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牧草种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牧草种植范文1
一、草种选择
贞丰县平均海拔1145.4米,年平均气温16.6℃,气候温和,适宜种植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狗尾草、柱花草、鸭茅等牧草。为提高牧草产量,结合养殖需要,我们对以上牧草品种进行单种、套种试验。试验证明,在春夏季节单种桂牧一号(杂交象草)产量较高,并将其与农作物秸秆混合饲喂牛羊,效果显著;在秋冬季节将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套种或将狗尾草、柱花草、鸭茅、白三叶套种,不仅产量极高,而且能有效解决冬季牛羊草料严重缺乏的难题。
二、土壤酸碱度改造
要种植出优质牧草,需要较好的土壤土质条件,为此,种植前应对土壤的pH值进行检测,若pH值在6.5左右,可不改造土壤;若pH值在6以下,需用生石灰改造土壤。一般土壤pH值为4~6时,每亩施用生石灰300~100千克。
三、整地
在牧草种植过程中,很多牧民忽视对地块的整理,直接将草种播入杂草、灌木丛生的硬土、板结土壤中,严重降低了草种成活率,有的草种虽能成活,因杂草、灌木抢肥,牧草长势也较差,产量甚低。为此,我们大力推广牧草种植整地,具体整地方法是:用牛耕或机耕翻土,然后将土耙平,并用锄头挖细,清除土壤中石头、树根、杂草,使种植地无杂物。
四、播种
1.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种植方式是以45度角扦插或移栽,每亩1600株左右。
2. 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紫花苜蓿秋季混播,其用种量分别为:黑麦草1.5千克/亩、白三叶0.3千克/亩、紫花苜蓿0.2千克/亩。
3. 狗尾草+柱花草+鸭茅+白三叶秋季混播,其用种量分别为:狗尾草0.2千克/亩、柱花草0.3千克/亩、鸭茅1千克/亩、白三叶0.3千克/亩。
五、管理
牧草种植范文2
种子田应选择在地势开阔,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适中,杂草较少,通风良好的地块。
不同品种必须有合理的田间布局。多数牧草属于天然异花传粉植物,在种子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天然杂交造成混杂,导致产量下降。虫媒花的紫花苜蓿、草木樨、三叶草、红豆草等豆科牧草的间隔距离为1000~1200米;风媒花的羊草、无芒雀麦、披肩草、老芒麦等间隔400~500米。也可利用地理隔离,即在一小山上的一边种一品种,相反的一面种另一品种。如果繁殖两个以上不易天然杂交的品种时,则其间隔的距离最好为25~30米。
2.播种与栽培管理
2.1播种
播种时期根据生产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草种基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做到适时播种,不误农时。一般以秋播为主,也可春播。
2.1.1播前准备。种子田需要有良好的播前耕作,精细整地,多年生牧草播前需要深耕,并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施量为每亩667平方米200~300千克,可同时施入适量过磷酸钙。选择高质量的播种材料,播种用种子应选择经过国家品种登记的合格种子。此外,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必需的处理。
2.1.2播种量。种子田的播种量一般要比放牧草地的用种量少,窄行条播比宽行条播用种量要多。
2.1.3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有3种:一是宽行条播,视草种类、栽培条件等不同,采用30、40、50、60厘米行距。其优点是营养面积大,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在肥沃的土壤上能促进形成大量的生殖枝,增加繁殖系数。二是方形穴播,一般方形穴播的行距为60厘米*60厘米或60厘米*80厘米。三是窄行条播,一般窄行条播行距为20厘米,这种方法对收种不利。
2.2栽培管理
为了使苗期生长正常,除中耕、除草、间苗、定苗外,还必须对种子田进行追肥和灌溉。因为牧草种子产量高低是由单位面积上生殖枝的数目、穗的长度、小穗及小花数、结实率和种子的千粒重诸因素决定的,也与适时供水、供肥有密切关系。禾本科牧草在分蘖、拔节、抽穗及开花期要进行追肥及灌溉,其中进入拔节、抽穗时期,对水肥的需要量最迫切。对冬性禾草,夏秋分蘖时期以追施氮肥为主,磷、钾肥的比例也要相应高一些,但氮肥不宜施得太多,以免影响其越冬。在春季一年越冬的枝条较快地进入拔节、抽穗时期,此时除追施氮肥外,磷肥也应增加,促进穗的分化,春性禾草施氮肥的数量应高于冬性禾草施用的数量。豆科牧草多为固氮植物,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施用在生长早期,磷、钾肥施用的时间与禾草本科牧草基本相同。氮肥时间可在分枝至孕蕾期进行。另外,硼对结粒起重要作用。
种子田必须去杂去劣,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种子田必须随时根据植株形态、花色、穗色等特征,清除异株、病株和弱株。
3.草种的收获与贮藏
3.1收获时期
草种收获时期随牧草种类和气候条件而异,为了做到适时收获,可以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测定,确定适宜收获的时期,如种子大小和水分含量等。
3.1.1种子大小。测定单穗花序上最早成熟种子的鲜重,达到最高鲜重时是种子适宜收获时期。
3.1.2种子含水量。种子含水量与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测定方法是将成熟种子采下晒干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含水量(%)=■*100%
3.1.3种子成熟度。种子成熟可以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乳熟期种子为绿色,含水多,质软,含乳白色乳状质,种子易弄破。此时收获的种子不饱满,发芽率及种子产量均低,大部分无经济价值。蜡熟期种子成蜡熟状,果实上部呈紫色或灰色,但部分种子仍保存浅绿色的斑点,种子易用指甲切断,此期种子含水量中等。完熟期种子品质好,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均较高,是种子收获的适宜时期。牧草由于开花时期长,种子成熟不一致,易落粒,因此,收种一定不要错过种子成熟期,以免延误种子的收获。大部分牧草属于5~6年的中等寿命,在种植后的第2年开始收获种子,产量高、质量好。根据生产经验,当发现禾本科牧草穗节间40%~50%变黄,豆科牧草的种荚60%~70%变成黄褐色时开始收获。
3.1.4刈割次数与收种。根据牧草种类和生长季节的长短,牧草种子田有第1次刈割收种子,再生草作刈割或放牧利用;也有第1次刈割作青干草,再生草采收种子。如果第1次刈割作青干草,再生草收种,生殖枝就会减少,从而降低了种子产量。豆科牧草中的紫花苜蓿和红三叶第2次刈割时采收种子,可以获得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种子,因再生草不致徒长,发育正常,同时牧草开花结果期正处于夏秋季,气候条件好,而且不易受虫害威胁。但第1次刈割过早或过晚会降低种子产量,以蕾期第1次刈割较好,最迟是始花旗。因此,适宜于第2次刈割收种种子的地区,牧草生育期应在180天左右,且两次刈割之间的间隔生育期不应少于90天。
3.2收获方法
收获种子可以用收获机具,也可以人工收获,目前一般都是人工收获种子。这对成熟不一致的白三叶和易脱落的多年生黑麦草或其他牧草的种子能做到成熟一批收获一批,种子损失少,品质较好,种子产量高。
3.3种子清洗
为了提高种子的纯净度,保证种子的利用品质,有利于种子安全贮藏,对新收种子中的杂质必须进行清洗。因不同草种的大小、形状、长度、比重、表面结构等不同,清洗的方法较多。目前常根据比重的不同进行清洗,采用的工具是风车,基本能达到清洗的目的,即把杂质清出。
牧草种植范文3
草坪及牧草地下害虫是指为害时期在土壤中生活的害虫,主要为害草坪及牧草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地上部分靠近地面的嫩茎的一类害虫。由于其潜伏为害,不易被及时发现,为害期也较长,因而增加了防治的难度。我国已知地下害虫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伊犁草坪及牧草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拟地甲、根蝽、根蚜、根象甲、根叶甲、根天牛、白蚁、蟋蟀和弹尾虫等10多种类。在我州草坪及牧草以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1 常见的地下害虫
1.1 蛴螬
蛴螬蛴螬俗称状地虫、地漏子等,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地下害虫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其中常见的有主要种类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麦类、玉米、高粱、薯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林木的种子、幼苗及根茎。食害播下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咬断处口整齐。不但造成减产,而且容易引起病菌的侵染。成虫于傍晚出土活动,20~21时活动最盛,22时以后逐渐减少。趋光性弱,一般灯下诱到的虫量仅占田间实际出土虫量的0.2%左右。具假死性,受震动或惊扰即假死坠地。飞翔力弱,活动范围一般以虫源地为主,主要集中在田边、沟边或地头等非耕地。喜食蜡条、杨树、大豆、花生、甘薯等树木和作物的叶片,并产卵于这些树木附近田快或作物田内。单雌产卵量32~188粒,平均102粒,散产于土壤6~15深处,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相互靠近,在田间呈核心分布。幼虫有3个龄期,全部在土壤中度过,随一年四季土壤温度变化而上下潜移。以3龄幼虫历期最长,危害最重。蛴螬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各地由于气候、土壤不同,在不同的草地和草坪类型上,发生为害的种类有一定差异,一般同一地区往往多种混合发生。主要为害的牧草有苏丹草、羊草、披碱草、狗尾草、猫尾草、燕麦、早熟禾、黑麦草、羊茅、狗牙根、剪股颖、苜蓿、红豆草、三叶草等。成虫、幼虫均能进行为害,而以幼虫为害最严重。幼虫栖息在土壤中,取食萌发的种子,造成缺苗断垄;咬断根茎、根系,使植株枯死,且伤口易被病菌侵入,造成植物病害。
1.2 金针虫
金针虫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铜丝虫等,成虫俗称叩头虫,为鞘翅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我国记载600~700种,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常见种类主要4种,即为害牧草的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宽背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发生为害最严重,是金针虫类中的绝对优势种。金针虫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状:金针虫食性很杂,其成虫叩头虫在地上部分活动的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绿叶,并无严重的危害。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的牧草有禾本科的猫尾草、看麦娘、无芒雀麦、狐茅草、鸡脚草以及豆科的苜蓿、三叶草等。幼虫能咬食种子,食害胚乳而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金针虫一般3年1代,少数2年、4~5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壤中越冬,一般越冬深度15~40,最深可达100左右。越冬成虫3月初10土温10℃左右时开始出土活动,3月中旬至4月上旬,10土温稳定在10~15℃时达活动高峰。产卵期从3月下旬至6月上旬,卵期31~59d,平均42d,5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孵化幼虫为害至6月底下潜越夏。待9月中、下旬秋播开始时,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为害至11月上、中旬,开始在土壤深层越冬。第二年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上升活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害最重。随后越夏,秋季为害,越冬。幼虫期长达150d左右,直至第三年8~9月,幼虫老熟,钻入15~20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10~20d,9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当年不出土,仍在土室中栖息不动,第四年春才出土、产卵,卵散产于3~7深土中,单雌平均产卵200余粒,最多可达400多粒,成虫寿命约220d。
1.3 地老虎
地老虎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俗名地蚕、切根虫、土蚕等。夜蛾科幼虫常生活在地下,为害植物的根茎部,统称为地老虎。地老虎种类很多,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等。小地老虎属于世界性大害虫,分布最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危害最重。黄地老虎分布也相当普遍,在我州各地较多。主要为害在雨量较少的草原地带,如伊宁县、霍城县、巩留县常造成严重危害。白边地老虎是特克斯县、昭苏县等地的主要为害种类。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除为害牧草及草坪外,还可为害棉花、玉米、小旋花等100多种植物。各地均以第一代幼虫为害牧草及草坪,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苗重栽。
1.4 蝼蛄
蝼蛄蝼蛄俗称拉拉蛄、土狗子、蜊蛄,属直翅目,蝼蛄科。全世界约40种,我国记载6种,我州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若虫均为为害严重。咬食各种牧草种子和幼苗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缺苗断垄;也咬食幼根和嫩茎,扒成乱麻状或丝状,使幼苗生长不良甚至萎蔫死亡。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不能发芽,幼苗吊根失水干枯而死。“不怕蝼蛄咬,就怕蝼蛄跑”就是这个道理。谷苗、麦苗最怕蝼蛄窜,一窜就是一大片,损失非常严重。
蝼蛄生活史一般较长,1~3年才能完成1代,均以成、若虫在土中越冬。
东方蝼蛄:在伊犁2年1代;越冬成虫5月份开始产卵,盛期在6~7月;卵经15~28d孵化。至秋季若虫发育至4~7龄,深入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恢复活动,为害至8月开始羽化为成虫。若虫共9龄,长达400d以上。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至第三年才产卵。成虫寿命达8~12个月。
蝼蛄夜间离开其洞穴,取食茎或叶,有时会将其咬断的茎叶拖回洞穴食用。蝼蛄可在任何时间取食草根。主要位于地表下边,随吃随前移,可将牧草一片片地齐根咬断,造成大面积的牧草死亡。发生严重草地几乎无根系存在,极易因人员活动、高尔夫车和其他娱乐活动造成进一步为害。蝼蛄还可因其在土壤表面下广筑穴道造成严重危害。修筑穴道使草地草根系同土壤分离(拔秧),从而使根系,牧草死亡。在新建植(特别是用匍匐茎繁殖)或新播种的草地上,筑穴活动造成的危害尤重。被蝼蛄为害的草皮难以移植成活。在高尔夫球场的球洞区草地上穴道使土表凸起不平,影响球的滚动速度和方向。
2 防治方法
2.1 蛴螬
蛴螬长期在土壤中栖息、为害,故为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农业防治浇水:秋末进行冬灌,水量越大蛴螬死亡越多。清除地边、沟里杂草,可消灭金龟子成虫。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盛期用火把、日光灯、黑光灯诱杀,以后两种灯为好。性诱:把盛有水的容器放入地里挖好的坑内,盆中放5个处雌虫,进行性诱。
化学防治在成虫发生盛期用敌百虫、亚胺硫磷、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蛴螬发生为害时,可用50%马拉松800倍液等浇灌草坪、牧草根部。其他药剂如恶虫威、氯吡磷、辛硫磷,甲基异柳磷亦可用来防治此虫。生物防治;防治螬蛴有效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绿僵菌,防治效果达90%。也可用芽孢杆菌粉剂施入土中,使之感病致死。
地上施药防治成虫喷粉:在金龟子出土期间的草场、地边聚集活动的地方,喷撒1.5%乐果粉或2.5%的敌百虫粉,每667用1~2kg。喷雾:40%乐果或氧化乐果800倍,喷洒在寄主上,药效40d左右。涂干:在成虫喜食的树皮上,刮去粗皮,用40%的氧化乐果稍加稀释,涂在树干上。诱杀:取20~30cm长的榆、杨带叶枝条,将基部泡在内吸药液久效磷或乐果中,药液浓度30~50倍,10h后取出树枝捆成把堆放诱杀。
2.2 金针虫
因其各金针虫种发生规律不同,防治方法不同。细胸金针虫秋季处于6~7龄虫有一个食量大增的暴食阶段,为防治重点。播种牧草及草坪时可药剂拌种。亦可用50%对硫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1500倍药液灌根。
生长期防治:每平方米有虫40头以上时,使用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1500倍药液浇灌,10d后才可见其防治效果。
沟金针虫药剂处理土壤。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直接施入土中根际,和覆土拌匀,薄覆一层。呋喃丹可兼治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等害虫。在幼虫为害期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此虫有春季暴食习性,所以要加强春季的防治。
2.3 地老虎
防治之前应进行小地老虎的种群数量调查。调查方法为:用30ml(2汤匙)柠檬味的洗碗用的洗涤剂对入8L水中,然后喷洒到1面积的草地及草坪上,待洗涤剂溶液渗过枯草层进入土壤后的2~8min,迫使幼虫爬出地表。其他洗涤剂会有同样效果,但用之前应先试一试对牧草及草坪是否有毒害。多数高尔夫球场的防治指标(经济阈值)为每平方米5头。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的配方为红糖1、醋3、水10、可溶性敌百虫0.3,拌匀即成置于盘内。无风晴天傍晚放置,次日晨收回。每4000左右草地放1盘。
药剂防治:50%辛硫磷、2.5%溴氰菊酯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杀螟硫磷1000~2000倍液喷雾。氯吡磷对小地老虎非常有效,具体施药方法参见药剂标签或说明。
2.4 蝼蛄
有效的防治取决于对生活史的理解、全年的详尽的测报工作和综合防治,如草场调查和观测、标图、取样和适时合理采取防治措施。无短期和一次施药便能根除的捷便方法。因其栖于土内,一般杀虫剂难以奏效。施药对土室中的卵无效果。根据蝼蛄发育阶段选择适时施药时间对有效防治非常重要。龄期越高抗药性越强,对老龄若虫和成虫的防治通常是功倍事半。
化学防治:(1)拌种:新建或改建草坪播种时可用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0~800倍液拌种。50%对硫磷和40%甲基异柳磷也可用来拌种。对蝼蛄防治效果95%,药效30~40d。(2)毒饵防治饵料:的鲜草,鲜菜及蝼蛄喜食的块根、块茎炒香的麦麸、豆饼和煮过的谷子。(3)药剂:50%对硫磷乳油,20%甲基异柳磷、40%水胺硫磷、50%甲胺磷。用药量不要太大,以免有异味引起蝼蛄拒食。如将麸皮或谷糠炒熟,用辛硫磷药液拌匀,于傍晚撒放田间进行诱杀。
参考文献
[1]袁锋主编.农业昆虫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赵善饮主编.植物化学保护[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刘长仲主编.草地保护学[J].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8.
[4]尹楚道.害虫综合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1999(3).
牧草种植范文4
第一式木兰报春
功效:使人体上下舒展,头脑清醒,肌肉放松,精神振奋。
动作:1、双手侧平举,眼看左手方,双手手心朝上(图1);
2、往上合抱捧气至头前额上方(图2);
3、而后双手往下放至腹前下方(指尖相对)(图3);
4、继续抱球提至前额(掌朝内,距前额两拳宽)(图4):
5、翻掌上拔至头上方,同时双脚跟立起(图5):
6、双手朝体侧放回到两腿外侧还原(图6)。
左右各一遍,第二遍看右手方。
第二式 仙人指路
功效:活动肩关节,调整和增强肩周围神经系统功能。
动作:1、左手提至左斜前方平托肩高(掌心朝上),右手按掌在右腿旁(图7);
2、左手从右腋往下穿掌(双腿屈膝)(图8),右手同时提起至左斜前方(掌朝左侧)。
3、右转腰,带右手划弧至身左后力,左手朝右斜前方伸出(掌朝左侧)(图10);
4、左手翻掌朝朴收回,同时压肩,压肘,压腕,至肩平高,眼看右手
5、右手提起至右斜前方,平托肩高(掌朝上)(图11);
6、双手前平按掌(直膝),还原(图12)。
左右各一遍,先做左手平托,后做右手平托。
第三式 玉女献桃
功效:以活动颈部为主,自然调节和增强颈椎功能。
动作:1、双手从两腰侧反穿手至(掌心朝外)平肩高,出左脚(图13);
2、右脚盖左脚,按掌仰面(图14);
3、下蹲(图15),双手捧球(掌朝上),身起提膝(右腿)(图16);
4、横步(右腿),双手平肩高,两侧展开(掌朝上)(图17);
5、左脚并右脚(屈膝),双手往头上方提起,指尖相对(抱球)(图18);
6、按掌(直膝),还原。
第四式 天王托塔
功效:通过蠕动腹部,自然调节肠胃功能。
动作:1、双手从左腿前平抹至右腿前(图19);
2、右手指穿掌至右耳上方(指尖朝上)(图20);
3、翻掌上拔,立脚跟,同时左手按掌(图21);
4、体左转,横退右步(图22),右手从腹前下蠕动,右转身回并步(屈膝)(图23);
5、双手前平伸出(掌朝下)(图24);
6、按掌(直膝),还原。
左右各做一遍,第二遍从右腿前平抹。
第五式 掌推华山
功效:以腰为轴,通过转动上身以恢复腰椎功能。
动作:1、双手(左斜前方)捧球提膝(左)(图25);
2、左斜前方落脚跟(左)到斜前方(图26);
3、右转腰,双手放至两侧腰处(指尖朝上)(图27);
4、左转腰,朝左斜前方弓步推出(双手指尖朝上)(图28);
5、双手平肩打开至体两侧(掌朝上)(图29);
6、双手收至腰间,掌心朝前,左脚收回并右步(屈膝)(图30);
7、双手朝前推掌(指尖朝上)(图31);
8、按掌(直膝),还原(图32)。
左右各一遍。
第六式 龙凤戏珠
功效:以手指关节活动为主,通过抡指、弹指达到调整、增强心脑血管功能之功效。
动作:1、双手从体两侧穿手至肩高(掌朝上),横左步(图33);
2、右脚朝左后叉步,双手举至头前斜上方(掌朝内)(图34);
3、抡指下蹲(在腿两侧抡指),掌朝下(图35);
4、身起(重心向前)双手仍提至头前斜上方(掌朝下)(图36);
5、(重心往后)将双手收至胸前(做弹指动作)(图37);
6、横右步,双手(从胸前弹出)后两侧平肩,打开(掌朝上)(图38);
7、收左并右步(屈膝),双手前平(掌朝下)(图39);
8、按掌(直膝),还原。
左右各一遍,第二遍横出右步。
第七式 青龙登云
功效:以腰腿部运动为主,勾脚面,下压腿部坐骨神经,达到调整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使腿部气血畅通。
动作:1、双手(掌朝下)从左肩前平抹至右侧肩高(图40),双手抱球式(左上右下),同时提膝(右)(图41);
2、左手上顶,右手前推(双手同时打开),同时蹬右脚至右斜前方(图42);
3、右脚落至体前方,脚跟着地,勾脚面(下压腿部坐骨神经)(图43);
4、双手从腋下抛出(献哈达式);
5、收右并左步;
6、双手从身后划弧至前平肩高(屈膝)(图44);
7、按掌(直膝)还原。
左右各一遍,第二遍双手从右肩前平抹至左侧。
第八式 木兰盛开
功效:以伸屑运动为主,全面调理身体,疏通人体经脉。
动作:1、双手前伸(平肩两掌向对)(图45);
2、双手平肩打开(眼看左手方)(图46);
3、双手内旋腕至肩上(掌朝上指尖朝脖颈)(图47);
4、双手往上伸拔,立脚跟(图48);
5、双手体侧放回,脚跟放下(图49);
牧草种植范文5
关键词:麦草;乙醇提取;木质素;汽爆;红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S543;TQ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228-04
Study on the Extracting Technology of Lignin from Wheat Straw by Organic Solvent
TIAN Yi-hong,LI Da-chen,GONG Da-chu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Hubei,China)
Abstract: Lignin was extracted by organic solvent from exploded wheat straw, purified by Bj?rkman method and analyzed by Infrared spectrometry(IR).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volume ratio of ethanol, 30%(containing 1g/L NaOH); Reaction temperature, 160 ℃; Reaction time, 15 min. The yield of crude lignin reached 35.26%. I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tained lignin contained 3 basic structures, guaiacyl(G), syringyl (GS) and p-hydroxyphenyl(H). The active groups were well reserved and would be the idea material for synthesis of other chemical materials.
Key words: wheat straw; ethanol extraction; lignin; steam exploded; IR
木质素是一类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的复杂的无定形高聚物[1]。在植物体内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一起构成超分子体系,木质素作为纤维素的粘合剂,能增强植物体的机械强度[2]。分解后的木质素单体及其二聚体可转化为有工业意义的化学品,如被誉为香料之王的香草醛,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活性和一定抗肿瘤作用的香草酸,以及阿魏酸、苯酚类物质等[3,4]。
木质素分离提取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木质素以外的成分溶解,木质素作为不溶物质沉淀下来;另一类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木质素溶解,从而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分离,得到木质素[5]。
作为木质素提取的新方法的有机溶剂法主要是利用有机溶剂(或和少量催化剂共同作用)良好的溶解性和易挥发性,分离、水解或溶解植物中的木质素,使得木质素与纤维素充分、高效分离。整个提取过程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可以通过蒸馏法来回收有机溶剂,反复循环利用,无废水或只有少量废水排放,得到的高纯度木质素是良好的化工原料,也为木质素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汽爆处理可以回收半纤维素,而木质素仍残留在纤维素固体材料中,汽爆过程使木质素结构中的α-丙烯醚键和部分β-丙烯醚键裂开,使乙醇更易提取出木质素[6]。使用有机溶剂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与现有的碱法或酸法相比有许多优势:①使用真空干燥,可以使萃取物与溶剂较为快速有效地分离;②萃取液可以通过冷凝回收循环使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③使用有机溶剂使提取环境相对温和,对木质素的变性程度较少,便于后续的化学改性的实施。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方法从汽爆麦草中有效提取木质素,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手段研究其结构特征,以期通过对木质素结构的研究来开发高附加值的木质素产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汽爆麦草(爆破温度220℃,爆破压力1MPa),购自河南天冠集团,由三峡大学艾伦・麦克德尔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保存。
1.2 方法
1.2.1 汽爆麦草组分分离工艺 汽爆麦草组分分离工艺流程见图1。
1.2.2 原材料的成分分析 将汽爆麦草过40目筛,于60℃烘干至恒重后存放于干燥器中备用。用Kett 610型水分测定仪测定其含水率。应用VELP Raw Fiber Extractor纤维素测定仪[7]测定原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质量分数。
1.2.3 汽爆材料的水提 称取5 g汽爆麦草,加去离子水100 mL,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25~100 ℃),边加热边搅拌,保温一段时间(5~60 min)后进行抽滤,重复以上步骤4~5次,抽滤后定容为100 mL,利用DNS法在480 nm测定水提液中木糖浓度[8]。木糖得率=提取的木糖质量/[汽爆麦草的质量(1-w)],w为汽爆麦草含水率。
1.2.4 木质素的有机溶剂萃取分离 取水提过的汽爆麦草干燥残渣作原料,按照固液比1∶50(m/V,g∶mL,下同)加入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含1 g/L NaOH)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全部完成后通冷凝水冷却、离心。滤渣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得纤维素。滤液在40 ℃真空旋转蒸发至浑浊,回收乙醇以便再利用。因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沉淀,用3 mol/L的HCl调pH至2.5~3.0,使滤液在搅拌下絮凝。取一张烘干至恒重的滤纸,将絮凝混合液用该滤纸过滤,所得固体与滤纸一起烘干至恒重后称其总质量,减去滤纸质量后,用于计算木质素得率。木质素得率=木质素质量/水洗后麦草干渣质量×100%。试验过程中使固液比(1∶50)及乙醇溶液中NaOH浓度(1g/L)保持恒定,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着重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对木质素得率的影响。
1.2.5 木质素的提纯方法(Bj?rkman法)[9] 将粗木质素水洗风干后溶解于体积分数为90%的乙酸溶液中,3 500 r/m离心15 min除去沉淀杂质。然后将上清液转移到去离子水中使木质素析出沉淀,经离心后用去离子水水洗沉淀至无醋酸气味后进行自然风干,再将其溶解于1,2-二氯乙烷/乙醇(2∶1,V/V,下同)溶液中,离心除去沉淀不溶物,然后在溶液中加入乙醚使木质素析出,经离心得到木质素沉淀,用去离子水水洗3次,经真空干燥后得纯化后的木质素。
1.2.6 木质素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采用KBr压片法:称取纯化后的木质素试样2 mg和KBr 300 mg一起研磨,在红外光谱仪中扫描,扫描波长范围为370~4 000 cm-1得到红外光谱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汽爆麦草中各组分质量分数分析
利用VELP Raw Fiber Extractor纤维素测定仪测得试验中所用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麦草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麦草经汽爆处理后,原料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均发生不同程度地降解。水洗后的汽爆麦草与未洗的汽爆麦草相比各组分均呈增加趋势,主要是因为水洗除去了大部分可溶性物质,如汽爆过程中产生的木糖、葡萄糖、甲酸、乙酸、乙酰丙酸、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等。乙醇萃取后的汽爆麦草的纤维素质量分数很高,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有机溶剂型木质素及部分可溶于乙醇的物质被提取了出来。
2.2 汽爆麦草中各水洗因素对木糖去除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见,汽爆麦草的半纤维素很大一部分被水解,同时还产生了很多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因此进行水洗既可以回收糖类等供微生物利用,还可以将残留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除去。水提液中的物质主要来自于半纤维素,由于具有部分木质素和色素而使水提液呈现黄褐色。各种水洗因素对木糖去除效果的影响可以通过观察木糖得率得到,见图2至图5。
从图2可以看出,当固液比为1∶30时木糖得率最高。从图3可以看出,提取温度过低木糖得率很低,随着提取温度的上升木糖得率提高,当提取温度为100 ℃时,木糖得率略有下降,可见并非提取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木糖的提出。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木糖得率在上升。然而,经15 min提取后木糖得率上升缓慢,由此可见经15 min提取即可有效地提出木糖。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多,木糖得率在上升,但经2次提取后木糖得率上升缓慢,可见经2次提取即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综上所述,汽爆麦草在固液比为1∶30,85 ℃热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min,木糖得率较高,达到1.51%,可以有效地去除木糖。
2.3 乙醇提取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的获得
采用NaOH为催化剂,用乙醇提取木质素,木质素得率受到保温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反应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正交设计方案进行试验以期获取最佳工艺条件,因素与水平见表2,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直观分析和极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保温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木质素得率的影响较大,具有显著性。乙醇体积分数对木质素得率的影响很小,乙醇主要发挥溶剂的作用[8],乙醇提取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0%,反应温度160 ℃,保温时间15 min,并以1 g/L NaOH作为反应催化剂,这时木质素得率高达35.26%,且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2.4 纯化后的木质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提取的木质素中含有部分降解的木质素、色素和糖,采用Bj?rkman法纯化,加入体积分数为90%的乙酸溶液主要去除糖类物质,加入1,2-二氯乙烷/乙醇是为了去除色素和部分降解的木质素[9],经纯化的木质素,仍含有少量糖。本试验中纯化后的木质素产品经KBr压片后所测红外光谱图见图6,木质素分子结构中的特征基团在红外光谱上有明确的特征峰。
从木质素红外光谱图(图6)可以看出,在3 400 cm-1附近有宽而强的峰,这是-OH中氢键伸缩振动峰,2 935 cm-1为C-H的伸缩振动峰。木质素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主要集中在800~1 800 cm-1的指纹区,将它们的主要吸收峰位置及峰的归属列于表4。
从图6及表4可见,1 328(紫丁香基的C-O伸展振动)、1 260~1 270(愈创木基甲氧C-O伸展振动)和1 032(愈创木基振动)cm-1处有吸收峰,表明乙醇提取的木质素含有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结构;同时,在1 167cm-1处也有明显地吸收,此为酯键中C-O-C伸展振动,由此说明所得木质素含有酯基结构[10]。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本试验提取出的木质素含有的3种基本结构为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和对-羟基苯丙基。乙醇提取出的木质素在结构上较好地保留了各种活性基团,而且活性基团含量丰富,有望成为合成其他化工方面材料的理想原料。
3 结论
采用有机溶剂法对汽爆麦草中木质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提出了合适的提取方法以及最优的工艺条件,并对木质素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1)汽爆不但能有效地回收半纤维素,而且使木质素软化和部分断裂,使乙醇更易提取出木质素。
2)汽爆渣在固液比为1∶30,85℃热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15min时木糖得率达到1.51%,可以有效地去除木糖。
3)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0%,反应温度160 ℃,保温时间15 min,并取1 g/L NaOH作为反应催化剂,此时木质素得率最高达35.26%。
4)木质素经纯化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检测,发现于此条件下所提取出的木质素含有3种基本结构,为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和对-羟基苯丙基,它们在结构上较好地保留了各种活性基团,有望成为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绿色原料。
5)乙醇提取木质素具有环保节能、对木质素的活性基团影响小的优点,试验中乙醇回收率可达80%,并且可以回收再利用。
参考文献:
[1] 高 洁,汤烈贵.纤维素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邱卫华,陈洪章. 木质素的结构、功能及高值化利用[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6,14(1):52-59.
[3] 孙 勇,李佐虎,陈洪章.木质素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5,13(4):42-48.
[4] 廖俊和,罗学刚. 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最新研究进展[J]. 林产化工通讯,2004,38(3):20-24.
[5] 苏同福,高玉珍,刘 霞,等. 木质素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3):356-362.
[6] 陈洪章,李佐虎. 木质纤维原料组分分离的研究[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3,11(4):31-40.
[7] 曾 晶,龚东平,龚大春,等. 木质纤维素分级处理工艺[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164-167.
[8] 王文岭,黄雪松. DNS法测定木糖含量时最佳测定波长的选择[J]. 食品科学,2006,27(4):196-198.
牧草种植范文6
一、致富新贵蛹虫草 栽培简单效益好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药食兼用珍菌,具有补肺益肾、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等功效。商丘宏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小麦、大米、蚕蛹、金蝉等为原料,人工培育蛹虫草获得成功。从种到收60天左右,一间普通农房年获利可达4~6万元,成为我国虫草产业的重大突破。
二、小麦大米作原料 温度湿度最重要
种植蛹虫草和种植其他食用菌一样,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种植管理上甚至比种植小麦、大米还要简单易行。
设施 种植蛹虫草可因陋就简,普通的农房、地下室、窑洞、仓库、塑料大棚等都可以稍加改造加以利用,栽培室可采用立体栽培模式,房间以15~50平方米为最佳,方便管理采收。
原料 蛹虫草原材料可用小麦、大米、蚕蛹、金蝉、黄粉虫等培植利用。市场上出售的蛹虫草以大米、小麦为培养基的居多,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大米或者小麦,精选去除霉变部分,简单淘洗一次即可使用。
接种 将配好的营养液倒入放有大米小麦的盆或罐头瓶中,直接灭菌后,用蒸馏水将菌种稀释后直接进行接种,接种时要喷洒均匀,要保证接种室干净卫生,不被杂菌感染。菌种用完之后直接密封送入培养室,种植工作就完成了。
温度 蛹虫草从种到收需要60天左右,种植管理虽然简单易行,但最为关键的是温度。做好温度调控可一年四季工厂化生产。蛹虫草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3~25℃。前期发菌阶段需要适当低温,以防菌丝出现旺长,菌丝生长阶段要避光培育,待菌丝长满后可逐步见光,适当提高栽培室温度和湿度,以利于虫草生长。
湿度 蛹虫草喜欢高湿环境,蛹虫草栽培进入30天后,对湿度要求开始加强,如湿度达不到要求可进行人工补湿,既可用专业的加湿器,也可用普通的喷雾器定时喷水,还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提高环境湿度。
三、从种到收60天 科学采收获高效
经过40~60天的精心栽培,蛹虫草长至7~12厘米时,一般不再生长。在顶端出现很多小刺并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棒状时,表明蛹虫草已经成熟,可以采收了。采收时,打开培养盆的封口膜,将蛹虫草连同培养基从盆中取出。将蛹虫草和培养基进行分离,采收下的蛹虫草整齐放入器具内就可以了。如果准备二次采收,需要用无菌镊子从培养盆中小心夹出子实体。取出成熟的蛹虫草后,在培养瓶里再加少量的灭菌过的液体培养基,重新包扎好瓶口,继续培养,20天左右又可长出第二茬蛹虫草。
采收下来的蛹虫草晒干、烘干或晾干均可,蛹虫草成品不要在太阳光下长期直晒以免褪色。干燥后的蛹虫草应存放在密闭的塑料袋内或直接作为商品出售。如要储存应密封好放在低温干燥处,以免返潮。也可连盆一起出售新鲜虫草。
四、掌握技术再上马 找好销路风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