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造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遣词造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遣词造句

遣词造句范文1

这个数据库不会告诉我们这些词是如何使用的,只能告诉我们其使用频率。尽管如此,研究结果还是揭示了很有趣的文化转变。例如,有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可卡因”这个词,却惊奇地发现这个词在维多利亚时代很常用。到了20世纪,其使用率不断下降,直到1970年前后,这个词的使用率才再次激增。

通过这个搜索引擎得出了一些研究结果,我可以结合这些研究讲讲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了什么。首先是个人主义抬头。吉恩·特温吉、W·基思·坎贝尔和布里塔尼·金泰尔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1960年到2008年间,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单词和短语使用率渐渐超过了那些带有公共色彩的单词和短语。

也就是说,“个性化”、“自我”、“杰出”、“独特”、“我先来”、“我自己来”等这类单词和短语的使用更加频繁;而“社会”、“集体”、“部落”、“共享”、“团结”、“联合起来”、“共同利益”等这类带有公共色彩的单词和短语的使用频率却越来越低。

第二个变化是道德标准降低。佩林·可瑟伯和塞林·可瑟伯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0世纪的进程中,“美德”、“正派”、“良知”等具有一般道德评判色彩的词汇使用率渐渐下降;而“诚实”、“耐心”、“同情心”等与较高的道德标准相关的字眼,其使用频率下降得更厉害。

乔治·梅森大学的丹尼尔·克莱恩利用谷歌的搜索引擎进行了一项很广泛的研究。他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两点。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克莱恩还提出了第三个层面,他将其称之为“政府化”。那些与专家相关的词语使用率不断增长;“治国”、“经济公平”、“民族主义”、“优先事务”、“右翼”、“左翼”等这类词语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高。这意味着政治和政府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综上所述,我的总结是这样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们的社会中个人主义倾向日趋明显。而由于社会和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个人主义抬头使得人们的道德观念越来越薄弱。随着社会凝聚力下降、道德观念淡薄,很多社会问题接踵而来,政府很想尽力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候会成功,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

如果我的总结是正确的话,那么左右两派都应该有所警觉。

保守派认为,如果我们把政府规模缩减到1950年代的水平,那么美国将再次恢复活力和自由。但当时的社会和道德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了。当社会结构相对紧密的时候,小政府能够行得通,但在当今这种松散的社会中,小政府带来的则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遣词造句范文2

关键词: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博览群书;积其精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90-01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也是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句子是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用词造句的能力,是作文教学要培养的基本能力。

就语言的功能来说,一要表意,二要传情。所以我们常说的语言能力,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要有深刻的思想,清晰的思路;二要有丰富的词汇,准确的表达。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完整而周密地表情达意,还必须善于遣词造句。而造句最基本的要求是文通字顺,合乎语法。那么怎样的句子才算通顺呢?第一、句子结构完整,叙说精炼。第二、词语搭配得当,安排有序。第三表达合乎逻辑,思路清晰。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是词不达意,文不符题,言不由衷。因此,抓住词语完整,语句通顺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要注意积累的渐进性

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非朝夕之功,切不可急于求成。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看,由于学生对某些词语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学生在作文时,观察的物体和词语之间往往不会建立起相应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多积累词语,并深刻理解,使学生能见词现物,见物生词。这样,学生在观察事物,看到身边某一形象时,就会马上想到相应的词,或从词马上联系到他所概括的事物。通过观察事物和理解词语,促进事物与词语之间紧密联系,是丰富学生词汇、发展学生语言表述的极好途径。在句子的训练时,要一句一句地训练,不求篇幅,只求精炼,让学生把每一句话说通顺,写通顺,学生遣词造句的基本能力也就扎实了。

二、作文辅导要注意训练的整体性

无论是表达一个意思、说明一个事物、抒发一种情感还是阐明一个道理,都需要陈述者综合运用字、词、句、段乃至篇章。所以,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时,无论是遣词造句、填充词语,还是补充句子、修改病句,一要实,二要活,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应用的提高,不能为考试而训练,要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整体的训练。

三、作文习惯要注意张扬学生的独立性

对小学生语言的独立性训练应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习作的独立性,关键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不要让他们存在依赖心理,要从写一句话开始,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精彩的世界,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动人,通过他们的思维活动,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实际上就是把训练语言于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在遣词造句上培养学生作文的独立性。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做到“三多”,即多读、多背、多说。多读是博览群书,丰富知识。阅读和作文,一个是吸收,一个倾吐,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没有进,就无从谈出,吸收得好,就倾吐得精。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读、思、记,将文中优美的词句转化为自己优美的语言,这样可以为语言的充分应用打下基础。多背是积其精华,以备后用。背诵是学生在学习好文章时,将作者的精妙运笔和传神造句背诵牢记,存放在自己的知识库。只有积累的多了,作文时生动的内容才会涌出笔端,不招自来。三是多说。说 ,就是互相倾吐、互圆其说。口头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概括性、生动性等都于学生写好作文息息相关,在习作指导时,让学生把看到的互相说一说,互相评一评,互相补一补,达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目的,为培养小学生作文中的遣词造句能力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品。

遣词造句范文3

【关键词】方言;动物名称;构词理据

靖远县地处甘肃省白银市,与宁夏接壤。靖远方言属中原官话区秦陇片(雒鹏)。靖远方言中的动物词语(后文简称为动物词)不多,但颇具特色。对照现代汉语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相同、部分相同、不同。

1、完全相同

靖远方言动物词中有很多都是与现代汉语相一致的,例如:

马、牛、羊、鹤、孔雀、乌龟、鸳鸯这些词语往往属于基本词汇的范畴,具有使用率高、生命力强、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就基本词汇范围内而言,还有一种维持词汇原貌的力量――这就是人对陌生事物的放任心理。靖远县地处西北地区,没有孔雀、鸳鸯这样的南方物种栖息、生长,熊、狼、鹤、虾、乌龟都是极少见的。这些物种的名称在区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传入西北,但人们对其没有深入的了解与认知,因而几乎不可能对其有过多的改造。

2、部分相同

部分相同主要体现在追加的词缀和特征词上,靖远方言动物词中的很多单音节词是不单独成词的,必须加词缀“―儿”才能成词。

2.1加词缀“―儿”,例如:

猪儿 猫儿 猴儿 雀儿 蜂儿 兔儿

词缀“―儿”在充当名词词性标识的同时,也拥有一些特殊的词汇意义――表示细小或令人怜爱。但仅凭词汇意义是不能够说明靖远方言现存的单音节动物词为何不追加词缀“―儿”的。靖远方言现存单音节动物词符合“细小”或“令人爱怜”而未追加词缀“―儿”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2.1.1文化因素。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而,文化决定语言文字的表达。狗的体型很多时候要远小于猪,它符合“细小”这一义项。然而,中国的“狗文化”是一种贬低的文化,中国人对狗持有的是一种贬低与轻视的态度,这种贬低、轻视的“狗文化”是中国人共有的,靖远人也不例外,其显然与“令人爱怜”是相悖的,因此,靖远方言中没有出现“狗儿”这个词汇。蛇的体型较小,符合“细小”这一意项,但蛇又被称为“小龙”,在靖远人眼中它是龙世俗化、常态化存在形式。他被视为一种地位较低的神灵,但靖远人仍旧对它保持着敬畏。这是“龙文化”和“蛇图腾”结合而后逐渐世俗化、常态化的产物。敬畏的情绪也显然与“令人爱怜”是相抵触的,因而,“蛇”在靖远方言中也没有出现“蛇儿”这样的表述。

2.1.2心理因素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未到达或层面较浅的时候,语言也就无从表述或表述简略,因此,人不可能把自己的思维及感情植入陌生的对象并表现在对该对象进行描述的语言上。鹤、龟、鳖、鹭等物种虽然体型较小,但靖远人对它们是陌生的,即思维未到达或层面较浅,因而是不可能在思维认知上发生太大变化,并表现在对着些物种进行表述的语言上的。

2.2表特征的词根+连绵词,例如:

夜蝙蝠:“夜”是对蝙蝠夜间活动生活习性的表征,“蝙蝠”是连绵词作中心语。

毛蜒蜒:“毛”是对蚰蜒腿细长而多这一体貌特征的表征。“蚰蜒”是双声连绵词,在靖远方言中它发生了同化,变成了“蜒蜒”。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词语中表特征的词根“夜”、“毛”只起修饰作用,是对“蝙蝠”、“蚰蜒”特征的强调,不起限定分类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白天活动频繁的蝙蝠,也不存在无毛状感的蚰蜒。

黑蜘蛛、红蜘蛛、长腿蜘蛛。“黑”、“红”是对蜘蛛体色特征的表述,“长腿”是对蜘蛛体貌特征的表述。“蜘”、“蛛”发生同化,形成了“蛛蛛”这样的词汇。

在这类词中表特征的词根具有明显的划分种类的作用,这三种蜘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存在的。它们都是蜘蛛,但却是不同种类的蜘蛛。它们种类的不同就只由“黑”、“红”、“长腿”这样的表特征的词根来限定和揭示。

2.3表特征的词+古汉语原有的单音节词+词缀

野狐子 野鸭子 野鸡儿(“野”表明了它们的生存方式――野生)

彖i猪子(“猪”表明了它的体貌特征――与猪相似)

黄老鼠(“黄”表明毛色――黄色)

蜜蜂儿(“蜜”表明活动的目的――采蜜)

地蜂儿ii (“地”表明居所――地底的洞穴或缝隙)

大头蜂儿(“大头”表明体貌特征――头大)

叮驴蜂儿(“叮”表明动作行为――叮咬,“驴”表明了动作的受事――驴)

蚍蜉马儿(“马”表明体貌特征――体型较大)

蜗蜗牛儿(“牛”表明体貌特征――与牛相似,有角)

3、完全不同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因此,指称一种事物时人们不必非得沿用已有的符号,而可以依据自己对该事物的认知与理解重新选用符号标识(这种重新标识仍是一个群体性的行为,或是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以下靖远方言动物词便是靖远人对已有符号标识的动物进行再标识所形成的,它是靖远人对这些动物有了较深层次的了解之后,将自己的认知与感受植根于动物词的产物。

3.1以其动作、行为进行标识

跳子(仓鼠的一种,头似兔,喜欢跳跃前进,常偷盗成熟的庄稼。)

叼吃郎子(一种水鸟,通体白色,似鸥,飞于水面掠食小鱼,这种从空中掠食的动作就是“叼”。)

瞎墨子(古称“蠓”似蚊而小,喜欢到处乱飞。“瞎”就是对它到处乱飞这一行为的一种猜测和描述。)

倒栽子(古称“孑孓”蚊子的幼虫,其身体细长,胸部较头部及腹部宽大,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通常它是头朝下,所以称之为“倒栽子”。)

推磨驴儿(蚂蚱的一种,体型很小,藏身于石缝、杂草中,通体土黄色,有黑斑。被捉入容器后会不住的绕容器内壁转圈,与驴推磨相似。)

3.2以其声音进行标识。

吃(古时称“”iii,即啄木鸟,“”是其啄树木时发出声音。)

咕咕鸟儿(古时称“”即布谷鸟,“咕咕”是对其鸣叫声的摹拟。)

癞呱子(古时称“蟆”,“呱”是对其鸣叫声的摹拟。)

3.3以体貌特征进行标识。

穆桂英(古时称“”iv,指星天牛。这里是把它的甲壳、触角与戏剧中穆桂英的战甲和翎羽做了联想。)

青马螺子(中华剑蝗,又名中华蚱蜢。“青”是对其体色的表征。)

骚狐(绵羊中的种羊。“骚狐”是对其与狐臭相似的体味的表征。)

3.4以类属进行标识。

3.4.1“牛”。“牛”在靖远方言中常出现于指称昆虫的名词中,表示有硬壳,有触角的一类。例如:

屎牛(古时称“蜣”v,即屎壳郎。)、天牛(与穆桂英所指相同)、蜗蜗牛儿(即蜗牛)。

3.4.2“板”。“板”也是常出现在靖远方言指称昆虫的名词中,表示身体或腹腔扁平的一类。例如:

夹板子(稚虫,蜻蜓的幼虫。)、鞋蹄板(室内较常见的一种害虫,与天元相似但身体扁平,体色灰白。)。

3.4.3“虫”。“虫”表示蛇或与蛇体型相似的动物,但不一定是昆虫。例如:

长虫(指蛇)、长虫鱼(指泥鳅)、土虫(指蚯蚓)。

有很多昆虫体型与蛇都很相似,例如毛毛虫,菜青虫等,但它们并不是一类。这里的“虫”《广韵》释:鳞介总名,读,与昆虫无关。

3.4.4“虫”。这个“虫”实质上代表的是“昆”字的繁体字。在汉语双音节化的过程中“虫”原本的意义(鳞介总名)淡化、消逝,反而占有了“昆”的意义(昆虫类的总称),并最终作为昆虫类的总称固定了下来。例如:

毛毛虫(蝴蝶的幼虫),泌虫(蚜虫类的总称)。

3.4.5“贝”。表示属贝类。例如:海贝儿(指河蚌)

3.5以亲缘关系进行标识。

蛇舅舅、沙蛇蛛子、蛇蛛子(一种体型很小的蜥蜴,靖远人认为它是蛇的舅舅,如果人伤害了它,就会有蛇来报复。)

3.6以处所进行标识。

地老虎(即地蚕,藏身于土壤中,往往从根部咬断庄稼幼苗,造成减产。)

地溜溜(又称地蝼蝼,古时称“蝼蛄vi”,藏身于地下。)

3.7以文化内涵进行标识。

毛鬼神(指狐狸。在靖远人认为狐狸是一种亦仙亦鬼的东西,这点有靖远民间故事为证。)

3.8以相似性引发的联想进行标识。

烧包头(指蜻蜓。靖远方言中把喜欢炫耀并且因为炫耀而常常招惹祸端或别人的嘲弄的人贬称为“烧包头”,而蜻蜓因为它绚丽的色彩而非常容易被捕获,就这点而言它与前者是极其相似的。这种相似性引发了人们的联想,并最终以“烧包头”来标识蜻蜓。)

注释:

i本字。《广雅・释兽》:子,即云“豚也。《本草图经》:,狐之类,似犬而矮,尖喙黑足褐色,与獾、而大抵相类,头足小别。《字林》:兽似豕而肥。

ii古时称为“”。《类篇》:,虫名,土蜂也。

iii《尔雅・释鸟》:,木。《异物志》:此鸟有大小,有褐有斑,褐者雌斑者雄。又山中有一种青黑色,头上有红毛,山人呼山木,亦名火老。《康熙字典》:,即木鸟。

iv《尔雅・释虫》:, 桑,似天牛,长角,体有白点,喜桑树,作孔入其中。江东呼为鬃。

遣词造句范文4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能力;培养

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为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往往在教学中被忽视。学生对于英语作文感到枯燥,兴趣不高。在英语高考中,英语作文得分率偏低。如何加强英语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最基本的单位。学会正确地使用英语单词、词组造句,是学生英语表达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实现英语写作最基础的一个环节。(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词汇教学为起点,教给学生积累词汇的方法,扩大词汇的积累,为英语作文正确运用词汇打好基础。(2)在熟悉了英语单词的基础上,要教会应用单词或词组进行造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英语课文的语境中体会单词及词组的含义,通过对英语句子的反复阅读理解,模仿课本例句进行大量的造句练习。让学生建立“英语造句本”,将每个单元重点句子进行汇集,并在其后附上模仿造句练习。这种练习一定要坚持经常,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英语语感,避免英语作文中病句百出的情况。

二、让学生进行课文对话改写练习

英语教材设置了许多对话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学生充分理解对话内容的前提下,让学生脱稿将对话内容改写成叙述文本。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供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在参阅课文和对话的基础上,对故事的梗概或者全篇内容进行叙述,要求必须将老师提供的词汇正确运用到作文片段中。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所学内容进行课文或对话复述练习,为独立意义上的英语写作打下基础。

三、提高学生英语作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对作文话题感兴趣,才能产生英语进行表达的欲望。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优美的山水及动物活动场景,或者播放富有情趣的故事画面,作为学生英语写作的素材。由于学生对其中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调动自身的英语知识储备,用英语完成对画面或故事的描述练习。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将日常活动作为英语写作的素材。例如,写作内容可以是学校运动会的描述,也可以是对“英语角”开展活动的罗列表达,可以是对自己阅读材料的体会,也可以是对家庭生活的细致或者简要描写。

只要教师耐心指导,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渐得以

提高。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遣词造句范文5

一、抓好字体和卷面,获得感情支持

在英语评分标准中,唯有书面表达是人工阅卷,所以在阅卷过程中就会有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为了统一阅卷标准,在评卷过程中给出了评分标准,分出了几个档次。但是不论是哪一个档次,考生的卷面整洁,字体优美,都会受到阅卷老师的喜欢。无形当中就会有情感倾向的照顾。所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应该规范字体书写,力求字体优美,卷面干净整洁。功夫用在平时,考试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得到阅卷老师的情感支持,不至于因卷面邋遢和字迹潦草而失分。

二、重视平时的积累,抓好基础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的基础积累很重要。高分的取得不是空穴来风,不会凭空得来。打好语言能力基础,字、词是写作的基本元素之一,如果英语写作是建筑物的建设,那么字、词就是砖块,没有砖块,大楼如无米之炊。可见字、词即词汇和短语的重要性。得心应手的遣词造句,对于表达文章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有重要作用,词汇量不足或掌握不好,肯定会给写作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在平时要重视字词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要把老师讲解的字词弄清楚,注意他们的区别,比较他们的异同。同时要提高课文的利用率,有意地锻炼自己在情境中使用字词,切实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章。另外,在平时的学习中抓好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抓好五种基本句型训练:(1)主谓结构,如The sun rises from the east.(2)主谓宾结构,如I love English very much.(3)主系表结构,如 I am a student.(4)主谓双宾语结构,如 The professor will give us a talk this afternoon.(5)主谓宾加宾语补足语结构,如We made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和情景进行造句,并注意各种成分的区分。

三、力求遣词造句胜人一筹

书面表达评分标准“最高档”要求:“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有少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看来要想取得高分并非易事。要想使你的作文“闪亮登场”就需要在遣词造句上狠下功夫,方能胜人一筹。

在遣词方面,我们要有标新立异的思想,如在写作中应用高级词汇,高级词汇的选用,哪怕仅一个,只要用得自然贴切,都会使文章增色不少。在遣词时还要注意避免重复词汇,遣词要准确贴切。俗话说:“话说三遍淡如水。”重复使用同一表达,则有黔驴技穷之嫌,而同一内容用不同表达,则会彰显出考生丰富的词汇储备和灵活的表达能力。如“喜欢”除了1ike外,还可以用be fond of、be crazy about、 be keen on、enjoy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同义词(组)的积累与运用,注重同一意义的多种表达。准确性是写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在造句方面我们要尽量与众不同。句子是文章的主体,句子的质量关乎文章的成败。所以要想增加文采,除了平时的基本功外,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1.巧用被动语态。许多考生在写作中很少使用被动语态,几乎整篇文章都用主动语态。这样的表达方式就过于单一,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2006年高考中,很多学生在表达“我们每次可以借五本书,最多借十天”时,都是用:We can borrow five books at most and we can keep them for ten days.其实,如果改成At most five books can be borrowed at a time and they can be kept for ten days.文章就会更炫目。2.选用高级语法结构。俗话说:“见微知著,一叶知秋。”高级语法结构的选择,处处体现了考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多用高级语法结构,会令你的作文“鹤立鸡群”。在书面达中阅卷老师喜欢看到的高级语法有:倒装、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分词结构以及虚拟语气等。如何使用独立主格结构是大多数学生深感头疼的问题,如果运用得好,定会使阅卷老师好感大增,毫不吝啬地给你加分,但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使用这个亮点。其实很多状语从句都可变成独立主格结构,只要你学会以下口诀:一去,二看,三改。一去,去连词;二看,看主语;三改,改分词。If such is the case, you should apologize to her.按照这个口诀来改,第一步,去掉连词if;第二步,看这两句话的主语,前后主语不一致,所以可改成独立主格结构;第三步,改分词, is变成分词being,所以最后such being the case, you should apologize to her就成了含独立主格结构的句子。3.运用修辞手法。修辞的使用在书面表达中算作很大的亮点,高中生很少注重修辞的应用。双重否定也是修辞,考生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在文章中设计双重否定的句子。例如,想表达“邮递员天天准时到”,如果写成The postman comes on time every day,就不如变成双重否定句The postman never fails to come on time.

遣词造句范文6

评点的要义是对话。“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领域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从文本出发,评点可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读者对话”、与“自我对话”,其中“与文本对话”是构成与其他三者对话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建构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评点式教学法,充分利用新课程“对话栏”设置开展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文本研习”呢?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评点式教学法在高中必修教材和语文知识拓展课程《走向课外阅读》运用的实践,突出了下面三个方面的评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发现课堂充满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选择评点内容,与文本对话

文本是作者心灵的体现,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要和文本对话,深入到文本中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更多评点的机会。在多种形式的的阅读活动中,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积极的情感,展开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案例一,《我心归去》一文中,第七段对故乡的定义,教师在评点后,让学生自己说说的文本定义故乡的独特之处。

师:“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这里写了什么?

生:什么是故乡。

师:什么是故乡?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下定义,而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富于个性的理解,是感情与哲理的融合。你们能给故乡下一个的定义吗?

生:查字典。

生: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师:把课文中表示的故乡句子画出来。

生: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师:故乡有你的血、泪和汗水。这里的血、泪和汗水指的是什么?

生:在故乡艰辛的劳动和奉献。

师: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这是为什么?

生:学生静静地思考,似乎无法理解。

师:你们的父母爱你们吗?

生:(异口同声)爱!

师:你爱你们的父母吗?

生:(异口同声)爱!

师: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这里孩子与父母同甘苦、共命运,孩子的悲伤就是父母的悲伤,孩子的快乐也是父母的快乐,反之亦然而故乡就如母亲,因为全身心的热爱她,所以才觉得她美。故乡又是贫瘠的,充满灾难的,所以这种美就必然带上了悲的色彩。

基于文本,通过老师的评点,让学生静心去读,去思考,去体会,去发现,才能促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对话栏”的设置意图正基于此,而评点式教学就是要把文本的这些“言外之意”充分挖掘。在这里,评点的内容可以是文本的字词句篇,可以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构思特点,可以是编者的编选目标、旁批评注等。

二、调动评点方法,与自我对话

“月是故乡明”专题中《想北平》《我心归去》以旁注的方式给了我们以“评点法”很好的示范与引领。带着学生阅读,不能仅仅是课堂上师生围绕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它更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调动评点方法,展开自我与文本的对话。

案例二,《想北平》教学第二环节,评点指导。

例一: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想北平》

评点:短短几句,简练而纯净,呈现的北平生活何等的安然闲适。字里行间,作者的喜爱、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请全体读评点。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思想内容。补充说明,“思想内容”角度的评点,可以从文章或文句的内容、情感、主旨方面考虑评点)

例二:(北平)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老舍《想北平》

评点:一个“况且”引出北山、西山,一个“呢”字收尾。这样的句式结构,本是平常语言,却实在地写出了他的自豪。写出他对北平发自内心的喜爱。

(问:“况且……呢?”读出什么情感?接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遣词造句。补充说明,“遣词造句”角度的评点,可以从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句式,甚至一个标点方面考虑评点)

例三: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韩少功《我心归去》

评点:一幢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四张床,三个厕所。文本列举的连续5个数量词,从细节写出了“我”在法国的“家”物质条件的优裕:豪华、奢侈。这和下文描写的“贫瘠而脏乱”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思乡之情的抒发作了很好的铺垫。

(问:从什么角度评点?明确:遣词造句。还有什么角度么?明确: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一种。写作手法还包括描法,比如细节描写,表达技巧,比如首尾照应、卒章显志)

王荣生教授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文本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在这里,前三者“可以称为语文学科的‘学件’”。从“学件”走向“用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教学生以“渔”,让学生架构起自我与作品(乃至作者)的桥梁。

三、建构评点模式,与作者对话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评点,从而对话作者,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并进而深入学习作品的写作特点,这是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点上,无论是必修教材也好,选修课程也罢,笔者认为,它们的教学模式都可以这样建构:一、初读评点;二、指导评点;三、实践评点。

案例三,语文知识拓展课《走向课外阅读》,以《卖白菜》一文为例介绍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及其早期写作风格。

第一环节,学生初读作品,交流“印象莫言”:阅读此文,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可以是一个情节、一句话,或一个人物等?对照诺贝尔奖对莫言的评价,你怎么看莫言的写作风格?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评点,引领“走近莫言”:什么是评点式阅读?如何从思想内容、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切入文本进行评点阅读?参照“月是故乡明”专题旁注式评点,请自主评点、小组交流。

第三环节,学生再读作品,探究“真实莫言”:在引领学生从遣词造句角度出发,到写作手法、思想内容的深入评点表达后,教师指导学生再读作品,透过作品,探究作品之外,背景之中的“真实莫言”,并以此拓展《透明的红萝卜》片断阅读,探究又一个“真实莫言”。

上一篇樱花树下

下一篇如何应对高考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