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现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现象分析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1

【关键词】2元店;社会;失范;不平等

一、两元店现象

仿佛是突然间,两元店的卖场开始遍布中小城镇,没有过多的装修,只有超市的货架和每件都只卖2元的商品。店里面所售的商品大多是生活用品,食品、餐具、图书、玩具、文具、电器、日用品应有尽有。但是,这些物品实际上是由一些不正规的家庭作坊制作出来的假冒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合格证,即为“三无”产品,外观参差不齐,大部分商品做工粗糙,包装简陋,质量堪忧。还有一些商品是伪品牌,如妮维雅洁面乳、隆力奇护手霜、六神花露水等,包装上仿得很逼真,但是悄悄打开却发现气味、色泽跟正品均有很大出入。除质量低劣,同时还存在着一些违禁物品,如激光手电等等。

店里的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两元一件,所有商品一律两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叫卖声,这样的等门槛效应,让很多人经不住价格的诱惑,想走进去看看。

二、现象的背后

两元店现象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两元店里所售的商品均是一些“三无”产品和一些仿制品,不仅涉及商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涉及到版权问题,此外还有可能对购买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这种现象可以认为是一种反常态的社会现象。由于这样的一种销售行为实质上是违背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的,贩卖者缺失了真诚的道德义务,所以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称为道德失范现象。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是由于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导致了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但是,竞争总是会有胜负输赢之分。为了生存,竞争中的失利者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它们要么被人淘汰,要么进行改革,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改革本身意味着必须确立一个新的专门领域。但是随着人口数量和交往程度的进一步增加,人们之间的竞争又会加剧,因而又会有新的职业领域开辟出来,这样,劳动分工也就一步一步地扩大和发展起来。但是,并非所有的新职业领域都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总会有部分即没有资源又没有劳动分工可能会有偏离正常的形式的可能,从而导致了各种“反常”分工形式出现。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许多规章制度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并非相符合,有的甚至落后于一些社会现象。而在任何时代都需要通过一定类型的有效社会规范来加以约束和协调人们的行为规范。这些稳定和有效的社会规范规定了通常情况下人们所必须遵循的方式和规则、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应该分享的权利和利益等等。当社会规范缺位时,则造成了一种社会的真空状态。所以这种以微小的投入牟取暴利的现象,就是涂尔干所谓的“失范的分工”表现出的现象。

大部分开两元店的店主都不认为,开这样的店是违规的。加之两元店所需的成本小,国家关于这方面的规章制度的不全面,造成了2元店现象滋生的温床。但是,2元店现象并不仅仅只是贩卖者的道德缺失。造成这样的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失范,还需要将其与2元店的商品供应商,也就是一些不规则的专门生产仿制品和劣质产品的工厂作坊相联接起来。可以说,2元店是一种散货渠道,或者说成一种方式。由于成本优势而导致的价格优势会对传统的小商品市场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巨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就是竞争后,所产生的道德失范后果。

2元店现象的背后,不仅仅是与生产商和销售商有关,由于是社会交流活动,所以也与购买者相关。如果没有购买者的参与,这种社会交流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去扮演购买者这个角色呢?正如上文所说那样,是因为店内的价格便宜,花钱也不觉得浪费,所以就买了。但是这些2元店里的商品质量令人堪忧,商品很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为什么质量如此低劣的商品还是会有人去购买呢?观察得知,一般是老人、妇女、学生、打工者去光顾,因为在这样的店里面花钱不心疼。可见光顾2元店的人群大多是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人们。如此,2元店的现象的背后就隐藏着我国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

自从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松动并发生变化。一时间,民营、私营企业开始增多,这些私营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员的社会阶层开始迅速上升。韦伯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中的经济标准在划分社会分层时的所占分量也变得更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的优势不断积累的同时,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的劣势也在不断的积累。结果这样就形成了“马太效应”,就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经济所得日益悬殊,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没钱的穷人像是处于中下等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妇女、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底层的打工者、农民,他们为了省钱得到实惠,很乐意光顾2元店。正是这样,助长了2元店现象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2元店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2元店的出现、兴盛并不仅仅是一种类型的商店的出现那么简单。社会是个复杂体,社会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也是复杂的。它的存在与整个社会相关,是社会在其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态表现。这些病态表现为在劳动分工发展过程中公民的道德观念的缺失、社会分层所带来的不平等以及各阶层贫富差距悬殊。所以,2元店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仍一个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2

关键词:农民工;边缘化;制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41-02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1]。根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估算[2],2004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2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全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多人,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尽管农民工群体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或者说,成为一个巨大的边缘化群体。①

一、农民工边缘化的具体体现

农民工在转移流动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但在就业机会、就业空间、就业渠道以及一系列带有“城乡二元区别对待”的体制化环境里,其特殊身份及边缘性地位使之一直处于尴尬的处境之中。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农民工群体明显被主流城市社会忽视,成为边缘化群体,且其“边缘人”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空间边缘人”、“体制边缘人”、“文化边缘人”和“身份边缘人”几个方面 [3]。

从农民工生存的地域空间上看,由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自然属于农村人,同时,持久外出流动的现实又使得他们很多时间实际上生活在城市,成了城里人。

从现有的制度性设置看,城市社会保障领域诸多福利性、保障性制度很少涵盖农民工群体,加之自身的维权意识、法律观念和知识的欠缺,使得农民工在失业、工伤、医疗及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得到制度保障的“国民待遇”。

从文化角度看,农民工的道德思想观念带有更为传统的色彩,但随着城市生活中现代思想的不断改变及市场经济观念的逐渐渗人,他们不得不面对在城市社会占据主导的现代文化,因而使自身处于传统农村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接受与继承的交叉点上。传统的行为习惯难以保持,具有现代气息的行为方式又很难接受并习得,从而扮演起既非传统又非现代的 “文化边缘人”角色。

从身份定位上看,农民工对留在城市抱有强烈的期望,但因户籍所限,他们尽管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却仍然不被视为城市人。因此,他们被称为介于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的“身份边缘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博士所作的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78.3%的人不经常、基本没有或完全没有与当地人交往,有46. 8%的人根本不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有36.8%的人在流入地找不到家的感觉 [4]。

二、农民工边缘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也交织着千千万万进城农民工复杂的心理和情绪纠葛。在快速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之所以出现了边缘化现象,其原因同样是复杂而多元的,有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的,也有制度、文化和心理方面的。如果以社会学学科视角做以限制,则农民工被边缘化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户籍制度的制约。城市农民工边缘化现象的成因最重要的并不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使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户籍制度是形成二元社会格局最具影响力的制度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户籍管理制度在控制城市人口过度膨胀、防止农民大规模涌入城市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以20世纪50年代的实际来看,这一制度确有它的必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在特定环境下出台的制度并没有及时作出调整,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因人为设置的“鸿沟”而将城乡社会隔离开来,最终导致城乡二元格局的形成,成为中国目前诸多社会问题包括城市化进程面临困境的重要障碍。

2.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制度无疑是现代国家确保社会公正、公平的最主要制度设置之一。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技能和素质,更关乎职业选择、社会分层与流动这些根本性的方面。就农民工群体而言,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进城后的技术培训,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但由于各种条件制约,目前庞大的农民工人口群体难以享受国家的相关培训,而其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

大量农民工进城的初衷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同时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和受教育机会,但因种种因素所限,很多农民工选择把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产生“留守儿童”,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问题,并由此给农民工家庭带来了代际之间的恶性循环。

3.各类歧视和社会保障缺乏。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对农民看法的片面性,造成了部分城市居民在心理上把农民工看成是城市的“他者”而对他们抱有偏见,有的市民认为农民工进城抢了城里人饭碗,破坏了城市的社会治安,恶化了城市的环境,降低了市民的生活安全感等等。据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对北京市民的调查,市民们把“外地人影响社会秩序”排在社会问题的第二位,占91. 4%[5]。

偏见带来了种种制度性歧视或社会心理歧视,如职业歧视、教育歧视、待遇歧视、人格歧视、通婚歧视等等。许多农民工表示,虽然在城市工作,但离城市很远,他们不怕艰辛的劳动,怕的是社会歧视。据社会学家李强教授的个案调查,“绝大多数进城农民认为他们“被人家看不起”和“受歧视”,因而使他们对城里人形成了一种不满情绪 [6]。

在农民工的权益难以保障方面,可以说问题更为普遍。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具有非市民身份的农民工的保障程度低、覆盖面过窄,且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并未依法与外来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很难拿出切实可信的证据 [7]。

三、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应对思路

1.打破户籍制度藩篱,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公民居住自由和迁徙自由的权利,并逐渐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权益。如果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户籍信息联网,将更有利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守性的改革办法包括农转非和城市化两种,而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思路是以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迁徙为出发点,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城市人口向农村的流动 [8]。

2.完善社会保障及教育制度,进一步改变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农民工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前提下一旦出现伤亡事故,便陷入了十分危险和困难的境地,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和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国家首先应建立健全适合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其加以规范。其次,要加快农村教育建设,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高度关注农民工培训问题。同时,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农民工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来两方面入手。农民工的输出地应加大力度建设适合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环境,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消除歧视,建立相应的关怀农民工的社会机制。农民工进入城市,要成为城市市民,就要在接受城市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接受城市的精神文化,从而内在地融入城市。但现有的各种非正式制度歧视(职业歧视、教育歧视、待遇歧视、人格歧视、通婚歧视等)对农民工的制约很大,其中最根深蒂固的就是“身份等级”意识。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通过舆论、大众传媒等手段,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和“权利平等”理念,改变一些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通过多种途径在社会伦理道德、习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不断促进城市市民与农民工的交往和沟通,从而为农民工再社会化――融人城市做好铺垫 [9]。

4.完善各种用工机制,客观公正地对待农民工。目前在城市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较为普遍的用工排斥和歧视,无疑是农民工得不到公正对待的直接表现。因而用工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对于确保农民工的权益意义重大。对此,政府应建立对市场法人单位在用工方面的监管机制,通过对违反规定者的严惩使之在心理和行为上作出调整。

总之,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它是个体从农村走向城市进而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转变的全过程。“流动人口作为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载体,承载了传统与现代在变迁中表现出的矛盾冲突与不和谐……如果农民工所承载的文化冲突不断被积累,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强烈的社会被剥夺感,从而危及到社会和谐发展。”[10]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他们正在并将继续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农民工的市民化也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同H.孟德拉斯所预言的那样,伴随城市化发展和农民工身份的转变,“农民的终结”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罗惠缙.“城市边缘人”的逃避与对抗――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文化解读[J].热点关注,2003,(16).

[4]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杨东平.未来生存空间[EB/OL].http: // fon.

[6]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5).

[7]张静.浅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J].安徽财经大学,2006,(5).

[8]黄卫红.户籍制度:阻碍农民致富路[J].视点,2005,(3).

[9]王燕华,张大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再社会化”问题――农民转化成市民的一些制约因素思考[D].北京:中国农业大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3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逐渐加强了人口迁移的自主性,农村人口转向城镇人口的规模逐年扩张。此外,国家还大力倡导中西部落后地区人口可以向东部发达地区转移。

(1)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可以有效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是依据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来建立的,把农民也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它通过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取代以往旧的土地保障,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广大农民劳动者的利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不仅是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满足农民权益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可以基本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包括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不能很好地给所有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障,有些地区甚至连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现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结合了农民的基本特点,这样可以消除农民的心理顾虑,进而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3)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往农民没有社会保险,一旦遭遇疾病、失业、年老丧失劳动力工伤等情况,通常只能用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作为资本,以土地为生。本来他们是想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希望不再以种地来获取微薄的收入,这样一来,他们又只能继续依赖土地,又以土地为生了,致使农村失业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因此,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把农民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中,进而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结构,与此同时,也可以转移农村人口。

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措施

(1)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衔接工作。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衔接工作,一定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少农民工参保环节,降低办理手续的复杂度,提高统筹调剂能力,社会统筹账户一定要享有基础养老金的受益权,大力加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且不断完善城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其适应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特点,提高基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规范一次性返还政策,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多开设缴费和申报办理窗口,逐步完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努力实现全国统筹,实现异地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妥善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便于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真正实现社会养老保障的目标。(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想搞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工作,一定要逐步合并城乡制度管理方式,保持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致性和财务的可持续性,避免城乡制度转移成本和剪刀差的出现,实现统筹账户的分账管理;合理划分个人和国家的责任,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科学规划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策略,认真研究实施方法,实行人员分类推进方法;加快研制社会保险信息库,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管理中心,设置社会养老保险个人服务窗口,简化参保程序,方便农民参保,设计全国通用的社会养老保险卡,灵活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运行市场化,提高投资收益,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协调。

综上所述,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有利于国家人们的生活保障。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应该不懈努力,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适当降低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调整计发方法,改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服务手段,多提供政府扶持,延长缴费期限,尽量扶持农民就业和参保,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幅度,从根本上,搞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工作。

参考文献

[1]封,贾继开.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1)

[2]周毕芬,阙春萍.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实践与理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生;补课现象;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42-02

众所周知,补课本是专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因客观原因(病、事)不能参加集体学习,而牺牲师生的休息时间,由授课老师把耽误的课业内容补上。它有两大特点:首先补课的内容必须是主体(学生)所耽误的课业;其次,补课的客体(任课教师)一般应该是不计报酬的[1]。正常的补课行为应该是对教学计划的完善,是对教学任务的补充,应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但是,近些年来的“补课风”却违背了这些目的,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计划。更有甚者,有些中小学校补课以赢利为目的,乱加课、乱收费,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也违背了教育规律。

一、补课现象的成因

(一)社会的原因:补课现象的深层原因

1.社会流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社会职务、社会收入、社会地位等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个人从一个社会阶层进入另一个社会阶层就叫做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分为向上流动、向下流动和水平流动三种。合理的社会流动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可以使一些处于低层次的社会成员来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影响个人流动的因素宏观上可以分为如下四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教育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更加自由化,向上的社会流动趋势比较明显,比例开始增加,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容易达到社会流动的目的。教育便成为人们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生把刻苦学习、考取理想的学校作为自己日后获取更多资源的准备,这也给教育施加了很大的社会压力。为了更好地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更大的升学的可能性,学校、家长、学生就自然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性。而要在这场持久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增加学习时间成了一种必要的选择。补课也就由此而兴起。

2.就业压力。学生接受教育、努力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后能够得到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由于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在招聘人才时对应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自然形成了高学历能获得好职位、高收入的现象,高学历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些单位在招聘时甚至打出“非名牌大学”、“非本科学历”不予考虑的招牌。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使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家长也认为高学历、高文凭能使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有更强的优势。因此,家长也不惜花钱,希望通过补课使学生能够在高考时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以后得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做准备。

3.经济利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实行全民受教育需要投入很大的教育经费,但是,现在全国普遍存在着教育经费缺乏的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些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地区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还有163个县的小学,142个县的初中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为零;部分条件比较差的学校无法靠校办产业或者其他的手段来增加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确保教师基本的生活费用,许多学校就利用补课收取的学生的费用来填补经费的不足。同时,还有少数学校和教师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补课费获取额外的收入,进行“创收”。

(二)教育原因:补课现象的直接原因

1.考试制度不健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体现了我国不健全的考试制度的弊端。考试一直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升学,也决定着学生的未来,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时,按照“考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的节假日和占用音、体、美的上课时间来进行或强化考试科目的学习,以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应试教育弊端之一,就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高的学校被评为各省市地区的重点中小学,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师资力量增强,由于教师待遇的改善,教师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生源好,直接又导致升学率更高,这样就保证了学校的良性循环。但还有一部分升学率不高的学校,学校名誉受到影响,招收学生都是重点学校选拔后剩下的学生,最终导致升学率持续不升,也形成了这类学校的恶性循环。因此,学校为了保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利用假期对学生进行补课,加强学生对考试科目的学习和训练,以此来提高升学率。

2.教学观念错误,教学效率低下。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补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补比不补强,多补比少补强”的思想存在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心里。在这种错误观念的主导下,依然有许多学校视素质教育于不顾,试图通过补课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都培养成高学分低能力的“人才”。

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也是造成补课现象的原因。由于近年来教学和教材改革速度、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储备的知识量也在逐步增多,许多教师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无法保证课堂45分钟的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这样就给补课造成了可钻的“漏洞”。

(三)家庭的原因:补课现象的推动力

寒暑假是学校法定的节假日,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的时间。但这是学生和老师的“特殊”节日,对于广大的家长来说却没有这个假期。部分家长由于工作需要,在假期间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而且伴随着社会迅速发展而出现的网吧、游戏机厅、迪厅等娱乐场所也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聚集地,这对学生在假期间的学习和安全提出了挑战。因此,致使家长呼吁学校在假期间进行补课,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质量,也能保证学生的安全,使家长能够安心工作。

另一方面,在目前出现的“择校热”中,许多地区和学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招生的标准,学校划定分数线,成绩不达线的学生要交千元甚至是上万元的择校费,这给家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重点高中,直至重点大学,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补课便成为一种手段。为数不少的家长也赞成和鼓励学校补课的做法。

二、避免不合理补课现象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宣传,转变观念

首先,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学习各种教育方针政策,加强家校合作,强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成绩好,而且要具备各种能力,在满足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应和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其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仅仅是为取得考试成绩的错误观念,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再次,转变家长的就业观念,社会的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不只是上大学、取得高学历才能有所作为,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学有所长,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环节,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要想使教学成绩有所提高,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补课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不能充分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消化,学生学到的仅仅是知识,不会系统地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会妨碍进一步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样便可以减少甚至取消补课而同样能达到改善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三)改革升学制度,健全学校评价机制

考试是对一个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判定,升学考试则是判定一个学生通过一个时期学习是否具备进入更高层次学校进行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我国现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对于高中乃至更高阶段的学习,由于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要靠考试来实现教育的选择性。因此,要改变现在的补课现象,关键在于如何改革升学制度,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采取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近年来,部分省市和地区不断地改革考试制度,将体育和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纳入升学考试之中,改变了原有的“应试”制度,不但考察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校、家长在重视考试成绩的同时也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行的学校评价机制注重学校的“三率”,即“升学率、优秀率、及格率”,以此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机制必然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学校内外为了追求“三率”只重视教育的结果,从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因此,完善评价机制,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进行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把评价的对象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扩大到学校的各个过程和部门中,对学校进行全面评价,避免片面性的继续扩大,从本质上控制不合理补课现象的进一步发展。

(四)强化教育督导功能

教育督导,是指各级政府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视察、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有关教育工作的信息,提供改进工作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教育督导的导向性、沟通性、促进性的功能,加强对学校的管理,采用有力的措施和监察手段,配以相应的惩罚和奖赏制度,对于违规补课的学校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严格控制补课现象的蔓延。

综上所述,学校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场所,同样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避免不合理补课现象的发生,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兴鉴.浅议目前中小学“补课”的弊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2]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5

摘要 根据对内部与实力增长和谐两个基本目标的排序不同,规范性哲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和谐取向社会哲学,增长和并重社会哲学,增长取向社会哲学。中国传统社会中代表儒家主张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和谐取向社会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主张的和谐取向社会哲学逐渐被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取代,不再局限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中国社会哲学完成了转型,虽然增长取向社会哲学制造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但它的存在仍然具有很深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 和谐取向 社会哲学 现代化

在现代社会评判与未来政策导向中,社会哲学起到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要求对当下社会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价值日标,还要对这些目标进行整合。儒家的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现代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整合与目标,因为这将会决定着人们未来自身的行为方向及对日前一部分政策的批判,就这些来看,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社会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社会注重整体和谐

对于某一社会内部来说,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物质丰富并没有成为公众追求的理想生活,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且对物质生活的水平提高限度坚持着保守的解释。在社会外部,不会存在严重的威胁,即使发生了威胁,解除的可行途径,也是社会关系的内部调整,不是国家实力的加强。在传统的社会里,尤其是中国古代,增长取向社会哲学不仅缺少社会的内部动力,还缺少社会的外部动力。增长取向社会哲学,可以产生在公众持续的、普遍的物质上追求,也可以在激烈的国际之间的竞争中产生,以及经济、技术的发展作为实力进行扩展创造中,但是在中国的古代或是古代的西方,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存在。

(二)中国传统社会对德治主义进行贯穿

古中国在没有完全破坏种族血缘的关系下由种族社会建立起来的国家,是家族本位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家才是国的基本,围是家的延伸。上到皇亲贵胄,下到黎民百姓,人和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联系,都是以血缘关系作为基础来实现的。且儒家的德治主义是从血缘关系出发,渐渐上升到伦理政治,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天下和谐稳定。在这个道德伦理的主线中,个人只是起点,家庭是联系的纽带,国家才是终极,对于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实践过程的时候,维护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手段就是道德,德治主义也就成了儒家的和谐思想最为鲜明的特征。

(三)中国传统社会看重道德践履

传统儒家的和谐观不仅根植在中国古代的血缘家庭里,在以自然经济作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里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其中儒家的德治主义更是实实在在的扎根于世俗理论中。德治主义不仅维护了封建宗法还规范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在道德践履对理想的和谐社会作用上,德治主义也进行了强调。因此,儒家就对道德践履的看重成了儒家传统和谐思想的特征。儒家看重道德践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儒家把三纲五常作为评价个人道德的标准,更为积极的参加社会的政治生活,把建立天下天平作为社会的重任,主动地去维护社会现存的次序,把实现王道的社会、造福民众等作为道德践履最根本的目的与内容。其次,儒家注重实践,认为道德践履比道德认知更为重要。从根本上看,传统的儒家和谐道德观最大的价值就是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儒家所有的道德实践与道德的理论体系,都把维护整个社会利益作为最高目标与最终目标。其主张通过应用与道德践履完善社会、完善自我,强烈的时代的使命感与道德的责任感鲜明的体现和谐价值道德实践。

二、现今人们对于儒家和谐取向的社会哲学的理解

事实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已经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中华几千年的进步,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单从社会的捕述来看,《论语》相对来说没有《札记・礼运》捕述的科学与系统。“大同”中表现得更为明确,“大同”将儒家思想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即使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今天仍然可以品味出书中描述的优美及动人之处。“大同”还说明了一些目前必须会遇到的元素,如物质生活改善,经济不断提升,还对品德的纯洁与无私、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关心进行了强调,实际上,这也并不是对社会最完整的捕述,还是存在一部分不足。实践证明,和谐价值远远超过了实力增长价值。

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关于社会哲学的见解都如出一辙,也就是把和谐作为取向。除了一些主流的传统外,还存在部分非主流的传统。在这些非主流观念下,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便是实力,和谐价值并没有在人们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增长取向社会哲学的两大根基

从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的转型可以看到,增长取向社会会哲学的两大根基:其一是国际间的竞争;其二则是国民对福利的期望值。这两种根基缺一不可,只有两种根基相结合,社会哲学才可以拥有坚实的基础。

增长取向社会哲学采取政策、体制的方式可改造现今社会面貌,社会哲学下,对政策、体制的选择时,都是首先考虑其带来的效率。在当今社会,不管是社会人士与哲学家怎样不满,社会和国家真正尊崇的原则是发展第一、实力第一,而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内部公平和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都只是在兼顾的位置上,因为只是兼顾,所以很多时候就要被牺牲。从而当今社会的许多弊端,例如犯罪严重、环境破坏、分配不公等,都跟增长取向社会哲学有紧密的联系;这些弊端都一一遭到世人的谴责,这些谴责可以看出人们对更健康、更优良生活的向往。只有在健康、优良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互相之间才会得到尊重,人与人、自然之间都会达到高度的和谐。

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人们必须对社会哲学转型以及实现更高的生活状态,都要有一个准确清醒的判断。且近代以来这两大根基,一直都存在。就算是目前的全球化,也无法动摇国家民族的地位,民族意识以及国家意识一直都很强大。冷战结束之后的十多年来,一方面是跨国企业、通讯网络等经济密切交往带来的全球化;另一方面则是一直没有消弭的民族意识,甚至于在社会、政治及经济统计的数据看来,民族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经济上如此,政治方面更是如此,军事上,军事力量核心也是民族国家,就凭民族国家对于世界的权威,可以给增长取向社会哲学强有力支持。

四、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现代化分析

在传统的社会,和谐取向社会哲学本就有理论和观念的基础,这些理论、观念自身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谐取向社会哲学呈现了传统的社会对于优良生活或理想社会的理解。就现在看来,好的生活就是物质可以得到满足,即便人的欲望不断增长,物质也要可以达到持续满足。那种物质上满足的仅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或是衣食无忧,精神却不能提升的生活状态,在现代人看来如今的社会状态不会成为理想社会。但是传统观念却不这样看,在古人看来,物质上的充裕并不是理想生活的必要因素,古人只求温饱无虞,丰衣足食,这样的社会理想与传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符合的。虽然传统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异常缓慢。这种社会的条件下,保守、低下的生活期望是必然发展趋势。除特别情况外,儒家对物质丰富、生产力持续发展、物质的生活水平提高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致使和谐取向社会哲学另一个原因是,国家面临周边环境和应对周围压力采用的方法所引起的看法。解决内部和谐与总体力量两者优先问题上,哲学家不仅要表达社会公众理想的生活,还要对国家的外部环境进行判断,同时提出应对外部势力的方法,因为,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是各个国家最为关心与看重的一个问题。儒家认为国家面临的外部势力带来的压力,是社会上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得出比较合乎逻辑的结论便是,优先考虑竞争目标,尽力实现自身强大,而不是使内部关系和谐。反之,如果认为外部势力不会对国家造成压力,或认为在国际竞争使决定本国命运的是道义而不是实力,那么,就会有限考虑内部和谐问题不会优先考虑强大国家竞争实力。从儒家思想可以看出,儒家遵循的便是后一种。

不同历史时期下,儒家的社会哲学设计的国家是不同的。孔子眼中的国家是周王室统治下的华夏各国,一直到战国,周王室统治的国家变成了许多诸侯国。虽然后来的孟子关心的还是各个诸侯国的统一体,但是现实让孟子不得不去从某一个诸侯国的角度思考问题。至于儒家后世眼中的国家,都是华夏王朝解体后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尽管华夏王朝经历了由盛及衰的过程,在儒家看来,外部势力根本构不成威胁,即便有威胁,也可通过调节内部和谐的方式解除。

社会现象分析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地位;影响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如果想要让企业的经济实力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员工对企业社保制度上的意见,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适当调整社保基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提供动力支持。

一、社会保险在人力管理中的作用

1.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加强社会保险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加专心地做好本职工作,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还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利益,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树立全面的社会保险意识。

2.对员工队伍的稳定作用

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动力就是人力资源,但是目前企业存在员工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员工更换工作较为频繁,或长期待业,则企业为其缴纳的社保基数低,不利于员工社会保险的受益。

3.对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作用

社会保险体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利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福利息息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适当增加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基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实现提升企业生产力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对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

1.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社会保险条例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这些制度的制定,只是简单地对其它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照搬,不同企业在管理上会有不同的差距,每个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状况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样照搬的处理方法只会让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混乱。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规定理念,存在偏差。许多企业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企业核心思想,在员工头脑中的重要影响地位。所以,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许多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没有配备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人员或是部门,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险条例无法有效展开。

许多公司中的公司信息档案管理基础性事务,都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所以企业应该在运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以及体制并真正把这些条例落实到实处,注重对员工在制度上的制约力以及控制力,让员工的头脑中拥有社会保险上的认同意识,是当前企业应该着重进行处理的任务。

2.激励机制

国家的文件运行激励机制的建立,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激励机制的构建也会对社会保险作用的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绩效考核制度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完善。在内容上,社会保险制度是激励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有效地发挥,才能让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保障,在实行过程中,公司不能讲求平均主义或是论资排辈。因为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激励机制进行内容上的完善,才能让每个人的优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的建议

1.更新管理观念

企业想要未来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地将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积极发挥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并将制度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员工们的头脑中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认识进行转变,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还应该借鉴成熟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让人们员工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激发员工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还能让员工们的意见得到良好的抒发。广泛采集意见不仅利于企业的运行发展,也可以让员工们的能力得到增长上的处理。

采集员工对企业运行发展的建议时,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员工们的实际需求,管理层应该积极完善管理上的制度,让员工们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适当的调节社会保障基金上的数量,这样的处理,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员工鼓足干劲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让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活力,也让员工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开发。

2.加强社会保险管理

企业想要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事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就必须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并安排专属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还要相应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了保证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企业的管理层还要依据岗位上的工作责任进行考核制度上的建立,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的机制规范。

3.增强社保管理的透明度

企业可以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定期将缴纳的社会保险情况向员工公布,自觉接受工会和广大员工监督;加强对社会保险办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员工对社保缴费记录的查询,并向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如果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及时核查解决并告知员工。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了解到,激烈的市鼍赫,让企业的未来发展得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企业想要在竞争过程中维持一个有利的位置,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保险制度管理,让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够得到制度上的保障与支持。

参考文献:

[1]蔡彪.浅析社会保险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J].中华民居,2013,25(8):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