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竞争力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竞争力理论

竞争力理论范文1

文化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化创意城市的实践正在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公认的世界城市越来越重视文

化在促进发展方面的特殊作用,纷纷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提出一系列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美国华盛顿于2001年制订了“创意城市草案”;日本大阪于2005年成立了“日本创意城市交流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成立了“创意城市交流协会”,并将文学之都爱丁堡评为第一届创意城市。中国是充满创造力、激情和活力的国度,尤其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出现的新名词“文化创意产业”,正式以政府重要文件公布,引起的关注就更为强烈。

文化创意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基于文化创意与城市竞争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共识,英、美等国学者提出“创意城市”(CreativeCity)的理论和评估指标,强调城市的创意氛围和创意阶层不仅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源泉,而且是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动力。不少国家、地区和城市因此把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发展。韩国提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并已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大国之列。日本高度重视创意产业,提出“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

创意是产业之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放眼世界,一些城市众多的创意产品、营销、服务等迅速发展,伦敦、纽约、东京以及香港等国际型城市无一例外地拥有强大的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在事实上成为这些城市的支柱性产业,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开始席卷全球。

文化创意是城市竞争力的动力之源,文化创意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将十分紧密地联系甚至取决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形式的创意能力,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价值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世界城市的发展进程已经充分证明,文化既是城市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城市经济、政治发展的表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城市发展后劲的强弱较量中,文化竞争力的高低已经演变成为决定性因素。

城市竞争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而文化创意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竞争的制胜法宝。目前,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正由资本、资源等经济优势转向人才、制度、环境、创新等文化创意优势。文化创意在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纵观那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文化创意城市”,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正是发达而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功能,造就了世界级城市,并使其闻名遐迩。

城市的竞争不仅在于数量的比拼,更在于质量的考验。文化创意恰恰能够提高一个城市比较优势的质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既可以是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也可以是自然环境等禀赋。通过文化创意,对这些要素可以起到去劣存精、精致强化等作用,使其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前期注重的是经济增长,经济实力的强弱、增长的快慢往往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城市发展与竞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文化上,以文化论输赢、以文化比后劲已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主题。因此,文化创意水平将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所在,富有文化创意的城市才能在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创意城市理念强调依靠创意主体的力量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突出创意城市远景、品牌、形象和生活时尚

一座文化创意城市实际上也就是一部巨大的富于创造性的杰作,一首昂扬向上的史诗,一曲雄浑的城市交响曲。人们解读一座城市,可以读到城市的灵魂、精神、激情、力量和壮丽憧憬。从一定意义上说,更能读出这座城市创造者们的新颖、独特、深刻的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的主体是富有文化见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卓越人群。文化创意城市就是创意主体(组织者、决策者、实践者)充分地、尽可能地吸收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努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实现文化创新,让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科技教育、时尚都能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走在社会发展的潮头,用最新的文化理念作指导,冷静应对宏观世界,展开最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探索、开拓、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和城市生存空间。

那么,怎样建设文化创意城市呢?应着力从四个方面入手:

创意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首先是要用文化创意工业,用文化消费来提高企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其次要用和谐发展的文化理念来规划和实施全方位的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再次,要用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尊重、保护的情怀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调节社会矛盾,以达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创意城市的品牌。“文化经济提供物”造就的品牌,不仅能集中体现创意主体的文化见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想象力,而且这种文化创意的品牌,更适合创造人们生存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我以为城市的风尚(如学习型城市)、诚信、风景名胜、历史文物、名人名家、名牌产品、文艺、影视、出版、演出、娱乐等都可以成为城市品牌。这对于增强城市凝聚力、影响力、开放度、美誉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竞争力理论范文2

关键词:公司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财务竞争力

一、竞争力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及核心竞争力与财务竞争力的关系

1.财务竞争力与竞争力的关系。公司本质上是各种能力的集合,财务竞争力作为公司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财务竞争力与竞争力的联系:

1).最终目标一致。财务竞争力与公司竞争力的目标都是为公司目标服务的,都是为了使公司的价值达到最大。

2).评价指标类同。在财务管理中常常涉及到的财务比率是确定的,两者的评价体系都是建立在公司每年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财务指标进行加工整理展开的。

财务竞争力与竞争力的区别:公司的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前提下,公司通过运用本身资源及能力,获得外部可寻资源,进而综合加以利用,并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公司本身价值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由人力资源子系统,管理创新子系统,公司文化子系统等组成。而财务竞争力仅仅是公司管理创新子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公司在财务方面的竞争力。

2.财务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核心竞争力最早由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两位教授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公司可以持久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公司所特有的、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而且难以被其他竞争对手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而财务竞争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在财务方面的具体表现。财务竞争力能够提高公司资金运作效率,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公司价值,是公司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财务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核心竞争力是公司竞争力体系中最关键或者最核心的要素及能力,范围较为广泛,而财务竞争力是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财务竞争力的内容,并且财务竞争力满足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难模仿性,稀缺性等特征,所以说财务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包含财务竞争力。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会通过财务竞争力以一定的财务指标影射反映出来,通过对财务竞争力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二、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探讨

1.财务竞争力的内涵。财务竞争力是公司财务系统进行财务战略的选择结果,它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为公司创造价值为目的,优越于其他公司的专有财务资源。财务竞争力是在借鉴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将公司的财务理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为研究公司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公司一旦具有财务竞争力的意识,并加强与财务竞争力有关的各项财务指标的管理,便会促使公司走出产品,商品生产经营的天地,积极盘活公司的存量资产,并调整产业及资本结构,进入资本经营的新领域,从而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

财务竞争力在当代社会中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其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实践,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怎样评价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如何提高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2.财务竞争力的特征。财务竞争力是公司所特有的,由公司本身的行业以及所处的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不同的公司而言,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总体来看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

(一)战略性。财务竞争力是一种战略性的财务能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使财务竞争力与公司战略,尤其是财务战略相结合,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战略,以其作为理论指导,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竞争性。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交织的这个时期,公司要想比同行业竞争者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具有竞争性。财务竞争力具有竞争意识就意味着公司在制定合理可行的财务战略时,需要结合外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去认识和把握。

(三)价值性。财务竞争力的目的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财务竞争力强的企业不仅仅意味着低成本,而且代表公司能够抵御外来风险,并且资源配置得到了更好的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所以公司想获得价值上的增值,就必须增强其财务竞争的能力。

3.财务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依据上市公司财务自身的规律和核心竞争力的特性,把财务竞争力分解为财务生存力,财务发展力,财务创新能力三个部分。

(一)财务生存力。财务生存力是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用来评估公司的资金运转及使用情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偿债能力。是指公司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和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包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比,获利息倍数,现金流量债务比。

2).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通常采用每股收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作为评价指标。

(二)财务发展力。财务发展力是在公司生存的基础上,对公司资源的充分运用和现金流管理使公司能够发展壮大的能力。具体包括营运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

1).营运能力。是指公司的经营运行能力,也就是公司运用各项资产从而赚取利润的能力。常用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2).现金获取能力。是指公司当期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该比率的高低说明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通常包含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三)财务创新能力。财务创新能力是评价公司财务竞争力的非财务指标,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公司价值的提升。财务创新能力在财务竞争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财务创新能力,那么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很难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结语

财务竞争力作为当代财务学科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为我们认识和研究财务学提供了新的方向。现代公司应该以公司财务竞争力最大化来作为财务管理目标,通过提高公司财务竞争力,可以改善公司核心竞争力水平,从而公司获得更多的竞争资源,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硕.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以吉林省上市公司为例[D].吉林财经大学.2013

[2]全文婷.涉农类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3]王萌.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基于贵州茅台的案例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陈蕾.企业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D].西南交通大学.2010

[5]崔磷.中国上市银行财务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D].哈尔滨大学.2012

[6]程燕.财务竞争力探讨[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卷1期

竞争力理论范文3

关键词: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工程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来的,后来成为“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理论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成为企业战略理论划时代的文献。他们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包含在企业内部,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文化、技术与技能的组合。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是企业独有的、比竞争对手强大的、对手不能模仿的、具有持久力的某种优势。国内很多学者也是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不断发展这一思想,并促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

笔者认为:现代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本涵盖了核心业务、核心客户和核心人才三大层面。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的问题。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而打造培育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掌控风险能力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过去讲的质量管理往往是狭义的质量,偏重于资产质量的提升,现在强调的是全面质量管理,是广义的质量;即涵盖资产风险监控、业务操作、管理考核监督、人员素质提升等经营、管理、服务活动范畴,是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掌控风险能力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

1.在资产分类认定中查质量。对资产分类要严格把关,对可疑类、损失类贷款风险要逐笔计算。针对风险管理要细化办法,要准确分类、提足准备、做实利润。合理暴露风险,实事求是反映资产质量。信贷人员要及时、按期收集客户信息,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及系统分析的可比性,加强对客户的流量、市场环境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更新观念,逐步实现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认定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坚决纠正为获取短期利益而人为估算风险的行为,尽量缩小权威认证与现代商业银行自身认定的偏离度。

2.在不良贷款清收中提质量。坚持降低不良资产余额与降低资产损失并重的原则,突出现金回收。以不良大户清收为重点,制定清收方案,落实责任与进度。要不断创新清收方法,积极运用减免息、资产重组、盘活转贷等办法,适当运用以资抵债等手段加快处置,力争在短时间内,重点不良贷款项目实现新突破。

3.在管理考核中重质量。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奖励与处罚并重的原则,加大监督考核和奖惩力度,将业绩和绩效考核同资产质量控制情况挂钩。不断强化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彻底杜绝违规操作现象。

4.在核算管理中抓质量。要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执行从我做起”。结合各部室及营业网点日常监督检查所发现的问题,逐个梳理原因,健全制度,弥补漏洞,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的检查力度,切实杜绝各类风险隐患发生。

三、拓展零售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内容

零售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一项高增长、高回报、高盈利的业务。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存差行,经营是以规模扩张为手段,以上存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具有中国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这种集中、单一的业务发虔和盈利模式适应了相对稳定的、封闭的和低层次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传统业务遇到了强烈的竞争,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把发展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模式转变的重点之一抓好、抓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以发展创新为主题,调整经营策略,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把工作重心向商业化经营转变,把收入结构向多元化创收转变,把资源配置向支柱型业务转变,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和存款结构,加大零售业务的营销力度,加快市场份额的争取和经营效率的提升,对传统资产负债业务,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资产业务、低成本发展负债业务、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的目标。抓住信贷政策导向,积极稳妥发展个人消费额度贷款,切实提高个人信贷服务效率,推进个人资产业务快速发展。

负债业务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加快开展个人负债业务,加大负债业务的营销力度,鼓励吸收低成本、稳定性好的存款,确保存款平稳增长,力争实现快速增长目标。针对区域客户群体特点,充分发挥个人金融业务旺季营销效果,各业务部门协调联动,组织人力物力向社会大力宣传金融产品和优质服务,从而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四、发展公司和机构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存贷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要把重点项目营销工作作为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在积极营销公司和机构存款基础上,紧紧抓住存量优质客户的存款营销,配套以差别化的服务手段,为其量身设计产品组合,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保证现有份额不流失。积极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基本结算账户的营销工作。激励营销基本结算户、工资户,全力促进市场份额的持续快速增长。在拓展对公存款业务,保持对公存款持续增长上,把公存工作的立脚点放在维系优质客户上,以高端客户单位作为资产业务发展的重点,强化公关和竞争意识,建立为优质大客户服务的“绿色通道”,用诚实、真诚赢得彼此合作的基础更加牢固,以此带动其他单位存款的回归。

五、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增长点

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发展实力。应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充分挖掘现有产品的潜力,进一步加强现有中间业务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实行商品化、差别化服务,不断扩大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个人之间的合作领域。要向基本结算户要效益,向中高端客户要效益。加快柜员及客户经理对客户的引导与培训工作,有效地引导高层次客户广泛使用自助设备、银行卡、理财产品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减轻柜面压力,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积极发展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买卖等国际业务,保证现代商业银行各项战略性业务指标的顺利完成。

在大力发展传统资产业务的基础上,要超常规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展中间业务的产品营销,要全员更新观念,逐步建立起中间业务的整体营销服务机制。一是从单方营销变为多方营销、由各专业营销变为银行上下联动营销,力争从源头、从上游抓客户。二是从单一化营销变为差别化营销。针对优质客户个性化、便捷化、效益化等特点,从机制、手段、效率、产品等各方面落实差别化服务。三是从分散化营销变为整体营销和交叉营销。四是从个人关系营销变为公共关系营销。

六、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客户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拥有客户才能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为此,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银行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银行的大量客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在市场竞争中最有价值的黄金客户群,确定目标市场,将客户通过多种指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策略,为目标客户群提供一对一式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国际上一些权威的研究机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分别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把客户的满意度提高5个百分点,其结果是企业的利润增加一倍”;“一个非常满意的客户其购买意愿比一个满意客户高出6倍”;“2/3的客户离开供应商是因为供应商对他们的关怀不够”;“93%的企业CEO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成功和更有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已经进入“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买方市场阶段。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使客户不再被动地接受金融机构设计的金融产品,而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金融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这也是商业银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动力之一。当前银行的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挖掘系统进行信息分析,甚至连同一客户的不同账户也无从辨别,更不用说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银行的各种数据不能有效结合,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使金融机构很难将各种各样的客户信息统一起来,领导决策层也很难搞清楚数据系统的整体运作情况,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基层客户经理必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措施寻找真正的赢利客户,留住高端老客户,挖掘新客户的潜在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创造银行价值和客户价值。

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关系营销角度看,商业银行产品的市场定位,实际上是银行与特定客户群体的关系定位。商业银行应专注于客户心中的希望,塑造出目标客户能感觉到的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更具有特色的差异性优势。首先,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正确估价自身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要细致研究、分析市场带来的机遇,并据此设计出适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要进行市场细分,确立目标市场,对客户进行科学分类,确立目标客户群体,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相应的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目前银行理财中心正在全身心地为目标客户制定理财产品组合方案,从而使该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确立了适当的位置,也提升了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但是目前一些银行的客户和业务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是低效业务占比高。这些业务占用了大量柜面资源,而且经常需要集中办理,结果造成网点排队问题严重,影响银行形象。二是低效个人客户占比高。低效客户群具有年龄高、收入和学历偏低的特征,难以有效分流,以致排挤了高端客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点的经营效益。

七、再造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当前,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亟需扁平化以提高效率。为整合有限资源,合理布局,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应加强对金融业务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战略策略的研究,统筹谋划,深入论证,进一步优化调整网点格局,积极筹划营业网点改造资金,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撤并亏损网点,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网点。切实加大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推进网点经营转型。突破传统网点管理模式,把网点整合为多渠道销售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清晰物理分区,对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对普通客户提供标准服务,完善服务层次与体系。充分发挥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的协同效应。物理网点着重发展理财业务,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提高银行网点整体竞争实力。虚拟网点提供简单、重复和标准化服务,降低营运成本。合理规划和统一配置自助机具,提高标准业务的自动化服务水平。

八、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是核心人才的竞争,它直接影着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积极实施全方位的人才战略和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通过加快推进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的步伐,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积蓄力量,努力锻造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银行上市,要求员工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风都要适应新体制的要求。目前还有许多员工自我竞争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高、风险意识淡薄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直接体现在人浮于事、消极颓废、工作效率低下等方面,严重制约着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要让员工树立共同参与的意识,形成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共识,明确个人与企业命运的紧密联系;让员工了解银行的经营方向,认识到本职工作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员工逐步从不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要求的思想状态中解放出来,珍惜银行职业生涯,逐步树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建设及发展要求的思想境界和新型观念,把所有智慧和精力凝聚到现代金融企业建设上来。

竞争力理论范文4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理论研究

一、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1.技术学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观点

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1990)和英国著名学者哈梅尔(Gary Hamel,1990)合著了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在该文中,他们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是技术观的代表人物,他们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他们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的核心产品之中,这些核心产品之中包含着生产所必须的核心技术。随着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核心产品也就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逐渐积累产生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提出的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了以下四层含义: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产品的创新能力、独特技术的创新能力、营销手段的创新能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对这些能力进行长期的综合应用,逐渐培养出来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很难被竞争者在短时期内进行复制,必须经过长期地、有意识地打造。

(3)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完全不变的。从短期的角度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从长期的角度讲,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地更新,随着产品、技术、营销等不断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也要与时俱进,才能使企业始终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4)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企业拥有的各种技能的有机组合,是相对于竞争对手具有明显优势的综合能力。

2.资源学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观点

J.B.Barney(1991)是资源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资源学派强调资源在企业获取高于同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里谈及的资源包括了企业拥有的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这些资源就是企业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是,在众多的资源当中,只有核心资源才能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些核心资源应该同时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模仿性三个特点。资源学派在强调资源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了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因此,资源学派强调在拥有一定能力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核心资源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3.结构学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观点

Michael E. Porter(1997)是结构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结构学派强调,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就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工作:降低成本和加强差异化经营。“降低成本”就是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或通过改进生产技能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加强差异化经营”就是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方式来加大与其他企业的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张维迎教授(2002)强调核心竞争力具有五个特征: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 。“偷不去”就是其他企业要模仿这种核心竞争力是非常困难的;“买不来”就是这种核心竞争力无法在市场上通过购买而获得;“拆不开”就是这种核心竞争力由各种资源和能力组合而成,是一个整体;“带不走”就是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而无法分拆带走;“溜不掉”就是企业的这种核心竞争力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可持续性。张维迎教授的这些观点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

吴敬琏(1999)强调任何一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通过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将这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观点强调了核心竞争力是有机融合的整体,而不是某一方面单独体现出来的能力。

黄继刚(2004)强调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能力,通过二者的整合可以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动态的能力,而不是一种静态的能力 。这种观点与魏大鹏(2000)的观点不谋而合,二者都强调技术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岩(2002)强调通过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就可以渐渐获得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该观点着重强调了学习知识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其他资源或能力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教授(2002)强调了核心竞争力的难模仿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的体现。通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不断地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学术界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异,核心竞争力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余 宏:房地产经济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1月

[2]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

竞争力理论范文5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国际贸易理论;启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6)03-0006-06

决定一国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不同产业(或产品)之间的关系;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的同一产业的关系。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更强调企业的策略行为,有利的条件未必能使一国的某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相反,一定程度的逆境往往成为刺激一国特定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贸易理论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得出一些启示,即发挥比较优势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加快比较优势向国际竞争优势的转化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

一、 企业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可竞争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同类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 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即比其他企业更能创造价值的能力。

国际贸易理论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从国际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稀缺资源在国与国之间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分析国际竞争力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国际贸易理论分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有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等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它从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认为比较优势是国与国之间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由于古典贸易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无超额垄断利润。任何企业不能控制价格,只能接受价格,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古典贸易理论越来越偏离了国际竞争的现实状态,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学派。新贸易理论运用现代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成果,把国际贸易纳入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阐明了在不完全竞争和产业内贸易条件下,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来源。

1. 新贸易理论对竞争力来源的解释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企业或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规模经济。指随着产量扩大,生产的平均成本降低,收益递增,它包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在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产业中,大厂商将通过国际竞争获得更有利的市场地位。因为国际贸易扩大了产品的总体市场容量,从而拓展了大厂商的成本优势以及规模经济,所以在开放经济中,规模经济与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相互促进的。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中,规模经济使一国的产业具有相对成本优势并成为该产业中的出口国。

(2) 产品异质。产品异质指同类产品的差别,主要包括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垂直差异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别,水平差异为产品特征组合上的差别。新贸易理论认为由于各国的消费水平不同,国际贸易有助于异质产品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刺激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树立对进口商品的偏好,进而使国内厂商与进口企业之间重新分割市场,提供异质产品的厂商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3) 企业的竞争策略。新贸易理论认为,厂商在国际市场上运用竞争策略是巩固和提高市场地位,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布兰德和克鲁格曼采用同质产品的倾销模型论证了在有效市场分割和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弹性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寡头企业可以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策略,通过出口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利润。

新贸易理论的政策含义是:不论是在促进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是维护本国企业免受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方面,都需要国家干预以及相关的政策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政策(也叫战略性贸易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 国家确立本国的战略性产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并对这些产业实行适当的保护和促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国际竞争力。

(2) 通过各种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国际市场,这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中影响最大的政策主张之一。

新贸易理论为国家通过干预贸易,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性贸易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所接受。这些国家的政府通过广泛参与双边和多边的国际经济合作,协调各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增强本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博弈力量,维护、提高本国企业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政策体系已经在移动通信、半导体、计算机、商用飞机等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联合创新、技术标准制定、市场分割、贸易争端解决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功的应用案例,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启示

在一国发展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会同时发生作用,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企业竞争力,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国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常常是相互依存的。从新贸易理论和政策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运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 发挥比较优势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普遍资本匮乏,技术水平低下和劳动力丰富,因此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正好相反,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从长期看,发展中国家根据专业化分工而密集地使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产品,会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永远局限于非熟练的生产力不高的活动方面。这将抑制所需要的资本、企业家精神、技术性能在国内的增长。这种产业分工格局必然是后进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发展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只能使落后国家永远落后。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把比较优势从静态向动态转化,即通过各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换使比较优势获得重新调整。在工业化初、中级阶段,发展中国家主要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使用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因相对成本比较低而具有竞争力,资本积累的速度远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增加速度,资本将由相对稀缺逐渐变得相对丰富,资本价格将相对便宜,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提高,市场经济制度也更加完善。这时,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就应逐渐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乃至信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来。

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但是制度创新、技术革新与扩散等能推动比较优势从静态向动态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工业化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强制地集中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建成工业化体系,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战略的实施结果虽然建立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也促进了经济的较大增长,但由于通过牺牲农业实施赶超战略,致使工业化的某些方面达到了较高的阶段,但却使农村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市场化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发展开始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品生产成本表现出来。以城乡集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着重发展吸收劳动力多、资金投入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片面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出现产业空洞化的断层,既大大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又加快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了从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转变,并被视为成功地利用“比较优势”战略的国际典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也加快了。但是,在现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技术比较落后,仍然是我国要素禀赋的基本特点。中国劳动力在2004年是7.52亿人,约占世界劳动力29%和低收入国家劳动人口的一半。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成本低(美国15.29美元/小时,韩国8.9美元/小时,中国内地0.67美元/小时),原材料(总量)丰富(如棉花、合成纤维),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对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换二元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着片面强调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升级的倾向,这是不对的。我国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结构性的,即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路子,扩大出口,扩大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有效需求最重要的措施。因此,产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分层次分地区进行。在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工业基地,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为主,在内陆地区和广大农村要以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拓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包括劳动密集型工业也包括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虽然目前在总量上似乎已趋于过剩状态,但这是盲目上马,乱铺摊子造成的结果,仍有市场细分、产品创新的巨大潜力。而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来说,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加快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当代国际经济竞争中,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特征的比较优势越来越需要借助外资才能实现。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额中外资企业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95~2003年期间外商投资企业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3.6%,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超过了66.8%,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占70%以上。这说明外资企业在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为什么外资企业能够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而我国企业无法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这说明了在当代国际竞争中,仅仅靠比较优势还不足以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当代国际经济竞争中,人力资源的素质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态度等比劳动力的数量更为重要。生产同样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非熟练劳动力生产的,而在发达国家可能是包含较多人力资本的熟练劳动力生产的。但由于发达国家熟练劳动的生产率比较高,可能也具有竞争优势。这样,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非熟练劳动力的替代,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在当代国际经济竞争中,知识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和企业发展中也具有主导性、战略性作用,而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则下降。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为主的新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一方面,新科技革命产生了一批节能、低耗的新技术,降低了传统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特别是减轻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局限。因此,传统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了。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改变了生产结构,传统的物质生产的比重降低,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上升。以美国为例,2000年信息通讯业产值约占GDP的8.3 %, 但它对经济增长所做贡献却达1/3。取代了汽车、建筑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成为美国新经济的增长点。在美国,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惊人的成长是90年代整个经济破纪录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由于信息技术及其成果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彻底改变了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等领域的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在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仅仅拥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当代国际经济竞争中,更重要的是企业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提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出现,已成为重要的资源配置主体和竞争主体。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大约有65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大约87万家国外分支机构,雇员大约有5 400万人,公司的销售额大约是19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创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1%以及全球出口额的1/3。与全球垂直一体化的生产体系相适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得到很快发展,其总销售额约占全球GDP总额的一半,打破了过去那种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的分工。在这样的全球经济格局下,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合战略优势资源相比,发展中国家仅仅根据要素禀赋原则组织生产,在国际市场中并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而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虽然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扩大就业,但跨国公司往往只是把加工装配等某个生产环节布置在发展中国家,核心技术和最主要的部件生产仍然放在母国,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可见,在现代国际经济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具有自然资源、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并不等于就具有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结构是非常脆弱的,单靠劳动力、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是难以获得持久的国际竞争优势的。

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增长的国内需求条件等。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要显示政府的作用。如 1985年日本汽车工业规模只及美国的1/135,西德的1/13,但在政府有意识的扶持下,到1994年已经称霸全球,在美国市场上也有20%~25%的市场占有率。

3. 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提升生产要素的结构和水平。根据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政府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以及“有没有一套能持续提升生产要素的机制”。 政府在提升生产要素结构和水平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一要重视教育和训练。二要提高研发能力。三要发展现代化的、高级的基础设施,包括先进的交通运输、后勤补给和电信设施等。四要培养信息整合能力。政府要扮演收集和传播信息的角色,建立产业发展信息网。

(2)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在创造市场竞争环境方面,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反垄断法、市场公平交易法、行业守则和行规及价值规范等,要更多地发挥专业团体、工商组织、半官方机构、银行财团、保险机构、投资公司等机构的作用。

(3)制定和调整创新性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后起国提升比较优势、重塑国际分工形象的主要调控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完善,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如果任凭市场调控发展自己的经济,就会在国际分工中永远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只有根据国情特点,有效地实施产业政策、适当干预资源配置,保护幼稚产业,扶持主导产业,升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不断地引进、积累自身的稀缺资源,才可以逐步地改变比较优势,使原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变成比较优势产业,最后达到提升比较优势的目标。

(4)制定和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政策,为产业集群创造条件。产业集群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创造条件引导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要求政府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进行规划,制定发展计划,确定优先发展的区域。在优先发展的区域,政府要重点支持,建立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电信、能源、教育培训机构,提升区域内生产要素的结构和水平,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条件。

(5)扩大国内需求。国内市场需求对培育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满足国内市场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是企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动力和源泉。一方面,本国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把握国内市场机遇和创造竞争优势等方面,要比国外企业和在国外市场容易,有利于本国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的成长和规模的扩大,会剌激企业扩大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相反,国内市场需求缓慢,则会使企业的投资和设备更新趋于保守,不利于企业成长。同时,如果国内市场规模太小,成长慢,会使本国产业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而受国际市场波动和保护主义影响。因此,政府要把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作为重要的任务。

(6)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需要改革。我国20多年的实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基础,但继续推进改革,有很多困难。比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形成城乡统筹兼顾的就业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如何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如何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行政垄断,有效规制自然垄断行业,等等。这些都对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Brander, J & Krugman, P. R.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3(15):313-321.

[2]美国商务部.2000年数码经济[A].2000:6.见:陈宝森.剖析美国新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07.

[3]World Investment Report[R].The United Nations.2003.

竞争力理论范文6

21世纪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设起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和城市群。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十分响亮的战略口号,成为许多城市市长们的特别热门的话题。所以,讨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与战略问题十分必要。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经济的讯猛发展,世界两大发展趋势即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和地方化变得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背景下,城市不仅变得更加重要,而且城市间竞争更加激烈。21世纪,国家之间、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的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 

21世纪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设起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和城市群。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培育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迫切需要了解各城市的状况,需要了解全球化时代决定和影响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调整和制定城市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争夺最大化的利益,争取最快速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十分响亮的战略口号,成为许多城市市长们的特别热门的话题。所以,讨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与战略问题十分必要。

一、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框架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但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济人创造的。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集合。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决定于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中实际显示的产业集合优势。城市集合优势是产业内竞争优势和特定产业比较优势、领先优势、落后优势等诸多优势集合。城市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领先优势、落后优势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城市价值体系,它们之间又有兼容交叉。所有影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领先优势、落后优势、绝对优势等因素综合形成的力量即是城市竞争力。 

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概括地表示: 

城市竞争力=f(硬分力、软分力) 

硬分力=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设施力+区位力+环境力+聚集力 

软分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 

劳动力即人力资本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推动力。决定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只是劳动力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素质和适合地方需求的教育体系。 

资本力是要素资源联系的纽带和导航器,是融通、聚集资源要素的关键,也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推动力,因而是城市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城市资本获得的便利性,城市资本控制能力比拥有一些资本意义更大。一个城市的资本融通和控制能力将决定该城市对全球和区域的经济、科技(甚至政治)决策和控制能力。 

科技力不仅内含于各个分力中,使各个分力对城市竞争力贡献具有倍增效应,同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将以独立的力量显着地推动着城市的增长、提高和扩张,是城市竞争力决定性推动力。科技创新永远是城市获取动力和力量的物资源泉,是城市致胜的利器。对城市竞争力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的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化比科技创新能力显得还重要一些。 

结构力特别是产业结构水平,决定一个城市产业价值体系状况,从而决定影响其城市竞争力的现状及未来变化。高级产业集聚的城市是经济高增长的中心,也是全球和区域经济的决策中心。 

基础设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的基本承载,在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竞争力作用方面,技术性基础设施越来越至关重要。技术性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一个城市产业的水平,拥有发达的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的产业(包括金融业),创造和持续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城市竞争力。 

尽管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概念,但区位力依然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之一,自然区位便利度依然是城市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力量,同时区位有了新的内容。技术、环境、文化的区位越来越重要。 

自然环境状况影响城市的生产和交易费用,影响城市对人力等资源要素的吸引,环境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资源聚集特别是产业群集极具有互动性和倍增性,聚集力是极其重要吸引力、整合力和生产力量。 

社会秩序状况影响着资本人力和技术等流动性要素的流向,秩序力是城市竞争力不可缺少的状态力量。 

文化力诱导劳动力需求偏好,决定和影响劳动力的创业冲动状况,是城市竞争力的最初始的深层诱致牵引力量,是城市竞争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制度通过利益安排决定和影响劳动力的创业冲动状况。制度安排通过影响交易费用进而城市价值创造,制度力是制动城市竞争力的关健。其中,个人权益保护制度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很大。 

管理力是竞争力的重要协同力量。科学的战略规划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经济社会环境。一国之内各城市的法律制度区别有限,但如果法制不完善,各地在执行法律和制度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开放力对城市的外贸增长很重要,开放对城市学习和创新也很重要。开放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状态和制度力量。 

以上各分力对城市产业价值的创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作用。城市竞争力是各分力的耦合,各分力系统及系统内诸要素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经创造城市价值,贡献于城市综合竞争力。各分力系统及系统内诸要素对城市价值体系的不同构成部分贡献不同,因而对城市竞争力有不同的贡献,其关系也是非线性的。城市竞争力各分力之间相互作用,每一分力在作用其他分力的同时其他分力也正作用于它。以上分力构成系统,互动增进,形成复合力量,并主要通过产业或企业竞争和增长的绩效表现出来。 

我们把硬分力比作弓,把软分力比作弦,把城市产业比作箭,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城市竞争力,弓弦质量越好,搭配越恰当,所形成的力越大,产业箭射的越远,获得价值越大。任何部分有问题都影响城市价值的获取,由于产业的主要内容被纳入到软硬分力中,产业形式上成为弓弦力量的传导。我们把这一理论框架称为城市竞争力的弓弦模型。

二、中国24城市竞争力的排序状况

为了实证分析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状况,我们设计了显示和解释城市竞争力的两套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指标体系共4个指标: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城市劳动生产率,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指标体系分硬、软两类,有十三个具体指标体系即: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结构力、设施力、环境力、区位力、聚集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共70多个指标。 

在设计指标体系后,我们选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深圳、厦门、杭州、南京、苏州、西安、成都、无锡、东莞、青岛、福州、温州、、宁波、大连、南昌、珠海、大连、石家庄、哈尔滨24个样本城市,对与指标有关的1997、199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4城市统计年鉴或年鉴等数据,以及通过专家和居民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较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即主成份分析方法,将24城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表现指标体系的指标数据和13个分力指标体系的指标数据分别加以凝合,构造了城市竞争综合力和分力指数,对以上24城市竞争力进行计量。部分结果如下: 

中国24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排序为:第一上海、第二深圳、第三广州、第四北京、第五厦门、第六无锡、第七天津、第连、第九杭州、第十南京。在24个样本城市的中,上海综合竞争力指数最高,为1.47。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城市的竞争力比中、西部强,前十强的城市都在东部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珠江、长江流域的城市竞争力要比环渤海地区的高。在前十名城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东南沿海的几个中等城市,东莞、温州等城市的竞争力竟在武汉、重庆之上。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大致地看,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环渤海地区、我国中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 

劳动力的指数最高的前5个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这些城市在一般劳动力状况和高素质劳动力状况及劳动力培养上都比例好,以北京为最好。 

在24个样本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南京为资本力最大的四个城市,其中上海为最高。从规模上看,资本力和城市规模相关性很大,资本力前十的城市都是特大和大城市。从地区分布看的角度看,总体上,东部沿海沿海城市的资本力比中、西部强,在东部沿海地区,珠江、长江流域城市的资本力要比环渤海地区城市的高。但这些区域中的每一区域都分布着资本力比较强的城市。再将这一得分、排序同表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排序比较,发现各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的高低、排序的前后与资本力得分的高低、排序的前后一致性较强。这初步表明资本力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较大。 

科技力排名在前四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大连。上海排名第一,北京第二。从原始数据看,深圳之所以排名进入前三名,关键在于科技转化能力强,而北京所以屈居第三,关键在于科技转化能力弱。从原始数据看,温州、东莞排序较低,主要是由于科技实力差,而石家庄和南昌是科技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都不太强。科技竞争力的得分和排名还显示:科技实力强的城市其科技竞争力不一定强,从全国来看,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的科技实力都比较强,但其科技竞争力并不强。从区域来看,在珠江流域,广州的科技实力远元超过深圳,但深圳的科技竞争力远远超过广州。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的科技实力远远超过苏州,但苏州的科技竞争力超过了南京。 

结构力排名前4位的依次为北京、广州、南昌、哈尔滨。北京最高。设施力排在前4名的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最好,因为深圳的基础技术水平比较高。北京因缺乏水路设施排名大受影响,排名靠后的城市为石家庄、西安、南昌、哈尔滨。表明这些中西部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总体上看,沿海地区的城市的基础设施比中西部好,沿海地区的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比中小城市好。 

区位力排在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武汉、北京、西安、哈尔滨、广州、南京、南昌、成都。上海最高,排名属后的为温州、珠海、东莞、福州,温州最差。需要特别指出是,这里的区位指的是综合区位,不是指的某一方面,所以得分和人们的感觉有一定的差距。 

环境力指数前10名依次是珠海、厦门、青岛、北京、大连、石家庄、南京、重庆、无锡和杭州。珠海的环境竞争力最高。聚集力排名前4位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北京最高,北京最近几年企业增长特别快。同时可以看出城市聚集力与城市规模基本是一致的。 

城市秩序力排名前4位的样本城市依次为上海、重庆、天津、青岛。文化力指数排名最好的四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珠海、福州。比较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得分和排序,可以发现两者的一致性较强。表明城市的文化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贡献很大。同时,从区域的比较上看,城市文化竞争力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逐渐下降。 

制度力排名前四位的城市依次为福州、厦门、东莞、宁波。制度力表现比较好的城市都在东南沿海地区,即浙江、福建、广东省。但通常想象比较好的城市如深圳、珠海等并不是最好。制度力表现比较差的城市大都在中西部地区。 

在样本城市的管理力排名中,前四位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原始数据显示这些城市在城市战略、城市管理形象、企业管理、政府办事效率等方面表现都比较好。 

开放力排名在前4名的是深圳、上海、厦门、珠海。其中深圳排名为第一。 

三、影响中国城市竞争力现状的关键因素 

搞清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制定提高城市竞争力战略的前提。利用收集的数据,我们采用世界著名的实验室诺斯—阿拉姆斯实验室金融分析小组新开发的模糊曲线分析法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和分析。结果显示: 

现阶段,在人力资本领域内,对中国城市竞争力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劳动力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因此,中国城市劳动力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作用,也仅处在一般水平上。劳动力是的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推动力量,我国城市劳动力对城市竞争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我国城市劳动力的科技素质低,城市教育水平低,尤其地方教育体系的质量差。 

当前资本力是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第一构成力量,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城市,资本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更加重要。这一方面证明了资本在城市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表明中国城市经济正处于投资推动型发展阶段。这一结论与中国的发展实情正好相符。金融机构指数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高于城市贷款余额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表明:城市拥有资本控制能力比拥有存量资本更重要。 

科技力对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贡献作用,但目前在城市竞争的各分力中科技力还不是最重要的力量。这除了可能因为科技力与其他分力相关性较强,它会渗透在其它分力中发挥作用以致造成计量上的遗漏外,还可能与目前城市科技成果转化不强有关。同时说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还没进入科技推动型的时期。 

在中国的当前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很大;基本技术基础设施和高级技术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比一般基础设施要大的多。 

区位对城市竞争力的有一定的贡献。但城市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自然区位便利度和城市科技区位对城市竞争力贡献是比较大的。至于城市在区域中的优势度、城市的行政区位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度不像人们通常感觉的那样大。 

环境力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比较小,与中国的实际较相符,它说明中国城市还处在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环境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作用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大。不过这里已经初步显示,优美的城市环境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在经济的转轨和起飞阶段,秩序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不像与人们的想象的那样特别严重。经济的波动、经济的风险、经济违规行为发生、社会的不稳定对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有消极的影响,但如果这些能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他们的消极影响不会太大。不过,城市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对城市竞争力影响是比较大的,社会治安良好对城市竞争力提高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城市文化观念对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影响非常大。文化力的几个构成要素价值取向、劳动观念、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兼容心理等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都比较大,其中交往操守是最大的。文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经验特别是东南沿海的经验给予很好的证明。 

制度状况、制度创新对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有重要贡献。个人权益保护度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度尤其高,在70多个要素指标中它是最高的。 

城市管理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力的要素构成中,政府战略、城市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极为重要。城市开放力对城市竞争力有重要的贡献。城市国内外贸易依存度、外资以及旅游业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就以上十三个分力而言,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贡献较大的前五个分力依次为(按贡献弹性系数大小排列):第一资本力、第二文化力、第三设施力、第四聚集力、第五管理力。 

四、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路径战略 

世纪之初,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在提高竞争力方面,中国城市政府不仅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可以实现城市之间竞争的双嬴。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国许多城市政府应采取促进城市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群集发展的基本战略。城市政府及时发现和识别正在形成中的城市产业群,为业已形成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推动和促进城市产业的群集。要注意和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施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展其优势产业。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使决定性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不断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吸引国内外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城市落户。坚持不懈地培育自己的具有区域甚至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这将使城市特殊的产业群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超长轨发展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在产业促群发展的战略框架下,本文有以下原则性战略建议: 

1、全球化思考,当地化行动。提高竞争力,城市要考虑全球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向,全球化思考有助于城市找准并塑造影响当前和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性关键优势。与此同时,城市还要清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及其各要素要素的状况,只有这样城市政府才能采取符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政策、策略和措施。 

2、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保护性利用不可再生要素。中国城市在与国际城市竞争时,更多地是具有劳动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城市在与东部沿海城市竞争时,也主要是具有劳动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城市要充分应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要不失时机的积累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不断的地提升比较优势,以提高其城市竞争力。在利用比较优势时,对不可再生要素,要采取保护性利用的对策。要不断地变不可再生要素的劣势为可再生要素的优势。任何单单利用现有不可再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作法都将面临坐吃山空的危险。 

3、不断改善非流动硬要素,以吸引流动性要素。在规划建设吸引和融通外部资金、资源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城市政府一定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先进性,考虑与国际接规,大力推进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城市,为科技创新和高技术、高管理产业的发展创造硬环境。在城市环境方面,要保护城市的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以实现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怡人;要建立独具特色的城市人工环境,建立高素质人才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需要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 

4、高度重视软件要素和可再生资源的培育,积极塑造城市的竞争优势。城市尤其要着力塑造那些决定竞争力的核心和高质的科技、人才、管理等要素。城市软要素一般可再生,创造它们有时比创造硬要素的投入要少,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助于形成城市的高增殖和创新产业。改善软要素环境,不仅可以使城市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企业等硬要素,同时可以使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为此: 

政府应该在摒弃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潜能发挥的评估标准和落后习惯方面,在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究信誉、等价公平、鼓励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方面积极工作。 

政府应积极进行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尤其要在个人权益制度的完善方面多加努力,以建立、健全有效保护自然人、法人的人身及财产权益的产权制度(包括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刺激创业者创业动力的贡献与报酬相对称的经济激励制度,以吸引优秀人才并有效地刺激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热情。建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的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制度环境;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确保城市民间经济交往信用。建立规范政府、特别是规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消除以乱收费、乱罚款、乱难派、乱集资为突出特征的经济侵权行为。坚持依法治市,建立、完善地方法规、制度和一些补充规定,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制度。 

城市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和咨询系统。克服官僚主义,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领导整体素质,扩大对外宣传和推销,提高城市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城市应积极探索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各种矛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秩序环境。 

5、扩大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关注。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城市经济将进入科技推动型的时期,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在城市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城市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与提高城市科技竞争力有关的城市软硬环境的建设。高度重视培育城市的科技转化能力,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向联合。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以培育适合地方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