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夏日绝句的意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夏日绝句的意思范文1
一、理解能力的形成
所谓阅读,就是看书(报)并理解其内容。因而理解就成了阅读的核心。理解有不同的水平,了解词义是基本水平,通过推论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以分析作者的意图和见解是高水平。无论哪一种水平都是学生应该形成和具备的。可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
1.学生的原有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在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是阅读感悟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之上的,这就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的取决学生原有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学生头脑中的贮存的相似信息越多,就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
不管哪一个版本的教材都安排了古诗词的教学,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传承祖国灿烂的文化。可是学生对古诗词理解有难度,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十足的文言文,每一字都是精华,而且还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学生对那一段历史不了解,对作者当时的处境不熟悉。如果在教学前老师能有意识提供或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拥有相关的信息,对所要阅读的新材料就不会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苏教版第12册安排了两首李清照的诗词,《夏日绝句》和《如梦令》,虽然出自同一人之笔,但风格和意境迥然不同,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困难。教学前我就要求学生动用一切手段,查找、收集和李清照有关的资料。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学生就知道了《如梦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描述的基本上是安逸、舒适的生活场景,有些学生还整理了许多这一类的诗词;《夏日绝句》属于后期作品,当时南宋统治者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诗中流露出作者满腔激愤和感慨,学生由此还想到了陆游和《示儿》。有了这样的认识加上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
可见课前的预习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而且具有拓宽知识的效能,还更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悟、理解。
2.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也是一项阅读理解的技能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教材中提供的课文虽然是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思维特点安排的,但是学生仍然是顾了前就顾不了后,或者是看了后就想不到前,很难快速掌握文本的重要信息。
如何培养学生“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这项阅读理解技能”呢?回顾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文本的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题目就是文本的内容概括。
(2)从文章的段落结构入手。入选教材的课文,条理都很清晰,不少文章是总-分-总或分-总结构。抓住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快就能发现文本主要是写夹竹桃的韧性和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我的幻想。
(3)从重点词句入手,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烟台的海》我就运用了这一方法。板书读完课题,我立即板书一个词“独特”,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后让他们就这一词提出问题,交流后聚焦在两个问题上:烟台的海为什么会独特?烟台的海独特在哪儿?这两个问题恰恰就是文本阐述的重点。
训练学生的技能功在平时,贵在坚持。学生抓住了文本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中细节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表达方法的学习和迁移。
3.对文本的自主化加工是阅读训练的一项目标
教材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文本都是组织完善,结构比较严谨的文章,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可以让学生预测文中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预测文本中主人公的一些行动,猜想事件的起因,推论事件的结果……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我发问,我对这个内容是不是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和我预测的一样吗?这样的词这样的句子我用在哪儿合适呢?教师可以指定一段课文,与学生一起阅读,读完后,对这一段进行讨论,交流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二、阅读方法的选择、运用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如鲁滨逊提出的阅读训练法,就包括浏览、提问、细读、背诵、复习五个阶段;伊耐特将他提出的阅读方法分成四个步骤(1)尝试阅读文本(2)用自己的话复述文本(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4)复习和思考文本摘要;张庆林的“五步自学阅读法”就是概览、初读、细读、提要、检测……教学时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因地制宜。
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它分为三步,预测、细读和验证。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第一步、预测:在学生齐读课题后,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预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学生一见插图就来劲儿了,有的说可能会写老人扫路的艰辛,有的说应该写一写老人的外貌,有的说要详细介绍老人扫路的认真,有的说要是我是作者还要介绍一下天游峰……学生的预测丰富多彩,可见只要提供舞台,学生活跃的思维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第二步、细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努力为自己刚才的预测寻找材料,并且用自己的阅读感悟去评价这些材料。教师要给足学生时间,鼓励学生读读、画画、写写,主动关心帮助那些自主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在询问中加以引导。
夏日绝句的意思范文2
关键词:声声慢;注释;憔悴损;商榷
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4第41页注释11对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憔悴损”一句的注解为:“枯萎,凋零殆尽。损,这里相当于‘煞’,‘憔悴损’就是‘憔悴煞’的意思。”据此理解,“憔悴损”的主体当为黄花,意即枯萎,凋零殆尽。此注释无论从“事理”还是从“情理”来讲皆有待商榷。
先说不合“事理”的理由。
“凋零”的意思是凋谢零落,然而一般只会枯死枝头,不会零落满地。宋末诗人郑思肖《寒菊》诗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虽然《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证明黄州的是会落英缤纷的,但反过来也证明,那时的杭州是不会花瓣零落的。苏轼在被贬黄州前曾在杭州做过四年(公元1071-1074年)通判,风流潇洒的他不可能不注意到杭州的开败情况,正因为,包括杭州之菊,枯而不落的印象,才使得苏轼后来敢于在王宰相的诗稿上挥毫:“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恰好是在临安所写,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所以,用“凋零”来形容词中的是不妥当的。此为理由一。
有人说,《声声慢・寻寻觅觅》所状写的是春景,春天的时候,枯死枝头的也该因为枯枝朽断而零落满地了,其依据是诗中“乍暖还寒”一句。《声声慢・寻寻觅觅》所写之景到底是春景还是秋景?因作品的具体写作时间不详,我们只好从诗的意境来判断。首先,“乍暖还寒”不一定是初春特有的气候特征,秋天也有忽暖忽冷的现象,吴小如的解读可作参考:“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侯。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1]其次,词中有两个意象能说明是秋景,一是“雁过也”中的大雁,大雁南飞的时间是秋天,至于其北还时间,则要等到次年的春末天气转暖之时,且词中有“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说明大雁应该是北来之雁;二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梧桐,应是叶未落尽的梧桐,因为既然是细雨,就不会下得点点滴滴,只有在梧桐叶上不断汇集,才会有“点点滴滴”的景致,若说是来年春天新发之叶,则与全词“冷冷清清”的环境明显不合了。所以,《声声慢・寻寻觅觅》所写之景应该是秋景,黄花应该是秋日里的黄花,是不会零落的。此为理由二。
理由三,教材注解认为“憔悴损”是写黄花的看法不太符合李清照的写作习惯。其实,“憔悴”“憔悴损”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尤其是在其南渡后的词作中,并不少见。比如,《永遇乐・元宵》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夜间出去”,李清照变成了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对外面中州盛日的热闹繁华没有兴趣,懒得夜间出去;《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中也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的词句。两个例子中的“憔悴”都是写词人自己面色黄瘦、精神萎顿。且这三首词的写作时间均为南渡后,李清照的写作心境大同小异,如果唯独《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憔悴”指的是黄花,未免牵强。
至于“损,这里相当于‘煞’,‘憔悴损’就是‘憔悴煞’的意思”这个解释,则明显没有考虑学情。多数学生在不借助工具书的情况下是难以理解“憔悴煞”的意思的。若将“损”解释作“词人瘦损”,学生就会好理解得多。
因此,从“事理”角度讲,“憔悴损”应该是形容李清照。当然,确定这个结论需要说明一下语法问题。前句的主语是“满地黄花”,按照承前省略的语法规则,“憔悴损”的主语似乎应为“满地黄花”。但这是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古诗词的鉴赏不应硬套现代汉语的语法,而应该以诗词的情意表达需要为准。
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境况,词人憔悴瘦损的形象有助于情意的表达,更合“情理”。查阅李清照的相关资料可知,南渡后的李清照在亡国之愁、沦落之苦和丧夫之痛的打击下,的确已是令人心痛的憔悴瘦损形象。
先说亡国之愁。李清照的亡国之愁比当时许多士大夫来得更深沉,更厚重。一方面对南宋朝廷屈辱投降、苟且偷安的时局表现出愤激谴责之情,在其《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借项羽来讽刺宋高宗的不以失地丧国为耻,更以“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2]直接谴责宋高宗背亲忘祖的软弱无能和屈辱卑怯。李清照也深切关心在失地的百姓的生活斗争,在《尚书韩吴二公诗》中写道:“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消息”“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虽然自己饱受生活磨难,但始终无法忘怀故乡。然而,她一个弱女子终究无法改变现状,只有和着血泪和苦酒在凄苦中独饮亡国之愁,直到风鬟霜鬓,老死他乡。
再看沦落之苦。先是青州陷落后,李清照挚爱的十几间房子的书册化为灰烬,李清照和丈夫带着十五车书,经过千难万险,辗转运到建康,后金兵再度南侵,李清照又逃难到金华,一年后才得以回到临安。其实,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两首词的意象对比中,我们也可看到李清照的潦倒,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李清照的生活是富裕的,瑞脑香,金兽铜香炉,玉枕纱橱,东篱把酒,暗香盈袖,所叙之愁不过是贵妇人的闲愁而已,但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却只剩下杯盏、窗儿,以及窗外梧桐了。据程千帆、徐有富所著《李清照》中记叙,晚年的李清照生病时都只能靠弟弟照料。一位大家闺秀沦落凄惨至此,词人怎能不发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叹。
最令李清照“憔悴损”的是亡夫之痛。她与赵明诚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夫妻二人志趣相投,伉俪情深,白日相携淘买书画金石,夜晚读书猜谜、饮酒作诗,虽然因赵明诚公务繁忙不得不短暂相别,但是彼此的相思挂念反而使得生活平添乐趣,《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里的愁,表面观之是李清照备受相思之苦,仔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所谓“人比黄花瘦”的愁背后,是妻子对丈夫的。然而,赵明诚不幸病亡,李清照痛不欲生,大病一场。后来因身体多病需人照顾,与贪图她钱财的张汝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这段婚姻使李清照遭受了九天的牢狱之苦。这使得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更加的怀念。这种怀念,贯穿了她晚年绝大多数作品。这种情思使得李清照愈加憔悴瘦损,“试灯没意思,踏雪没心情”,似乎已了无生趣了。品读《声声慢・寻寻觅觅》,我们会发现,词中连发四问,语气中,仿佛是李清照对亡夫的絮叨。
综上所述,无论从“事理”还是从“情理”分析,“憔悴损”的都该是词人李清照。
参考文献:
夏日绝句的意思范文3
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利用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歌无异于是灿烂文明上的一朵奇葩。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位卑不敢忘忧国――爱国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教育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朝书画家颜真卿的《劝学》,它告诫莘莘学子要刻苦读书,勤奋学习,不要等到白了头再去后悔年少时没有好好读书。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即学习贵在勤奋刻苦。永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是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寸草尚报三春晖――孝道教育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知道孝顺父母长辈,人更要孝敬长辈。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到这首诗的时候,孩子们的眼中有了点点闪光的泪花。是啊,寸草尚报三春晖,何况人呢?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让学生懂得“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传统美德。此外,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勤学;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文,不仅陶冶了性情,感悟出生活的哲理,而且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二、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中华好诗词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好办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爱好。
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也能生动的传承民族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为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组织“传统节日―-端午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端午节的地方习俗和主要活动、各地方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进行收集、整理,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夏日绝句的意思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66-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
1、诵读积累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重庆市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朝读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时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能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魂归汨罗江的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匆匆》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流逝的时间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2、创设知识课堂教学情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小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走进传统民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国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夏日绝句的意思范文5
南音传承剧本题材教育意义一、引言
南音,又称为南乐、南曲、南管、弦管乐、郎君乐等。为我国“四大古乐”之一,因其典雅优美、委婉缠绵、深沉恬静而被世人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等。2009年9月30日,福建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何更好地保护作为“世遗”南音艺术,并实现南音在传承和发扬进程中的内涵深化和文脉延续,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研究领域。这一课题领域需要在南音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研究。
除了继承模式与社会环境之外,南音和其他剧种一样,本身就是一个艺术表现的综合体系,南音剧的剧本题材也应该是南音传承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南音剧本题材创新的必要性
南音溯源汉唐,至今仍保留着汉《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可见南音不单单是一种单纯的声音,应该是综合的集奏乐、表演、吟唱的艺术展现体系,所以,排除了南音自身的音律魅力之外,统领南音表演艺术的剧本(曲目)也是南音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南音剧本题材创新是南音艺术形式内在需求
虽然南音的表现形式包涵了演唱形式和记谱形式。但是对于传播意义上来说,南音主要是要通过演奏(唱)来进行表现和展示的,因此,南音表演(唱、奏)是南音魅力的主要承载途径。
根据泉州师范学院对南音问题进行的社会调查表明:在被问及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南音时,有40%的人选择了电台、电视等媒体,49%的人选择了观看现场的南音表演。可见现场的南音剧表演几乎占了人们了解南音途径的一半。好的南音剧本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也有利于南音艺术魅力的更好展现。因此,南音剧本题材的创新是南音表现和传播形式的内在需求。
2.剧本题材的创新能够丰富南音表演的艺术语汇和感染力
由于南音所使用的语言是泉州地方古方言,虽然南音的曲调具有古朴典雅、委婉柔美的特点,但是其唱腔较为晦涩,唱词咬字不够清晰,再加上它历史悠久,所表演的内容大多为年代相当久远的历史故事或人物故事,且这些故事人物不一定是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或者事件情节,因此有很多听众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懂得闽南方言的人都无法听懂其唱词的内容,因此不很好地理解南音表演所要表达的意思,即使在现代舞台表演中有字幕辅助的情况下,也无法使听众能够实现“形式”和“内容”双重的享受,相反还会容易使人昏昏欲睡,导致原本优美高雅的南音艺术显得没有吸引力。
所以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从现代人的欣赏格调出发,在保证南音原真性的基础上,对南音的剧本题材进行创新。通过新颖高雅的剧本情结来丰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南音表演的艺术语汇和感染力。从而适当地将原生态形式的南音推向市场,与市场机制相协调,逐渐形成具有再生态性质的南音。
3.剧本题材的创新能够有利于南音爱好群体的扩展
根据泉州师范学院对南音问题进行的社会调查:有49%的人表示听过南音,但并没有听懂。这表明南音的受众并不宽泛,喜欢南音的人群规模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虽然,南音的地域性相当明显,但是南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扬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的研究课题。如何扩展南音艺术的爱好者,对于传承和发扬南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南音剧本题材的创新,就是要选择和设计更多人喜闻乐见的或者具有亲和力的故事人物作为素材,运用南音的演唱演奏技巧和幽雅清和、深沉古朴的艺术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剧情的内容和情绪的发展,有效地注入新的音乐节奏、音乐色彩和音乐情绪,这样能够既保留南音古色古香,又增加新的变化,从主题和音乐中都能让观众感到全面的愉悦,这样即使在听不懂唱词,但是能够通过剧目展演或者字幕感受到南音艺术的内涵和魅力,从而实现南音爱好群体的扩展。
原封不动地保护南音的原生态是一种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传承,而非物质文化认知下的南音保护注重活态传承。南音剧本题材的创新正是在非物质文化认知下对南音的活态传承。
三、《情归何处》剧本和题材的创新契机分析
《情归何处》为厦门市南乐团新创作的大型清唱剧,用南音的音乐为载体,汇总了历史上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情感故事片段,给予观众视觉和听觉上耳目一新,其表演主线为四大才女中李清照晚年对于年青美好爱情的回忆,对比四大才女年少执着的感情和现实遭遇,并萌发的种种思考。
1.有关古代四大才女的界定
历史上的四大才女究竟为哪四人,艺术界和文化节一直存有争议,较为普遍的说法为:蔡文姬(东汉)、李清照(宋)、卓文君(西汉)、班昭(东汉)四人,另有说法为:蔡文姬(东汉)、李清照(宋)、卓文君(西汉)、上官婉儿(唐)四人。
旅法女油画家王俊英就以“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为主题创作的油画《四大才女图》中包含的是:蔡文姬、妙观、卫夫人、管道升四人,这主要是根据琴、棋、书、画四个领域来甄选的古代才女。
《情归何处》的四大才女的界定采取了具有情感共性的的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班昭四人,根据这四人的情感和遭遇展开艺术创作和故事演绎。
2.古代四大才女的亲和力(文化与历史)
选材古代四大才女进行集中情感的艺术展现,主要是基于四人在文化和历史上的广泛亲和力:
蔡文姬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之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相传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其中《胡笳十八拍》更被誉为琴奏的千古绝唱。“文姬归汉”也是较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创作题材。
李清照作为家喻户晓的女词人,是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广为流传,其中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深入人心。
汉代才女卓文君,除了自身的才气和美貌,加上与司马相如的恋情被人们广为乐道,其与司马相如因情私奔的故事也是后世文艺创作和文学作品描述的绝好题材。
班昭是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她博学高才,其父是东汉史学家班彪,其兄更是著名的班固和班超,她继承父亲班彪和兄长班固未完成的事业,整理并最后完成了重要史籍——《汉书》。班昭还写了《女诫》七章,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成为封建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流传久远。
可见古代四大才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熟悉程度非常高,在这样的前提下,以这四个人的情感作为南音艺术表演的题材,本身就形成了极强的亲和力优势。此外,人们对于四大才女的熟知主要集中在她们的才气和作品以及历史功绩上,对于才女内心情感的探寻,更是人们相对陌生而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3.以四大才女的流传典故、诗词作为唱本
由于四大才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其典故乃至作品名句人们耳熟能详,因此将这些典故或诗词名句作为唱词唱本,如李清照的“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卓文君的“一曲凤求凰,私奔付终身”、蔡文姬的“胡笳本自出胡中,十八拍兮恨苍穹”以及班昭的“悔恨不该写女戒,天陷女娲敢补天”等。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南音作为古乐的生晦难懂的一面。同时,这些世人熟知的诗句在唱词中能够表现出极强的情感概括力和渲染力。
4.四大才女的情感共性
《情归何处》的四大才女尽管家世、年代、造诣、遭遇都不尽相同,但是同作为封建女性,她们的情感却惊人的相似,将四个杰出女性的情感进行集中展现也是《情归何处》剧本题材的创新点。
四位才女虽然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但是在中国古代,她们却无意例外地属于男性的附庸,所以最后的遭遇都有凄惨悲苦的共性。
此外,四位才女的才华和作品被人们广为称颂,但是她们的个人情感却受到了忽略和轻视,乃至误解,四位才女的才华并不是她们情感精神的全部,因此,通过音乐演唱和舞台展示的手法,将四位才女的情感进行对比和集中呈现,可以使得四大才女的情感世界在观众心目中表达得更加完整和丰富。
四、发掘“文化”和“情感”的力量
南音剧本题材的创新,是南音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内容,然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南音剧本题材的创新和设计,须要遵循文化的脉冲,发觉文化的力量。而借助历史文化的力量来传承南音艺术,本身就是将作为世界遗产的南音艺术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南音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也是一种民间化的娱乐。其“雅文化”特性决定了南音题材创新的文化基调,南音舞台剧始终要保持着作为高雅艺术应有的“高贵”身份。同时,南音作为民间流传的艺术,寻常百姓也乐于将它作为自娱、甚至是陶冶情操的艺术方式,所以如何扩大南音的受众,并且使更多的人能够亲近南音艺术,并且能够感受到该艺术的魅力和精髓,也是南音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重要方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潮流下,大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中,但是人们的情感却有着相对稳定性和从一性,任何人都有自身的情感追求,可以肯定的是,情感在文化历史中的体现贯穿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因此,艺术题材中对于情感的追求和提炼,是获得成功和认可的关键。
所以,在剧本题材创新中发掘“文化”和“情感”的力量,着力体现其教育功能,这也是南音延续传统、融入现代和接续未来的关键。
五、结语
南音正处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之中。一种完美的艺术必须是在不断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南音这门古艺术虽然历史悠久,但并非抱守陈规而停滞不前,她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南音艺术的创新,使得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也更加符合现代人对南音艺术的鉴赏需求。而南音剧本题材的创新,是南音与众不同的艺术内涵和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南音艺术情感和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南音艺术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南音在传承和发扬进程中的内涵深化和文脉延续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思萱.重识南音的文化价值[J].福建艺术,2011,(5)
[2]沈华玉.非物质文化认知下南音保护现状及对策——角色定位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
[3]陈洁君.南音传承问题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4).
[4]刘建生.南音传承与教育[J].艺苑,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