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奇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冰上奇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冰上奇迹范文1

一、商誉的含义

商誉通常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不可辨认性,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与企业整体价值、相关资产组紧密相连的;二是超额收益性,由于商誉的不可辨认性,使商誉在计量上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区于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无形资产。企业整体资产所取得的盈利能力大于按照单项资产取得盈利能力的简单之和,因此商誉在本质上是超额收益的现值。由于商誉的存在,可以使企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获得比同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

二、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一般会计理论将商誉分为两部分: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企业自身创立和积累起来的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资源。合并商誉是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合并企业所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价值的部分。

1.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应当相互抵消,同时抵消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购买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差额,应当在商誉项目列示。

我国目前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是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是购买法。权益结合法下的商誉,是作为一项权益的抵消项目,即将合并过程中合并企业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目前的操作会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净资产回报率,从而降低企业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而在购买法下.企业把商誉确认为一项独立的资产,并且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必须进行减值测试。这样可以使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

2.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减值测试法,而没有考虑对商誉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并且至少应在年度终了时进行测试;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由于商誉不可辨认的特征,其本身难以产生独立的现金流,所以,商誉须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相结合进行减值测试。其中,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人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同时,这些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但不应当大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所确定的报告分部。这种会计处理方法有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商誉进行的减值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商誉的实际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现存商誉价值和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信息: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可以防止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控。但是由于对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确认的执行难度较大,可能产生对商誉进行重新分配并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会增大工作量,而且结果也未必准确。同时,怎样合理的将商誉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详细具体的指导,加上我国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商誉减值的准确性更难计算。

三、对负商誉处理的探讨

购买法的企业合并中也会出现合并负商誉。会计界普遍把负商誉定义为:与商誉相对,是收购企业投资成本低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的部分。我国现行会计规范关于商誉的规定中,没有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但其金额的计算与国际上的做法还是趋同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2O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人当期损益。

冰上奇迹范文2

【关键词】精神疾病 伤口感染 护理

精神科病人因其疾病的特殊性,受外界因素的损伤较正常人高出许多,而某些处于疾病急性期的病人如出现意外受伤,则暴露在外的伤口更易感染,从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1]。我科在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人中,有2例患者的伤口感染并有脓性分泌物,且均处于精神疾病急性期,我们制订了最佳的护理方案,使患者的伤口未进一步恶化,从而达到了护理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例一患者,男,20岁,于2009年1月入院。入院时,患者表现行为紊乱,自言乱语,接触交谈差,查体见其骶尾部有一约4×3cm大小Ⅲ度褥疮。住院前期,患者处于精神疾病急性期,精神症状严重,故患者治疗不合作,导致伤口有脓性分泌物、周围部分组织坏死,并伴有发热、血象增高、伤口愈合较缓慢的临床表现。

例二患者,男,62岁,于2009年11月入院。入院时,患者表现行为紊乱,乱语,脾气急噪,易怒,接触交谈不合作,无法进行有效交谈,对某个人有敌意感。住院前期,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因其精神症状所致,患者将右手背烫伤,并发生感染、化脓,部分组织坏死,且导致右手臂形成蜂窝组织炎。

1.2 临床表现 上述2例病人在住院期间均处于精神疾病急性期,且精神症状较严重,治疗不合作,因伤口感染,患者均存在发热、血象增高、伤口愈合缓慢的临床表现,后经抗炎治疗及换药护理,伤口感染情况改善,新肉芽组织生长正常。

2 主要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病情 因精神病人住院前期精神症状较严重,且病情控制时间长,故护理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并准确记录,防止病人出现紊乱行为导致伤口感染加重,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2 护理 上述2例患者的伤口位置均不相同,护理时应注意其伤口位置,随时更换,尽量避免压迫伤口,以利血液循环,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如例一患者正处于精神症状明显的疾病急性期,护理时需保护约束,而约束的又易压迫伤口,并因其精神症状所致,给予垫气圈患者不配合。较好的处理方式,可将患者向某一侧保护约束,背部垫予小被或枕头,使其臀部与床悬空,且此患者感觉较舒适,避免了伤口直接受压,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应每隔两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或换另一侧。例二患者因手背伤口感染致手臂形成蜂窝组织炎,护理时应注意避免约束患肢,可用枕头垫于患肢处,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循环。

2.3 伤口护理 上述患者的伤口因有感染,又可见肉芽创面,须每日进行两次护理换药,并给予红外线理疗,每次时间30分,尽量使创面保持干燥,以利肉芽组织生长。但过勤的换药也会成为不良刺激,抑制伤口的愈合,应根据伤口渗出、生长情况而定。伤口愈合时,新生的神经纤维长入疤痕,很容易受到刺激,产生痒的感觉,这时护士应指导患者避免搔抓伤口周围皮肤,从而避免伤口感染加重。

2.4 心理护理 精神病人病情特殊,更需要护士的关心。适当的心理安慰、心理疏导有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让病人感到温暖、关心和帮助。

2.5 康复指导 处于康复期的病人,精神症状消失且伤口逐渐愈合,此时可鼓励患者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如做操,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伤口愈合。同时,可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疮的危害,其发生的诱发因素,指导预防措施,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压疮虽然危害性大,但大多数压疮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护理措施预防的,这需要院方和患方相互配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结果

上述2例病人在以上护理措施实施后,且随着精神症状的好转,伤口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4 讨论

急性期精神疾病病人保护意识薄弱,易发生意外,而意外产生的伤口则因病情未得到控制容易形成感染[2]。伤口感染不但加重患者的精神创伤,而且还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延长住院时间。为了避免其伤口发生感染,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精神病人伤口的护理,不仅是针对伤口感染的护理,而患者的护理及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有效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心理护理则可以使患者增强早日康复的信心。

参 考 文 献

冰上奇迹范文3

一、并购商誉的理论基础

(一)商誉的构成要素

商誉的存在并不是以企业并购为前提,只是按照目前的准则规定,只有企业并购产生的商誉会在账面上计量。结合当今我国具体市场环境和企业情况,目标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良好的关系、优秀的管理方法、杰出的员工、有利的地理位置、有竞争力的业务或产品、品牌力量、上市资格等等是商誉的构成要素。

(二)商誉的定义

由于商誉与众不同的存在方式,主要被归结为以下三种观点:

1、超额收益观该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未来所能获得的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收益的现值。

2、剩余价值观该观点认为商誉是指企业整体的评估价值超过构成整体的单项资产的价值之和的那部分价值。

3、无形资产观该观点认为商誉计量来源于种种未入账的无形资产,比如企业良好的社会及企业关系、企业的好名声、有利的地理优势、优秀的职工、稳定的顾客网、极强的管理能力等。

在国际上对于商誉的定义也有区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这两大国际权威准则是从剩余价值观角度定义。在我国旧准则有关无形资产的征求意见稿中,商誉的定义是从超额盈利观的角度来定义的,认为商誉是企业获得超额盈利的能力,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定义是:购买方支付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综合以上各观点和权威准则中商誉的定义,笔者从合并产生的正商誉角度出发,认为商誉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商誉必须依附于企业整体或企业的各种可辨认资产而存在,不能单独存在,更不能单独转让。第二正商誉的存在建立在购买者主观认为该项并购能让企业未来获益的基础之上,而与所发生的相应支出没有密切的关系。第三合并商誉的价值就是购买方支付的合并成本高于被合并方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如果是购买方支付的合并成本小于被合并方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就是负商誉。第四目前只有在发生企业合并或产权转让的情况下,才会有商誉在企业账面中反映出来,准则规定企业不确认自创商誉。笔者可以将合并商誉定义为:是被购买企业所拥有的能给企业未来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内外部优势的无形价值体现,其价值等于购买方支付的合并成本高于被合并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二、 商誉在账面确认的条件

根据国际两大权威准则有关商誉的规定,以及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并购活动都会在企业合并报表中出现商誉这一报表项目。下面通过分析企业合并方法、企业合并类型以及企业合并方式,论述商誉在何种情况下会作为报表项目在合并报表中列示。

(一)企业合并方法

企业合并方法有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两种。合并商誉就是在采用购买法核算时,购买成本超过所取得的被合并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权益集合法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结合而不存在购买交易,是企业股东之间进行的交易,形式上是一个公司获得另一个公司的控制权,实质上公司的控制权并没有发生转移,只是两个企业股东权益的平等联合。权益集合法下资产和负债均采用账面价值核算,所以不会产生商誉。

(二)企业合并的类型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中将企业合并具体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可以发现在同一控制下没有合并商誉的产生,适用的是权益结合法。而对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相当于合并方在自愿平等的公平交易中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可获得被合并方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适用于购买法。

(三)企业合并的方式

企业合并的方式分为新创合并、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新创合并产生的是一个新的企业,新成立的企业对所有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直接控制和管理,在新成立的企业直接把取得的企业资产和承担的负债记录在账册,相当于一个新的企业在经营,最后编制的仅是该新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不存在合并报表,因此账面上没有商誉。而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一般存在着活跃的交易市场,可以获得公平交易的市场价值,以及购买日取得的从被合并企业取得的企业资产和承担的企业负债的公平交易的价值,所以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以企业合并成本计量,购买成本超出所取得的被合并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

综上分析,只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适用于购买法,并且在合并对价高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才会有商誉在合并报表中列报。

(四)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在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计量问题上,从当前各国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来看,各国已普遍将商誉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其入账价值,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购买方个别报表中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母公司所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由于吸收合并的结果只剩下购买企业具有法人地位,因此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产生的商誉在购买方的资产负债表中列报。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企业与被购买企业均具有法人地位,但准则只要求商誉在母公司所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五)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主要方法

三、商誉的三种主要后续计量方法

(一)立即注销法

这种方法要求合并商誉在取得时直接、一次性的冲减购买方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或类似准备金,是最简单的处理方法。该法在商誉早期出现时被使用,当时人们对商誉本质和特性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人们对商誉的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立即冲销不符合现实环境的发展,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3年通过了取消购买商誉的立即冲销权的规定。

(二)系统摊销法

该法主张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入账,并在估计的有用寿命年限内系统的摊销,计入当期损益。此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至今仍有部分国家在使用。赞同该法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商誉构成因素的价值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购买商誉的成本应在有用的寿命期间内系统的冲销商誉在后续期间所带来的收入。第二合并商誉进入购买方后,会逐渐演变成购买方的自创商业,最终离开购买方的账面。反对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企业和商誉的价值不是必然和机械的消耗,某些商誉还具有无限使用寿命,如果企业对被购买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或者通过收入流控制现金的支出,商誉的价值有可能获得维持和提高。第二商誉的摊销年限难以确定,给予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三)2002年1月减值测试法正式在美国实施

准则规定,将商誉确认为一项永久性资产,不再进行系统的摊销,每年定期进行价值减值测试。即将商誉作为资产永久保留在购买方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如能够获取明显的证据表明,企业获取超额盈利的能力已经降低甚至衰竭,且超额盈利能力的降低不可逆转,此时可将减值金额转销到当期损益。

四、我国合并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我国施行市场经济体制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年,在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企业的合并和重组都是在国家的无偿调拨下进行,根本没有商誉的产生,更谈不上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中国会计界追求逐步与国际趋同的环境之下,利益相关者开始对商誉关注,要求对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逐步完善,以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求。

(一)旧会计准则规定

在过去实施的旧企业会计准则中,商誉被包含于合并价差中,准则只是规定以合并价差进行处理和列报。合并价差不仅包括合并商誉的价值,也包括被购买方净资产账面价值扣除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余额。旧准则中没有专门对合并商誉的计量和列报。旧准则规定合并价差的金额在不少于10年的时间内进行摊销,可以看出我国过去对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采用的是系统摊销法。

冰上奇迹范文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现实收益与未来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对企业的持续性有密切关系。由于商誉的特殊的内含,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虽然对其确认与后续计量与国际准则趋同,但是实际操作中财务人员还是规避了商誉的计量对利润的冲击。现阶段,我国既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情况,加快本国的商誉理论研究,同时也应该尽早制定出关于我国的商誉准则。只有符合国情的商誉准则,才能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财务人员也必须对企业商誉会计的进行深入探讨。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对于自创的商誉不予以确认。从中可以得出,商誉会计中对商誉的处理主要指的是对企业合并中商誉的处理。虽然对于自创商誉而言,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已有较为合理的准则进行规范,但是在实际的并购企业中对于准则商誉理念的把握与实际商誉计量处理依旧是会计人员的业务难题。

在对企业合并中的商誉处理的探讨之前,首先应当对企业合并的进行初步的了解。企业合并一直是会计界的核心问题。国际上企业合并的准则修订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要合作项目。在2008年1月IASB了经过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和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表》,重大的改革项目是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要求所有企业合并均采用购买法。同时对商誉的系统摊销改为了对商誉的减值测试。而我国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以及相应的国情影响,采用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谓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中所说的权益结合法,即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者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也就是兄弟企业之间的合并。所谓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中所说的购买法。由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仅确认被并方原账面上的资产和负债,所以不产生新的资产,也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会产生商誉。本文中所述的企业合并中的商誉就是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在企业合并中持股比例的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商誉的变动,笔者认为要准确理解并购商誉必须结合企业合并中持股比例的变化进行探讨。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基本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第二类: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第三类: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第四类: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而由于持股比例的改变将会引起核算方法的转换,会涉及对商誉的不同处理。

1.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存在两种情况,即由无重大影响转为联、合营企业和由子公司转为联、合营企业。

在第一种情况下,增持被投资方股份由无重大影响转为联、合营企业。主体思路是采用会计政策变更中的追溯调整法,即认为在取得原长期股权投资的时点已经采用权益法对其进行核算,从而冲销原有的成本法下的账务处理,补记权益法下的账务处理。其实质就是需要对成本法和权益法下存在差异的环节进行处理。首先,在追加投资时按照追加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其次,对入账价值这个差异环节进行调整,将原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处理。原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原投资时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比较追加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追加投资时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将这两个差额进行统一的考虑,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最后,对确认投资收益、取得现金股利和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的三个环节的差异进行调整。要注意的是对净利润的调整和评估增值。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发现在对入账价值这个差异环节进行调整时会产生商誉的影响。准则规定,在无重大影响的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实际的投资成本,而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需要将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那么在转换的这个时点上需要考虑两次投资的投资成本和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若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这个调整也就是对商誉的调整,虽然此处尚未涉及企业合并,但是属于企业合并的萌芽阶段,投资方愿意支付较高的代价取得被投资方成本较低的股份,其实质就是看中了被投资方企业中蕴含的商誉。而此时对被投资方的正商誉直接计入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中,并非单独列示,而对于被投资方的负商誉则是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在第二种情况下,减持被投资方的股份由子公司转为联、合营企业,也可称为丧失控制权的处置。由于在未处置前,双方处于合并状态这样就涉及合并报表的处理。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其实质就是权益法下对初始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商誉核算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也存在两种情况,即由联、合营企业转为无重大影响和由联、合营企业转为子公司。两种情况均只需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二级科目结转至一级科目下即可,原先存在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中的商誉继续保留。

综上所述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中,商誉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计量。这部分商誉不需要单独进行核算。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商誉的本质,而是将商誉视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一部分,被投资方并不因为投资方的超额投资而确认相关商誉。既不能对被投资方投资前的经营业绩进行精准反应,又不能使财务报表保持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在转换过程中,被投资方的净损益的核算存在相关不足,例如丧失控制权的处置,对于持续计量的被投资方的净资产公允价的核算中,净损益的调整是否在处置的时点上进行确认将是一个问题。部分企业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除非在月末,否则对净资产无法精准的计量。

二、购买少数股东权益

购买少数股东权益是指是指在一个企业已经能够对另一个企业实施控制,双方存在母子公司关系的基础上,为增加持股比例,母公司自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处购买少数股东持有的对该子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始终处于合并状态中,母公司不需要在个别报表中始终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不对商誉进行确认,合并方在追加投资时,按照追加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但是购买前后均需在合并报表中确认商誉。由此可鉴在这种情况下商誉的处理存在于合并报表中,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抵消处理进行探讨。

根据现行准则的处理思路,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合并报表的抵消处理中的商誉始终保持取得控制权日不变。原投资部分的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已经按权益法进行处理,这就意味着真正需要调整的是再次投资部分的商誉处理。在个别报表中,由于始终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合并报表中对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中应该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对于原股权投资,根据母公司持续计量的金额,按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损益、现金股利、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等会计处理进行调整。首先若原股权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原投资时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次,两次投资间按照权益法进行处理,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第二步:将追加投资成本调整到母公司记录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若追加投资成本高于母公司应享有份额,借记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或者反向处理,贷记资本公积。合并报表中体现的商誉,等于取得子公司时的商誉,即追加投资产生的商誉不予以确认。

三、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置

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理指的是企业持有对子公司投资后,如将对子公司部分股权出售,但出售后仍保留对被投资单位控制权。那么处置前后均处于控制状态,对于这样的企业合并中的商誉探讨,应当从母公司的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出发进行分析。

首先,对母公司的个别报表角度进行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处置损益,即出售股权取得的价款或对价的公允价值与所处置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投资收益或是投资损失计入处置投资当期母公司的个别利润表。那么个别报表中的账务处理就可以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两者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其次,对母公司的合并报表角度进行分析。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如不能导致其控制权的丧失,则应当按照权益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即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这意味着这些变动的利得或损失均不能计入损益。在企业合并中,获取控制权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事项,该事项导致了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所有资产(包括商誉)及承担的负债的初始确认,其后发生的与所有者间的交易不应当影响这些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而我国的会计准则趋向于国际会计准则,也就是说对于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置中,应当调整商誉,使其恢复至与取得控制权日相同。将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收益转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合并报表中体现的商誉,是剩余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初始投资时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剩余持股比例份额之差。在合并报表的工作底稿中对于商誉的处理就必须将处置价款与处置净资产比例份额进行比较。若处置价款小于处置净资产比例份额,那么调整分录就应该借记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贷记投资收益;若处置价款大于处置净资产比例份额,则借记投资收益,贷记资本公积。随后根据商誉初始日的金额与出售比例的乘积,恢复出售股权的商誉,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资本公积。这样的处理理念也就是保持商誉在企业合并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不变。另外,对于准则这样的规定也是出于控制企业操控利润,部分企业会通过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置,借助投资收益来调节利润。

在2009年初,上市公司吉林亚泰股份有限公司(600881)将其全资子公司吉林亚泰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的26%的股权转让给中国东北水泥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213194.5696万元。被转让股权账面价值为71318万元,则处置差额为141876.5696万元,从而吉林亚泰的个别报表上体现了投资收益为141876.5696万元。上述会计处理必将大大增加亚泰集团2009年第一季度的账面业绩。对上市公司而言,出售股权属于偶发易,一般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对待。所以站在集团角度就应当控制这种虚增的利润,将处置差额调减为与母公司持续计量的处置比例等同。

四、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此处由于是对商誉的探讨,所以主要分析后者的处理。那么分步实现合并的总体思路是企业在每一单项交换交易发生时,应确认对被购买方的投资。投资企业在持有被投资单位的部分股权后,通过增加持股比例等达到对被投资单位形成控制的,应分别每一单项交易的成本与该交易发生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确定每一单项交易中产生的商誉。达到企业合并时应确认的商誉(或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为每一单项交易中应确认的商誉之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确认有关投资收益,同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为投资收益,并在附注中作出相关披露。

对上述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可以发现其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原投资方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在取得该股权投资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将该股权投资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第二种情况:原投资方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在取得该股权投资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该股权投资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资本公积,构成其他综合收益;第三种情况: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将该股权投资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应享有被投资方除净利润以外的利得或损失的份额计入了其他综合收益。上述三种情况达到合并之前,无论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核算,还是作为金融资产核算,均无需进行追溯调整。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张志凤.2012年注册会计师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会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冰上奇迹范文5

茅届齐,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血管外科专业组副主任医师,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会员。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专家门诊地点: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新松江路650号)

《科学生活》:您是血管外科的专家,请您介绍一下人体的深静脉血管会出现哪些常见的问题?

茅医生:人的静脉比如下肢静脉可以分成深静脉系统和浅静脉系统,浅静脉系统是在皮下走的,深静脉系统是在深层的筋膜和肌肉下面,因为有肌肉支撑,所以一般深静脉不会曲张,但口径可能会扩大。深静脉系统的疾病多与瓣膜功能不全有关。因为静脉的血流方向是回心的,对于下肢静脉来说就是往上流,而瓣膜是单向的阀门,如果瓣膜功能不好,本来血液只能朝上通过,但现在血液出现返流了,所以人的静脉回流就产生了问题。在人的静脉回流中,深静脉系统占大多数,浅静脉系统只有10%~15%的血量,所以,深静脉一旦出现返流,那么血液回流的量就会受到影响。表现为有些病人站的时间长了会出现腿部的胀、肿、酸、疼,并且出现局部水肿。

《科学生活》:深静脉和浅静脉中都有瓣膜,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会造成静脉曲张,那么有静脉曲张的病人,他的深静脉瓣膜是否也可能存在问题?

茅医生:静脉都有瓣膜,静脉曲张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这两个病相对有独立性,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的疾病,而且这两个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我们通过彩超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静脉曲张的病人他们的深静脉瓣膜也是不好的。因为静脉壁的成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发生病变的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为肿,如果是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就表现为静脉曲张。

这是深静脉的一类疾病,是由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还有一类深静脉疾病就是深静脉的闭塞性疾病,这种闭塞性疾病绝大部分都是由深静脉血栓引起的。

《科学生活》:“血栓”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但到底什么是血栓,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茅医生:人的血流本来是在正常的流动,但血液有一定的黏度,也就会有一定的凝固性。比如说,我们手上割了个口子,就是不去处理,伤口也会自行止血,血不可能不停地流出来。因为血液里面有血小板和许多凝血因子,都会引起血液的凝固,这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但反过来看这就可能出问题了,血液本来是个流体,这样才能把血液里的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所以血液的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血液凝固了,那它的流动性就没有了。所以,人体内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小的血栓。同时,人体也有溶解血栓的机制。人体的血液系统,从凝血的角度讲,它有一个相互缓冲的、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调节的机制:一个叫凝血系统,一个叫纤溶系统。血栓的组成首先是纤维蛋白构成网架,然后血小板等物质附着在空隙里面,形成一个实心的东西。人体的这两套系统是同时存在的,同时又是相互平衡的,就像天平一样。当人体出血时,局部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帮助凝血。同时,当体内产生一些不该产生的血栓的时候,纤溶系统就会被激活,把血栓溶解掉,保持血管的通畅性。

深静脉血栓就是凝血因子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在国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和人种基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系,白种人的血液很容易凝固。相对来说,黄种人更容易出血。所以,白种人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比我们中国人高很多,最典型的就是他们有一种疾病叫做“经济舱综合征”,可能坐个几小时的飞机,脚就会肿起来,这就是深静脉血栓引起的。

《科学生活》:那么,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深静脉

血栓?

茅医生:深静脉血栓有三类原因。第一类是血液高凝,像白种人,基因就决定了他们的血液比黄种人更容易凝固。还有一种情况是血液系统的疾病,血液成分有异常,比如血小板数量多或者血小板的功能亢进;或者凝血因子增多、某些凝血因子功能特别强,这些都有可能引起血液的高凝。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肿瘤病人中会出现,因为很多肿瘤会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血栓凝集素、白介素等物质,这些物质都可能是促凝的因素,能激活某些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在肿瘤里面,肺癌促进血液凝固的概率最高、最危险,然后是肾癌、结肠癌以及某些妇科肿瘤。

第二类原因是血液瘀滞、流速缓慢。比如有些老年人在发生脑梗或者骨折以后,长期卧床,血流速度就慢了。相对于动脉来说,静脉的口径比动脉粗好多,同样的血流,截面积越大,流速就越慢。比如前面提到的经济舱综合征,因为长时间坐着不动,再加上高空中机舱里面空气相对干燥,人体通过呼吸和体表蒸发而失去很多水分,这样血液就浓缩了。所以这里也要提醒经常乘飞机的人要多喝水,不要怕麻烦。我临床上就碰到一个这样的病人,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在网吧成宿上网,连续两天两夜,然后脚就肿起来了。到医院一做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管腔内都是血栓,血流也没有了,这就是个典型的深静脉血栓。

第三个原因就是静脉壁的破坏和损伤造成的深静脉血栓。正常的静脉血管内壁都是非常光滑的,因为静脉壁是由一层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内膜,摩擦系数非常低,非常光滑。如果说这层内膜细胞有破损,血小板就会附着在破损的地方,然后纤维蛋白等物质也停留在这个地方,就形成了血栓。

《科学生活》: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静脉血管壁受

损呢?

茅医生:首先是外伤,比如车祸等会造成挫裂伤,虽然血管可能并没有断掉,但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脱落,静脉壁变得不再光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医源性的损伤。比如,在手术当中,血管被血管钳不小心夹了一下,虽然血管没夹破,但过一会就可能形成血栓。还有,现在用得比较多的静脉置管,很多肿瘤病人大手术后,补液很困难,外周血管补液补不进去,就通过深静脉置管。常见的是通过腹股沟或颈内静脉把导管穿进静脉里去,时间一长,管子压迫的地方就会把内膜破坏了;同时,管子本身就是个异物,而血管内的异物就是促凝的最大因子,这样就形成了

血栓。

现在天冷了、空气比较干燥,正是血栓高发的季节,再加上这时人活动得也少了。特别是春节的时候,大家回老家、出去旅游,乘几个小时的飞机或者是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的火车、长途汽车,尤其是坐硬座的人,就容易发生血栓。当然,能躺平的要比坐在那里腿垂下去的人会稍微好一点,因为平躺对回心的血流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因病长期卧床的老人由于肌肉长期不运动,没有力气,对血管没有挤压,所以就更容易出现

血栓。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骨折。可以说骨折以后的一个很大并发症就是深静脉血栓。因为骨折后骨头的移位会对血管造成一个挫裂伤。还有就是,人在受伤以后,体内会应激产生许多炎性因子,这些因子也是一种促凝的因素,像骨科常做的骨折内固定、关节置换等等这些大手术,当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的情况下,凝血系统收到的反馈是高凝,身体得到的信号是:发生危险了,流血了,需要保护血液,需要高凝,就形成血

栓了。

前面提到的这些因素可以叠加来计算,相应的可以做个评分,评分越高,危险越大。像那些做了大手术的老年人,卧床时间超过一个星期的,在国外这种情况是需要常规使用抗凝药的,以预防血栓的发生。而国内不同,国内做完大手术是害怕出血,往往使用止血药,这就更容易促进血栓的形成。

《科学生活》:如果发生了血栓,会表现出哪些症

状呢?

茅医生:一旦形成血栓后,其症状是肢体突发性的、渐进性的肿胀。大多数情况是肿胀到一定程度,它有一定自限性,不会无限制地肿下去,通过药物治疗以后,肿胀慢慢会消退,但这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从肿胀发生后的第3天至一周左右时是肿胀最厉害的阶段,这是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然后,我前面讲过,人体有个纤溶系统,会逐渐将血栓溶解,慢慢地张力就小了,腿就不那么肿了。

但有些人肿胀的峰值太高了,血栓又堵得很死,病情发展太快,会把整个肢体静脉系统都堵死,一点回流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就会发生最严重的深静脉血栓,我们叫做“股青肿”,就是静脉回流没有了,组织中压力太高了,高到接近动脉压。本来,静脉压力很低,只有4~12厘米水柱,动脉压力是100毫米汞柱(1厘米水柱=0.074毫米汞柱)。当静脉回流很差时,组织里的压力跟动脉压力太接近时,动脉血就流不下去了。这就使本来淤血性的疾病继发成缺血性的疾病。淤血性的疾病一般是不会造成组织的坏死,而缺血性的疾病就会造成组织的坏死。由于淤血最后继发成了动脉缺血性疾病,这就是“股青肿”,像这种病人,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就会出现肢体坏死,需要截肢。

我们前段时间刚刚接诊一个23岁的小伙子,他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原因不明的股青肿。按理说,股青肿的发病率是很低的,很少有人深静脉血栓会发展成这个程度。一般情况下,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是不需要开刀的,但发展到股青肿就没办法,只能开刀。通过手术从股静脉里取出了很多血块,血栓取出之后,皮肤颜色立马变好了,脚也保住了。好在他看得早,否则脚会发生坏死,那就保不住了。

《科学生活》:静脉血栓从发生到产生严重后果,大概需要多久,病人如何掌握这个度?

茅医生:从深静脉血栓发生到产生严重后果,一方面取决于血栓本身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血液系统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活性对比。如果产生血栓以后,纤溶系统能够迅速被激活,然后去溶解血栓,可能病情不会发展到太严重的程度,这和体质本身有关。

还有一个和体质有关的因素是侧支循环。当静脉的主干被堵住以后,就会激发侧支循环。这些侧支循环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开通的。打个形象的比方,通常情况下,人们开车都从主干道通过,没人去走小路,但有一天,主干道被拦住了,人们就自然而然地会绕道而行。血流也是一样,从物理原理来说,血液总是往压力差最大的地方——静脉主干走的,而侧支循环平时不开放。当静脉主干堵住以后,血液就会自动流入侧支循环。而且静脉系统比动脉系统潜在的侧支更丰富,所以在大多数主干堵住的情况下,侧支会慢慢地开放。

一般来说,静脉主干里面的血栓,从自身形成到完全溶解掉,至少需要半年以上。就是说,在这半年里面去做彩超都还可以看到血栓,但是腿部的肿胀通过合适地治疗之后,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后已经消失得非常明显了。所以,初期的好转并不是主干从不通变通了,我们治疗的目标也不是使血栓全部溶解,使主干立即通畅,而是促进静脉侧支的开放。很多抗凝、溶栓药物的作用是使血栓稍微溶一点点,把侧支的口给溶出来,早期的好转都是这样的。

《科学生活》:既然手术取掉血栓之后它又会很快长出来,那么这个手术的意义何在呢?

茅医生:前面提到的那个股青肿的病人,一方面本身的病情很急剧,发展得太快,血液处于一种很严重的高凝的状态;还有就是他侧支的开放比较差,或者说,起病急剧以后,侧支开放跟不上,所以才会发生股青肿这种极端的情况。其实,股青肿病人开刀取血栓,对主干静脉来说意义不大,因为血栓的形成对静脉壁来说就是一个无菌性的炎症,而且取栓时用的球囊形取栓导管和静脉壁不停地摩擦,静脉内皮受到了损伤,血管内皮也变得毛糙,这样新的血栓很快就又形成了。那么这个手术的意义何在呢?手术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帮病人争取了时间,在新的血栓出现之前,侧支循环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样才能保住腿。这个病人出院的时候,接受手术的那条腿比另外一条腿稍微肿那么一点,基本上不是太明显了。这种治疗就是缓兵之计,目的不在于取出主干血管里的血栓,而是救急,保住下肢。所以说这种病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开刀的,就是这个道理。国内外有些医院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取栓术后一个月再去做彩超,几乎百分百的人仍然有血栓。所以,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是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慢慢得出的。

当然,对于股青肿的病人,手术取掉血栓是很必要的。还有种更加麻烦的情况,手术取栓以后效果还是不好的病人还需要做骨筋膜室切开手术。就是顺着小腿三个肌肉筋膜的间隙,用刀把它们全部切开,把张力释放出去,肌肉就翻到外面来了,这样对动脉的压迫就减少了很多。本来被皮肤包裹起来的组织是一个密闭空间,压力很高。手术把这个密闭组织打开以后,压力就释放出来,动脉血就可以灌注到组织里了,肢体就保住了。

冰上奇迹范文6

1病因及其诱因

1.1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并发症,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临床上发现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都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1.1.1饮食不当是引起出血的主要诱因,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定时定量,进食过冷过热食物,饮用具刺激性的浓茶、咖啡、肥腻、煎炸和产气食物,或暴饮暴食,以上因素可使处于溃疡活动期的病变部位发生出血。

1.1.2服药不当服用某些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如消炎痛、去痛片、感冒通、阿斯匹林等,说明不当服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重要因素。

1.1.3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心理刺激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致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动增强,从而加强胃粘膜的损害因素,消弱其保护因素,最终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1.1.4吸烟和不当饮酒吸烟和酒精对胃粘膜亦具有损伤作用,使原有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并发出血。

1.2肝硬化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2.1机械物理性损伤包括进食粗糙食物如果仁、带刺鱼肉、经食管插管等可使曲张的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1.2.2门静脉压力增加包括恶心,呕吐,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力增高,门脉压增加;饮酒,输液和输血过多、过快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均能诱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1.2.3季节影响肝硬化合并出血的发生率与四季变化有关,冬季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其原因为:冬、春、秋季等气温降低的情况下,病人皮肤血流量减少,内脏血流量进一步增加,从而造成门脉压力增高,曲张的静脉压力一旦升高达弹性极限就易破裂出血。

1.3急性胃粘膜损害包括急性应激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胃炎,亦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应激因素常见有烧伤、外伤或大手术、休克、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严重疾病。因患者已有严重的原发疾病,故预后多不良。

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的诱因最多见于酗酒,另外短时间进食冰冻水果(如西瓜),服用对胃有损伤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利血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是本病的诱因。

1.4胃恶性病变:如胃癌,胃肉瘤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胃癌引起出血的发生率增高,主要由于癌组织缺血性坏死而致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引起出血。

1.5其他:如严重肺心病,中风等严重疾患;中毒,外伤等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出血等。

出血经常忽然发生,患者往往先有恶心,然后呕血,继而排出黑便,呕出的内容物常呈咖啡色,但有进度也可呈暗红色或鲜红色,这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黑大便往往呈柏油状,所以又叫柏油便,但在出血量大,血便排出很快时,也可呈暗红色。如老年人出现呕咖啡色液体或排柏油样大便时,要立即进行治疗。一般认为,黑大便的出现,说明每日出血量在50-70毫升以上;当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毫升进度便可引起呕血,如出血量超过400毫升时,便可出现头昏,乏力,心跳,气短,面色苍白,出汗,脉搏细速,高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征象,如拯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2讨论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随着年龄递增,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年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见,可能与肝炎发展病程有关,从肝炎发展至肝硬化大约10~15年,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正好在中年。60岁以上患者中,出血性胃炎发病率明显增加,可能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及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关,即所谓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应予重视。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可能因动脉硬化而出现微循环障碍,胃黏膜上皮细胞代谢减慢,黏液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膜萎缩,最终导致屏障功能下降。

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较多,尤以饮食不当、酗酒为多见。饮酒可使胃黏膜毛细血管充血及脆性增加,甚至发生黏膜糜烂,破坏黏膜屏障,产生急性出血。

加强上消化道出血防治的宣教工作十分重要。应加强饮食与烟酒管理,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无刺激饮食,避免食用机械性刺激强的食物(如生、冷、硬、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和葱头、韭菜、芹菜等)和化学性刺激强的食物(如浓肉汤、辣椒、咖啡、浓茶、酸醋等),定时进食。在溃疡活动期,宜少食多餐,避免餐间零食和睡前进食,使胃酸分泌有规律;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具有稀释和中和胃酸的作用。

另外,需增强患者体质,使其提高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调整日常生活方式,有计划地增加运动量,参加适量的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体操、游泳等,同时进食营养丰富食物,慎用或禁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众多,病因分布与年代变化、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有关。早期进行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最有效手段,另外,急诊胃镜下止血已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止血手段,其有效率达95%以上。

参考文献

[1] 杨江平. 76例无痛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年6卷7期.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