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与环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与环境范文1
关于人类与环境的英语作文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Last weekend, I wanted to swim in the river that I usually wen in the childhood. When I went there, I was shock. The river is no longer like before. It was full of rubbish. It seemed that the rubbish is from the villagers themselves. In order to put the rubbish nearer, they put all of them into the river. Not only the water is not clean any more, the river also smelt bad. I real touched. Why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couldn’t live harmonious? Long time ago, they could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Why not now? People have to stop their behavior to harm the environment. Otherwise, it would cause destruction to both sides.
上周末,我想去我小时候经常去的那条河里游泳。当我去那里的时候,我很震惊。河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河里面到处都是垃圾。似乎这些垃圾都是村民丢的。为 了不走那么远丢垃圾,他们把垃圾都丢到河里了。水不仅仅不干净还会散发出臭味。我真的触动了。为什么人类和环境不能和谐地相处呢?很久以前,他们可以好好 相处。为什么现在不可以了呢?人们必须停止他们伤害环境的行为。否则,最后会是两败俱伤。
人类与环境范文2
然而,人类大肆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高超的技术和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本文试图分析科学的双重性及如何处理科技发展与自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这异彩纷呈的科技文明,我们自然而然会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只要继续发展科学,不断加强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造福于人类,又能够危害于人类。
一、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类的经济、军事、生产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以基因工程和电脑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表明了科学对我们生活世界的重新塑造和再改造的能力,并且给人类带来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者将会改变人类的自然属性,后者将改变人类的社会属性。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最为变幻莫测的时代。与此同时,新观念和新思想源源不断的涌现,不仅增强了人类的进取精神,还树立了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帮助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的现象本质和内在规律,抛弃一切落后的、错误的东西。科学技术的内在精神气质必然会导致人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和革命性,使得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在科学成功的背后,也会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消极影响。现代工业和现代生活所需的能源绝大部分来源于煤和石油,地球积攒的非再生能源终归是有限的。从目前的开采速度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它彻底被耗光。
工业所带来的还有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污染、化学品污染、城市垃圾泛滥,还有使用化肥带来的土壤肥力递减、森林锐减、水源短缺和物种灭绝的问题。
当今世界,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因为过细的学科分化,导致了许多学科领域出现了独树一帜的价值观。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孤立的价值观可能与人类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例如,研究汽车的学者毫不例外将“速度”和“舒适”作为追求的目标,用智慧和热情努力奋斗去实现他们的目标。
但是,他们很少顾虑到人类在多少迈的速度与什么样的舒适度下更为满意,更不会考虑地球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去实现这种“速度”和“舒适”。
三、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近代以来,技术开发的辉煌成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技术开发的正面效应表现为可以控制人口增长,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自然物质消耗和创造新的能源、治理环境污染、减轻自然灾害。
技术开发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威胁。
人们对科学技术肆无忌惮地滥用,不但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引起了新的疾病的产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自然界中环绕我们的新鲜空气、蓝天和绿水,现在已成为一种难得的稀缺资源,严重制约着我们的生存。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强烈的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使环境污染问题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
环境污染直接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大量的森林植被因滥砍滥伐而所剩无几,大片的草地因过度放牧而荒芜,大片的湖面因围湖造田而干枯,物种大量的减少导致稀有动物濒临灭绝。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环境和谐发展
在科技与生存环境的问题上,要树立“生态至上”的生态正义观,只有对自然界悉心爱护和精心管理,才能获得人类自身的利益。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前提的工业文明社会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我们不可以将物质需求的增长作为人类生存的唯一目的,而是应该在考虑自然资源制约和生态容量的基础上,追求满足和有意义的生活,建立一个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面对现实的问题,人类的未来我们不敢定论。因此,要解决发展科学技术与维持生存环境这一矛盾需要各方努力,一方面,要有效规范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全社会建立和谐的生态生存理念和生态生活方式。
人类只有正确处理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就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和谐统一的环境,达到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人类与环境范文3
关键词 “拟态环境” 认识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拟态环境”本是一个舆论学、传播学术语。从“拟态环境”角度来考察认识和实践问题,对于哲学认识论来说是另一个角度。
一、“拟态环境”
1 什么是“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自己的著作《舆论》(Public opinion)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越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按李普曼的观点,欲得到关于现实环境的真实图景是枉费心机。现实环境如此巨大、复杂而又稍纵即逝,根本不可能被直接感知。人类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行动,必须将其构成一个更为简单的模式。
大众传播媒介营造了一个介于人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拟态环境。对我们而言,在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媒介环境常常比现实环境显得更加重要。以电视和电影为例,“任何影像手段,都不能全方位地、完全地记录被摄对象,也不能将世界的全部不间断地记录下来。”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在《电影的形式与文化》中还这样说,“如果某种事物的影像非常接近这种事物本身的样子,我们就有可能会忽视事物本身。而事实上,那些事物在客观世界中仍在继续发展变化,而不会停止在影像中。”影像的记录远赶不上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以停留在影像世界中为满足。
2 新闻媒介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闻媒介不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们。不会也不可能不带任何偏见;新闻媒介不可能完美地反映现实。”尽管绝大多数新闻媒体都宣称追求新闻真实,然而。“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新闻的作用是突出地表明一个事件,真实的作用是把隐藏的事实显露出来。”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走上娱乐化之路。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减少,“性(男女关系)、腥(暴力)、星(娱乐体育界明星)”新闻大量增多。
新闻媒体之所以在选择上出现“性、腥、星”的“同质化”,之所以有倾向地选择揭丑或“正面报道”,是由于他们的新闻价值观念在起作用。1973年台湾学者李瞻教授对传统新闻价值观提出强烈的质疑。他分析说,根据传统新闻自由的观念,新闻价值的标准是冲突性、传奇性、刺激性、显著性、临近性……这些观念大部分都是“黄色新闻”激烈竞争的产品。它提高大众化报纸的销数,但却忘记了本身对读者及社会所负的基本责任。“由于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狭窄标准,报纸只使读者认识了社会的反常现象、突出现象及其黑暗面。这些消息绝大部分都与读者无关,不仅无益于读者,危害读者,而且造成社会的重大灾难。”
3 电视节目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1968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出于对国内暴力和暗杀事件的关注,下令成立暴力原因与防范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该委员会从他的7个特派小组和5个调查研究组的报告中提出了一项15卷本的报告。其中一项报告叫做《暴力与媒介》(Violence and the Media)。以下是《暴力与媒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74%的现代剧(20世纪60年代)包含暴力,而与历史剧或未来剧相比,这个比例就相对“失色”了:98%的历史剧包括有暴力成分,而未来剧也总是有暴力内容。总之,研究者发现,电视剧把美国描述成一个充满暴力的陌生人的暴力国度。事实上,美国被表现为一个在过去和现在都十分具有暴力倾向的国家,但最暴力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未来看上去完全是暴力的。报告的结论是:暴力是电视节目所表现的生活的最主要特征。
从以上关于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电视娱乐节目,都没有为世人提供准确、全面的关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世界的情况。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尤其是我们经验范围之外的世界的全面了解却主要依赖于这样的渠道。
二、“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这里所说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涉及较少。
1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活动
关于媒介事件与人物(媒介事件与人物也就是“拟态环境”)同实际事件与人物之不同,在一项著名的传播研究中得到有趣的说明。1951年,库特・兰和格拉迪斯,兰借麦克阿瑟从朝鲜战场回国之际,对有关欢迎活动的电视报道作了一次研究。他们事先选派两班人马,一班观看电视报道,另一班分布在沿途迎候麦克阿瑟的人群中。这样安排便使一批人接触媒介事件与人物,另一批人则直接感知实际事件与人物。研究结果显示,在现场欢迎麦克阿瑟的人并不怎么激动,甚至感到有些厌烦。因为他们要等较长时间,而麦克阿瑟的车队开来时又一晃而过。人们顶多看上两眼,跟着欢呼两声,便作鸟兽散,对整个事件感觉平平。与此相反,人们对电视媒介报道这一事件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因为电视摄相机就架在麦克阿瑟后面的那辆车上,电视镜头时而朝向欢呼的人群,时而对着作微笑状的麦克阿瑟,推拉摇移,交替变化,给人以隆重热烈、胜利凯旋的印象。于是观看电视转播的人自然比较兴奋,情绪异常激动。
这项研究对理解媒介环境很有启发。这里的人是同一个人――麦克阿瑟,事也是同一件事――欢迎归国,但一经媒介传播,给人的感受与印象便大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对此事的报道基本遵循着客观性的法则,也就是说报道属实,并没有歪曲捏造,更没有无中生有。即便如此。尚有这般悬殊,更不用说那些客里空式的媒介事件与人物了。如果人们经年累月听到的都是媒介事件,日复一日见到的都是媒介人物,那么久而久之便难免将媒介提供的环境当成实际环境;如果人的主、客观活动都被置于一种“拟态环境”中,那么此种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便不容忽视了。
身外世界实际上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麦
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实际上也是说人们只有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才能间接地接触实性世界。
绝大多数议程设置研究都显示,媒介并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一面镜子,按照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现实。正如许多年前沃尔特・李普曼所说,媒介更像是探照灯(search-light),该探照灯往何处照,往往取决于在某议题上有其特殊利益的集团,取决于人们为获取注意而制造的伪事件,也取决于新闻记者本身的某些工作惯例。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在许多情形下是通过媒体来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通常观察本身就渗透着思维,从而决定着人类自我意识与客观知识的走向,何况大众媒体并不是镜子式的反映现实。通过大众媒体所认识的世界,往往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大众媒体更侧重于社会生活,相比之下,对于大自然的介绍就少多了。因此,通过大众媒体认识的世界也不一定是完整和全面的。
2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人的行为往往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这段论述可以用下图表示:
表面看来,李普曼省略了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因为人们在行动之前必先获得实际情况的信息并做出判断。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拟态环境”就是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显然,依据“拟态环境”进行的实践活动,在不少情况下是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吻合的,难免会经历挫折和失败。如果大众媒体为我们营造的“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逼近了社会真实,那末,我们据此行动就会有比较好的社会效果。
3 “拟态环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通过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来实现,离开媒体提供的这种“拟态环境”,人类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了解和认识范围几乎无限广大、内容丰富多彩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媒体为我们提供的这种“拟态环境”不等同于客观世界,然而我们又要依据这种不等同于客观世界的“拟态环境”去面对这个客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去行动,去工作,去搏击。这样就难免在客观世界中碰壁。尽管人们对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微词颇多,可是现在还找不到更好的能够取代“拟态环境”的办法。于是,人们一方面力求媒体真实、客观、全面:一方面设法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人类与环境范文4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自然环境中比较稳定的因素,考纲与课程标准一样,关注地形对人类活动中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聚落的影响,重点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密度的影响以及地形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见下表: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重点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和形态的影响,平原对交通线路限制较小,道路网成网状、密度大,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良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对交通线路选线限制大,交通线路沿河谷延伸,山谷中道路应避开陡坡,陡坡上线路呈“之”字形弯曲。
【例1】图1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
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 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 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 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 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规划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居住区位于丘陵地带,地势高,环境好,但是工程量大。工业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位于下风向。
【答案】D
【例2】(2011年高考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2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2-3题。
2.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水文
【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减小工程量,保证车辆平稳运行,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答案】A
3. 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噪音扰民B. 较少占用耕地
C. 缩短运营里程D. 保护野生动物
【解析】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较少占用耕地,因为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国策。
【答案】B
此外,地形对植被(垂直分异)、地形对气候(重要成因)、地形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也是高考的常考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特别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地球气候周期性冷暖干湿相互交替,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其次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活动,减少了自然环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并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整个水循环过程。如下表所示:
解决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例3】(2010年江苏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3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 ①B. ②C. ③D. ④
5.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 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 旱涝灾害增多
C. 某些物种灭绝
D. 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了,即①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即③变大。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在于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于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加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4.AC5.AB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资源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等分布、利用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是高考的常考点。资源问题要综合地看,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紧密联系,因此重点掌握①我国主要陆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学会运用地图发现信息,获取信息,判断具体资源的分布特点。②运用图表材料分析我国具体地区在资源分布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黄土高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水土流失问题。③对某一地区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这一措施作出适当的评价,如运用地图中的信息和有关资料对我国南水北调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选择。
6.(2011年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有自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题干表述的信息可以推断是石灰岩地区受到水的侵蚀、溶蚀和人类对植被破坏造成的石漠化现象。
【答案】C
此外,资源的加工利用与产业发展近两年成为广东卷关注的重点之一,如广东卷2010年第41题,分析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等资源利用中的产业发展。
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的地理事件。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五类,主要掌握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要辩证地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每年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既要看到它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房屋,中断交通、通信,造成海难事故等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它带来一定降水,降低气温,缓解我国南方旱情等有利的影响。
7.(2010年广东卷)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 增加土壤肥力
【解析】本题探讨沙尘暴的影响,不是直接分析沙尘暴的危害,而是关注“降尘”,因此要辩证地看沙尘暴的危害,降尘有利于补充土壤的无机盐类,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答案】D
本章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是教材中是举例的方式阐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考纲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该拓展开来,地形的影响可以开设专题,既探讨地形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也探讨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都要逐一分析,同时加强方法归纳,总结规律。
人类与环境范文5
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社会影响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来看,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此时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即环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种种状况,如关系图1所示。
二、环境问题的实质和危害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其危害主要有:①威胁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失衡,致使环境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②危害人类健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致使人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鱼、肉、果、菜,遭受噪声的折磨,这些都危害人类的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联系与区别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属不同形式的环境问题,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其联系表现在:①这两种环境问题都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②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破坏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③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形成过程的差别。环境污染主要指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生态破坏则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环境的破坏,使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四、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对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应抓住一条时间线索,理清各时间段人类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崇拜自然,对环境更多的是恐惧和依赖,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环境问题并不严重。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简单工具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如开发土地、水、气候资源等),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逐渐趋于恶化,虽不能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已经有了科学的萌芽。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大机器改造自然能力增强,工业化道路使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妄想征服自然,使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迫使人类不得不寻求一条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其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
五、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环境问题经常与区域图、自然地理要素图(地形、气候、河湖等)、人文地理要素图(人口、城市、工业区布局、交通等)叠加,综合考察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述环境问题的能力。涉及有关环境问题考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解决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六、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理解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永续、长久的发展方式,它不仅能促进当代社会的进步,也对后代人的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提供相应的条件,其主要观念有:发展、公平、环境、权利等。但可持续发展绝不等同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内涵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人类与环境范文6
关键词:和合流变;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潜意识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满足人在日常居住空间的需求,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的营造体现了时代的体制和文化素养。
1 传统园林与民族潜意识文化
传统园林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潜意识人格有着密切关系。我们潜意识里建立的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与天人和合在传统园林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1.1 壶中天地
比起西方园林的盛大、开阔,中国传统园林更多的是小型园林,如残粒园、芥子园、勺园,所谓芥子纳须弥实质上是一种时空的压缩和重构。造景特点主要是在小型空间中以人的一种生活期望将潜意识中的那种天地塑造于自己的生活中。
1.2 天人和合
“和”乃和谐、和平,“合”是结合、合作。《园治》一书所指出的造园技艺体现着这种天人“和合”,其精要则包括:“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境而成”。
1.3 体制中的人格分裂
“天人和合”哲学下的“壶中时空”的符号化压缩背后是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兼济天下而独善其身”的人格分裂。建筑园林中轴线在明清时期北方城市的规划及其四合院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中轴线在潜意识里标示着皇权的地位与主宰不能动摇,侧面显示了皇权的庄重与至高无上。
1.4当代园林潜意识文化
当下的城市公园描摹古典园林成风,其实是照猫画虎,没有理清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原型。一种文化的形成是由多重元素造就的,时代的演变也是根据现实客观原因而蹴就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是处在那个时代里的产物,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2当下潜意识的漂泊与场所精神的缺失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用来封建主义和反对宗教神学的,他引导人们逐渐抛弃了无知、愚昧和迷信。它倡导科学、理性、民主,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技术,从而被合理的却是被强制的执行者一些事情。“被强制”是由于科技的理性使这个社会在取得巨大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却产生了对个体而存在于“人”的自由和逻辑思维之外的人性的威胁和。科技理性对人性的压抑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表现之一是人日趋成为机器的一部分,成为整个大社会大机器的一个微小零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成为纯经济、纯物质的关系。人与建筑也仅仅表现为一种住需关系,并没有从深刻意义人性化上实现人与建筑的关系。拿当下最流行的大肆拆迁作为例证,这种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建筑与城市环境的毁坏所导致的后果国人没有一个充分、清醒的意识,就如同对于富有和贫乏的认知在其潜意识里还停留在一个很初级而愚昧的阶段,人们不能更好的预知要发生的事情并且更可怕的是破坏者以及政府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意识从而使这种破坏存在一种无止境中,从侧门印证了人作为时代中的主导者已经成为科技支配的一份子,因为在当下中国“拆迁铸就未来”文化是按一种固有的当下思维目标为前提而不是运用民族潜意识文化思维与当下文化的流变思维来引导自己的行为的。
3潜意识与建筑环境认知
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个人意识与集体潜意识。同潜意识相比,荣格认为以往对意识强调的太多,他以为精神的意识方面犹如一个岛的可见部分,而潜意识则是那神秘的隐藏于水面之下的巨大底层。潜意识可以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在个体生命中形成的,它的形成也会或多或少的收到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就相当于共性与个性它存在于集体潜意识但是又与集体潜意识具有不同之处,它是由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无数的其他经验组成的,这些 知觉和经验不是被压抑就是被完全忘记,偶然的事件可能使其露出水面而被唤回到觉醒的意识中。
3.1集体潜意识与建筑环境
3.1.1 集体潜意识与个人潜意识区别
首先,虽然个体潜意识从片段上看与社会和群体具有种种联系,但若从根源上考虑,我们发现它不是最终植根在社会情境与结构之中的,个人潜意识缺乏组织不能更好的体现一个事物的全过程,仅仅是一种短暂的表现形式。
集体潜意识有两大要素:一是本能,二是“原始印象”。本能有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原始印象”是人类原始时代积累到现在所积累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神话以及宗教。原始印象还表现为直觉“先验知识”的能力,如对“整体大于部分”,不凭经验可以领悟。
3.1.2集体潜意识与建筑环境的场所精神
集体潜意识是不自觉的,它包含着连远古在内的过去所有各个时代积累起来的那些经验的影响。集体潜意识并不是先天生成的,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后天的人群或种族所生活的共同环境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以及审美观,随着时间的积累它造就并延续着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最深处的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文化的再现,在某个时代中能完好展现它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它的建筑形态,一个城市就如一位述说的老人,它能朴实的将过去的一切美好保留下来供人们去挖掘去品位,从而形成一个时期的集体潜意识文化。
3.2现代设计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潜意识
3.2.1概念的矛盾性与时代性
我们已经论述过城市的更新必须以集体潜意识及其民族文化作为前提,那么就建筑与城市设计的方法而言,提倡设计创作中作者的历史意识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多事物概念的提出总是要经历排斥和适度作用的,一旦设计师抱着诸如历史意识、民族意识进行创作,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历史的一种再现,民族符号的泛滥以及肤浅的文化呈现。我们需要的是“历史潜意识”而不是“历史意识”,文化的再现根本不能实现它本身的价值反而糟蹋了它原先存在的意义,了解历史并能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演变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形式。
3.2.2从意识形态解读历史的当代性
历史的真实性其实有时候也是根据潜意识行为而变化着的,这种行为常常出现在个人潜意识中。历史的真实性不是绝对的,因为真实本身就不是绝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结语
我们前面讨论了个人潜意识在集体潜意识中的角色,历史的连续性问题就如个人潜意识性质它是各种社会事件的源泉,从整个人类历史形态来说它都无时无刻的表达着一种历史的连续性以及延续性。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2]魏晗.浅谈现代景观设计的形式表现[J].小城镇建设,2003(8):52-53
[3]王秀华.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13(2)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