值高,因此以消费石油为主的日本和韩国能够保持较低的GDP能耗。虽然天然气为俄罗斯的主要供能资源,但由于它的天然气资源过于丰富,会造成节能意识薄弱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加之科研投入不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俄罗斯GDP能耗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两倍之多。

各国的单位GDP能耗与本国清洁能源的使用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效应。日本、韩国拥有世界先进的核能技术,核能消费比例保持了较高水平;中国的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为其利用水能提供了便利条件;俄罗斯核能和水电占比例相当,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清洁能源的消费并没有带来较低的单位GDP能耗,国际能源署在《2011世界能源展望》中更明确建议俄罗斯节约能源以提高能效。

(三)清洁能源利用比较

气候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在经济发展合力的承受范围内,各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费,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虽然各国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不同,但大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1)。不过,我国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和增长幅度均为最低,因此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完善能源消费结果更为紧迫和必要。

三、东北亚四国清洁能源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比较分析

(一)状态空间模型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通常是以反映过去经济活动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或者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特定参数进行估计和分析,这决定了研究变量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因此某些不可观测的经济变量(状态变量)也就无法利用此模型进行估计。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建立可观测变量与系统内部状态之间的关联,利用强有效的递归算法—卡尔曼滤波完成对非观测变量的估计,可以更好地反映系统的真实状态。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国家能源结构,不仅能更好地解读能源结构的动态变化,还能对能源之间的动态替代关系进行模拟。模型通常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量测方程,反映可观测变量与不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状态方程,用来描述动态的状态变量。

为研究清洁能源对能源结构的影响作用,本文将状态空间模型的量测方程和状态定义为:

其中i为国家类别,因此gdpi、coali、oili、gasi、cleani分别对应为第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原煤消耗量、原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清洁能源消耗量 。c(1)为常数项,[var = exp(c(i)]为残差。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初始值进行设定。能源消费弹性是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消耗量的变动敏感程度的指标,能够反映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量测方程中sv1、sc2、sv3、sv4代表不同国家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通过比较sv1、sc2、sv3、sv4的变动规律,可以研究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或协同效应。

(二)变量设定及来源

本文以1990-2010年中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历年的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的消耗量为自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进行状态空间估计。其中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以百亿美元表示;能源数据取自《2011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为保证序列的可比性同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6.0。

(三)数据处理与计算

1.平稳性检验

状态空间模型要求各变量必须是平稳协整的,因此在进行模型估计前,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检验分别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结果,除GDP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存在的原假设外,皆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即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5%的临界值水平不存在协整假设被拒绝,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因此,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的估计是有效的。

2.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参数估计

将数据代入到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中,使用eviews6.0软件进行操作,并通过卡尔曼滤波一期向前预测法完成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趋势的估计。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即各弹性系数值普遍偏小,过多的能源消耗并没有迅速转变成经济效益,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除俄罗斯外,韩国、中国和日本的清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为正数,表明清洁能源的消耗确实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韩国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最高,中国其次,表明随着一次能源开发空间的逐步缩小,政府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分阶段性能源消费弹性

为更好地描述不同能源之间的动态替代关系,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一期向前预测法测算出SV1、SV2、SV3和SV4的各期期参数值。通过对结果汇总,以2000年为分界点,对不同阶段能源替代关系进行研究。详细结果如表5所示:

(1)1990-1999年:这一阶段各国能源驱动力更多地呈现出资源导向型特征,即能源消费弹性受本国自身能源储备的影响效果显著。中俄两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煤炭资源提升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日本煤炭、石油资源匮乏,较多地以天然气作为支撑;韩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对本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这与1988年政府出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发展长远计划》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最低,说明中国在清洁能源利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政府自九十年代初逐步加大了对水电、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但由于清洁能源的建设进入到商业化成熟期之前,周期长、成本高,无法与化石能源相抗衡,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

(2)2000-2010年: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下,东北亚各国的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较大:原煤的经济推动作用下降,原油的替代效应开始凸显,对中国经济的支撑效果开始加强。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和能源供求不对称的瓶颈效应,使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增大,清洁能源消费弹性提升明显。俄罗斯作为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天然气的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53.9%。以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原煤、原油和清洁能源的消费逐渐减少。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原煤、原油和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日本与韩国的能源消费弹性变化情形大致相似,原油的消费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与日本相比,韩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弹性不降反升,表明韩国为降低本国对石油需求的过分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使用的做法开始奏效。由于日本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约占50%,也使短期内能源弹性改变成效并不显著。

四、东北亚四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周期变化分析

(一)东北亚国家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比较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卡尔曼滤波结果中各国清洁能源消费弹性加以分离,进而研究其周期性变化及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如图2和图3所示)。东北亚地区能源结构存在较大不同,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也不尽相同(图2)。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国和俄罗斯的高消耗、低产出的消费模式使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日本、韩国更为集约的发展模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替代效应开始加强。2000年之后,替代效应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日本、韩国的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趋于稳定,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也基本保持不变,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导下,更加重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替代效应开始表现出上升趋势;俄罗斯过分依赖天然气的状况则没有改善,清洁能源的替代效应不增反降。

(二)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周期变化分析

从中国的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弹性变化趋势来看(图4),清洁能源与原油的消费对原煤呈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随着199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的颁布,新能源的利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原煤的消费弹性开始逐步下降,同时清洁能源与原油的消费弹性开始上升,一定程度降低了对原煤的依赖;天然气消费常年保持较低水平,阻碍了其对原煤的替代效应。这说明政府的节能减排措施起到了积极效果,但对于天然气这种优质能源的利用仍待加强,天然气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小结

清洁能源的利用对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后(表6),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资源禀赋的不同对于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本国能源效率的高低。相比于日本、韩国,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需改进,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继续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2.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本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同样重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降低能源的利用效率。应该借鉴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国能源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

3.除俄罗斯外,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均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在全球低碳背景下,各国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

4.中国原油和清洁能源对原煤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但由于我国石油缺口较大,仍需大量依靠进口,为降低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风险而加大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就更具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Kraft, J. and Kraft,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24,No.3, 1978.

[2] Akarca, A.T. and Lo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42,No.5, 1980.

[3] Yu, E.S.H. and Hwang, B.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Future Results ,Energy Economics, Vol.33,No.6, 1984.

[4] Yu, E.S.H. and Choi, J.Y.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ity and GNP: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72,No.10, 1985.

[5] Birol, F. and Keppler J. H. Pric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rebound effect, Energy Policy, Vol.52,No.28, 2000.

[6] Chien, T. and Hu, J.-L. Renewable energy and macroeconomic efficiency of OECD and non-OECD economies, Energy Policy, Vol.32,No. 8, 2007.

[7] Sari, R. and Ewing, B.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ggregat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ARDL approach ,Energy Economics, Vol.30,No. 5, 2008.

[8] 佟新华.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东北亚环境合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西亚北非范文3

北非五国是白人是因为北非之前吸收了很多欧洲的移民,在几代甚至几十代民族融合之下,黑人的身影就越来越少了;并且北非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环境也十分好。

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主要是指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包括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等6个国家,该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是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和西亚地区合起来统称阿拉伯世界。

(来源:文章屋网 )

西亚北非范文4

马来西亚风味

材料:姜、蒜、姜黄、干红辣椒、香茅茎、虾酱块、柠檬

墨西哥风味

材料:墨西哥黑啤酒、小茴香、黑胡椒、辣椒粉、干ancho辣椒粉、干墨西哥奥勒冈香草、香菜、柠檬、蒜

英国酒吧风味

材料:橄榄油、牛肉汤、红葱头、蒜

北非风味

材料:橄榄油、橙皮、北非马格里布harissa辣酱、深辣椒粉

西亚北非范文5

阿拉伯人口约四亿五千万人

阿拉伯人,闪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语言为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由阿拉伯人组成的社会为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作为民族指代词最早出现于西元前九世纪亚述征服亚兰时期的阿卡德文文献“库尔恩独石”上。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阿拉伯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巴林、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突尼斯、阿联酋、也门。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

(来源:文章屋网 )

西亚北非范文6

在地中海南岸、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北部、与阿拉伯半岛隔红海相望的狭长地带,便是通常被称作“北非”的场域。这种地理位置使它对于欧洲/基督教、阿拉伯世界和非洲而言都同时带有着“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身份,并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多重的、复杂的角色。在二战中,作为轴心国进一步扩张和同盟国反攻的重要地带,北非的战略重要性一度使其“可见”――北非战场成为讲述二战的电影、文学借重的素材,而其为各国间谍提供的活动空间也催生了一些以它为背景的间谍故事,如《开罗谍报战》、《擒凶记》、《北非谍影》、《OSS117之开罗谍影》等等。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些小说、电影当中,作为间谍表演舞台的北非,却始终是一个空洞的场域――无数来自欧美的间谍在此汇合、散去,演出着自己或喜或悲的故事,却很少为北非自身留下任何讲述空间。如《开罗谍报战》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开罗,但是其中只有一个立场不明的小丑般的人物可以说是埃及人,而《北非谍影》中间谍云集的“卡萨布兰卡”,除了在电影开始时被交代位于摩洛哥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与北非有关的关键性因素。

与电影中屡屡出现的“空洞的舞台”相对,现代北非却有着一段颇为喧嚣的历史。在经历了长时间殖民主义的剥夺、二战时期的战火后,20世纪50年代前后,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北非国家先后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从殖民主义版图上挣脱开来,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为整个非洲的独立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作了先锋。而在冷战时期,这片土地尽管希望以不结盟的第三世界位置谋求独立发展,却因其战略重要性而最终被纳入了冷战格局当中,政治形势动荡不安。同时后殖民境遇也迫使其不断地进行反抗,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在此历史语境中,埃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身份而变得尤为耐人寻味。一方面,在反抗殖民者的非洲独立运动中,它始终处在一种先锋位置上,将自身认同为被殖民的非洲民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信仰、语言以及地理上,它又更接近于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另外,欧洲的文化脉络中埃及的不断出现,又使它与欧洲有着漫长的历史连接,成为欧洲的“内部”。在这样互相叠合的历史地层中,埃及的身份似乎天然具有着某种模糊性,颇具症候意义地承载着北非的多重身份与复杂的历史境遇。同时,与欧洲紧密的连接使得作为现明之一的电影很早就进入了埃及,并触发了其本土电影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不断生产的埃及电影,使得其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得以以影像的方式被表征。正因此,本文试图以北非国家埃及的间谍电影《走向深渊》等为切口,来深入这个舞台幕后的“北非故事”,并进一步反思埃及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国族”表述的多义性。

《走向深渊》内外:暧昧的历史境遇

1978年10月,在埃及举国欢庆十月战争五周年之际,一部由著名导演卡玛尔•谢赫执导的电影《走向深渊》在开罗公映了。这部以两次中东战争期间发生的真实反间谍事件为题材的间谍影片极大地激起了观众的热情,连续放映了8周,“创造了埃及电影史上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在1979年第四届开罗电影节上,《走向深渊》又赢得了国家颁发的最佳制片、导演、剪辑奖和男女主角最佳演员奖,而其女主角麦蒂哈•卡迈勒更是获得了萨达特总统颁发的共和国电影荣誉奖,从默默无名走向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的巅峰。[1]这部改编自埃及知名作家萨利赫•马尔西的同名小说的电影,如同大部分埃及电影一样,节奏十分缓慢,情节也并不复杂。女主人公阿卜莱是一个向往西方文明、向往物质生活,并对埃及落后、战争现状不满的女孩。在赴巴黎求学的过程中,她见识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物欲横飞的西方生活,并为之深深吸引。以色列的情报组织摩萨德发现并利用了这一点,以丰裕的物质条件引诱她成为了一个为他们服务的间谍,让她在形形的阿拉伯上层人物之间周旋。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夕,得知阿卜莱的男友萨布里是一位在埃及军事基地工作的工程师之后,摩萨德要求阿卜莱利用萨布里对她的爱而获得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懦弱而渴望得到阿卜莱的萨布里同意了,但是其诡秘的行为引起了埃及情报局的怀疑。经过埃及情报官员哈立德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布置,阿卜莱与萨布里两人最终统统被逮捕归案。

颇有意味的是,与《走向深渊》带来前所未有的辉煌相对,这一时期却是作为埃及第二大产业的电影从短暂的发展阶段“走向深渊”的时期。西方电影以每年300多部的速度涌入埃及国内市场,严重冲击了本土电影业的发展。当我们将这个“讲述故事”的年代,作为“故事讲述年代”的参照时,便会发现《走向深渊》的热映本身就带有着某种悖谬与暧昧了。在影片开始和结束的两次画外音中,故事的讲述获得了清晰的时间坐标,即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1969年前线工地”),与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之前。两次中东战争也构成了一个可以不断返回、不断讲述的历史空间,为许多小说与电影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素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中东战争的讲述中,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鲜明对立构成了最为核心的我/他结构。而其最直接召唤起来的则是一种民族主义的叙事机制,即以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国的犹太民族为他者的,将阿拉伯民族视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民族想象。而埃及也在“阿拉伯民族”的叙述中,获得了自己的位置,以民族英雄的身份书写着中东战争的故事。

然而,在1978年萨达特向以色列主动求和之后,埃及遭遇到了巨大的身份危机,其在阿拉伯世界的位置从民族英雄变成了民族利益的出卖者。而那个因“民族”胜利而获得的主置,及其讲述的种种民族主义神话,也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面目不清了。在这个充满冲突与变动的时刻,《走向深渊》无疑被叠合进了历史的复杂褶皱之中,并如同一面多棱镜,将埃及的多重色彩折射出来。

国/族裂隙与埃及身份困境

在70年代中期,如《走向深渊》等以两次中东战争为背景的这一批“间谍故事”的流行,深深地得益并内在于一种不断强化的国族身份叙述。而在其中起到粘合作用,并将叙述合法化的核心意识形态,则是随着阿以冲突而不断升级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如果做一点历史回溯就可以发现,地理相近、宗教相同并不必然导致“埃及”归属于“阿拉伯民族”。实际上,身处非洲、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同时又与欧洲有着漫长的历史联系的埃及,其身份从未真正明晰过。在20世纪30年代巴勒斯坦问题加剧之后,在反殖民的共同诉求下,埃及思想界曾有关于“埃及民族属性”的激烈论争。一方面,“泛阿拉伯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2]的拥护者,尽管各自秉持的理念不同,但都反对“埃及主义”,认为1919年革命的失败就是因为埃及太过自我孤立,而要摆脱殖民主义的困境就必须实现阿拉伯统一,或者伊斯兰世界的统一。论争的另一声音则是坚持埃及有其民族性的“法老主义”和崇尚西方的“地中海主义”。前者将埃及的民族性上溯到了法老时代,将近代埃及中的阿拉伯性视作次要的;而对于后者来说,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使他们认为全盘西化、认同欧洲才是埃及发展的必需之路。

影片《走向深渊》起始与结尾处的两次飞行/越界似乎构成了某种结构上的对应:第一次是阿卜莱飞往巴黎求学,第二次则是她因卖国罪被押送回埃及。二者都以一组镜头呈现出阿卜莱的目光所凝视的对象:开始处,她与乘客聊天时带出了对西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紧随其后的,是呈现在兴奋的阿卜莱眼中巴黎的繁华与现代化的街景;相对应的,结尾处则是一组关于尼罗河、金字塔的航拍镜头与阿卜莱充满悔恨目光的交织。此时,那个埃及情报官员表情严峻、掷地有声地说出了影片的最后一句对白:“尼罗河,金字塔,这是埃及,阿卜莱!”

或许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尼罗河”、“金字塔”所唤起的,必然是“埃及”,而且是与“阿拉伯”相区别的“埃及”――它们作为文化符号,显然是与尼罗河文明、法老时代的古埃及相连,而与处在“阿-以”冲突前锋的现代阿拉伯埃及无涉。这样一种身份自指,似乎将民族主义的归属从阿拉伯民族滑向了埃及民族,而在建国初期出现的阿拉伯民族与埃及国家之间的强有力的“国族”连接,也在此处暗暗发生了错动。一个未曾明言的问题不经意间从文本的缝隙中流出:影片要讲述的究竟是阿拉伯故事,还是埃及故事?

在摩萨德官员振振有词的辩护中,那个用民族主义语调讲述着阿以冲突的故事在本来的叙述中又叠入了一个新的层面。令阿卜莱改变心意的,不再仅仅只有代表堕落的金钱与物质生活,而更有说服力的似乎变成了“埃以和平”与“埃及建设”这样的愿望。此处,那个在中东战争时期将环绕着以色列的国家统合起来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叙述悄然后退了,同时,一个正在谋求着“中东和平”,或者不如说是“埃以和平”的埃及民族的主置渐渐呈现出来。由此,埃及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似乎出现了松动,形成了令人尴尬的错位,而一种新的以“金字塔”、“尼罗河”为地标的民族主体表述开始浮出地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埃及民族表述本身所借重的话语也并非是天然而成的,而是同样叠合着某种历史地层。实际上,尽管上文中认为北非是一个空洞的舞台,一个被多重力量穿过却“不可见”的场域,但是作为北非国家之一的埃及却带有着某种特殊性。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可见”的,即作为一种古文明,一处欧美人的“他乡”,它常常在文学、电影中被描绘、彰显,如《埃及艳后》、《木乃伊》、《夺宝奇兵》等等。但是,很容易可以看出,此处可见的仅仅是法老时代的埃及、或曰古埃及而已,那种充满异域情调的金字塔和木乃伊,是古文明的代表,也是易被指认的“他者”。同时,沾染上阿拉伯色彩的现代埃及,以及用独立运动摆脱了殖民统治的独立民族国家埃及,却在金字塔前消失了。因此,这种古埃及的“可见性”更多的是对现代埃及、甚至是现代北非的遮蔽,它在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埃及故事的同时,却将其置身的复杂多变的历史语境擦除了。

注释:

[1]参见张文建:《阿拉伯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上一篇初秋微凉

下一篇西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