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转口贸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转口贸易范文1
近几个月充满争议的出口数据,佐证了热钱借助经常贸易渠道流入内地的事实。个别企业利用远期信用证进行非法融资,通过“转口贸易”进行“假转口真融资”的逃套汇活动。在企业非法融资的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不容小觑。贸易金融专家,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嘉兴分行副行长孙天宏最近接受《支点》记者采访,对“假转口真融资”的具体操作方式、商业银行在转口贸易信用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危害进行了分析,并为本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案例。
《支点》:您指出热钱流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转口贸易,能否解释什么是“转口贸易”,以及假贸易背景的转口贸易是如何操作的?
孙天宏:转口贸易是指国内企业向银行申请开立远期信用证,货物直接从国外运抵另一国外进口商,从中赚取买卖差价。借转口之名,进口商品没有进入境内,无需报关 ,得以避开外汇局严格的进口付汇核销系统。
融资性信用证的开证时间、开证金额和付款期限有一定规律 。企业一般是周期性循环开立大额信用证,且付款期限较长 ,明显超过正常的商品流转周期。由于超过90天的远期信用证需到外汇局备案,企业通常开立期限为60至 89天的远期信用证来避开外汇局监管。
企业以假合同虚构贸易背景,有的合同简单得只剩下货名、金额、付款方式、转口地,有的连合同号都没有,但进出口合同又都有买卖双方签字,具有表面真实性。
信用证条款流于形式。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信用证对条款内容的描述是相当严谨和慎重的,这关系到货款及产品质量。但在融资性信用证中,一般只要求合同、发票、装箱单等商业单据,不要求受益人提供商品检验证书、产地证、保险单等重要单据,有的连海运提单等运输单据也没有,只需提供买卖双方的货物收据。
企业通常是用滚动式开证来维护资金的周转 ,用新证的融资去归还旧证 ,制造转口贸易正常运转的假象,骗取银行信任,开出更多的融资性信用证,以此变相筹措长期资金 ,达到短债长用的目的。当这种滚动无法继续时,企业失去了新的资金来源,长期隐藏的问题就会立即爆发,结果便是信用证到期,企业无力还款,银行被迫垫款。
《支点》:这种虚假的转口贸易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和不利影响?
孙天宏:利用转口贸易融资的行为,实质上是利用中国国家银行的信誉到境外举借外债,变相扩大短期外债的规模,并利用国内外的利差及本外币的汇差套利进行投机。
由于境外押汇利率较低,押汇后所得款项可以在境外周转使用, 如投资房地产、炒作证券和期货、弥补亏损或汇回国内结汇成人民币,解决国内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待信用证到期后再购汇汇到境外。这样既减少了利息支出,又逃避外汇监管,一举两得。由于资金用途不当,管理失控,发生亏损的几率极大。若企业到期无力偿付,开证行将面临被迫垫款的窘境,形成难以收回的呆账,信用证风险就变为现实。
企业在外汇局反映的核销率偏低。根据现行的外汇管理规定,转口贸易的付汇核销凭出口收汇证明办理,转口贸易往往以先收后支形式进行,收入采用汇款,支出采用远期信用证。由于银行承兑的信用证在境外贴现时要扣除贴现息和各种费用,企业收入汇款的金额总要少于信用证支付的金额,所以长期以来总有一部分外汇资金不能通过外汇局核销。
《支点》:商业银行在转口贸易信用证管理上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孙天宏:个别商业银行出于竞争的动机,片面追求拓展业务,忽视了合法合规经营。还有少数商业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为提高结算量,获取较高的中间业务收入,对无贸易背景的转口信用证项下潜在的支付风险认识不足,事前监督不严,抱着侥幸心理,放松对信用证贸易真实性的审核。
与此同时现行国际业务管理模式制约着银行对信用证业务的监管。在现行管理模式下,国际业务部负责信用证条款的把关、对外开证、审核单据 、提示不符点并对基层行书面确认的信用证进行对外承兑,不承担市场风险;基层行客户经理负责市场调查、 接单初审、受理开证申请。基层行承担对外付汇的义务 ,实际上完全承担了信用证项下的风险。
由于这些基层行经办人员对外汇法规、 国际惯例普遍存在不够熟悉的现象,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虽掌握客户第一手资料,但业务水平有限,对风险判断不足,加上他们还承担着拓展业务压力,为开拓市场而往往放松了对信用证风险的审查。而国际业务部经办人员虽熟知国际惯例、精通业务、经验丰富,但对客户基本情况、资信情况不甚了解,只是审核单据表面真实性,对基层行受理开证的业务风险难以进行实质性控制,而且转口贸易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银行更加难以把握 。
《支点》:实务中,银行应如何识别和规避转口贸易融资风险?
孙天宏:首先,审查是否符合国家的外汇管理条例。《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11号文)对先收后支的转口贸易项下的收汇作了严格的规定。
其次,重视对第一偿债来源的监管,防止资金链断裂。银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应加强对信用证申请人的了解,对申请人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的最新动向要及时掌握、准确判断。
三是加强对转口贸易项下的资金流监管。如果转口贸易项下三方联手利用该贸易模式融资,境外预付款汇入后由于资本逐利本能而进入高风险领域,或因竞争压力被长期挪用,开证行都将面临信用证垫款风险。
转口贸易范文2
关键词:转口贸易管理 原因 问题 建议
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资流入趋势愈加明显,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了解外汇资金通过不同渠道流动的情况和特点,掌握异常资金流动的趋势和规模。从我国公布的国际收支数据来看,2010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30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结售汇顺差3445亿美元,对总顺差贡献率达到86%,其中转口贸易外汇收支顺差175亿美元,毛利润率达到33.7%,远高于5%左右的国际经验值。关注经常项目顺差的快速增长,深入分析转口贸易外汇资金流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完善管理政策,抑制异常资金流动。
一、转口贸易的概念及方式
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中转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的形式多样,根据货物流通渠道不同,可分为单据处理贸易和再出口贸易两种方式。单据处理贸易方式是指交易的货物直接从出口国运往进口国,货物并未在第三国通关进出口,而中间商仅涉及交易单据的处理。再出口贸易方式是指交易的货物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再销往消费国的贸易方式。由于单据处理贸易方式实际上是货物所有权的再出口,可以避免货物在第三国通关进出口的繁杂手续,节省运费、保险费和手续费等费用,减少风险,还可缩短交货时间,有利于进口商抓住货物销售良机,从而实现较大的利润,因而单据处理贸易方式逐渐取代再出口贸易方式,成为当前转口贸易的主要方式。
二、转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转口贸易具有低成本高利润的特点。转口贸易交易货物不用报关,无需缴纳关税,而且货物不用经过中转国能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因此,企业通过转口贸易能简化流程,节约时间和规避关税,使企业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促进了转口贸易业务快速发展。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了转口贸易发展。现行政策将转口贸易外汇收入纳入待核查账户管理,实行“先支付后转出或结汇”管理,防止利用转口贸易渠道提前收、结汇。而转口贸易人民币收入无须遵从此规定,可直接进入企业人民币结算账户,不但能规避汇率风险,还能加快资金回笼,因而以人民币结算的转口贸易收入大幅攀升。
(三)汇差利差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转口贸易发展。境内企业将内贸转为转口贸易可同时享受人民币升值汇差收益和境外低利率融资。操作模式为:境内A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为境内B公司的境外采购商,A公司改变以前境外采购后直接卖给B公司的方式,而是转口卖给境外C公司,再由C公司卖给B公司,B公司开立远期付汇信用证进行贸易融资并延迟付汇,这样B公司可同时享有人民币升值和低融资成本的双重收益。
(四)境外投资增加扩大转口贸易规模。近年来,国内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公司,转移生产加工基地,间接带动了转口贸易的增长。
(五)部分行业项目扩张使转口贸易成为企业投产前的“试金石”。如有的企业新项目上马。在正式投产前,企业以做转口贸易形式,积累上游客户资源,累计报价经验。
三、当前转口贸易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转口贸易真实性较难把握
1、转口贸易中,企业的货物流与资金流并不同步,有的先有资金流,即买方预付款先到,企业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两年才出货;有的先有货物流,即企业先寻找并锁定货源,待国际市场价格合适时方才寻找买方出货。转口贸易中,货物流和资金流相分离,“两头在外”,企业只需提供进出口合同、发票等相关材料就可以办理收结汇和核销手续,银行和外汇局只能审核单据表面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交易是否有真实贸易背景难以核查。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成为异常外汇资金可随意跨境流动的缺口。
2、对转口贸易的利润率缺少公允的判断标准。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个别企业的转口贸易利润率超高,有的企业甚至只有申报为转口贸易的外汇收入而无相应的外汇支出,由于转口贸易的利润率受到进货渠道、市场行情、运输成本、正常货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难做出准确合理估计,过高的利润率容易成为资金转移的渠道。当然转口贸易利润率偏高也存在客观原因,比如:企业收付汇的时间不匹配,存在先收再支出的情况,造成收入金额大于支出金额;企业从保税区采购货物再销往境外,由于付汇时不需申报,而收入被申报为转口贸易,造成收汇数据远大于付汇数据。
(二)转口贸易外汇收支监测水平不高
1.对转口贸易外汇收支的监测手段还有待完善。目前贸易付汇核查系统提供了转口贸易数据监测和预警功能,可以对异常交易进行筛选,但对于转口贸易的利润率尤其是单笔合同项下的收付汇情况无法设定预警指标进行监测。
2.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系统的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系统具备数据组合监测和设定预警指标筛选等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交易线索,但目前系统中缺少根据转口贸易特点设定的利润率等指标,不利于及时发现异常交易线索。
转口贸易范文3
——链接全球市场 打造跨境生态
(专题培训方案)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竞争新形势下,为了加强德阳市经开区经济建设,提高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经开区的产业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受德阳市经开区政府委托,四川止正教育培训研究院拟承担德阳市经开区进出口贸易专题培训,现拟定培训方案如下:
一、 培训对象及地点
(1)培训对象:德阳经开区40家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
(2)培训地点:深圳。
二、 培训时间
2021年10月/11月,专题培训+基地考察共计5天。
三、 培训目标
1.总目标
提升德阳市经开区进出口业务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的综合能力及管理水平,了解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开阔全球视野。
2.具体目标
(1)通过讲座培训课程推广先进的经营理念,专业的技术指导,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运营能力。
(2)企业负责人充分了解进出口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采取措施防范这些风险,提高企业进出口合规管理水平,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3)全面系统掌握进出口各环节操作要点和技巧,做一个进出口全程都有把握的专业人士,打造专业的进出口团队,规范工作流程防范贸易风险。
(4)组织企业负责人前往深圳市知名企业参观,进行经验交流与学习。
(5)了解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提升学员综合能力素养,开拓视野格局。
四、 培训形式与特点
1.采取“专题培训+交流研讨+参访考察”形式,课程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体验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培训中强调经营实践案例分析,在基地考察中突出理论与能力提升,在交流研讨中分享经验,在反思中改善经营方法。
转口贸易范文4
关键词:珠三角;国际贸易;产业转移;港口经济
集装箱技术让远洋运输成本在最近半个世纪里下降到散货时代的1/3,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除了使得地球上最远两个角落进行贸易也变得有利可图外,低廉而便捷的运输还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建供应链成为可能,并由此促进了中间品贸易的发展。大量企业到海外寻求低成本制造基地形成了制造业的转移,继而带动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也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国际贸易的平均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的重要原因。港口作为海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在国际贸易和产业转移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首先,港口是一个地区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港口所在的区域也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地方(krugman,1991; fujita,1996);其次,作为航运物流中心,港口经济本身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但是港口经济却不一定会永远发展下去,而是随着贸易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的不断变迁而走向衰落,甚至退出历史舞台。珠三角的港口群是典型的腹地型港口,对于腹地的制造业有较强的依赖性,它们曾经是珠三角城市群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产业的逐步转移,珠三角的这些港口都面临着衰退危机。
一、 海运成本下降促进了国际贸易、产业转移
1. 海运费用在近半个世纪显著下降。萨缪尔森(samuelson,p.a,1952)正式提出了“冰山运输”模型(运输过程中货物有一部分被海水融掉消失了,只有剩下部分能到达目的地,消失的部分即运输成本),成功地将运输成本引入了国际贸易模型,解决了关于运输成本的理论难题。几乎在同一时期的1956年,美国新泽西州的纽华克港诞生了第一个集装箱,因其克服了海运过程中货物易坏易盗等难题,大幅度地降低了海运成本,成功解决了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运输费用难题,促进了世界贸易量的快速增长。美国经济学家douglas c. macmillan(1970)在研究海运对一般货物贸易的作用时指出,在集装箱还没有进入国际运输的1961年,单海运成本就占到了美国出口额的12%和进口额的10%(如果算上相应的陆运成本可能高达25%),而当时美国的平均进口关税才7%,运输成本成为当时比关税还要严重的贸易壁垒,以至于当时的美国联合经济委员会都认为“贸易成本太高了,在很多情况下进行贸易毫无意义”。1972年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完成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集装箱船让欧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运输时间从散件时代的70天缩短至34天,保险索赔减少了85%,包装成本大幅下降,海运费率也直线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末,亚洲到北美的运价较之以前的散货时代降低了40%~60%(marc levinson,2005)。虽然levinson认为集装箱的革命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已经结束,但其余波还在回荡,随着船舶的大型化集装箱运输成本至今仍然在稳步下降,海运相对于其它任何运输方式仍然具有绝对优势,以2008年湖南常德至上海港的运输为例,如果走公路,每吨运价约为5 000人民币,走铁路约4 000,但是走长江水路只需要1 700元。
2. 全球贸易量大幅增长。据世贸组织的统计显示,1966年~1976年间全球制成品贸易量增速几乎一直是制造产量增速的2倍,是全球经济产出增速的2.5倍,1990年~1999年的十年间世界贸易量的平均增速为6.5%,远远高于同期全球gdp的平均增速2.0%。最近5年的统计分析则显示,全球gdp增长1%,世界集装箱贸易量增长2.8%;
二、 国际贸易、产业转移决定港口经济变迁
1. 港口是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如果略微考察一下近代以来的那些大城市,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共同点,它们绝大多数是依港口而生,纽约、洛杉矶、伦敦、鹿特丹、东京、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上海、深圳、天津等地概莫能外。因为处于海运的起点和终点,这些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往往成为一地或一国的贸易中心或制造中心。paul krugman 1991年简单论述了为何世界上绝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港口而建,fujita等人1996年又通过正式的模型解释了因港口具有枢纽效应从而最有可能成为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从而发展为城市。ximena clark,等人在2004年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只要有管理完善的港口和足够的规模,远离终端市场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一环,而那些需求少港口基础设施差的地方由于面临更高的运输成本,其对全球市场上的制造业的吸引力也就会小得多”。
2. 国际贸易、产业转移决定港口经济变迁。海洋运输带动了港口装卸、加工装配、陆上运输、物流服务、造船、进出口贸易、金融结算甚至酒店餐饮等多个产业的配套发展,围绕港口周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经济圈,这就是所谓的港口经济,港口经济由于其辐射的产业较多本身就可能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一极。尽管拥有优良港口的地区可以借港口优先发展为制造中心和贸易中心,但港口经济本身却不一定会永远发展下去,随着制造业的不断转移,那些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大多会经历产业升级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阶段,但港口却将逐步衰落,甚至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港口经济的发展规律。
levinson追踪了20世纪50、60年代盛极一时的纽约港 是如何逐步丧失航运中心的痛苦历程。凭借哈德逊河入海口的地理优势,纽约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处理了美国1/3以上的海运货物,为纽约市提供了10多万与海运直接相关的就业岗位。集装箱进入国际运输以后,运输成本迅速下降,纽约港日益拥挤的交通,高昂的陆运成本,高额的码头工人工资以及强大的工会等问题为纽约港敲响了丧钟,大批的制造业搬离纽约市,贸易量随之缩水,港口物流量接连下滑,纽约港就此开始衰落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彻底关闭。为了保住纽约港的地位,纽约市曾进行过一场代价不菲的“港口保卫战”,包括大力投资拓深航道、新建码头、改善港口后方交通等等,但经济发展的潮流横扫了这种无谓的抵抗,纽约港最后被改装成了一个娱乐设施。levinson认为“纽约是第一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面对经济转变的老牌航运中心”,但绝不是最后一个。紧随其后,英国的伦敦港、利物浦港也丧失了欧洲航运中心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荷兰的鹿特丹港,亚洲的新港口相继崛起。
三、 世界港口经济变迁史给珠三角港口经济的启示
转口贸易范文5
一、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发展的基本历程:结构转变
(一)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转变
据统计,2005-2014年,四川出口额从47.0亿美元增至448.5亿美元,增长8.5倍;同期,其对外贸易顺差则由15.0亿美元上升到194.5亿美元,增长近12倍。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反映的是出口商品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各类出口商品分别在出口额中的比例。具体来说,四川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其比例趋于上升;与此相对应,初级产品则趋于下降。2005-2014年,四川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从91.1%增至98.1%,初级产品则从8.9%降至1.9%,前者占绝对主体地位。在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下降,而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日益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占比高且增速快,于2009年达到了50%以上,占据四川出口商品的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速也较为明显,在2012年增长到了40%以上;两者已构成四川出口商品的大部分(表1)。这说明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实现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
(二)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转变
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主要反映出口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具体做法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分别在出口额中的占比。较早的四川出口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只占很小的份额。如2005年,一般贸易高达81.1%,是四川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但一般贸易呈下降趋势,并于2011年下降至50%以下。相应地,加工贸易则呈增长趋势,并于2011年从上年的24.1%剧增至40%以上,接近一般贸易的比例;次年则超过了一般贸易(图1)。目前,一般贸易虽仍略高于加工贸易,但两者的差距已甚微。这表明,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由以一般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并举的格局。
(三)四川出口贸易主体结构的转变
出口贸易主体结构反映了不同性质出口贸易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主要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分别在出口额中的比重。四川出口贸易主体结构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转变:第一次是以国有企业为最大贸易主体向以其他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最初以国有企业为最大贸易主体,集体、私营等其他企业其次,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极低;但后来国有企业的比重趋于下降,相应地,其他企业和外资企业则趋于上升,从2006年开始,其他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四川最大贸易主体,外资企业位居最后。第二次是以其他企业为最大贸易主体向以外资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随着四川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企业日趋增长,于2011年取代其他企业成为四川出口贸易的最大主体,国有企业则位居最后。这样,四川出口贸易主体结构经历了从以国有企业为最大主体向以其他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再向以外资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
二、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问题:结构困境
(一)从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来看,四川出口商品较为低端
目前,四川出口贸易商品虽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其出口商品仍处于较为低端的状态。首先,从投入要素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2014年,四川出口的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鞋类、纺织品、塑料及制品、家具、旅行用品及箱包和玩具,占比共计14.4%。其中,前四类产品的出口额均位居前十位。同时,加工贸易的增速及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四川出口商品中的地位。两者均表明,在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中,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仍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四川出口贸易仍具有重要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了生产环节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具有高物耗、低收益等特征。而且,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大多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对其需求相对稳定,增加额有限。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重要地位因而制约着四川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益空间。
其次,从价值链来看,四川工业制成品以组装、生产等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为主,而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增值较大的上下游环节较为落后。2014年,四川出口的工业品中,成品高达85.7%,半成品仅占12.4%。组装生产环节创造的收益成为四川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而组装生产环节却又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下端,其附加价值最低,生产过程极短,难以带动四川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而且,以组装生产环节为主还不利于培育自主品牌或提升自有品牌,而品牌的缺失或低端化又会进一步限制四川出口产品的发展空间和利益空间。
(二)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来看,四川加工贸易比重偏高
在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中,加工贸易是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有效方式和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途径。但加工贸易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如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价值链不长;容易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稳定性不强;“两头在外”,出口商品的研发、营销等环节都掌握在境外贸易商手中,对后者的依赖性较强。两相比较,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原因主要在于一般贸易能够带来更多的企业利润,并且从长远来看能够更好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动态意义上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加工贸易所不具备的特征。微观研究也认为,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倾向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因此,加工贸易比例过高会不利于对外贸易与GDP的可持续增长。
如前所述,目前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并举。其中,四川加工贸易的占比是逐渐上升的,并于2012年达到最高47.1%;后略有下降,2014年为38.8%。2012-2014,四川加工贸易的占比连续三年高于中国加工贸易的平均水平,其比例偏高。这既限制了四川出口贸易的利益空间,也增加了四川出口贸易对国际贸易环境和境外贸易商的依赖程度,还反映出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仍处于商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三)出口贸易主体结构来看,四川贸易主体依赖性较强
目前,四川出口贸易以外资企业为最大主体,其他企业其次,而国有企业最小。其中,外资企业不仅占比最高,且主导着四川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早在2007年,四川外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就占四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80.9%。但外资企业由于受其所在跨国公司在资本、技术、核心人才、商品市场等方面的控制,因而对后者存在与生俱来的依赖性,缺乏应有的自。这样,外资企业不仅容易受其所在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方针变化的影响,而且其贸易利益也主要为后者所拥有,由于居于主导地位的外资企业所具有的这种依附特征决定了四川出口贸易主体对外部因素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同时,内资企业(包括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也对外部因素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由于四川加工贸易占有较大的比重、以组装生产环节为主,四川内资企业也进入到了国际产业分工的链条中,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市场和资本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而且,由于组装生产环节处于产品价值链的最底端,四川内资企业非常容易受到贸易伙伴的钳制和贸易竞争对手的挤压,从而被进一步强化了对外部因素的依赖性。这样不仅不利四川内资企业其自主性、创新性和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还提高了四川出口贸易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依赖程度,增加了四川出口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
(四)从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市场结构来看,四川出口地区和出口市场均过于集中
四川出口贸易地区结构高度集中,非常不平衡,仅成都一地就占到全省出口额的76%。这有悖于四川的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四川有五大经济区,各经济区均有良好的支撑产业。其中,成都经济区有重大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旅游等特色产业;川南经济区有能源、化工、装备、饮料、纺织等支撑产业;攀西经济区有能源、新材料、亚热带农业等主打产业;川东北经济区有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川西北经济区有生态旅游、清洁能源、民族特色产业等代表产业。而四川出口地区过度集中则表明其出口贸易没有充分利用各经济区的优势产业,其发展尚未有效地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缺乏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潜力。
另外,四川对外出口市场非常集中。首先,就洲际来看,因四川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受地理位置的制约,四川出口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距离相对更近的亚洲地区,其占比高达50%左右;然后为北美洲和欧洲,分别在20%左右;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所占比例极小,共约为10%。其次,就贸易伙伴来看,四川的贸易伙伴虽然涉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但其出口商品主要流向美国、欧盟、东盟、香港、日本、印度、俄罗斯、韩国等。2014年,四川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市场集中率为53.2%,前十大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市场集中率为81.9%,出口市场十分集中。而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决定着四川对外出口容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市场环境和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出口脆弱性非常大。
三、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结构优化
(一)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四川出口商品的档次
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是改变四川出口商品处于低端状态的主要途径。第一,向劳动密集型产品植入以技术为核心的软因素。这不仅能够帮助四川出口产品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而且能帮助四川出口产品培育自主品牌或提升自有品牌,为四川出口贸易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品牌保障。其主要途径包括更新生产设备、优化产品设计、植入高科技术、采用新型材料、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这不但可以改变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优化商品结构,更可以增强四川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和持续性,实现四川出口贸易的“集约型”增长。不仅要依托加工贸易大力组装生产高新技术半成品和成品,还要向高新技术产品的上下游延伸,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模块零部件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要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创造各种条件,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要与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获取对方的技术、人才支持;要与高新技术产品发达的地区合作,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
(二)重点发展一般贸易,促进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优化
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并举向以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是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首先要重点发展一般贸易。要引导各类贸易主体重视发展一般贸易;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自创品牌,生产和销售自有产品;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着重开展高新技术产品的一般贸易;为一般贸易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高便利化服务水平。其次,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由于加工贸易所存在的局限性,其比重偏高会抑制对外贸易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而推动其转型升级、提升其产业产品层次、延长其产业链则可为传统加工贸易寻找到新的出路。要重点开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生产;要用精细的加工技术和自创品牌来延长加工环节,增加加工贸易的收益;要主动参与跨国公司产业内贸易,以组装加工为依托,争取在研发、设计、采购、营销、售后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扩大加工贸易的增值空间。
(三)培育内资企业的贸易竞争力,削弱四川贸易主体的依赖性
由于外资企业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培育内资企业的贸易竞争力因而成为四川贸易主体削弱依赖性、战胜竞争对手的首要途径。鼓励众多内资企业目光向外,积极参与外贸活动;鼓励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因素,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帮助其开辟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向加工贸易的上下游延伸;引导其转变贸易方式,着重开展一般贸易;鼓励其扩大出口市场范围,主动“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可组合优化内资企业,壮大其研发、生产、经营能力;为内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便利服务;给予其与外资企业同等的税费优惠措施,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评估其外贸成果,开展优胜排序与奖励。同时,帮助外资企业获取较多的自是削弱四川贸易主体依赖性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向外资企业植入本土资金、技术、人才等核心因素。以技术为例。据研究,子公司来自东道国的技术接收越多,将拥有更高的自。帮助外资企业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倡导外资企业利用本土优势产业重点开发本土优势、特色产品;利用合约要求外资企业向本土分享其技术研发成果。
(四)推动出口地区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四川出口地区和出口市场的集中度
促进地区结构多元化,即鼓励四川各地发展出口贸易是解决四川出口地区过度集中问题的主要途径。尤其要以五大经济区为依托共同发展出口贸易,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出口格局。政府要帮助出口滞后地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培养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帮助各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其发展出口贸易提业和产品支持;鼓励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开辟与四川出口港口的直接通道,如双流机场、西南出海大通道等,为其发展出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推动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可有效地化解四川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一方面要巩固传统市场,继续加强与美国、欧盟、东盟、香港、日本等贸易伙伴的联系,保持和拓展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新兴市场。从洲际来看,要努力增加四川出口商品在大洋洲、北美、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扩大四川出口市场的范围。从贸易伙伴来看,要着力加强与四川贸易联系甚少但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等,增加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当前,“一带一路”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四川可借助这一机遇,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贸关系,增加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份额,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四川出口市场的重要一极。
参考文献:
[1]孔祥荣.结构优化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J].理论学刊,2007(4):46-48.
[2]曹旭平、杨佳帆、张国平.出口贸易结构演变及优化策略――以苏州市为例[J].企业经济,2012(11):29-33.
[3]霍伟东、刘涛.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对广东与江苏出口贸易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1(3):82-90.
[4]罗志松.对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7(2):73-74.
转口贸易范文6
香港贸易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贸易中的本地产品出口更多地转向转口贸易,本地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转口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本地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在七十年代曾达到创纪录的81%,是香港贸易的主导模式,其后逐步下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香港制造业的外移,本地产品出口比重跌势加剧,九十年代初只占35.3%,2002年首九个月更跌至8.7%,转口贸易比重则从七十年代的不足两成上升至2002年首九个月的91.3%。从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可以看到:第一,本地产品出口不仅是比重下降,而且还出现总量收缩。2001年本地产品出口总值比最高峰的1992年大幅减少34.4%,倒退到八十年代中的水平,这使得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给香港的劳工市场带来巨大压力,成为近几年失业率急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本地产品出口转向转口贸易并非简单的结构调整,而是伴随着整体出口水平的扩张和提升以及转口港地位的恢复和发展,转口相当于香港GDP的比重从1978年只有15.5%增加到2001年10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大。第三,转口功能的加强是生产工序北移后本港加工贸易活动范围扩展的结果。2001年香港转口贸易总值中超过80%的货品与中国内地有关,其中约70%为加工贸易。没有加工贸易生产活动范围的北移和扩张,就不会有转口港地位的恢复和发展,近几年香港转口贸易增长放缓,也与本港在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
贸易转型的另一个特点是转口贸易转向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增长放缓,离岸贸易迅速崛起。所谓离岸贸易是指香港从事的无须途经本港的对外贸易活动,它和转口贸易的主要区别在于有关货品是从货源地直接运往目的地,没有在香港清关。长期以来,香港政府并没有把离岸贸易列入外贸统计范围,而是作为服务输出计算这类贸易活动的服务增加值,并列入“有关贸易的服务”项目之中。最近政府才正式统计离岸贸易,并列出1999和2000年两个年度的统计数字。尽管如此,由于“有关贸易的服务”超过八成是离岸贸易,我们仍可从该项目的表现去分析离岸贸易的发展变化。1996-2000年间香港转口贸易每年平均只增加3.8%,但“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却每年劲升11.4%,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与传统贸易业增加值的比率从不足三成提高至44%。另据香港贸发局的统计数字,1997年香港离岸贸易总额约1万亿港元,相当于转口贸易总额的84.5%,2000年离岸贸易额增加到1.4万亿港元,开始超过当年的转口贸易额;三年间离岸贸易额年均增加10.6%,也大大高于同期转口贸易的升幅。离岸贸易的崛起,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省以外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制造的加快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内地贸易支援服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港口迅速崛起的直接结果。根据调查,大多数的贸易改在离岸进行主要是为了节省运费,或应客户要求从内地直接付运。但迄今为止离岸贸易处理的货品仍以中低档次的大宗产品为主,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珠宝和钟表等则仍主要通过香港转口。
贸易转型的第三个特点是加工贸易转向非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比重下降,非加工贸易比重上升。据政府统计,1999-2001年间香港和内地贸易总额平均每年上升7.8%,其中涉及外发加工的贸易额只增长4.6%,非加工贸易却劲升14.3%,加工贸易比重由68.4%降至64.5%,平均每年下降约两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香港和内地贸易额只增长2.3%,其中加工贸易更下跌7.8%,非加工贸易却急升21.2%。非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的原因,包括内地企业货品通过香港转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在内地设立生产基地及直接采购再通过香港出口数量继续上升、香港在内地投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令加工贸易发展后劲不足以及加工贸易货品更多地改为离岸付运等等。由于20年来转口中心的发展得益于加工贸易,因而近几年加工贸易增长放缓也就成了影响香港外贸表现的“诱因”。从理论上讲,非加工贸易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香港的贸易中介地位和功能。近几年香港与内地的非加工贸易增长速度,与内地进出口贸易升幅相差不大,说明香港作为贸易纯中介地位并非像一般估计的那样出现大幅下降,影响香港本地贸易增长的反而是过去带动香港经济起飞的加工贸易。
效应与影响
贸易转型既有正面的扩张效应,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作用。从正面效应看,一是贸易转型的结果使香港贸易形式更趋多元化。包括本地产品出口、离岸贸易、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在内的各种贸易形式层出不穷,形成传统贸易与离岸贸易、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并驾齐驱的局面。贸易形态的发展,特别是离岸贸易的崛起,拓宽了香港贸易中心的市场腹地,使香港贸易公司可以不同贸易模式更好地满足各类客户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升香港的贸易功能,扩充香港贸易中心的能量。二是提升了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20年来香港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转口贸易的发展,使香港外贸总量在全球的排名从1980年的第21位大幅提高到1997年的第8位。近几年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有所下降,主要是离岸贸易并没有计入贸易统计当中,若加入离岸贸易数字,香港的排名将大大超前。三是贸易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20年转口贸易的发展使进出口贸易成为香港经济的龙头行业,进出口贸易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左右提高到2000年的18%。近几年离岸贸易的发展则主要体现在香港贸易服务的快速增长。据政府统计,1980-1995年间有关贸易的服务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左右,2000年这一比重迅速提高至8.4%,充分反映离岸贸易加快崛起的现实。若加上同期进出口贸易业的增加值,香港全部贸易及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14.6%提高到2000年26.3%。即贸易转型从总体上看不但没有影响外贸在香港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反而不断强化这一地位。1980-1995年期间以转口贸易为主体的进出口贸易至少带动香港GDP每年增长1.2个百分点,占同期GDP平均升幅的两成左右。1996-2000年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24%,超过进出口贸易业的22%和金融业的21%,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由此可见,20年来贸易转型产生的巨大扩张效应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经济发展,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如果没有贸易转型和发展,就不会有香港今天的贸易中心地位和在困难中仍有亮点的经济表现,近几年香港的经济问题也许会更大和更严重。
但也要看到,贸易转型对香港仍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是香港传统贸易在中国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90年代初香港和内地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曾接近50%,其后逐步下降,近几年跌势加剧,比重从1997年的44%急降至2001年的31%,2002年1-8月又进一步跌至28%,反映越来越多的内地货物通过香港以外的其他各种途径直接运往世界各地。其次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各种贸易形式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相差甚大(2000年本地产品出口附加值比率约40%,转口为21.1%,离岸贸易只有8.6%),贸易形态从高附加值转向低附加值,必会影响本地经济表现。以离岸贸易为例,1997-2000年香港离岸贸易增加约4000亿元,这些货物若全部经由香港转口,香港经济增长率每年平均可提升1个百分点。即如果香港转口贸易更多地采用外地付运方式,相对减少对香港贸易服务的依赖,最终会降低本地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各种贸易形式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不一样:本地产品出口至少可惠及本地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业和贸易支援服务业,因而对经济的影响面最广,对消费和投资的带动作用也最大;转口贸易只惠及进出口贸易业和贸易支援服务业,其影响面和带动作用要小于本地出口;离岸贸易仅惠及部分贸易支援服务行业,其影响面和带动作用也最小。再次是对各有关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香港贸发局调查,中国产品直接付运或转运安排地点差别甚大,影响最大的运输行业,由香港安排的占不足两成;其他分别是测试和证明、仲裁和保险,由香港安排的比例占40%-68%不等;影响最小是贸易融资,仍有超过8成在香港进行。最后是对本地就业的影响。贸易转型对本地就业的影响极大,20年来随着本地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外移,香港制造业就业人数由过去百万大军减至目前不足30万人,即使加上贸易支援服务行业的全部就业人口,也仍低于高峰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1997-2000年香港离岸贸易增加4000亿元,这些贸易若以转口形式进行,仅本地运输行业就可增加约3万个就业机会。
趋势与前景
香港贸易转型的前景取决于如下几项影响因素:一是珠三角贸易支援服务的发展。珠三角贸易支援服务特别是港口群的崛起和发展是近几年香港贸易转型加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随着贸易支援服务的进一步改善,珠三角对香港贸易支持服务的依赖将会相对减少,香港贸易转型也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转口贸易将更多地转向离岸贸易。以货柜运输为例,九十年代中以前,珠三角货柜经香港出口比重高达90%,去年已降至70%左右,估计到2010年将进一步降至50%左右。二是中国入世和市场开放效应。加入WTO后随着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内地进出口贸易将进一步扩张,预计今后10年将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内地进出口贸易总量将由2002年6000亿美元增加到12000亿美元。水涨船高,香港和内地的贸易量也会随着增加。与此同时,外商将直接进入内地搞分销和采购,香港贸易公司也将更多地进入内地并从内地直接出口,这将进一步推动香港的贸易转型及促进离岸贸易的发展。三是香港物流发展政策。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2000年施政报告把发展物流业列为重要政策,并设立了专责机构加以推动,2002年财政预算案把物流业列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上最近政府进一步开放第5航权,这些都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要看到,香港发展物流业起步慢、成本高、缺乏经验和优惠及人才不足,且面对邻近地区的激烈竞争。新加坡物流发展比香港要早10年,现在已是亚太区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珠三角的物流发展规划十分庞大且超前,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都把物流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珠三角物业的崛起一方面为香港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在贸易支援服务领域给香港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