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办艺术培训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办艺术培训班范文1
时 间:9月23日(周五)下午16:30—17:30时
地 点:学院报告厅
程前介绍:新疆教育学院培训处副处长阿不都沙拉木
会议主持:新疆教育学院副院长万红慧
会议议程:
一、 新疆教育学院院长赛依散·萨迪克同志讲话
二、 2011年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班教学单位、新疆教育学院教科分院院长焦其和同志讲话
三、 2011年自治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班参训学员代表发言
开办艺术培训班范文2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将保证师生的合法休息权,尤其强调要禁止教师有偿家教,同时禁止学校在假期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培训班,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禁止本校教师从事有偿家教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占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变相集体补课;
2、严禁在职教师参与举办和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补习班、学科培训班。
3、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假期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以领取考试成绩单为名通知学生到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辅导培训班;
二、关于禁止向外出租校舍或校校联合举办辅导班
1、禁止我校假期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培训班;
2、学校要积极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3、义务向服务区域内的中小学生开放学校的图书、艺术、体育场馆和实验室等教育活动设施。
开办艺术培训班范文3
(一)从规模上看。社会力量办学从规模上看,规模较大的有民办学校,规模较小的有各种社会力量办的培训、学习班。民办学校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办学体系,既有高等层次学校,又有中等专业学校,也有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既有企事业单位、派、社会团体办的,也有公民个人办的,还有中外合资办的。民办学校手续较为齐全,教学较为稳定。
(二)从形式上看。社会力量办学从形式上看,可谓灵活多样、杂乱多变:一是为解决社会就业而开办的各类岗前技能培训班。主要培训对象是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农村进城的剩余劳动力。这类培训班大部分取得许可证,办班地点、时间、授课人员较为固定;二是为职称评定或职务晋升开办的各类考前辅导班。通常由各级别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创办,培训对象主要是准备参加职称考试、专业技术考试的各类社会在职人员。这类办班多数是以组织名义聘请几名社会专家学者临时开办,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三是一人牵头,几人搭伙的各种特长培训班和“家教大军”。主要培训对象是在校的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培训形式多采取短期培训和临时辅导相结合,属第二职业劳务创收,其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不易控管。
(三)从管理上看。从政府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上看,有两种情况:一是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二是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现在,石家庄市桥西区在教育和劳动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有41家(主要是外语、艺术、电脑、医疗美容、驾驶、人力资源等培训学校),另有还有一些未在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单位、个人和利用假期为学生补课办班的教师以及家教人员,但是,办理税务登记的却只有十多家。在税收征收方式上,对规模较大,且有建账能力的,采取的是按账征收;对规模较小,且没建账能力的,实行的是定额征收。有的临时性办班者虽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由于办班时间和场所不固定,税务机关很难进行有效的征管,对不办理任何手续的办班者更是控管乏力。今年上半年,我局仅征收相关税收8万多元。由此可见,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税收管理亟待加强。
二、社会力量办学税收征管不到位的原因
(一)、办学者纳税意识不强。有的对有关税收政策不了解,片面地认为,只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就是合法了,办学不应该纳税;有的受利益驱使,只为赚钱,不但不积极主动地纳税,反而有意逃避纳税。
(二)、办学形式五花八门,难以进行有效的税收控管。目前,社会力量办学按功能分,主要分为素质型、技能型、提高型、培训型;按时间分,分为长、中、短期和临时性办学。办学形式既有合伙办学,又有单独办学,授课人员既有专职授课教师,又有大中专学生。除了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外,还有以家庭住宅为固定场所的长期授艺班,也有高考前开设的临时补习班。这些补习班的特点是可应时开办,也可随时停办,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场所也不固定,且收入多以现金形式,税务部门很难掌握。有的采取前店后校的形式,如一些音乐学校,在出售乐器的同时,进行培训和教学,业主在申报纳税时只申报缴纳商品销售收入应缴纳的税款,对培训教学收入却故意隐瞒。
(三)、部门协作不够密切。有的主管部门未能对社会力量办学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比如,在资格审查和年检方面,没把是否依法纳税作为资格审查和年检的一项主要内容,只是以收(费)代管(理)。还有的主管部门只从部门利益考虑,担心社会力量办学者因缴税而不能向其交纳管理费。因而,对税务机关的相关检查和调查不能很好地配合和支持,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相关资料。
(四)、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配合意识差。由于参与学习培训的人员心态不一,而不能很好地配合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学员的学费大都是由自己支付,不报销,加上索要发票的意识不强,因而,有些学员不向办学者索要合法发票,给办学者造成了偷税之机,税务机关未能对此实现以票管税。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在向学员进行调查时,有的学员怕给自己带来麻烦,影响与办学者的关系,故不愿提供真实的有关情况。
三、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税收征管的措施
(一)、加大税收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办学者、学员,以及有关部门搞好专项宣传,提高办学者的纳税意识,提高学员的索票意识,提高有关部门的协税意识。
(二)、摸清底数,搞好重点人群监控。税务部门与学校加强沟通和联系,摸清经常参与校外办班、家教的教师和“名牌”教师、热门科目教师等相关情况,并建立档案,对重点纳税人实行重点追踪管理,进行有效监控。
(三)、加强部门协作配合。一是建立税务信息反馈制度,各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将有关情况和信息传递给税务部门,使地税机关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二是签订责任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可由政府出面与教育、劳动部门签订协税责任状,进一步增强这些部门做好协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强化管理和监督,把是否依法纳税作为资格审查和年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能依法纳税的,不予进行资格认定和年检。通过实行这一机制,促使办学者依法纳税。
(四)、推进家教公司化。针对家教随意性大、收入难以掌握的特点,可实行家教公司化,将家教人员纳入统一管理,需要家教的直接与公司联系,将聘用费交入公司,相关税收由公司统一缴纳。这样,既可减少和杜绝这方面的税收流失,也可促进家教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推行专用发票,实行以票控税。在此方面,可借鉴饮食业有奖发票的做法,调动交费者索要发票的积极性。
(六)、制定和完善行业税收征收办法。可比照对饮食、娱乐、建筑等行业的税收征管办法,制定和完善该行业的税收征管办法,强化征管,加大征收力度。
开办艺术培训班范文4
如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被众多的音乐教育界的人士所了解,但有多少人知道那些为了在中国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而呕心沥血、付出了多年心血的可敬的人们。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便以犀利的眼光敏锐地觉察到,中国的音乐教育若要形成自己的体系,借鉴世界上科学的音乐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历史选择了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音乐教育家们。1980年,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廖乃雄教授在德国会见了奥尔夫以后,就开始在中国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上海、南京等地开办“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班”。虽然他1994年去了德国,后侨居加拿大,但他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推广中功不可没。如果说,廖乃雄教授是中国大陆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第一人的话,那么,现任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的李妲娜老师便是其后继者,是他们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还不大为人所知的时候,开始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艰难的推广工作。廖乃雄教授出国以后,作为后继者的李妲娜老师为此所做的辛勤工作,以及对在中国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所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为她书上一笔。
一、 初衷
李老师出生于音乐之家,已故的父亲李凌是中国音乐界的老领导。李老师196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自1978年起一直在中国音协工作,历任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表演艺术委员会执行秘书,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务。最初李老师并未从事音乐教育,但后来有一件事使她感触很深,并将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了她毕生奋斗的事业。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工作的时候,她曾多次为学成回国的年轻人和在国际音乐比赛的获奖者组织音乐会。但当时最让李老师震惊的是听众的音乐素质欠缺。她认为要提高听众的音乐素质应当从基础音乐教育抓起。所以,当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廖乃雄教授的影响,接触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后,就认为它可以为中国的中小学和学前音乐教育所用。她曾赴德国、奥地利(奥尔夫音乐学院)学习、考察。将其与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后,她认为中国多年没有改变的以唱歌为主要(或全部)内容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免过于单调,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我们最缺乏的是可供借鉴的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因为中国在与世界隔绝了多年以后,音乐教师根本不知道国际上是在怎样进行音乐教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当代音乐教育相对落后、国民的音乐素质相对低下,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但在当代没有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国家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原本性音乐”教育观念与中国古老的音乐美学、乐教思想有相通的地方。奥尔夫在他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解释了他的“原本”的含义:“‘原本’的拉丁文是elementarius,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绝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中国上古时期形成的音乐的概念即强调“歌、舞、乐”是一个整体,这两者的相通性是显而易见的。“原本性音乐”从哲学的层面去认识,可以理解为它是原始的、自然的、即兴的、综合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手段、一座桥梁,通过它达到促进人性发展的目的。
其次,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学模式,它具有教学方式方法的丰富性,也具有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运用的广泛适应性。正如奥尔夫曾说过这个体系是一种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在这种理念下,教学方法是可以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完全可以“本土化”。
基于以上认识,李老师自1986年起,就开始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推广工作。
二、踏实的工作
1991年成立了中国音协奥尔夫学会(1993年更名为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李老师作为会长,用以下三种方式开展工作:
1.聘请专家讲学
先后邀请德国、美国及台湾的“奥尔夫”专家和学者来华授课。如1986年邀请德国西柏林奥尔夫教师施耐德夫人在北京讲学,1988年、1991年邀请奥尔夫学院教授两度来华讲学,1988年邀请美国奥尔夫协会会长玛瑞・莎洛克博士在北京、西安讲学,1995年邀请德国的沃尔夫冈・哈特曼先生在上海讲学,2001年邀请美国奥尔夫协会前主席朱迪・邦德博士在北京讲学等等。
2.组团出访学习交流
4次出访德国、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活动。如1991年11月应美国奥尔夫协会邀请,李老师赴美参加美国奥尔夫年会,并在会上以《阿细跳月》为课题做了中国“奥尔夫”教学课例的展示;1995年李老师以中国音乐教育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带团(包括16名上海小学生艺术团成员)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纪念卡尔.奥尔夫诞辰100周年国际会议,在会上又展示中国“奥尔夫”教学课例《秧歌》。
3.培训师资
在国内多次举办大型培训班。如1986年,李老师就任刚刚组建的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的执行秘书,就于当年的5月19日-6月14日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分别在北京和西安举办大型师资培训班,在京先后两期共有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近九百学员参加,此次活动后在各地掀起了一个奥尔夫的小,对当时刚起步的音乐教育改革起了积极推动作用。1988年8月15-25日在奥尔夫基金会资助下,由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与原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联合主办奥尔夫师资培训班,全国除青海、台湾外各省均派人共计四百余人参加学习。这次培训由于重点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法课教师参加,为该课教学注入了新观念、新教法,推动了音乐教育理论的建设。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由中国音协音教委主办为期一年的“奥尔夫教学法(幼儿)师资培训班”(现己举办了十届),由李妲娜、吴国本、李燕诒等人任教,学员80余人。1989年起分别在北京、陕西、广东、沈阳、甘肃、河南、山东、天津、河北、大庆等地举办短期(3―7天)的培训班,2002年起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以外开办师资培训班(200课时),与当地有关机构联合开办培训班。
4.教学及研究
李老师在祖国大陆及台湾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她对奥尔夫教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并出版了与他人合著的专著两部:1997年编写出版了《国外中小学教育面面观――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与杨立梅合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又编写出版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与修海林、尹爱卿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从书]),这是在大陆第一本比较全面介绍奥尔夫的专著。2000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大陆第一个奥尔夫音乐教育网站(省略)建立,新颖、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点击,加速了国内外关于奥尔夫教育信息的传递。
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继续教育学院,李老师受聘担任本科“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已有4 届。
三、 融入
2000年李老师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艺术课”课题组成员,参与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
李老师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小学的“音乐”、“艺术”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左下栏图表能够很好地说明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与中小学的“音乐”、“艺术”课程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李老师作为参与制定“艺术课程标准”的专家,对以上三者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她说,“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最核心的是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它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创造性”,这在根本上与基础教育的“音乐”、“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开办艺术培训班范文5
[关键词]传统艺术 地域特色 人才培养
唐山作为河北的经济强市,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被誉为“冀东三枝花”的评剧、乐亭大鼓和北方皮影艺术,是我省地域文化的标志性品牌之一,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但是近年来,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传统艺术发展相对落后,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传承和发展唐山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接班人的工作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一、“冀东三枝花”发展现状
发源于唐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剧、北方皮影和乐亭大鼓素有“冀东三枝花”之美誉。它们深深扎根于冀东大地这片沃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也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艺术资源。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受到多元文化的震荡和冲击,“三枝花”遭遇了冷落。这些传统艺术发展明显滞后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一是剧团减少,演员断层,演出萎靡,观众群萎缩;二是学校招生、培养人才遇到困难,学生的学历层次低、发展空间小;三是适应时展的新剧和理论研究太少,高端人才缺乏。可以说,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地域特色艺术的活力和优势正在迅速减弱。
唐山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传承和发展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其的保护、创新、发展与提高,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方面,从2010年开始,由政府出资在唐山市唯一一所国办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河北省重点艺术中专——唐山市艺术学校先后开办起免收学费的四年制评剧和乐亭大鼓专业班,今年还要开办皮影专业班,这在全省来说也是唯一的,为此唐山市艺术学校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们多次在包括中国曲艺最高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在内的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极大地宣传和提高了我省“三枝花”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形式的严峻,看到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方面。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优秀传统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优秀地域文化的发展关键之一在于人才的培养,而培养的关键在艺术中专。艺术中专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和独特优势,政府应该加大对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搞好中专环节的人才培养,为优秀传统艺术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形成一条“从娃娃抓起,在少年累积,到青年崛起,终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 “从娃娃抓起”,专业培养和业余爱好相结合。
“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培养观众群方面早下手,抓住人才培养的黄金时期,让娃娃们对这些传统艺术早接受、早喜爱、早继承。同时还要着力促进整体艺术氛围的形成,让孩子们受熏陶受感染。
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开办正规培训班。充分利用艺校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秀师资力量,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办正规的业余培训班,招收年龄较小的娃娃,发现“好苗”、培养成才。这不仅可以为中专招生储备生源,还可以丰富孩子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同时又能培养新一代的观众群,带动文化氛围的形成。二是关联学校、覆盖社区。以艺校为主体,采取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影人操作、学唱小段、描画脸谱、参与演出等形式走进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堂、走进社区,宣传普及戏曲知识,提高参与和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看戏、学戏的兴趣。三是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种活动,扩大宣传和影响力。艺校师生可以与演出团体相结合,深入乡村“送戏下乡”、“欢乐大舞台”、“激情广场”等公益性宣传演出。同时参加高品质的比赛、演出和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当然,这些都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2.“在少年积累”, 艺校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人才。
少年时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是成才的保障,是优秀演员的根基。面向观众面向舞台培养的学生们处在身体和精力的黄金时期,“台下十年功”才换得“台上一分钟”。对演员而言,在舞台上的艺术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如果中专阶段专业基础打得坚实,那么毕业之后就能够非常迅速地适应舞台演出,能够将最好的年华留在舞台上,艺术生命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也正因为这样,中专艺术教育应该得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进一步重视,不断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中专艺术教育。
一方面政府应该将评剧、乐亭大鼓、皮影、唐剧等专业形成周期制度,每年或者几年就办一届。同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定时划拨,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传统艺术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开办业余培训和专业研习班可以拓展培养层面,让更多喜爱传统艺术的人才得到正规的专业的训练。同时,培养人才时还要保持各流派行当均衡发展,形成完整的人才传承梯队,延伸扩展人才储备。再有,中专艺术教育受到学历层次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发展受阻,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帮扶力度,与教育部门共同研究拓展学历层次的办法。
3.“到青年崛起”, 舞台实践与理论素质、创新能力共同提高。
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过硬的演员,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培养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人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升中专艺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用开放、创新、科学发展的思路指导办学、拓展办学。
现在全国艺术中专都在进行学历层次调整,有的学校升格为学院(如河北省艺校),各省市大部分中专都在发展“3+2”连读模式。唐山市艺术学校也应该在巩固中专学历层次的基础上,与名牌大学合作,开办“3+2连读”班,让学生们开拓眼界、博采众家之长,培养集演出、创作、理论研究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现正在与中国评剧院联合举办免费评剧大专班。但是,像乐亭大鼓、皮影等专业还没有过大专班。唐山作为这些优秀传统艺术的发源地,一定要保住优势地位,同时大力弘扬、发展这些艺术。所以开设大专班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乐亭大鼓、皮影、唐剧这些特色艺术人才如果能够像评剧一样,也能破天荒地够取得大专学历,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省地域文化层次提升的标志。
4.“终身发展”,拓展艺术生命的广度和深度。
试想,十六七岁的中专学生们,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功底,舞台经验不断增加,这时及时补充大专阶段的专业和理论知识,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不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能使他们在艺术生命最旺盛的黄金时期全面、深层次地展现艺术魅力,绽放艺术光彩,创造艺术成就。这些对家乡地域特色文化充满感情的人才一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就会尽己所能地宣传、展示、促进家乡本土文艺的发展,为我省的特色文化向世界打开一扇扇窗。
同时,因为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艺术生命力会更加长久,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就是不局限于舞台演出,更能够进行艺术创作,推陈出新,不断拿出优秀的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社会生活的好作品,使“三枝花”保持新鲜的活力与长久的吸引力。
再有,创作也会促进和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指导演出实践,探索艺术改革道路。这样都是在最大限度地在延展他们的艺术生命,完成“终身发展”。
开办艺术培训班范文6
仔细梳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所制定的各项目标,可以说都通过全国几大昆曲院团的努力而得以贯彻落实。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昆剧剧目的挖掘整理,以及表演传承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当代昆剧的演出形式更是呈多样化,演出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与演出场次正成比例上升。表明了昆剧界用这样一种立体的综合方式,贯彻了文化部对昆曲艺术的保护、继承、革新、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来了解这个十年过程,例如文化部建立每年一次的昆剧院团长协商会议机制;建立昆曲演员培训中心;开办昆曲编导培训班;举办全国性的昆剧节;在苏州成立中国昆剧博物馆;专项基金资助各昆剧院团挖掘整理传统折子戏和大戏、并录像成集出版存档;创编昆曲新剧目;组织全国性的昆剧青年演员展演活动等等。可以说,昆曲业界受惠于此,也以更大的热情回馈了社会。以苏州昆剧院为例,他们在白先勇先生的帮助下,创排了青春版《牡丹亭》,传播了昆曲在当代社会中的名声以江苏省昆剧院为例,一部《桃花扇》大大提升了昆曲舞台剧的演出影响力,成为各艺术节相竞邀请的剧目;以浙江昆剧团为例,一部《公孙子都》开启了昆曲大戏武戏文唱之先河,荣登全国优秀剧目精品工程榜首;以永嘉昆剧团为例,尽管规模很小,但通过一部《张协状元》,彰显了南宋戏文的孤本价值,并以优异的质量获第十届文华新剧目;以北方昆曲剧院为例,2011年最新出炉的青春版《红楼梦》,在京城又带来了一股戏曲清新之风;以上海昆剧团为例,先有四本《长生殿》的好评如潮,后有精华版《长生殿》的进一步提升,以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榜首的荣耀,印证了昆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展现了昆剧艺术的集体荣誉感。这就是十年的积累,十年的成就,实实在在,绝非耸言。
昆曲是一种文化存在,一种历史的必然。当她在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时,代表的不单是一个剧种,而是一个国家,这是一份无二的荣光,既凸显历史深度、也彰显艺术价值。在喜庆十年成就之际,更应居安思危、面向未来,首先要有认识上的高度。一己之见,归为三议。
一、坚定口传心授的人才培养机制
“认识上的高度”就是要科学地看待时展、世风游弋所带来的一个个不确定因素,坚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质和内涵――人才的传承作用。因为从本质上讲,昆剧表演艺术还是一个手工活,得像师傅带徒弟那样教。这样的培养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从入门的难易度、学习人员基数等方面,都得有专门的安排,不完全是一个社会自然型的人才生态系统。得人对人地专攻,手把手地指导,单人对口、定时定量,这是昆曲人才传承的难点和特长。以往做了很多、还得继续做下去,绝无捷径可言。
我们也看到文化部在过去的岁月中,通过周密的安排,以开办昆曲表演人才培训中心的方式,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五届昆剧演员培训班。其中2005年是“全国昆曲旦行演员培训班”,2006年是“昆曲小生演员培训班”,2007年是“昆曲老生演员培训班”,2008年是净丑培训班,2009年是综合性的培训班。一批享誉昆坛的老艺术家如沈世华、龚世葵、张洵澎、梁谷音、王芝泉、王君惠、顾兆琪、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缇、计镇华、张世铮、黄小午、李玉声、刘异龙、王世瑶、张寄碟、方洋、张铭荣、张静娴、林继凡、张继青、侯少奎、华文漪等,向学员们传授了《牡丹亭・寻梦、春香闹学、惊梦》、《蝴蝶梦・说亲》、《扈家庄》、《金山寺》、《昭君出塞》、《琵琶记・书馆》、《牡丹亭・硬拷》、《占花魁・湖楼》、《琵琶记・扫松》、《呜风记・写本》、《斩杨》、《长生殿・酒楼》、《小商河》、《水浒记・借茶》、《燕子笺・狗洞》、《游街》、《西楼记・楼会》、《西厢记・游殿》、《烂柯山・痴梦》、《风云会・刀会》、《贩马记・写状》等昆曲经典折子戏。这种培训对青年昆曲演员对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在此基础上举办昆剧青年演员的展演,向社会集中展现这些成果。有较大影响力的杭州展演和目前在上海已开始举行的2011年“全国优秀青年演员展演”系列活动,更是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不但传承的剧目增多,阵容也越来越壮大。除了已有的全国七大昆剧院团外,又新增加了上海青年京昆剧团、苏州中国昆剧博物馆、中国戏曲学院三个演出昆剧的年轻团体合演的两台折子戏专场。这些发展可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才新队伍。
二、坚定以剧目传承与挖掘整理为主的方针
昆曲有着相当丰富的传统剧目,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许多未能整理挖掘或继承下来。而近十年来,各大昆剧院团对于整理挖掘传统剧目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应该说是颇有成效。以上海昆剧团为例,先后整理了折子戏百余出,如《乔醋》、《描容》、《别坟》、《梳妆》、《跪池》、《势僧》、《絮阁》、《惊变》、《埋玉》、《看状》等。其它昆曲院团,诸如江苏省昆剧院十年间也颇具特点,通过为中青年演员每月办专场的形式,促进了剧目的传承,共整理挖掘了近一百多出折子戏,也包括《绿牡丹》、《小孙屠》、《梁祝》、《浣纱记》、《荆钗记》、《绣褥记》等大戏。北方昆曲剧院在剧目的选择上尽管更显北方昆曲特色,在过去的岁月里,也整理了三十多出折子戏和诸如《义侠记》、《琵琶记》、《烂柯山》、《西厢记》、《宦门子弟错立身》等大戏,可以说在剧目的挖掘整理上,各剧团谁也不想落后他人。
上海昆剧团受地域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影响,更注重进行传统经典文本的大戏创排和原创历史题材的昆剧。相继整理了优秀传统剧目《邯郸梦》、《紫钗记》、七个版本的《牡丹亭》、和实验版《南柯记》。后来的四本《长生殿》取得的成功以及精华版《长生殿》的成就,也都是整理改编、再整理再改编的新结果。特别要说到的是,《邯郸梦》和《长生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体现出在表演艺术的支撑下,传统经典戏曲文本和现代舞台综合艺术的典范结合,把传统的经典精神和时代的审美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相信这些优秀剧目将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身上进行传递与留存,成为后世子孙的宝贵戏剧文化财富。
三、坚定普及推广与策划是行之有效的法则
昆曲传承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她的观众传承和她的普及程度。尽管与京剧相比较,她的受众面更小一些。 但有效的传播和推广却是昆剧院团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和责任。还以上海昆剧团举例: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7年,该团的普及性及公益性演出保持在26场左右。这个数字表明了昆曲和现代一般观众的审美习惯有一些距离,可以说曲高和寡,不易在普通老百姓中流传,因此培养年轻的观众十分必要。
应该说昆曲的普及意识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旬,各院团各有各招。尽管有的并不得法,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上海昆剧团开始尝试此项工作时,源于对昆曲本质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现状优势,摸索了一条“演讲结合”的思路。在2001年以后,逐步形成一台名为“昆曲走进青年”的活动,也愈发有影响力。还通过昆曲进校园、创办昆曲特色中学,受到各大中专院校和一般中学生的普遍赞誉。而面向社区的“每周一曲”免费教学、昆曲演出进社区等活动,也同样得到中老年昆剧爱好者的热情欢迎。由此形成的昆剧演出观众年轻化,已成为沪上昆剧演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其他剧种羡慕的独特现象。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个规模小但品格高的小单位――中国昆剧博物馆,奉行活态传承,专门准备了一个小乐队和几个演员,并结合一些社会力量,坚持每周在博物馆内的小型古戏台演出折子戏,还须买票进入,但“物美价优”,倒做得风生水起,颇有观众缘。也是一种很好的普及。这些都说明,昆曲的发展,不能躺在“非遗”的荣耀光环下,而是一个不断进取与思考的过程,一个研究普及与推广、如何扩大演出市场的考量。
昆剧永远都不可能用市场来赢得她的地位,但市场永远都是衡量一个剧种演出价值的重要砝码,如果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昆剧而言,善莫大焉!
当然,作为当代人,我们沐浴着时代的春风,不可能做一个食古不化之人。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理念来打造昆剧,一直是这十年来昆剧人思考并痛苦着的一个问题。一些剧团也或多或少走了旁人议论的“弯路”。有一句老话叫做“不比不知道”,我以为还得客观地加上一句“比了才知道”。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的氛围中理清一个如何发展和引导昆曲的发展之路。这似乎在当今昆曲界已是一个共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