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美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的美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的美喻

教师的美喻范文1

论文摘要:无论是人类生活还是社会进步中,都离不开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美。而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成为如今中学生综合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美术审美教学对培养初中生的全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生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教育功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初中学生美术欣赏水平现状

美术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增强对艺术审美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艺术知识,通过欣赏加上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体验、鉴赏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然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相对较低,笔者觉得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两点:

(一)美术教学仍停留在基本技能上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大多还停留在教授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现状上,可遇到欣赏课就简单一带而过简单交代,很少真正的仔细与学生一起探讨。上美术欣赏课都是对作品从认识到理解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时会从他们的个人角度分析作品的“好”与“不好”。也会自然的停留在,若画的写实也是就是所谓的“像”就是好,而画的抽象,所谓的画的“不像”就不加以欣赏。例如:当学生在欣赏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舞蹈》时,有的学生认为他的画从形象画得不写实,因为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令人烦恼和沮丧的内容,只是描绘了一种轻松、欢快,又充满力量的场面。整幅画色彩及其简约,只有三种颜色,有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色彩描绘表示不解,他们觉得固有色的表达才是好的;还有的同学一开始接受不了毕加索的作品,如《格尔尼卡》等等。我觉得在欣赏画作前,应该把这些画派的发展及艺术主张较为详细的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派别有所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欣赏慢慢适应并接受。

(二)美术教师没有更好的引导和激发学生

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加强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生审美能力低的原因不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老师也有责任。若老师在课堂上只是罗列一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等引导学生分析评论的方面相对较少,也没有好好的发挥审美教育功能,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就丧失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偏离了美术欣赏教学宗旨,因此,美术欣赏课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形同虚设。因此,如何能让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美和艺术家审美感觉和审美理想,这是课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 、加强审美教育

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以认识和评价“美”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它不仅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还潜移默化的影响其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加强审美教育事在必行。作为美术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

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欣赏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结合初中生平时学习的一些文化知识,可以把这个最初的印象作为深入作品的起点,然后老师进行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其次,培养学生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欣赏作品时学生除了要仔细的观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作品的心里感受。把自己从中获得的精神和灵感相结合,或者从中收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这样以来,学生对新鲜事物在不知不觉种增强了好奇心和自信心,也从而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教师也要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时间、机会和条件去发挥。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的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 美术欣赏课对提高审美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我认为,美术欣赏课是塑造精神品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美术作品精神层面的东西。使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梁启超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使高尚的趣味得以发展,或者使低级趣味得以增长,因而,营造审美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

不言而喻,初中的美术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视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美术欣赏教学的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如果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的功能的话则失去了美术教学的特征,欣赏教学的功能。而美术欣赏课能够把德育、智育和美育这几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受益者。由此可见,美术欣赏课对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爱美之人皆有之,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美的存在。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我们要提倡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欣赏课促使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加强重视中学生美术欣赏课提高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的美喻范文2

一、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是对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和句法等内容进行讲解,并根据考试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很显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只是停留在语文知识的表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需要从语文课文中提取出一些和审美相关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对文章意境加以体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中“离骚(节选)”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离骚”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由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文字,所以教师应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不要将原诗中的韵味和深意去掉。教师将“离骚”翻译成白话文,可以使学生对整首诗加以理解,并从中体会到屈原的情感激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得以提高。

二、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扩宽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将注意力放在字词这些最基本的方面。事实上,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将教学关注点放在能力培养上。而审美能力又与语文课结合紧密,所以教师就应该从这一因素出发,帮助学生拓宽审美想象空间。高中语文涉及到文言文、白话文以及诗歌等文学体裁。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使学生能够受到文学熏陶。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中“琵琶行并序”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作品。教师可以对诗句加以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和扩充。比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诗就表达了江边送客的情景。学生再根据教师的要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这种意境。通过对诗中用字和用词的研究和分析,学生就能够和诗人共鸣,体会诗歌的内在美。

三、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就在台下听讲。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黑板呈现。这样不仅加大了教师的板书负担,同时还可能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文件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师可以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网络渠道找一些相关电影和电视剧,并让学生加以观看。学生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阅读文章的欲望和兴趣。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这本小说。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视剧的情节,使学生在电视剧中感受到贾家的富贵以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视频的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审美水平。

教师的美喻范文3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要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教学,改变既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显得老套、生硬,缺乏新意。其实美术学科特点很强,发挥的空间很大,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美术教师先有针对地准备一样有明显比例问题的作品,把学生分组,然后竞赛找出作品中的问题,再探索出正确的答案,然后让学生画自己、家人及喜欢的明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分组写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删减或增加,比如加上人物漫画或人物卡通等学生喜欢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而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正确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能够吸收和掌握了教师的传授内容,以及我们的教学效果是否有所提高。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枯燥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使其符合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内容,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由此,培养和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认真仔细地探索、研究,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充分激发初中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为审美对象的以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认识理解力紧密相关。教学方法可以分三步骤:引导学生熟悉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引导学生从艺术形式上欣赏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社会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观察,充分想象,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孩子都是爱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也日益增强。尤其进入初中以后,他们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尤为强烈。作为从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欣赏课教学实践,力求手段多样化、生动化,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往的美术课教学设备不齐,缺乏相关的教材资料。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开创了美术教学的新局面。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利用好多媒体这一手段,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自然都会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像资料,更可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直观地掌握。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它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巩固过程,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地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兴趣的参与。有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一些比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创设,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问。例如,在教画卡通画内容时,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先布置学生回家把他们最喜欢的卡通形象画出来。学生回家以后,都作了精心的准备,画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形象。上课时,可以先请两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卡通,为什么喜欢,卡通有什么特点等。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每个小组推派一名学生,作交流发言,结果学生基本上能对卡通知识有比较共同的认识。接着,请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进行展示。很多学生对自己先前的认识有了不同的看法。体会到了卡通和绘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卡通有拟人、夸张等特点,我再进行了归纳。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感觉到有趣,而且学到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是上好一堂课,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有兴趣,乐意去做。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鼓励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想象,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兴趣中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兴趣出发。这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美术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激发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教师的美喻范文4

【关键词】农村; 美术; 教师。

不言而喻,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而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然而,很多农村家长及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却这样认为: 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绘画,学会绘画。其实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绘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既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陶冶他们的高尚人格。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美术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理念就是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 40 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认识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悖,有碍于中小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及他们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会缺乏审美意识的培养,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则会视上美术课为他们学习语文等文化课的羁绊。

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往往只是对教材内容做简单复述,机械地去执行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而没有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得更有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太过单一,难以使学生真正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学内容具体分为“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设计·应用”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造型·表现”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美术老师要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 直观感受—综合分析—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师资培训。培训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加深专业知识,了解教学改革动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

与此同时,要做好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抓好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带教工作,使他们更快成长。要多开展教学评优活动,搭好舞台,帮助教师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能力,包括教材分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等。

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

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师仅仅依靠教材而不考虑农村实际情况的现象,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农村的美术教学,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地方特色的美术课。例如: 野外写生、萝卜雕刻、泥塑、剪纸、折叠、麦草手工艺术、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寻求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资源。

总之,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农村新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钻研、思考,改善农村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开展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这是时代对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孙飞。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观念问题及其出路[J]。 内蒙古教育,2010( 14)。

教师的美喻范文5

享、求变与求稳等文化维度下,中美两国的教育存在巨大差异。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环节,其地位和重

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不同的文化维度,对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典型代表的中美小学教育课程设

置、教学方式、学生负担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既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又可以为我国小学教

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教育 文化视角 教育价值观 中美

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

才。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沉

着、冷静地接受各方面的挑战而不被淘汰。因此,中

国自20世纪以来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大,尤其对

基础教育改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不断向前迈

进。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尤其是和发达国家进

行教育比较更可以促进我国教育变革。因此,从文

化的角度选取小学教育这一教育的基础环节对中

美两国教育展开深入细致的对比,更有利于取长补

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高质量基础教育思想。

一、权力距离高低差异下的教育分野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荷兰心理学家霍

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通过对美国IBM公司在

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的相关调查研究,提出了

文化价值的四个层次维度,即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Collectivisism versus individualism)、不确定性规避

(uncertainty avoidance)、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

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feminity versus masculinity)。

这一理论对跨文化研究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作

用,而权力距离更是成为跨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

论概念。Hofstede将权力距离定义为“组织中的个体

对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Ⅲ霍夫斯泰德用

权力指数(PDI)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权力距离。而

在其研究结果中,中国的权力距离指数是80,美国

是40。因此,中国与美国相比属于高权力距离,美国

则是低权力距离。

在小学教育领域,权力距离的影响不可忽视:

1.师生地位

在高权力距离的中国,教师的地位是神圣不可

侵犯的。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

学生必须尊敬老师,对老师的话达到“言听计从”的

地步,甚至超过家长的地位。中国学生习惯被动地

接受老师的安排,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学生要照

做。在美国,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在课

堂上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有自

己的主张和思想,不需要机械地听从教师的要求,

也可以就自己有疑问或认为教师讲的不对的地方

发表看法或与教师辩论。

2.创造性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源泉与动力,而

青少年期的创新、批判精神则是整个国家进步的最

关键的一个时期。中国的儿童从小在集体主义价值

观的引导和教育下,往往忽视或压抑了自己的个性

和爱好,成为具有统一思想和行为的“人”。更重要

的是,在高权力距离维度下的教师的绝对地位也直

接导致他们“反叛”意识和精神的削弱甚至丧失。中

国传统文化看重“师道尊严”,在这种文化氛围里,

“学生的批判性、个性和独特性荡然无存,他们变得

卑微、盲从、胆怯,缺乏冒险开拓和独创的意识与能

力”。低权力距离的美国给了儿童较多的自由空

间,“不崇尚师承关系,不鼓励盲目服从。鼓励青胜

于蓝,容忍学生‘造反’,老师学说。强调动手动

脑,反对死抠理论,鼓励社会实践。讲究因材施教,

欢迎学生提问。容忍各种体制,提倡因地制宜的特

色化。”

二、国家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分野

与教育差异

中美两国文化价值体系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

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是截然不同的:“美国文化强

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地

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

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

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

此体现。”这两种不同角度的人论在中美两国形成

了各自的价值取向:国家本位与个人本位。中国儒

家文化是一种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强调集体主

义、国家本位,个人利益则处于压抑的地位。而美国

则与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是以个人主义为本

的国家,个人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强调

个人意愿的合理性,注重个性解放、个性人格的培

养,反对权威、国家、社会等外在因素对个人发展的

干涉和阻挠。

在这种价值取向分野下,中美两国的教育也表

现出很大的差别。

1.教育方式与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上,中国教育偏向统

一,而美国教育则注重多样与差异。中国的传统文

化主张“天人合一”,提倡谦虚谨慎。因此,中国人不

习惯脱离群体,并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大众保持

一致。在中国西部小学阶段,教师把统一的学习内

容用同样的教学进度教给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

力的儿童;学校和教师按照统一标准提出奋斗目标

并用单一的评价体制对有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

学生进行评价和测试;以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为

主。在课程设置上,普遍以语文、数学、英语为重点,

音乐、美术等科目虽然有安排,但重视度很低,且缺

乏专业教师;有关科学、社会、自然等方面的课程更

是少之又少,并且多是在理论上的教学。在美国,小

学课程极富弹性,既没有界限明确的学科,也没有

固定不变的教学课时。且开设的课程繁多,选修课

更是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让学生选择的自

由度极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2.道德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道德教育是立足于集体本位文化的,从

小学阶段开始就教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

爱社会主义。美国的道德教育立足于个人主义的文

化基础之上,“把道德的问题归属于个人自身的行

为,这不仅仅保证了道德的地盘,张扬了学生的个

性,而且保证了道德不介入那些不适合介入的领

域。道德教育没有成为政治教育的殖民地。”所以,

“美国道德教育强调的是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中国

重视的是规矩,个人如何努力去遵守奉行。”

毫无疑问,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这两个方向,

无论是哪一个的过分强调都不利于儿童的正常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的个人主义虽然有利于学生

的个性独立、自由成长,但对国家、集体的稳定发展

造成了威胁。托克维尔(Toccqueville)在其名著《美国

的民主》中,曾经警告说,美国性格中的有些方

面――他称之为个人主义,而不是传统的自我主义

(egoism)―有可能最终将美国人彼此间隔绝开

来,成为破坏自由的条件用。中国的国家本位在维护

集体利益时同样对个体的个性产生压抑、窒息,缺

乏创造性和多样性。因此,在个人与集体的选择、侧

重上,我们不能简单地对美国教育给予赞扬或贬

斥,而是要在以集体为中心的现实社会里,最大限

度地满足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需要和权利,掌握好

适度问题和教育方式。

三、竞争与分享的文化模式及教育对比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和为贵”

的文化精神占有重要地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

注重和谐共处。而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

础,因此,分享成为中国人最看重的相处之道。现在

越来越提倡的和谐社会也是对此文化现象的一个

现解和发展。

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层反思:我们的教

育是否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愿意与他人

分享,不单单是一个玩具、一片面包,更重要的是思

想、成就、利益。面对这一诘问,我们需要思考中国

的合作文化。分享是一个强调集体合作的思维模

式,但是,因为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因为对集体本

位的强调和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没有充分尊重

个体价值,导致合作的面合心不合,缺乏深度合作,

缺乏有诚意的合作,实际出现了很多表面合作暗地

勾心斗角的现象。为了比别人考得好、成绩高,或是

防止他人超过自己,一些学生往往不会真正参与到

合作中,不愿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把自己真正的方

法、思想告诉大家,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另一方

面,教师对合作的态度也存在问题。“新课程理念下

的教师合作既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要,也是新课程

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但

在仍然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教育下,为了所谓的班

级名次、升学率,在教师合作交流过程中不把自己

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透漏给其他教师的教师还

存在着。

美国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使其强调竞争,社会

的发展也依靠竞争作为推动力。个性的张扬、人格

尊严的维护、个人权益的神圣不可侵犯等都推崇竞

争精神。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企业与企业

之间,时时处处都在竞争。竞争使社会充满活力,竞

争使美国人开拓进取。美国虽然乐于竞争,但并不

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他们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小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非常普遍,经常可以

看到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并且在比赛中,团体的

胜利往往比个人的成功更能够获得教师的表扬和

重视。“合作是任何事业的核心,美国人已经充分意

识到这点。在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

是设计一些多人合作的内容,体现了美国人的一个

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会合作,才有竞争能力。”

四、求变与求稳的文化心理及教育差别

受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追

求稳定,“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寻求人与周围环

境、自然界的协调。并主张通过‘静坐’等方式修养

心性,以实现心灵的宁静及与外界的平衡。”祖宗

之法不可变、以不变应万变等都是中国人普遍的文

化心理。而美国的边疆文化、移民文化使得“求变”

成为美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他们面向未来,充满

冒险、探索精神,“无论作为神话还是现实,变化的

思想已经植入美国人的精神品质并与个人的个性

成长紧密相关。”

求变与求稳的不同文化心理对中美小学教育

阶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对儿童的要求

中国的小学总是安静多于吵闹,尤其在课堂

上,“兴奋”的孩子会成为扰乱课堂环境和课堂秩序

的“罪魁祸首”。与中国相比,美国的老师鼓励孩子

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玩耍中尽情嬉戏、在生活中

张扬个性。

2.改革实施的力度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基

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部分教育工作

者都对此次改革持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投身其中,

但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和行为上拒绝、抗拒

着改革。中国人求稳、因循守旧的心理可以说是这

一现象的映射。他们习惯了、满足于当前的现状,担

心“一变”就会带来困扰、动乱,因此,把自己封闭在

传统中而不愿迈出来。这也是基础教育改革难以大

刀阔斧地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美国在基础教育

改革方面则在经常“变”:20世纪60年代针对课程

实用化的倾向,美国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

目的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进而达到提高美国学

校教育质量和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80年代以来美

国又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

法规,如《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

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等,在美国引起了

强烈的反响。美国人锐于改革,求变求新,排斥安于

现状、墨守成规。

“美国能够从一个自然环境荒芜萧索,人文环

境愚昧落后的化外之地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当

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这与其独具特色的文

化与教育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美国无论是

在文化精神还是在教育制度上都有值得中国学习、

借鉴的地方,但这不能作为简单区分中美文化和教

育好坏的借口,而是要因国而异,从深层次上对比

分析中美两国教育的优缺点,从本国实际出发,真

教师的美喻范文6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本质的最完美的展现。据我观察,发达国家的教育普遍重视“体育与美育”,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普遍轻视“体育与美育”。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最根本的区别。

在我看来,中国由民族国家走向现代文明国家,需要经历儒家文化阶段、经济学阶段与美学阶段这样前后相继的三个发展阶段。现在中国与全世界正处于由经济学阶段向美学阶段转型的过程之中,美学价值观与生态世界观已突显为当今世界的普遍需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信仰。历史是通过信仰的培育和人性的不断改造而走向自由的进程。近代由民族国家纷纷迈向现代文明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启示我们:“变革社会要从变心开始”。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心的变革才是社会最根本的变革,而心的变革要从重建民族的审美价值观开始。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类就统一于审美价值观的一致。审美价值观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眼光与整体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人性的共同根基,是人们内心最根本与最核心的导向系统;它具有唤醒人的自我意识的功能、为人灌注人生理想的功能与为社会创造新文明的功能。就人的精神世界来说,情感与认知是构成人心理世界的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维度,而情感比认知更根本。我抱持的是“情感本体论”的价值取向。我把情感划分为本能情感、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它们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其中本能情感是人天生具有的情感,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是人后天由教化形成的具有社会属性的情感。而审美情感比理智情感更根本,它是连接本能情感与理智情感的中介和桥梁。美是人类进化的产物,美是人由动物性走向人性的起点,美是人化程度的标志。人只有通过审美这个收缩点才能确立一个新的存在,审美能给人以丰富的自由体验并充分地解放个性,也就是说,人只有通过审美才能成为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了他的文化品味与人生境界,决定了他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及其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水平。因此,教育的逻辑起点就应该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核心,通过积淀,逐渐由审美情感内化为审美价值观,以主导个体的人生实践。这里,关于美是人的本质与人类文化的本质还需要作一些解释:人的本质控制着人的行为,人的本质是精神而不是物质。要认识清楚人的本质,需要我们回答两个问题: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人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观察与理性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是,美既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又是人与人的根本区别。(人文学者与追星族的根本区别,就是审美的区别,前者的美感模式是高雅美,后者的美感模式是通俗美。)人性不只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两重属性的统一,而是自然属性、审美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三重属性的统一。美不仅是人的本质,同时,美又是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说,艺术、哲学、科学与宗教等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其本质都是美,只是表现美的形式不一样。艺术用具体的形象表现美、哲学用抽象的理念表现美、科学用准确的概念、原理与公式表现美、宗教用“神”的理念与仪式表现美……这一结论需要用较长的篇幅来阐释,我把它放到我的《人的革命》这本书里作进一步的诠释与论证。在这里,美的价值充分地显现了出来:美是天地人的共同精神,是宇宙、人生与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爱美是人类的共同本性,只有美的价值才是社会永恒的共同价值,只有建立在共同人性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才能使人们产生普遍的审美共鸣,形成一致的认同感;美是价值的本质,美的价值构成价值体系的根部,是各种价值相互渗透的中心,所有价值从某方面说都是审美价值;美的价值是评价社会一切价值的标准,是社会最基础的价值体系,所以,建立在审美价值基础上的审美情感就是人类人性的共同根基与建设大同社会的共同生长点。

美是世界的最高价值;文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美;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美。

美既是走向真、善、爱的基础又是真、善、爱的和谐统一,只有通过美才能进入真、善、爱的结构。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是崇高,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真是什么?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真是科学的美。

善是什么?善是一种利己与利他合一的行为意识与行为实践。善是道德的美。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付出、一种给予、一种分享、一种责任、一种默默无语的操心与关怀。爱是利他的美。

人有美、真、善、爱与丑、假、恶、恨的两面,美是引导人抑制丑、假、恶、恨走向真、善、爱的伟大道路。美、真、善、爱构成了人类健康的精神世界,是健全理智与完整人性的象征,所以,作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的最高使命,就是永远追求合目的性的美与合规律性的真以及合完美性的善与爱的和谐统一。

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把美、真、善、爱的价值与美、真、善、爱的方法,通过训练与实践逐渐内化为人们稳固的心态习惯,这种稳定的使人高贵的情感体验模式是使人作为人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的核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