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现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现象分析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1

【关键词】2元店;社会;失范;不平等

一、两元店现象

仿佛是突然间,两元店的卖场开始遍布中小城镇,没有过多的装修,只有超市的货架和每件都只卖2元的商品。店里面所售的商品大多是生活用品,食品、餐具、图书、玩具、文具、电器、日用品应有尽有。但是,这些物品实际上是由一些不正规的家庭作坊制作出来的假冒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合格证,即为“三无”产品,外观参差不齐,大部分商品做工粗糙,包装简陋,质量堪忧。还有一些商品是伪品牌,如妮维雅洁面乳、隆力奇护手霜、六神花露水等,包装上仿得很逼真,但是悄悄打开却发现气味、色泽跟正品均有很大出入。除质量低劣,同时还存在着一些违禁物品,如激光手电等等。

店里的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两元一件,所有商品一律两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叫卖声,这样的等门槛效应,让很多人经不住价格的诱惑,想走进去看看。

二、现象的背后

两元店现象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两元店里所售的商品均是一些“三无”产品和一些仿制品,不仅涉及商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涉及到版权问题,此外还有可能对购买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这种现象可以认为是一种反常态的社会现象。由于这样的一种销售行为实质上是违背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的,贩卖者缺失了真诚的道德义务,所以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称为道德失范现象。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是由于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导致了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但是,竞争总是会有胜负输赢之分。为了生存,竞争中的失利者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它们要么被人淘汰,要么进行改革,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改革本身意味着必须确立一个新的专门领域。但是随着人口数量和交往程度的进一步增加,人们之间的竞争又会加剧,因而又会有新的职业领域开辟出来,这样,劳动分工也就一步一步地扩大和发展起来。但是,并非所有的新职业领域都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总会有部分即没有资源又没有劳动分工可能会有偏离正常的形式的可能,从而导致了各种“反常”分工形式出现。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许多规章制度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并非相符合,有的甚至落后于一些社会现象。而在任何时代都需要通过一定类型的有效社会规范来加以约束和协调人们的行为规范。这些稳定和有效的社会规范规定了通常情况下人们所必须遵循的方式和规则、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应该分享的权利和利益等等。当社会规范缺位时,则造成了一种社会的真空状态。所以这种以微小的投入牟取暴利的现象,就是涂尔干所谓的“失范的分工”表现出的现象。

大部分开两元店的店主都不认为,开这样的店是违规的。加之两元店所需的成本小,国家关于这方面的规章制度的不全面,造成了2元店现象滋生的温床。但是,2元店现象并不仅仅只是贩卖者的道德缺失。造成这样的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失范,还需要将其与2元店的商品供应商,也就是一些不规则的专门生产仿制品和劣质产品的工厂作坊相联接起来。可以说,2元店是一种散货渠道,或者说成一种方式。由于成本优势而导致的价格优势会对传统的小商品市场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巨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就是竞争后,所产生的道德失范后果。

2元店现象的背后,不仅仅是与生产商和销售商有关,由于是社会交流活动,所以也与购买者相关。如果没有购买者的参与,这种社会交流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去扮演购买者这个角色呢?正如上文所说那样,是因为店内的价格便宜,花钱也不觉得浪费,所以就买了。但是这些2元店里的商品质量令人堪忧,商品很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为什么质量如此低劣的商品还是会有人去购买呢?观察得知,一般是老人、妇女、学生、打工者去光顾,因为在这样的店里面花钱不心疼。可见光顾2元店的人群大多是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人们。如此,2元店的现象的背后就隐藏着我国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

自从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松动并发生变化。一时间,民营、私营企业开始增多,这些私营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员的社会阶层开始迅速上升。韦伯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中的经济标准在划分社会分层时的所占分量也变得更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的优势不断积累的同时,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的劣势也在不断的积累。结果这样就形成了“马太效应”,就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经济所得日益悬殊,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没钱的穷人像是处于中下等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妇女、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底层的打工者、农民,他们为了省钱得到实惠,很乐意光顾2元店。正是这样,助长了2元店现象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2元店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2元店的出现、兴盛并不仅仅是一种类型的商店的出现那么简单。社会是个复杂体,社会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也是复杂的。它的存在与整个社会相关,是社会在其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态表现。这些病态表现为在劳动分工发展过程中公民的道德观念的缺失、社会分层所带来的不平等以及各阶层贫富差距悬殊。所以,2元店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仍一个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2

关键词:农民工;边缘化;制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41-02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1]。根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估算[2],2004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2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全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多人,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尽管农民工群体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或者说,成为一个巨大的边缘化群体。①

一、农民工边缘化的具体体现

农民工在转移流动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但在就业机会、就业空间、就业渠道以及一系列带有“城乡二元区别对待”的体制化环境里,其特殊身份及边缘性地位使之一直处于尴尬的处境之中。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农民工群体明显被主流城市社会忽视,成为边缘化群体,且其“边缘人”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空间边缘人”、“体制边缘人”、“文化边缘人”和“身份边缘人”几个方面 [3]。

从农民工生存的地域空间上看,由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自然属于农村人,同时,持久外出流动的现实又使得他们很多时间实际上生活在城市,成了城里人。

从现有的制度性设置看,城市社会保障领域诸多福利性、保障性制度很少涵盖农民工群体,加之自身的维权意识、法律观念和知识的欠缺,使得农民工在失业、工伤、医疗及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得到制度保障的“国民待遇”。

从文化角度看,农民工的道德思想观念带有更为传统的色彩,但随着城市生活中现代思想的不断改变及市场经济观念的逐渐渗人,他们不得不面对在城市社会占据主导的现代文化,因而使自身处于传统农村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接受与继承的交叉点上。传统的行为习惯难以保持,具有现代气息的行为方式又很难接受并习得,从而扮演起既非传统又非现代的 “文化边缘人”角色。

从身份定位上看,农民工对留在城市抱有强烈的期望,但因户籍所限,他们尽管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却仍然不被视为城市人。因此,他们被称为介于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身份边缘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博士所作的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78.3%的人不经常、基本没有或完全没有与当地人交往,有46. 8%的人根本不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有36.8%的人在流入地找不到家的感觉 [4]。

二、农民工边缘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也交织着千千万万进城农民工复杂的心理和情绪纠葛。在快速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之所以出现了边缘化现象,其原因同样是复杂而多元的,有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的,也有制度、文化和心理方面的。如果以社会学学科视角做以限制,则农民工被边缘化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户籍制度的制约。城市农民工边缘化现象的成因最重要的并不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使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户籍制度是形成二元社会格局最具影响力的制度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户籍管理制度在控制城市人口过度膨胀、防止农民大规模涌入城市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以20世纪50年代的实际来看,这一制度确有它的必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在特定环境下出台的制度并没有及时作出调整,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因人为设置的“鸿沟”而将城乡社会隔离开来,最终导致城乡二元格局的形成,成为中国目前诸多社会问题包括城市化进程面临困境的重要障碍。

2.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制度无疑是现代国家确保社会公正、公平的最主要制度设置之一。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技能和素质,更关乎职业选择、社会分层与流动这些根本性的方面。就农民工群体而言,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进城后的技术培训,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但由于各种条件制约,目前庞大的农民工人口群体难以享受国家的相关培训,而其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

大量农民工进城的初衷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同时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和受教育机会,但因种种因素所限,很多农民工选择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产生“留守儿童”,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问题,并由此给农民工家庭带来了代际之间的恶性循环。

3.各类歧视和社会保障缺乏。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对农民看法的片面性,造成了部分城市居民在心理上把农民工看成是城市的“他者”而对他们抱有偏见,有的市民认为农民工进城抢了城里人饭碗,破坏了城市的社会治安,恶化了城市的环境,降低了市民的生活安全感等等。据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对北京市民的调查,市民们把“外地人影响社会秩序”排在社会问题的第二位,占91. 4%[5]。

偏见带来了种种制度性歧视或社会心理歧视,如职业歧视、教育歧视、待遇歧视、人格歧视、通婚歧视等等。许多农民工表示,虽然在城市工作,但离城市很远,他们不怕艰辛的劳动,怕的是社会歧视。据社会学家李强教授的个案调查,“绝大多数进城农民认为他们“被人家看不起”和“受歧视”,因而使他们对城里人形成了一种不满情绪 [6]。

在农民工的权益难以保障方面,可以说问题更为普遍。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具有非市民身份的农民工的保障程度低、覆盖面过窄,且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并未依法与外来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很难拿出切实可信的证据 [7]。

三、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应对思路

1.打破户籍制度藩篱,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公民居住自由和迁徙自由的权利,并逐渐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权益。如果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户籍信息联网,将更有利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守性的改革办法包括农转非和城市化两种,而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思路是以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迁徙为出发点,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城市人口向农村的流动 [8]。

2.完善社会保障及教育制度,进一步改变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农民工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前提下一旦出现伤亡事故,便陷入了十分危险和困难的境地,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和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国家首先应建立健全适合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其加以规范。其次,要加快农村教育建设,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高度关注农民工培训问题。同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农民工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来两方面入手。农民工的输出地应加大力度建设适合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环境,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消除歧视,建立相应的关怀农民工的社会机制。农民工进入城市,要成为城市市民,就要在接受城市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接受城市的精神文化,从而内在地融入城市。但现有的各种非正式制度歧视(职业歧视、教育歧视、待遇歧视、人格歧视、通婚歧视等)对农民工的制约很大,其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身份等级”意识。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通过舆论、大众传媒等手段,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和“权利平等”理念,改变一些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通过多种途径在社会伦理道德、习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不断促进城市市民与农民工的交往和沟通,从而为农民工再社会化――融人城市做好铺垫 [9]。

4.完善各种用工机制,客观公正地对待农民工。目前在城市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较为普遍的用工排斥和歧视,无疑是农民工得不到公正对待的直接表现。因而用工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对于确保农民工的权益意义重大。对此,政府应建立对市场法人单位在用工方面的监管机制,通过对违反规定者的严惩使之在心理和行为上作出调整。

总之,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它是个体从农村走向城市进而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转变的全过程。“流动人口作为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载体,承载了传统与现代在变迁中表现出的矛盾冲突与不和谐……如果农民工所承载的文化冲突不断被积累,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强烈的社会被剥夺感,从而危及到社会和谐发展。”[10]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他们正在并将继续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农民工的市民化也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同H.孟德拉斯所预言的那样,伴随城市化发展和农民工身份的转变,“农民的终结”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罗惠缙.“城市边缘人”的逃避与对抗――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文化解读[J].热点关注,2003,(16).

[4]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杨东平.未来生存空间[EB/OL].http: // fon.

[6]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5).

[7]张静.浅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J].安徽财经大学,2006,(5).

[8]黄卫红.户籍制度:阻碍农民致富路[J].视点,2005,(3).

[9]王燕华,张大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再社会化”问题――农民转化成市民的一些制约因素思考[D].北京:中国农业大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3

关键词:社会保障;民工荒;农民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labor shortage" is a reflection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laws.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to address the "labor shortage" the ques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to achieve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social harmony. migrant worker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due to lower payment rate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onvergence,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migrant workers the minimum livelihood guarantee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group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tifi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初开始,福建、广东、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相继出现农民工短缺现象,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短缺形势相当严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有近200万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私营、港澳台资及外资企业三类企业目前农民工短缺数量相当于这些企业就业人员总数的12%左右。据此推算, 广东省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人,且这一数字仍有上升的趋势。[1] 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2006年对珠江三角洲的缺工问题做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缺工的占64%,比2005年增长了10%,其中认为缺技工的占18%,缺普工的占了53%,认为两者都缺的占26%。2007年,基层劳动力短缺已经由东南沿海蔓延到北方内陆,从东部扩展到中部乃至全国,从暂时的缺工变成了长期的趋势。200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提出警告:中国将要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2]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占到50%以上。深入研究“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效解决“民工荒”问题迫在眉睫。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二、“民工荒”现象折射出我国社会保障的制度缺陷

造成“民工荒”的原因较多,工资水平低并长期不见涨,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等固然是重要的诱因,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民工荒”的重要制度因素。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高需求与低参保率的矛盾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面临生存、疾病、失业等诸多风险,需要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大多数从事的都是苦、脏、累、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工作,其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自身技术水平低、企业拖欠工资等情况又使得农民工的收入具有不稳定性,他们面临生存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亟需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

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参保率非常低,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21.6%、31.8%、5.5%和33.7%,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更低,分别为2.9%、3.1%和5.6%。农民工一旦出事,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生活往往陷入困境。[3]农民工参保意愿不高的原因在于社会保障的个人承担比例对农民工来说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成为他们的负担。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过窄,农民工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

据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 至500元的占29.26%,500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不少农民工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一旦生病或遇到其他意外支出,农民工就可能出现生活困境。目前,全国农民工工资拖欠仍然达到1000亿元,其中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为71.2%,仅有6%的农民工能够按月领取工资。农民工亟需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护,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护对象通常是城市居民,农民工很难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没有考虑农民工的群体特点

农民进城以后,房无半间,人生地不熟,他们要在城市立足,惟一办法就是在城市实现就业,只有找到工作才能谈得上其他。其工作通常具有短期性特点,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参保意愿都不高。由于城市职工流动性较农民工低,企业也愿意为城市职工承担相应的保险费。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在工作、生活上的诸多差异,要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也应当有别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全采用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保证农民工的参保率,也无法满足农民工对社保的需求。

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及面临的挑战

(一)户籍制度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羁绊

       我国户籍制度人为地将人口分为两种:一种是占总人口75%的农业人口户籍,另一种为非农业人口户籍,身份不同代表的权力、地位和机会也不同。户籍制度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长期下来,其两大缺陷日益突出和固化:一是限制迁徙;二是缺乏基本的人身权益保护。农民工户籍身份是农民,而职业身份是工人,其在城市工作过程中在就业、住房、子女受教育,甚至人身、人格等方面都因为户籍关系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成为游离在城市的边缘人。在城市中,他们必须具备《外出人员务工登记卡》、《外出人员计划生育证》、《暂住证》、《外来人员婚育证》、《就业证》等等一系列证件才能证明他们的身份。这是“民工荒”形成的根本推动力,也是隐藏在“民工荒”背后的制度因素。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工较高的流动性,而流动性使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发挥保障作用。

(二)农民工的高流动性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挑战

大多数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使得社会保险部门的管理难度和运行成本扩大,加之费率偏高而造成用人单位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愿意为农民工投保,甚至可能出现大量裁减农民工的现象。部分农民宁愿多要工资而不愿意缴付养老保险费,或者将不被裁减放在首位考虑。

另外,由于农村没有社会保险,农民工一旦离职,其社保关系就很难衔接。他们往往选择退保,而退保手续难、周期长,造成农民工们很难真正享受到社保的好处。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考虑到农民工的高流动性,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这是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现实挑战。

四、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一)降低缴费率,加强城乡社保体制的衔接,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长期来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做到可携带,并最终为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在工伤保险为所有农民工提供保障的基础上,以大病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险首先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衔接,进一步发展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立一个与城镇养老保障体制不一样的针对农民工的低水平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意识提高后,逐渐向高水平发展。而实现城乡社保制度的一体化必须首先解决户籍制度的问题。

(二)分类建立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基本生活

根据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和流动程度不同,可将农民工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有雇主且职业稳定、有固定收入的农民工;第二类为有雇主但职业不稳定、也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工;第三类为无雇主的农民工。对于后两类农民工,由于其流动性较强,对他们应采取比较灵活的政策。

(三)建立适合农民工群体特点的分层社会保险体制

根据农民工的工作性质、生活状况等群体特点,建立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分层社会保险体制。最迫切的是尽快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其次是建立农民工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然后是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时的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还有必要针对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和无稳定职业的农民工两种情况,设计出两个以上的养老保险方案;最后,还必须规范用工,让所有用人单位均须与所雇用的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洪秋妹,何军.透视中国民工荒现象[j].农业·农村·农民,2006,(5).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生;补课现象;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42-02

众所周知,补课本是专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因客观原因(病、事)不能参加集体学习,而牺牲师生的休息时间,由授课老师把耽误的课业内容补上。它有两大特点:首先补课的内容必须是主体(学生)所耽误的课业;其次,补课的客体(任课教师)一般应该是不计报酬的[1]。正常的补课行为应该是对教学计划的完善,是对教学任务的补充,应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但是,近些年来的“补课风”却违背了这些目的,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计划。更有甚者,有些中小学校补课以赢利为目的,乱加课、乱收费,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也违背了教育规律。

一、补课现象的成因

(一)社会的原因:补课现象的深层原因

1.社会流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社会职务、社会收入、社会地位等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个人从一个社会阶层进入另一个社会阶层就叫做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分为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和水平流动三种。合理的社会流动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可以使一些处于低层次的社会成员来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影响个人流动的因素宏观上可以分为如下四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教育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更加自由化,向上的社会流动趋势比较明显,比例开始增加,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容易达到社会流动的目的。教育便成为人们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生把刻苦学习、考取理想的学校作为自己日后获取更多资源的准备,这也给教育施加了很大的社会压力。为了更好地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更大的升学的可能性,学校、家长、学生就自然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性。而要在这场持久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增加学习时间成了一种必要的选择。补课也就由此而兴起。

2.就业压力。学生接受教育、努力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后能够得到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由于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在招聘人才时对应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自然形成了高学历能获得好职位、高收入的现象,高学历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些单位在招聘时甚至打出“非名牌大学”、“非本科学历”不予考虑的招牌。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使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家长也认为高学历、高文凭能使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有更强的优势。因此,家长也不惜花钱,希望通过补课使学生能够在高考时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以后得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做准备。

3.经济利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实行全民受教育需要投入很大的教育经费,但是,现在全国普遍存在着教育经费缺乏的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些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地区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还有163个县的小学,142个县的初中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为零;部分条件比较差的学校无法靠校办产业或者其他的手段来增加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确保教师基本的生活费用,许多学校就利用补课收取的学生的费用来填补经费的不足。同时,还有少数学校和教师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补课费获取额外的收入,进行“创收”。

(二)教育原因:补课现象的直接原因

1.考试制度不健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体现了我国不健全的考试制度的弊端。考试一直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升学,也决定着学生的未来,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时,按照“考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的节假日和占用音、体、美的上课时间来进行或强化考试科目的学习,以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应试教育弊端之一,就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高的学校被评为各省市地区的重点中小学,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师资力量增强,由于教师待遇的改善,教师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生源好,直接又导致升学率更高,这样就保证了学校的良性循环。但还有一部分升学率不高的学校,学校名誉受到影响,招收学生都是重点学校选拔后剩下的学生,最终导致升学率持续不升,也形成了这类学校的恶性循环。因此,学校为了保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利用假期对学生进行补课,加强学生对考试科目的学习和训练,以此来提高升学率。

2.教学观念错误,教学效率低下。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补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补比不补强,多补比少补强”的思想存在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心里。在这种错误观念的主导下,依然有许多学校视素质教育于不顾,试图通过补课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都培养成高学分低能力的“人才”。

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也是造成补课现象的原因。由于近年来教学和教材改革速度、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储备的知识量也在逐步增多,许多教师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无法保证课堂45分钟的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这样就给补课造成了可钻的“漏洞”。

(三)家庭的原因:补课现象的推动力

寒暑假是学校法定的节假日,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的时间。但这是学生和老师的“特殊”节日,对于广大的家长来说却没有这个假期。部分家长由于工作需要,在假期间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而且伴随着社会迅速发展而出现的网吧、游戏机厅、迪厅等娱乐场所也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聚集地,这对学生在假期间的学习和安全提出了挑战。因此,致使家长呼吁学校在假期间进行补课,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质量,也能保证学生的安全,使家长能够安心工作。

另一方面,在目前出现的“择校热”中,许多地区和学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招生的标准,学校划定分数线,成绩不达线的学生要交千元甚至是上万元的择校费,这给家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重点高中,直至重点大学,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补课便成为一种手段。为数不少的家长也赞成和鼓励学校补课的做法。

二、避免不合理补课现象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宣传,转变观念

首先,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学习各种教育方针政策,加强家校合作,强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成绩好,而且要具备各种能力,在满足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应和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其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仅仅是为取得考试成绩的错误观念,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再次,转变家长的就业观念,社会的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不只是上大学、取得高学历才能有所作为,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学有所长,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环节,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要想使教学成绩有所提高,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补课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不能充分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消化,学生学到的仅仅是知识,不会系统地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会妨碍进一步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样便可以减少甚至取消补课而同样能达到改善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三)改革升学制度,健全学校评价机制

考试是对一个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判定,升学考试则是判定一个学生通过一个时期学习是否具备进入更高层次学校进行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我国现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对于高中乃至更高阶段的学习,由于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要靠考试来实现教育的选择性。因此,要改变现在的补课现象,关键在于如何改革升学制度,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采取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近年来,部分省市和地区不断地改革考试制度,将体育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纳入升学考试之中,改变了原有的“应试”制度,不但考察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校、家长在重视考试成绩的同时也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行的学校评价机制注重学校的“三率”,即“升学率、优秀率、及格率”,以此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机制必然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学校内外为了追求“三率”只重视教育的结果,从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因此,完善评价机制,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进行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把评价的对象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扩大到学校的各个过程和部门中,对学校进行全面评价,避免片面性的继续扩大,从本质上控制不合理补课现象的进一步发展。

(四)强化教育督导功能

教育督导,是指各级政府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视察、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有关教育工作的信息,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教育督导的导向性、沟通性、促进性的功能,加强对学校的管理,采用有力的措施和监察手段,配以相应的惩罚和奖赏制度,对于违规补课的学校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严格控制补课现象的蔓延。

综上所述,学校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场所,同样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避免不合理补课现象的发生,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兴鉴.浅议目前中小学“补课”的弊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2]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5

关键词: “课堂沉闷”现象 学校教育 解决策略

在如今各大高校的课堂中,大学生“课堂沉闷”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仅是学生默认这种现象的存在,而且使许多教师无可奈何。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从事着自己的“活动”,或者玩手机,或者睡觉,或者发呆,真正在听课的人并不占多数。据2011年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的调查显示,大学课堂教师大多在唱“独角戏”,具体表现为“教师以讲为主、偶尔有提问”的课堂占所有课堂的比例高达70.15%。①有人曾在网络上戏言: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生上课期间的手机流量是成反比的,要想知道一节课的听课情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教室里装一个流量监控器。高等教育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其质量也直接影响了人才的质量,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课堂沉闷”实为学校教育中的消极现象

课堂中习以为常的“沉闷现象”实则是充满着消极影响的。因此,选择“沉闷”这个词表述这一现象,是为了将其与如今倡导的积极课堂沉默现象区分开来,使其更为贴切。“沉闷”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为:沉重,烦闷,心情不舒畅,心情沉闷②,可以看出,其与沉默不同,带有较为明显的贬义意味。所以,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中的沉重、烦闷。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该现象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看似常规的现象进行反思,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输入“课堂沉闷”四个关键字查阅到的信息来看,大部分有关此方面的研究都具体到某一类的课堂当中,例如英语课、政治课等,而这里所研究的是存在于大学课堂的共性问题,主要分为两类。首先是课堂外部表现形式的沉闷。具体说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缺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学流程的考虑,会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以此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但是,这个时候,教室里往往会鸦雀无声,学生们纷纷低下头,或者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到处写画,显示出他们很忙,不希望被提问。迫于无奈,教师只得点名,只要有同学被点名起来回答,其他同学就会长舒一口气,然后继续做自己本来在做的事情。这样的状况发生多次后,教师失去了提问学生的兴趣,变回了“一言堂”,师生互动的次数进一步减少。其次是学生内部思维的沉闷。大学课堂教师大多数时间里采用的是讲授法,即按照自己的备课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理想的状态应当是跟着教师的思路逐步理解知识,也就是积极沉默,然而实际上不是如此。学生很难主动思考,教师讲什么,他们记什么,从学习主体变为了“机器”。

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便是如今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完整且普遍的表现。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教师会失去教学的主动性,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也就变得无意义可言了。

二、大学生“课堂沉闷”源于学校教育基本结构要素

在教育学领域,通常认为教育的基本结构要素有四种,分别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学生“课堂沉闷”作为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种问题现象,其形成过程自然离不开这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1.教师的社会及学生认可度制约教师教学

第一,社会认可度低导致教师权威下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权威。就教师权利的“外源性”来看,社会认可度低具体表现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程度较低。虽然教师职业本身深受人们敬重,但是其待遇与其他一些行业之间的差距,让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对它敬而远之。根据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调查显示,2011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仅有42%从事教师职业,并且通过对部分高校的深入研究发现,在放弃从教或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中,有37%因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③教师职业就处在了这种尴尬的境地,虽有较好口碑,却无人问津。这种现状使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课堂上来看,现在的一些学生认为,授课是教师的义务,上课是学生的权利,所以自己是否听课与教师无关,更不用说积极回应教师的讲课内容。

第二,教师职业倦怠使其与学生期望冲突。在如今这个形形的社会里,学生自身特点不同,因而对教师的期望也不尽相同,但是在这多种多样的期望当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希望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方面主要在于教师教学的内源性方面,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对知识需求量的增大,对教学的新期待就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并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然而,一些教师的现实状况并不是如此,多年的从教生活使他们产生了职业倦怠,所以他们仍然使用多年以前的教案,照本宣科。他们习惯性地认为课本知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足够,但是,经过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大学生,对于这些知识量已经很难满足。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产生了冲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缺乏新意,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对课堂的兴趣。

2.同辈群体及社会传媒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

首先,学生易对同辈群体产生依赖心理。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沉闷现象,就其自身原因而言,首先是受其同辈群体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受制于群体规范。在如今的大学课堂当中,一种隐性的群体规范始终存在,那就是保持沉默,表现欲不应过强。这种规范与课堂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受群体一致性的影响,学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在遵守这一规范,如此一来,形成的班级气氛必然是沉闷呆板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其次是对班级中小部分群体的依赖。课堂中总存在着小部分主动打破沉默的群体,他们既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纽带,又成为了大部分学生的依赖对象。大部分学生抱着这样一种心理,反正教师提问总会有人回答,至于被提问就等被问到的时候再说。于是,教师的互动带动的始终是那些固定的少数人,对于课堂沉闷现象而言,剩下的多数人仍然起着决定作用。

除此之外,社会传媒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教师受社会传媒的间接影响不同,学生受到的是来自社会媒体的直接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拥有了电脑、手机等可以获得大量信息的工具,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学生内心的求知欲被激发,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涉及的专业知识或专业领域,他们会在课堂之外主动探寻,因此一些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已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课堂的乐趣。从消极的方面来看,便捷的信息工具除了可以方便地查找知识外,也提供一些可以使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娱乐方式。进入大学之后,一些学生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勤奋努力,而是产生了倦怠心理,这种心理再加上外界各种诱惑的刺激,变成了大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的关键所在。网络和游戏等虚幻的世界占据了这些学生大量的思想空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一部分内容投入过大,必然导致另一部分的荒废,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3.教学内容的选择间接限制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内容选择的间接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隐性课程引发不可控因素。根据吴康宁教授对于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化因素的划分,可将对教师而言的显隐因素与对学生而言的显隐因素这两个维度进行组合,从而区分出教育内容中的社会化因素的四种类型,即a类——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讲均为外显的因素,b类——对教师而言是外显的、对学生而言是内隐的因素,c类——对教师与学生来讲均为内隐的因素,d类——对教师而言是内隐的、对学生而言却是外显的因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含有a类和b类的因素教学内容属于显性课程的范畴,因为这些课程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讲授就可以使学生理解,相对地,含有c类和d类因素的教学内容就属于隐性课程的内容了。这些内容的存在,为课堂添加了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对于含c类因素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知识储备中没有,学生也意识不到,导致课堂内容无法深入,学生对于课堂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很有可能变成含有d类因素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失去了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对教师的期望降低,自然不会对课堂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异质性文化影响教学质量。大学课堂和中小学课堂不同,它所包含的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更为纷繁复杂。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提出“精致型语言编码”和“限制型语言编码”的理论。如学生的家庭文化层次较高,即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精致型的语言编码,高等教育的内容对他而言就越接近一种同质性文化,较容易接受。反之,如果学生的家庭文化水平较低,即学生获得的是一种限制性的语言编码,高等教育的内容对他而言就越接近一种异质性文化,不太容易接受。而大学课堂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一般很少考虑的这些,其内容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校学生的构成差异。这些知识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吸引力。然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趣的存在,因而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沉闷,不耐烦的现象也是有依据可循的。

4.教学方法的形式控制缺乏思维引导

首先,在今天的大学里,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教师走入课堂。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理论,对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教学行为的感性认识水平上。因此,他们通常只把握了课堂的形式控制技巧而非思维引导方法,认为课上有师生间的言语交流就是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但事实上,学生的思维在大部分交流当中只处于机械运动的状态,教师在互动时一般倾向于采用提问法,但是,他们的提问通常旨在向学生提出一些类似于“设问句”的,有指向性答案的问题,这种提问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潜在的定向处理,对于学生来说,无法起到调动思维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当中,最根本的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思维上的相互交流,因此学生思维沉闷是比教学形式不活跃更容易导致“课堂沉闷”现象发生的根源所在。

其次,大多数高校都对教师提出了编写教案的要求,并且对于教案的格式也有了较为细致的规定。教师几乎就像填表一样把课程的安排填入其中,再按照这种编排授课。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自有了很大挑战。教案规定了教师每节课必须有多长时间的互动,有多长时间的讲授,这样的教学就像是在演一出排演过无数遍的戏,对于学生而言,“配合演出”也总有疲惫的时候,当疲惫产生,“罢演”的现象便会随之而来。

三、解决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问题的策略

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出现,让大学课堂失去了本应该有的青春向上的朝气。一些学生费劲千辛万苦挤进大学生行列,却发现大学并不似想象中的美好。因此,改变“课堂沉闷”现象是增强大学生思维活力,学习能力和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下面将针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思考。

1.提高教师权威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力量支持

教师方面,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教师社会地位的问题。就课堂本身而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权威的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一旦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就会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的可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重视。这种重视并不能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而要同时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切实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从重视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单方面侧重,转向重视科研和教学的双方面平衡,从而促使教师重视教学,提高教学主动性,实现由积极教学到社会地位提高再到积极教学的良性循环。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和人格感召能力。韦伯提出,教师的权威应划分为四个方面:法定、传统、专业和感召。就教师个人而言,教师的能力既包括知识储备量,又包括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延伸自己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关注的热点方向,选取适合学生、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学生会受到来自外界社会观念和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双重影响,对教师产生崇敬心理,对课堂充满兴趣,课堂沉闷的气氛自然也会得到改善。

2.发挥同辈群体与信息量增加的积极作用

学生作为课堂沉闷现象的主体,对这种现象的改善必须承担重要责任。首先,应当发挥班级组织作用,将班级组织由一个静态的背景群体转变为一个动态的集体力量。由于学生受其同辈群体影响较大,因此同学间的积极推动对于学生个人行为有较大影响。在之前提到的教师和学生都依赖的小部分群体,应该对整个班级起到带动的作用,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其次,充分利用社会信息传播媒介,主动与教师交流,实现师生间的资源共享。学生应当积极与教师沟通,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层面的沟通。毕竟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是“先行者”,与教师沟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从而共建一个两方都能融入的课堂。同时,我们必须清楚,教师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面对现今如此大的知识量,教师也有其顾及不到的地方,因此,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外通过网络等查阅信息,并与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再加上教师自身较高的专业素质,就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同时提高自身对课堂的兴趣。

3.转变隐性课程与异质文化以减少负影响

在教学内容上,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是隐性课程向显性课程的转化。前面提到社会学当中对教学内容当中四种社会学因素的分类,在教学内容上,为减少不可控因素,应当努力实现的是由c类向b类,d类向a类的转变,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增加自身的信息获取途径和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发挥隐性课程的价值,实现对教学主动性的掌握。另一方面则是异质性文化向同质性文化的转化。学生的水平、来源地、家庭背景等不同是导致异质性文化产生的关键因素,而异质性文化的存在对于学生的适应性和成绩都有影响,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将异质性文化转变为大多数人可接受的同质性文化,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参与权,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适应能力,以积极响应课堂要求,改善沉闷现象。

4.培养可进行专业化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

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根本途径,就是推进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需要的是高等教育内部的共同努力。然而由于受到地位和利益的影响,师范性大学害怕综合性大学师范类专业的发展抢占其在教育行业中的专业地位,而综合性大学担心师范性大学专业门类完善影响其综合地位,师范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在教育上的互动较少,导致真正走进大学的教师都是非专业的教师。正因为这些教师不懂得教育的专业方法,所以对学生思维控制方法的欠缺和程式化教学的问题才会出现。只有当师范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都能够真正站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上看待自身未来的走向,具体而言,可开展一些惠及双方的教师学术交流活动或者开放一些平台进行教师资源共享。只有实现它们之间的对话,才能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产生新的突破,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方法。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保证其接受到高质量的大学教育是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的问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对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改善,是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中国网络电视台.大学遭遇课堂“沉默症”教师大多唱“独角戏”.http:///20120222/101971.shtml.

②百度百科.http:///wiki/%E6%B2%89%E9%97%B7.

③中国网络电视台.调查显示仅4成师范毕业生从教但职业忠诚度高.http:///china/20120912/100939.shtml.

参考文献:

[1]吴康宁.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社会学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9.

[3]吴康宁.对教学内容的若干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1993,4.

[4]王晓柳等.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J].南京师大学报,1989,1.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地位;影响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如果想要让企业的经济实力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员工对企业社保制度上的意见,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适当调整社保基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提供动力支持。

一、社会保险在人力管理中的作用

1.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加强社会保险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做好本职工作,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还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利益,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树立全面的社会保险意识。

2.对员工队伍的稳定作用

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动力就是人力资源,但是目前企业存在员工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员工更换工作较为频繁,或长期待业,则企业为其缴纳的社保基数低,不利于员工社会保险的受益。

3.对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作用

社会保险体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利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福利息息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适当增加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基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实现提升企业生产力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对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

1.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社会保险条例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这些制度的制定,只是简单地对其它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照搬,不同企业在管理上会有不同的差距,每个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状况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样照搬的处理方法只会让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混乱。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规定理念,存在偏差。许多企业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企业核心思想,在员工头脑中的重要影响地位。所以,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许多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没有配备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人员或是部门,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险条例无法有效展开。

许多公司中的公司信息档案管理基础性事务,都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所以企业应该在运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以及体制并真正把这些条例落实到实处,注重对员工在制度上的制约力以及控制力,让员工的头脑中拥有社会保险上的认同意识,是当前企业应该着重进行处理的任务。

2.激励机制

国家的文件运行激励机制的建立,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激励机制的构建也会对社会保险作用的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绩效考核制度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完善。在内容上,社会保险制度是激励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有效地发挥,才能让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保障,在实行过程中,公司不能讲求平均主义或是论资排辈。因为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激励机制进行内容上的完善,才能让每个人的优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的建议

1.更新管理观念

企业想要未来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地将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积极发挥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并将制度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员工们的头脑中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认识进行转变,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还应该借鉴成熟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让人们员工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激发员工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还能让员工们的意见得到良好的抒发。广泛采集意见不仅利于企业的运行发展,也可以让员工们的能力得到增长上的处理。

采集员工对企业运行发展的建议时,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员工们的实际需求,管理层应该积极完善管理上的制度,让员工们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适当的调节社会保障基金上的数量,这样的处理,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员工鼓足干劲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让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活力,也让员工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开发。

2.加强社会保险管理

企业想要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事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就必须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并安排专属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还要相应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了保证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企业的管理层还要依据岗位上的工作责任进行考核制度上的建立,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的机制规范。

3.增强社保管理的透明度

企业可以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定期将缴纳的社会保险情况向员工公布,自觉接受工会和广大员工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险办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员工对社保缴费记录的查询,并向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如果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及时核查解决并告知员工。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了解到,激烈的市鼍赫,让企业的未来发展得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企业想要在竞争过程中维持一个有利的位置,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保险制度管理,让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够得到制度上的保障与支持。

参考文献:

[1]蔡彪.浅析社会保险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J].中华民居,2013,25(8):246-247.

上一篇煞费苦心

下一篇生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