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的高级高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教的高级高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教的高级高程

家教的高级高程范文1

一、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涉及的内容

1.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技术是指可以对网络或开发出的各种信息进行核对、储存、采集和传输的技术,是直接获取重要信息的技术。如,通过因特网查询并下载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1]。

2.信息编程技术

主要讲解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智能化的发展前景、计算机对人脑思维的模拟,使学生了解编程加工的方法。

3.文本表格信息处理以及音频处理

使学生了解各类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将表格数据图形化,认识数据图形的作用与意义,掌握有关自动填充数据、自定义序列等工作方法。学习音频与视频的采集、加工、调整等处理方法。

4.信息集成与交流

信息集成是一种将多元信息融合、优化然后使用的理念,将某一指定区域或者某个用户的要求,以网络信息为对象、信息资源为本体、网络技术为手段的信息资源储存要素融为一体的动态过程[2]。需要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集成的过程,了解信息的类型,通过信息交流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并通过德育的渗入,使学生学会文明上网,在浏览网络信息时有自我保护意识。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主要问题

1.只注重书本理论知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收获与体会。由于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拖慢了教学进度。

2.信息技术授课方法单一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在机房中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教学设备,但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此不能做到合理利用,教学设备的作用就难以发挥。部分教师授课方法单一,只是在教师机上操作一遍,让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学生机模仿操作。这样学生只是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师只提供了软件使用说明。

3.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不足

由于学生面临高考后压力,语数外等主要课程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他们为了准备高考,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认为这门课是在浪费时间,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降低了教学效果[3]。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价值取向

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信息技术,无疑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强大工具。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强调对硬件的理解与对软件的灵活运用,这些都体现出课程的价值。而学生的成长,正是在有价值的课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过程。

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价值

信息技术课的关键是培育学生的网络信息意识,运用计算机网络或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此外,信息技术课也承载着德育功能,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性极强的交流平台,信息庞杂,种类繁多,通过信息技术课,可以倡导良好的网络道德言行,普及与网络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分辨网络信息的好坏与真假,教会学生安全上网的知识和技能。

2.信息技术课的开创性价值

信息技术课作为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必定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注重实践的科目,具有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师生之间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等等。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自主学习,以开放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4]。

3.信息技术课的人文价值

信息技术课应该是一门注重师生交流的课程,提倡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平等,鼓励共同进步。信息技术课堂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进行的,只有进行开放式教学才能使学生充满活力,使师生关系亲密和谐。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硬件与软件优势,实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

四、应当采取的措施

1.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通俗含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猜想和疑问,使课堂更有针对性;在学生理解了理论知识后,教师还可提出难度适当的任务或问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通过提问、假设、解决问题、理解问题、得出答案的步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教学媒体的选择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形式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使用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软件是多媒体教学最重要的步骤,需要根据教材,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来进行选择。教学媒体软件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功能,对信息技术课来说,教学媒体需要能够更好地表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传达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采用的多媒体工具,包括特定的媒体软件、投影屏幕等教学设施,而机房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设施。学生只有通过实际上机操作与练习,才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掌握其运用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多感官的协调配合,亲身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发展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硬件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的授课方法,将决定高中信息技术课是否能够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张号,屈.高中信息课堂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11).

[2] 卢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探讨[J].读与写(上,下旬),2015(9).

家教的高级高程范文2

[关键词]慕课;高职课程;教学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6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1 “慕课”简述

“MOOC(慕课)”是“Massive(大规模的授课)”“Open(开放式的课程)”“Online(在线授课)”和“Course(表示课程)”4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它是新型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一种大型的授课方式,通过网络实现在线课程的授课,学生和教师也可以实现网络的互动,例如:答疑、作业等。

2 网站制作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

网站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网站基础知识、Dreamweaver软件使用、HTML语言、Div+Css等4部分。网站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讲述网页设计基础知识、常用网页设计技术和常用网页设计工具。Dreamweaver软件使用部分主要讲述Dreamweaver工作界面、建立站点、创建基本网页和Dreamweaver的操作。HTML语言部分主要讲述HTML元素、标准HTML文件的结构、基本HTML标记、列表标记、HTML的属性,以及HTML的颜色、表格、表单、框架等。Div+Css部分主要讲述CSS基本知识、框模型、CSS布局和Web标准。

2.2 学生操作能力相差悬殊,项目实施困难

网站制作课程的特点是操作性强,但学生的操作能力却参差不齐。如果任课教师总是重复讲解某一个知识点,那么有些学习能力强或者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打消;如果不考虑能力差的学生,一味的往下讲,那么那些能力差的学生就可能放弃课程的学习。因此,学生操作能力相差悬殊使网站制作课程的教学项目实施困难。

3 将慕课引入到网站制作课程教学中

3.1 网站制作课程的慕课制作

基于“慕课”教学模式的网站制作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并不是将所要讲授的所有教学内容“苍白”地展现在网络平台中,而是基于“慕课”教学的特点,简洁且精致的进行编辑,形成专门的“慕课”教学资源来供教学使用。这种“慕课”教学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冗长,更加简洁概括。以网站制作课程为例,其慕课的制作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分切成更加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的10分钟之内的小视频,然后将这些小视频挂到学校的课程网站上,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看教学视频,在线讨论,提交作业,在线测试等。它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以小段的视频为主,并进行测试和反馈以促进学生学习。这些挂到网站上的小视频的拍摄、剪辑、脚本的制作可以交给学校网页制作工作室的学生来完成,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和帮助,这样可以为工作室的学生提供一个项目实践平台,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将慕课引入课堂

首先,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慕课自学知识点,并在网络上进行交互训练、讨论等,然后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开展实践项目的训练。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企业老板,同时也是慕课资源的研发者、组织者和学生兴趣的培养者,学生的角色转变成企业员工,学习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会出现学生无法跟上教师进度的情况。

4 基于“慕课”的高职课程评价

基于“慕课”的高职课程的评价,一定要建立一个客观、公开、公正、易实施的课程评价体系,因此,高职课程的评价可以分为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两部分。

4.1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了解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能够提高教师的“慕课”制作水平。和以前的远程课程和精品课程模式不同,“慕课”具有这两者所都不具备的互动性,这种新增的互动性给课程的评价提供了便利。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通过两种调查方法来进行。一种方法是通过网站平台自动生成的显示学生的在线时间和在线人数等数据,直接调查出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意见,来直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吸收学生的意见,从而对课程本身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进提高,也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奠定基础。

4.2 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慕课”其实是一种教学内容极为丰富、教学方式多样的较为综合的教学以及学习平台,该平台可以多方位且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基于“慕课”的高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按照评价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5部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企业评价。通过这5部分评价信息的汇总,教师和学生能分别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具体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本研究拟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及“已定指标两两比较法”综合使用来对权重加以确定。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各指标权重使用“已定指标两两比较法”加以确定;企业评价各指标权重使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加以确定。

按照评价方式来分,可以分为两部分:过程评价和总体评价。其中过程评价是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这部分体现了“慕课”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及全面性的特点。这部分的评价主要通过任课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各教学环节和项目来进行。在教学过程的设置上,任课教师可以设置课前预习知识点、课上学习项目、课后总结经验、课后作业讨论及实践实训等多个教学环节,而且这些教学环节越具体全面越好。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设置严格清楚的评分标准,这样便于教师和学生的测评。比如:在学习网页布局模块时,在课前预习知识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讲授浮动和清除浮动的知识点,并设置问题;在课上引入项目,让学生自己讲解如何给项目布局;在课后的总结环节,让学生提交报告,对网页布局这方面的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考查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此外,任课教师还要设置针对网页布局这部门知识的互动讨论,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得到了较好的检查。通过这种方法,任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授课进度和难度。

总体评价是将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的评分进行累加,其中,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占30%的权重,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占70%的权重。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的社会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2.1 深化了校企合作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专业教师经常与企业管理者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使教学更贴近工作实际。另外,在校企人员的深度交往了解中,也使企业更加了解学校,认可学校的教育,密切了双方的关系。

4.2.2 树立了典范

辽宁省4所院校的多个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实施、实训案例的设计、师资队伍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也为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网站制作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极强的实践动手要求和理论知识,长期受到内容广、知识点多和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困扰,慕课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然而,在我国“慕课”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和实践还都处于探索阶段,那么如何使“慕课”本土化,如何使其真正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仍然是高职院校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诗慧.“慕课”视野下高职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吴凤彬.“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3).

[3]张金良.“慕课”冲击下的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5(13).

家教的高级高程范文3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 教学改革 经验 不足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即《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是土木建筑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持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培养学生的计量与计价实践应用技能。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欣欣向荣,带动了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计量计价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样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从2003年起全国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使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江苏省于2004年4月开始推行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由于全国各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区的定额计价表内容不同,这就导致该课程的教材编写存在局限性。比如黑龙江的编者编写的工程计量计价教材以黑龙江省的定额计价表为基础进行编制。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讲授课程时就应注意此问题。

江苏省对省内造价咨询人员进行编审资格管理,取得这个资格必须参加两年一次的全省工程造价编审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与传统教材的内容又有很大区别。这使得学生学习完教材以后,还要参加考试培训才能掌握全省工程造价编审资格考试的内容。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化考试严重脱节。

二、教学试点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拟对目前教学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2007年秋,笔者承担工民建专业052班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具体如下:

1.确定教学内容,挑选教材。

众所周知,教材的选择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目前,市场上的预算教材以江苏省计价表为基础的很少,适合将来参加造价编审资格考试的教材几乎没有。笔者在授课时,针对造价编审资格考试的内容和题型,选择了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工程估价》和2007年造价编审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工程造价基本理论》这两本作为教材,并补充了近几年编审资格考试中重复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计算,将这些内容重新加以整理和组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

2.引入工作页,改变传统教学主体。

学期初,笔者听了关于德国职业教育中工作页的介绍,深有感触。目前,国内大量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仍然是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为主,很少真正实现以学生充当教学主体。笔者尝试将工作页引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在设计各章节工作页时,适当增加学生自我学习部分。学生在找寻知识和信息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记住了部分知识和信息,在授课过程中,能跟上教学进度,与教师进行互动。

3.案例教学为主,与实际工作结合。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案例教学内容比较多,引起其计算工作量较多。但其案例部分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准备计算器,勤于计算。由于教学试点班级为中职班,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笔者花了很多时间反复强调《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重要性,才调动起部分学生主动计算的积极性。教学中,笔者以工程实例出发,选用实际工作所用表格分析讲解,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4.分组教学,培养团队意识。

工民建052班共29人,笔者将其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挑选一位学习认真的学生为组长,要求这位组长在自己掌握所授知识后,带动组员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特别是带动后进同学,这增加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意识。

5.改革考核形式。

课程授课伊始,首先讲授本课程的理论部分知识,配合各种题型的习题。该部分知识点讲述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马上进行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后阶段讲述江苏省计价表及其案例应用部分,对于学生的评价,结合平时案例作业时的表现和课堂答辩表现,综合给出。这样,避免了“一次考试失利,导致最终成绩落后”的局面。况且,单凭一次闭卷考试无法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试点结论

通过课程教学和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师生之间的交谈,笔者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1.培养了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热情。2.学生熟悉了造价编审资格考试内容和形式,对造价编审资格考试不再“惧怕”,提高了考证热情。3.学生分组学习,互帮互助,增加了同学友谊,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4.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内容知识,达到了既定教学目标。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渐完善:1.缺乏适用教材,急需开发新的校本教材。2.试点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和建筑工程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给《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3.工作页设计不甚合理,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尽量使学生有兴趣地完成工作页,并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前期工作。4.分组教学时,要选择既好学又擅组织的学生,真正发挥团队的作用,尽量使团队中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所授知识。5.加强师资建设,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江苏省造价编审资格考试和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不但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计价模式的深入改革,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强调工程造价理论的系统性和工程造价计价办法的应用性,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认真组织落实好教学工作,并且要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力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工程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德红.搞好《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的思考[J].基建优化,2005年8月,第26卷第4期,第82-84页.

家教的高级高程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客观 评价

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实践能力强,涉及岗位多的专业,由此,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更加严格,更加看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现在高职院校还在沿用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遵循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终极目标。

一、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

1.无法找到理论和能力的平衡点。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考察,在考试的内容上也是大同小异,全部是课本上有的,老师讲过的,甚至专门划重点,圈定考试范围,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完全靠死记硬背,学生根本没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试卷上缺乏具有“营养”的问题,无法突出学生个性、创新、逆向思维等思维能力。

2.重笔试,轻操作。

在我国,笔试一直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的课程考试也一直通过笔试进行。但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一门技术类课程,仅仅通过笔试考核大大限制了其发展。通过笔试考试,虽然方便了阅卷和题目分析,但是却限制了学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很难提高技能操作。

二、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评价方式

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评价标准,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立足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而采用的最新计算机网络课程评价方式,其提点在于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学生提点,拓展其潜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立足过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将布置项目任务的形式给学生,考核由项目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其中每个任务考核中都要对分析报告、设计思路方案或总结报告等规范性文档作评价。按完成项目任务的态度(15分,含出勤、纪律、态度等)、方案设计与项目效果(65分,含需求分析、方案可行性、技术选型、突发问题处理、项目展示等)、文档编制(20分,文档规范、文档格式等)进行综合评价

2.坚持全面评价。

在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中,不能片面的进行总结,应该遵循全面评价的原则,比如在“成绩评价表”中,更加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学习态度,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等多个项目,深入了解学生,从而对一个学生做出更加科学、公平的评价。

3.重视发展性评价。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可能存在完全一样的学生,由于每个人都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人的各方面能力也不相同,但是,要抱着发展的目光去评价学生,比如通过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深入了解,发现学生每个阶段取得的进步、变化,从而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4.采用激励性评价。

学生要取得学习的进步,不仅仅需要获得教师专业性的指导,更加需要积极的评价,正面的引导,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取得的没一点进步,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赞美,这些激励的话语,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5.提倡多次评价。

教师在做出评价是要慎重,特别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急需帮助的时候,当通过努力解决问题后,教师可重新计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主体

在以往的评价工作中,教师一直作为评价的主导者,为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应该逐渐向同学间互评及自评转移。

四、评价操作

1.自评。

学生通过完成某个阶段的任务而学习到新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使其融会贯通;学生的潜力是否得到有效开发;通过各种办法收集学生学习发展数据,从而掌握学生具体情况,通过对学生自评进行指导,促进教学改进。学生在进行任务时肯定会碰见很多问题,如果觉得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或者需要什么帮助,下次遇到相同情况能否妥善处理。尽最大努力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总结。

2.互评。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我们经常通过小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项目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按照小组的实训任务完成质量评定个人成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组织协调力及团队创新力。

3.专家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独立完成一项项目时,教师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业的学者、专家、技能竞赛获得者等进行点评,以帮助学生完善和总结。比如,当某位学生接到了某网吧的业务,网吧老板由于经济效益好,打算对网吧规模进行扩容,现有以下要求:第一,具备一定的数据容错与恢复能力;第二,能针对不同用户给予不同的磁盘配额;第三,在网吧内建立服务器,方便网吧内客户通过此服务器进行电影和游戏的下载。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通知老师点评,或通过老师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便及时了解自己不足,明白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4.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其实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把学生的课堂笔记,完成作业的质量,课堂上发言等因素纳入评价范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获得综合评价。

5.评价标准。

学生的最后成绩是多少,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我们要进行综合考虑,当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分别是100分,那么总分等于自评和小组评的各30%,加上教师评的40%。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发展,更影响到今后的前途,因此,要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以积极评价为主导,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黄仙姣.浅谈网络安全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1)

[2]卢云燕.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

家教的高级高程范文5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form effect of project cours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 reformation of its evaluation system was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Combining assessment of process and results is to promote students' dominant and reces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strengthen their adaptive capacity of accounting post.

关键词: 高职财务会计;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project course;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30-01

0 引言

根据教高16号文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型、应用型和桥梁型人才,主要为当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培养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基于这一任务,我院《财务会计实务》作为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在该课程的建设中力图通过按会计岗位设置项目重构教学内容,加大其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以使学生具备能够胜任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能力并使其顺利就业。

1 根据会计岗位重构教学内容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对会计的实务操作展开论述,是典型的知识体系结构,具有浓厚的学科体系色彩。对此,我们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社会调研,经过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的反复研究与讨论,最终确定《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按照会计岗位设置项目化教学内容,即按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税务会计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岗位中所需核算内容构建教学模块,采取工作任务驱动来讲授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及业务处理。通过教学内容的如此重构既反映了各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也突出了会计工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 传统教学评价的不足

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的改革,但若评价体系没有改变,则有将改革成果毁于一旦的风险。因此对财务会计项目化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一直以来传统教学评价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比较单一。传统财务会计实务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平时缺少考核的机会,因此,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所有的知识点都到期末以一张试卷进行考试,卷面试题量难免过多,而且试题记忆性成分所占的比例过大,导致学生往往忙于应付考试。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期末考试临阵磨枪,往往还能拿高分。使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也割裂了学习和能力形成的关系,使提高能力和素质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另外传统的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成绩评价通常关注结果,只重视学习阶段终了状态的考核,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重结果的考核是一种显性的功利性的评价,它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能力作出判断。

3 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3.1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评价,应该是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注重的是显性和隐性双重能力的获取,评价的指向也不应只是学习终了状态时知识性评价。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评价将传统“一纸定终身”的结果考核方式变为“平时实验+期末考试”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双重考核方式。

财务会计实务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加大了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专业技能的形成是需要过程的,需要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出错,老师帮助其不断纠正错误,然后由学生反复感悟来最终形成。因此,对这些岗位技能的考核就应在这些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及时评价。期末,再按照每个岗位所需的知识点进行考核,而且媒介也不再局限于试卷,试卷的设计上也可以进行改良,例如可以将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按能力要求拆分成若干子项目组成试卷考核,而考核结果可以通过凭证、账簿及报表等来提供。通过这样的改变,将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都按工作过程导向实施,有效保障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效果,也将考试的导向作用落到了实处。这种将课程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既关注了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又关注了职业能力形成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在学生岗位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应更重视过程和程序的正确性,然后逐步重视结果的质量评价。

3.2 融入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随着经济发展的复杂多样化,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高职会计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能更注重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会计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在平时的过程学习中就应训练不同的原始凭证意味着发生了什么经济业务,而每一项经济活动和事项的发生必须获取哪些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又是什么,以及怎样的原始凭证是不合法的等。在考核中就应增加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业务,同时更应增加异常原始凭证,如假发票、错误单据、不合理单据等,培养和考核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识别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会计岗位适应能力。

3.3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财务会计实务》课程评价中除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之外,应该引入用人单位对该课程的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作为高职教育“产成品”的学生,其到底合格与否,还需要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因此,在构建评价主体上应尝试引入用人单位的评价,将课程评价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通过考核评价体系的如此变化,就会使财务会计实务的最终评价结论体现出综合性。既有结果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既有硬性评价(操作方式和操作结果的正确性),又有软性评价(职业判断、团结、协助、创新等);既有校内评价,又有校外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全面,达到综合评价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更适应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让用人单位和学生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王世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考核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家教的高级高程范文6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学籍管理 思路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怎样强化与提升成教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成人高校加快改革的重点环节。学籍管理已经成为教学行政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管理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成人高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有鉴于此,在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从而适应当前形势发展之所需。

1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

学籍管理所反映出来的主要是成人学生和学校之间的隶属关系。成人学生既然有了某所高校的学籍,就应当享受成人高校所规定的各类权利,并且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成人高校也应当对学生从入学之日到毕业时的全过程加以记载与管理。所以,学籍管理已经成为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成人高校的等学籍牵涉到成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入学、注册、考核、升降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和退学、纪律、奖励、惩处、结业与肄业等。可见,成人高教学籍管理涵盖了诸多环节,与此同时,成人高教学籍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均和学生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旦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差错,肯定会影响到成人大学生群体的利益,甚至会扰乱成人高校管理,这是成人高校办学所不应当出现的。因此,可形象地把成人高校学籍管理视为高压线。

2 强化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几点思路

2.1 切实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之中诸多工作均和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甚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成人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成人高教唯有应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教育对象、内容以及要求等实施更加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运行,并且形成本校教师严谨治学、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由于学籍管理的水平与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办学质量是否认可。加强学籍管理,有助于促进本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2.2 健全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

任何高校的管理均是依据一定的章法开展的,唯有健全完善成人高等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籍管理的规范。成人高校学籍管理机制之制定包括了从招生开始一直到毕业的诸多环节,且一定要对各环节有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并对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操作规定,以确保学籍管理制度的严谨与规范。当然,在学籍管理制度上,应当实现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而不应当过宽或者过严于现行法律规定。为此,应当高度尊重成人大学生所应当具有的权利以及合法权益。同时,鉴于成教大学生的生源结构十分复杂,学籍管理制度要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观,适应于大学生群体的要求,以实现学籍管理的开放化、灵活化。在制度的制定上,应当为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要真正地从有利于成人大学生成长的视角出发,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其在学习中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籍管理制度实施之后,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加以落实,切实做到学籍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3 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使用效率

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提升使用效率,其目的就在于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建立起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查成人大学生学籍档案的应用状况,开展横向以及纵向评比,从而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改正错误,加快发展。一是要认真检查学籍档案的内容是不是健全完整,形式是不是足够新颖,格式是不是规范完善,层次是不是清晰明确。二是要看学籍档案的提供是否及时,是否经常应用,个别档案是否存在特殊的作用。三是要了解清楚档案的价值,以及对教学管理是否有所启示,对于成人高校的办学是否有帮助。对于学籍管理有特色和有成效的成人高等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加以表扬,推广其先进经验,从而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能力。鉴于学籍档案管理牵涉到每一位成人大学生,也牵涉到高校管理的水平以及工作质量。所以,一定要充分强化成教大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从而提升成教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2.4 积极引入现代化学籍管理手段

鉴于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已发展成为成人高等院校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和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籍管理人员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认识,不断将自身从繁重而低效的重复性工作之中解脱出来。成人高等院校一定要不断加快网络建设之步伐,开发出更为健全完善的学籍管理软件。这一系统不但涵盖了大学生信息管理维护、课程注册管理维护、成绩管理维护以及毕业审核等各项基本功能,而且还能依据成人教育的具体需要,融入部分新功能。例如,可以在成人教育成绩管理的基础之上增加预警,对大学生群体的成绩加以筛选,从而找到那些学籍即将到期然而尚有课程没有参加考核的成人大学生。成人高校应当依据系统所提供的以上信息,能够及时和这些学员进行联系,督促其及时完成学业。因此,这些新功能不但能够为学籍管理者带来很大的便利,而且还能为成人高等教育大学生和本校其他部门提供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