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范文1

一、什么是“失重”?

电梯停在顶层,质量为m的重物放在台秤上,电梯启动下降,加速向下运动,m受到重力mg,台秤的支持力N,此时,秤所显示的读数是N的大小,发现N

飞船在环绕地球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每一瞬时它的速度都沿着圆的切线方向,但下一个时刻飞船并没有从a点到达b′点,而是到达了圆形轨道上的b点,这表明飞船有一个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同学们会在高一学到),这个加速度就是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g,于是便出现了完全失重现象.飞船在环绕地球运动时,便处于失重或完全失重的状态中.

在失重的状态中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鹅毛会沉入水底,水和水银可以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人能在空间自由漂浮、翻筋斗,没有重力作用,也就没有上、下之分了,可以头朝下工作.若有一个大物体挡在你面前,你可以从上面飞过去,物体失去了重量搬动起来一点都不费劲,人人都成了举重能手和跳高冠军.宇航员说:“失重时的运动非常有趣,失重使人有舒服感.”

二、在地球上如何体验“失重”?

在地球真正实现“失重”状态只有一种办法:飞机在垂直方向向下飞行.一般在航天员培训的时候,都会安排乘坐大型运输机飞到高空,然后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向下飞行,这样机舱内就会在这段时间形成暂时的失重环境,供航天员体验和训练.

此外,美国NASA的航天员培训中心还建造了大型的水池,作为另外一种方法来模拟失重状态.航天员穿上宇航服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也能感受到类似的失重状态.唯一有一点区别在于水中的阻力大大地超过了没有水的环境,不过好处就是可以长时间地模拟失重环境,NASA的航天员就是在水池中训练太空行走和太空维修等复杂任务.

在我们生活中,本身就有许多可以体验“失重”的现象和例子.例如:挑战心理极限的“蹦极”运动;让人心惊肉跳的“摩天轮”和“过山车”;以及电梯突然向下运动、飞机的降落等.

如果拿一杯饮料去做“自由落体”实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饮料会从容器里飞溅出来,然后成圆球形状态在空中漂浮.“失重”状态下的液体,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会成球形,从而使表面积最小.我们还可以再做一个实验:在饮料瓶的底部开一个大约5的小孔,在饮料瓶中装满水,然后不要盖上盖子,从高空丢下它,你会看见什么现象?你会发现,水在下落的过程中不会从小孔和瓶口泄漏出来.

美国克利夫兰州的中学老师迈克・希基和其他38 名老师曾经乘坐一架改良的喷气式飞机,在大西洋上空“跳水”(上下飞行)进行“太空之旅”: 在大西洋上,飞机笔直地冲向蓝天,然后向海面俯冲.飞机上升时,他们经历“超重”,受到的重力为地球正常引力的1.8 倍;飞机下降时,他们感受“失重”. 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50s .

三、“失重”有哪些弊端?

你能够想象出完全失重的条件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你设想地球上一旦重力消失,会发生什么现象,在宇宙飞船中就会发生什么现象.物体将飘在空中;液滴绝对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上浮;宇航员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走路务必小心,稍有不慎,将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食物要做成块状或牙膏似的糊状,以免食物的碎渣“漂浮”在空中进入宇航员的眼睛、鼻孔……你还可以继续发挥你的想象力,举出更多的现象来.

失重是航天飞行中的一个特殊物理现象,载人航天实践证明,失重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影响,但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严重.

人类40多年的航天实践表明,微重力环境对宇航员的健康、安全和工作能力会产生重要影响,中长期航天飞行可导致宇航员出现多种生理、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内分泌机能紊乱、工作能力下降等.

失重可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改变.失重时人体的流体静压丧失,血液和其他体液不像重力条件下那样正常地流向下身.相反,下身的血液回流到胸腔、头部,可引起宇航员面部浮肿、头胀、颈部静脉曲张、鼻咽部堵塞、身体质量中心上移.人体的感受器感到体液增加,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血容量减少,血红蛋白量也可相应减少;还可出现心律不齐、心肌缺氧以及心肌的退行性变化,并出现相应的心脏功能障碍,如心输出量减少、运动耐力降低等,返回地面后对重力不适应而易于出现心慌气短以及性晕厥等表现.这些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因而成为中长期载人航天飞行的一大障碍,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航天医学问题.随着航天飞行的时间延长,心血管功能可在新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心率、血压、运动耐力以及减少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可逐步恢复到飞行前的水平.

长期失重会引起人体的骨钙质代谢紊乱.人体失重后,作用于腿骨、脊椎骨等承重骨的压力骤减,同时,肌肉运动减少,对骨骼的刺激也相应减弱,骨骼血液供应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成骨细胞功能减弱,而破骨细胞功能增强,使得骨质大量脱钙并经肾脏排出体外.骨钙的丢失会造成两个后果:骨质疏松和增大发生肾结石的可能.失重所导致的骨丢失随飞行时间的延长而持续进行,而且这种骨质疏松一旦形成,回到地面重力环境下也难以逆转.俄国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曾试验多种对抗措施,如每天2小时的跑台运动,穿企鹅服给以人工加载及服用特殊药物等,但未能完全解决问题.目前这仍然是航天医学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在失重条件下,由于人体脊椎骨没有重力压迫,互相能舒展开,因此一般可以长高2.5~5.0厘米.但脊柱增高以后下背部的肌肉并没有随着增长,结果引起背部疼痛.几乎所有的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头一周都体验过难以忍受的背部疼痛,这是太空生活中最难适应的一件事情.除了服用阿司匹林止痛外,身体采取卷曲姿势,即将膝盖靠近胸部也可缓解疼痛.睡眠时,为了减轻疼痛,航天员经常用一条带子将自己捆绑成卷曲姿势,然后才能入睡.

四、“失重”有哪些应用?

获取规则“球体”.在失重条件下,融化了的金属的液滴,形状绝对呈球形,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而在地面上,用现代技术制成的滚珠,并不绝对呈球形,这是造成轴承磨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太空的轨道上,可以制成一种新的泡沫材料――泡沫金属.在失重条件下,在液态的金属中通以气体,气泡将不“上浮”,也不“下沉”,均匀地分布在液态金属中,凝固后就成为泡沫金属.这样可以制成轻得像软木塞似的泡沫钢,用它做机翼,又轻又结实.

同样的道理,在失重条件下,混合物可以均匀地混合,由此可以制成地面上不能得到的特种合金.

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核工业等部门,对高纯度材料的需要不断增加,其纯度要求为“6 个9” 至 “8 个9”, 即99.9999%~99.999999%.在地面上,冶炼金属需在容器内进行,总会有一些容器的微量元素掺入到被冶炼的金属中.而在太空中的“悬浮冶炼”,是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不需要用容器,消除了容器对材料的污染,可获得纯度极高的产品.

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范文2

神奇的3D打印笔、陨石突袭、鲨鱼也能行走……在2013年,不管是酷毙了的最佳发明,还是奇特的新物种,或者是最激动人心的太空时刻,都不容错过。因此,小编姐姐特意对2013年科技进行大盘点,你们就尽情地享受这科技饕餮大餐吧!

什么样的发明才称得上伟大?

有时候它解决了你认为根本没办法解决的难题,有时候能排除那些伴你左右却被视而不见的困难……

据此,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2013年全球25项最佳发明,展现科技的无穷魅力,令人大开眼界。

无人驾驶玩具汽车

由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的Anki软件公司设计的无人驾驶玩具汽车虽然与我们想象中的变形金刚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像擎天柱那样高喊“汽车人,变形出发”,但它实现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完美结合,所携带的传感器可接收iPhone或iPad数据,以便玩家控制其速度和行驶方向。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思想”,在赛车游戏中,能够利用应用软件获知其他汽车的行动,从而像人那样做出反应,机智、灵活地与对手竞争。

谁说笔只能画出二维物体?3D的东西它照样能搞定!

由马克斯韦尔・博格、彼特・迪尔沃斯和丹尼尔・考恩发明的3D打印笔,只要插上电,就可以在任何物体表面“书写”,甚至直接在空气中画出三维结构。

这支3D打印笔真强大,工作原理与3D打印机差不多,先将彩色塑料加热到100多摄氏度,使之熔化,然后让其接触空气并冷却,在这个过程中,3D打印笔可以描绘出任何形状的独立结构。

通俗地说,它就像一把热粘结剂喷涂枪,但使用效果好很多。

不同于那些与怪兽、异形、超自然力量斗智斗勇的科幻太空片,《地心引力》编造了一场“或许会真实发生”的太空历险记。其中,导演卡隆为了精准复制太空环境而特意请人发明的光盒还登上了最佳发明荣誉榜。

这个6米高、3米宽的光盒看起来就是个空心箱子,上面覆盖了196块面板,面板上共安装了4096盏LED灯,每盏灯都可以模拟太空中的光线,简直酷毙了。

这个盒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投射影像,这样,演员在表演时有一个视觉参照。

想要一口吃到两种面包,不如尝尝牛角甜甜圈面包。

牛角甜甜圈面包是由牛角面包式的起酥面团经过类似制造甜甜圈的方式油炸,内加乳酪、外覆糖浆制作而成,样子像甜甜圈,但口味跟法国羊角面包一样,非常具有诱惑力。

2013年5月,纽约厨师多米尼克・安塞尔开始售卖牛角甜甜圈面包,没想到,这种面包出乎意料地受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爱上了它,每天面包店门口都排着长队。

有些顾客为了品尝美味宁愿等上几个小时,“黄牛们”甚至把原价5美元一个的牛角甜甜圈面包的价格抬到了40美元一个。

复杂的密码的确很安全,可是你怕不怕复杂到连自己都记不住呢?

现在不用担心啦,你只要每天吃一颗由摩托罗拉公司设计生产的可食密码药丸,再复杂的密码对你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哟!

可食密码药丸内含一块能以胃酸作动力的小芯片,一旦这块芯片被激活,它就可以发射出特殊的18位心电图信号。

你的电脑或者手机收到并解读这个信号后,你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行走的靠谱好“密码”啦。

目前这种能吃的密码药丸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批准,估计很快就能上市了。

给点重量就发光,重力灯真是超赞的照明工具。

它由伦敦设计与创新组织Deciwatt的工程师设计,价格不到10美元,而且使用起来并不复杂。

我们先将装置挂起来,再往配套的口袋中装入约30斤重的土、石、沙或其他重物,然后把负重的口袋挂在一条打孔带上。袋子的重力慢慢地拉动打孔带,带动一系列齿轮驱动一个小马达,为一盏LED灯连续提供电能。据设计人员称,LED灯泡每次可照明25分钟。

在不久的将来,重力灯有望为贫困地区尚未用上电的人送去光明,当然,野外露营时,我们也可以带上它。

你可能看过007电影中的隐形跑车,也可能看过哈利波特穿着隐形斗篷,但有没有想过高楼大厦也可以隐形呢?

韩国的无限塔就是世界上第一座可“隐形”的大楼。

这座大楼的表面由若干LED显示屏组成,大楼一面的摄像头拍下的画面会在其他面上显示,于是,远远望去,大楼似乎隐形了。

简陋的烟雾和煤气探测器早已是家庭用品中的“恐龙”,而Nest Protect烟雾报警器则是它们经过高度“进化”后的新品种。

这种报警器非常智能,如果“险情”只是一块烤焦的面包,那么你只要朝它挥一下手,就能让报警声停止。

它外观时尚,还具有联网功能:家中所有的Nest Protect烟雾报警器可以连线,并能与你的智能手机通信,因此当电池快用完时,它们会及时给你发信息。

奇葩年年有,去年特别多。

会“行走”的鲨鱼、不是虾的排骨虾、像家猫的犬浣熊……2013年,各种怪异的奇葩物种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进入人们的视野,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会“行走”的鲨鱼

人们只知道鲨鱼的鳍可作鱼翅,殊不知,这些鳍也可扮演“腿”的角色,帮助鲨鱼在海底“行走”。

会“行走”的鲨鱼――竹鲨在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被发现,身上有宽宽的棕色横纹,当它在海底搜寻、捕食小鱼和甲壳类动物时,鳍会像细小的腿一样推动它们前进。

这种鲨鱼对人类不会构成伤害,体型相对较小,通常能长到80厘米长,最大的成年鲨体长也只能达到120厘米。

由于它们的尾巴异乎寻常地长,超过了身体其他部位的总长度,所以又被叫做“长尾地毯鲨”。

蚂蚁当起了海盗?

才不是呢。海盗蚂蚁是科学家在菲律宾发现的一种奇特的蚂蚁,之所以被称作“海盗蚂蚁”,是因为眼睛上有一道黑色条纹,看上去有点像海盗船长的黑眼罩。

海盗蚂蚁学名为Cardiocondyla pirata,属于常见于泰国但分布在整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地区的心结蚁属种群。它们生活在黑暗中,视力很差,主要依靠化学和触觉感受进行交流。

至于“眼罩”的独特作用,目前,研究者无法给出确定的说法,只能猜测可能是为了转移捕食者的注意力,让它们误以为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某个可以捕食的猎物,而是地面上两个单独的物体。

在土耳其西南部,有一种神秘的小型木蝎新物种,名为“Euscorpius lycius”。

虽然尾巴和钳子看起来很可怕,尾刺扎入皮肤造成的后果与蚊子叮咬效果差不多,但它们只有几厘米长,很难对人类构成威胁。

Euscorpius lycius得名于它们生活的地理区域:利西亚。成年个体的Euscorpius lycius身体颜色从浅褐色到浅红色不一,且具有暗色的钳子。

现在全球蝎子物种数量达到了1700种以上,而Euscorpius属就有5个物种。

排骨虾并非虾,而是一种名为“Liropus minusculus”的微型甲壳纲动物。

它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卡特琳娜岛海底挖洞栖息,身体是半透明的,长得像骷髅。第一眼看到它们时,你们是不是被它们恐怖的骷髅样吓到了呢?

Liropus minusculus体型非常小,是Liropus物种中最小的一个物种,成年雄性个体只有3.3毫米长。

巧克力色的青蛙,你见过吗?

新物种可可青蛙就具有奶油巧克力色的皮肤,在人迹罕至的苏里南东南部热带森林中被发现。

这种青蛙长着一双大眼睛,手指和脚趾都呈球形,行动十分敏捷,会爬树,常常灵活地穿梭于树林之间。

犬浣熊类似于尖吻浣熊,长得十分可爱,外表既像家猫又像泰迪熊,因此也被称作“猫猴”。

它的眼睛大大的,浑身毛茸茸的,毛色为铁锈色,体重大约2千克,栖息在云雾缭绕的森林中,以安第斯山脉地区山林的树顶为家,通常待在树上,在夜间最活跃。

这种食肉动物新物种也吃无花果、昆虫和植物花粉等,每胎只会产下一个幼崽。

2013年,太空与地球一样,也很热闹。你一定想不到的是,在抬头的一瞬间,太空中可能就发生了很多爆炸性的事件。

在2013年,到底有哪些令人无法忘记的太空大事呢?

陨石突袭俄罗斯

2013年2月15日早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人们可能正计划着各种事情,但绝对不会想到,一颗巨大的陨石正朝他们呼啸而来。

这颗陨石的移动速度高达6.7万千米/小时,爆炸威力相当于50万吨TNT炸药,是广岛原子弹威力的20倍到30倍。

它是21世纪坠落在地面的最大陨石,其爆炸最终导致1491人受伤、7200栋建筑受损。

可见,我们必须随时保持警惕,不要一不小心,就被突如其来的陨石砸中了!

何为类地行星?类地行星如同地球的复制品,大小与地球相当,绕着太阳这样的恒星运转,同时又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让液态水得以存在。

银河系中到底有多少颗类地行星?

科学家们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10颗满足类地条件的行星,并据此推测,银河系中或许有200亿颗类地行星。

这个结论令人震惊,虽然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有一点确凿无疑:地球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独一无二,“地球家族”也很庞大。

宇航员在太空中除了工作,还做些什么?

加拿大人克里斯・哈德菲尔德也许会让你对形象刻板的宇航员刮目相看。他不仅经常通过网络有趣的太空生活视频和照片,还在返回地球前,了一支向英国摇滚宗师大卫・鲍伊致敬的MV,即翻唱他的经典歌曲《奇异太空》。

这支MV非常有意思,最独特之处在于,全部是在国际空间站实景拍摄完成的。

如果你还在抱怨冬天太冷、很难熬,只要想想自己没有生活在布莫让星云附近,就应该谢天谢地了。

布莫让星云是一颗恒星死亡时留下的一团气体,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看起来像是蝴蝶结领结而非回力棒,这让科学家们感到非常好奇。

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范文3

李鲜,河南南阳人,2011年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现为人大学生工作通讯社副社长。2011年高考后,她一直通过百度高考吧、文科吧、新浪微博等网络媒体为全国各地学子们释疑解惑,她的百度账号“ruc猫猫”的学习方法帖子点击量高达几十万,成为高考学习方法的网络红人,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猫姐”。

她连续三年参与人民大学新生咨询的相关活动,接受千名学生及家长咨询。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担任新浪高考专业咨询工作。2014年,她以亲身经历写下《我成长,我快乐》一书,受到广大网友追捧。

人小的时候,可以口气坚定地说出“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政治家”这样宏大的志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对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感到迷茫。那些大目标虚无缥缈,让人毫无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到达目的地。曾经,我想学有关政治方面的专业,然后去当政治家。但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看着政治界的高层人士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高点的,不得不感慨太不容易了,想到自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达那个地方,我就觉得这个理想不靠谱。相信很多人有同感,年龄越大,迷茫越多。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选准一个大学专业才是最切实际的。

专业选择,是高考后的一件大事。有这样一种说法,高考成功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得好,二是志愿报得好。因此,高考后家长们不能放松,要花费精力研究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尤其是专业。而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大学,是选好大学的差专业还是选次大学的好专业,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根据社会潮流,这些都足以让家长和孩子头疼好久。

在我看来,专业不是应该早就想好的吗?这种大事在高考后的短短十多天里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一味关注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忽略了选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我看来,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中找到他喜欢的方向,作为日后的专业方向。而究竟什么专业适合孩子,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探讨。社会潮流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是父母应该提前考虑的。

可遗憾的是,为了对付应试教育,很多家长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步。

就我个人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从小就比较明确,即使中间有过变动,但也是有明确目标的。我爱好历史、英语、政治,想过大学上历史系、英语系、国际政治系等。

现在的很多孩子喜欢的东西很模糊,只知道一个大致范围,不清楚大学里有哪些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逛贴吧时,我总能看到学生的如下表述:喜欢能当官的专业,喜欢能赚钱的专业,喜欢轻松有趣的专业等。这不能说他没有目标,只能说他想得太空泛、太天真。

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大家很容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比如金融。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全国第一,很多人都想上这个专业,即使高考时没考上,进入大学后也千方百计转过去。但是想上这个专业的人群中,有几个真正知道金融是干什么的呢?又有几人是真正热爱金融事业的呢?不得不说,现在大多数孩子选择专业,是冲着好就业、将来能拿高薪去的,“有钱途”是唯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对错暂且不论,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难道就适合自己吗?这个问题,孩子和家长应该多想想。

在我看来,选择专业有以下几个步骤需要完成。

知己,全面剖析自己

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养成分析自己的习惯。

了解自己,就要直面真实的自己。很多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最喜欢先写一大串优点,而在缺点一项里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更有甚者,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他也会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或者只能说出几个空泛的词来。

作为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保持好的、改正坏的,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当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不要大加批判,而应该和孩子商量如何解决。在孩子成功改掉了缺点后,要对孩子提出表扬。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直面问题的习惯,告诉孩子犯错、有缺点不要紧,只要改就好,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缺点,不用想怎么逃避。每次考试之后,每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都让孩子总结一下得失。久而久之,在这种自我分析中,孩子也就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我和以前的学弟学妹交流时发现,他们总喜欢问:“我学习不好怎么办?”“错了这么多题怎么办?”……听得多了,我就想说:“拜托,你能不能先分析一下,这道题你为什么会出错?你清楚自己各科的问题在哪里吗?”对我来说,考试之后分析试卷是家常便饭,只有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学习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找出好的解决方法,而怨天尤人只是白费工夫。所以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写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楚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味逃避。

对专业的选择,孩子需要分析的就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兴趣爱好,不能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只能当个消遣。而对于性格特点,孩子要多听他人的意见,也可以采用一些测试手段进行测评,毕竟自己是主观的,父母虽说客观一些,但难免有主观的因素,多听听朋友、老师和专家的意见。记得,我在文理分科时,老师让班上同学做了一个文理分科的测评。通过这个测评,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历史的想法。高考前,我还做过一个有关专业选择的测评,发现自己的确喜欢历史。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后来考上人大后,由其他系想法转到了历史系。

在分析兴趣爱好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想把这个当成事业,毕竟事业和喜好不一样。在我转专业时,曾非常纠结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转专业,是不是就证明我根本就不热爱历史?如果我转了专业,即便父母说我不适合学,是不是也证明了我真的热爱历史?在痛苦了两个月后,我觉得,转了也许会不如意,但是总比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好,至少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克服那些所谓的困难。最后,我还是做了决定――学历史。

知彼,四处搜集信息

高考前,学校会发一本厚厚的选专业指南。成千上万的家长抱着书发愁,那么多专业,怎么给孩子选择呢?这么厚的书,家长懒得一张张去看,大都会凭着感觉和喜好给孩子挑选一个专业。而孩子对专业的了解也很欠缺,也会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觉得那个好。

在给考生做咨询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很多考生问,自己报的专业好不好?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不能不为他们遗憾,自己的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居然填报了。很多孩子把原因归结于忙于高考,没时间研究这些。但是专业这个东西,如果不经自己研究考虑,将来难免会后悔。这就提醒我们,对大学专业的了解,要提早一些。

大学里专业很多,如果一个个都去了解,肯定不现实。这就需要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了解。了解不能空泛,要清楚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水平如何,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怎样。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自己或身边从事这些职业的朋友的经历,告诉孩子这个专业在社会中的真实状况。经过这样的了解,再决定选择什么专业,就会比较周全了。

有些聪明孩子对自己要上的专业早就开始研究了,很早就查过相关资料,甚至在高二、高三时就已经和这个专业的学长建立了联系,不时地打探信息。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可取。现在交流这么便利,想找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已经比以前容易多了。如果经过自己的了解,依然很感兴趣的话,就可以考虑将这个专业作为目标去努力了。

总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里,“己”指的是自己,而“彼”指的就是专业了。

走好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木

选择专业时,不能不提到社会、不提到父母。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是孩子想选什么就可以做出选择的,除非你生在一个非常开明、不用考虑“钱途”的家庭,家长可以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否则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一些冲突的。

那么,应该怎么看待这些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呢?

首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要做出选择。

最好的情况,莫过于自己喜欢的就是现实中那些口碑好、就业好的专业,将来前途也不错。这种情况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去选择。次一点的情况,就是理想的专业在现实中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做些调整。最不好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现实中出路很差,这种情况,就看理想和现实,谁更强势了。

现实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很多人说金融、经济这些专业好赚钱,说管理空泛,小语种泛滥成灾,说文史哲出来没饭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说法了。但是社会在不断变化,观念在不断改变,而且社会很大,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会站在高处。我了解到的就有小语种专业毕业后进入德意志联邦银行工作的,文史哲研究深入了,有一己之见,照样可以留名于世。既然我们想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去说服他人,就像我在人大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说过的那样: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学得够好够精,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其次,就是在父母和自己之间,要做出选择。

父母更有阅历,了解的东西要比我们多很多,无论父母同意或不同意你的选择,你总会受他们意见的影响。

我有个学妹热爱新闻,而父母想让她学金融经济类专业,这个女孩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新闻。她在和父母的斗争中,告诉父母,如果学她不感兴趣的,她恐怕都考不及格,毕不了业。而且她把自己了解的新闻专业的情况告诉父母,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她将来生活得很好。虽然父母不愿意让步,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现在,这个女孩在新闻界做得很好。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孩子要多和父母沟通,选专业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必然要牵扯到父母,牵扯到家庭的未来,所以在选择上,家庭成员要经常沟通、讨论。发生冲突时,不能一味地坚持,而要找到能够坚定自己信心,并且说服父母的理由,让父母认同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父母说的话有道理,也要静下心来,撇开自己的面子,好好想想究竟哪个专业更适合你。只有在和父母不断交流后,选择的专业才会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专业。

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范文4

德国是欧洲商品价格的洼地,连精明的瑞士人也开车到德国加油购物

2012年凤凰网组织十大著名博主前往澳洲考察并与前总理陆克文对话,离开澳洲的时候,大家都想买些礼品带回国。由于我对国外情况多少有些了解,所以带队买东西的事情就落在我头上。我们在墨尔本街道上寻找商店,突然看到了一家超市:ALDI。我眼睛一亮,毅然决然地告诉大家:走,去这家商店!你们要买什么东西,在这里一次性买完。

大家都听我的话,大包小包地购买。从这里出来之后,我们又去了几家普通的澳洲商店。经过比较,发现同样的商品,澳洲商店的要贵很多。大家这才叹服:还是老杨的决策正确。

我为何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家知名的德国连锁超市。以我对德国的认知,德国商店卖的东西,价格一般都是很公道的。

去年12月,我带几个企业老板去欧洲考察。一位朋友托我帮他带双运动鞋回来,在巴黎的一个体育用品商店偶然看到运动鞋打折50%!我内心一阵狂喜,毫不犹豫地买了三双。到了德国把我气得差点吐血:此牌子的运动鞋,在巴黎打折后的价格竟然是德国的原价,而且德国在此基础上又打折30%。

内心虽然不爽,但我知道,法国商店并不是欺诈,只是巴黎价格比德国的要贵而已。经常在欧洲各国游走,我得出的结论是,德国是欧洲商品价格的洼地,需要什么东西,尽可能到德国购买。我这点经验欧洲人都知道,就连精明的瑞士人也开车排队到德国加油、购买食品。

汽车、房子、名表比中国便宜,能买5万欧元以上的汽车就是富人

那么,德国商品和中国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汽车比中国便宜。

对中国人而言,德国最知名的产品莫过于汽车了,不仅质量、性能好,而且安全可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国汽车售价比中国至少便宜两倍,有些还能到三倍以上。十几年前,我带队到欧洲考察,一位旅居德国的中国导游闲暇时向团员们展示他新买的豪华宝马跑车,红色,顶篷能升能降。据行家介绍,这款车在国内至少卖150万元人民币,但导游告诉我们,他只花了4.8万欧元。

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工资虽然高,但并不存钱,所以能买5万欧元以上的汽车就是富人了。德国人也羡慕有钱人。我一个好朋友是企业培训师,他两个学生分别买了保时捷和法拉利跑车,我几次去德国他都叫上这两个学生过来,开车带我去兜风。虽然对汽车价格有些好奇,但我对汽车没有研究,所以也没有准确记住车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超过10万欧元。

高档跑车比中国便宜,中高档的宝马、奔驰、奥迪轿车也不过几万欧元而已。一般的大众汽车、法国雪铁龙、日式低档车也不过几千欧元,高档点的也就上万欧元。到了二手车市场,价格之低更令人咋舌,几千欧元的汽车比比皆是,而且还都是好车。德国的普通人就能买得起奔驰,甚至连出租车都是奔驰。在德国上学期间,广告栏上居然有同学打出这样的广告:“二手车转让,五成新,100欧元。”刚开始以为他少写了一个零,后来才发现,一两百欧元转让的旧车多的是。

房价比中国便宜。

准确地说,德国房价比中国三线城市贵,比二线城市便宜。如果和中国的北上广相比,德国人的房价就成乡巴佬的房子了。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一套位于市中心区域的两居室(50平方米)的楼房报价7.3万欧元,一栋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土地面积403平方米、拥有5个房间的别墅报价22.99万欧元。我曾在柏林的夏洛特宫附近看了一栋商用楼,一万平方米的简装修大楼,居然只要350万欧元。而我在杜塞尔多夫的朋友推荐了一座庄园,13万平方米的面积,其中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售价也才500万欧元。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太空旷了,晚上会害怕。我们几个人过去看房子,晚上出来没有路灯,道路两旁是一排排几个人合抱的参天大树,吓得连汗毛都立了起来。

而租房价格就不等了,一套两居室、70平方米的住房大约在350-600欧元之间,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德国人大都愿意租房,原因很简单,德国房价连年不涨,把钱压在房子上面不合算,也就是说没有投资价值,所以还不如租房。而租房很规范,房东不会随便涨价,更不会随意撕毁合同。只要租房者愿意,可以商谈租赁期限,10年20年都不是问题。当年我在莱比锡租的房子是60平方米,价格是150欧元,当然这栋房子是专门租给学生的,对学生有优惠。后来作为访问学者到了弗莱堡,租住的公寓也是60平方米,一室一厅带厨房,也才230欧元。需要说明的是,弗莱堡是德国房租最贵的地区之一。

名表比中国便宜。

我每年都会带老板和官员去欧洲考察,最令人疑惑不解的是,每个人见到高档表都两眼发光,见到百达翡丽直接就抢购,把店里的这款手表全都买光。导游说,你们真的很幸运,竟然碰到了百达翡丽,说明你们是有福之人。我心里暗笑,这个导游比赵本山都厉害,同时也纳闷,跟我来的都是些精明商人,怎么会上导游的当呢?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带一个企业代表团去德国学习,其中一个浙江老板共买了8块手表,包括价值8万欧元的卡地亚镶钻手表以及江诗丹顿、格拉苏蒂、劳力士等。我实在忍不住了,问她:“你买这么多,不知道导游吃回扣吗?”她反问:“回扣能吃多少?如果我在国内买,价格要比这里贵两三倍!”

在欧洲购买高档手表,除了价格低廉之外,还可以在出境时退税。欧盟规定,短期来访者购买的商品均可退税,税率为10%-15%之间,至于退多少,要看商品种类,越高档的东西退税越高。因为欧盟认为,你不在他那里消费,所以要退回消费税。

食品、饮料比中国便宜,最贵的葡萄酒约30欧元

咖啡比中国便宜。

星巴克咖啡在美国本土卖得比中国还便宜,这个消息一经央视报道,几乎尽人皆知。

那么,德国是什么情况?德国高档餐馆的咖啡价格如下:普通咖啡1.7欧元、卡布基诺2.5欧元、纯奶咖啡2.8欧元、拿铁咖啡2.8欧元、浓缩咖啡1.8欧元。而普通咖啡馆,价格基本上在1-2欧元之间,如果按照人民币与欧元纸头1:8的汇率来计算,大概合8-16元人民币。由此看来,德国咖啡价格是要比中国低一些。要知道,德国普通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为3000欧元,相当于2.4万元人民币,德国人收入比中国人高10倍。这样比的话,内心就不平衡了,哪还有心思喝咖啡?

德国咖啡的价格几乎没有大的变动,现在如此,前10年也是这样。

回过头来看,星巴克咖啡在中国为何卖得比其本土贵?这个问题应该去请教中国的税务局和海关了,此外还有工商、城管、消防、卫生检疫、建设等部门,它们的回复最为权威。其中建设部门最关键,它们应该非常清楚中国的房租比国外贵多少。

面包等食品比中国便宜。

德国除了咖啡价格比中国便宜,另外一个更便宜的恐怕就是生活必需的食品了。一个内含10片的普通大面包0.35欧元,好一点的也就大概一两欧元。超市里的食品大都以欧分计算,只有肉类才以欧元为单位。通常10-20欧元就可以买到一大筐食品,足够一星期食用。如果节省点,每月拿100欧元来购买食品应该绰绰有余。

一袋足够吃一天的面包才卖几毛钱,显然连成本都不够,为何在超市卖得如此便宜?答案是,德国政府给了补贴。政府认为,税收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所以税收的一部分用于农业补贴。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反映的就是这一思想,农民种地的时候就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帮助。尤其是在必需的生活食品上,德国政府的补贴力度更大,因为政府要让生活必需品低廉到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不让一个人有饿饭的危险。所以,即使乞丐也不会有生存的压力。乞丐之所以去要饭,只不过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饮料比中国便宜。

不带气的矿泉水一般是0.5欧元左右一瓶,和中国相比差不多。而带气的就很便宜了,大约0.15-0.3欧元之间。不带气的依云矿泉水在欧洲是平民价格,1000毫升一瓶的依云,价格才0.58欧元,不到5元人民币。据说国内售价20多元人民币,这个价格真不知道是如何定出来的,如此高的价格真敢想。如果不是商家的暴利思维在作怪,那就只能去问问税务和海关部门了。

果汁、可乐等也很便宜,大都在0.5欧元左右。牛奶也如此。一升牛奶最便宜的就0.18欧元,常见的也仅仅0.35-0.5欧元之间。当年在德国读书的时候,渴了就喝牛奶,因为牛奶比矿泉水便宜。啤酒和葡萄酒的价格就更低廉了,在普通超市里,啤酒就几毛钱一瓶,葡萄酒则价格不等。便宜的0.99欧元,一般的在1-5欧元之间,好的也就10欧元左右。到了专卖店才会看到10-30欧元的葡萄酒。我多次在德国和法国葡萄酒专卖店询问,是否有拉菲葡萄酒,竟然没有人听说过。我又问:你们这里有100-1000欧元左右的葡萄酒吗?他们很迷茫地看着我说:你想让我们除了葡萄酒之外还加送小姐吗?

德国饮料不贵,这和德国税收不高有关。也许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德国税收不高吗?表面上看很高,但实际上并不高,因为德国对于消费品只在销售环节收税,即征收7%-19%不等的增值税,而不会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多重收税。

中国货便宜,涨了价的中华烟才40欧元一条

最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货,其价格可以用惊喜来形容。一次笔者和德国培训协会的特鲁沃博士逛街,他买了三件T恤衫,共花10欧元,他送了我一件。打开包装一看是“made in China”,我们两人相视大笑。当然质量还是很不错的,10年过去了,至今还在穿,如果不说出来,没有人会相信是10年前购买的衣服。

中国生产的茅台酒更为便宜。当茅台在中国已经卖到1000多元的时候,德国商店里的茅台才卖到几十欧元。还有中国的中华牌香烟,在普通免税店仅卖15欧元一条,在机场免税店相对要贵一些,也才30欧元左右。不知道是中国哪位出口商心疼外国人的钱包,把价格降得如此之低?好消息是,上个月去欧洲,发现免税店里的中华牌香烟终于涨价了,每条40欧元,大约折合人民币330元。

至于中国产品在德国为何卖得这样便宜,实在没法深究,也很难搞明白。那么,德国商品为何普遍便宜呢?根本原因是德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补贴。这样做的理由是,必须保证每个人的生存,让民众不会为基本的生活用品发愁。他们的税收不会用于三公消费,更不会偷偷放进自己的腰包。

其他商品价格低廉的原因比较多,首先,他们只是单边征税,而不是在所有环节上重复收税。其次,没有隐形费用,所以他们的价格基本上能反映出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第三,德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在透明而有序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自由竞争。如果商家故意抬高价格,其后果只能是被消费者抛弃。这也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价格最高、最混乱的地方莫过于火车站和机场,因为商家认为这些人不过是匆匆而去的过客而已,宰掉一个算一个。而德国火车站的价格最低,而且非常稳定,也不会因人而异地乱喊价格(德国商店一般不讨价还价)。奇怪的是,在一个没有工商部门检查的国家为何如此呢?原因很简单:成熟的经济体制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诚信的威力制约着每一个妄想一夜暴富的商家。

铁路有点贵、理发按摩价格贵,女人吹洗头发需65欧元

德国铁路有点贵。

德国比中国便宜的东西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交通问题比较复杂。德国人主要的出行方式是开车。虽然汽车便宜,但油价略贵,价格在1.2-1.5欧元之间浮动,这是德国人对石油课以重税的结果。但他们的公路没有收费站,不需要交任何过路费,这样也能节约不少银子。

最贵的是火车,因为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而且不收费,所以乘坐区间火车的人并不多,往往一节车厢只有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显而易见,德国火车是亏本的,但火车必须运营,怎么办?唯一办法是提高价格。因此,德国火车票价比中国大概贵一倍以上。当年我在德国生活,感到最大的生活压力是交通,每周前往其他城市游玩,花费不菲。即使购买周末票,也需要29欧元。虽然周末票可以5个人享用,但你哪能随时就找到其他4个人呢?相对而言飞机价格就比较公道,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票价大约在50欧元左右。如果能提前预定,往往会得到更为便宜的折扣,有时还能发现29欧元的优惠票价。

理发按摩价格贵。

未出国之前,发现很多国外华人喜欢留长发,当时不明就里,还以为是欧洲流行这种发型。到了德国之后才发现,华人留长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理发太贵。男人剪发加吹洗45欧元,即使最便宜的发廊,至少也得25欧元,这种便宜的地方往往还不容易找到。而女人剪发就更贵了,加上吹洗竟然65欧元,定型则需要80欧元,对中国人而言简直是贵得离谱。

一个大姐嫁给德国人后,在柏林市中心租了一套位于二层的房子。一位中国女士找到她说:“咱俩合作吧!我做按摩,你提供一间房子。”大姐同意了。没想到生意相当红火,每天都有5-6个德国人过来按摩。而她们的宣传方式很简单,也很古老:在门口的大街上立一个简易的海报架,上面写:中国按摩。如此做法,德国人居然来了。幸好德国没有城管,否则海报架就有可能被没收。她们这种非正规的经营方式不用交税,所以价格比较便宜,每小时60欧元。

对德国物价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出,但凡是能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便宜;政府提供补贴的生活必需品,便宜;未经过中国海关的奢侈品,便宜;出口到德国的中国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