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士求职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士求职信范文1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展看我的自荐信。我是XX大学护理学院XXXX届应届毕业生。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保持着治学严谨的优良传统。在这样一个学术气氛,创新精神较为浓重的环境中,在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及个人的努力下,经过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践,已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并以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患者。适应整体护理的发展需要。因此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护士求职信范文2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54―02
心理护理的根本任务在于根据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以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使之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现代医学科学证明,心理致病是通过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系统这些中介来起作用的。紧张、不愉快的情绪,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心身疾病,心理因素既可以致病也可治病,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患者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护理道德要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患者的心理需要
患者的心理需要是指病人进入角色后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主要的需要有:(1)安全感的需要;(2)被认识与尊重的需要;(3)能接纳与友好的需要;(4)社会支持的需要;(5)舒适与美感的需要。
2患者的心理问题
包括:适应障碍,主观感觉异常,焦虑心理,退化心理,或称幼稚化,猜疑心理,愤怒心理,孤独心理,期待心理,习惯与惰性心理。因此,心理护理在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它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避免不良刺激,有利于医学模式的转变。
3心理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3.1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首先要求自己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以愉快、稳定的情绪,正确的态度和观点,饱满的精力和耐心去影响和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达到改善病人心理,恢复健康的目的,否则,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心理刺激。
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主要包括:保持稳定的、良好的心境,处于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自我评价,要有自知之明,热爱护理专业,工作专心致志,思想与行动相统一,说话办事有条不紊,工作效率高,善于团结人,与人为善,诚恳地帮助病人,助人为乐,人际关系融洽;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在实践中经受磨练,提高心理承受力,战胜挫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正确认识人生价值观念上的问题,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
护士求职信范文3
松北高尔夫度假村
胡志明市是越南的商业重镇、外资根据地,邻近一带已有7年没有新球会开幕,当地最为人熟悉的球会分别是松北高尔夫度假村(Song Be Golf Resort)和越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Vietnam Golf & Country Club),两个球会共建有63洞,是外商球迷的首选。由新加坡财团投资兴建的松北高尔夫度假村距离机场约40分钟车程,占地100公顷,建有3个9洞球场,最早落成的莲花(Lotus)和棕榈(Palm)两个9洞场在1994年开幕,18洞总长6813码。“松北”在越南话中是“小河”的意思,顾名思义,河水跨越12个球洞,密集的大树构成另一难度。
全长443码、4标准杆的第10洞,被喻为松北最有特色的球洞,球道成直角往左拐,湖泊设于发球台的正前方,但球道愈远愈窄,发球不过230码的球手,要靠右打较为安全,随后果岭左右两边的小湖泊将会为攻果岭的一杆带来另一挑战。为丰富球场的造型,3年前球会除了斥资改善旧有的18洞,还新增了难度较高、总长3453码的沙漠(Desert)9洞场,设计参考美国西岸的沙漠球场,泥黄色的沙坑取代了球道两旁的长草区,往往需要在沙坑救球。
越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
与松北度假村同期开幕的越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球友在胡志明市的另一选择,距离市中心仅20公里,经常主办当地的大小赛事,笔者到访当日,正值球会举办越韩两国的高球挑战赛。占地300公顷的林地建有东西两个18洞球场,环境自然成熟,高耸入云的大树比比皆是,在30多度高温的胡志明市挥杆,即使烈日当头,浓密的树荫依然可以遮挡阳光。
护士求职信范文4
关键词 护士长 心理素质要求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护士长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笔者从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中思考如下。
具有良好的性格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最基层的管理者,是病房或护理单元工作的具体护理管理者,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1]。护士长是一个承上起下的位置,特定的环境要求她应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积极地塑造自己,培养和形成良好职业性格。对待事业,应目标明确;对待工作应爱岗敬业,认真勤勉、满怀信心;对待患者和同事,应宽容、平等、乐于相助;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与人为善,谦虚谨慎。实践证明,一个每天扳着脸孔上班的护士长,她在团队中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是受影响的,护理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也受影响,同时人文关怀也就不能很好体现,护理质量必定会降低。相反,正如俗话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护士长通过自己在工作中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系,影响周围的伙伴,让整个团队充满活力,热爱患者,一切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与医患关系的和谐,将起到保证和推动的作用。
良好的情绪和稳定的情感
护士长是护理单元中的领头雁,在基层护理管理实际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护理管理者、联络者、代表者、传达者、宣教者、护患代言人、计划协调者、资源调配者、协商谈判者、变革者。其情绪决定了心态,心态决定了思维方式,而心态与思维方式,决定着是否成功[2]。如果其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它将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同时会直接影响患者情绪,阻碍医患关系。护士长是天使更是普通人,要学会保持平衡的心理,这就要求护士长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充满爱心,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患者及团队人员,锻炼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耐受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多看他人的长处,应善于调整情绪,控制情绪,远离情绪的旋涡,不要带着情绪去上班,假如意识到自己情绪不好,即将宣泄甚至要爆发出来时,一定要想法冷却自己的情绪,不要当场发作,应以恰当的方式解决。遇到困难时必须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起负责人、引路人的重任。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感,首先能给患者带来亲切感和信赖感,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满意度;其次有助于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作质量,能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患者满意,护理人员舒心。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护理人员会在护士长的影响下快乐的工作着,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事故,保证医疗安全。
细致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
护士长每天的工作繁杂锁碎,无论是临床护理工作还是护理团队的建设,都需要分析综合、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新时期的护士长思维应不受已知条件的限制,要思路开阔,灵活性强,能举一反三。如遇到患者病情突变,能及时发现问题,敏锐地剖析问题,果断地处理问题。如突遇新增工作量,而护理人员又紧缺时,应善于组织计划,统筹安排,弹性编排,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设定优先顺序,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有人称护士长为“病房的象征”。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应该做到“人格人品赢得人,才能才华折服人,正义正气鼓舞人,豪情壮志激励人”[3]。护士长很多时候是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旗帜,严谨缜密,灵活敏捷,富有逻辑的思维,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工作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影响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是个人魅力的体现,也是团队凝聚力的保证。
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护士长要有高度的自觉性,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职业和社会的需要。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即使遇到挫折,也应保持冷静稳定状态及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给团队给自己信心,避免发生任何差错事故。要善于明辨是非,当机立断,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不断培养准确的判断力。
讨 论
护士长是一个群体中的领头者,自身形象关系到这个群体的形象。工作中要有预见性,才能指导护士做好工作。护士长的职责是在科主任领导,护理部指导下工作。在科室凡遇问题,涉及到科室利益,首先要请示科主任,不要轻易的自作主张,要取得科主任的理解、支持才能搞好工作。
良好心理素质是护士长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要求,而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因此应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在实践中学习、总结、提高。实践中良好的性格和稳定的情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坚定的意志力和迅速准确的判断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等,都可以帮助顺利开展工作并能减去部分因工作而带来的压力从而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所以护士长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塑造完整的个性,保持良好心理素质,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治环境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尽力为医护患人员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9-10.
护士求职信范文5
关键词:儿科护理;六心;博学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动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名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前途以及家庭的兴旺。在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许多儿童都是独生子女,是所有人的"小皇帝"、"小太阳"[1]。因此,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和提高儿童素质不再只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医院的责任。儿科护士肩负重任,任重道远。面对这样特殊的护理对象,提高儿科护士的素质是当务之急。以下就我个人对儿科护士素质要求的一些浅谈:
1素质要求--六心
儿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一种充满人性与关爱的学科[2]。以前在护理工作中主张护士要有五心,既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信心,在此我要强调同情心也同样重要。
1.1爱心 爱心是衡量护士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是赢得家长和儿童信任与尊重的前提。作为儿科护士,既要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更要像慈爱的母亲那样对待每一位患儿。也只有这样,才能急患儿所急,痛患儿所痛,把爱心渗透到每一项护理活动中去。比如,当患儿来院就诊时,护士要面带笑容,热情、友好、主动地接待患者,使患儿有亲切感,消除其陌生恐惧感。工作中可通过游戏等方式与患儿沟通,尽快熟悉患儿,与其成为知心人和好朋友。由于患儿年龄小,往往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儿科护士要了解和观察其生活方式、卫生习惯、性格爱好、心理需求,以便给与及时有效的帮助和照顾。给孩子更衣、擦洗,喂养、修剪指甲等,让孩子觉得就像在自己父母怀里一样温暖,从此消除恐惧陌生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再如,为了减轻患儿在治疗中的痛苦,在给患儿操作时,也可以亲切地呼唤孩子的乳名,耐心的给与解释:"阿姨轻轻摸一摸就不痛了……",或给与"你真乖"、"你真勇敢"等鼓励赞扬之类的话语,尽量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
1.2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的前提。儿科护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独立学科,护理工作内容复杂繁琐,患儿病情变化快而急,护理难度可想而知。儿科护士只有用"心",才能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如果缺乏责任心,无论是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不会做好护理工作,甚至只会增加患儿的痛苦。要做到有责任心,儿科护士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在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由于患儿缺乏语言沟通能力,不能主动或准确诉说病情,且患儿病情有变化快的特点,故一定要按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再次,在护理操作中要随时注意"三查八对一注意"。儿科患者静脉补液时,液体量少,步骤多,,所以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1.3 耐心 耐心是儿科护士做好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儿科患者由于年龄小,无法较好的沟通或沟通能力差,加之害怕打针吃药,再者忍耐性差等因素,很难配合治疗和护理,这就需要护士有足够的耐心来解释、开导患儿。
1.4 细心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与成人护理工作不同的特点,患儿不会清晰正确的诉说或表达其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也不会明确表达自己的要求,全靠护士的细心观察和护理,才能满足患儿的身心需求。
1.5信心 信心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前提和动力。在工作中,只有保持平稳自信的心态,才能在又哭又闹的患儿面前做到心情平静,应付自如,操作井井有条。
1.6同情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科护士除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外,还得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以患者为中心,换位思考,才能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以便有效的沟通和护理。
2业务素质要求--博学
2.1专业知识 儿科护理工作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护理过程,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应具备丰富的医学、护理、营养、预防、保健知识,还要有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特殊的护理技巧。同时,能熟练掌握儿科日常用药的剂量、作用及用法。渊博的儿科护理专业知识是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做好每一项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功,可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最大限度地减轻操作可能对患儿造成的伤害。静脉穿刺是儿科的一大难题,想要做到"一针见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勤学苦练,熟能生巧,对技术操作精益求精。
2.2科学文化知识 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同时由于护理对像的特殊性,儿科护士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才能满足患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3 教育知识 为了满足儿童获取知识的需求,儿科护士应该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教育知识等。在工作中逐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的心理。
3讨论
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而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行业素质,既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3]。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认为儿科护士应具备"六心"和"博学"的素质才能做好儿科护理工作,才能适应儿科整体护理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岳月英.儿科护士的五心[J].护理研究,2005,2(19).
护士求职信范文6
关键词 人才供求 转型 中职护理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0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a certain development, the delivery of a large number of qualified personnel can be competent for the job. But with the expanding of nursing education enrollment,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nursing staff culture level and actually influence the changes of nursing staff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at is, junior college and above education degree is nursing posts mainly absorb the crowd, and high school education to want to enter nursing posts have some difficulties, in this kind of situation, macro-control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djus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rientation.
Key words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transform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在我国,教育的各个层次,无论是中职、专科,还是本科、研究生等均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这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的,而高校扩招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在认识各层次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站在人才供求的角度来重新对其定位。有的学者建议本科学历是护理或相关专业的主要岗位要求,取消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此类专业,经过过渡期之后,将护理专业剔除出专业目录当中;有的学者认为护理教育应该以高职高专为主,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已经远远供广大求,因此缩减中职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是必要的。实际上,我国中职护理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值得研究和商榷的,为此,本文主要从人才供求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中职护理教育,为其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发展状况
从2003年到2010年,中职护理专业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设置点数量上的变化,1172上升至1289;毕业生从11.3万人增加到了28.2万人,增加约1.5倍;招生人数从15.9万人增加到39.6万人,同样增加约1.5倍,见表1。在中职医药卫生类招生总数当中,中职护理专业招生数的比例从27.2%(2003年)上升到41.5%(2010年);在中职总招生数当中,中职护理专业的招生数从3.7%(2003年)上升到5.6%(2010年)。由此可见,中职护理专业招生在这8年当中发展比较迅猛。
表1 2003年-2010年中职护理专业招生情况
2 我国护理人员供求变动形势分析
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和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表2。
首先,1990年的时候,我国有120万人的护理人员,其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为26.8%;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为71.1%;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为2.2%。由此可见,当时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其文化程度多数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当时我国有较大的护理人员需求量,但是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却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中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个情况下就比较吃香,就业形势良好。
其次,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有166.8万人的护理人员,其中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有所下降,占比仅为13.0%;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没有变化,仍是71.0%;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有所上升,达到16.0%;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2年,基本上等同于高中文化程度。由此可见,在2000年以后,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成为了入职护理岗位的门槛。
最后,在2010年的时候,我国有233.7万人的护理人员,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大幅下降,约为32.0%,相较于10年之前,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不足一半;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大幅度上升,达到57.0%,相较于10年之前,2010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比高达2倍多;提升了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3.9年,这处于大学二年级的水平范围内。
我国对护理人员的文化层次提高要求正是基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现阶段人才市场供给关系,我国高等院校护理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普通本科护理专业和专科护理专业,在2000年的时候,其招生人数只有2.0万人,但是到2010年的时候却高20.8万人,2010年的招生人数是2000年招生人数的9倍,见图1。
3 人才供求新形势下的我国中职护理教育转型发展对策
3.1 加大中职护理教育招生规模的宏观调控
在全国范围内,降低中职护理专业的招生人数是非常必要的,就特定地区而言,应该对本地区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充分、全面的考量,尤其是他们的队伍总量、知识结构、文化程度以及外来专业人才流入等等,为确定本地区中职护理教育未来发展规模提供数据支持。在最近的10年当中,在不考虑退休和减员的因素,我国护理岗位新增人员大多数情况下是大专及以上的文化程度,但是2010年中高职护理专业依然没有降低其招生比重,甚至高达46%。因此,站在全国的角度出发,降低中职护理专业招生力度至关重要,如果该地区有充足的外来护理专业毕业生流入或者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总体较高的话,非以护理专业见长的中职院校应该停止该专业的招生;如果该地区没有充足的人才流入并且本地区的护理人员文化水平程度较低的话,那么其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可以逐渐减少其招生比例。例如上海市,在2010年其大专以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护理人员占比为61%,人均受教育年限13.9年,其文化水平与大学二年级水平相当,见表3。
3.2 鼓励现有开设护理专业的中职院校就近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
开设护理专业的中职院校就近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模式应该鼓励和提倡,这种模式既可以将高文化层次的护理专业人才向当地输送,对低文化层次护理人员的供给大大降低了,同时也就避免了后续的就业以及再教育的问。另外,这有利于降低由于缩减现阶段中职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重新安置师资力量、资源废弃等等。
3.3 调整课程设置,扩宽就业面,增加就业竞争力
如果该院校的中职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问题,那么可以通过毕业生岗位特色强化、课程设置的改变等方式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例如,可以将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加入到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当中,如针对幼儿园培养优秀的保育人员等;强化优势与特色要建立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上,如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当地发展特色来强化涉外护理课程、母婴护理课程、口腔护理课程、社区护理课程、急救护理课程、康复护理课程、儿童护理课程、老年护理课程等等。
3.4 积极认识人才供求新形势对中职护理教育转型发展带来的挑战
对中职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调控力度应该引起中职院校领导、教育分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在中职护理教育转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了;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的重任,尤其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中职护理教育的定位等;同时中职护理专业在校生也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例如,不断强化自己服务基层的意识,调整职业期望。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扩宽知识体系,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求职竞争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素质和技能的合格护理人员,不仅可以其就业不成问题,而且还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人民。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职护理教育的转型发展实际上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对人才的利用率。当然,长时间的教育体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这需要相关教育部门、中职护理专业院校以及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本文所论述的人才供求新形势下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海水.人才供求新形势下我国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4):351-353,354.
[2] 王雅倩.浅谈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华章,2014(24):235-235.
[3] 方玲妍.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部素质教育,2015(6):55-55,56.
[4] 符秀华,苏传怀.适应时代要求的中职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2008(27):7-8.
[5] 王毯,杨建宝,傅红琼等.我国中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文献研究分析[J].农垦医学,2015.37(3):254-257.
[6] 周英,陈沁.广东省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11.8(7):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