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管理

人文管理范文1

本文概述了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了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高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水平的途径: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强化社科研究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发挥校级社科项目的示范导向作用;提升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

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

一、引言

人文社科科研是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基础。[1,2]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宣传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等历史任务。[3]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响应政策要求,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投身于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之中,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归纳挖掘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开拓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理工类学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现状

理工类大学是以理科和工科为主,即以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为主的学校。[4]人文学科在理工类学校属于弱势学科,其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具有重要的发展机遇。清华文科的恢复和发展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在国内外的地位日渐升高,这一点已成为全国人文社科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5]根据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进一步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规划和管理,学校成立了文科建设处,它对清华的人文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清华人文学科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坚持了协调发展和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和思路,[6]所以在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行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学校已有的10个学科门类中,人文社会学科占到了7个。同为理工类学校,清华大学发展人文学科、推进科研工作的思路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人文社科研究起点低,底子薄学校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与文科为主体的或综合性的一流高等院校相比,在人文社科学科建设、研究水平、综合实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人文社科研究起点低、底子薄。形成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是学校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所以,学校人文社科学科水平、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对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人文社科的研究氛围不够浓厚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队伍规模较小,更多人致力于教学工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科研学术自信不足。一小部分人已意识到,改变现状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内因,即个人的挑战、突破与超越,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学校现有的研究平台和条件,无法实现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和研究水平的突破。呈现出对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相对较高水平研究项目的申报积极性不高,项目申报中缺乏对内容质量、格式规范的精益求精的执著。

3、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素质有待增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素质包括人员的个人素质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两大方面。在当今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部分社科研究人员对科研发展自我定位不准、学术方向凝炼不足、科研团队构建不力,不能做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不能更好地将时代需要、国家需要、政府需要和个人的科研专长、学术兴趣有机结合,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拓宽视野,将个人专业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有机交叉融合。表现在项目的科研选题、课题论证等申报内容的创新和质量上,还表现在项目申报书、项目论证等申报材料形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4、高水平人文社科项目获准率不高纵观学校2007-2015年度,能体现社科研究水准的高水平社科项目的获准情况,如国家社科基金,共立项8项:重大项目子项1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西部项目5项,未实现质的飞跃式的发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一指标,始终没有突破。在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申报获准方面也未实现零的突破。

四、加强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队伍建设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开展培训会、报告会,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学习培训。举办座谈会、交流会,搭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整合资源,探索人文社科研究团队建设新模式,发挥研究团队合力。加强高层次人文社科人才引进,尤其是加大经过高层次、高水平科研工作历炼的优秀博士的引进力度。加强对获批立项的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广泛宣传,对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的大力推介。

2、强化社科研究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作为系统工程,完善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学术成果奖励、科研经费配套等各项规定,逐渐加大对人文社科研究的激励和引导。人文社科类项目科研经费相对较少,且自筹项目在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立项中占有一定比例。为调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积极性,可对自筹项目和结项优秀的项目进行一定科研经费支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通过单位工作考核评估和个人工作考核等导向,努力营造学校浓厚的人文社科科研氛围。

3、发挥校级社科项目的示范导向作用学校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有两类:一是科研培育基金项目-人文专项;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科研培育基金设立于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设立于2012年。学校抢抓机遇,把握契机,积极响应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号召,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专门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项目。校级项目的培育、繁荣发展等功能正在逐步显现,可仍需不断探索与规划,须启动校级项目的申报政策调整以及中期、结项等项目的管理政策调整。

4、提升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以拓宽项目申报渠道、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优化社科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升学校社科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制定、公布项目格式审查要点,严把资格、格式审查关。通过科技处网站、科大科技管理亲友团群、西科大-人文社科群、广讯通等途径做好申报信息工作。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要求均不超过35周岁。年龄就是优势、年龄就是机遇。做好社科研究人员情况摸底,重点动员,分类指导。

五、结语

理工为主的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提高科研的意识普遍增强,理工科的文科建设必然成为理工科大学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成为一种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趋势,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引起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了西安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努力促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宗友,季正矩.十以来“中国梦”研究述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4.193-198.

[2]詹小美.中国梦价值认同的当代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4.04.1-8.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特色与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02.1.

[4]肖滨,沈文.理工类大学的人文教育现状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8.112-113.

[5]李强.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清华文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3.30-33.

人文管理范文2

一、学会倾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倾听是一项技巧, 是一种修养, 甚至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应该成为每个校长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自觉, 倾听也是校长必不可缺的素质之一。懂得倾听, 不仅是关爱、理解、尊重, 更是调节校长和教师关系的剂。很多校长都不乏这样的经历, 有的教师愤愤不平地找你评理, 你不需要跟他讲理, 只需认真地听他倾诉, 让他把情绪宣泄出来, 表达他的不满。当他倾诉完时, 心情就会平静许多,然后, 你也许不用作任何决定, 问题很可能就解决了。我刚到一所学校担任校长的时候, 有不少教师找我反映问题, 因为我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太少, 很难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尽管如此, 我巧妙地运用了倾听的技巧, 不论教师反映什么问题,我总是问他们: “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于是他们会提出各种方法, 在仔细地倾听他们的谈话中, 我了解到很多情况, 然后就可以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他们总是满意地离去, 心里还想着这位刚上任的校长真是了不起呢!事实表明, 掌握倾听的技巧, 有时比多说更为重要。做个好听众、注意倾听, 这是一门艺术。实际上, 善于倾听还有两大好处: 倾听让人感觉你很谦虚; 倾听你会了解更多的细节。但倾听不是一般地“听”, 而是用心去“听”, 这是一个优秀倾听者的典型特征。倾听者要善于在讲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 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倾听者不要急于作出判断, 而是感觉对方的情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 总结已经传递的信息, 权衡所听到的话, 有意识地注意非语言线索, 询问而不是质疑讲话者。在倾听过程中要带着理解和尊重, 并注入感情。

二、讲究说话的语言艺术

(一)真诚

古人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在观看影视、戏剧节目或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 之所以能够被里面的语言和情节所感动, 多是因为真诚。如果没有生活, 胡编乱造, 可能就不会吸引人。校长在和教师交谈中不能拿架子、耍官腔, 要有真实的情感和诚恳的态度, 这样才能使人相信, 只有使人相信,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真诚, 需要庄重而不能轻浮, 要认真负责而不能信口开河。有些校长为了使人相信, 往往把话说得过了头, 甚至采取发誓、赌咒的方式以表示自己的真诚, 这是不可取的。过了头的“真诚”, 往往起到的是反作用。

(二)慎重

一是不能轻易许诺。不能轻易向教师许诺一些不该许诺的东西。谈天说地可以轻松愉快, 谈到关键问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尽管可以用轻松的语言来讨论, 但表态时不能马虎。如果在关键问题上轻易作出了承诺, 事后又不能落实, 就会在教师心目中形成信用缺失的不良印象。二是不要轻易拒绝。交谈中教师往往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或条件, 其中有些交叉的利益关系一时难以消化和理顺。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考虑的空间, 一般不要一口回绝, 这样既能够显示对对方的重视, 也能利用时间争取主动。三是不能把话说绝, 要给自己留下退路或者回旋的余地。

(三)巧妙

这个巧妙不是轻浮的花言巧语, 而是庄重的语言技巧。巧在语言上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能巧妙地打开对话的大门, 让对方愿意和你交流; 二是能巧妙地接受和拒绝对方的意见, 不论是接受或拒绝, 对方都能认为是通情达理的; 三是通过巧妙的语言化解双方的分歧。

(四)和气

说话和气, 是人的一种美德, 直接体现着一个人的良好素养, 是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门票”, 是打开事业成功大门的“金钥匙”。但和气不是客气, 而是要和蔼, 和蔼才能可亲。语言不仅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如果掌握了这门艺术, 说不定这张“好嘴”真能起到“好胳膊好腿”都起不到的作用。

三、做教师的心理“按摩师”

人文管理范文3

关键词:制度管理 人文管理 班级管理

一、制度管理:班级管理的永恒基石

在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发生在新学期开始),制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新学期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刚刚起步,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群体良好风气尚未形成。这时班主任通常要借助于制度管理,约束师生的行为,帮助他们逐步养成习惯,把遵守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为,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即使在班级管理的成熟阶段,制度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管理手段。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又参差不齐,所以班级工作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体系管理下,才能避免紊乱。由此可见,制度管理应是班级管理的永恒基石,有了它才能改变班级管理的无序状态,消除“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混乱局面,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人文管理:学校管理的活力之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对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尊重、信任和宽松的发展环境。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坚决摒弃“不打不成才”、“不磨不成器”的错误做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文管理。实施人文管理,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学习上鼓励,班级活动上支持。生活上帮助;二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摆正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大胆放手、放权,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三要引领学生各方面发展。对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莫过于引领他们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要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个有利时机,整合个人与学生发展目标,采取“教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策略,帮助学生加速各方面发展步伐,让他们的学校人生更加精彩;四要发挥管理者榜样示范作用。班主任首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有机融合: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

在班级管理管理中,只有把制度管理的“刚”与人文管理的“柔”有机融合,舞动起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双色飘带,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刚”中有“柔”――制度形成发扬民主。学校规章制度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制度试行过程中,再根据教师的实际反应作恰当的调整后最终实施。这种“取之于师,用之于师”的规章制度不仅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而且更易于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制度内容体现人文。制度管理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其价值取向是人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必须以人为本,要与人尊严、自由、情感、发展联系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人性化”的制度,而不是束缚人发展的“牢笼”。当某些制度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就应该及时修订。“活”人不能被“死”的制度捆绑住。

制度操作彰显人性。制度管理是刚性的,但不是僵化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人性化的操作策略,触摸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的生理和情感需求,保护他们的积极情感,消除他们的消极情感。操作过程切不可简单粗暴,要尽可能取得教师的理解,多一点透明度和人性味。非原则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对事也对人”?目的只有一个: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

人文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一、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或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重视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显然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感性,艺术比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科学讲的是理性,艺术更富于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内涵

人文关怀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尊重人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独立。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人的自身价值,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观念、行为和制度的主体,尽其所能地来满足人的合理的需求,使其达到自身合理需求的满意度。在这里,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图书馆特有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贯穿于图书馆始终,是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一)读者用户

读者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享有法律赋予的相应权利。大体包括:平等的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自由选择文献的权利,信息知情权,参与权,安全保障权等,图书馆有义务对读者的合法权利进行保障。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不仅体现了图书馆的工作宗旨,也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图书馆应该高举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服务的旗帜,突出关怀读者的精神,谨慎的坚持读者机会均等,让社会整体中的每个人都能经过图书馆的服务而获益,这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根本目的。

(二)图书馆员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实践人文关怀第一层面。图书馆搜集、收藏的文献信息是人类活动和智力的结晶,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这些文献信息通过人(馆员)的系列活动后,再服务于人(读者和用户)。因而,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服务和精神都要通过具体操作层面的图书馆员才能得以实现,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实质上是从人到人,如此循环反复的过程。读者用户思想意识里的图书馆形象,不仅仅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建筑、先进的设备、丰富的文献信息,也不仅仅是图书馆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威、图书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等,读者用户意识里的图书馆形象主要是图书馆员通过自己的劳动提供给读者的服务,读者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的服务及其效果。如果图书馆员情绪低落、态度恶劣、言语粗俗,读者用户是不可能获得自身需要的满意服务的,图书馆的公众形象也就大打折扣了。由于图书馆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具有双重性质的身份,因而,图书馆员理所当然是图书馆开展人文关怀的另一重要对象。

三、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图书馆的各种活动中,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永远居于首位。我们常常讲“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响当当的口号就是以人文关怀作为底蕴的。如果缺失了人文精神,没有了人文关怀,图书馆就必然背离其存在的宗旨,迷失其发展的方向。读者固然看重图书馆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同样也看重图书馆那弥漫着浓郁人情的人文环境。

在现代社会,图书馆所缺少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而是人文关怀。技术可以引进,资源可以积累,惟有人文关怀不是可以购买或移植的。为什么我们提倡“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过去追求读者的“地位”这一现象,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因此,图书馆服务必须从以文献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以人为本的管理,是高层次的管理,是管理现代化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就要体现人文关怀。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有两个方向的内容:

(一)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有些人奉行的是以书为本的管理。在网络环境下是以现代化技术设备为本的管理,缺少人文关怀,始终没有步入以人为本的管理层次。不是“读者至上”,更不是“馆员至上”,而是“物质至上”。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对待藏书,图书馆用分类法对之进行分类,每一本书都能获得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去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编目和检索系统著录并编排每一本书,使之不至于被埋没和遗忘:他人就不同了。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人的分类法,可以详细到二级、四级类目,对人进行精确的分类。更没有编目和检索系统,根据人的“知识”和“才能”进行检索。人们往往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自已的位置。

有些图书馆管理者不能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造成从事图书馆具体工作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自然状态是动物状态,而人文状态则是指人具有一种超越性。这种文化超越性的涵义要比精神超越性广泛得多。有了这种超越性,人才能够去创造,才有了今天的文化,而这种超越性的核心就是自由。所以,无论从物质方面或是从精神方面而言,自由都是文化产生的一个根源。

(二)对图书馆读者的人文关怀

对到馆读者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读者,明确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2.了解读者需求;3.诚实地对待读者。对于某一方面的资料,图书馆有还是没有,要如实相告,不得敷衍塞责,推诿扯皮;4.热情相助。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读者需求无法满足时,也要指引读者到别的图书馆或系统查找;5.阅览室和书库使用要充分、适当。不充分是对资源的浪费,不适当是对读者健康的不负责任。例如,阅览室和书库读者密度过大,就是一种“不适当”。这样极易造成“流感”等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其后果不堪设想;6.应为到馆读者提供饮水和食品,收取合理的费用。“免费服务”是指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是免费的,并非一切服务都免费。比如复印,还是要收费的;7.对于残疾人、儿童、失去自由的人等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要首先和重点满足,要有政策的倾斜而不是歧视;8.要充分体现出平等、自由和免费使用的图书馆精神;9.要注意保护读者的隐私。主要是对借阅记录要保密。

总之,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讨。人文管理必定会使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必定会使我们的图书馆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刘红.浅谈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人文关怀[J].重庆图情研究,2007(3).

人文管理范文5

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其繁复性和枯燥性,使得许多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压力之下带着自己的情绪工作,从而疲于应付档案管理工作。因而,转换态度,调整心态,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每天的工作,寻之以道,渐渐摸索管理的技巧,在细节上突破改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管是资料整理、保存还是检索,都要使使用者方便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信息为目的,对档案管理细节,既要分类明确,也要保证各档案资料之间的相关联性。

二、档案管理中人文精神渗透的作用

(一)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人文精神不是只包含崇高的精神、高贵的品格,更需要的是档案管理者具有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能够创造性的工作。在档案管理中,也需要管理者发挥个人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辅助管理工作。兴趣爱好是个人跟随自己喜好,喜好做一件事情。档案管理工作者在自己状态不佳时可以调整自己心态,试图将档案管理中的一些技巧培养成个人兴趣,逐渐主动摸索经验,积累专业知识,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意志,是指人决心达到某种目的产生的心里状态,代表了人的立场、底线、信仰。往往通过努力、奋斗争取想要的东西。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意志足够强大的会坚持自己的意志,严格对待自己的工作,坚定自己的处事作风,在工作上严肃执行有关的规定,恪求自己一字一句的准确性,使自己工作上不出现误差导致档案管理资料上的差错。性格,是指人在行为处事中表现出主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多包含了个人思想的反射,性格中也包含了道德的映射。它是一个人个性中的核心部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对人热情真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待问题沉着冷静,有严谨的作风等等,将这些带入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涨工作热情,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二)培养档案管理创造性精神

长期以来,由于各档案管理部门存在档案管理模式的差异,和人文因素的不足,影响了当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目前,有的文书档案是将成套的文件拆开再进行整合,实行一文一栏,以“件”为单位处理,而这种分类管理方式不利于使用者在查找资料时,资料之间的相关联性的搜索,违背了“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的档案工作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主动探索有创造性的档案管理方式,创造方便管理,使用者方便搜索,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馆藏系统奠定基础。

(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积极主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会主动的思考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点子、办法,节约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档案管理者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生着不同的事情,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因而需要他们积极地关注媒体最新新闻,了解社会大事件;广泛收集民间文化档案;把握时代节奏,了解国家时事;积极参加社会大型活动,做好大型活动等形成的档案准备工作。

三、档案管理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成果

(一)优化档案管理程序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事物的关键都是由细节构成。很多企业看一个员工是否得力,很多是从细节上看出一个人来。大体方向的掌握容易,细节的把握也很重要。对于用户来说,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用途是方便人民检索资料,也是为了保存历史档案、信息资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资料的征集、档案保管和文件检索,是主要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方便使用者快速地搜索到所需要的资料。因而这之间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努力,使得在既不影响档案管理分类的情况下,使用者又能方便快捷的找到资料信息。

(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针对目前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道路上的问题,档案工作管理者更应该乐于投身于这繁琐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者不仅要克服繁重的任务量,还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化。既要有专业化能力,也要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快乐的工作,彰显人文情怀,也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人文精神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体现以下几点:一、敬业。工作上做到一丝不苟,以还原档案事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在繁杂、枯燥无味的工作任务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事务,工作效率会提升很多。二、保持终身的学习能力。在当前档案部门软件不一,档案电子信息化要求统一规范档案管理的形势下,保持终身的学历能力,也是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三、实事求是。本着以尊重科学,尊重历史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不确定的要主动验证,追求真理,坚定不移地维护档案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始终以乐观、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也不会那么无趣,工作效率自然稳步提升。

四、结语

人文管理范文6

关键字:人文关怀;视域;高校管理

一、人文关怀视域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人文关怀就是根据大部分人的思想和精神来确定一些路线和做法,给人的价值体系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人文关怀视域就是在人文关怀的范畴内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另一个领域的事物变得更加优秀和完美。

二、人文关怀视域融入高校管理的措施

将人文关怀融入到高校的管理当中,需要遵守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民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进行详细的介绍。

1.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人口主力军,高校的当中,学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管理方面,所以要做好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那么怎么才可以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呢?本文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大学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要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同时这个时期是他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所以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就要迎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首先应当开展与职业、社会、人际关系和情感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在课程当中全面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其次可以开展师生交流日,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人翁和主力军的作用,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融合人文关怀视域的管理;最后,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要积极的给予帮助,体现高校的人文情怀,同时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

2.深化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

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提升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所以深化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管理工作之一。第一,可以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政治教育,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要求;第二,要完善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传统的政治教育往往很注重人的工具价值和社会价值,很少会提到人文价值,所以深化政治教育,就是要让政治教育中的人文价值教育同工具价值教育和社会价值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人文价值的认识,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让人文价值教育体现在理论水平,也要让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行动当中;第三,深化政治教育,强化学生主流价值观,要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上文提到了,学生是高校中的主力军,但是在教师上的人文管理也不能忽视,可以说,教师是整个学校的领头羊,所有的学生都是由教师带领,所以要想让高校的整个管理具有人文关怀,教师方面同样不能忽视。所以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当前高校的发展方向。首先,教育者需要对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注,这正是当前高校所缺失的部分;其次,对教育者的人文素养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训,让每一个教育者都具有专业的人文素养,让教育者对学生能够给予很多的专业人文关怀;最后,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这也是教育者人文素养的体现,所以在和学生关系建立的过程当中,也是提升教育者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4.建立科学的考查系统

要想将人文关怀很好的融入当前高效管理,就要建立科学的考查系统,对学生进行考查往往是很多高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所以建立科学的考查系统,是人文关怀视域下进行高效管理的重要体现。管理者在建立考查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考查系统的建立,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得到提升,并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那么怎么建立科学的考查系统呢?首先是要体现人文关怀,其次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最后要定期对考查系统的成果进行定期的评价,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5.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

再好的管理制度和模式也需要管理人员去执行,所以在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管理也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所以要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第一,校领导要对执行的结果进行定期考核,督促其认真执行管理职责;第二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让管理体现出强有力的人文关怀,主要是在管理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第三要将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公开,让管理做到公开公正,并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保证管理执行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所以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是将人文关怀融入到管理中的强有力保障。

三、结语

总之,现在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深化改革,高校的管理也应当趁着这个契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改革,通过改革让高校的管理更加具有人文元素,将更过的人文因素考虑到管理当中,对高校管理的提升和改革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一定能够为高校的改革和提升吹来一阵春风,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高校为社会和国家培育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王晓龙.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42-44.

[2]邢雪峰.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经验谈[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3:225+247.

上一篇金色花

下一篇考察报告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