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

学生会新媒体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服装材料学;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056-02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是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它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产生惊人的学习热情,从而去勤奋地学习,去认识、理解和探索事物的本质。[1]服装材料学作为服装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服装面料及辅料的性能、品种、分类特征及选择与使用,为从事服装的设计、生产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材,从纤维到纱线,再到面辅料去逐一讲解,学习内容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笔者通过十几年《服装材料学》课程的授课工作经验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服装材料学》的课程内容本身是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内容,服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人们生活中的穿着体验相结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调研各种服装面辅料特点,了解其各项性能及价格情况,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讨论,并最终由教师解答。如讲到服装标识符号时,先让学生考察市场上服装的标识情况,讨论分析其含义,然后对照教材上的符号含义,学生会觉得更有兴趣,记忆也更牢。在讲解《服装材料学》课程时,尤其是针对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服装设计打下基础,因此重点内容应放在识别和应用面料上。对于服装材料的加工制作等研究较深入的内容,应尽量深入浅出,突出应用。例如讲解到粘合衬热熔胶的四种涂布方式时,这部分理论较深奥,学生也会觉得对粘合衬的加工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从粘合衬的质量优劣鉴定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劣质粘合衬对服装的整体效果造成的损害。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想深入了解是什么因素导致粘合衬的质量存在差异。这时介绍粘合衬的涂布方式对其质量的影响,可以起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效果。在理论讲解之余,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了解纺线、织布以及粘合衬的制作过程,通过直观观察,加深理解和记忆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新的知识。

二、加强实物直观教学

1.收集面料样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讲解服装面料品种时,各种面料的细微区别,用语言很难描述清楚。如府绸的表面的菱形颗粒,牛仔布经纬纱不同颜色的外观、华达呢的63度斜纹等,这些外观仅凭语言描述学生仍得不到具体的印象。如果教师平时应注重搜集面料样品,收集成册,注明原料成分、面料商品名称、织物组织、后整理方式等。在上课的时候,将面料样品发给大家,配合放大镜或织物密度镜观看,学生会很容易了解各种面料的特点。

2.增加制作类作业。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制作类实物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面料的了解。例如讲解织物组织这个知识点时,尽管老师会在黑板上绘制黑白相间的方格,但是学生还需要发挥想象,才能理解面料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这部分知识,笔者通常是结合半自动织样机来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织布机上穿线织布,自己设计各种织纹,并对结果进行评比。学生一下子对织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自己织出的布,不仅有成就感,而且对课本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三、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

实验操作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2]。同时,实验教学又是直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纤维形态特征时,引导学生将面料拆成纱线、纤维,结合电子显微镜来观察,使学生直接看到棉、麻、毛、丝等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形态,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此外还鼓励学生对市场搜集的面料样品进行原料鉴别及性能分析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服装材料的认识,增加其研究兴趣。我校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开设的实验除了有燃烧、溶解和显微镜观察鉴别纤维成分实验外,还有缩水率实验、摩擦和感应式静电实验、甲醛含量实验、悬垂性实验、硬挺度实验、起毛起球实验、保温性能实验、透气性实验、阻燃性实验、摩擦色牢度实验等。这些实验内容的开设,为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服装材料检验能力,以后在生产一线工作打了一定基础。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使各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3]。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要面对呆板的板书和枯燥的课本,学生难以提起兴趣。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集中,往往教学的结果是师生都很疲惫,教学效果较差。有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一般情况下只能集中30分钟左右。针对这种情况,要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可以配合多媒体文字和图片进行讲解30分钟左右,然后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20分钟左右。视频内容不仅与课程有关,一般情况下还应选择有趣味性的材料。例如,讲解丝绸织物时,可以播放一些中国传统养蚕缫丝的故事片,增加学生对这种中国独有的面料的认识和自豪感。还可以播放一些服装设计大赛中所用的蚕丝面料服装表演,让学生有学习认识这种材料,将来自己去设计制作丝绸服装的愿望。

五、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增加学习主动性

成绩考核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内容与形式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4]以往的《服装材料学》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理论的考试,这往往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成绩评定方面,除了考核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外,更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鼓励学生到市场调研,收集面料小样,通过实验鉴别其成分并分析其服用性能,然后完成平时作业,计入最终考核成绩。另外,学生出勤率和实验操作成绩也按百分比计入总成绩,使学生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下开展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奖勤罚懒,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的材料在种类和质量上都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服装材料学》的教学也应不断与时俱进,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努力教好服装材料学这门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瑛,邱凤兰.如何把专业知识趣味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5):122-123.

[2]李顺英.浅谈中专服装材料学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8(15):211.

[3]林洪芹.《服装材料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3,(5):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