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1
关键词:生涯;规划;生涯人物访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 “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大学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要,各高校逐步更新传统的就业工作思路,以“劳动力市场”为靶向,引导广大学生增进对自我及职业世界的了解,进而帮助他们进行正确而合理的职业选择。在职业信息的探索方面,也由传统的静态资料获取途径向动态资料获取途径转变。“生涯人物访谈”可帮助学生获取更加全面、生动、直观的职场信息,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实践性,实现“人职匹配”。
一、生涯人物访谈的内涵
舒伯(Super)是生涯发展论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他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历程,统合了人一生中各种职业与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除了职位之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退休者、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等。[1]基于此,生涯人物访谈即对目标职业中的从业者,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其自我发展形态。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生涯人物访谈的概念为:通过与一定数量的职场人士(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职业从业者)面谈而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的一种职业探索活动。[2]
二、生涯人物访谈的意义
(一)丰富职业信息,增强职业认知
通过与生涯人物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在校大学生可从访谈对象的现实说法和切身经验中获得大量的宝贵信息,这些信息更加具体、真实,能够帮助大学生丰富对目标职业的了解,帮助他们获取最新的职业信息。也可以通过访谈,帮助大学生验证已有信息的准确性,帮助他们调整自身对于职业原有的认知。
(二)发展职业关系,培养社交能力
“访谈”能够引导学生接触目标职业中的人,进行原始的人际关系开发、建立职业人际关系网,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招聘信息和录用机会。同时,通过与这些社会经验丰富、从业资格深厚的人接触,能够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交及应变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深化自我认知,完善求职准备
深入、全面、准确地开展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慎重确定目标职业,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生涯人物访谈会提升访谈的指导价值,同时生涯人物的访谈又促进自我认知的深化。通过人物访谈过程,可以使学生重新了解自己,促使大学生对照职场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四)操作性强,激发学生兴趣
广大学生即是生涯人物访谈过程中的教育客体,又是生涯人物访谈的实施者。这一教学方式增强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操作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信息多元化,利于教学资源共享
学生们会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呈现出个体差异,在目标职业的选择中呈多样化趋势,因此会在访谈中获取多种多样的职业信息。这些可以更丰富地充实教学案例,信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六)对接职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生涯人物访谈使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使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展开,不断调整育人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培养有用且好用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
三、生涯人物访谈的操作流程及指导要点
(一)引导教育对象开展自我探索
在进行访谈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自我探索。可借助一定的测评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试、决策风格测试等)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做全面了解,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目标职业。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广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在引入测评工具时,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测评工具的类型,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了解测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对于测评结果给予合理解释。
(二)协助教育对象做好访谈准备
(1)确定访谈对象。在确定目标职业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确定访谈对象。帮助学生从家庭的社会关系优势、专业实习实践优势、历年毕业学生从业优势等方面入手,选择能够联系到并接受访谈的对象,尽量选取行业中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人物。
(2)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前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生涯人物的相关信息,如:所在企业、所在职位、所获奖励、发表的文章、重要讲话等。广大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通过报刊、媒体、网络等方式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为访谈的实施提供帮助。
(3)精炼访谈提纲。要根据约定的访谈时间,合理设计访谈提纲,可从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所需技能、发展前景、从业经验等方面开展。在问题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根据对问题的关心程度进行排序,有重点的推进访谈。另一方面,注重问题的精炼,一般控制在10个以内,不宜过多,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4)联络访谈对象。在实施访谈计划之前,积极联络访谈对象,确认访谈具体的日期、访谈时长及具体的访谈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书信或者电话的方式,与访谈对象进行初步的接触,进行必要的自我介绍说明访谈的意图,并表达感谢,为进一步实施访谈计划奠定基础。这个环节易被忽视,但往往极其重要,这个环节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学生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提高访谈质量提高访谈效率加分。
(三)督导教育对象实施访谈计划
(1)掌握访谈技巧。做好生涯人物访谈,不能仅局限于访谈的内容,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访谈技巧。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使学生在与访谈对象见面的第一刻起,就被访谈对象接纳,从而为打开良好的访谈局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访谈的形式,切实指导学生掌握人物访谈的技巧:找准访谈的切入点,从访谈对象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开始;在问题的设计方面,要尽量具体,不要过于开放,尽量口语化、通俗、易懂;学会适时调整访谈内容;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打破僵局、层层推进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应对访谈中出现的突况,如:访谈对象突然表现出对某一问题的异常敏感使访谈受阻,访谈过程中有突况访谈无法继续等。通过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可以保证访谈的正常实施,也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为访谈对象留下良好印象。
(2)紧扣访谈提纲。因在实施访谈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所以拟定的访谈提纲往往比较全面、系统。要使学生将访谈提纲熟记于心,在实施访谈的过程中,既能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调整,又能始终围绕提纲层层深入,利用有限的时间尽量多的搜集有用信息。可以在访谈的最后,请求访谈对象推荐一位或几位可接受访谈的对象,以此来丰富和充实访谈的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职场信息。
(3)适度跟进。访谈结束后,教师不要疏漏一个环节,即指导学生给予适度的跟进。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访谈对象表示感谢,感谢对方能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并给予中肯的意见。此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这些访谈对象中,有的是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有的本身就是行业或企业的领军人物,在学生今后的应聘中,可能就是决定人员去留的主考官,能给他们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也会对学生今后的求职有一定的帮助。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与访谈对象建立长期联系,但也要注意把握尺度,避免引起对方反感。
(四)指导教育对象梳理获取信息
(1)归类呈现。访谈结束后,要注重信息的归类呈现,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基础上,可以将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分类。学生在归类整理信息的同时,会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生涯的理解,使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内化。教师也可按照教学的需要,将访谈信息按照职业分类进行整理,以便在日后指导学生了解职场信息时,能够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案例。这些信息更加前沿、具体、形象、生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和课堂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做好访谈后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2)总结分享。指导学生总结自身在访谈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的了解、在访谈中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收获,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可以汇报演讲、座谈、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这种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在信息共享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参与教学、投身教学的主体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教学成果得到巩固强化。
综上,生涯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有效实施,将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就业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使生涯人物访谈成为在校大学生认知与实践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效用。
参考文献:
[1]Super, D .E.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 Frame for
Research[M].New York, Columbia Uniersity,1957.
[2]Super, D. E.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M] .New York, Harper,1957.
[3]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6.
[4]张凤,赵敏.大学生就业与发展实务[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10.
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2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问题 对策
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的重任。加强和改进民族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增强民族高校学生的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总结其课程开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若干建议。
1 关于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体系的思考
1.1 该校课程体系介绍
该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在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第一章绪论职业生涯与大学生人生发展,二至五章分别从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性格探索、职业技能探索和职业价值观探索四个层面展开探讨,第六到八章内容分别是职业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决策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在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和参加招聘会。其中生涯人物访谈要求要求每三个人一组,寻找本专业在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了解其大学学习经历,求职经历以及工作现状,通过访谈增强自己职业规划的意识,了解规划方法,明确目标。访谈后需要以PPT形式对访谈进行展示,要求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每组时间三到五分钟。参加招聘会要求同学们实地参与招聘会现场,感受面试环节和招聘氛围,并将参加招聘会的感想形成书面文字。
1.2 加强和完善该校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始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为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各个高校在实际操作中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均总结了不同的实践经验,但总体而言,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建设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而理论界的研究也尚未形成权威性的结论。“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专业,作为一个体系的共识还未形成,高校对职业指导课程在职业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够。
中南民族大学对于学生的早期生涯规划指导较为重视,除了在学生中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开设了职业规划的内容。但目前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一方面,受制于课程安排,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尚无法对所有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目前的做法是,在大一的上学期对法学院、文传学院等文科类学院开课,而对于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理工科学院的学生只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学生普遍反映希望在入学伊始开设课程。另一方面,高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分配学时。
2 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师资队伍的思考
2.1 建立专门化队伍
学校为了开设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门设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研室,隶属于学校招生就业处。学校形成了一支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为主题,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管理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老师为辅的师资队伍。以2013年上半年,通过学生网上挑选的方式,共有20名老师得到了授课的机会。这些老师全部为各学院的一线辅导员老师,他们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有着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了解学生特点和专业情况,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较为顺畅。但是,辅导员老师承担着大量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的工作,能够投入到教学和教研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讲老师只能是他们的“副业”。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往往被成为是学校政工干部的“蓄水池”,人员调动较为频繁,这些往往不利于保持队伍的稳定,影响教学效果。
2.2 提高专业化水平
“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是就业指导的较高阶段,要求从业人员不但具有扎实的就业指导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技巧,对人力资源管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中,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从业人员对于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也缺乏全面的了解。”①在该校本年度任教的20名老师中,仅有个别老师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大部分老师的教育背景为经济、法律、管理类等等,对于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等专业知识较为匮乏,而这些知识对于职业规划而言又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增强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培训,校外学习等方式对现有老师进行培训。然而面对学生对于职业规划、职业咨询、求职技巧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这一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才能使得该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3 关于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思考
由于课程理论性较强,在内容安排上,如果任课老师习惯把重心放在理论讲解上,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理论讲授之外,老师们更应该选择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方法,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较少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学生对职业世界认识深度明显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于其它纯理论的专业课程,而是一门实践和指导性很强的课程,针对当今大学生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应不断丰富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为基础的内容,增加其实操性和实践性,尤其要与社会接轨。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多种并举,相互穿插,使学生在活跃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教学活动宜采用单班授课,项目任务活动采取分小组进行的方式。应当注重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幻灯、电教片、网络教材和实物有机地融为一体,重视加大课程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②为了保证课堂讲授效果,学校在要求讲该课堂设定为集理论课、体验课、经验课为一体。通过测评工具、人物访谈、见习实习、拓展训练等等方式帮助学生开展职业世界的探索。鼓励老师在课堂讲授讲授之余,多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
注释
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3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手机短信的普及性传播,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传递信息的需要。同时,作为人际传播媒体的典型代表,手机短信的传播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日益深远。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测量技术,为理解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网络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测量工具。②所谓社会网络,是指“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③通过社会网络,人们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④社会网络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社会人物关系、研究组织通信行为、发现和理解社会结构等。⑤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已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的手机短信,在人们社会网络的维护和拓展中,是否起作用?作用的方式如何?本研究对手机短信传播的探讨,将从短信传播的频率、主要目的、内容和结果等方面展开。本研究把社会网络操作化为个人社会支持网,即个人能够获得各种资源(如信息、物质、友谊等工具性或情感性帮助)的社会关系。⑥
本研究的具体问题是:手机短信在固有核心关系维护上的影响如何?在不同核心关系的维护上,手机短信传播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有何不同?手机短信在新的社会关系拓展上的影响如何?与固有核心关系的维护相比,在新的社会关系拓展中,手机短信传播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有何不同?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复旦大学30名本科生进行研究。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较为频繁,同时其社会网络相对简单,适合、便于研究,且符合本研究作为探索性研究的基本要求。手机短信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问题,深度访谈法有助于取得被访者对研究者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一手的可靠研究资料。
30名本科生分布在4个不同年级,18个不同专业,文科和理科的比例为1:1,男、女比例为1:1;他们都有健在的父母、确定关系的恋人以及朋友。所有被访者使用手机的时间都在3年以上,且使用手机即开始使用短信。被访谈时,其中24名被访者每月收发短信300条以上,即平均每天10条以上;6名被访者每月收发短信300条以下。
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社会支持网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参考张文宏等的相关研究,⑦从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实际出发,将他们社会网络的固有核心关系界定为恋人关系(对应张研究中的夫妻关系)、父母关系、朋友关系(和同学关系有高度重叠)。⑧
二、访谈结果
1.大学生与固有核心关系的手机短信传播
与恋人的短信传播
所有被访者都使用短信与恋人联系,主要目的有表达爱意、关心生活以及处理具体的事情。
“我和我男朋友会用短信来说说心里话,有的时候,当面不好表达的,短信里说,这种方式更好,尤其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互相关心总归是有的,比如(发短信问)吃饭了没,(发短信说)早点睡之类的。”
“我挺喜欢和我男朋友在短信里开开玩笑的,有的时候,上课发生的好玩的事,我也会发给他。”
“我想,至少要在睡觉前(发短信)表示表示吧,比如说‘亲亲’、‘我爱你’,不说的话,我就会觉得他心里有事情或者今天不开心。”
“有的时候,说个晚安就得(发)好几条(短信),但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是我女朋友啊。”
“我们之间(发)的短信,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约什么时候吃饭啊,什么时候在哪里等我啊之类的。”
大多被访者会在特定日期,如情人节、恋人生日,使用短信对恋人进行专门的情感表达。但也有个别同学表示,在恋爱关系确定后,不太乐于用短信进行感情表达。
“平时,还是打电话吧,关键时刻,也许会编个好点的短信,比如她(过)生日。”
“(两人关系)暧昧的时候,发短信当然多啦,(两人成为恋人)在一起之后,基本就打电话,要不就见面了。发短信有,但是少了很多。”
所有被访者都接受恋人使用短信关心自己的生活,但大多认为需要把握度,过分关心会有被监视的感觉。
“当然要互相关心啦,不管什么形式。”
“只要不是老(发短信)问在哪,我觉得还能接受。”
“(发短信)问多了,回起来也太累,而且好像有不信任的感觉吧,尤其是需要分开一段时间的时候。”
与父母的短信传播
八成(24名)被访者使用过短信与父母联系,其中所有的女性被访者都使用过,30%的男性被访者使用过。他们的短信内容主要涉及询问彼此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12名被访者有使用短信和父母表达感情的经历,包括父母主动表达和自己主动表达。
“平时有急事的时候,会打电话;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会发短信,问问家里怎么样。”
“给家里发短信,主要还是问问有事没事啦,其实家长有事也不会跟我们说,只是一种心理寄托吧,让自己放心。”
“(父母)他们有时会(发短信)问问(我的)学习,但(我)进入大学后,(父母)基本就(发短信)问问我照顾好自己没,毕竟(我)出来住校(了)。”
“我记得,我(在)母亲节发过短信(问候母亲),(在)父亲节好像也发过(短信问候父亲),有些话开口说有点不好意思。”
“我妈发过这种短信,主要是让我好好照顾自己,说想我什么的。”
使用短信和父母表达感情的被访者中,8人表示短信提供了一种合适的表达亲子情感的方式,不会显得刻意和唠叨;4人表示短信是面对面对话的一种延伸,但也有不同之处。
“以前总嫌我妈唠叨,出来上大学,收到我妈短信的时候,心里还是暖烘烘的,挺好的。”
“家里总说每周要打电话,后来他们学会发短信了,打电话也不那么频繁了,没什么事情不会打电话的,发短信不像打电话那样规定频率,有时间我就回,没时间就等一等。”
“和打电话说的事情差不多,我跟家里说打电话挺贵的,发发短信报平安就好了吧。”
一半用短信和父母联系过的被访者,对父母过度关心的短信有时感到苦恼甚至反感,尤其是“你在哪?”“和谁在一起?”之类的质询短信。
“我平时不住校,但晚上有时候会和同学去玩,这个时候比较反感家里老打电话、发短信什么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有时候我妈会看我的短信,还会经常发短信来问,最近和谁在交往什么的,这个挺让我别扭的。”
与朋友的短信传播
所有被访者都通过短信与朋友进行沟通,主要目的是处理具体事情、问候与祝福以及闲聊打发时间。其中24名被访者一般会在如新年、圣诞、朋友生日等特殊日子,通过短信问候或祝福朋友,并在接到此类短信时有选择地回复;6名被访者也都接到过相应的短信,但基本不予回复。
“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发发祝福短信吧,平时没事情也不会发的,有急事会打电话。”
“也不是(给)所有人都发(短信)吧,可能会挑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人发(短信)。”
“可能会对一些人回复(短信)吧,有的时候会回复一些有意思的短信。”
“看关系吧,一般会回复特别好的朋友(的短信),很久没联系的朋友(的短信)也可能会回一下。”
“一般我是回一条类似的祝福短信,如果想和这个人多说两句的话,会发些别的内容(的短信)。”
有12名被访者提到,对朋友发来的成人笑话短信产生反感,除非是特别亲密的朋友;且这些被访者皆为女性。23名被访者提到,反感那种需要转发的短信,如“……此条短信转发10人,母亲会平平安安。”
“有时候会收到一些荤段子(即成人笑话短信),笑笑就删了。不过不熟的人一般不发这种短信吧,收到的话感觉会很奇怪。”
“有的时候会收到一些人群发的短信,挺无聊的。”
“最讨厌的就是那些什么转发多少条全家平安什么(的短信)。”
2.大学生与新的社会关系的手机短信传播
与陌生人的短信传播
近八成(23名)被访者使用过短信联系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主要目的是处理具体事情、表达问候或祝福。
“(发短信)一般都是求人办事或打听什么事情吧,一般是通过朋友认识的。”
“有的号码存在手机里一直都没联系过,都不熟,节日的时候会发个祝福短信,也是人脉关系啊,也许以后用得上。”
有12名被访者使用短信联系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时,经历过对方不理睬或造成不愉快。
“通过朋友认识的人可能还好一点,不过一般也不怎么爱理你,直接打电话过去吧。”
“态度不是很好,没办法,有求于人呗。”
22名被访者表示,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时,会保持警惕或防备心理。14名被访者表示,如果是经过特别熟悉的朋友介绍的,会比较信任陌生人发来的短信,并予以回复;但同时15名被访者表示,如果特别亲密的朋友介绍,通常不会采用短信形式,而是安排有其在场的见面。
“好朋友介绍的比较可信吧,说实话,不太愿意回(短信),都是有麻烦的事情的。”
“要是哥们介绍过来的,就一起吃饭什么的吧,很少发短信。”
24名被访者认为,通过短信建立的联系,一般是临时的、短暂的,具体事情处理好之后,一般不会联系或会直接删掉号码;6名被访者表示,会保持一种较有距离的联系,比如会在节日期间发送祝福短信。
“这种号码不存,存了也不知道是谁,还得删。”
“求人办了事情,节日的时候发个祝福短信吧,礼尚往来。”
三、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从固有核心关系的维护和新的社会关系的拓展两个方面,初步分析了手机短信传播对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影响。研究显示,从手机短信传播的目的、频率、互动和结果来看,手机短信传播巩固了大学生固有核心关系,却难以拓展他们新的社会关系。一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与固有核心关系进行频繁的联系、情感表达,互动较为强烈,巩固了他们之间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大学生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与新的社会关系进行有限的信息传递,实现了功利性、临时性、短暂流,互动较弱,难以拓展新的社会关系。
1.大学生通过手机短信与固有核心关系进行传播,呈现传播较频繁、互动性较强、表达情感的仪式性较明显(恋人关系最为明显,父母关系次之,朋友关系再次)等特征;并使固有的核心关系更加稳定。
手机短信是大学生与恋人频繁联系的主要(信息)渠道。短信的许多内容,会让他们联想恋人的情绪和活动,即使是传递一些生活中的简单信息,如约几点一起去吃饭。这种短信传播,既是信息内容的传递,感情表达的仪式化倾向也十分明显。因此,短信对大学生的恋爱关系的维护作用十分重要,然而,如使用不当,也有可能破坏他们原有亲密关系,如“无时无刻的监控”让恋人感觉丧失了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而过度依赖短信也会使恋人们产生“短信焦虑症”,导致神经紧张,如“至少要在睡觉前(发短信)表示表示吧,……不说的话,我就会觉得,他心里有事情或者今天不开心。”
手机短信正成为大学生与父母情感表达的一种新的重要方式。中国父母通常是含蓄地对儿女表达情感,短信避免了父母在表达感情上可能带来的尴尬,且能实现随时随地的表达情感。同时,使用短信表达情感易于为大学生儿女所接受,短信让情感表达更加精炼,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唠叨和分歧,而且它属于平等流,一来一回之间的传受抹去了辈分、等级。作为对父母关系的维护,大学生这种短信的仪式化传播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固定化、频繁化进行的状态,这主要受制于有些父母对短信技术的掌握不够。我们可以预见,随着他们对短信技术的掌握,此类短信传播会更加普遍、影响更大。短信对父母关系的维护,大多是积极的,但有时也可能造成关系的紧张,特别是当短信成为父母窥探子女私生活的工具时,亲子之间的冲突可能随之产生。
手机短信在大学生与朋友的关系维护中,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松散的情感沟通渠道;被使用的频率相对低,并且互动不强烈,大学生大多选择性发送、回复朋友短信。短信传播避免了朋友之间打电话无话可说的尴尬、见面的过分热情与繁琐,但如果对彼此关系的亲近程度把握不当,发送的短信内容不合适,会增加沟通的难度,甚至引发问题,近则趋于狎,远则趋于疏。其中,分享成人笑话、要求转发带有诅咒性质的短信以及传播垃圾短信,都是影响朋友关系的重要因素。
2.手机短信增进了大学生与新的社会关系的可接近性,但是,从新的社会关系的拓展来看,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与陌生人传播的影响,一方面依赖于联结大学生与陌生人的中介人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此建立的联系呈现为功利性、临时性、短暂性特点。因此,难以促进大学生与陌生个体之间的交流,也难以拓展大学生新的社会关系。
与其他媒体相比,手机短信增加了大学生与陌生人接近的机会。电话让人感觉过分突兀或不礼貌,信件时效性太差;短信既能提高传播效率,又使传受双方免于陷入被拒绝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短信发送者可以及时传递信息给接收者,另一方面即使短信接受者不予回应,发送者也能立即知道接收者的态度,虽然被拒绝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手机短信传播在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拓展中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介者的作用。短信将两个陌生人联结起来需要通过中介人这一桥梁,从短信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交往发生的可能性来看,如果短信发送者、接收者和中介者的联结属于强联系的话,由于趋向平衡的压力的存在⑨,实现短信发送者与接收者的联结的可能性大;但如果个体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弱联结,趋向平衡的压力就会很微弱或者根本不存在⑩,实现短信发送者与接收者的联结的可能性小。
同时,手机短信由此建立的联系,通常是功利的、临时的、短暂的,它很难完成长期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中介者的平衡能力仅仅能将短信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临时联结,而这一联结还受制于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发送者相对接收者的利用价值。当具体的事情完结时,这种联结关系通常趋于消失。因此,这种关系中的手机短信传播,信息传递作用远大于情感表达的仪式化作用,难以促进大学生与陌生个体之间的交流。
综上所述,手机短信传播巩固了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固有核心关系,但却难以拓展他们新的社会关系。另外,手机短信传播不但没有代替电话、会面等其他人际交往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而是依赖于这些交往方式并与它们综合作用,共同维护和拓展大学生的社会网络。■
(作者分别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现场代表。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2009BXW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XW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王静、崔莲花著《短信传播的人文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思辨性探讨了短信媒体的兴起及其带来的短信游戏、短信文学、短信经济、短信垃圾等诸种文化现象。
②④⑥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J.Clyde ,Mitchell(1969),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 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 analyses of personal relations in central African towns, J.Clyde ,Mitchell (e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⑤唐常杰、刘威、温粉莲、乔少杰:《社会网络分析和社团信息挖掘的三项探索――挖掘虚拟社团的结构、核心和通信行为》,《计算机应用》2006年第9期
⑦张文宏基于北京调查数据,实证地揭示了亲属关系仍然是城市居民核心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网的亲属构成中,配偶相对于父母、子女相对于兄弟姐妹的地位更加重要;朋友在社会网络中占有突出的中心位置;同事的重要性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关系。见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
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4
近些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心理诊断与治疗的技术也应多元化与精细化。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从树上摘苹果画又是绘画治疗的代表性测验之一。本文将就人从树上摘苹果画如何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概念、发展历史和优势
(一)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人从树上摘苹果画(The Person Picking an Apple from a Tree,PPAT)是指当事人在咨询师创造的自由而安全的环境中,在咨询师的指导下,用规定的工具画一个人摘树上的苹果,通过进一步的咨询与治疗,实现诊断与治疗的心理技术。
1939年,洛温菲尔德(Lowenfeld)将人从树上摘苹果画应用于测量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1978年,克维亚科夫斯卡(Kwiatkowska)对艺术评估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概括与总结。1998年,刚特(Gantt)与塔本(Tabone)编制了形式要素评定量表(The Formal Elements Art Therapy Scale,FEATS),使实验的材料、指导语和评定标准化。之后,卡梅罗(Carmello)从医院与病人的手中收集了大量的该测验的图片,但区分正常人群与心理患者的标准还在进一步确认中。2011年,布希亚雷利(Bucciarelli)收集了100份大学生的人从树上摘苹果图片,发现了大学生绘画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趋势。
(二)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优势
人从树上摘苹果画不仅继承了绘画治疗的优势,而且充分发挥了自身独有的优势。
首先,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整个过程对实施的条件要求相对较低,有利于心理诊断与治疗的实施。它使当事人潜意识的内容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在绘画作品中,降低了当事人的防御机制,使治疗师能更好地了解当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其次,来访者可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了解自我,释放压抑的自我,重建真实的自我,同时绘画也能促进来访者自尊水平的提高。
再次,治疗师可以通过当事人的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绘画作品判断其心理的发展水平是滞后、正常还是超前,同时了解当事人的优势,对当事人面临的情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还可以评估当事人的进步,为整个咨询过程服务。
最后,人从树上摘苹果画还可以帮助咨询师从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发展水平的角度分析当事人在该方面的发展情况,通过启发式的提问,促进其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评估方法
人从树上摘苹果画是根据形式要素评定量表评估诊断与治疗效果的。根据形式要素评定量表,人从树上摘苹果的评估维度包括突出色彩、色彩整合、潜在能量、空间占用、综合、逻辑判断、实用性、问题解决、发展水平、物体的详细程度与环境、线条质量、人物、旋转和固着等14个维度。
突出色彩是指有多少颜色应用到绘画作品中。色彩整合是绘画作品中物体的颜色与习惯颜色的对比情况。评分者评估自己画同样的作品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就是潜在能量。整个绘画作品占纸张的比例可以评估空间占用。综合是指当绘画作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时,这些物体和人的组合情况。逻辑判断是指观察绘画作品中奇特的、不合理的、不被要求的元素。问题解决是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独特之处,通过观察绘画中当事人如何从树上摘苹果评估。物体的详细程度与环境是指观察当事人仅仅是根据指导语进行绘画,还是对给定的刺激物给予了一定的修饰与补充。线条的质量可从线条的流畅性与线条的力度两方面分析当事人的特征,强劲有力而流畅的线条说明当事人可能行事果断,有较强的意志力,相反,纤细软弱的线条说明当事人可能做事不够果断、坚决。对于人物我们可以从人的性别、年龄、脸的朝向、衣服和肢体等详细评估。旋转可通过观察所画人、物与正常的位置偏离的程度评估。固着指重复地做着某事,如在绘画作品中重复画一条线,自己却意识不到这点。
从以上14个维度可以对人从树上摘苹果画有全方位的认识,我们应从绘画过程与绘画作品两方面,根据这14个维度,评估当事人的情况。
三、人从树上摘苹果应用实例
小花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十周岁的女孩,五年级学生。小花的父母均务农,初中文化程度,对于教育子女没有太多重视。我们试图通过人从树上摘苹果画促进小花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提升。
(一)第一次人从树上摘苹果画
首先,我们采用倾听与共情的技术建立了信任关系,随之进行人从树上摘苹果画。指导语如下:“请想象一下,你站在苹果树的旁边,树上有你爱吃的苹果,通过想办法,你最终摘到了苹果,体会到了苹果香甜的滋味。接下来请画出你摘苹果的情景,你可选用提供的蜡笔、铅笔和A4纸等工具。”绘画作品见图1。
接下来,我们做了如下的访谈,为进一步的咨询奠定基础。
“请先感受下自己的作品,同时对画中的这个人进行详细的描述。”
“我觉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她穿着粉色的裙子、蓝色的上衣,眼睛盯着树,正在摘苹果。”
“你觉得你能通过画中的方法摘到苹果吗?”
“能,没问题。”
“你觉得棍子能够到苹果吗?”
“不能。”
“你画这幅画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很开心。”(可小花看起来比较紧张。)
“你觉得这幅画把自己想到的都表达出来了吗?”
“表达出来了。”(犹豫)
“你在画的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小花沉默没有说话。)
从绘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小花在绘画的各个环节都比较认真仔细,尤其在画人、画树的过程中,对树叶、苹果、裙子和衣服做了仔细的描绘,这说明小花在细节方面做得不错。从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树、人和工具,还出现了云彩、太阳和草。从这些额外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花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关注,有天空、陆地也说明小花有着良好的空间知觉。绘画作品中的人是女生,说明小花有良好的性别认同。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整幅作品比较靠下,对于纸张的使用不够合理。用木棒摘苹果,木棒只碰到了树叶,而没有真正意义地碰到苹果,说明小花问题解决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访谈结束之后,小花妈妈反映小花有点紧张,说明信任关系需进一步完善。
(二)第二次人从树上摘苹果画
第二次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指导语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请试着看能与第一幅有什么不同”。绘画作品见图2。
第二次的访谈内容如下:
“你觉得这次的绘画作品与上次有什么不同?”
“这次绘画中的人与之前的不一样了。”
“还有呢?”
“这次的棍子能摘到苹果了。”
“请对画中的人进行一定的描述。”
“画中的人还是自己,为了体现与第一次的不同,所以脸朝前面了。”
“如果让你再画一次,你能作怎样的改进?”
……(小花想了几十秒,但没想到具体的改进内容。)
“很高兴看到第二幅画相比第一幅有一定的不同,希望在之后的绘画中你能有更多的改进,收获更多的快乐。”
在第二次的绘画中,小花整个过程都一丝不苟。蜡笔颜色的选择、画画的顺序与第一次相同,中间没出现停顿,整个绘画过程比较流畅、完整。从第二幅绘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与第二次绘画颜色使用基本相同,缺乏足够的创造力。但与第一幅画相比有以下几点改进:第一,人和树的比例比第一次更为协调,空间使用更为合理;第二,木棍可以摘到苹果了,问题解决能力比第一次有一定的提高;第三,第二次绘画作品中的女孩比第一次更为生动、美丽。虽然第二次绘画作品与第一次的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化,但第二次的变化仍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与研究。在之后的咨询中,要努力激发小花的创造力,促进其成长。
(三)第三次人从树上摘苹果画
第三次绘画要求小花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一个独特的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绘画作品见图3。
第三次访谈内容如下:
“小花,你认为这次绘画与之前的区别在哪里?”
“这次绘画中人踩了梯子,太阳也与之前的不一样。”
“还有呢?”
“云彩变小了。”
“这次绘画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很放松,很开心。”(小花微微地笑了。)
最后,我们教给小花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绘画过程进展比较顺利,小花根据指导语一步步完成绘画作品。绘画作品中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小花采用了梯子,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太阳也更具有美感,颜色的使用种类也比前两次多且更为合理。不足的是,第三次绘画作品对整个纸张的利用不是很合理,整体偏下,纸张上部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人从树上摘苹果画应该是一个系列,应从当事人绘画的一系列作品中考察他们的智慧成长、生理成长、知觉成长、美感成长和创造性成长,进一步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们希望通过人从树上摘苹果画可以促进小花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次的人从树上摘苹果画还远远不够,希望这三次的绘画能给读者一定的启发。
布希亚雷利发现大学生人从树上摘苹果画整个过程的趋势表现为:合理颜色的应用;物体表现得更为合理和对称;除了绘画遇到的基本问题,绘画作品还表现出如太阳、草等细节;对人的描述更为现实与真实,对人从树上摘苹果的策略表现也更为实用。我们在观察中小学生人从树上摘苹果画时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四、实施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的几点建议
(一)在考察绘画作品时,应注重结构
心理学家Kaplan 认为,一个可信的绘画评估的方法是关注绘画的形式与结构,而非绘画的内容等。因此,应该更多地关注当事人是如何绘画的以及绘画中物体和人物的结构,而非当事人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要结合其他心理治疗技术的优点
该测验的形式主要是视觉的,咨询师应该结合听觉信息,帮助当事人进行逻辑思维的锻炼。当视觉与听觉信息结合在一起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可能事半功倍。
(三)从动态中看人从树上摘苹果画
把每一幅人从树上摘苹果画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观察整个绘画制作过程,观察当事人绘画作品是怎样变化的,进而了解当事人内心成长的历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既可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的提高。
(四)要全面了解当事人的信息
实施人从树上摘苹果画,不仅要了解当事人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还要结合当事人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中小学生个体及团体“私人订制”辅导方案。
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5
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研究》于2013年1月开始申报,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评审,于2013年4月被列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课题批准号为13JDSZ2080,国家资助总经费2万元。
本课题的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大学生先进典型现状概述学生先进典型内涵要素分析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现状调研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分类分层理论研究模型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机制解析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优秀案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的对策思考。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现状调研是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从检索到的文献看,多是关于大学生典型教育、培育的理论研究,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的研究较少,现就学者们所取得的成果概述如下:
刘云龙(2013)在《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的探索》中,分析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现状,把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分解了5个方面进行探讨。
侯蔚(2013)在《新江苏精神分析框架下先进典型分层分类研究》中,提出以新时期江苏精神“三创三先”――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理念,建立先进典型的分层分类研究标准。
袁文斌(2010)在《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中,阐释了榜样教育的含义,从多学科的角度阐述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并对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榜样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对策。
李虹(2007)在《新时期先进典型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中,从培育先进典型文化、善于树立先进典型、创新典型宣传教育、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在新时期增强先进典型示范效应的途径。
2.国外研究现状
“典型”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用检索式“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dvanced model)”查找“EBSCO”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检索结果没有发现相关文献。西方国家更注重榜样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观察学习的研究。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在人的学习过程中,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因素对人类道德成长的影响最为重要。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系统论述了观察学习。班杜拉将个体对于榜样接受的心理机制用“观察――模仿”来概括,通过“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个体可以完成对榜样的模仿,甚至可以将其永久性地记忆。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榜样实例是最好的、无可取代的教育手段,所以他极力倡导教师要善于运用英雄事迹塑造鲜明的道德形象,并主张“以实例说明”,引用一些最能充分显示心灵美、伟大、英勇、忠于人民及其理想的行为实例来教育学生。在国外,除社会学习理论外,有关榜样教育的研究大都比较零散,尚未形成榜样教育的完整理论体系,更无针对特定时期的榜样教育的研究。
以上研究成果为本次调研提供了支持,对确定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的内涵、模型、机制建立均会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三、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方法
为了真实地反映淄博市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实际情况,做到真正能从样本的评价意见中推论出总体评价意见,本次调查确定了如下方法和原则:
第一,调查对象为淄博职业学院、淄博技师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轻工业职业学院全日制的在校专科生。不限专业,以大一学生为主,兼顾大二大三的学生。
第二,将调查问卷设计成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对先进典型心理认识四个方面设计展开:一是先进典型的基本认识,包括先进典型的来源、品质等;二是先进典型的接受程度,包括了解的渠道、了解的程度;三是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情况,包括覆盖广度、覆盖深度、主动性等;四是学生信息来源方面,包括网络、电视、书籍等。
第三,在全面调查之前先在小范围内作一次预查,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问卷设计稿的一些题目或选项,以建立客观、灵敏、精确的定量指标。
第四,调查在四所学校中采取按比例分层随机按班级总体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如果有效样本分布不均,则要对其进行适当地加权处理以保证统计数据能在重要的自变量上基本准确地反映四所院校学生的总体人群构成情况。
第五,利用汉化版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SPSS11.5进行统计、整理、检测和分析,得出调研的详尽信息并以统计图表形式体现出来。应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统计描述、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等。
2.调查、回收和数据整理
全面调查于2014年10月在四所学校同时进行,历时33天。在广大师生的热情支持和积极配合下,1000份问卷回收了900份。对于回收的问卷,在基本认识和网络使用情况,两部分出现空白答案或原答案明显失真的,我们记作无效;个别单选题多选答案的,我们改记答案为未填或其他,从而保证了每个问题上的有效样本数目与总有效卷数目相同,每一个按样本总数计算出来的百分比数都能反映该类人群在高职学生中的比率。
3.有效样本构成情况
经过统计整理,确认有效样本865份,总有效率86.5%。由于有效样本中一年级的学生人数偏多而大二大三的人数偏少,根据四所院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大三的人数比(18.2∶19.0∶20.0)按1∶2∶2的权数进行了加权,使加权后样本总体构成基本准确地反映了参与调研学生的人群情况。加权前后样本的构成情况如表1。
四、调研结果
1.先进典型的基本认识
调查显示74.1%学生敬佩自己身边人,25.9%学生崇敬媒体报道的人。在身边人中,品德高尚的人、诚实的人、处事周到的人更受欢迎,见图1。
在优点选择上,学生更看中生活学习态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见图2。
在媒体报道的人中,具有不平凡事迹的更受老百姓欢迎,见图3。
在事迹报道中,学生看中主人公展现出的自信、高尚的品德,见图4。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更愿意接受从身边人中选拔的先进典型。在诸多类型的先进典型中,不少学生倾向于道德品质类,尤其看重自信、诚实、礼貌等优良品质。
2.现有先进典型接受程度
近一半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知道多个现在正在被报道的先进典型,见图5。了解的渠道以电视节目、网络为主,见图6。
近一半的学生对其事迹进行了了解,做深入了解的学生并不算多。相比宣传栏、报纸、广播等传统方式,学生更易接受网络、电视的宣传。
3.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情况
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有应该被树立为典型的人或事,并没有被发现,见图7。在对于是否愿意参与先进典型评选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两极分化大,见图8。
说明典型发掘渠道上应多元化,及时发现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信息来源调查
多数学生习惯手机上网,上网主要目的以交流、娱乐、看新闻为主,见图9。
多数学生喜欢阅读,认为读书对良好品德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见图10、图11。
虽然学生多数从网上获取信息,但还是愿意阅读书籍。可见,阅读对学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五、创新点
1.构建分类分层的大学生先进典型理论模型
根据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到,不同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专业背景的不同,倾向于多样化的先进典型,如道德类、知识类、技能类、才艺类、创业类等。每类典型所传递的内容及其社会效应、影响力、生命力、德能层次均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典型的种类会不断增加。据此提出建立分类分层的大学生先进典型理论模型,以便能体现出典型的主体、典型的类型以及典型的效应。
模型以道德与法律为基础平面,以“个体、群体”不同主体为横轴,以“I类、II类、III类”不同层次为纵轴。在上图12模型中,把“I类、II类、III类”个体先进典型和集体先进典型等进行整合,确立构建纵向递进和尊重差异的金字塔模型。
2.解析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机制
根据学生先进典型的分层分类,依据前期调研学生对现有先进典型接受程度、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情况等情况,解析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高职学生入校后,按照“先发掘,后培育”的过程,将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分成若干个具体的机制进行研究,分别是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带动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考评机制。如图13中,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机制适用于从C0上升至C1区域,培育机制适用于C0-C2区域,宣传机制、带动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适用于C1-C3区域。
3.构建四轮驱动体系
区别于课程理论教学的“教与学互动”,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和发掘具有“多极互动性”需求。因此,建议构建课堂教学(讲座、访谈)、共青团工作、学生管理、多种评选平台等互动发展的“四轮驱动”软件建设体系。这一软件体系在淄博职业学院正处于探索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0年,淄博职业学院团委创办《我们》访谈栏目,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出发点,立足学生身边,挖掘学生典型,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该栏目在2012年山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在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优秀奖。
该访谈栏目创办至今,先后有90余名团队成员参与工作,34名嘉宾作客访谈,总共策划了13期节目,受众达5300余人次。
2012年5月,作为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优秀案例,由淄博市团市委推荐面向淄博市各高职院校成功举办一期以“全市大专院校在校创业学生典型”为主题的访谈节目,在淄博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形成广泛影响,三位在校生嘉宾得到了YBC提供的五万元无息创业贷款。
六、现实意义
1.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本调研的开展,可进一步明确高职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的时代特征、原则、方法、内容、途径、机制等。通过建立分类分层的典型培育、发掘模型,有利于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的零散简单的研究,推动着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理论的研究深化。
大学生人物访谈范文6
[关键词]认知;人际交往;障碍;调适
[作者简介]杨南,广西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讲师,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204-03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不善交往、缺乏交往能力就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家庭之间筑起一道屏障。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较为单纯的环境中,据一项调查显示:48.06%的大学生人际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患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人数增多,有的甚至因为人际关系不和而导致轻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方面表现出的无奈和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问题分析
认知是感知交往对象的行为,推知其心理状态,而后采取相应的交往方式的心理认识过程。非理性认知支配交往行为会严重地干扰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认为,人际交往中激化的矛盾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对方不理解或其他原因。有这种心理认知的学生在交往中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他人,别人做的和说的稍不符合自己的意思,就认为无法交往下去。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
(一)关注自我有余。关注他人不足
自我关注的实质是想受人关注,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际交往的功能之一。但是当自我关注这种原本是非常自然的需要变得过度时,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分关注自我,在交往中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要,过分注重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他人的存在,变成了自我中心者,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我中心是自我关注的必然结果,而在人际交往中,越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是想要别人成为满足自己的工具,其结果越会适得其反。现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例较高,相当一些人难以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难以协调人际关系,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人际交往中自我的需要和形象;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被重视,不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变得自卑;有一些大学生因为过分关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对自己的交往行为过分挑剔和敏感,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表现自如,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旁人随时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变得十分紧张、不自在。这些人原本自我关注欲望很强,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或人际交往的挫折,变得害怕被他人关注,难以与人正常交往。
(二)极度追求完美。难容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大学生在用完美的尺度衡量交往中的自我和他人,从而总是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尴尬、被动甚至孤立的境地。过分追求完美的认知表现在对自我的评价上,就是不少大学生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一些大学生或因外貌、身材、家庭、专业等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或因自己的某些能力和知识稍有欠缺而不敢与人交往;并因此贬低自我价值,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萎萎缩缩或敏感多疑。笔者在对广西工学院24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中,80%的同学有过因为一次考试失败,或当众说错了一句话,就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的感受。自我的不完美使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踌躇不前,不敢尝试,陷入一种假想的失败困境之中。
过分追求完美还表现在对他人的认知态度上。在访谈中,当让24位同学写出最不喜欢交往的一位同学的缺点和优点时,所有的同学都列举出至少三个缺点,只有1个同学写出了一个优点,其他23位同学没有看到对方的优点。从这个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交往对象既挑剔又缺少宽容和理解。他们或者因对方的某些缺点而不愿与其交往,或者因对方的某些观点与自己不和而产生排斥心理。即使是很好的朋友,当对方的某一点失误不令人满意时,要么上纲上线,全盘否定,认为对方一无是处,不值得交往;要么一味地责备他人,乃至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彼此之间变得冷漠疏远,关系僵化,人际交往中断。
(三)过分关注理想,忽视现实
理想化色彩较浓是青年所共有的心理特征,而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大学生理想化的人际交往认知主要表现为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较高和用理想化的尺度来衡量现实。许多同学将心目中的大学校园描绘成一方净土、一方乐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化的憧憬包括了大学里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他们赋予大学人际关系以理想、完美的色彩,这使得他们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或不足,就感到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产生了失望与不满的情绪。把本属于正常的矛盾视为异常,把自己交际能力的不足、处世的单纯所带来的人际不适也归因于人际关系的复杂,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积压在心里,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其次,过分理想化的认知,也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了,“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在人际交往顺利的时候,认为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周围都是好人,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很美好。而一旦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把周围的人都看成了坏人,觉得人与人之间关系险恶,尔虞我诈,不可信任,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人际关系,而且若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定式后,还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确立。
二、障碍调适
成功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认知的基础上的,这种认知既包括对他人的认知,也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大学生认知偏差的调适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人际认知偏差的调适
对其他人的认知应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规律,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等综合判断手段来推测和判断他人的内心状态。正确认知他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地评价人。一个人的语言通常反映了这个人的内心,但有时人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他所说的话不直接表露他内心所想。这就需要听者善于听“弦外音”,真正听明白对方的意图,不要被对方“花言巧语”所蒙蔽。人的内心活动是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内心控制力再强,其行为也总会有所反映,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应当综合他的一贯行为表现,不应当仅凭一两件事或最初、最近的表现来判断人。
2.发展地看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人处在这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中也是会变化的,所以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而
不应当总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旧的思维定式来评价人。对于熟悉的人,我们要善于观察他的细微变化,不断改变交往的方式。比如,有位女大学生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形成了自私的毛病,做事只考虑自己,从不考虑别人。当她感觉大家都在疏远她时,便觉得非常孤独和自卑。慢慢地,她在试图改变自己。如果这时我们发现了她的一些细微变化,友好地和她接近,就会改掉她的坏毛病,建立友谊;相反,如果我们仍然用“有色眼镜”看人,就会将她良好的愿望扼杀于萌芽状态。
3.客观地评价人。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喜欢凭自己的喜好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也会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爱好强加于他人。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认知他人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的成分:我们喜欢的人什么都好,不喜欢的人就什么都不好。可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我们遇到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喜欢的人,如果我们不能从他人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去认知他人,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确定比较合适的交往方式,而是仅凭个人的喜好去与人交往,势必造成一定的交往障碍,无形中缩小了交际的范围。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调适
大学生的认知偏差主要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要想在人际交往中避免自我认知偏差,就必须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拓展交往空间,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自我。
1.正确认识自我。对于心理和生理正在走向成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自我”更是他们积极关注的问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以及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都使大学生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自我,原来那种对外界的注意和关心逐渐转向了对自身内在世界的关注。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能使大学生将“现实我”与“理想我”进行合理的统一。
第一,自我比较。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人们在自我认知时,往往把自己的今天与昨天放在同一尺度面前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抑或是原地不动。这种纵向比较的方法,是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种简易的方法,它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成长以及在成长道路上还存在的弱点和缺点,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正视这些不足,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第二,社会比较。自我认知不仅仅限于自己同自己的纵向比较,而更多采用的是自己与他人的横向比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把这种比较称之为“社会比较过程”。社会比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值得注意的是,他人评价这面镜子,并不是指某一个人的某一次评价,主要是指对自己有影响的、关系较为密切的人对自己的某些经常的稳定的评价,这才是自我认知的基础。二是通过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许多研究发现,人们与相比较的对象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在比较中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比较容易正确地评价自我。但是,我们不仅要引导大学生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相比,更要激励他们与周围的强者相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2.塑造完美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只是健康人生的基础,完美的自我才是理想境界。塑造完美自我可通过如下途径:
第一,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首先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其次要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实事求是地承认自身的价值,能够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发挥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