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小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保知识小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保知识小课堂

环保知识小课堂范文1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环境保护 绿色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多数的小学生环境知识较少,他们只是对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有所认识,而对环境污染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表明,他们的环境意识尚处于浅绿层,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一、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的原因

学校所教与社会现实所表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例如,老师教学生要集中处理或带到垃圾堆再扔垃圾,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给学生的示范却是随地可扔、随手可扔,并不会受到社会谴责或处罚。由此可见,全民环境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境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小学的环境教育还没有制度化,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对环境教育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小学环境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环境技能和环保法规方面未接受系统的培训,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师资的缺乏已经影响到了环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

(三)家庭原因

家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子女,正确的言传身教会起到榜样作用。如果父母做的与学校所教的不一样,则会削弱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甚至还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环保意识教育,而回到家看到的是家长对水、电的浪费,为方便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二、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1、从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讲,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有着更多的共性,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1)道德教育内容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如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六下第五单元的《神奇的能量》……

(2)行为教育内容

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如三上第四单元的《它们是什么做的》;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六下第二单元的《遗传与变异》……

2、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的内容,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1)把科学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关心天气》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

(3)结合实践操作,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环保知识的学习

科学教材安排了大量的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如《植物的一生》、《它们怎样延续后代》、《生命之源――水》、《我们周围的空气》等等。可以说几乎每个单元都能挖掘出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但这些环境教育的内容,多是以潜在的形式蕴含在科学知识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内容选准知识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渗透。

(二)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结合2007年9月的《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2、结合有关环境的纪念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纪念日,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大海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在“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环保知识小课堂范文2

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环保意识的研究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新课程改革中提到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实就是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当然环保教育也不例外。环保教育以人为本,是要全面认识环保教育的价值。它不仅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将社会的需要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而且要注意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教育目标的确定也要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走向多层次。

2、确定综合发展的观念

环保教育的着眼点不仅看学生的环境道德发展,而且要通过环保教育促使全面发展;不只看他一时环境道德的提高,而且要着眼于他长远的发展。

3、贯彻系统教育观念

学校要把环保教育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全方位地实施环保教育。从教育者方面看,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是环保教育工作者,人人肩负起环保教育使命,言传身教,创造一个教育环境。从制度方面看,要形成一个管理系统。从环保教育内容方面看,要求教育的内容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使学生的环保道德水平在不断提高、深化。

二、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是新兴的课程,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中小学的诸多学科又都蕴含着环境教育因素。因此,应依据学科特点,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找准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渗透、深化、扩充,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各学科泛出"绿意",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1、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环保教育”起步比较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课程,“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蕴藏在各学科知识中。因此,学科渗透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现行中小学各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环境教育的内容,确立以自然科学为主、团支部、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部分班主任和具有科研型教师参与的少而精的环保阵容,集思品、地理、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学科为主研学科,然后再扩散至所有学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深入研究,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遵循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获得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

2、编写校本教材,深化环保教育

开设环境课程和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是学生获得环境知识的基本途径,学生只有在获得一定的环保知识后才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我们拟分别在本校不同年级、利用每周的研究课开设环境教育,我们开设环境教育课,并从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建构学校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并充分挖掘本地所蕴涵的环保教育因素,组织教师展开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收集相关知识、数据、事例和故事,提出一些治理环境的方案和措施,确定各年级段学生所应掌握的环保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本可依,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形象性,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能直接让学生学会辨别身边的发生的是不是环保的行为,是不是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环境教育课程教师经常开展校本课程的研讨活动,探索校本课程有效的教育手段、方法等。教学中坚持基础性和系统性,小课堂和大课堂、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能够运用各种媒体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开展主题活动,营造环保氛围

进行环保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意识渗透外,还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以“学生个体——班集体——校园”为主线形成积极向上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他们保护环境的应有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1、环保知识宣传与竞赛

充分利用学校局域网、广播、厨窗、校报等手段,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由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老师联合,开展“环境问题与环保知识”专题讲座;邀请环保机构、环保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聘请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安排相应的专题讨论会、“环保知识”竞赛等;由学生会、政教处组织开展“我是地球小博士”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等,并由信息学科老师牵头举行绿色网页制作大赛等。

2、参观访问与社会实践:充分整合社区环境教育资源,多渠道地丰富环境教育内涵,建立起相应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开展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通过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进程。如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组织学生走上街道、走进社区、参观工厂等,目睹一些环境问题与生态环保方面的操作过程,开展环境污染的具体调查、考察、分析,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小论文、研究性调查报告,提出可行性方案,并针对目前学校环境建设提出实施建议。

环保知识小课堂范文3

由当前初中生物教材看,所选内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环境知识,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和有效的资源,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空气质量与健康》、《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等等.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挖掘环保知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生物知识,形成环保意识.譬如,教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知识;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时,可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恰当地渗透水资源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讲解有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以及预防手段,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实例,加强环境教育,灵活渗透环保理念,提倡绿色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尽绵薄之力,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比如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材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类存在哪些影响全球的破坏活动?如水资源浪费、酸雨、土壤荒漠化、沙尘暴、汽车尾气、湖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工厂废气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温室效应;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治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巩固知识.接着,设计小活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你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为环保献一策”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注意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全面践行环境教育.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学校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统计,并指出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体验中切实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公园、社区植树造林和水资源短缺、害虫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情况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以展示学习成果.第三,可以借助某些特殊日子,诸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世界水日”、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校报、墙报、板报、网络论坛、贴吧等形式加大环境教育知识宣传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或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的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组织“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制作比赛、“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环境保护,从自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活环境,提倡健康有机生活.

四、结语

环保知识小课堂范文4

一、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何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关键在于抓住时机,适时地进行教育。如氧气、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二氧化碳、矿物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的提炼等内容,除了讲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外,教学中更要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联系近来倡导的“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告诉学生“低碳生活”并不难,只要平时多留心、多动手就能实现。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找到很多生物与环保的结合点,利用这些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挖掘实验中的环保知识,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生物实验是最吸引学生的环节,也是学生接受、消化知识最好的途径。生物实验中有的会产生有毒气体,有的药品具有腐蚀性,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如果将产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学生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剩余的药品应该如何处理,能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很好的环保教育。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环保就在自己身边。

三、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还远远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网络现在已经进入很多家庭,学校也有学生机房,让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或讲得不够透彻的知识。此外,可通过黑板报、知识竞赛、我为环保献计策、环保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自己的家园。

四、通过各项课外活动实施环保教育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2.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环保知识小课堂范文5

在新课程体系中,语文、数学、科学、环境、综合、班队等学科内容如何整合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大框架之中,把校本课程、科技教育、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与“知家乡 爱家乡”等主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前不久,在我的参与指导下,成功开展了主题为“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这次以调查、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集、积累了大量在语文课堂中得不到的知识与素材,更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科技意识,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经历。

学生们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汇报会上滔滔不绝、各抒己见的场面,让人记忆犹新。回顾活动的全过程,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表现为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将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通过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深有感触,对“生活即语文,社会是课堂,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实践活动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服务于学生语文实践的需要

综合实践、调查、体验内容的选择如果以教师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实施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最先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以及实施该活动的社会环境、资源情况、可行程度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活动的关键。”

“我们与周围环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注重了将大题化小,引导学生讨论从哪些具体的方面展开调查,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梳理出实践、体验的主题,如“水母山一日调查”――收集资料、实地察看、写调查笔记及体会;“螃蟹养殖与长荡湖水质的关系”――采访螃蟹养殖专业户;“垃圾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废电池何去何从”“你参与‘白色污染’了吗?”――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研讨会……因为实践内容生成于学生,活动本身是学生的需要,因此,学生的实践、体验更切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真正提高。

二、实践活动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建,深化语文学习的功能

由于语文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可变性、不可控性,单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去进行实践活动,显然是力不从心。因此,必须让学生组建活动合作小组,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综合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责任,这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之间做到了良性互动,他们相互交流想法、献计献策,相互鼓励和沟通,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居住地、个人的特长等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口才好、随机应变能力强的小组成员负责采访、宣传;电脑“高手”负责上网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吃苦耐劳的学生负责“后勤保障”;小组其他成员分别负责收集白色垃圾、废电池等……全体成员相互合作,为活动的顺利完成而各尽所能,形成了积极的良性互动,也为活动的总结阶段――“我是实践活动的小主人”主题征文、演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活动的质量。

三、实践活动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的个性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的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所以,创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不加过多、过繁的限制,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方式,就能使活动的领域不断拓宽,活动的内容深刻、全面。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成员根据由自己选定的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小组体验活动的方式、角色由自己确定:“小记者”――进行采访、调查活动,与污染企业员工“面对面”交流;“小卫士”――收集有关环保数据、察看环境污染状况、设计、填写环境调查统计表、张贴环境宣传标语、做环保问卷调查,向专业人士请教如何化验、分析水的污染情况;“小画家”――拍摄活动照片,组织环保摄影、绘画展,出环保主题手抄报;“小策划”――邀请环保人士或教师作环境教育的讲座,组织环保知识竞赛……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小组成员主人翁意识及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注意做好活动资料的统计、分类、整理工作,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活动的综合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实践活动成果由大家共同分享,展现语文实践的成果

由于“我们与周围环境”实践活动过程的精彩、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对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尤其重视,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实践活动的成果:写了表扬稿、建议书,办了手抄报展览、书画摄影展,举行了“我是环保小卫士”征文比赛、“世界地球日”主题演讲比赛,开展了“变废为宝”――废旧一日捐爱心募捐活动……这些活动,无不展现着学生们活动后的喜悦与收获,展现着语文学习的魅力。

环保知识小课堂范文6

一、潜移默化,渗透式讲授法

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是“以美育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渗透式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美术知识的同时,轻松自然地体验到环境教育内容。可以在教学中找到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达到双赢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欣赏课为载体,让学生欣赏一些以环境为主题的美术课题,使得学生在感受环境美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或是在课堂上开展小活动,有意识地将环保与美术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环境的体验,真正懂得环保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些公益性广告,原本色彩绚丽的地球经过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后变得灰暗、没有生机。学生通过图画、声像等多方面、多感官体验到环保的重要性。在上“装饰画制作”课时,首先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些作品,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之后,向学生表明这些漂亮的装饰画都是利用一些废弃物品制作出来的,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二、激活思绪,辩论式教学法

辩论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辩驳他人的观点,在辩论中审视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可以针对作品的不同方面进行欣赏,设计一些短暂性辩论,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内容深入学生脑海,加深学生记忆,甚至在辩论的同时,能够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在教学“让世界更美好”时,其意图是希望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公益性广告。但是笔者并不是上来就表明自己的意图,而是为学生播放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题资料,让学生展开辩论:“资料上这些后果,是不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保护环境是不是要从我做起?面对环境污染,你会怎样做?”等,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让学生动手将自己想说的话画出来,利用形象化的语言将他们保护环境的方法表达出来,最终达到笔者预期的效果,学生们都创作出了自己的公益性广告。通过辩论式教学方法,既实现了环境教育的开展,也达到了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课外活动,综合探索教学法

课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获得比课堂教学更丰富的体验。由课堂教学引向课外教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一些大型活动中,诸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美术活动,在这些主题活动中,除了可以使学生的绘画有鲜明的主题外,还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技巧,更加可以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有益的氛围内直观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