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作品社会形态理想人生
沈从文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多产作家,在以都市为题材的作品中,沈从文猛烈地抨击了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这类作品有《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八骏图》、《大小阮》等。沈从文的乡村题材作品是以都市题材作品为参照系的,通过都市人性对乡村人性的反衬。沈从文表明了自己的乡村文化选择,沈从文所要歌颂的理想人性和人生模式就是他在《边城》等创作文本中所描绘的人性和人生形式。卡西尔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对于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沈从文正是通过都市与乡村两种相互对立的题材来表现他的人生观。
沈从文起初对城市文明怀着美好的想象,但当他看到人性的沉沦、社会的不公等现象时。他善良唯美的心灵再也无法与眼前的现实相妥协,于是他把追求理想生活的眼光又转向给他以美好记忆的湘西世界。在对城市上流阶层和下层人民的人生形式作过对比后.他深刻意识到,城市人生是扭曲的、异化的,湘西那种乡村的人生形式才是不悖乎人性的。在沈从文看来,都市里不合理的人生形式是近代文明侵蚀人的精神的结果。是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他要寻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来重建一个理想社会,使青年人活得更“庄严一些,也合理些”,因此,他在湘西作品中建构了他的理想人生。
一、勤劳善良的道德品质
沈从文认为,人性的蜕变沦落。最主要的就是人道德品质的腐化堕落,如要重塑美好的理想社会.首先就要塑造人的优秀道德品质。他以一种燃烧的激情,对人类的勤劳正直、善良纯真进行赞颂,对虚伪欺诈、自私自利的行为表示唾弃。所以,他创作文本中的主人公,个个都具有优秀的品质:《三三》中,三三自幼失去父亲,跟母亲相依为命,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她天真纯净、热爱劳动的心灵。《牛》中,大牛伯耕田时为一点小事,无意中打伤了那条与他相依为命的牛,他心疼异常、懊悔不已,为了给牛治病,他多方求医,几近倾家荡产。在人与牛的交流中,人们看到了大牛伯那超乎神性的人性美。《会明》中,会明当了十几年伙夫却毫无怨言,只是想能早日去保卫边疆。《船在岸上》中,卖梨老妇人宁愿吃亏也不贪买主的便宜。所有这些沈从文怀着“无可言说的温爱”去塑造的人物,他们都是道德品质中具有人性美的光辉典范。
《边城》更是沈从文着力塑造美好品德人物的代表之作。沈从文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充满着人性美的典范形象:老船夫七十多岁,他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地为客人摆渡.并坚持认为这是分内之事而决不要人家多给的一文一物,在老船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的朴实、勤劳、善良的品性;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叉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物,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个纯真的少女很自然地继承了她祖父的勤劳善良品质,她热心地替祖父守船、渡客,在这祖孙俩身上表现了作家对人类优秀道德品质的理想追求。《边城》中的船总顺顺虽然是当地头面人物,仍“大方洒脱”、“慷慨而能济人之急”,为人既知事明理、正直平和,又不爱财,所以受人尊重;他的两个儿子也像他们的父亲一样,豪放旷达、和气亲人,从不倚势欺人,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与沈从文其它创作文本中的人物一样,共同表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性美。
具有美好品德人物的塑造.成了沈从文理想人生形式的最基本的要素,他要通过这些人物,为人类之爱作恰如其分的注解,可见其意义的深远。
二、自由真挚的美好爱情
爱情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沈从文眼中的都市上流社会的爱情,那些人或追求庸俗的享受,或对爱情采取冷漠态度.像个“阉寺性的人”,因此,沈从文的理想人生形式是要追求一种不受金钱权势影响的纯洁无瑕、自由真挚的爱情。我们可以通过《龙朱》、《神巫之爱》、《边城》等作品清晰地看到这一点。《龙朱》中,族长之子龙朱虽然地位显贵,但他并不用身份地位、权势金钱、美好的外表等去取得爱情.而是用他真情的歌声来赢得爱。《神巫之爱》中,神巫因哑女眼中流露出无言的爱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便勇敢地抛弃世俗观念和尊贵的地位去追求哑女。对爱情的这种理想追求更集中体现在《边城》中,“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出什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上负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还领略得出”。Ⅲ情窦初开的她,遇上傩送二老后,对他产生了爱恋之情,她拒绝了天保大老走“车路”的求婚,一直痴心等待傩送。傩送是宁要“渡船”,也不要“碾坊”,当他们的爱情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他们反而加深了彼此间的思念,对爱情的追求更加坚定执着。
这些文本中的主人公忠实于爱情,他们冲破世俗观念的拘囿,对爱坚贞、执着,不带有丝毫功利色彩,他们的爱是自由真挚的、超凡脱俗的、纯洁无瑕的,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无限的期望与憧憬。
三、宁静和谐的社会形态
沈从文清晰地看到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贵贱之分及恃强凌弱的关系,所以他除了要求人道德品质上的勤劳善良和两情上的自由真挚外,又希望建立一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和谐相处的社会风尚。《灯》中主仆之间像亲人一样亲密,仆人对“我”的生活、爱情关怀备至,而“我”也把他当成长辈一样尊敬,这篇有着自传性质的小说充分表明了沈从文对这种亲密的社会风气的向往和追求。《边城》中,文本里的军人、船夫、船总、商人、之间,没有压迫剥削,没有上下尊卑,没有相互敲诈,也没有摇尾乞怜,人人和睦相处、真诚相待。在这里,看不到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残酷压榨、人性堕落,给人的印象只是人与人之间那种近乎原始而自然的关系。船总顺顺和老船夫显然有贫富之差,却难以见到有贵贱之别,他们友好相处,同样的受人尊重;老船夫忧闷而逝之后,与翠翠毫无血缘关系的杨马兵毅然搬到渡口继续照顾翠翠的生活,这一切,都显示了湘西人民之间朴素真诚、相亲相助的关系。这种和睦共处、以诚相待的社会风尚,在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文本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是沈从文把理想个体品德运用到整个社会中而建立起来的.它跟“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灭了”的现实形成了反照。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2
(一)关于村庄
作为一个随着改革开放在村中形成了规模化的板材加工业的村庄,与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村社区,在贫富分化上两极差距更大。
本村按照经济总量的话算是兰考县小康村之一,其实只是有特别富有的农户而使经济总量增大而已,其人均收入的差异很大,贫富分化严重,经济发展并不和谐。
传统社区集体记忆痕迹尚存,多少显示出一些非市场的生活价值取向。尤其是作为集体时代生活载体的老人,对于传统仍旧记忆犹新。同时支书感到难以组织农民从事村中有利于村民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公共事务。村支书感到,取消农业税后,组织农民搞水利建设是最大的困难。
(二)村庄内的老年人状况
李村老年人愿意独自过生活的、以空巢型家庭形式居住的占很大多数。
在李村,5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300人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200人。一般而言,传统农村社区的家庭都是老年人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可是在李村,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都是自己生活,无论是有老伴还是丧偶,形成了残缺家庭或是空巢家庭。这种状况也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如老年人们晚年生活比较孤单、生活条件差、迷信滋生等。
分居后,儿子、媳妇则按月给老年人一定的粮食或面粉以供生活,也会在平时给点零花钱;更多的老年人若还能下地干活则自己凑合着搞生产、独自过生活;也有少数老年人靠做生意或小买卖、或者在村里的厂子做些力所能极的活儿挣钱来养活自己。例如,73岁的齐秀英大娘和71岁的老伴生活在一起,齐大娘靠做鞋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个月能挣些钱补贴家用;老伴在家里也开了小卖铺,每个月有300左右的收入。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向子女伸手。没和子女分开住的老年人,也有很多表示:如果有可能也愿意自己独住,靠自己养活自己。可见,愿意独自过生活的养老观念,是形成空巢家庭的决定因素。
二、老年人协会与新农村建设
(一)老人协会的背景与源起
何慧丽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老师于2003年8月始,借着中国农业大学与开封市“校市共建”的机会,来到兰考挂职副县长。因为主要负责农业,而三农问题又是一个整体,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在她看来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在人多资源少的条件制约下,由于追求工业化、城市化而造成的城乡差距拉大、农民长期处于 “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状态、乡村日趋凋敝的问题。何慧丽第一次到XX村时的所思所想就是上面观点的具体印证。2001年的时候村子里也就是只有一个文艺队,成员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这确实老年人协会成立的基础所在。
基于此,何县长通过外部资源的激发和带动,促成一些村庄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的建立,渐进地改善村庄治理,探索出全面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源性机制;为在工业化进程中留在乡村的人找出一条全面小康的可行性之路。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分散性小农组织起来,不但能以规模化的方式对接科研单位,对接大市场,使农民在可以互助合作的领域进行增收或节支;而且可以使被市场经济所消蚀的村庄重新增强凝聚力,使广大村民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活出一种精神,活出人的自信和尊严,这是缓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在兰考进行新乡村建设的目标所在。文化合作成为了这里最早的一种实验模式。
借用当前新乡村建设的既有资源,在整合了各种人力和社会资源后,经过5年多的探索,何慧丽等在兰考县六个乡的六个村庄组建了五支农民文艺队、九个合作社、两个老人协会。阎楼乡XX村老人协会就是其中的一个。从目前的实践总结看来,何慧丽带领下的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社团文化建设最为成功和有效。
XX村老人协会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2日,是在县妇联、乡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的参与下成立的。大李庄西村老年协会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2日。在正式成立前,老年协会成功地组织过2个活动:将从河南大学和宴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得来的捐赠衣服分给了村中的贫困老人,做到了公平合理。老人协会作为一个真正属于老年人、服务于老年人的民间组织,目的是使村里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维护老年人的生存权、享受权和发展权。
(二)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及其评价
文艺活动也给老年协会带来了很多好处:首先,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关心、交流的机会和场所。二是提高了老人的社会地位和参与意识。老人在文艺表演中容易找回自信,特别是在受到村民和城里来的大学生、专家、官员的肯定的情况下;老年协会文艺队经常参加村内的重大活动,村民们自然会重视老人的作用,老人还将在文艺表演形成的自信带到其他领域,如调解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性事务。三是弘扬了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现在老人成为文艺队主体,歌颂孝顺子媳、批判不孝行为成为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
XX村老年协会还组织了一些旨在提高老人福利的其他活动,其中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的活动是制作十二生肖。老人们这个东西很富有人性和环保原则,也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组织老人制作这些手工艺品,然后到市场上去卖,可能会提高老年人参与市场的能力,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解决老年协会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老年协会新近开展的很有创意的活动是创办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展示了村庄内收集的大量的明清以来的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它不仅给村庄内的老人提供了一个重温旧梦的场所,激发了老人的自豪感,增加了老人间交流的机会;而且给年青人和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了解村庄悠久历史和前辈艰辛生活的生动教材,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老人的尊重,提高了他们对未来生活预期。
XX村两委一直关心、支持老年人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紧紧利用好老年人协会这一载体,让老年人协会来开展“好媳妇、好儿子”的评选工作。老年人们评出他们心中的好媳妇、好儿子,有利于弘扬正气,有利于老人自己日常的生存和发展。此外也有利于村两委在处理好村里经济事物的同时,推进本村的精神文明工作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村风。
关于具体开展的事项大致共有六项:维护老年人应当享有的一切合法权益,有组织地妥善解决一切损害老年人正当权益的事情;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看戏、唱戏(歌)、跳舞等,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关心、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关注并参与村里的红白喜事,慰问生病老年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协助村两委对村里的一些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做力所能及的调节工作,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性事务;开发一些能赢利的福利性事业(如手工艺品等),造福、改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负责修订、完善村志。
此外,每到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老年人协会领导就会利用社会上捐赠的钱买些月饼、糕点及花生等礼品送给会员。在调解矛盾上,仅半年多来,协会的领导成员就调解了矛盾纠纷十几起,其中有经济纠纷、子女敬老问题,等等。老年人协会还为老年人们轮流排班,每天两人一起打扫村中的道路。
(三)老年人协会的成绩与影响
2006年XX老年协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老年协会,这个成绩受到了县乡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得到领导的许诺,说要大力支持老人协会的发展。村子里的老年人协会是兰考乡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有了老年人协会的好处,社会媒体广泛报道,其他乡镇的老年人纷纷要求本协会的领导分赴各地传经送宝,赵凤兰率领的一班人欣慰地答应了。他们曾到固阳镇的贺庄村、秦砦村、雷砦村、三义寨乡的南马庄村,葡萄架乡的贺村,等等很多村庄,教他们老年人扭秧歌,打腰鼓,跳健身舞等。
老人协会也被推广到了兰考的各个乡镇。汴梁晚报8月29日报道说,兰考县将该县东坝头乡作为老年人协会试点推广乡,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同时,该试点乡的推广,也开启了该县应对老龄化趋势、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探索和推广。
三、XX村老人协会助推新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兰考县XX村老年协会等新农村建设实验虽然时间不长,但也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的可以说是以下几点:
1、新农村建设目标应放在提高农民的福利特别是精神福利上,而不能局限于增加农民收入。眼光局限在农民增收上,那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短期内,农民不可能长时期大幅度增收,不可能仅仅靠增加经济收入来提高自己的福利。我国未来的50年应关注从社会文化方面乃至从经济方面再造农民的福利。
2、通过文艺宣传营造合作文化和制造公共舆论。组织农民参加群体性的文艺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增进人们的信任和互惠,创造一个共享的价值,帮助农民在村庄范围内形成一个关系紧密之群体,从而铺设出将福利最大化的实体性日常规范基础;同时,文艺宣传还能鼓励在合作起带头和示范作用的积极分子,有助于打破集体行动的困境。兰考的实践就证实了这一点。
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兰考实验就利用了几种不同的资源:一是支农的大学生志愿者的促动作用。二是具有中国农村主位意识的三农学者特别是具有新乡村建设理念的学者与专家。三是关怀现实,扎扎实实地改善农民生活的各级官员。四是城市中关心农村发展与建设的退休人员。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4、善于发挥农村精英分子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仅有外来资源,如果不能激发农村内部的资源,新农村建设是很难取得成效的。任何农村都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精英分子,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就能激活农村潜在的一些内生资源。为什么在XX村老年协会的建设中可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善于发挥以赵大娘为代表的村庄精英的作用。而其又充分调动了老年精英和老人中弱势人群如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两种人积极性,采取了抓两头捉中间的战略。
参考资料:
1、王习明:秧歌、十二生肖与乡村博物馆——兰考闫楼XX村老年协会调查 ,中国乡村发现网
2、记者鲁杰:乡村建设可解三农问题:以兰考乡建实践为案例,三农中国网
3、何慧丽:好媳妇、好儿子的涌现与老年人协会的发展——何慧丽于4月30日在兰考县阎楼乡XX村老年人协会表彰“好儿子”、“好媳妇”大会上的发言,三农中国网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3
自2011年起,根据的相关要求和部署,全国各新闻单位都开展了主题鲜明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哈尔滨的城市主流晚报,新晚报在“走转改”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走转改”,新晚报的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关注民生;通过记者走下去认真调查求证,新闻采访作风更加踏实,写作文风更好地摒弃了煽情和苍白,更加平实质朴和富有感染力。在这里,我对新晚报“走转改”活动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试总结一二。
一、走下去,沉下来,讲老百姓身边的事,说老百姓自己的话,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
刘云山同志曾说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在基层、落实靠基层。因此,在“走转改”中,走基层是基础,只有走基层才能转作风,而作风的转变最为本质和关键。新闻记者的阵地永远在前线。唯有迈开脚步,才能逼近真实;唯有说服了自己,才能去告知大众;唯有自己先被感动,才能通过作品感染读者。例如新晚报“接地气 写民生”专栏刊发的首篇报道《乡村教师老张的幸福生活》,就是记者用脚走出来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阿城区杨树乡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34年间每天走10多公里地垄沟趟出了一条教书路。他身患重度肾炎,每天穿皮裤、挂尿瓶却仍坚守讲台。当记者与老张一同翻土坡、穿苞米地、趟垄沟赶往学校,亲眼看到老张那些苦中作乐的教学场面,情不自禁中为老张的职业操守和对乡村教育的热爱之情所打动、所感染;当记者把这一切记录下来,那真实质朴感情跃然纸上,让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通过深入乡村、社区和各行各业的一线、窗口,晚报还采写刊发了一批接着地气的鲜活报道——《“大忙活村官”是80后》,报道了大学生村干部邢雪影扎根乡村的人生追求;为采写《给城市“搓澡”》和《城管老李的一夜》,记者跟随清理乱贴乱画小组队员步行20多公里,与城管队员8小时夜查,记录他们辛苦的工作状态。这些深入基层一线,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的经历,不但帮助记者完成了精彩可读、生动丰满的新闻报道,更对采编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增长知识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凡人小事中发现“新异”,反映和谐向上的时代风貌
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水平飞速发展和提高的同时,社会现象更为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也更加多元化,因此,“走转改”必须与新闻工作所承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基层有最鲜活的实践成果,有最震撼的发展变化,有最感人的先进事迹,有最生动的社会场景,有最动人的语言和最丰沛的情感。这里见微知著,滴水藏海,全景展现着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民生建设的巨大飞跃。新闻工作者应自觉做基层变迁的记录者、时代精神的传播者,体验最真实的群众情感、了解最质朴的愿望心声,深刻阐释党情国情世情,引导舆论、增强信心、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凝聚力量。
道里区民生尚都小区棚改回迁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记者走进棚改回迁户家中,与他们共度中秋,写成《这个中秋过得“美”》报道,真切呈现了政府保障房和民生工程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实惠。
在新晚报的“接地气”报道中,关于新农村、新农民的系列报道也很抢眼。别人的菜一毛五一斤难出手,他两毛五一斤全卖光,为啥?记者揭秘《菜农老张紧盯新闻种白菜》;《“水稻大王”不买轿车买农机》报道,记者与方正农民薛世举倾心畅谈,听他讲述20多年专心种植水稻,以转租方式不断扩展耕地,先后投入近百万元购买农机自己却骑旧摩托、过简朴生活的致富路,以及积极带动全村致富的生动故事;从出力挣工分,到投资入股,新的合作方式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记者走入乡村基层,挖出了《方正“农民股东”忙分红》的“新鲜事儿”……这些鲜活报道让读者看到了城市周边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三、心中有情,文中有物,笔下有灼见,引起社会共鸣
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真实和美好的东西,也不缺乏发现真善美的眼光,更多的人呼唤在小人物身上发现真善美,作为媒体的责任就是在真正的发现他们,关注他们,把这样的真善美发现出来,放大出来,还原生活的本真。新晚报的许多报道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
《“90后”义工——亮哥的一天》记录义工陈晓亮的成长故事和义工历程,他为智障残疾孩子无私奉献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带动了更多地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警戒队长大刚与盲婶的“母子”情》、《重症监护师:病榻旁的真情呵护》等报道因为记者与故事主人公的零距离随访而更具深入人心的感染力,引起社会各界对相关行业和事件中人物的关注。5个村、72个自然屯、21万多公里,《“邓半夜”的11年乡邮路》为无数人传递着亲朋的音信;1500公顷景区仅有5名林管员,他们身兼数职,每天走上万米山路,还要往山下背50袋垃圾,这就是《林管员辛苦巡大山》的乐趣与烦恼;清扫教室、当服务员、兼职家教打三份工,新晚报走基层记者被这位来自偏远山村大学生自立自强赢得学习机会的精神深深感动,《贫困女生很“乐活”》的报道引起年轻读者共鸣。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 农村语文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开发策略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或教学改革,其中作为母语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历次改革的热点。本次新课程改革与过去历次改革相比,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城市与农村学校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文化,因此农村语文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及种类等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农村语文课程资源)只是在种类、形态上与城市的有所不同,但从其教育价值上来看则是同质的。”[1]因此,目前对于广大乡村学校来说,不是缺乏语文课程资源,而是缺乏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
一、农村语文课程资源特点
1.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自然风景优美,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而且可以为学生的作文添上富有灵气、充满乡土气息的一笔,而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城市学校无法企及的。比如农村的田间地头、树林、山头、草地、池塘、河流等,这些都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可信手拈来的自然资源。这些丰富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如果能把这些引入到语文教学中,那么它们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风光,而是学生心灵升华的扁舟,素养发酵的沃土。如春天到了,让学生去观察水、树、草、花的变化,感受到细如牛毛的春雨的缠绵,再学朱自清的《春》,学生便有生活的感悟和经验,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可使学生与文本、作者更好地对话,到了冬天,让学生写写雪,再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雪作比较,看谁写的雪更有灵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培养其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2.社会资源独特多样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对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加以整合,例如学生的家庭生活、重大节日活动、风俗民情、文物古迹、社会实践活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等,乡村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生活本来就是一部大书,是一部无字之书,在生活中,让学生学会体验感动,对生活有一种感恩之心,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每天写随笔的习惯,这种资源是隐性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收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如学习《社戏》,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庙会、请坛神、送瘟神、花灯会、请财神、耍龙狮的动作、语言、场景等。学生了解了这些风俗民情,自然就比课本上纯粹的说教要有趣得多,同时也感受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3.历史人文性资源丰富
农村地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这些遗迹又往往伴有很多历史传说,风雨沧桑,代代相传,颇能给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历史沧桑感。历史文化遗存往往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又往往是人们面向未来的地方。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理应向学生传达身边的乡土历史文化。此外,其他种类的人文性资源亦极其丰富,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本地区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本土文化、热爱本土文化、学习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在语文课本上有许多关于艺术的篇章,如《口技》,可以让有这方面的同学表演,或者带领学生去竹编厂参观,民间艺术的精妙,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收集本地的民间故事,然后在下午自习课上,让学生把故事讲给同学听,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清明时节可以带学生瞻仰烈士墓,了解烈士生平,缅怀烈士遗风,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2]。
4.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动态生成
语文教师除了可以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来丰富语文教学外,更应该紧紧抓住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在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从而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新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会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成为新的教育增长点。在乡村学校工作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动态课堂教学资源,而乡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胆子比较小,羞于表现自己,缺少城里孩子的活泼好动,不愿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这样导致教师的课不好上,也缺乏互动和交流,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达不到资源共享。基于此,语文教育者更应该抓住乡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试着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由羞于开口到敢于开口,学会与同学交流与合作,在资源本来匮乏的课堂上,将会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资源生成,教育者要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二、乡土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5
一、巧借图片,情系乡村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结合,就能大大提高认知效果。因为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学生学了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是凡打动儿童心灵的东西,都会在其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生难忘。所以,我先在“情”字上作文章。上课伊始,我便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到过乡下的人不多,即使去了乡下的学生也说不出乡下的风景,只知道乡下的路难走,养了许多鸡和鸭。于是我故意神秘地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乡下到底是什么样吗?”学生的回答响亮又肯定,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提醒:“请睁大眼睛,仔细看清楚。”话音刚落,伴着音乐,乡下的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图片以各种不同的样子展现在大屏幕上。我悄悄地观察了一下全班,发现他们的眼睛都亮闪闪的,有的学生甚至情不自禁地说:“哇,真美!”我暗暗高兴起来。音乐一停,我立即问:“看了图片,你觉得乡下怎么样?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来说。”学生纷纷举手,畅所欲言。雨果曾经说过:孩子们接受欢乐和幸福最为迅速,也最亲切,因为他们生来便是幸福和欢乐的。”学生们能如此情不自禁地融入课堂,最大的功臣应该是多媒体呀!
二、鲜花绽放,美留心中
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都证明:人们对愉快的事情记忆得最清楚,回忆的细节也多,不感兴趣的事情比较容易忘记,细节也不易被回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篇文章的美,学生是很难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体会到的。就像“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这个句子,我觉得学生肯定对这些花非常陌生,所以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们认识这几种花的环节。音乐一起,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的各种样子,各种颜色的图片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伴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介绍:“万物复苏的春天,芍药悄悄地开了,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烈日炎炎的夏天,凤仙也张开了笑脸;硕果累累的秋天,鸡冠花和大丽菊竞相开放,似乎在为又一年的丰收庆祝呢!”学生边听边欣赏图片,还不时发出“哇哇”声。看着学生的兴奋样,我都为之陶醉。而下面的教学更是水到渠成:这些花是怎么开放的?用句子中的词语来回答。什么叫“依着时令,顺序开放”?除了从“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这几种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开放的,还可以从几个标点中看出来,请仔细看看是什么标点。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是逗号,还能说出原因是这四种花不能变换位置,所以不能用平时的顿号。
三、歌曲亮相,向往田园
课堂接近尾声时,学生们仍有点依依不舍,对那遥远而又美丽的乡村充满了无限的向往,眼睛总是盯着大屏幕不放。我趁热打铁:“在我们那个时代有一首关于乡村的歌曾经传遍了大街小巷,那就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现在请你们也来欣赏。”话音刚落,一首久违的老歌的清新旋律便飘荡在整个教室。听到歌声,学生们显得格外激动,有的在凝神静听,有的边听边关注歌词,有的甚至跟着旋律小声地哼唱……一曲唱完,我深情相邀:“同学们,请你们有时间也到乡下去走一走吧,去呼吸乡村清新的空气,去欣赏乡村独特、迷人的风景!”
虽然下课了,可学生们的心仍旧留在乡下人家里。你看,现在教室里仍是热闹非凡。认真听,原来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乡下真的家家户户都会养鸡、养鸭,我去外婆家看见的。”一个学生略带点得意地说。
“还不止这些,我亲眼看见鸭子戏水,可好玩了。”另一个学生连忙抢着答话。
“这有什么,我觉得还是那些花最漂亮!鸡冠花真的像鸡冠一样呢!比我们学校的花好看多了。”又一个学生加入了讨论。
“是呀,是呀,乡下那么美,这个星期天,我就叫爸爸带我去乡下玩。”这个学生的话立即得到了响应:“对,去乡下!这个星期就去!”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范文6
一、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产生对语言文字理解、运用的新需要,这种需要与原有的思维水平构成了矛盾,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便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机理来发展学生思维。一是进行启发和引导,精心设计思维的切人点,这样不仅起引导学生发挥思维动力的作用,还能促进思维品质的自觉形成。二是引导思维爬坡,激发创造性思维。
1、 挖掘文本“空白”,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文字无语却有声,那是作者的心声,文章主人公的心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文本,巧妙发现,“于无声处听惊雷”;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核,深入作者内心,在文本“无声”处读出“心声”。这样才能将文本读活、读实、读深、读透,从而使单薄的文本厚实起来,学生的语言实践扎实起来。例如《一件运动衫》一文中,“不停地抚摸”,“泪水从面颊流了下来”体现着康威老先生的感动,这两处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那份相互给予的爱。所以,不仅要读出字面之意,更要读出文后之声。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巧妙地填空:这是()的泪水,他在想:()。让学生换位体验,不仅读出人物之言,更读出了人物之心,人物之情;不仅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进行了思维的训练,情感的训练。在“言”的运用过程中渗透着“意”的熏陶。真正做到在文本“无声”处读出“心声”,将“虚”读“实”。
《一件运动衫》中,在文章结尾处“我早上看到你眼睛一直盯着这件红色运动衫。当那父子二人打猎回来时,我用一只小狗跟那个小男孩换了他的运动衫……”作者惜墨如金,戛然而止。但其省略号里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着许多生活的场景,也有着许多感情的再现。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移情体验,将文本由“薄”读“厚”,努力在文本“空白”处读出“色彩”,继而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积淀语言,品味情感。
2、挖掘文本内涵,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我从“谁能把词读成一个字”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有学生说,我可以用一个“美”字来概括。因为那里景色美,老人相互逗趣,儿子辛勤劳动,小儿活泼可爱,这一切美得就想一幅画。有的说,那是一个“乐”字。你看那里绿草如茵,溪水如带,老翁老妇互相逗趣、取乐,大儿子快乐地劳动,小儿子活泼可爱,在剥莲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有的说,那体现了一个“和”字。你看景色是那么和美,他们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多么和谐。也有的说,那是一个“醉”字。他们陶醉在悠闲、优美的生活环境里了。接着我又设计了第二思维坡度,“那词人就这样醉了吗?”,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词人生平资料和他的另一首词,在这样的对比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而内心却渴望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体会到了中国古诗词的如醇酒浓茶般的韵味,体会到了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在习作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叶老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可以说,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在习作指导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习作案例《礼物》。
课始,姚老师清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接着很自然地说:“刚才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送给我热烈的掌声,其实我们已经交换了一份礼物。”然后让学生讨论礼物代表什么,再说说自己收到的礼物,按时间、对象、内容和心情,层层递进,把话说完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谈送出的礼物,想送未送的礼物,旨在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全面而深刻的思维能力。
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姚老师让学生拿起笔写下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关于礼物的事,请写出礼物的由来,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可以以“礼物”为题,也可以另起一个漂亮的题目,希望大家的题目和文章能像大家的故事一样丰富多彩,精彩生动,给大家20分钟时间。
这个指导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有序地写,由说到写,这是朴素而扎实的语文训练。给文章取个漂亮的题目,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给大家20分钟时间,要求迅速构思写出作文旨在训练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语文学习中思维的概括程度。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习作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习作讲评。姚老师请三至四名学生读习作,其余学生担任评委,说说同学写的作文有什么成功之处,你想给他什么建议。(引导学生从选材是否新颖独特,构思是否巧妙,表达是否生动等方面进行点评。)
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对学习活动起着评价、调整和矫正作用。
三、在口语交际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有利于发展智力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因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