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登岳阳楼杜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登岳阳楼杜甫范文1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②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④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乾坤:原指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⑥戎(róng)马:指战事。

⑦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译文】

很早就听说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终于有幸登上这湖边的岳阳楼。浩瀚的洞庭湖好像把吴、楚东两地在东南边分开,浩浩的天地就好像日夜在湖上荡漾漂浮。登楼时忽然想到亲戚朋友没有一点消息,年老多病的我只好带着一家靠着这一叶孤舟任意漂泊。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连绵不断,凭栏眺望,不禁涕泪横流。

【感受】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登岳阳楼杜甫范文2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的标准除了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并做好教学设计外,更重要的是实施教学的过程。要实施好这一过程,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五点。

一、仪态大方,声情并茂

为人师表,更为讲究。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教师要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学的“角色”中去。外表言行大方得体,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抑扬顿挫,充分感染学生。还要随时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亲密无间,有时还需“手之舞之”,才能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学习。因为中学老师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孩子,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乐,枯燥的说教是行不通的。

二、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要有效借助多媒体的音、画效果,并辅以精简的导语,把学生带到一个生动直观的情境中。万事开头难,做好了开头,才有很好的发展。一节课开头作用重大,一定要做好做精,它关系到能否真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自主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学生都是偏僻山区的孩子,没有见过大江湖泊,因而精选了几幅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壮阔图片用幻灯片打出,学生立时活跃起来,加上精简的导语,效果更佳。比如,本课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

登高赋诗,是中国古代诗人“以诗会友、一展才华”特有的一种方式,好似我们今天的“登擂比武”一般,没有能耐者是不敢下笔的。为此留下了不少的千古名篇。今天,我们有幸一起欣赏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它优秀在哪里?缘何有“第一”的称号?下面,我们就运用第一、二单元鉴赏诗歌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解读这首千古名篇。

导入干净利落,运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熟悉的“登擂比武”与“登楼赋诗”作比较,生动形象,学生一下子就对“登高赋诗”这一形式有了了解,较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生动形象地把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学生有如亲临其境一般,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积极影响。

三、提纲挈领,条理明晰

面面俱到的教学是谈不上“高效”的。尽管我在教学设计中很关注这一点,根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本教学设计分为“整体初步感知—四个核心问题的深入探究—两个迁移拓展的加强与升华”三大板块,条理明晰,由浅入深。并紧紧抓住“四个核心问题”来讲解。一是“首联的情感之争”,二是“赏析名句”,三是“大小之辩”,四是“探秘诗魂”。由于“爱生心切”,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什么都想提醒学生,结果一堂课的时间还是显得有些仓促,这应该是大部分教师的通病。其实这“四个核心问题”也应该有所详略,略讲一、三个问题,详讲二、四个问题,时间就充足得多。所以,该省的则省,该让学生自由发挥的要让其充分自由发挥,要有博大的包容之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指归。

四、巧设问题,加强练习

注重问题的有效性、生动性、精简性。首先要力避“满堂灌”,“一言堂”。当堂课的重点知识要当堂消化掌握。最忌讳的是教师的提问不痛不痒、不着边际,动辄批评打击不同见解的学生。时间安排上,创设情境导入等约5~10分钟,讲授文本约10~15分钟,思考练习约20~25分钟,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其次是重要问题的引导提问要生动、准确、精简。教师的提问不需要面面俱到,应把主动权留给学生。我在上杜甫《登高》一课时,导语中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古今登楼第一诗?”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我从写景的博大和思想性入手。在思想性的引导思考中,我抓住这首诗起作用最大的诗句,设计了一个对比式的问题训练。通过播放幻灯片对两首诗作比较:

(幻灯展示)4.尾联两句算不算名句?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下面两首诗仅仅改动四个字,试比较有何不同的表达效果。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某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风起湖水北,凭轩涕泗流。

以某某为名写的:“风起湖水北,凭轩涕泗流”与杜甫诗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孰优?孰劣?学生在这一生动具体的比较当中,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登岳阳楼》一诗是古今登楼第一诗的难题。

登岳阳楼杜甫范文3

黄庭坚①

投荒②万死鬓毛斑,

生入瞿塘滟关③。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④。

注释

①黄庭坚(1045~1105),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文学家。

②投荒:作者曾在四川谪居6年。

③滟:瞿塘峡口的险滩。

④君山:在洞庭湖中。

简析

这首七绝的题目告知我们的信息有:环境――雨中,事件――登岳阳楼望君山。

有注本谓此诗为黄庭坚“往分宁时途经岳州作”。分宁是作者的家乡。诗人曾于1095年被贬到四川涪州任职,1100年始得放还。多年谪居一朝回,可想而知,诗人的心情应该不会平静。后人在《山谷先生年谱》中记载,连续多天的阴雨阻挡了诗人的行程。而此行经过李白、杜甫、范仲淹等先贤题写诗文的岳阳楼自然会引发诗人登楼之兴。楼前洞庭湖中的君山也必然会入诗人之眼。于是,雨中登楼望山便成了诗人情感迸发之因。

诗歌第一句便包蕴了深深的沧桑感:回想自己被投放到偏僻荒远的地方,经历万死一生,备尝多少艰险?时光匆匆过,鬓毛今已斑;往事不堪回首,而生命已现老态……多么沉重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则让我们跟着他的记忆返回沿途经过的瞿塘滟关。长江三峡之一的瞿塘峡,两岸悬崖,峭壁竖立,水流湍急,其险可知。瞿塘峡口的滟堆,更以险著称。有《滟歌》写道:“滟大如象,瞿唐不可上。滟大如牛,瞿唐不可留。滟大如马,瞿唐不可下。”而自己还能活着经过滟关,何等之幸!东汉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年老思乡,给皇帝所上之疏中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句,抒其渴望回乡之念。诗人在此亦用“生入”二字,不也包蕴了浓浓的思乡之味吗?而诗人不只“生入”“滟关”,而且“生出”“滟关”,于是诗句也暗含着一种如愿之喜。

接下来,诗歌从第三句开始,陡然一转,奇境顿现:虽然还没有回到江南,但已可先发一笑;此时已登上先贤登过的岳阳楼,放眼远望,君山在前……

多么晴朗的“一笑”!让过往的“万死”之险全都化为云烟!给今后的归途带来希望:哪怕山长水远,经历过“万死”的“我”又有何惧?

这首小诗,也因这“一笑”而别具一种阳光的味道。

名句欣赏

登岳阳楼杜甫范文4

一、词意相似,意味不同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人非常重视遣词炼字之妙。有的诗句往往著一奇字而境界全出,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思绪万千。如韦庄的《菩萨蛮·其二》词意浅显,但情感却稍显复杂,尤其末二句,一反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之常情,偏偏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此二句所反映出来的情感以及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的关系,我主要抓住“莫”字让学生细细体会,并用“不”字与它进行了替换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不”与“莫”虽都有否定意味,但“不”就是不,而“莫”为不要、不能,含有着殷殷叮嘱劝留的口吻,这一劝留,不仅见出江南的美好,更可见出游子未尝忘怀的故乡之思,以及游子那有家难归的无可奈何之情。这样通过抓住关键词替换比较,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也便豁然贯通。

二、句有类似,主旨各异

古诗词短小凝练,虽然篇幅众多,主旨各异,但常常会在不同诗篇中出现相似的诗句。如果没有辨析清楚,就容易将两诗混淆,不利于记诵。如课本中杜甫《蜀相》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与陆游《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类似。往届学生在背诵默写时就常将两联记混。所以再教这两首诗时,笔者干脆将他们放在一起,让学生重点比较这两联的异同。结合诗境,经过揣摩、点拨,学生了解到虽然两联都以“出师”开头,都用了诸葛亮之典,但“出师未捷”作者重在对诸葛亮“出师一表”之后功业未成的叹惋,表达千百年来如自己一般的“英雄”壮志未酬的痛苦。“出师一表”作者重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这样通过对类似句的比较,学生不仅在背诵默写中再没将两句记混,而且对两首诗的主旨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三、内容相似,手法有别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数量不胜枚举,但就其内容而言,不外乎咏物、怀古、思乡、怀人、山水田园、边塞等,很多诗虽形式不一,旨趣各异,但内容常有相似之处。如学生在了解了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内容后,自然地想到了必修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那段精彩的音乐描写,有学生还不由自主地背诵了起来。我便顺势引导学生对两首诗的描写技法和各自的艺术风格作了比较。明确了白诗侧重现实,多用比喻,着重写乐曲的艺术境界。李诗则侧重奇特的想象,多用夸张,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果。两诗虽然手法有异,侧重点不同,但都将那不可触摸的音乐表现得具体可感,不愧为“摹写声音至文”。学生不由地赞叹起作品的手法之妙,作者的才情之高。

四、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同一诗人,生活境遇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其创作,最典型的如李煜、李清照,一个由南唐后主沦为阶下囚,一个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因此在赏析李清照《一剪梅》时,笔者让学生将此词与必修4学过的《声声慢》作了比较。写于南渡前的《一剪梅》是作者写给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这份相思之愁不过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确如作者自己所言,不过是一种“闲愁”。而《声声慢》写于南渡后,北宋灭亡,丈夫病死,作者只身逃难,这时的愁已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交织在一起之愁,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使是“相识”的雁,《一剪梅》中还能“云中寄锦书”,有望“月满西楼”,而《声声慢》中却已是“雁过也”,徒留人“正伤心”。比一比,两词的“愁情”差异便凸显了出来,学生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五、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文如其人,其异如面。”即是相同的题材,不同的诗人去写,仍会呈现出不同的情调和风格,透出诗人不同的个性。极具代表的是唐代诗歌创作领域的两大珠峰李白和杜甫。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笔者让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把本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了比较。两诗同写了登岳阳楼之感,但面对同样宽阔宏伟的洞庭湖时,杜甫是“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关注现实,时刻不忘身世国事,以致“凭轩涕泗流”。李白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注重夸张想象,心情轻松欢快,以致“天上接行杯”“吹人舞袖回”,飘飘似仙,带人进入一个似真似梦的迷人境界。一个“诗圣”,一个“诗仙”;一个沉郁顿挫,一个飘逸豪放。不同诗人不同风格的作品各具的艺术魅力便在比较中更加彰显。

登岳阳楼杜甫范文5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登岳阳楼杜甫范文6

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许多年,为什么选修课教学没有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局面?为什么语文教师在教学选修课时还要篇篇精讲而不愿进行专题教学?在经过调查分析后,我们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选修课教材虽然在编排上异于传统教材和必修教材,这些文本也足够经典,但依然是文选式的。这种文选式架构,与教师在必修课教学中形成的固有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教师自然也保持着因循旧有模式的巨大惯性,特别是当选修课教学由理想走向现实后,老师们在观望和迷惘中,渐渐失去了革新的冲动。二是选修教材编写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教师无所适从。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的三个专题,它们本身并不能完全孤立,欣赏一首诗歌要“知人论世”,也要“置身诗境”,还要“因声求气”,这三种鉴赏方法并不能断然隔开,按哪一种主题进行专题教学都会顾此失彼。而散文部分也存在着“示例”不够典型及选文与专题主题不匹配的问题,前者如第四专题所选的陆游作品《过小孤山大孤山》,无论是在中国古代散文中,还是在陆游的作品中,这篇作品都缺少代表性,因而也难以承担“示例”的作用;后者如第五专题所选的苏洵作品《六国论》及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这两篇文章是史论文中的典范,形制规整,把它们列入“散而不乱”这个专题中显然让教师们摸不着头脑。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对于选修课一直抱有不敢放手的想法,宁愿求全求深,唯恐挂万漏一。其实,选修课自有其特点,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自主性、灵活性远远地超过了后者。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的呈现以及难度深度的把握上教师是有自的。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教情学情等要素,科学而富有实效地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突出重点,去除枝蔓,连缀成线,以使教学思路更清晰,学生视野更开阔。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的一些做法,谈谈如何对这一模块进行专题重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的选修模块之一,编者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六个专题,且诗文分列:诗歌部分三个专题,依次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散文部分也是三个专题,分别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这种以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为标准建构的专题,不仅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而且能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诗歌散文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但确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教材编写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进行系统性的专题教学,我们对这一模块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构。

一是对与专题主题不契合的个别文本进行替换。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专题的“示例”《长恨歌》,该文主要是从讽喻的角度对诗人创作的意旨和作品的主题进行探讨,其他方面如白居易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的背景等均未作介绍,只是建议学生“根据作品本身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出自己的理解”,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既可以是歌颂李、杨爱情,也可以是讽喻当时李氏荒误国,还可以是爱情讽喻相结合,这种多义性使得对本文的鉴赏即使是介绍了创作背景,这种背景与诗歌的主题关系也不大,这种情形造成了专题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在本诗鉴赏过程中的明显缺位。再如第五专题“散而不乱,气贯中脉”中的《六国论》,这篇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后两个分论点紧跟上:“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接下来,第二段论证对应第一个分论点,第三段论证对应第二个分论点,该文论证非常严密,何来“散”呢?又怎么能作为“散而不乱”的代表?“示例”的作用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若教材的例子不足以全面概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师则可以另选作品作为赏析示范,如白居易的《秦中吟》、欧阳修的《泷冈阡表》,用它们作为“知人论世”和“散而不乱”的“赏析示例”代替《长恨歌》、《六国论》则是很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

二是对不太合理的专题进行整体重构。本模块第四专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是需要进行重点改组的部分。《教师教学用书》在这一部分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而,诗歌的形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按照这个说明及本专题的主题,这一专题的选文应该诗文对举,以进行对比赏析,但是教材却不是这样。从“赏析示例”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到“自主赏析”中的《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再到“推荐作品”的《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等,全是散文作品。那么,教学中无论是采用单篇形式还是专题形式,都无法让学生明白在“创造形象”方面“诗文”是“有别”的。为此,我们对这一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学生们在初中学过的散文,在简要分析后,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一两首拿来作为“赏析示例”对比阅读,使学生明白在描写岳阳楼方面诗歌散文在创造形象时是各有特点的,然后在自主赏析《项羽之死》时,引导学生把它与杜牧的《题乌江亭》、胡曾的《乌江》、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等一起来阅读;学习《阿房宫赋》时,把它和胡曾的《咏史・阿房宫》一起比较赏析。这样的重构不仅能突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主题,让学生明白“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点”,而且能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是打破原有专题甚至是教材的限制,依一定的标准选择相关篇目重构专题。主要是同类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赏析,分析这些篇目的共性与个性。如按照同一体裁建构专题,在学习《项羽之死》时,把它和《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种树郭橐驼传》组合成人物传记专题;按照同一题材建构专题,在学习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把它和谢灵运及王维、韦应物、储光羲、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同类诗歌集于一处,形成“山水田园诗赏析”专题;按照表现手法建构专题,在学白《越中览古》时,把它和其本人的《苏台览古》、刘禹锡《石头城》、韦庄《台城》、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合在一处形成“诗词中的对比技巧运用”专题;以流派或风格为标准建构专题,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把它和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周邦彦《苏幕遮》、姜夔《扬州慢》建构“婉约词欣赏”专题;以时间断代为标准建构专题,把陆游、辛弃疾、岳飞、陈亮等诗人的作品集结构成“南宋爱国诗词赏析”专题;以作家属地为标准建构专题,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等人的作品集在一起,形成“古代江西籍作家诗词赏析”专题;以某一作家个人的作品为主建构专题,学习杜甫的诗歌,我们选择杜甫的一些作品建构“沉郁顿挫――杜甫与杜诗”专题,当然也可以将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建构“李白与杜甫”、“苏辛豪放词”等专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选修教材精心选择了中国古代诗文发展的主要时期、重要流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集中编排,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认识中国古代诗文的特征,掌握诗文鉴赏的基本规律,将已学过的作家作品贯穿起来,从整体上获得对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流变的初步了解。欲达到上述目标,围绕专题主题的单篇精讲教学固然是不能完全摈弃的,但在选修课教学中如果一味墨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惰性的表现。我们认为,在当前选修课教学不甚理想的背景下,教师应有专题意识和课程意识,并在继承必修课教学传统中促进选修课教学的发展,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当然,这种创新是以建构主义哲学作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这个过程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而另外一方面,选修课教材的设计是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了改造与重组的余地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者在“前言”、“致同学们”中分别指出:“文学作品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列举一些作品,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这一章节所提供的角度进行欣赏。在具体的阅读和理解运用中,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这套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几个平台,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篇与篇的组合、单元专题的整合,由点入手,以点带面,步步扩展,纵横联系,使单篇课文成为专题乃至模块整体架构中的有机部分,以发挥整体效应,帮助学生通过这种联系获得对诗歌散文的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妍.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构想及实施建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5).

[3] 张妍,龙胜祖.选修不是全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8).

[4] 吴俊.走出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误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