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肿瘤治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肿瘤治疗范文1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情况下,晚期头颈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左右,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序列治疗。本研究将对肿瘤综合序列治疗与头颈肿瘤内科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发展背景
肿瘤综合治疗的相关概念源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它主要是指放疗与手术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对头颈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化疗的地位就得以确立,并被公认为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正规疗法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激光治疗、热疗、冷冻治疗等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广泛用于晚期头颈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此类疗法虽然没有较为正规的选用,但在对某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同样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迄今为止,综合治疗的理念以及内容也远远超过了三大疗法的相关规定。
“序列”治疗主要源于对唇腭裂患者的治疗,在对肿瘤患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来对患者进行安排、组合。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序列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治疗结果的不同。随着治疗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肿瘤内科的内涵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再仅限于化疗。一般情况下,肿瘤内科主要包含以下8各方面的内容,肿瘤临终关怀、并发症、肿瘤急症、微创治疗、肿瘤预防、生物治疗、药物治疗、肿瘤随访、肿瘤诊断等。由此可见,肿瘤内科含义的不断扩展与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头颈肿瘤与微创治疗、生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2药物治疗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首要治疗方式就是抗癌化学药物治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目前,对于此类治疗方式,头颈外科学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随着治疗技术、药物以及材料的不断进步,动脉插管的治疗方式也开始得到了复兴,此种治疗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介入治疗或靶向治疗。随着循证医学中Meta分析报告的不断增加,头颈肿瘤的化疗也被赋予了新的活力。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肿瘤转移率,而且还可以提高肿瘤患者在治疗后的生存率。还有学者在其研究报道中证实,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诱导化疗后,再对其进行同期放化疗,其抗肿瘤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种根据一定顺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被称之为序列治疗。
3生物治疗
上个世纪70年代,肿瘤生物治疗的方式被提出,此种治疗方式主要是从肿瘤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来着手的,然后,通过对机体进行修饰、调整、调节来对肿瘤进行生物应答,最终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目前,免疫治疗法与生物疗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公认,而且免疫治疗法也是生物治疗法中的关键内容。有学者曾用溶血性链球菌制剂来对鳞状细胞癌进行综合性化疗,合并化疗以及局部化疗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种治疗方式在肿瘤的消退、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及治疗前后肿瘤的病例变化等方面均十分明显。
4微创治疗
当前,微创治疗被视为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导向,微创外科是外科中的一个分支,它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不过,除了微创外科之外,各类降低患者的心理创伤以及身体创伤的疗法,例如靶向介入治疗、消融、激光、低温冷冻以及热疗等治疗方式同样被纳入了肿瘤内科的治疗范畴中。微创外科主要是指那些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以及定位不精确的治疗手段。目前,头颈肿瘤内科的医学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且在各个医院中也未建立专业的头颈肿瘤内科体系。因此,有志从事头颈肿瘤内科工作的医技人员,必须尽快建立头颈肿瘤内科体系,以便于能独立开展头颈肿瘤内科的医、教、研工作,完善头颈肿瘤内科的内涵,最终提高晚期头颈肿瘤的治疗效果,达到提高生存率或治愈率并同时达到保障较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为了使肿瘤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单一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要求,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序列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对肿瘤患者,尤其是头颈肿瘤内科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晋.短发夹RNA及其在头颈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3,19(7):1207-1210.
[2]宋明.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J].癌症,2008,27(1):58-61.
肿瘤治疗范文2
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又称低温疗法,是肿瘤物理疗法之一。用能迅速产生超低温的机器,在病变部位降温,使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或脱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冷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存组织,另一方面又可以破坏组织,冷冻治疗即是利用后一种作用。
液氮是目前冷冻治疗中应用最广的冷冻剂,和其他医用冷冻剂相比,具有降温低、安全和来源广的优点。此外,氧化亚氮、高压氧、液态氧、二氧化碳干冰等也可作为医用冷冻剂。
临床常用的冷冻方法大致有以下5种:①接触冷冻。冷冻头置于肿瘤表面轻轻加压冷冻。②插入冷冻。将针形冷冻头插入肿瘤内治疗较深部位的肿瘤。③液氮通过漏斗灌入癌腔冷冻。④直接喷洒。适用于表面积大而高低不平的弥散性浅表肿瘤。⑤棉签或棉球浸蘸法。适用于血管瘤、状瘤、白斑、疣等小病灶。
冷冻时间取决于冷冻的方法和肿瘤的大小,一般为30秒至30分钟,通常冷冻15分钟可达最大冷冻效应的80%~90%。
目前冷冻治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头颈、五官、食管、直肠、宫颈、膀胱和前列腺等浅表或易于直接接触的肿瘤。而用冷冻治疗内脏肿瘤如肝癌、肺癌、肾癌、胰腺癌等正在积极探索中。
冷冻治疗肿瘤的最显著特点是能在特定区域内快速达到极度低温,冷冻坏死区边界清楚,范围可预测。其操作较安全、简便,禁忌证少,无出血或很少出血,冷冻后组织反应较轻,修复快,疤痕愈合良好。冷冻治疗浅表肿瘤,不仅能消灭瘤体,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组织外形和器官功能。但冷冻治疗属于一种局部治疗,技术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激光疗法
用激光对肿瘤进行切除或直接照射以消除肿瘤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激光光束具有很高的能量,特定的激光束能像锋利的手术刀一样切割人体的各种组织。使用这种特制的激光“刀”,不但能切除肿瘤组织,而且还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应用高功率聚焦激光直接照射肿瘤,能使其迅速气化,从而消除肿瘤。
激光治疗肿瘤的机理是因其对生物组织产生热、光、压和电磁效应。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切割法、气化法及凝固法。①切割法:常用于较大恶性肿瘤。先在病灶周边约0.5~2厘米正常组织中光凝一圈,形成安全环。切割时激光能直接封闭较小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因而能防止传统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癌扩散转移。②气化法:对直径小于3厘米、恶性程度不高的体表肿瘤和良性肿瘤较适宜。③凝固法:对皮肤和粘膜的局部癌、血管瘤、多发性膀胱小癌肿较适宜,利用激光的能量使癌肿组织在55℃~100℃的温度下凝固坏死。
目前激光疗法主要用于皮肤、头颈、颌面、五官和神经系统肿瘤,对肝、肺、胃肠等内脏肿瘤的治疗尚在探索中。
热疗
热疗即加热疗法,是指通过升高体温或局部加温,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的环境,使其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人体正常组织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散热较快。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保证了在体温升高,甚至达到41.5℃~43℃时,组织损伤不大,且能够修复。然而肿瘤组织则不然。肿瘤局部血流淤滞,血流量仅为正常组织的1%~15%,这些都使肿瘤组织散热困难。恶性肿瘤组织的温度往往高于正常组织温度8℃~10℃。同样进行局部加热时,若正常组织温度升高到40℃,那么瘤体内的温度则可升高到48℃左右,这一温度足可使肿瘤细胞受热致死,而正常组织则不受损害。
热疗分为全身热疗和局部热疗两类,全身热疗可通过体外循环血液来加温,但其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常难以耐受。局部热疗则可采用热水浴、超声波、磁感应、红外线及微波等方法对肿瘤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局部热疗操作方便,副作用小,患者容易接受。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广的局部热疗方法当属微波治疗。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对生物组织有效的透热深度分别为2厘米、4厘米和6厘米左右。输出微波的辐射器主要有外照射式、接触式、插入式三种。
微波治疗肿瘤的机理主要是利用其热效应:生物组织被微波辐照后,即吸收微波能,导致该区域组织细胞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频振荡,与相邻分子频频摩擦而将微波能量转变为热能,从而使组织变性、坏死。
临床上常用微波通过内镜局部热凝固化治疗腔内肿瘤。此外,也可配合放疗、化疗等以提高疗效,减少放化疗剂量。
目前热疗还处于临床探索阶段,加温、测温和控温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介入疗法
肿瘤的介入疗法是指在X线电视、 CT 、B 超等影像技术的导向下,将特制的导管插入人体病变区,经导管进行药物灌注、局部栓塞或引流减压等,以达到治疗肿瘤或缓解症状的目的。
经动脉灌注抗癌药物
由动脉内注入抗癌药物,肿瘤内药物浓度比一般周围静脉给药要高得多,疗效也明显提高,而全身的不良反应却减轻,所以成为抗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常用于肝癌、肺癌,也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胃癌、胆管肿瘤、胰腺癌、盆腔肿瘤及四肢恶性肿瘤。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病人可用此法进行姑息治疗;也可以通过灌注抗癌药物后,使肿瘤缩小,再行外科手术切除;还可以对肿瘤切除术后病人进行预防复发的动脉内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疗法
将栓塞剂通过导管注入供养肿瘤的动脉血管内,并使之阻塞,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液供给,从而达到使肿瘤坏死的目的。常用的栓塞剂有明胶海绵、自体凝血块和组织、碘油乳剂、微囊或微球等。
目前栓塞疗法在临床上可用于肝癌、肾癌、盆腔肿瘤及头颈部肿瘤的治疗。
经导管减压术
主要用于缓解肿瘤对胆管或泌尿道的压迫所造成的梗阻症状。如经皮穿刺肝胆管减压引流术,此法可治疗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肝癌等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或用于术前胆管减压,为手术切除做准备。又如经皮穿刺肾造瘘减压术,此法常用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肿瘤所致的压迫、严重肾盂积水、腹膜后肿瘤压迫、肿瘤放疗后或术后所致输尿管狭窄等。
肿瘤的介入疗法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但它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且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故应在有条件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靶向疗法
靶向疗法是利用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把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的物质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以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现有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性不高,既杀伤肿瘤细胞,也损害体内繁殖旺盛的细胞或某些特定类型的正常细胞,而导致明显的毒副反应。靶向治疗则可以通过特殊的载体尽可能地将抗肿瘤药物导向肿瘤病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这样既可以提高抗肿瘤疗效,又可以避免或减少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这就如同军事导弹一样,具有爆炸力的弹头必须在载体的携带和引导下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
在靶向治疗中能作为“弹头”的物质主要有:①放射性核素类;②化学药物类;③毒蛋白类;④生物反应修饰剂类;⑤酶类等。
肿瘤治疗范文3
1.1材料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选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9901/200605病理确诊手术患者.SCC45例,年龄45~95(平均68.8)岁,男27例,女18例.Bowen病19例,年龄45~87(平均65.2)岁,男12例,女7例.正常人皮肤10例对照,年龄46~78(平均62.5)岁,男5例,女5例作鼠抗人MMP9mAb(MAB0245)和CD34mAb((MAB0034),免疫组化SP试剂盒(KIT9710)及DAB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方法所有组织均经40g/L甲醛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连续切片5张,厚约4μm.采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程序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阳性对照采用自身对照,用PBS代替一抗和二抗进行阴性对照.MMP9和CD34均采用高温高压抗原修复.MMP9结果判定:在不知任何背景资料的情形下,采用双盲法进行判定,以肿瘤细胞膜和/或细胞质出现淡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并按着色强弱分级:无色为0,浅黄色为1,深黄色为2,棕黄色为3;着色范围以在10×40高倍镜下随机选区5个视野(每个视野记数100个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数均值:<25%为1,25%~49%为2,50%为3.上述两项相加为MMP9的表达强度积分:<2为阴性,<3为弱阳性(+),3~4为阳性(),>4为强阳性().MVD计数参照文献[3-4]方法进行微血管计数,先在低倍镜(×100)下观察确定血管密度最高处,在(×200)视野下选择3个高血管密度区,计算单位视野(×200)平均血管数.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作为一个血管计数,而直径大于约8个红细胞的血管,有较厚肌层的血管以及硬化区的血管不在计数范围内.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根据资料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MP9MMP9阳性改变为细胞质或细胞膜呈棕黄色,偶尔可见细胞核着色,阳性颗粒多呈团块状.正常人皮肤组织中MMP9呈弱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颗粒层和棘细胞层,真皮层中纤维样细胞、单一核细胞等见阳性染色.BD组织中表皮全层均有MMP9均匀弥漫表达.SCC中MMP9在癌巢组织弥漫分布,以肿瘤周边表达强烈(图1)MMP9表达在正常皮肤组、Bowen病组、SCC组依次增高(表1).MMP9在SCC组中高于Bowen病组织(χ2=6.667,P<0.05),Bowen病组中MMP9高于正常皮肤组(P=0.028,P<0.05).在SCC组中MMP9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
表1MMP9在正常皮肤组、Bowen病组和SCC表达(略)
2.2MVD计数CD34标记的微血管呈点状分布,血管内皮细胞膜被染成褐色.在SCC组织中微血管形态不规则,部分血管呈现发芽状,血管分布不均匀,在SCC的边缘区域最为密集,呈簇状(图2).Bowen病组织中微血管形态较规则,但分布不均,血管簇偶见.正常皮肤组织内的微血管形态规则,分布均匀.Bowen病组中和SCC组中MVD明显升高(表3).
图1SCC组织MMP9表达SP×400(略)
表2SCC组织MMP9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鳞癌分期的关系(略)
图2SCC组织MVD计数SP×100(略)
表3CD34和MVD在Bowen病和SCC中表达(略)
aP<0.05vs正常皮肤.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MMP9在SCC组中高于Bowen病组织(P<0.05),Bowen病组中MMP9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Bowen病MMP9在增生表皮细胞质或细胞核表达;在SCC组织中MMP9在肿瘤细胞,增生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阳性表达,在表达的强度、阳性细胞的种类、数量上均高于Bowen病组,提示MMP9高表达可能是SCC转移、侵袭能力的分子基础.同时观察到仅有部分有肿瘤细胞能表达MMP9,且表达MMP9的肿瘤细胞多位于癌巢的外周部分和毛细血管、淋巴管管腔周围,提示MMP9表达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实体肿瘤的新生血管提供了更多与体循环连接的通路,这使肿瘤细胞更容易从原发灶向远隔部位转移.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越大,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及淋巴循环的机会越多,淋巴结及邻近脏器转移的机会也增大.在许多肿瘤中都发现: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侵袭性与肿瘤转移的发生率相关[1,5-6].近来研究表明,MMP9不仅是降解基底膜和ECM的关键酶,而且在肿瘤间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1,5].Wang等[7]人的研究表明,存在于细胞外基质的VEGF能够通过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VEGFR1受体调节MMPs的表达.而MMPs又能降解细胞外基质释放更多的VEGF,这便建立了一个正反馈调节环路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Naglich等[8]研究发现MMP1,MMP2,MMP9诱发和促进血管生成,TIMP1,TIMP2,TIMP3,TIMP4抑制新血管生成.
本实验显示,在SCC组织中微血管形态不规则,血管分布不均匀,在SCC的边缘区域最为密集,呈簇状.Bowen病组织中微血管形态较规则,但分布不均.正常皮肤组织内的微血管形态规则,分布均匀.SCC组中MVD高于Bowen病组织(P<0.05),Bowen病组中MVD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提示细胞在发生恶性转化之前已有血管生成增多,这很可能是SCC血管生成的启动阶段.我们发现在SCC组、Bowen病和正常皮肤组中MMP9表达高者MVD表达亦高,且MMP9的高表达的部位与MVD高密度区具有一致性,均位于癌巢边缘地区,提示:肿瘤的浸润生长与新生血管生成是同步进行的,MMP9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SCC的发生和侵袭转移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新生血管的密度密切相关,MMP9可能是SCC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阻断MMP9的表达,抑制MMP9的活化可能对抑制SCC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GuttmanD,StemY,ShpizerT,etal.ExpressionofMMP9,TIMP1,CD34andfactor8asprognosticmarkersforsquamouscellcarcinomaofthetongue[J].OralOncol,2004,40(8):798-803.
[2]NagakayaY,AokiT,KasuyaK,etal.Histologicfeaturesofvenousinvasion,expressiono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andmatrixmetalloproteinase2andmatrixmetalloproteinase9,andtherelationwithlivermetastasisinpancreaticcancer[J].Pancreas,2002,24(2):169-178.
[3]FangJ,ShingY,WienderschainD,etal.Matrixmetalloproteinase2isrequiredfortheswichtotheangiogenicphenotypeinatumormodel[J].ProcNatlAcadSciUSA,2000,97(21):3884-3889.
[4]WeidnerN.Currentpathologicmethodsformeasuringintratumoralmicrovesseldensityinbreastcarcinomaandothersolidtumors[J].BreastCanResTreat,1995,36:169-180.
[5]IniestaP,MoranA,DeJuanC,etal.Biological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MMP2,MMP9,TIMP1andTIMP2innonsmallcelllungcancer[J].OncolRep,2007,17(1):217-223.
[6]AmisSJ,CoulterSmithSD,CrowJC,etal.Microvesselquantificationinbeginandmalignantovariantumors[J].InternJGynecolCan,2005,15(1):58-65.
肿瘤治疗范文4
【关键词】 肿瘤.中医药治疗;清热解毒法.临床应用
笔者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临床实习中发现,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在其治则和用药上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故将其归纳为三攻三补法,介绍如下。
1 三攻
1.1 清热解毒 热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仁斋直指附遗方》指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粒累垂,毒根深藏。”外感诸邪及人体之后,皆能化火、生热;内伤七情或脏腑功能失调,亦可生热化火,而致热毒内蕴。结合临床,确实可见火毒与肿瘤常常并存,特别是一些中、晚期肿瘤患者,常伴有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或五心烦热、口渴尿赤、便秘或便溏泄泻,舌苔黄腻等热性征候。如肠癌之便脓血;子宫颈癌臭秽五色带下;白血病吐衄发斑等。临床上对于清热解毒药物的使用多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对于不同部位肿瘤,应当选择不同的清热解毒药。(1)咽喉部肿瘤、肺癌:射干、山豆根、马勃、重楼、半枝莲、青黛、鱼腥草、黄芩、牛蒡子。(2)消化道肿瘤:白花蛇舌草、苦参、蒲公英、鸦胆子、茵陈蒿、红藤、败酱草、半边莲、黄连、马齿苋、青蒿。(3)脑肿瘤:苍耳子、柴胡、重楼、栀子、蝉蜕。(4)鼻咽癌:苍耳子、青黛、牛蒡子、野。(5)恶性淋巴瘤:半枝莲、重楼、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天花粉。(6)妇科肿瘤:苦参、鸦胆子、败酱草、穿心莲、黄柏、金银花。(7)乳腺癌:蒲公英、柴胡、金银花、漏芦、天花粉。(8)土茯苓可用治疗多种肿瘤及因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等。
1.2 化痰祛湿 从中医角度而言,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凡体内有块的,如按之尚可动,质软光滑,均属痰(痰核、痰凝),故朱丹溪有名言:“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由于痰的物理基础是湿,所以痰湿往往并论。此法主要适用于肿瘤患者伴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四肢困乏或肿胀,或兼有腹水,白带多,口中黏腻乏味,舌苔厚腻,舌体胖大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抗癌的同时还具有减轻免疫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常用中药:胆南星、瓜蒌、水半夏、大贝母、前胡、炙桑皮、旋覆花、白芷、车前草、牵牛子、石菖蒲、汉防己、苍耳子、陈皮、茯苓、白芥子、生薏苡仁、建泽泻等。
1.3 软坚散结 中医认为肿瘤总为邪气聚结成块所致,而肿瘤瘤体稍软者为结,而肿瘤瘤体坚硬如石者为坚。在治疗上,《内经》早就指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即通过用药使肿瘤硬块软化,结块消散。软坚散结法适用于无名肿毒、痰核瘰疬、乳腺包块不痛不痒,脉滑苔腻,舌质晦暗者。根据中医理论及经验,一般认为味咸之中药大多具有软坚散结之作用,如牡蛎之咸涩,鳖甲之咸平,龟甲之甘咸,土鳖虫之咸寒,海藻之苦咸等。其余常用中药还有:夏枯草、昆布、毛爪草、僵蚕、皂角刺、槟榔、山楂、荔枝核、桔核等。
2 三补
2.1 补益中气 肿瘤的形成过程是机体内部邪正斗争相互消长的过程,其发病大多由于机体之正气亏虚,然后外邪乘虚侵入所致。人的正气具有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并有抵御外邪的能力。正气虚弱,则卫外无能,易受外邪的侵袭。也就是说,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及机体内外相对平衡性遭到破坏时,如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内分泌失调等,外因包括物理、化学、生理等各种致癌因子才会在人体内起作用,使正常细胞发生突变,最终导致肿瘤形成。所以说,“正气虚”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先决条件。正如《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明代李中梓也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此法主要适用于肿瘤患者伴疲乏、面色少华、纳呆腹部胀满、便溏泄泻,脉细,苔薄,舌质淡红或有齿痕等气虚表现者。临床常用中药有:白术、党参、太子参、生黄芪、甘草、黄精、生山药、白扁豆等。近年来,应用此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报道颇为多见,多数医家认为,本法具有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等作用。
2.2 补肾培本 中医对恶性肿瘤辨证论治时,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明代张景岳说:“凡脾肾不足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其他脏腑阴阳之根本。而且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多伤及肾,所谓“五脏之病,穷 必及肾。”临床上表现为腰酸膝软,头目眩晕,形体消瘦,精神萎靡,久泄不止,腹部胀满,肢体肿胀,发脱齿摇等。肾虚证的肿瘤患者均可采用补肾培本法治疗,特别是对生殖系统肿瘤、乳腺肿瘤、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用之有较好疗效。肾阴虚者,当滋阴补肾,善于阳中求阴,可选用羊藿、肉苁蓉等;肾阳虚者,当温补肾阳,善于阴中求阳,多选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鳖甲、龟板等。其它常用中药有:补骨脂、杜仲、巴戟天、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制何首乌、续断、仙茅、仙灵脾等。
2.3 健脾益胃 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或经过手术,或放、化疗后,临床常见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消瘦等,若再行攻伐,脾胃一败,死期即到。中医对肿瘤的治疗注重健脾益胃助运化,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临床始终以“顾护胃气”为原则。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清热解毒药物的药味及剂量,以免苦寒败胃及损伤阳气;肿瘤患者虽日久伤正,脾胃受损,但切不可心急而施以滋腻峻补,以免欲速则不达;另外补益之中勿忘醒脾开胃为先,使补而不腻,滋而不滞,长用陈皮、砂仁之类流通药物或鸡内金、焦三仙等健胃消食之品以助脾胃之运化。常用方剂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逍遥散、保和丸等。
总之,根据病理阶段的不同灵活协调的运用三攻三补是最关键的。在肿瘤早期,患者正气未伤,体质尚佳,邪气也较实,在治疗上,应以祛邪为主,辅以扶正,即以三攻为主,辅以三补;在肿瘤中期,由于癌肿对机体的损害,正气已伤,体质较差,而瘤体逐渐增大,这一时期,往往正邪力量势均力敌,在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或攻补并重,或攻略重于补,或补略重于攻,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视其正邪消长而治之;当肿瘤进入晚期,患者多正气大伤,虚损症状明显,出现恶病质,肿瘤迅速增长,形成邪盛正衰之势,此时应明辨标本缓急,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虚不受攻者,首先应以扶正为基本大法,可在扶正的同时视其体质状况佐以祛邪,也可以先扶正气,待机体一般状况好转后,再根据具体病情确定相应的攻补法则[1-2] 。
参考文献
肿瘤治疗范文5
卵巢瘤样病变为良性,多数无需手术,可经药物治疗或自行好转,但有时较难与真性肿瘤鉴别,出现下列情况需行手术探查:①囊肿直径超过5cm~6cm。②出现急腹症。③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阑尾炎等不能鉴别。④发生在绝经后。⑤抑制性治疗后囊肿不能缩小。传统的卵巢手术需剖腹进行,术后恢复慢,且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也增加。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治疗方法和手段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有经腹腔镜、经阴道作病变切除,在B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等。文献研究发现[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卵巢病变的治疗效果相同,但腹腔镜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等优点[4~5]。经阴道手术虽然创伤小,但由于手术视野小,很难对盆腹腔进行全面探查;B超引导下行卵巢囊肿穿刺能吸出囊肿内液体使其缩小,但不能作病理学检查,通常不作卵巢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基础,化放疗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基因治疗已进入临床初步应用阶段,中医药的治疗价值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介入治疗的出现对晚期卵巢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除不能手术或者暂时不能承受手术者外,均首选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但总的处理原则如下[6]:一般情况下,无论卵巢癌分期的早晚都应行手术探查,尽可能争取治疗机会.腹部纵切口应绕脐上延,使盆腹腔充分暴露。注意有无腹水、腹水的量及性状,同时吸取送检。无腹水时,用300mL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并检查离心后的冲洗液有无瘤细胞存在。探查原发灶、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腹膜及盆腔脏器表面。
早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①单侧肿瘤切除:病灶局限于一侧卵巢,患者年轻且有生育要求,可考虑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子宫及对侧附件予以保留。浆液性囊腺癌时,应行对侧卵巢快速冰冻切片,如为正常且是高分化囊腺癌Ia期年轻患者,术后有条件严密随访,可在生育后行预防性子宫和对侧附件切除。如为粘液性囊腺癌,需同时作阑尾切除。②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Ib~Ⅱ期的卵巢癌,且作大网膜及阑尾切除,对肝膈面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行探查。
晚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手术原则:①尽可能切净病变组织,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不仅行全子宫、双附件、阑尾、大网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切除,累及生殖系统以外脏器,如肠管、输尿管、膀胱等的实质性浸润也应切净,尽可能使术后残癌直径<2cm。②控制出血。③尽量避免损伤脏器。肿瘤细胞缩减术既减少了强行分离引起的出血,又保证手术的彻底性,此方法包括切断骨盆漏斗韧带,从腹膜外间隙开始,从侧方至中心进行游离,以“卷地毯”的方式将肿瘤、子宫以及受累的盆腔脏器和盆底腹膜一起切除。术前已确诊的晚期患者,可先化疗使瘤体缩小而利于手术。术中切除不理想者,应尽量切除原发肿瘤及大网膜,并行多点活检(活检组织块须>1cm)来了解肿瘤浸润范围。
卵巢癌第二次剖腹探查术。该法是指第一次手术后经过一阶段化疗,临床检查已达无癌状态,为了解盆腹腔是否有残癌而进行的第二次剖腹探查术,旨在了解化疗后是否无癌存在,如果无癌则终止化疗;如有残癌可同时行手术切除及改变化疗方案。二次剖腹探查术不同于一般剖腹探查,其要求是为细胞学检查收集盆腹腔、结肠旁沟、膈下等冲洗液;分离粘连,打开被封闭的盆腔。在原发灶残留、增厚、粘连等处取活检,切除所有残留内生殖器和大网膜,常规从腹膜、膀胱、子宫直肠陷窝、结肠旁沟、盆腔侧壁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活检。
物化疗药物已被广泛接受的卵巢癌一线化疗方案为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紫杉醇独特的作用对于顺铂耐药者仍部分有效。MeGuire[7]报道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应用效果明显优于Pc联合化疗。二线药物有:异环酰胺、紫杉醇、拓扑特肯、索帝等。
化疗方式①常用化疗方式:有全身性化疗(包括静脉和口服)、区域性化疗(包括腹腔和动脉或淋巴)及双途径化疗(包括动脉与静脉,静脉与腹腔等)三种。②高温化疗:即用加热的方法治疗肿瘤,该法自20世纪60年代进入医疗领域,使许多癌症的治疗在该方面取得进展[8]。高温使局部环境的温度得到改变,提高了肿瘤部位化疗药物浓度,腹腔化疗结合加热治疗效果比单一化疗提高数倍。③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大剂量化疗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作用在于可使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剂量提高5~10倍而机体仍可耐受[9]。
放疗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适用于术前治疗、特效治疗、手术辅助治疗或晚期复发癌的姑息治疗等。放疗对卵巢无性细胞瘤具有独特疗效,能达到根治的作用,而其他种类卵巢恶性肿瘤则多不敏感。高频放射移动分次照射技术(movingstriptechnique)的应用不仅使治疗达到有效剂量,对预防肿瘤复发和减少放疗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病人的体细胞,通过该外源性基因的表达或对宿主细胞遗传物质表达的影响,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为肿瘤治疗提供条件。基因治疗已初步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目前常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有:①肿瘤免疫基因疗法:该方法通过对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的免疫修饰来提高机体自身抗肿瘤能力,包括基因工程瘤苗法、胞内抗体基因疗法、免疫抑制逆转基因疗法等。②药物敏感基因疗法:该法在癌细胞内导入自杀基因,自杀基因的产物可将无毒药物前体转化为有毒药物,从而杀死癌细胞。早在1936年,美国重组DNA咨询委员会就批准了三项与自杀基因有关的卵巢癌临床基因疗法[10]。③耐药基因转染造血干细胞疗法:应用耐药基因转染造血干细胞以及耐药基因克隆可以保护自体造血干细胞,有助于实施大剂量的化疗。当前常用的耐药基因有多药耐药基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等。该法主要用于克服化疗对骨髓的抑制,作为一种特殊基因疗法,其临床潜力较大。④抑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疗法:是采用基因疗法转染抑癌或抗癌基因,使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得到逆转,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现对P53基因的研究最多,Santoso[11]用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突变型人卵巢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90%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⑤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体内外实验显示生长因子对肿瘤细胞有刺激作用,采用基因疗法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可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Waston等[12]用IL-6反义寡核苷酸对几种卵巢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发现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
通过中医治疗可减轻化疗副反应,调节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3],它作为治疗卵巢癌的辅助方法之一越来越得到重视。1)手术与中医药相结合术前中药可改善病人一般状况、缩小肿块,有助于手术的进行。为术后增强病人抗感染的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巩固手术效果,可选用补中益气汤等[14]。2)化疗与中医药相结合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副作用,中药可减少该毒副作用,并增强病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于华香[15]将参芪扶正败毒丸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卵巢癌200例,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化疗的对照组。中医药对卵巢恶性肿瘤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所提高。
肿瘤治疗范文6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7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龄21~84岁,平均58.1岁;右半结肠癌32例,左半结肠癌28例,直肠癌37例;中、高分化腺癌56例,低分化腺癌28例,黏液腺癌13例;DukeB期44例,C期41例,D期12例。均通过腹部X线片、CT、超声、肠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术中冷冻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本组病例均于入院前1~15d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主要为腹胀、便秘、恶心、腹痛、停止排便或仅少量排气。30例入院时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
1.2治疗方法
1.2.1围手术期处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禁饮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同时积极处理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经1~3d治疗及观察,待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行手术探查。
1.2.2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97例。右半结肠癌30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吻合术,小肠积气积液经内减压排入游离预切的右半结肠,2例癌肿不能切除行捷径手术;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1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Hartmann手术13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均进行了顺利关瘘手术;27例直肠癌行Dixon术(其中9例行横结肠预防性造瘘术),10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6例(低位直肠癌、体质差、年龄大以及远处转移的患者)。
1.3结果
发生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16.5%,其中心脏疾病3例,不易控制高血压1例,伤口液化2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伤口裂开1例,应激性溃疡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泌尿系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因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
2讨论
2.1本组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特点
(1)患者均表现出由不完全到完全性肠梗阻的亚急性发展过程,本组病例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就诊,并表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其中49例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2)术前无法进行理想的肠道准备,肠内细菌大量繁殖,增加腹腔感染机会,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3)老年患者居多,60岁以上者占59.7%(58/97),术后并发症较多。本组97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占16.5%;
(4)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分化程度较高,但分期较晚,本组患者无DukeA期,提示梗阻的发病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无关,而与肿瘤生长方式及浸润程度有关。
2.2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可在密切观察下进行非手术治疗(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合并症),同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争取创造更好的手术条件。由于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是一种闭袢性肠梗阻,易发生肠壁缺血坏死、穿孔、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不能进行常规的肠道准备,可以口服石蜡油,配以少量多次低压灌肠为主,如梗阻缓解可行限期手术,如病情加重或经治疗无效,应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目的是首先解除梗阻,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切除肿瘤。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肿瘤位置及局部肠道条件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术式选择,大家的意见较一致,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本组32例右半结肠癌有3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均未出现肠瘘;但对于左半结肠癌梗阻的术式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争议焦点是一期切除吻合还是分期手术。而采用何种术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对于梗阻时间短、肠管血运基本正常、肠腔扩张不甚明显、肠壁无明显水肿增厚、无严重并发症者,行一期切除吻合较为安全[3]。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优点是住院时间短、避免多次手术和人工造口给患者带来的精神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4]。国内多用术中肠道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由于术中对肠道进行严格灌洗,与没有梗阻的肠道术前准备具有相同的效果,并不增加切口感染率和吻合口漏,因而效果较好。此外,直肠癌在一期切除吻合的基础上可同时行横结肠预防性造口术,可明显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且二次还纳时较Hartmann手术更为便捷。本组15例左半结肠癌及27例直肠癌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行一期切除吻合,临床效果满意。对基础疾病多、麻醉耐受差的患者,Hartmann手术具有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较其他常用术式更适合高龄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5]。Hart-mann手术主要适应于肿瘤尚能根治性切除,但由于全身情况欠佳或局部肠道情况较差而不适宜一期吻合的患者。本组Hartmann手术13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均进行了顺利造瘘还纳术。对于高龄、一般情况差或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放弃一期切除,仅行简单的梗阻近端双腔造口术或捷径手术解除梗阻,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行癌肿的根治性手术。其优点是一期手术简单安全,二期手术前可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及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切除和淋巴清扫也可、以进行得更加彻底;本组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6例,其中1例为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考虑其基础疾病及晚期肿瘤梗阻,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未作肿瘤切除,仅行单纯结肠造口术。对于术前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梗阻行金属支架置入,相对急诊造瘘而言,具有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因此是手术前一个较好的过渡性治疗措施,通过植入金属支架(EMS)假体解决梗阻。结肠支架植入术还可作为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术前治疗,通常内支架置入后,能够在48h内使肠腔的梗阻得到缓解,从而减少结肠内容物,减缓肠管的缺血情况,为进一步手术创造更佳的条件,可在充分肠道准备下安全地行择期肿瘤切除[6、7]。Camunez等报道80例,放置成功70例,解除梗阻67例,仅2例发生肠穿孔,33例7d左右行择期手术,35例仅行支架放置。该法能有效解除梗阻,清洁肠道,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争取手术时机[8]。本组1例行结肠金属支架植入(肿瘤距25cm),待梗阻解除及营养改善,植入术后2周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也有研究显示,金属支架置入可显著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结肠造口比例、缩短住院时间,而长期预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9]。国内也有研究显示,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出院后的病死率并无差别[10]。但术前置入支架从而转为限期手术与传统的急诊手术相比,前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所以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外科手段,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2.3并发症的预防
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16例),且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与肺部感染。发生原因与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及伴有其他脏器疾病的存在有密切关系[11]。本组4例切口感染患者术前均存在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代谢紊乱;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1例术前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气胸等呼吸道并发症。术前改善机体状况,针对性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作用。
(1)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早期可针对肠道杆菌和厌氧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减少毒素释放,为术后早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有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术前肠道准备及术中必须作肠腔减压、肠腔灌洗等措施,以消除肠管扩张及肠壁水肿,改善血循环,保证一期切除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积极治疗合并症:结直肠肿瘤合并梗阻的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多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这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于这类患者术前应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制订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