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新闻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新闻稿

校园新闻稿范文1

1.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中包含的价值目标要符合学校所确定的教育目标,能对学校教职员工及全体学生的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其自身的价值体系,校园文化对学校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能以各种文化活动、文化习惯默默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心理,使其在校园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使个人的追求同步于高校的目标。对于刚刚建立的高等院校,亟需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引导师生的价值和行为取向,获得师生内心的认同。

2.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的主动体现,不仅能弘扬正气、优化校风、培养校园精神,而且能促使师生员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效应。对于新建高校来讲,可以通过塑造校园文化,让每位师生成员都能自觉地产生一种为学校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因此,新建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升华学校的凝聚力。

3.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是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多数个体有着类似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追求,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存在的。新建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把这种凝聚力推进到教学工作当中,这样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美化生活,还能促进广大教职工团结一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培养优秀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上,同时这种凝聚力还能促使学生更加的刻苦努力,为母校争光,为社会添彩。

二、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还不够到位。

部分新建高校在追求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系统的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本身的认识是导致校园文化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新建高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发展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就导致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相对合理的办学理念,阻碍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其次,我国大部分新建高校发展时间并不长,学校领导优先会把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都投入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即使有些领导能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考虑到有限的办学条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毕竟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它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的。因此,大部分新建高校都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

2.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素质不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即校园文化的创建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等。从教师主体来看,新建高校因其自身原因,缺乏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另外,新建高校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学任务很繁重,很难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学生的文化活动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进而不能很好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从学生主体来看,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与其他高水平的高校相比,新建高校在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其生源质量一般都比较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个性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高等教育系统一方面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对环境施加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开放性。”对于新建高校来说,办学特色应作为其立足之本、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然而,我国很多新建高校在其校园文化发展当中,往往存在种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出现盲目攀附、效仿更高层次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因此,新建高校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突出自身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持续、快速、健康的成长,并能全面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新建高校而言,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较为完善的校园文化,对其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面对这一工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育良好人文环境,构建优良校园文化氛围。

新建高校在规划好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通过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场地、设施、平台、制度等方式,满足高校师生员工文化生活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校刊校报、广播台、宣传展板、网络、微博等新旧媒体、文化阵地,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爱好,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创新高校学术文化,激发校园文化发展潜力。

学术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学术特色,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新建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凸显科学文化,突出学术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其次,作为新建高校,还要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第三,青年教师占新建高校教师队伍的半壁江山,因此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支持师生共同搞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形成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最后,新建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3.突出高校办学特色,构建个性校园文化。

校园新闻稿范文2

关键词:作家进校园;文化建设;文学知识普及;地方特色;传统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44-04

文化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两个方面。自从有了大学以来,教育总是在素质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两端徘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与文化教养为主要目的;现代社会,教育以培育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以及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为主要目的,而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要使素质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以和谐体现。但是,由于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教育其实很难做到这一点,有的时期素质教育多一些,有的时期技术技能教育多一些,而当下的高职教育似乎正处于技术技能教育的一端,而且有可能是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改变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是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大量的技术精英和高技能人才,需要强大的技术技能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与人为善、谦恭有礼、精神奋发、社会和谐是全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是中国梦精神层面的主旨,素质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有可能使人误入崇拜技术技能的力量的迷途而难以自拔。那么高职院校应当开展怎样的文化育人途径,才能既保持强大的技术技能教育,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文化修养呢?人们一直在寻求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一种比较普遍认同的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在“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绿化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在“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等行为文化建设,在“规章制度、学生行为准则,习惯、礼仪、校风、班风”等制度文化建设,在“精神氛围、理想追求”等精神文化建设上下功夫[1]。基于“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的理念,一种观点认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2]一种基于教育学思考的观点认为:“校园文化必须是‘书斋文化’的超越”,以社会化的视野,让师生基至社会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达到培育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的目的[3],等等。所有这些观点、做法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质养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收效显然还不够大,尤其在高院校的收效更低,许多高职院校依然处于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之中。为此,笔者提出作家进校园共同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这一议题。

二、作家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优势

作家,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化创作人群,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视野可以代表这个时期的文化内涵主体。让作家进高职院校校园,在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积累优秀文化知识等方面,有其必要性、合理性,甚至是不可替代性。

第一,作家进校园,开展文化知识普及,可以很好地弥补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不足。从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分析,无论是以知识的完整性来促成个体存在的完整性的育人方式[4],还是以对知识的追求与自我探索来达成个体德性的育人路径[5],都要求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作基础。如果以高考分数作为衡量标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因而更需要加强他们的知识积累。但是,由于学习能力不足已经影响了他们对自然科学高深知识与高深学问学习、探究的期望,因而只能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弥补,而那些只需要具有天性就可以较好地养成文化艺术素养,只需要喜爱就可以较好地获得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积累的文化知识,则应然地成为加强高职学生知识积累的首选。作家进校园正是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的有益举措。

第二,作家进校园,与学生开展文学交流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基于近二十年来高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就业导向育人方式的绝对强势,其带来的文化育人严重不足的负面影响已经突显,加强被边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补充贫瘠的文化育人内涵迫在眉睫。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一直在实施的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习惯礼仪建设等文化建设举措,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实施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学生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才能在更加理想的人文环境中更好地完善自我。也就是说,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越好,由外而内渗透的效果就越理想;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越薄,渗透效果就越差。显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些做法的效果,比之本科生、研究生要差许多。因而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安排更加直白的内容,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作家进校园,让作家与高职学生进行长期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不但方式比较直接,内容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和选择,因而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是一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实文化育人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方式。

第三,作家进校园,帮助学生拓展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加精湛的技艺。文化培育解决的是提升人的文化品质与精神素质的问题,技术技能培育解决的是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问题,两者各有所属,分工明确,似乎没有相关性,但实际上两者不但相互关联,而且相互依存。精神与物质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是反映个体两种不同的生存要素。如果只有精神追求,人会饿死;如果只有物质享受,人与兽无异。只有将精神与物质高度融合,并能很好地统一在同一个人及其人格上,才能相辅相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高的扫地僧,他的佛法同样高深,他认为,只有在修炼高深武功的同时修炼高深佛法,武功才能达到高深的境界。同样道理,只有文化修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掌握更加精湛的技艺,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与文化积累,技艺水平的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作家进校园正是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掌握精湛技艺的有益举措。

三、作家进高职校园之前应做好的准备

(一)作家进高职校园之前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作家才能适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需求;二是营造什么样的文学氛围才能更好地吸引高职学生主动参与;三是选择哪些文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高职学生的文学需求。

这三个问题看起来似乎简单,也是老生常谈,然而正是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并且科学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才造成了迄今为止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没有大的突破。请几位文化名人到学校做讲座是普遍的做法,但是,这种方式已经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参加听讲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听讲座时玩手机、睡觉,真正听讲座的学生寥寥无几,讲座甚至越来越成为主讲人与组织者痛苦的事情。制作宣传栏、宣传画册宣传学校主流文化的方式也正在成为宣传栏与宣传画册制作者个别人的事情,不但制作的人越来越少,观看宣传作品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少,更无法细究观看的学生是否感同身受是否从中受益。运用校园网络媒体与自媒体进行文化普及方式的成效也越来越差,绝大多数学生用手机g览花边新闻、阅读庸俗文学作品、玩网络游戏,只有少数学生才从网络上获得文化知识;学校下大力气花大代价制作的课件放到校园网上,试图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多样化的专业教学,但是实施的效果其实很不理想,也只有少数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学习,许多学生甚至没有主动上网学习过。基于这些现象,如果不在文化活动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文化活动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上下功夫,即使作家走进了校园,也难以获得好的效果。所以说,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或许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家进校园。学校在选择作家时应注重以下条件:作家从事的专业与创作的内容具有地方特色,作家的作品能够代表区域文化发展水平,作家所在的地域与学校相近。这些内容作为选择进校园的作家的条件有其合理性。首先,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学具有传统性,这是文化与文学固有的本质属性,也是文学作品具有美感的根源与动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类型的人群对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与文学作品层次的爱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与敏感性。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产业性、职业性特点,高职学生比较喜爱那些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因而在选择作家以及作家作品的过程中也应强调地方特色与传统特色。之所以选择所在地与学校距离较近的作家,源于开展活动的可操作性,地域相近,则开展活动的成本低、频率高,既便于与学生研讨喜爱的文学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又有利于积淀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文化,形成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创新。

第二,尽可能多地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营造学校文学氛围。文学与爱好密不可分,虽然是先有文学作品,再有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而后才会产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似乎文学作品的质量比学生对文学作品是否爱好更加重要。其实不然,学生在欣赏了文学作品之后,由于对该种文学作品产生了共鸣,才会形成对文学的爱好,才会主动地辨别、分析、思考、选择作品,并且对作品的质量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引导挖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比选择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更加重要,从学生喜爱的文学作品类型出发营造校园文学氛围,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挖掘学生喜爱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其实也是培育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建立学生文学爱好者社团,让学生自行组织,与作家共同参与诸如春天读诗、夏日诵荷、中秋赏菊、踏雪寻梅等文学活动,与作家一起登高舒啸、临水俯吟,甚至沿着古代名人文化足迹重寻文学之路,这些对培育学生的文学兴趣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也是需要营造的学校文学氛围的内容。

第三,作家进校园开展文化活动的作品内容既要有通识性又要有雅趣。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文学素养较薄,要引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首先要从相对感性的、容易理解的、大众化的文学作品开始,诸如武侠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传说典故、地方戏曲,这些虽是通俗文学作品,但是喜爱的人多,有群众基础,学生从小耳染目濡,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当大众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适当增加琴棋书画、诗词曲文,并与地方传统文化要素结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雅大学文化,形成大学文化的雅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要有专门从事引导工作的组织,这个组织应有教师参与、作家与艺术家参与、爱好文学艺术的学生参与,构建一个成员众多、分工明确的文学爱好者、文学传播者联盟,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文学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爱好与参与热情。

四、作家进高职校园发挥的作用

作家进高职校园至少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文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授,包括开设文学课程、做文学讲座、开设文学论坛等,这一功能的特点是以知识的单向传授为主,作家与学生的互动为辅。二是以文学艺术为主题,开展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包括读诗做诗、小说争鸣、戏曲舞蹈、游春踏青、赏菊寻梅等,这一功能的特点是以文学互动提高学生文学兴趣和鉴赏能力为主。三是以文学艺术的研究为主题,开展各种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研究,以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出版的文学研究专著等为主要成果形式,这一功能的特点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深化学校文学基础,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在发挥作家进校园作用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高职学生普及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知识

高职学生大多来源于本省本地区,从小受本土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喜爱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本土特征。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缺少钻研精神和执着求是习惯,他们对本土文化与本土文学作品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一鳞半爪,既不系统也不丰富,作家进校园或许可以从系统的、完整的本土文学知识的普及着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积累本土文学知识,较详细地了解本地人文景观和文化历史,了解本地文化特色、文化形成过程以及文化发展趋势,将文化与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以知识的形式进行普及、积累,这不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利于学生将专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创新文化经济,依托本土文化开展创业实践。作家不仅仅是学生文学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开展文化创新创业的咨询专家,是校园文化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

(二)与高职学生共同参与文学艺术活动

一种有效教育研究认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需要三方面的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投入[6]。如果说,本土特色的文学知识普及需要学生付出认知投入,那么参与读诗、赏菊、重寻文化足迹等文学艺术活动需要学生付出情感投入与行为投入。由于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将较多时间用于网络游戏、聊天、看电影等虚拟活动,不太愿意从事现实生活中的文学艺术活动,因此,学校首先要将学生从网络上拉回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一方面网络娱乐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较长时间养成的上网成瘾的习惯也不太容易改变。所以,学校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文学艺术活动的内容尽量新颖,方式尽量多样,能够让学生对文学艺术活动产生兴趣,能够自觉自愿地、全身心地参与;另一方面是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强迫学生参与文学实践活动。显然,后者是无奈之举,在开始组织文学艺术活动的时候,后者的做法虽然武断但可能是必须的而且是有效的措施,通过一段时间文学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对文学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才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行为投入上升到情感投入。

(三)与高职教师共同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学作品研究

高职院校的文学积淀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身上,通过文化育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学素质,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身上,让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学基础,包括自然科学类教师的身上也能深深地体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体现出读书人的文化与文明。从本质上讲,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让全体教师都有良好的文学素质,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引导学生,所以说,培育教师的文学素质更加重要,这也是营造校园文学氛围的重要内容。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是提升教师文学素质的有益尝试。由于大多数教师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了解得并不深入,也缺乏研究素材,因此,让作家与教师共同开展文学作品的研究,将作家深厚的地方文化知识积累和文学功底与高职院校教师娴熟的研究技巧相结合,不但能够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还能丰富学校文学积淀,提高文化育人水平,使高职院校从技术技能育人向文化素质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9-62.

[2]何锐连.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6(6):82-85.

[3]冒s.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1(1):62-66.

[4]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史(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60.

校园新闻稿范文3

1.1学生对于通信技术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

高职教育承担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人们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招生工作中与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基本会选择全日制本科院校,而一些学习基础差、不爱学习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这样的生源质量很难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在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不爱学习,他们对通信技术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结果导致他们在进行相关实验锻炼的时候会因为对理论知识的不了解,而导致通信技术实验不能有效的进行,甚至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实验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他们在进行实验时表现得心不在焉。

1.2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室设备短缺。

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将通信实验操作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通信技术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非常多,进行通信实验所需的相关设备也就非常多,比如通信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以及交换设备等等,而这些设备都需要高职院校花费一定的资金购买,但是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相关设备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而且通信设备的市场价格也比较昂贵,因此高职院校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设备落后于市场先进设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企业对通信技术人才的要求。

1.3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环节问题突出。

校企合作模式拓展了高职教育模式,实现了校企“双赢”,一方面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合作企业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提供了校外实训基地,节省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但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深入的现实情况下,通信专业的实训教学出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要求。通信技术实训锻炼的前提就是要具有与通信技术实训相适应的网络环境,以此实现对通信系统运行、测试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然而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企业数量则非常少,尤其是企业通信机房的面积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成批学生的实习;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给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少,学生参加校外实训的企业,其设备都处于正常运转,出于通信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考虑,同时再加上通信技术设备价格非常昂贵,实训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少,更多的时候只是让学生参观通信技术的相关设备以及运行规律等;三是校外实训提供给学生进行手动操作的设备基本上是被企业所淘汰的,因此这样的实训锻炼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1.4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科学。

首先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所采取的教学大纲的制定并没有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而定,而是根据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而确定的,结果造成实践教学偏离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所提供岗位的要求。其次实践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不科学,目前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知识,整体看通信技术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就缺失对培养学生实用型技能方面知识的讲解,没有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选用相应的教学教材。最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完全放任学生的观点,而没有意识到教师的指导作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学生自由发挥自己想象力和自己锻炼动手能力的课堂模式,因此在教学进行实践锻炼的时候,教师会采取不到实验室的做法,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2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2.1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学习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一是要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让他们感受通信技术知识的兴趣;二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实践学习,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实践教学形成良好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通信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对自己职业发展、对社会经济贡献的重要性。

2.2合理规划通信技术实验室,丰富实验室设备种类。

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通信技术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要求高职院校要合理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丰富与完善实验室设备的种类,首先在构建实验室时一定要考虑通信技术的长远发展需求,构建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应该站在通信技术整体发展的战略角度,采取模块化思想,保证每个模块具有单独网络,形成系统化、立体化的通信技术试验系统;其次高职院校要增加对通信技术专业试验设备的支持力度,面对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设备的更新,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市场设备更新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通信技术设备,以便提高学生对通信技术的掌握与了解,实现通信技术专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

2.3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校外实训基地。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实现校企“双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设备更新速度很快,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实验设备,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实现学生的实训锻炼;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如论是在学习层次还是实践能力表现方面都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人才,这样即可以降低企业用于进行上岗培训的费用,还可以解决企业的用工荒、用工难的现象。

2.4多途径构建实践教学环境。

校园新闻稿范文4

怪象之一是崇洋。很多高校不顾自身需求和人才培养特点,对于新闻传播人才一律将“有海外留学经历”奉为圭臬。这等于直接将众多土生土长的“国产人才”拒之门外。

怪象之二是盲目攀高。一些新闻院系在招人用人上如果崇洋心理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在国内人才使用上则盲目攀高,非“985”、“211”不要。一些自身并非“211”、“985”的院校,选人标准也是非“211”、“985”不“娶”。

怪象之三是年龄歧视。一些高校不仅要求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来自“211”、“985”院校,而且设置出众多匪夷所思的限制标准。最常见的是年龄标准,有的高校即使招聘博士毕业生也一律要求“年龄不超过35周岁”。如某部属高校招聘“优秀人才”就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殊不知即使一个新闻传播类博士,如果一直在学校从小学到博士读下去并能正常毕业,到找工作时一般年龄也已经要30岁上下了,这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等于人为将那些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高学历人才拒之门外。

不仅如此,这种做法如果参照发达国家的用人标准,还属于用人歧视,是一种违法行为。然而,我们在新闻传播类人才招聘过程中,诸如,博士“年龄不超过35岁”,博士后、副教授“年龄不超过40岁”,教授“年龄不超过45岁”之类的年龄歧视比比皆是。

怪象之四是出身限制。有的学校招聘新闻类毕业生不仅要求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而且对于一些高学历人才还要看其“出身”如何。不仅要看其第一学历是否本科,有的还要求第一学历必须也是“211”、“985”院校的,甚至还要求本科、硕士和博士所学专业应该“一致”或相近,也就是说本硕博均应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否则免谈。

殊不知,在20年前不仅没有“211”、“985”之说,而且即便第一学历上个“大专”也并不像现在这般容易。况且,新闻传播学本身也来源于其他学科,特别是传播学的几大创始人,无不是本硕博不一致且非新闻传播类专业出身,毕竟在他们创立传播学之前还没有这个学科。如果一味限制新闻传播人才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或211,专业出身必须一致,不仅违反学科发展规律和实际,而且无异于作茧自缚、画地为牢。

怪象之五,程序繁琐。一些用人单位除了在学历、出身、年龄等方面作出诸多严格限制来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外,还在招聘程序上设置诸多障碍。有的要求必须网上报名,但报名系统并不稳定,还有的要填写包括学历、工作、获奖、、出版著作、研究课题,以及子女亲属等众多繁琐的表格,以致被戏称要招聘的不是人才而是“填”才。

怪象之六,重理论轻实践。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不顾实际,一味忙于“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高校”,在选人用人上忽视实践经验,只注重科研成果、学历高低。

此外,对于应聘人才,即使你符合这众多框框套套,耐心填完形形的表格,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成果、学历复印件和原件,这还只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下面是否有近亲繁殖、裙带关系和其他招聘黑幕干扰还不得而知。

校园新闻稿范文5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98-02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都建设了新校区,这一举措拓展了办学空间,有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校园环境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而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一定教育职能,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构建,对于增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的认可与重视。

2 校园文化景观内涵

校园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在校园中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它是存在于校园空间中,赋有一定信息的景观形态,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价值取向,同时,还具有某种规范力量及潜在教育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景观既是一种校园物质文化,更是一种校园精神文化。

3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文化底蕴且人文气息淡薄

由于新校区建设速度快,建设时间短,在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在意物质环境的营造,而忽视文化底蕴的营造,校园中缺乏一些具有老校校园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建筑、标志等物质文化景观,无法寻找和捕捉陈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新的校园环境缺少了历史文化的沉淀,突兀而缺少人文气息。

3.2新老校区内在文化连续性断裂

目前新校区多位于郊区,建设规模巨大,在建设时期通常容易漠视老校区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与优良传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新校区环境设计中的人文精神缺失、内在文化延续性的断裂。

3.3校园景观缺乏特色

新校区在校园景观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校园景观的视觉效果,以及建设形式的丰富变化,忽略了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盲目的照搬照抄成功作品,使许多校园景观在外形上趋于雷同,缺乏明显的校园特色。

3.4对城市、地域文脉重视不足

高校在建设新校区时,追求一切求新,一味的拆除和改变,没有充分发挥与安置的优势和特点,拆除老建筑,挖掉山体,填平池塘是建设过程中常见现象,这种设计方法完全切断了校园与当地建筑、自然景观、城市文化、地域精神的联系。

4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4.1对地域特色的呈现

地域文化特征是学校所在地域文化特色及风土人情的综合体现,不同的高校处于不同的地理范围内,具有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特色,因此高校在建设时应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深入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景观元素体现在校园环境中,如通过校园建筑、景观小品、雕塑等来表达。

4.2对学校特色的呈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人文、艺术、文化底蕴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文脉和学校性质两方面的综合因素,建设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如理工类学院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严谨、秩序之美,艺术学院则往往体现了一种自由、流畅之美,文学院则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学色彩。

4.3对校园主体的尊重

校园活动的主体是在校的全体师生,特别是广大学生的需求,设计师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年龄、文化背景等要素进行设计,使文化景观的满足学生的晨读、交往、聚会、运动等要求,为学生营造健康舒适的休闲空间。

4.4对校园文脉的挖掘

延续校园积极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景观仍然有一定意义,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因此可以在新校区通过重塑或再现老校区的代表性空间,来达到校园文化传承的目的,使新老校区内在文化延续。

4.5对现代精神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应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体现当今的新文化、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等,可以通过运用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来建造景观小品或者景观构筑物来体现。

5 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

5.1山东建筑大学概况

山东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建筑类专业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等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济南市东部。总占地138.73万m2,西靠临港开发区。学校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规划自然韵致,建筑恢宏大气,景观日趋成熟,是广大师生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5.2校园景观结构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地势起伏有致,西南高,东北低,东西高差约20m。校园西南部是风景优美的的雪山,东北部则是地势比较平坦的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校园的景观轴线主要由两条纵向的主要景观轴线和两条横向的次要景观轴线构成,所有景观都在这四条轴线上。校园规划秉承“三泉映雪”的立意,组织了一条连接“日泉、月泉、星泉”三个重要开放空间节点的生态廊道(图1)。沿着生态廊道的方向就是我校校园景观规划的两条纵深轴线,绕过雪山,并将日泉广场(尚未修建)、月泉广场、星泉广场与映雪湖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这两条纵向景观轴线构成了最重要的景观观赏路线。两条横向的轴线,一条是贯穿东门的入口广场、月泉广场、图书馆前叠水景观、弧形的图书馆及雪山的入口处景观轴线,另一条则是贯穿逸夫楼、电影院门楼、映雪湖、星泉广场知道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中心处景观轴线。同时,景观轴线与多数的道路流线吻合,沿着道路通行可观赏所有景观,这也是校园。

5.3校园景点设计

5.3.1映雪湖

映雪湖(图2)位于雪山北部,景区面积近28万m2,是校园生态廊道的核心部分。设计中遵循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其南部的雪山为主体景观要素来组织整个湖区的园林空间,体现“湖映雪山”的空间意境主题,展现大学校园特有的“山水”格局,并与泉域济南“佛山倒影”的城市景观特色相呼应。湖内有桃李、博学两座风格各异的小岛,巧妙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多处瀑布景观。除了利用建筑、湖面、道路、地形、小品等组织空间外,还采用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处理手法,使建筑、广场、水面、植物较好的融为一体,人工景观与自然水系的完美结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又充满个性的校园空间。

5.3.2老校校牌

山东建筑大学前身是山东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12月29日正式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的校牌(图3)见证了老校的发展变化与新校的成立。为了保护老校牌,保存这段历史,传承校园的历史与文化,在新校建成后,老校牌也被移植到新校区梅园下面的山石之上。它作为一个整体被镶嵌在石壁之内。

5.3.3“和平、自由、进步”壁画

异形桦合陶板浮雕壁画“和平、进步、自由”是由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刘玉安率领助手创作完成的大型浮雕壁画,以渴求人类的和平、进步、自由的深刻寓意和工艺制作方面的独创性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高度评价。由于土地置换原因,壁画面临拆除的问题,鉴于壁画的保护价值较高,因此将其重新安置在新校区的校园内,这项工程是对老校区中文脉的传承,也是校园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见证。

5.3.4源远亭

源远亭寓意此处是新校区的根基、源泉,传承我校的历史与文化精髓并使其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它原是新校区建设时期的指挥部旧址,为了纪念新校区建设时期的那段历史,将其进行了适当的环境营造,使其成为一个校园文化景观。

5.3.5老别墅

老别墅是建于民国初期的济南古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晚期重要居住建筑之一,距今己有80余年历史。它屋顶造型复杂,比例协调,功能合理,对济南近代建筑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该建筑为局部二层砖木结构,墙下灰土条形基础,东西长约15m,南北宽约9m,总高约6.5m,占地面积约135m2,总320吨。为了达到保护古建筑与济南市棚改规划和谐统一的目的,决定将其平移进新校区。现在的老别墅已经整修完毕,成为了新校区的“建筑平移技术展馆”。

5.3.6木结构建筑——雪山书院

雪山书苑(图4)采用传统木质梁柱结构形式,建筑面积350多m2,它以雪山为天然背景,楼前有亭台流水,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现代木结构建筑因其“碳汇”作用和优异的节能性能备受关注。因而雪山书院的低碳节能正好与学校建筑规划理念-“绿色节能”相吻合。这座木结构的低碳建筑是“绿色节能”思想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的充分体现和具体事例,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节能特色。

5.3.7胶东生态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是胶东民居的典型代表,因房顶使用海草修缮而得名,房屋简洁朴素,以石垒墙,房顶就地取材以海草代瓦覆盖,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不易损毁的优点,是我国建筑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由于多数海草房已年久失修,海草的大量减少等原因。海草房的状况不容乐观,亟待保护,而学校在山东龙大集团的资助下建设一套完整的具有浓郁胶东味儿的海草房(图5),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构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校园新闻稿范文6

1、校园文化的界定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泛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以在校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活动场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由全校师生在教学、管理等各个领域中相互作用共同生成并传承沿袭的,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以学生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在学习、生活、娱乐的各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如校园精神或校园风气等。

(2)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设施,是校园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态,是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基础,也可以说是校园所有可触知的具有物质的实体形态的总和。校园物质文化充分展现出了各校自身的校园特色文化。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独具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包括景观建筑、绿地规划、植被选取、园艺设计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校园主体群在教学、生活、实践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各类行为规范。它以校园物质文化为基础,主要是满足校园主体群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合理处理和安排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如各类规范行为的制度、各类活动管理的制度等等。校园行为文化是指校园主体群在其内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以语言、活动、惯例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它是校园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常态体现,也是校园精神、价值观念和办学理念的常态体现。它包括校园主体群行为习惯的传承、生活方式的沿袭、群体及社团活动的延续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沉淀的,并被校园主体群所认同和接受的,由校园主体群在日常教学、生活以及校园各种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主观要素。它包含校园各自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习俗风尚、制度体系、行为习惯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

2、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并在其所存在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其作用。

(1)导向功能校园文化的共享可以唤起和激发校园群体成员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并有效地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主流需求,为其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整合功能校园主体都是特立独行的行动者,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会根据自身的原则、需求、标准进行判断,并采取行动。而校园文化恰恰是通过共享价值理念使主体间达成有效的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发挥它的整合功能。

(3)规范功能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群体成员在潜移默化间受到影响,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在潜意识中受到启发与感染,或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自觉的内在驱动力,进而发挥它的规范功能。

(4)调节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质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吸引、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思想品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得到进一步的成熟,发挥它的心理调节功能。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子概念,它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的特点与需求,由高职院校的校园群体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称。

二、高职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与师生访谈等资料的汇总分析,概括出目前高职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物质文化先天不足

由于大多新校区都地处城郊地带或城市新的开发区等空旷的地方,交通不太发达,信息相对封闭,校园文化在空间上的拓展受到限制,新校区面临着成为一座孤岛还是一片绿洲的问题。调查显示:在问及到“是否会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3%的学生选择了“经常参加”,35.7%的学生选择了“参加过”,57.3%的学生选择了“不参加”,4%的学生选择了“无兴趣”;在问及“你们和外校的学生一起组织社会活动”时,0.5%的学生选择了“经常参加”,26.5%的学生选择了“偶尔有组织”,39%的学生选择了“很少有组织”,33.5%的学生选择了“从没有组织过”。可见,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也只能局限在校园内,缺乏与外界的互动,出现先天不足的困惑。

2、制度文化缺乏特色创新

大多数新校区在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沿袭了原有老校区的制度文化,如各项校规校纪、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都是套用原来的现成制度。调查显示:在问及“是否会编制新的规章制度”时,8%的院校选择“已编制新的规章制度”,27%的院校选择了“正在编制新的规章制度”,35%的院校选择了“打算编制新的规章制度”,30%的院校选择了“沿用原有的规章制度”;在问及“你知道你所就读的大学有何特色”时,4%的学生选择了“知道自己就读大学的特色”,25%的学生选择了“了解一些自己所就读大学的特色”,47%的学生选择了“不太了解自己所就读大学的特色”,24%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自己所就读大学的特色”。此外,新校区自身特点也亟需从制度上加以创新规范,所以也使得新校区制度文化处于不稳定状态。

3、行为文化不能整齐划一

新校区大都设立在城郊结合部,远离繁华的市区,而教师大多数居住在老校区附近,通常是“上课来,下课走”,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与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不能产生共鸣,很难形成步调一致的行为诉求。调查显示:在问及“你是否常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时,只有17%的学生选择了“会交流”。

4、精神文化有待提升

目前,在新校区校园文化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满足物质需求比满足精神需求更重要的观点,往往喜欢追求宏大的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进而忽视了在校区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将办学理念和学校的精神总结、宣传、普及,从而致使精神文化建设投入不及时或者不足,严重影响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显示:在问及“你是否了解学校标志性建筑的寓意”时,5%的学生选择了“知道”,23%的学生选择了“了解一点”,42%的学生选择了“不太了解”,30%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在问及“贵校的标语等宣传窗口是否有规划、有特色”时,只有7%的院校选择了“有统一的规划部署”。

三、高职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构建的探索

1、拓展物质文化阵地

现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校区在地理位置上先天不足,却正好可以借助网络这个新阵地来填补先天的缺失:

(1)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来实现校内外的沟通;

(2)开辟各种“聊天室”,保障同学间、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3)开设网络课堂,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完备制度文化体系

(1)建立相应的师生联系机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言传身教”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彰显作用。教师只有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交流等活动,才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一制度的完善不仅有利于保证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还有利于将教师身上的精神传递到新校区建设中。

(2)建立相应的教学考核机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校业联合”,建立完整的“研、教、练”的模式,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在第一时间及时向社会延伸,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磨炼思想意志、提升职业技能的实践基地。这样既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又造就了一支学术上有造诣、理论上有水平、生产上有经验、经济上有效益的教学与科研合二为一的队伍,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缩短他们适应社会的时效,提高了就业率。

3、提升精神文化品位

(1)营造品位氛围大学应该有一种氛围,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此,针对新校区边建设边使用的实际情况,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从而营造新校区的文化氛围,提升它的精神文化品位。如利用各类纪念日开展普及党史、国情等知识的活动。

(2)开展品位活动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所以每所院校都会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独具特色的社团“自然之家”开展了一系列环保理念的践行与宣传活动。这类特色的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提升了院校的精神境界。

4、强化职业要素融入第一,物质文化建设融入职业因素。在教学环境布置上,可以将市场人才需求的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新校区的物质文化建设中,让学生从日新月异的行业变化中感受职业发展,提高学习动力。第二,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应结合专业、职业方向,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学及实践过程融入职业性。创设仿真实训室,如模拟法庭、模拟招聘、社区服务、数控车间、IT工作室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他们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

四、结语

上一篇新闻稿撰写

下一篇新闻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