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本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范文1

绘本实在是神奇的东西,从几岁到一百岁的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启迪思考。绘本图文搭配,生动呈现,启发探索与学习的乐趣,让读者在绘本中发现新世界,这对儿童来说尤为突出:他们会与故事人物发生情感的交流,把自己的情感进行投射,获得了情感的交流与教育。即使是小小的或薄薄的一本书,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极为深广,很多故事中蕴含着德育资源。这些德育资源比平时的常规说教式教育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儿童在与绘本的亲密接触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精心挑选适合儿童的绘本故事,依托绘本,把养成教育融合到趣味盎然的绘本阅读中,打造以德育为主的绘本教育新通道。当一本本精美的绘本作品出现在儿童面前时,这些绘本故事中所娓娓讲述的故事定会在儿童的心里种下一颗颗“健康成长”的种子。绘本中的道德教育就像是一汪柔水,潜移默化中,引导儿童积极向上,将他们性情中天真、善良、美好的一面带给身边更多的人……只有选择恰当的绘本,才能达到以儿童兴趣为支点,更好地引导儿童的行为,使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无痕地渗入其中。

二、悟绘本,触动心灵

在品德课堂上,笔者选择与主题很适切的内容,目标一致,富有创新性,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选绘本。对于绘本中各式各样的故事,老师要学会分类保存和使用。如“合作与分享”故事系列让孩子们懂得了只有学会分享与合作,才能创造和谐、快乐的人生;“做人”故事系列中让孩子们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去寻找自己的影子,寻找自己的学习榜样,从而学到为人处世方法、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等等。对绘本故事德育资源进行挖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通过大家的交流,把故事德育资源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所谓“有感而发”就更容易掌握应有的道理。运用绘本素材将绘本故事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可以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比简单的说教效果更明显。绘本拓展,就让品德课堂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联系教学对象仔细地潜下心来思考,彰显绘本的魅力。教学《保护牙齿》主题时,恰逢“爱牙日”主题教育活动,考虑到二年级儿童的实际情况,于是挑选了与牙齿相关的绘本,儿童深受启发:鳄鱼都知道该刷牙,我们就更应该自觉了。这种生活教育是那么快乐。看完《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绘本之后,孩子们肯定都已经知道了,保护牙齿的好方法。诸如此类,在品德课堂上将绘本故事巧妙地引入,儿童的注意力地很容易就被牢牢地吸引,也触动学生的心灵,自然而然引发他们回忆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交流故事的理解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育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三、演绘本,指导行为

绘本具有非常独特的表征:绘本主要“用画面来说话,它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它通常被规定在32页或40页之内,这几十页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就仿佛是一部电影短片。”(彭懿语)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要搭建各种体验平台,创讲台为舞台,开启儿童智慧的大门,引领儿童对绘本角色进行扮演或创编。角色扮演的游戏,主要功能在于把故事里的角色,跟孩子真正联结起来,从而促使孩子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故事情节联结起来,去感受故事角色的情感,比照自己与故事角色的一言一行,从而产生共鸣,潜移默化的教育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就在这样角色扮演中,孩子会慢慢地理解故事中的含义。正如一位学者说过的:孩子的童年需要文学的浸润,用表演的方式来演绎文学,将会是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自我探索与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提升孩子的心理能力。借助绘本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是促进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简单而又有效的好方法。在表演绘本角色过程中,当成一次愉悦的游戏,在游戏中体会绘本角色的心情与处境,学会分享、交流自己的情绪、情感,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绘本故事范文2

绘本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地区。在亚洲,日本的绘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我国台湾地区绘本大致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发展繁荣。只可惜,绘本引入大陆地区是2000年前后的事。目前中国所有成年人的幼年时代,都没有接触过绘本,很多人是在自己有了小孩之后,才第一次知道还有绘本的存在。

绘本生动、但书价颇高。一本绘本一般只有几十页,孩子十几分钟就看完了,却要价三四十块钱。如果成百上千本的往家买,经济上首先是个负担。绘本以精装为主,又重又大的尺寸,不适合家庭书柜的存放。

于是,专门租售绘本的民间图书馆应运而生。从2005年,国内第一家专业的少儿绘本图书馆开张到现在,绘本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店铺数量超过四位数,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然而,笔者历时半个月的调查采访发现,绝大多数绘本图书馆都是惨淡经营,其中不少难以为继。面对美好的事业和经营之间的两难选择很多人选择了望而却步,但笔者最近通过走访发现仍有一批俯身儿童阅读事业的人坚守在这;“掌柜”不急于眼前利益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项有益于儿童成长和素质提升的伟大事业当中。大连阅美故事屋的经营者董晓琳女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一日午后,笔者匆匆间来到了阅美故事屋,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整洁的环境,一排排整齐的绘本书籍与墙壁上多彩的儿童绘画相映成趣,书籍下面的空间是榻榻米式的设计,不管多大的儿童都能在这个空间里畅游绘画的美好,完成幼小心灵的升华。前台接待人员的微笑相迎更让人心里暖暖的……

初识晓琳,她正在和一个导演探讨故事屋VCR的拍摄,她的声音磁性中充满了“慈性”,眼神中透着真诚和坚毅,大方而美丽蕴含无限的亲切感,巧笑嫣然中独具魅力。我们围坐在榻榻米上,促膝长谈。她带我走进了她的世界……

不忘初心 构筑儿童心灵的家园

“师者,传业授道解惑者也”――这是对教师最好的诠释。而从小怀揣着为人授业解惑梦想的董晓琳却在不经意间学习了金融专业,走进了她不是很喜欢的金融领域,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跟她打交道的是各种财务报表、投资者、在资本与财富的栈道上长袖劲舞。一路下来虽收入颇丰,但让她心有忌惮,一个淡漠冰冷的环境,充满残酷竞争的市场,她虽能应对,但总觉有些缺失,她渴望的是曾经的梦想。推动梦想之舟的力量来源于她的女儿,从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儿逐步长成了一个妙语偶得、懂义知礼的“小姑娘”,这要得益于绘本故事,因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董晓琳就购买了大量的绘本为孩子读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收获了作为母亲与孩子间亲密互动的快乐。“为什么不把这么美好的事情让更多的孩子知道并一以贯之呢?”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阅美故事屋,没有什么比亲自实践并取得成效更有说服力的了,晓琳谈到创业初衷时总会从母亲的角度认识自己的事业,推广自己的事业。从选址到绘本的采购;从设计各种活动内容到探索经营模式;从呼吁家长重视儿童阅读和故事互动到邀请媒体参与;事无巨细,都是她亲历亲为,她也在体味着一个创业者所必须经历的惊喜、困惑、盲目、五味杂陈……

风雨之后现彩虹,而今一个标准化,集各种形式主题故事会、家长精读会、各类儿童故事派对,绘本租售,各种亲子DIY活动的场馆蔚然呈现在滨城家长面前,让人耳目一新。

她累并快乐着。

勇于探索 一肩做品牌一肩担公益

谈及现在经营的阅美故事屋,晓琳最开心的是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的故事屋不是最大的,但服务可以永远都是要创造最佳,首先在收费标准上就可以看得出阅美不是以逐利为目的,年卡680元,价钱虽低但服务标准一点也不能降低。每一个会员小读者都会在阅美享受到全方位的关爱和服务。首先,阅美故事屋的绘本数量种类繁多,内容涵盖了品格养成、行为习惯、人文地理、天文历史、原版英文等等。这里绘本更似浩瀚的知识海洋让小朋友沁润其中,其乐无穷.从新生儿到小学生阅美故事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读者,提供不同的阅读指导,设计阅读课程,在完全自由的阅读环境下,更具针对性,而每周的主题故事会更是设计精妙,紧紧围绕儿童成长环境中的点点滴滴,生动有趣,让平时好动“坐不住”的小朋友也能投入其中,还有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成为故事的“主人公”,这种“存在感”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让孩子受到了一次最好的教育。寓教于乐在这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研发能力是阅美的核心竞争力。董晓琳和她的团队创造性地打造出了很多原创儿童剧,她的故事会更多的是基于绘本而创作的优秀儿童教育作品,她的团队在设计,布景,取材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可以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而阅美故事屋最大品牌就是董晓琳,她的声音如海豚般清亮婉转,恰似黄莺出谷,流声悦耳,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各种故事会引人入胜,精彩纷呈。大连电台,新商报等各类媒体亲切称晓琳为“晓琳妈妈”,各种儿童活动都邀请其参与,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场全新的“视听盛宴”。而每晚收听荔枝电台FM108590阅美故事屋的“晓琳妈妈讲故事”,已经成为诸多小朋友每天晚上的期盼。

2014年8月,成立仅仅一年的阅美故事屋更是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品牌栏目《影响力对话》邀请董晓琳走进直播间,与著名主持人阿丘进行了一番讨论,晓琳将阅美的故事和绘本事业通过央视呈现在了全国小朋友和家长面前,她对自己深爱的事业娓娓道来,偶尔低吟浅诵,让主持人和全国观众了解到故事的力量,绘本的力量。

这才是她最想要的。

绘本故事范文3

一、课程目标

通过绘本《獾的礼物》,让小朋友理解死亡的存在,理解爱的礼物可以传递,学会去爱父母师长、爱自己,学会用行动表达爱。

二、教学设计

以爱为主题贯穿课程,同时通过观察、思考、问答和动手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锻炼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用具

课程ppt、绘本、折纸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观察活动:(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图片)

1.观察动物獾的图片,说明獾的外形特征

2.观察故事中的主人公獾的图片,总结其外形特点,引出这只獾已经很老了

(二)内容教学

1.讲述绘本《獾的礼物》

2.思考并回答问题:

(1)獾去哪里了?

(2)獾留给大家的礼物到底是什么?

(三)发散思维练习

1.鼹鼠非常感谢獾,在它离开后,仍然有他的爱陪伴着朋友们,鼹鼠等朋友会不会把同样礼物带给别的人?

2.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收到同样爱的礼物呢

3.谁送给过我们爱的礼物呢?

4.我们怎么把我们的爱送给他们呢?(注意,针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爱的方式)

(四)动手练习

折纸——爱心

借助爱的表达与传递,为爱的人,折一颗代表的心

绘本故事范文4

一、选择合适的材料,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的绘本故事教材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另外,在一个班级内也应根据幼儿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别辅导。在幼儿的绘本故事教材选择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图为主,吸引孩子的兴趣。幼儿的绘本教材应该以大量优美的图片为主,以精彩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感受图片魅力的同时,慢慢了解图片的内容,并尽量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在初期,我们可以选择经典的童话故事《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儿童百科全书》等。

(2)循序渐进,增加文字内容。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文字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在幼儿的听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我们可以尝试着对孩子加强语言书写的训练。我们可以把内容加入到精彩的绘本当中,通过绘本内容的不断加深,让幼儿的语言学习也循序渐进地提高。

(3)定期更新,保持新鲜感。对于应用于幼儿语言学习的绘本教材,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当增加新的内容,不断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中,让孩子能自由选择喜爱的读本进行阅读,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有计划地阅读对语言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二、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

幼儿应该在童话的世界里进行知识的学习。对于幼儿的学习场所,我们可以根据绘本教材中的精彩内容设计不同的宝宝剧场、开心游乐场、趣味猜谜、手工艺品展示等,保证让幼儿在欢乐的场所中学习。我们只有用心布置幼儿的学习场所,才能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互动沟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幼儿学习环境的设计,我们可以从墙面装饰、开心游戏、小鬼当家等几个环节入手。首先,我们可以把精彩的绘本故事做成挂饰,图画等装饰在墙面上,让孩子身处童话的世界中学习语言,必定是事半功倍的。其次,我们可以根据绘本故事中的情节,组织孩子们进行故事的表演等活动,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把所看过的绘本故事讲给大家听,在给大家讲故事的过程中,对语言的掌握也会不断走向成熟。

三、绘本故事教学实例

(1)狐狸爸爸鸭儿子。这是一个充满爱意的小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有一只狐狸,在见到一枚鸭蛋后决定把鸭子孵出来再吃掉,但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孵蛋过程后,狐狸在毛茸茸的小鸭子出生后反而不舍得吃了,变成狐狸爸爸照顾起了鸭儿子。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主要是想让幼儿了解爱与被爱的幸福以及关爱生命的思想。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帮我们完成绘本故事的教学。我们先放一段小视频,森林里一只狐狸发现了一枚鸭蛋,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向小朋友提问,下一步,狐狸会干什么?在幼儿的踊跃发言中,我们一点点地进行下面故事环节的展示。在几个关键的环节,比如狐狸孵蛋的过程,小鸭子孵出的一刹那等。通过引导,让幼儿了解狐狸内心的变化。在故事的结尾,让孩子们讨论一下,狐狸没有吃掉小鸭子,狐狸会怎么照顾小鸭子的呢?鸭儿子又会为狐狸爸爸做些什么呢?通过讨论和讲解,让幼儿愉快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语言的掌握。

(2)小老鼠学画画。这个故事中主要介绍了各种事物的颜色以及不同颜色混合后的结果,能让孩子初步了解颜色混合的奇妙以及不同颜色搭配出的美丽图案,还能学习到保持画面的整洁才能画出漂亮的图案。

绘本故事一开始,小老鼠出现了,还拿着一支画笔。我们就可以让小朋友踊跃发言,说说小老鼠想干什么。当小老鼠将画笔点向颜料盒里的黄色时,我们可以问小朋友,黄色可以画出来什么呀?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小朋友的发言,将黄色的物品列举出来,比如香蕉、梨子、小黄花等。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便学会了将不同的物品跟不同的颜色连接起来。在这个绘本故事的教学中,可以让幼儿拿着自己的画笔进行现场的模仿,进行语言和绘画的同步教学。最后,让他们拿着几种不同颜色的画笔在同一个地方描一下,画面变成黑色了,然后向小朋友讲解一下不同颜色搭配的结果。这个过程也可以穿插提问,不同颜色混到一起会变成什么样,然后通过实际的操作验证答案的正确性,也让小朋友了解颜色混合的概念。

绘本故事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绘本故事;道德与法治;效能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其特有的融合与重构功能,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

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绘本故事中的德育内涵,发挥绘本故事的德育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育效率,值得我们尝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尝试用信息技术提高绘本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效能,把绘本故事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积极教育效果发挥出来。

一、信息技术降低了课堂成本,使绘本故事进入课堂成为可能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多简短、浅近,图画多为手绘之作,生动迷人。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曾阐述过绘本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系:“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许多专家也认为:绘本在学生的认知发展、生活态度、人格成长、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成长故事类的绘本读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孩子在这类读物中往往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影子,并能在主人公的经历中找到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共鸣。文学特点,让绘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使用却遭遇了“拦路虎”――多数绘本故事以绘本实体书的形式出版,图画多为手绘之作。图文兼美的绘本因此价格并不便宜。试想,上一节道德与法治课,需要购买人手一本或两人一本的绘本故事书,其课堂投入实在太大。因为一节、两节的研讨课、展示课需要,偶尔为之尚可,长期如此操作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能望书兴叹:买不起!

一个绘本故事的指导阅读如果用阅读课的形式上,往往需要整整一个课时完成。有个别读本甚至需要几课时完成。道德与法治课一周只有两课时,每节课课堂教学仅仅40分钟。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要求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实处,课堂效率才能体现。倘若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自行翻阅实体绘本,不仅时间的花费让人难以接受,而且低年级的课堂调控难度也急剧增加。老师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看图说理”又怎能敌得过如此有趣的绘本。我们只能望书兴叹:用不起!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集声、光、电、影于一身。它可以解除绘本故事的束缚,让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顺利使用。我们用信息技术把买回来的绘本制作成PPT课件、电子书……于是孩子们通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媒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阅读绘本故事。绘本什么时候用、用什么方式展现、使用时长……都在教师的掌控中,课堂调控易如反掌。如此操作,大大降低了课堂成本,提高了绘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使用频率。用信息技术这把钥匙,打开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n堂的大门,让绘本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可能。

二、信息技术凸显绘本故事的特点,使学生欢迎绘本进课堂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而信息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使绘本的形象更直观,色彩更鲜艳,画面更栩栩如生,从而使绘本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易于实现用绘本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的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是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无趣的学习是我们实现育人目标的死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将绘本中的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绘本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使绘本的任务迅速完成――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中秋节》这一主题时,我们从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的《孩子最爱读的中国神话故事》,截取绘本《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内容,配上音乐,顺利完成“社会常识目标”――让孩子了解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和有关的传统文化,知道拜月亮、吃月饼的由来。图文兼美的绘本,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教师适时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民族自豪感逐渐形成。

三、信息技术提供自组绘本电子书库的可能,使绘本故事资源更丰富

我们全面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了解每册教材的核心和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锁定绘本选择方向,运用信息技术,自组绘本电子书库,使绘本故事资源更丰富,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电子书库的绘本故事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来自于我们整理的图书馆绘本故事藏书。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分门别类,寻找与教材的共通点,发现绘本故事的使用点。然后我们采用照相、扫描等信息技术自制电子绘本书。另外一种来自互联网。我们直接上网挑选,下载有用的电子绘本书,丰富我们的绘本电子书库。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绘本电子书库构建为例,绘本电子书库的建立是有依据的。首先我们分析教材的教学核心。上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适应学校生活,下册教材的教学核心是:养成良好习惯,共八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我们于是把目光转向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电子绘本。这两册书“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非常明显。如“儿童与自然”这一主线的铺排是紧扣学生的生活,按季节的推移设计:两册教材分别安排了《美丽的秋天》、《冬天来了》、《春天来了》《夏天来了》四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为这类单元的学习配备系列性的季节类电子绘本。

围绕中秋、重阳、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系列》。

围绕《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守规则保安全》、《健康安全过冬天》、《健康安全有意义的暑假》等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与学习探究、规则习惯、生命安全相关的成长电子绘本系列。如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不懂安全的大灰狼》、《课间十分钟》等。

四、信息技术赋予我们编辑的能力,使绘本故事灵活服务于课堂

绘本故事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了重新编辑绘本故事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设计的铺排,自由删减、增加、组合绘本故事,使绘本故事的使用更适切。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二《端午节》时,我们可以选取《小艾的端午节》这个绘本故事。这本绘本故事共30页,要把故事讲完得十分钟。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节选了绘本故事中的11页内容,叙述小艾跟随妈妈回外婆家过端午节的故事,涵盖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包粽子、戴虎头帽、挂香囊、舞龙、放河灯等。又通过小艾心中的“为什么”,增加引入另外一本绘本――中华绘本故事中的《端午节》,插播视频《赛龙舟》,唤醒学生的经验记忆,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端午节的有P知识,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上道德与法治课,很容易进入“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低效和无趣。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曾提醒我们要重视兴趣的作用。他说:“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教师倘若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用层出不穷的招数取到“育人”这一真经。行进中“绘本故事”“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我们探索的新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声形并茂,激发学生浓厚的绘本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利用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廖长安.借助多媒体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J]亚太教育,期刊,2015(08).

绘本故事范文6

[关键词] 股本全流通;盈余反应系数;超额盈余回报;市场效率

[DOI] 10.13939/ki.zgsc.2015.03.115

1 引 言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渐进转轨过程中的特殊历史产物,目的是维护国有股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在资本市场发展早期,股权分置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明显。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非流通股的规模也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从而导致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同股不同权的现象日益严重,甚至成为了非流通股大股东进行大肆“圈钱”的制度陷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打击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股市长期萎靡不振的重要制度弊病,因此股权分置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就是旨在消除同股不同权、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利益分置、价格分置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形成资本市场同一的定价机制,建立起统一的利益共享平台,促使非流通股大股东的行为由内部股东博弈向外部市场博弈转变,从而促使我国资本市场基于定价功能、投融资功能为基础的源配置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股权分置改革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一次深刻的制度变革,此次改革一方面解决了股权分置这一长期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制度弊病,同时另一方面还为我国进行资本市场各项后续改革和制度机制完善奠定坚实制度基础,提供有益经验借鉴。

2 文献回顾

西方学者对资本市场效率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Fama(1965)首次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并认为有效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是“公平博弈”,公开信息对每个投资者都是均等的,任何投资者都不可能通过信息的处理获取超额收益。Ball and Brown(1968)认为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会对财务报表的信息做出反应,非正常回报与盈余预计误差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虽然公司披露的盈余信息并不是影响股价的唯一因素,但是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决策有用性。Michael Firth(1975)的研究表明,在控股事件公告前的30天内,有关控股事件的信息已经充分、及时有效地从传达给投资者,并证明英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半强式有效市场。Shiller(1981)认为,能被红利折现模型解释的波动率显著小于股价波动率,并认为股票市场远没有达到有效水平,这一结论引发了学术界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深刻反思(Malkiel,2003;Yen and Lee,2008)。Jegadeesh and Titman(1993)的研究认为,短期内,股价的变动具有一定的惯性,其变动趋势会在未来的半年、甚至一年内继续延续其以前的价格变动走势。所以,过去的股价变动情况以及公司盈利情况对预测未来股价走势都具有极为有益的预测价值。然而,Ball(2009)认为,雷曼兄弟等一大批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不仅仅源于对有效市场的过度自信,而是反映了人们未能汲取有效市场假说失败的教训。Lee(2010)通过对1999―2007年间32个发达国家以及26个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研究得出,股票市场并不是有效的。

在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方面,吴世农(2003)通过使用白噪音检验、单位根检验、随机游走①检验以及ARMA-GARCH-M模型检验等方法对深圳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检验,认为深圳股票市场还不满足弱式有效市场标准,达不到弱式有效水平;此后诸多实证检验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俞乔,1994;张亦春、周颖刚,2001;胡波等,2002;于亦文等,2005)。宋颂兴、金伟根(1995)通过对29种股票的周收益率进行游程检验和序列相关检验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已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水平。同时,马向前、任若恩(2002)亦认为,1993年以后,我国股票市场已达到非常低的弱式有效水平。此外,吴世农、黄志功(1997)通过超额收益检验法进一步得出了我国股票市场已属弱式有效市场,但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市场。刘剑锋、蒋瑞波(2010)采用方差比方法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指数的短期收益率的统计计量显示,中国证券市场程弱式有效。叶志强等(2013)从非预期非流动性新信息视角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结果表明我国上证A股市场价格对非流动性新信息的反应不足,价格调整不够及时,上证A股市场是无效的。而张兵、李晓明(2003)通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1992年至2003年综合指数和1992年至1998年的388只个股为研究样本,通过运用渐进有效性检验分析法得出,在1997年前我国股票市场属于无效市场,而在1997年后我国股票市场逐步过渡到弱式有效市场水平。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典型特征是国有大股东所持的非流通股与中小股东所持的流通股被严重割裂的二元市场。对于流通股而言,均按照股票的市场价值作为定价基础;但对于非流通股而言,却往往以所有者权益的会计账面价值作为定价基础,结果就造成两类股权的持有者利益出现偏离,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而言更加关注所有者权益会计账面价值的变动,而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股票的市场价值才更为重要。而非流通股代表着持有公司绝对多数股权的大股东,因此对于非流通股大股东及其人而言,公司的市场业绩以及股价变动并不重要,这就为控股非流通股大股东联合其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合谋“掏空”上市公司,损害广大流通股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制度“便利”。除此之外,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广大流通股股东亦难以利用“用脚投票”的手段对非流通股大股东形成制衡力量。因此,在股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由于大股东及其人(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股价几乎没有相关关系,那么以股价为基础的各项股权激励措施效果自然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股权分置改革通过打破非流通股大股东与流通股中小股东间的利益切割,从而使公司股票的定价基础建立在市场价值这一统一的定价平台之上,股价的变动关乎包括大股东以及中小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即大股东行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就通过股价紧紧捆在一起。因此,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行为的经济效果一定程度上也会体现中小股东的利益诉求,从而就形成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统一的利益基础,共同制约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防范其道德风险。这就与股权分置时代非流通股大股东通过与作为管理层的人合谋,共同损害广大流通股中小股东的行为有着本质上的转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后股权分置时代形成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制度化的共同治理平台,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尤其是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公司透明度,并以此为基础规范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提升经营业绩,引导上市公司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发行发展。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对规范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理机制,提升公司市场核心竞争力与经营业绩,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后,基于以上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股权分置股改后,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能够提升盈余反应系数。

假设2:股权分置股改后,中国资本市场的盈余反应系数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4 样本选择与模型构建

4.1 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年为时间基准,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前两年与启动后两年间在上交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而不包含有以下几类公司:(1)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类别的上市公司,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对其使用的监管政策以及财务会计政策有别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2)ST*、ST公司,鉴于该类公司的财务会计数据往往异常值较多,可能会对整体研究结果产生干扰;(3)公司财务报告公布日期与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日期间隔小于15日的公司,主要是为避免在选定的时间窗口内同时受股改完成事件与财务报告公布这两个时间叠加影响,可能会对股改效果衡量产生干扰;(4)在样本时间跨度内进行IPO的公司;(5)公司股价数据以及盈余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按照以上标准对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筛选,共得到如下合格样本,详见表1。

4.2 模型构建

本文将采用如下构建的盈余反映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回归分析与实证检验,模型中各变量内涵详见表2。

在上市公司披露的诸多财务信息中,为了便于准确识别盈余信息对超额异常回报的解释度,故本文在上述盈余反映模型中纳入了每股净资产、审计意见类型、每股股利等变量,并将其定义为模型的控制变量。

5 实证结果与回归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详见表3。从表3可以得到,变量UE(未预期盈余)股改后均值为-0.616,小于股改前UE的均值0.016,而股改后UE的中位数0.086要大于股改前的0.037;此外,从表3中还可以得到,UE在股改后标准差为7.038,远大于股改前标准差0.088。鉴于股改后UE均值为负数,因此取其绝对值可得0.616,该值要显著高于股改前的0.016。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UE在股改后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这表明股改后投资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甄别市场信息与公司特质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股改前后UE最大值和最小值情况来进一步佐证上述结论,股改后UE最大值为62.149、最小值-98.233,股改前UE最大值12.491,最小值-12.780,这说明股改后较股改前UE波动程度更大,总体上并呈上升趋势,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更加具有决策有用性。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描述性统计值的可靠性以及显著性,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变量均值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详见表4)。从表4可以得到,股改后变量UE与其他变量相比,均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结果得到在1%水平上检验的支持;其他变量均值总体上变动幅度不大,略有增长,除变量NA以外,其余变量没有有得到显著性检验的支持。

5.2 多元回归分析

为保证多元回归分析的可靠性和精度,避免回归分析中的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本文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详见表5。表5显示,变量DIVD与变量NA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96,为各变量间相关系数最大者,但并不显著;此外,交叉变量BV*AUD与DIV*AUD间的相关系数为0.163,高于0.1;其他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不高于0.1。这表明该模型中的各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较低,因此可以认为并不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被解释变量CAR对解释变量UE以及其余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详见表6。在该回归中,为更好地展现CAR对UE在股改前后的反映情况以及盈余反应系数的波动情况,故将总体样本划分成2个子样本,即股改前子样本和股改后子样本。表6回归结果显示,变量CAR对UE的系数,即盈余反应系数,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为0.031,t值为5.08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盈余反应系数为0.045,t值为7.167,且同样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此,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得到股改后盈余反应系数较股改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为45%。股改后盈余反应系数的大幅显著提升表明,股改这一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促进了上市公司治理制衡机制更加完善有效,从而使更多的公司特质信息被市场所吸纳消化,并反映到股价中去,即本文假设1得证。

表6仅对股改前后盈余反应系数的总体变动情况作了描述,但却没有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4年内分年度的盈余反应系数的具体变动情况进行回归分析,而表7所列示的股改前后分年度多元回归结果则较好地满足了本文研究要求,弥补表6之不足。从表7可以得到,在股改前第二年,盈余反应系数为0.025,t值3.754,且在1%水平上显著,显著性水平较高;股改前第一年,盈余反应系数为0.016,t值1.667,仅在10%水平上显著;股改后第一年,盈余反应系数为0.038,t值5.698,在5%水平上显著;股改后第二年,盈余反应系数为0.048,t值5.732,在1%水平上显著。综上,在股改前后四年的时间跨度中,盈余反应系数均得到了显著性检验支撑。

图1更以趋势线的形式更加清晰地反映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盈余反应系数的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股改前第一年较股改前第二年盈余反应系数略有下滑,这可能是由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董事会常常由非流通股大股东把持,从而导致盈余操纵、财务虚假陈述时有发生,侵占流通股股东利益,从而使广大流通股小股东信心受损,因此,股改前中小投资者投资决策就较少以来公司披露信息,而是按照市场信息,从而就导致严重的“羊群行为”。股改后,盈余反应系数较股改前都有了显著提升,股改后的第一年较股改前的第一年提高了1.4倍,股改后第二年较股改后第一年提高了26%。这说明股权分置改革打破了同股不同权的资本市场制度弊病,从而使流通股中小股东与非流通大股东间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并将原非流通股大股东的扭曲行为进行校正,构建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统一的利益平台,有力促进了公司制衡机制的完善以及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在共同一致利益基础上,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更加充分、公允,从而使投资者信心显著增强,再做出投资决策时会更加依赖公司披露的特质信息,从而有助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综上分析,按照经典市场效率形式的界定,可以推断,中国资本市场已基本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水平(证明了假设2)。

6 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大样本数据,以股权分置改革为研究背景,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为微观基础,从公司特质信息的视角对股改前后我国资本市场效率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研究表明,股本全流通时代,以同股同权、利益共享的新的治理架构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公司透明度,有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并使我国资本市场基本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描绘出了路线图。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正处于深水区,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我国下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全面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产权基础,同时股改的宝贵经验和经济后果也对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诸多政策启示:

一是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强化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通过串谋等形式的违规处罚,严格规范机构投资者的执业行为,细化上市公司对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坚决打击虚假陈述、市场操纵、“老鼠仓”等违法行为,有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切实改变“政策市”的现状。二是健全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经理层在董事会决策中的监督作用,从而使董事会在公司重大战略及经营问题上保持客观,使其成为上市公司风险控制的“防线”以及遵纪守法的“底线”。三是健全股权分置改革的后续补充配套机制。据新浪财经2统计显示,2014年沪深两市将有1296亿股解禁,这无疑将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完善规范大小非解禁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股市的冲击,确保后股改时代资本市场的有序稳健发展,保障市场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剑锋,蒋瑞波.中国证券市场弱有效性检验―来自收益率方法比的证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4): 83-87.

[2]马向前、任若恩. 基于市场效率的中国股市波动和发展阶段划分[J]. 经济科学,2002(1):66-72.

[3]吴世农、吴超鹏. 盈余信息度量、市场反应与投资者框架依赖偏差分析[J].经济研究,2005(2):54-62.

[4]吴新春,田存志. 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J]. 产经评论,2010(5):144-152.

[5]吴晓求. 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财贸经济,2006 (2): 24-31.

[6]叶志强,冯怡,张顺明.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基于非预期非流动性新信息视角[J]. 投资研究, 2013(5):124-137.

[7]俞乔. 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4(9):43-50.

[8]游家兴,江伟,李斌. 中国上市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同步性的实证分析[J].中大管理研究,2007 (1): 147-164.

[9]张亦春、周颖刚. 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J].金融研究,2001(3):34-40.

[10]张兵、李晓明. 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1):54-62.

[11]Barry C B, Brown S J.. Limited information as a source of risk[J].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86, 12(2): 66-72.

[12]De Bondt, Thaler. Do Security Analysts Overract?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80(2):52-57.

[13]Dechow et al.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Review,1995,70(1):193-225.

[14]Fama.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s[J].Journal of Business,1965,38 (1):34-105.

[15]Firth M.. The impact of size, stock market listing, and auditors on voluntary disclosure in corporate annual reports[J].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1979,9(36): 273-280.

[16]Jin L, Myers S C.. R2 around the world: New theory and new tes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 79(2): 257-292.

[17]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 Richard Thaler and Robert Vishny. Window Dressing by Pension Fund Managers Sourc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2):227-231.

[18]Piotroski J D, Roulstone D T.. The influence of analyst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insiders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market, industry, and firm-specific information into stock prices[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4): 1119-1151.

[19]Ray Ball, Philip 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2):159-178.

[20]Malkiel B G..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and its critics[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3, 17(1): 59-82.

[21]Narasimhan Jegadeesh, Sheridan Titman.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 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3,48(1):65-91.

[22]Robert J. Shiller. Do Stock Prices Move Too Much to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hanges in Dividend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4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