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防法律法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1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45-01
梨小食心虫又叫桃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近年来,我县苹果园老化面积不断增加,果农大多选择挖掉苹果树而改种桃、李等核果类果树,形成了大量桃(李)、梨混栽的现象,而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恰好需要这两种果树才能较好地完成生活年史,所以该虫近年在礼泉县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笔者经过连续观测,总结出该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发生特点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4.6―6mm,翅展10.6―15mm,体翅灰褐色,前翅前缘有8―11组白色短斜线,中室外方有一白色小点,近外缘处有10个小黑点。
2.卵 扁椭圆形,长约0.8mm,黄白色,中央隆起,周缘扁平。
3.幼虫 初孵幼虫体白色,头和前胸背板浅黄色。长成幼虫体长10―14mm,体桃红色,头壳黄褐色,前胸背板浅黄色或黄褐色,腹部末端有4―7根刺臀栉。
4.蛹 长6―7mm,纺锤形,黄褐色,腹部第3―7节每节前后缘各有一排小刺,第8―10节每节有一排较大的刺,腹末端有8根钩刺。茧长10mm,白色,丝质,长椭圆形,稍扁平。
二、生活史
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干老翘皮内、树下土壤缝隙中越冬;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 4月中旬开始产卵, 5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多产卵于桃芽及嫩枝上,卵期5―7天,孵化出的幼虫钻入桃树新梢为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跌落树下入土化蛹,蛹期6―8天。6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仍在桃树上产卵,幼虫孵化后继续为害嫩芽、新梢及果实。7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大部分向梨园迁飞,在叶片及梨果上产卵,也有一部分仍在桃园产卵。8月上旬为第三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孵化后的幼虫老熟后钻入树下土壤缝隙或果树主干老翘皮内越冬。
三、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1.成虫 具有趋光性、趋化性,需要补充营养,因此可利用性诱剂或糖醋液进行监测。主要产卵于新梢中部的嫩叶上,在果实上主要产卵于胴部及萼洼处。
2.幼虫 有转梢为害习性,一头幼虫一生转害2―3个新梢。越冬代及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新梢,第二代幼虫主要为害果实。幼虫脱果后一部分越冬,一部分发生第三代。第三代幼虫有相当一部分在果实采收前来不及脱果而随果实转运。
四、虫情监测
1.成虫诱测 4月上旬后在果园设置糖醋诱器(诱剂由红糖0.25kg、米醋0.5kg、水0.5kg配成),5日诱到1头成虫可喷第一遍药,以后每15天防治一次。
2.卵 从7月份开始,定果查卵量,当卵果率达到0.5―1%时开始喷药防治。
五、防治措施
1.合理配置树种 新建园避免桃、梨混栽。
2.诱集幼虫 8月中旬在果树主干上束草把,或将透明胶带反缠(粘面朝外)于果树主干、主枝诱集越冬幼虫,冬季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早春刮除果树主干老翘皮,消灭越冬虫源。
3.诱杀成虫 按每亩15个的标准设置糖醋诱器诱杀成虫。
4.及时剪除为害桃捎 5―6月份及时剪除刚萎蔫的桃树新梢带出园外销毁。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2
1 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原因
(1)梨、桃混栽或相邻建园给梨小食心虫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第1、2代危害桃梢和桃果,第3、4代危害梨果,发生世代重叠,没有明显的高峰和低谷,使果农不能有效、针对性防治,使梨小食心虫危害越来越严重。
(2)由于监测技术不到位及梨小食心虫透明状的卵极难发现和识别,果农只能大量、频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在运城市梨园中防治梨小食心虫的药剂甚至在10次以上,滥用农药,使其效果大幅下降。
2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1)桃梨混栽或间隔栽种的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第1、2代梨小食心虫在桃树上危害桃梢、桃果,待梨果膨大、初步着色期第3、4代梨小食心虫开始在梨果上产卵、蛀果,进行危害。
(2)运城市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一般在3月中a下旬开始发生,4月上旬达到高峰期,全年发生4~5代。春季雨水较多、气候偏暖的年份,越冬代梨小食心发生严重。夏季雨季较多的年份,第2、3代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第1、2代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趋势明显,从第3代开始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没有明显的发生高峰和低谷。
3 梨小食心虫高效防治技术
(1)物理防治。在9月中下旬,结合防治红蜘蛛等在树干上越冬的害虫,于8月下旬或早熟果实收获后在距地面80厘米高的树干上绑缚诱虫带,诱虫带为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利产品,有两层纸组成,内层为瓦楞形,每个树干上1个,于深冬或初春萌动前解下,集中烧毁,可有效诱捕梨小食心虫、苹果红蜘蛛、康氏粉蚧、苹果卷叶蛾等害虫,明显降低越冬害虫的基数。其作用类似树干绑草,待到深冬解下烧毁。在梨小食心虫发生期在果园悬挂佳多或富威盛频振式杀虫灯,每10~15亩一个,悬挂在接近树冠处。
(2)糖醋液防治。利用梨小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在果园内放置糖醋液诱杀。糖醋液的配比为:红糖5∶醋20∶水80或红糖1∶醋4∶酒1∶水16。糖醋液应现用现配,用多少配多少,以免降低气味,影响诱杀效果。每亩悬挂6~8瓶,瓶口径10~15厘米为宜,挂于树冠的中上部无遮挡处,下雨后要将瓶内糖醋液倒掉,重新倒入糖醋液。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3
1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有意识地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效果的落实等方面来体现教学思想方法,实现对教材的再思考、再创造。我要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中,由于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这些概念易混而且概念本身较为抽象,其中又蕴含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适时渗透极限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学感知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在活动中体现有艰思想。通过类比思想的渗透,延伸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个数同样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最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然数的分类中,进一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与辨析,产生自觉的分类意识,让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得以自觉地落实和体现。
2在探究新知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潜藏其中的思想方法,自觉地理清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归纳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时归纳、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化归思想、极限思想等方法组织教学。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已学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学生对以前探究方法的回忆与再认识,启发学生对转化思想的思考与运用。接着,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圆的面积公式摊导的一般方法,实现其化归过程。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进一步感受极限思想,接受栖限思想,自觉地应用极限思想,形成终身受用篚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旨在使学生的数学思纠经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实现其质的变化,要让学生沿着“抽象”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渗透,将已学的思想方法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牢固的认知结构,并能在不断的归属同化中得以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加以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探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自觉的应用意识。如:在探索发现规律时要用到类比、化归、转化等思想;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通常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把题中给出的数蹙关系转化为图形,借助图形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形象化、直观化,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获得优化的解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在总结延伸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4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151-01
小麦是彝良县重要的小春作物之一,常年种植8万亩左右,其播种面积约占粮作面积的12%,统计平均单产90kg,折合总产7200吨,约占粮食总产的5%,在稳定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小麦白粉病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生,其中在山东沿海、云贵川、东北、华北及西北等麦区,常年呈偏重发生趋势。彝良县常年发生5万余亩次,约占种植面积的60%,年损失产量1200余吨,约占小麦总产的16%,约占粮食总产的2%。搞好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对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为害症状
该病菌可侵害小麦的任何地上部位,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严重时颖壳和麦芒也受侵害。初期,先在叶面上产生褪绿的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同时在上面产生白色的粉状物-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一般叶正面多于叶背面,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重。后期,霉层增厚变成灰白色或灰褐色,最后在霉层中产生黑色的小粒点-闭囊壳。
2 病原生物
2.1 分类地位
小麦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2.2 病原生理
小麦白粉病病菌对温、湿度的是因适应范围很广,在RH为0~100%之间,t为0~18℃之间,分生孢子均能萌发,菌丝体在1~40度的范围内均能发育。但最适宜的温湿度范围是t为15~20℃,RH为70%~90%,低于10℃或高于25℃时发病明显缓慢。即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流行。
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营养。前期,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目视为粉状。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的闭囊壳,闭囊壳球形,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4~8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子囊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
2.3 生理分化
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与寄主相互作用,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3 发生规律
3.1 越冬越夏
冬麦区越夏菌源主要来自当地自生麦苗。冬小麦收获后,起初,病菌以分生孢子和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随后,由于降雨的增多,子囊孢子大部分死亡,而分生孢子却传至当地自生麦苗上引起发病,待秋苗出土后又转至秋苗上为害。
3.2 传播途径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或外力扩散传播。
3.3 侵染循环
在温、湿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线,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又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
4 发生特点
4.1 上升曲线
彝良冬小麦的主要播种季节是霜降前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从11月底12月初,多数小麦只有3~5叶的时候就开始了,此后病情逐步上升为害,至翌年2月下旬于小麦的分孽末拔节初期形成第一个峰期,随着拔节期新叶的长出,病情有所回落,进入孕穗期后,病情有回升,在孕穗后期形成第二个高峰期。在抽穗扬花期病情相对较稳定,但,进入灌浆期后,病情又进一步回升,在乳熟形成第三个高峰期。若雨水来得早,4月中上旬雨水偏多年份,则第三个峰期将滞后或不明显。一般至4月底5月初,河谷区大部分小麦处于刚进腊熟期、二半山区大部分小麦仍处于灌浆期的时候病入膏肓,但此时,河谷区及二半山区大部分小麦已呈枯黄。
4.2 发生条件
一般,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此外, 一是施氮过多,茎叶茂密、相互遮阴、光照差的发生偏重;二是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病;三是密度大的发病也重。
5 防控对策
5.1 积极引试,推广抗病早熟良种
近二十年来,彝良生产上曾经使用过的品种有:白麦子、罗茨麦、须须麦、啊波麦、雅安早、南大2419、欧柔、宜麦2号、宜麦5号、大白麦、陕西54、绵阳19、21、24、26、川麦107、25、云麦24等二十余个品种。其中曾广泛使用的有:啊波麦、绵阳19、白麦子、雅安早、绵阳26、大白麦和罗茨麦等品种,都因抗性退化,产量下降而逐渐退出。当前综合形状表现较好的有:绵麦369、绵阳31、绵阳39、其次是云麦24,此外,在局部区域还在种的有:大白麦、小白麦、黄尖尖麦和豌豆麦。
实践认为,一个品种在新引之初的2-3年表现往往相对较好,或在部分阶段抗性较好,但是,都会随着服役期的延长、由于病原菌致病性变异与气候的变化而退化,有些品种的退化速度还比较快,因此,要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引示推广力度与品种更替速度,积极推广抗病、早熟新品种,方可促进生产持续发展。
5.2 配合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料
小麦是需肥量比较大的作物,其每行成100kg干物质,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4.5kg,磷素2kg,钾素5kg。根据我县多数地方的气候、土质以及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的实际生产能力为200~300kg,因此,就以产量水平来计算合理的施肥水平。需亩施农家肥3000kg,尿素35kg,磷肥20kg,钾肥40kg。其中70%作底肥,30%作追肥。同时提倡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堆沤,使农家肥充分腐熟后施用,并注意早施分孽肥,重施腊肥(于冬至后大寒前施),巧施拔节孕穗肥(根据叶色,于拔节初期施),以增强抗病力。
5.3 清洁田园,清除夏季自生麦苗
自生苗是冬小麦白粉病主要的初侵染菌源,因此,应该结合大春作物的田间管理,清洁田圆,清除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的初侵染源。
5.4 计划预防,综合防治病虫为害
拌种消毒,选用25%三唑酮可湿粉,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
喷雾防控,在小麦白粉病易发地区、河谷区或田麦上,在小麦的分孽末期,或当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0%,或病叶率达30%以上时,即实施第一次喷药。当小麦进入孕穗中期的时候,或病情指数达到30%或病叶率达60%以上时,进行第二次喷药。第三次喷药在小麦齐穗期进行。可选50%多菌灵可湿粉对水500倍进行喷雾,或25%三唑酮可湿粉,对水1000倍进行喷雾防治。此外,也可以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菌剂与杀虫混配使用,兼治其它。例如: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和穗蚜混合发生时,每亩用15%粉锈宁50g+抗蚜威10g+磷酸二氢钾150g,对水50kg进行喷防。
参考文献
[1]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119-124)
[2] 郑秋红,杨霏云,朱玉洁. 小麦白粉病发生气象条件和气象预报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气象.
[3] 李伯宁,周益林,段霞瑜. 小麦白粉病与温度的定量关系研究. 植物保护. 2008(03)
[4]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1)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5
摘要介绍了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及危害症状,分析了发生规律和流行因子,结合该地区小麦的生产实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以指导小麦生产。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流行因子;防治技术;徐淮地区
由于徐州和淮安地处黄淮地区,小麦生长中后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小麦赤霉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该地区小麦的常发病害,现已成为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赤霉病[Gibberella zeae(Schw.)Petch]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和多雨、气候潮湿地区,该病害发生时造成穗腐;同时也可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能达到80%~90%,且感病麦粒中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不可取食,给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1]。为了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结合徐淮地区小麦的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
1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及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Petch],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孢(Fusarinm graminearum Schw.),半知菌亚门镰孢属。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其中以穗腐危害最大,穗腐发生在小麦扬花期,最初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通常,一个麦穗的少数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使病部呈现枯褐色。穗轴发病后,由于穗轴输导组织被破坏而影响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因而使上部其他小穗迅速枯死而不能结实,或形成干瘪粒。发病后期,在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或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受害籽粒皱缩、体积变小,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一种流行性病害,多发生在穗期高温、多雨、气候潮湿的地区,每年小麦抽穗扬花期正值该地区高温多雨的4—5月,正适合玉蜀黍赤霉生长发育所需高温、高湿的条件[2]。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病菌越冬后在各种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在大麦、元麦和小麦混栽的地区,分生孢子也可成为初侵染源。各地形成数量和发育进度取决于气温和土壤湿度,高温、高湿有利于子囊壳的形成和发育成熟,尤其要求基质湿润。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98%的条件即能释放子囊孢子,相对湿度≤95%不能释放。因此,在雨后,尤其小雨后最有利于孢子的释放,孢子释放后借风雨传播,微风至2~3级风有利于传播,以作物层中孢子最多,因此小麦赤霉病的传播以本田或本地区为主。小麦赤霉病的病菌主要以败谢的花药为跳板,在其上短暂腐生立足,从而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花直接侵入内部。赤霉病菌最有利的侵入时期为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末期。乳熟期以后,除非遇上持续极为潮湿的天气,一般不会再侵入。病菌侵入后3~5 d受侵小穗开始发病,菌丝体继续沿穗轴蔓延到上下相邻两小穗,潮湿多雨高温时病害扩展较快。发病后病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多雨条件下可迅速传播,促进病害的扩展蔓延。一旦满足高温、高湿的条件,病害便暴发。
3流行因子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否及流行强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及易感病生育期、适宜发病的暖湿气候条件与大量的菌源这3个因素及其吻合程度。一是品种的感病性及易感病生育期。目前生产上利用的多为感病或中抗品种,某些高抗品种(如望水白、苏麦3号等)因农艺性状或丰产性不佳而难以应用。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感病性差异很大,抽穗至扬花期是病菌侵染并引起发病的最适时期。研究发现,扬花期最敏感,抽穗期次之,乳熟期病菌侵染明显降低,糊熟期后病菌基本不能侵入。二是菌源量。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稻桩等残体带菌率、空中子囊孢子与分生孢子浮游量及穗部孢子粘附量是反映菌源数量的标记,是具备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必要条件,能否流行还取决于气候条件。三是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是决定小麦赤霉病能否流行的重要因子。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决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小麦赤霉病发病的起始温度为15 ℃,随着温度的升高,病菌侵入的速度加快,潜育期缩短,发病加重。最适发病温度为25 ℃,徐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的温度均能满足发病要求,故温度并不成为病害发生或流行的限制因素,但气候明显的异常变化对加速或延缓病情发展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小麦抽穗扬花期长期处于相对湿度≥85%以上、又遇3 d或3 d以上连续阴雨天气时,病害极有可能流行。
4防治技术
4.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适期播种,开深沟排水,合理施肥,增施钾肥等栽培管理措施,都可以减轻田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一是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但是由于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的影响,导致一些抗小麦赤霉病品系在徐淮地区的抗性效果并不显著。目前徐淮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淮麦、烟麦、豫麦系列小麦品种,而这些小麦品种在田间对赤霉病均表现为中抗(MR)以下水平。另外,要提高种植品种的纯度,使小麦扬花抽穗整齐,缩短病菌侵染危险期。二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避免播种过迟,适时早播,避开小麦赤霉病危害时期,可利用早熟或特早熟品种,使抽穗扬花期避过有利于赤霉病发病的气候条件,产生时间上的避病作用,也可以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另外,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和田地肥力水平,控制好播种量,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形成不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环境。三是合理施肥,增施钾肥等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重施腊肥,巧施返青拔节肥,并实行配方施肥,增施钾肥,避免氮肥施用量过大,促进麦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搞好田间沟系配套,在小麦扬花期之前,挖沟起垄,注意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这对控制病害蔓延十分重要;在冬前、春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轻田间郁闭度,抑制病害的滋生蔓延。
4.2化学防治
鉴于目前生产上利用的多为感病或中抗品种的事实,化学防治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手段。防治效果不取决于施药次数,而取决于首次施药的时间。通常最佳施药时间为扬花期,若遇穗期高温,小麦边抽穗边扬花,则应提前至齐穗期施药。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750 g/hm2、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0 g/hm2、12.5%治萎灵(水杨酸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 kg/hm2。在当前生产实际中,部分农户采用以多菌灵为主的化学药剂在小麦扬花期进行喷雾防治,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多菌灵是一种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其作用位点单一,小麦赤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近年来徐淮地区虽然还没有关于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报道,但是建议多菌灵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3]。为更及时有效地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危害,建议在病害大发生年份用30%多·酮可湿性粉剂在适期内用药2次,第1次在田间发病始盛期,第2次视病情发展情况而定[4]。应掌握在病情高峰期前(一般间隔7~10 d较好)用药1.5 kg/hm2为宜,若病害发生程度在中等偏重以下时,宜提倡在发病始盛期用药1.5 kg/hm2防治1次,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效。一般在关键时期喷1次即可,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于5~7 d后再喷1次:一是品种严重感病;二是首次用药后遇连续高温、高湿天气;三是生育期不整齐,扬花期持续7 d以上[5-6]。
4.3生物防治
目前也有学者提出采用生物制剂来防治小麦赤霉病,但是要求使用的生防菌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遗传上稳定;二是低浓度下有效;三是对营养要求简单,在廉价培养基上能培制;四是防效能与化学杀菌剂媲美,至少要能及时控制病害;五是对寄主无致病性;六是必须有足够的市场。目前,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批量生产与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历史短,尚未发现非常理想的生防菌;另一方面是其防效或者与化学杀菌剂不相上下,或者不及后者,且防治成本较高,因此近期内不会取代化学杀菌剂。
5参考文献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7-131.
[2] 王东海,贾文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2006(11):28.
[3]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等.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J].上海农业学报,2000,16(1):62-66.
[4] 叶正荷,朱建祥,苏卫华,等.兼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复配药剂筛选及毒力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1996,4(2):22-25.
消防法律法规范文6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发生症状;发病条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41-02
小麦赤霉病也称为红麦头、烂麦头、麦穗枯,在全世界普遍发生,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苗期至穗期均能感染发病,导致穗腐、茎腐以及苗叶枯死,其中穗腐造成损失最大,减产20%以上,其中淮北部分地区2012年减产20%~30%。
1 发生症状
2 病原
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包括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税顶镰孢(F.acuminatum)、黄色镰孢(F.culmorum)、燕麦镰孢(F.avenaceum)、串珠镰孢(F.moniliforme)等。其中,禾谷镰孢(具镰刀形的大型分生孢子)是优势种。玉蜀黍赤霉是病原物的有性态,而多种镰刀菌均可以无性态发病。
3 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菌以菌丝体状态越冬,可以存在土表作物残体上,如玉米秸秆等上赵冬。翌年春季,小麦赤霉病菌形成子囊孢子,通过空气流动而传播侵染,感染小麦穗部。小麦各生育期染病情况不尽相同,扬花期为最敏感时期。该时期内,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如连续阴雨、气温高于15 ℃,则利于小麦植株染病,在大量赤霉病菌源存在的情况下,该病将大流行[2-3]。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措施
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及时喷洒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5.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可以避免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二是秋季深耕灭茬,将稻蔸及其他病残体埋入土里,或清除稻蔸、稻草等病残体,不仅减少菌源,还能减少水稻螟虫越冬虫源。三是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小麦播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适当提早,使小麦抽穗扬花期与病害大流行时期错开,从而减少发病。播种时要精选种子,播种量不宜过大;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促进小麦健壮生长[4]。四是适时开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及时开好“四沟”,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地下水位,降低田间湿度,以利小麦健壮生长。五是适时抢收。小麦成熟,及时抢收、抢脱粒、抢晒、抢归仓,避免小麦后期遇雨,病害在麦堆内蔓延。
5.2 化学防治
一是科学拌种。种子处理是防止小麦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5]。可用下列杀菌剂拌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 g湿拌种子100 kg;33%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300 g拌种子100 k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6 g湿拌种子100 kg。二是小麦扬花初期,田间有零星发病时,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适期,抢晴喷药1~2次,间隔7~10 d再喷1次。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5~1.50 kg/hm2、40%多菌灵·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5~1.50 k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2.25 kg/hm2、70%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硫磺可湿性粉剂2.25~3.00 kg/hm2、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3.00 kg/hm2、50%甲基硫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80~2.25 kg/hm2、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1.80~1.95 L/hm2等药剂,对水750~900 kg均匀喷雾防治。三是在小麦抽穗后,麦穗部有少量小麦赤霉病发病时,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可选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3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1.995 kg/hm2;28%井冈霉素·多菌灵悬浮剂1.500~1.875 L/hm2;10%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3.00~3.90 L/hm2;42%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900~1 200 g/hm2;40%戊唑醇·多菌灵悬浮剂825~1 125 mL/hm2;28%烯肟菌胺可湿性粉剂720~1 440 g/hm2。四是小麦赤霉病大量发生时,应及时施药防治,可用下列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25%戊唑醇乳油1.2 L/hm2;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50 g/hm2;25%丙环唑乳油600 mL/hm2;25%咪鲜胺乳油750~900 mL/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1.8 L/hm2;400 g/L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300~375 mL/hm2,对水稀释成1 000~1 200倍液喷雾,用药液量为750~1 050 kg/hm2。
6 参考文献
[1] 张玉聚,武予清,崔金杰,等.中国农业病虫草害原色图解[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8:20-23.
[2] 林国庆.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J].农林科学实验,1994(3):32.
[3] 方中达.植物病理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