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范文1

1.1管理模式单一随着围产期保健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需要检查的项目和保健指导也随之扩充与完善,对高危孕产妇双向转诊的跟踪监管、专业的孕产期营养咨询、手机短信互动等,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其管理程序单一,不能立体式地反应孕产妇整个孕产期的保健过程。1.2表格设计不规范随着风险规避、流程规范、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需要录入大量的文字信息,传统的管理模式只能靠手工完成,许多表格设计在孕产妇基本信息中重复罗列,设计模式随意性强,在数据收集不准确的同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1.3软件存在缺陷购买现有的《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软件》存在一定的地方不适应性和缺陷,如孕产妇历次各项检查不能在一个窗口体现,妇幼重大专项项目设计不全、不能提供后续和其他系统的兼容以及扩展需求〔3〕。综上所述,为满足当今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中的多种需求,为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妇幼专项项目,实现方便、快捷、准确、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模式,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经过2年自主研发,3年临床实践与探索,成功设计出《孝南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软件》,现已基本成熟。

2系统软件架构及功能

《孝南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软件》是一套以互联网为纽带,整合妇幼保健业务、卫生局监督管理和公众查询服务三位一体的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该软件采用先进的技术,基于3层体系架构、高度成熟的安全体系、功能模块组件化开发〔4〕。系统架设在WindowsServer2003上,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系统SQLServer2005;采用B/S构架,B/S构架客户端是零部署,不需要客户端更新和安装维护,只需要一台可上网的日常办公电脑即可,极大地降低了系统使用成本;采用闭环(封闭循环)的设计思路,即以孕产妇为中心,建立涵盖了孕前及孕早期增补叶酸、孕期建档、产前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高危筛查、高危管理、分娩、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新筛、产后42天康复检查等全过程管理;采用C#+SQLServer+JavaScript数据库按时自动备份、避免信息丢失;采用面向对象的思维,保证系统能长时间、高效率地在整个互联网上运行,同时系统提供了多个接口,为后续和其他系统的兼容以及扩展提供了支持〔5〕。该系统软件具备的信息录入、功能查询、统计汇总3大功能,由特定28个界面完成。信息录入包括:孕产妇基本信息、首次检查、常规检查、分娩记录、产后访视、产后42天检查;高级功能查询包括孕产妇属地查询、孕产妇历次检查查询、预产期查询、高危特定查询、高危评分查询、预检时间查询;统计汇总包括:各项检查统计汇总、各项工作量统计汇总、分娩记录汇总、产妇与新生儿访视分析汇总、新筛情况汇总等。

3运用成效

系统管理范文2

UniTrustDIDMSTM全称为数字身份管理系统(DigitalIDManagementSystem).是上海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一套企业级的PKI解决方案套件。

UniTrustDIDMSTM是一台软硬一体机设备系统包含两大组件:DIDMSTMCA和DIDMSTMPMI&SSO。其中DIDMSTMCA通过提供身份认证等服务使用户能以最少的投资建立起一个可控、方便的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它如同一个微型化的公网CA系统,几乎能够实现CA所提供的所有功能,包括系统初始化、系统管理、用户信息管理、证书申请信息管理、证书管理、日志管理、证书查询、CRL服务、在线证书状态查询、访问控制、用户证书介质制作等等。此外,它能够存储长达7年的证书量推荐的证书签发量不超过1万张.能够同时支持SHECA的UniTrustSafeEngine和证书管理器接口以进行应用开发;而DIDMSTMPMI&SSO基于前者开发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实现了对信息资源访问的集中控制。此外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模型可提供企业极其方便的权限控制集中的身份认证方式则使用户只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l’ed所有的授权服务。DIDMSTMPMI&SSO包括DIDMS-SSOClient客户端软件和DIDMSTMPMI服务器。

DIDNtmCA组件

DIDMSTmCA功能模块说明:

系统初始化

执行系统初始化功能.包括删除所有数据.生成缺省的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生成或指定根证书;更改系统IP地址等。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要求必须超过半数系统管理员的PIN卡验证通过后才能访问本模块中主要提供了系统管理员管理、操作员管理、根证书服务、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日志管理、License管理、数据备份、系统恢复等十二项功能。其中日志管理记录有每次的操作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用于事后故障清查的系统维护方面二是事故处理.为系统安全审计提供现场记录数据.是安全审计与追踪的基础。

用户信息和证书管理

用户信息管理部分主要提供对用户信息的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系统对于操作的用户划分为单位、单位部门、单位个人以及服务器四种类型。证书管理部分则包括了对证书的申请、签发、审核、作废、暂停、恢复等操作功能.并且提供对证书的介质初始化、用户证书信息的统计以及用户历史信息查询等操作。

其中证书签发支持离线或在线签发两种方式前者的密钥对由DIDMSTM自行生成后者密钥对则在客户端由浏览器或其他PKI软件生成;对用户历史信息的查询采用了模糊查询方式,用户可以输入一定的条目如Email或姓名等就能获得相应的证书列表。

用户自服务

本模块可以提供系统用户本身对其证书的相应操作。包括:用户信息的增添、修改;证书的申请、申请的修改和删除;证书下载、根证书下载证书更新;证书废除;在线证书状态查询证书吊销名单(CRL)查询等。其中证书更新中,当用户证书即将过期时系统会自动提醒客户进行证书更新(email提醒)此外系统会定期最新的CRL。

DIDMSPMI&SSO组件

基于用户角色的权限管理(PMI)

企业在管理自己的信息系统中常常需要为每个用户划定其使用的职能范围。多系统、多用户、多个角色群体..,这些约束条件如何合理的分配、设定并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企业能否有效、安全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采取利用角色对系统功能进行组织分类的方式可使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权限的分配和管理都以角色为基础,能够极大的减轻其管理负担。

DIDMSEMI&SSO特性

DIDMSPMI&SSO采取了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模型使得企业对权限的管理更加合理、方便,并且实现了对信息资源访问的集中控制。通过该系统,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所有的授权服务。此外系统还采用了集中的身份认证方式。如果用户通过了对DIDMSPMI&SSO的登录,则系统就能够为用户提供自动登录到应用系统的功能。由于整个设计采用的是基于PKI的加密和验证技术系统因此具备极高的安全性。

图中是DIDMSPMI&SSO的逻辑结构,比如:某个组织中有n个WEBServer或n个WEB应用服务,下面以一个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他的授权业务为例说明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用户首先用自己的证书登录客户端的程序当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URL时浏览器把请求发给客户端的程序程序把用户的签名信息加密发送给DIDMSPMI&SSO服务器,服务器首先验证该用户的签名信息,证明用户的身份获取他的角色然后查找权限分配库,如果所请求的资源(URL)已经分配给用户所属的角色则表示该用户有访问该资源的权限服务器通过分析该资源的来源向提供该资源的WEBServer或WEB应用服务请求资源获取资源后DIDMSPMI&SSO服务器把结果通过客户端的程序返回给浏览器用户就可以看到自己所请求的资源了。

所有的权限控制都在DIDMSPMI&SSO服务器上实现实现了统一的集中的访问控制同时,在DIDMSSSOClient的帮助下.系统还实现了用户的单点登录。

DIDMSPMI&SSO功能说明:

资源定义和管理

主要执行资源(URL)目录信息管理的工作,包括资源(URL)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

角色定义和管理

主要执行系统中的角色信息管理的工作包括角色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

访问权限分配

主要执行对角色分配该角色所能访问的资源(URL)的工作,包括给资源(URL)设定能访问该资源的角色和移除能访问该资源(URL)的角色等几种操作方式。

用户角色管理

主要执行为用户指派角色和取消用户角色的工作

单点登录

提供客户端的单点登录程序实现用户仅使用证书就可以对系统内所有服务的进行单点登录

完善的审计和日志

提供对用户访问的历史纪录的查询备份删除等维护功能

系统管理范文3

【关键词】弱电系统;管理;维护

0.前言

有关弱电方面的技术称为弱电技术。近几年,我国现代弱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弱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生存生产制造、监控系统、计算机技术等。目前,弱电系统可以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特别是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因此,弱电系统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使弱电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一些优质的服务,进而延长使用寿命,那么对弱电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来看,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制度和方法,所以,本文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对今后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一些参考。

1.弱电系统的组成

1.1安全防范系统

从空间角度来看,将安全防范系统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其中,室内部分指的是由很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多个子系统不仅确保了公共场所的安全,而且还可以将场所中的一切信息传递给场所的指挥中心。也就是说,室内部分主要有防盗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多种系统组合而成。然而,室外部分主要用于监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通常由监控系、红外报警系统组成。

1.2自动控制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需要安防系统,而且更多的需要自动控制系统,从而对比较重要的设备系统进行全面控制。一般来说,在公共场所所控制的范围主要由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供电系统等组成。

2.目前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的现状

2.1缺少科学指导和系统的管理

现如今,弱电系统集成度较高,管理和维护就必须要依照传统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方式进行管理,把弱电系统分成多个部分,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单独的管理与维护。然而,对于弱电系统来说,通常是坚持没有问题就不去进行管理,对于较小的问题就简单的处理,出现较大的问题进行大修理的思想,这样一来,使一些高层建筑中的弱电系统缺少科学指导和系统的管理。

2.2缺少专门的检测设备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都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手动管理和维护,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弱电系统恢复正常的运作状态。事实上,此方法对弱电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效率极低,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方案,而且在对弱电系统进行设备检测时,往往都是依靠传统的检测设备,例如:万用表。尤其对一些较大型的弱电工程,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与维护。

2.3缺少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员

在我国,尽管弱电技术发展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是非常快的。然而,还缺少一批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人员,难以对较大弱电系统进行专业的管理和维护。我国的弱电系统正是需要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对弱电系统进行专业的管理与维护,所以说,专业人才的缺少会直接影响对弱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3.加强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措施

3.1做好防雷接地维护工作

弱电系统中的防雷接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的弱电系统,一旦忽视了防雷接地工作,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个弱电系统的无法正常运行。接地线要使用专门的接地干线。要特别注意的是接地线不能和电网零线混接,不能将接地线组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在弱电系统中,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必须要和系统接地端接在一起。在接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而且干扰部分大小,最终都会显现出来,造成控制弱电系统失灵。除此之外,在布线的过程中,因为线路分布过多,很多都是采用人工布线的方式来完成的,稍有不慎,就会接错线路,所以,在布线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标记,这样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

3.2认真做好建设单位和土建、装饰的配合管理工作

在弱电系统中,配合管理是比较麻烦的环节。对于涉及到在地下、墙面等的预埋线管工程,需要土建施工单位协助施工,而且,土建单位要按照市场上的收费标准进行承接,同时还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进行隐埋线管时,土建单位要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同时建设单位要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这样一来,有利于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然而,在装饰的过程中,装饰单位应该提前通知建设单位和相关的监理部门,而且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给装饰单位一个详细的施工计划,从而给弱电施工留有充足的时间。在土建单位和装饰单位施工的过程中,都要安排专人和建设单位进行协商工作。

3.3对弱电系统实施过程化管理,降低事故维护的概率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对弱电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分别进行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使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将弱电施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包含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安装阶段、调试和运行阶段。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准备阶段,建立一个弱电系统就必须有建立一个管理机构,并安排专门的经理对其现场施工进行管理,而且,结合实际情况和建设需求,制定一些管理制度和施工计划。在进入设计阶段中,首先要对弱电系统的功能进行确认,同时要及时和建设单位、招标单位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对最初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制定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安装时,必须严格执行制定的施工计划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对安装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保证弱电系统的质量。当进入最后的调试和运行阶段后,制定出合理的运行方案,在调试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从根本上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水平,减少工作任务,使弱电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

3.4对弱电系统设计要科学、合理

在进行弱电系统施工之前,首先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使用要求、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经济角度和实用角度考虑,从而制定出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特别是对一些隐埋线管和线槽的设计要非常重视,土建嵌入尺寸大小要适合,如果是一些较大面积的平面来说,要尽量满足厚度的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和弱电系统相连的使用电器控制箱引入弱电电缆和接线端的设计工作,同时还要明确标示出强弱电的电压。

4.结束语

总体说来,近几年,我国现代弱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弱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弱电系统可以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特别是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因此,弱电系统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使弱电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一些优质的服务,进而延长使用寿命,那么对弱电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也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弱电系统和其它设备一样,在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及时排除掉系统中的存在的故障。在通常情况下,系统出现故障会有一些预兆,所以,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样,在弱电系统的施工阶段不仅要对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而且在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运用最先进的检测设备随时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金红峰.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的一点心得[J].艺术科技,2007(3).

[2]戚韫韬.弱电系统中的管理及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

系统管理范文4

因此,尽管上述两分法的划分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但是依旧是目前通行的划分标准,。当然上述划分是存在很多缺陷的,尤其是不能反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因而,曾有学者提出把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划分为发达的与落后的,然后再根据其中介与市场的不同作用,划分为发达的银行主导型或落后的银行主导型,或是发达的市场主导型或落后的市场主导型。但是发达与落后的划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模糊的,因此这一划分并没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而把金融系统放在银行主导型的代表模式——东亚区域内考察,会发现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的金融系统都似乎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即金融系统开始不适应东亚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某种障碍,这主要表现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金融制度改革迟迟无法推进;韩国等东亚各国经受了东亚金融危机的洗礼;即使一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也积聚了高度的金融风险,金融制度的改革与转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每每反思东亚金融系统的问题时,往往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系统中的制度设计存在严重问题,是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产物,大量存在着金融发展理论中所提到的金融抑制现象,在很多方面已经与现实经济的要求相严重脱离,因而当其可以集中经济资源的优势已经耗尽的时候,其弊端便充分暴露出来,而成为制约东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而应该向美国学习,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将金融系统向市场主导型模式推进。不过从日韩改革的实践看,“美国式”的改革与转型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因而对于东亚区域内金融系统最终将向何种模式演变,是继续沿着目前这种自成一体的模式演化,还是向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靠拢还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这最终的演化结果注定不是人们事先设计的产物,而是各种力量相互冲突协调的结果。不过从国际发展的趋势看,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经济领域中某种程度的全球制度趋同的确正在发生,而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显然在目前占据了明显的上风。而从以往的国际经验分析,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也的确更具有效率,并更成功的经受了危机的考验。至于有人把东亚金融系统的危机完全归结于后发国家赶超战略的痼疾,笔者不能同意这种观点,因为美国也曾经是后发国家,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也是在经历了不断的危机与反危机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两种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封闭的,而是变化的、开放的,就该种意义而言,冲突和趋同都体现在系统演化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是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却蕴藏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不良资产经过大幅度剥离后依旧居高不下,尽管难度巨大,但是金融制度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已经开始了具体的实施,微观层次上的金融治理结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从目前的实践看,推动转型的创新主体依旧是政府,但是同时必须看到在这背后所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因素,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资本乃至民间金融的自发发展使得政府必须主动地推动这一制度转型的进行,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转型具有适应经济发展内在性要求的特征。由于中国经济已经紧紧地和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也脱离不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那么东亚金融系统真的会向着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演化吗?也就是当前两种模式的金融系统真的会走向趋同吗?而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吗?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二、文献评论

如果从金融系统、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对于金融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即mckinnon,shaw学派的研究。

gruleyandshaw(1955)提出金融结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开始强调金融中介在提供信用方面的作用;1960年出版的专着《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则提出金融系统对于一个社会能否有效的配置和运用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金融系统的存在是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则首次利用大量的跨国数据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有关衡量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基本命题,最后的结论是在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帕特里克则提出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类型: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转化;mckinnon(1973)、shaw(1973)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有很强的正向关系;提出了金融抑制的概念,并针对消除金融抑制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的主张,指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而金融抑制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严重的消极后果。在麦金农—肖的研究框架下,许多论文对于麦金农和肖着作中没有加以详细发挥的命题进行了严格的模型化。代表人物包括巴桑特﹒卡普尔(basantk﹒kapur,1976)、唐纳德﹒马西森(mathieson,1980)、马克斯韦尔﹒j﹒弗来(1978,1980)、尤恩﹒丘(1984)。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应用于劳动力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kapur——mathieson模型,揭示了典型的稳定化过程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态特征,考察了各种金融自由化工具对于经济增长率的绩效,开始把外贸自由化和外汇自由化引入到金融自由化中来。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思想是重要的,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的确需要适当的金融自由化。

在这个基础上,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其理论架构上侧重于内生经济增长和内生金融机构的分析。本斯文加与史密斯(bencivengaandsmith,1991)、博伊德和史密斯(boydandsmith,1992)、施雷夫特与史密斯(schreftandsmith,1998)、杜塔与卡普尔(duttaandkapur,1998)等分别从提供流动性、信息成本优势、空间分离与有限沟通以及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与约束的角度论证了金融中介的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布特与萨科(bootandthakor,1997)、格林伍德与史密斯(greenwoodandsmith,1997)等则对于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做了深入地探讨。格林伍德与约万诺维奇(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帕加努(pagano,1993)、列文(levine,1993,1997)、金与列文(kingandlevine,1993a,1993b)、列文与泽尔乌斯(levineandzervos,1998)、里甘与津格尔斯(rajanandzingales,1998)等在理论与实证上具体研究金融系统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三种促进机制,实证上分别检验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和银行相结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与行业成长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与企业的财务融资结构的关系。由此开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内生金融增长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所探讨的只是稳定状态下的金融系统发展,而对于金融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金融系统动态变迁路径没有进行任何深入的分析。

结合东亚发展模式与金融系统的实际,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金融发展理论分支——金融约束理论。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hellmann,murdock,stiglitz,1997)提出对于东亚金融系统颇具解释力的金融约束理论。该理论向上可以追溯到新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泰勒、范温伯根等(taylor,1983;vanwijnbergen,1983;buffie,1984;lim,1987)提出金融自由化将导致利率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和经济产出下降,并肯定了非正式市场在企业融资方面的重要性;丹尼尔和金宏宝(bettyc﹒danielandhong-bumkim,1996)从现金支付经济中金融二元结构的视角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要重视非正式市场的力量。斯蒂格利茨等强调了金融管制体制重构的重要性,并认为不同于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的金融限制(financialrestraint)带来了东亚的繁荣。不过其金融系统的整体设计不够完整,存在诸多盲点:如关于取缔强制存款的政策、外汇管制及汇率干预政策、外资及银行的引进政策等。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金融约束给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再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规避潜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促进经济发展。该理论也因为其过于强调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和操作性不强,而随着东亚经济的沉浮经历了鼎盛到停滞的过程。“东亚奇迹”时,东亚金融系统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东亚金融危机后则几乎被完全否定。世界银行(2000)认为期限错配和币种错配所导致的金融部门脆弱性是东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这主要归因于资本市场的薄弱。并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的几个先决条件:包括发展基础设施、交易系统和交易规则等。

系统管理范文5

PACS/RIS系统的建立是一项投资巨大、技术复杂的工程。目前的局限性除了一般中小型医院资金短缺外,就是建立后的维护和管理问题。PACS/RIS配置复杂,多数影像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与维护措施。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如各影像设备同时往主服务器上传输大量的影像数据,可能致使信息堵塞,服务器无法接收或存储图像,患者诊断信息丢失。再如影像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多基于TCP/IP网络协议,设备IP地址或端口号设置错误时可能导致影像设备与服务器连接失败,影响信息传输。

2本院PACS/RIS系统的基本构成

2.1系统主要硬件和软件配置包括登记工作站,医学影像工作站,放射科数据中心服务器,海量存储系统,以及相应的患者登记信息模块、数据统计模块和数字图像传输模块。2.2外接设备本院PACS/RIS共连接医学影像设备11台:包括GE公司(TMR1台、X线机1台、CT2台);柯达(CR2台、DR2台、激光相机2台);飞利浦(DSA1台)。

3PACS/RIS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经验

3.1系统的管理和维护3.1.1影像工作站影像工作站在日常维护中要注意专机专用,严格权限。管理影像工作站安装有PACS/RIS客户端软件,在系统及软件一次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各工作站进行系统备份到其他分盘,同时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在远程工作站上,做双重准备,在系统出现崩溃时通过本地备份或远程备份迅速地恢复。3.1.2服务器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是采用的双机热备方案,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用另一台及时切换。但是存储服务程序的磁盘阵列只有一个,这就要求做好磁盘阵列的备份,同时RAID卡、网卡、内存板等PACS/RIS服务器其他配件也要求做相应备份,一旦发生故障,可在第一时间解决。3.2网络的管理和维护3.2.1网络设备PACS/RIS系统运行时,数据传输量大,对核心交换机的要求比较严格,应采用带千兆光纤口的三层交换机,同时保证冗余配置,以便在发生故障时,用最短的时间切换。另外,配置ups电源,缩短交换机重启时间,并准备冗余的光纤和网线,以便在线路出现故障时及时恢复。3.2.2信息管理PACS/RIS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医学影像资料以电子形式存储,一旦丢失或破坏,难以恢复,因此对影像信息的维护必不可少。除了对影像数据库文件定期自动备份外,本院使用大容量USB硬盘做额外备份。3.2.3网络安全本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维护PACS/RIS系统的网络安全:①建立安全访问程序,采用多级保护方式建立保密程序,所有影像数据由专人负责导出,并规定权限内人员方可查阅,以确保影像数据的安全性。②安装可靠的服务器版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的补丁,同时安装安全管理软件,对网络层、所有终端的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防止病毒入侵。3.3做好使用记录由专人负责每天检查各连接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系统日志,并对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异常状况做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设备工作时限,工作量,硬件更新,软件升级,设备维修,以及资料备份情况。为PACS/RIS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积累宝贵经验。

4结语

系统管理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3—2012年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上报的妇幼卫生年报。

1.2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中计算分析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首先对兰州市2003—2012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分别做线图描述发展变化趋势,定性比较城区和郊县各死亡率变化趋势是否一致,并做卡方趋势性检验。对早检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母乳喂养率等指标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以定量反映二者是否存在相关性,其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05。

2结果

2.1兰州市妇幼健康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2012年兰州市婴儿死亡率为6.7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47‰,孕产妇死亡率为16.76/10万,与2003年相比较,分别下降了63.19%、62.44%和58.91%。不论是城区还是郊县,3项指标均有所下降,郊县降低的幅度大于城区。由图1可知,2003—2012年兰州市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城区和郊县差距较大,城区婴儿死亡率明显低于郊县,2008年以后城区和郊县差距逐步缩小。由图2可知,2003—2012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郊县死亡率高于城区,2008年以后其差距逐渐缩小。由图3可知,2003—2012年兰州市孕产妇死亡率除2007年城区高于郊县外,其余各年份均表现为郊县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区,死亡率总体下降,但其间有小幅波动。

2.2兰州市妇幼保健系统管理率变化情况

由表2可知,经χ2检验,兰州市2003—2012年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等各项指标不同年度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随着年度增加而增加的线性趋势。从总体来看,兰州市2012年各项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与2003年相比,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增长了46.35%、27.69%、95.93%和39.52%。反映出妇幼保健工作状况的基本指标郊县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城区。由图4可知,兰州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以前郊县低于城区,自2008年以后,郊县和城区系统管理率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呈现上升趋势。由图5可知,2003—2012年兰州市住院分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8年以前,郊县明显低于城区,且差距较表12003—2012年兰州市妇幼健康基本情况大,在2010年以后,郊县和城区的住院分娩率基本上都达到了100%。由图6可知,2003—2012年兰州市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以前,郊县明显低于城区,且差距较大,2009年以后,管理率差距明显变小,2012年基本达到一致。由图7可知,2003—2012年兰州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以前郊县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低于城区,且2008年之前差距比较大,2010年以后,郊县和城区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基本一致。进一步分析了孕妇早期检查与新生儿死亡之间的关系,经Sperman秩相关分析,早检率与新生儿死亡率之间呈负相关,即随着早检率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且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r=-0.839;分析孕产妇系统管理与母乳喂养之间的关系,经Sperman秩相关分析,系统管理率与母乳喂养率之间呈正相关,随着产妇管理率的提高,母乳喂养率也随之增加,r=0.903,P<0.01。

3讨论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卫生状况和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2003年相比,2012年兰州市婴儿死亡率在原基础上下降了63.19%,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58.9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2.44%,且各项指标降低的幅度郊县均大于城区。兰州市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同期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平均水平[4];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已经提前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5]。兰州市妇幼健康工作尤其是郊县的工作绩效显著,这与国家不断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扶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广“降消”项目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以及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6]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有关,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兰州市农村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兰州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等反映妇幼保健状况的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均呈现随年度增加而增加的线性趋势,且各项指标的提高均表现为郊县增长的幅度大于城区。郊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提高显著,这主要是由于2003年时医疗保健服务条件较差,妇幼保健人员少,对保健知识宣传不到位,孕产妇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较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孕期早检、住院分娩以及系统管理率低,所以干预后的效果就更为突出。近些年来,兰州市注重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完善制度措施,加强保健人员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家、省市妇幼卫生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等,促进了基层妇幼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郊县3岁以下儿童的系统管理率2012年较2003年增幅407.49%,系统管理率已经达到90.08%;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母乳喂养率也相应提高,也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

上一篇现代短诗摘抄

下一篇电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