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统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统计论文范文1
1.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没有设置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长期以来,邮政储汇局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部门,不是一个法人机构,邮政储汇局的会计和统计数据都要并入邮政局的大账当中,因此邮政储汇局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也不设统计岗位,统计数据都是由会计人员兼职报送,但兼职人员无全科目上报金融统计数据的工作经验,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
2.基层邮政储蓄银行仍然处于手工报表状态,没有自己的金融统计程序和数据传输网络。从1986年开始,邮政储蓄机构一直处于手工填报、手工汇总和手工上报的状态,即使是2004年起建立了邮政储蓄“全科目”报送统计制度,这种状况也没有根本改观。再者,从数据报送方式上看,基层邮政储蓄机构由于没有建立与上级机构和与人民银行的纵向和横向统计数据传输网络,统计数据只能通过电话和传真等原始的报送方式报送。
3.邮政储蓄银行会计、信贷等部门信息系统滞后,无法满足“全科目”报送统计制度要求。金融统计是以会计科目和信贷等各类账户信息为基础的全面统计,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类统计报表。在邮政储蓄机构一直没有根据“全科目”统计报送制度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信贷等相关的各类账户信息,使得邮政储蓄统计无法获得全面完整的各类相关信息,这也是邮政储蓄“全科目”统计报送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信贷“全科目”上报统计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邮储机构的信贷业务开展情况。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初,优先开展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并逐步开展各项资产负债业务。但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信贷“全科目”统计指标中只对储蓄、同业存款和应收款项等少数几个指标有所反映,其他业务都通过“其他流动资产项目”轧平,不能全面反映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业务。现以各基层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开展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为例,据调查,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报送统计数据时将其归入“其他流动资产”科目,而没有按照贷款用途归入农户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贷款科目,从而造成地区贷款统计数据缺失。
另外,由于邮储银行已经开展了贷款业务,因此邮储银行应及时报送累放累收统计报表。因为累放累收统计数据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银行贷款的发放、收回和周转等流量变动情况。但是邮储机构从2006年试点开展贷款业务以来,累放累收统计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此项数据漏报。
5.现金收支统计一直没有纳入人民银行金融统计体系当中,影响地区现金收支统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据调查,邮政储蓄机构从1999年开始采集现金收支统计数据,但是采集来的现金收支统计数据只报送给其上级邮政储蓄机构,从来没有报送给人民银行。但是,由于邮政储蓄机构与人民银行及其他银行有现金调缴款往来业务,为保证辖区的投放回笼数据准确,各地区人民银行不得不将邮储机构调缴款的发生数据虚拟填报到人民银行现金收支统计报表中,并且用储蓄存款收入、储蓄存款支出等项目进行调平。这样虽然保证了辖区的投放回笼数据是准确的,但是储蓄存款收入、支出,汇兑收入、支出等现金外部统计项目不是完整和准确的。
6.中间业务统计制度没有建立,不能全面反映邮储机构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在邮储银行成立之后,邮储银行除了开展传统的代收代付业务以外,还将开展承销发行、兑付政府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保管箱服务等业务。但是邮储机构始终没有建立中间业务统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邮储机构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
7.银行监管统计没有建立,影响对经营风险的评估和判断。邮储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将与其他银行一样,在机构、业务和高管人员等方面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并实行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审慎监管。银行监管统计是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邮储银行刚刚成立,内部控制制度正在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没有成型,因此相应的银行监管统计自然也没有建立。
完善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体系的建议
1.建立完备的金融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完备的制度是做好金融统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邮储银行应依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本系统金融统计制度和办法,领导和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工作。金融统计制度和办法应包括金融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金融统计部门的职责、统计人员的配备与职责、统计考核评比、统计监督和统计检查等方面内容。
2.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统计人员。为高质高效地完成统计业务,必须改变目前邮储机构统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的状况。同时,配备的统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必要的会计和统计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统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满足各方面的业务需要。邮储银行要在满足上报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和报表需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建立一套涵盖信贷业务统计、贷款累放累收业务统计、现金收支业务统计、中间业务统计和监管业务统计等方面的业务齐全、指标完备和编码规范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保证上报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更加详实的统计数据和信息。
金融统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分支行系统架构多实体银行角色管理单证中心总分支架构
1引言
在当前银行机构及业务大扩张下,实现银行业务跨区域流水化作业处理,使业务处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不断满足银行各项业务发展需要,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达到实现银行经营综合效益最大化目的。而这些均需要先进的银行系统支持,而这种集中化跨区域的银行系统,首先面对的就是多实体、多分支机构的系统布局。
2银行系统架构案例分析
2.1多实体的基本布局
多实体的概念于系统中的实现,就是针对银行中的层次细分(数据、机构、岗位与用户)进行结构化与逻辑化的关联,而在系统中提供了相应的参数来达成层次关联的实现,这些参数包含:Unit、Role与User。
Unit:
Unit是实现系统多实体化的重要参数,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设定每个运行实体的所能存取的数据表,与各个数据表的存放位置(数据库与主机),系统中可以定义任意多个Unit,而每个Unit可以同时存取一个到多个数据库,同样的一个数据库可以同时被多个Unit存取,借此系统就可以完成多实体运行环境中的数据分布/布置。
Role:
另一个实现多实体运行的参数就是Role,通过Role来定义各个岗位的职责(授权),岗位职责的变动、岗位的调动、变动均通过参数Role来实现。
User:
有了Unit(机构)与Role(岗位)的设置,也必须要有人(即用户)去那个他所属的机构报到与任职,而User这个参数除了用来设定用户基本信息、密码与安全策略外,就是巧妙的连串起Unit与Role,而形成了Unit、Role、User的三角关系。
所以可利用这三个参数的巧妙关系,根据行内的实际需要搭建起数据、机构、岗位与用户的多实体分布状态关系,以完成多实体运行机制的目标,并可运用在日后可能的进程的合并或分割的调整。而此类的运用在大银行中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银行合并的过程,就牵涉太多太多机构的调整:有合并的、有分离的、有升格成外汇指定中心的(即单证中心,根据地区大小辖下有数量不同的分支机构),甚至也存在分离后降格成一般分支机构的,除了多实体运行的分布外,尚存在许许多多的资料重整。
2.2多实体机制的应用
单证中心的定位,组织架构的定位
单证中心是中心、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在系统建设初始就需要定位,不同的定位对需求的导向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是中心性质,单证中心就不存在任何账务;如果是成本中心性质,单证中心有自己的账务行,同时也负责表外记帐;如果是利润中心性质,就需要考虑中心与经办行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
业务框架的灵活调整
在单证中心的定位与组织架构确认后,就会对相关业务框架进行可能的调整,图1是以信用证开证为例来说明可能的改变:
2.3多实体、多分支机构的模式转换
一个支持多实体(Unit)、多分行(Branch)运行的系统,透过系统所提供的参数,在多实体、多分行的环境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安排集中、分散或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的运行环境,且由于透过参数的方式,系统也可进行分散向集中的靠近,或是集中向分散的分离。在公司的现有用户中上述情况也都有发生过。
银行组织结构中一般包括了机构、岗位、岗位职责、员工等基本要素,系统通过参数实现了这些要素的建立及变更,以实现组织结构的建立与变动。关系如图2所示:
系统通过Unit参数来建立运行机构的实体如:总行、单证中心及各级分支行,并可设置每个运行机构的承做行代号、记账行代号与该所属运行机构下每个数据表所存放的数据库(同时多数据库支持),可通过Unit参数的设置与调整来实现分支机构的合并、升级、新增、撤销。利用岗位职责参数来定义每个岗位(Role)的授权功能,而再以Role参数来设定每个机构(Unit)的职能(即操作功能)。
通过Role参数来定义各个岗位,并将已经建立好的FUNC(岗位职责)授权给各岗位。岗位职责的变动、岗位的调动、变动均通过参数Role来实现。
通过User参数来确定银行的职员,并将相应的Role(岗位)及职员所在的Unit授权给相应银行职员。银行职员的岗位调动、新进职员、职员离职、职员在总分支行间的调动均可通过User参数来实现,并可设定用户基本信息、密码与安全策略。
经由参数的调整来实现运行模式转换,系统可支持银行所要求:从总分行式的运营模式到集中化处理运营模式(单证中心)的转换,其中包括业务授权与岗位的转换,也可透过Unit参数中对数据存放的设置来完成数据的转换。
账务核算机制的建立
在上述的单证中心定位明确后,与相应的架构调整完毕,接着就是账务核算规则的订立,与新核算规则下所引发的业务口账务调整。在系统的设计上,仅需要对公共流程中的账务模块进行调整。
3结语
本篇主要设计一种多实体、多机构的系统架构模式来说明集中模式下的银行系统作业。由于篇幅的原因未对具体架构进行更深层次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徐权.利用综合前置机实现跨系统的金融交易[J].中国金融电脑,2000,(04).
[2]层次化.模块化并存[J].微电脑世界,2000,(40).
[3]刘广云.银行转制的钥匙──《走向商业银行》评价[J].中国图书评论,1998,(08).
[4]梁科.中心机房前置机群的优化整合[J].中国金融电脑,2004,(08).
金融统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外汇储备;投资;金融制度
一、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1、非独立的金融制度是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主银行体制不同于英美等国的模式,银行运作缺乏自身的独立性,严格按照官方的命令行事。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控制一旦脱离现实基础, 只是为了政府经济目标而设定金融政策, 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没有立法为依据的金融监管,最终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丧失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2、银行经营错位是加剧泡沫的重要诱因 银行作为信贷双方的中间人, 正是为了弥补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减少了交易费用,降低了风险和资金的成本。但是银行作为资金保管与运营的人,在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监管的时候, 银行可以出于自身利益进行信贷,为了获取高收益而投向高利润、高风险的行业, 甚至会营造适合投资环境来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
3、日本政府在经济扩张阶段不恰当的货币政策 从日本政府的货币政策来看,应该说在此周期中存在比较明显的失误。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扩张时期实行降低利率放松银根的扩张政策。由于日元自1985 年12 月的“广场协议”后大幅升值,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随后采取了金融缓和政策。1986年1月30日起,日本银行分数次将官方贴现率从1983年以来的5% 降至2.5% 的历史低点。并持续容忍接近或超过10% 的货币增长速度。这项政策一自持续到1989 年5 月方做出调整。这一宽松的金融政策带来了大量的富裕资金,促进了金融机构扩大贷款和整个社会的信用膨胀。
4、忽视了对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的控制 在此周期的扩张阶段,由于批发物价和消费物价水平比较稳定,而传统的日本金融政策是以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参照的,这种判断成为实行扩张性政策的根据之一。而却忽视了对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的控制。对此日本政府自身也己经认识到,并且在大藏省的专门报告“资产价格变动的机制及其经济效果”中表示,今后在经济运营方面除物价走势外,与前相比要更加重视资产价格的走势。
5、不动产贷款控制不力 在对不动产贷款的控制方面,虽然大藏省较早就对银行的不动产贷款采取了行政上的干预措施。但是总体上看并没有什么成效,原因就在于金融机构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绕开行政管理的迂回贷款,银行回避管制的动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本身开拓新业务的企图相结合,最终导致大量迂回贷款流向不动产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因此成为继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之后的不动产贷款主力。经济转入收缩后,这些贷款大量成为不良债权,许多金融机构更因此而破产。同时,暴露出金融机构具有忽视对借款人进行审查的倾向。
二、日本金融危机对我国目前潜在的通货膨胀的警示 根据分析日本的金融危机和我国处于经济繁荣期的实际,在控制货币供给和扩大货币需求的原则下,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金融制度建设 稳步发展金融自由化, 提高金融系统的独立性稳步发展金融自由化, 提高金融系统的独立性, 保证金融政策对整体环境的稳定作用, 是保证经济稳定高速发展、防范金融泡沫的重要环节。通过金融自由化,保证金融信息的公开性, 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使资本更有效地配置,避免过高的泡沫风险;加强金融系统的独立性, 减少外界的干预,可以使得金融系统减少不良资产累积,更好地处理泡沫风险, 从而实现经济整体安全。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2、加强银行监管 由于银行信贷存在投机行为,所以要加大对银行发放贷款的监管,谨慎控制银行盈利性的经营和投机。银行可以从事股票和房地产等虚拟资本的投资, 这是出于资本配置的需要;人为的炒作虚拟资本,而将炒作的成本由社会承担就是错误的。同时,加大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审查,减少资本的过度投入,防止经济过热和坏账的出现。
3、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外汇管理 我国房地产价格和股价的飙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投机性资本大规模流入我国,这也证明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境外投机资金的巨大吸引力。因此,继续推进已经有成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人民币的缓慢升值,防止其过快升值。同时,由于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很大压力。因此要加大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强对海外的资本投入,扶持更多的大企业走出国门。
4、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在目前的股市繁荣情况下,要密切关注股市的变化,并加以政策引导,特别是要注意适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提高利率。同时,扩大投资面,引导货币的需求,努力创造有效需求。
金融统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文献计量;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49-03
移动电子商务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他信息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1]。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利用了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的补充。尽管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开展还存在安全与带宽等很多问题,但是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方式相比,还是具有诸多优势的,因而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和普及速度很快。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移动电子商务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梳理其发展脉络,力图探寻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对将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基于CNKI的移动电子商务定量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NKI是国内规模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其数据最有可信度。通过对其中所收录的移动电子商务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揭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就统计方法而言,本文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移动电子商务”为检索词,时间为2000年至今。对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650篇。通过对重复文献进行剔除,对文献标题进行分析甄别,删减掉会议记录、目录索引、新闻报道等不符条目,最终得到有效篇目604篇,作为本文进行定量分析的总样本。
(二)移动电子商务文献的定量分析
1.年度分布研究
研究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本文统计的604篇论文,其年代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2000年前,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仅有20篇;2000年初,全球通WAP服务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广州6个城市试用,论文数量呈现了井喷状态。从数量上来看,增长速度比较稳定,说明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研究工作进展顺利,规模日益扩张。而近3年来3G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的普及,更是催热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如今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成熟期。
2.论文来源期刊研究
对论文来源期刊进行统计研究,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从而可以侧重选择核心期刊进行阅读研究。从对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论文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源期刊非常分散,数量很大,有270种之多,且涉及范围也极为广泛,包括图书情报、科技、经济、计算机技术、农业、新闻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在当代中国已得到高度重视,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
据统计,刊文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达到8本,可以作为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期刊加以重视和利用。详见表1。这8本期刊涉及范围包括经济、通讯、计算机网络。这也证明了移动电子商务是基于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新兴产业。
3.论文著者研究
核心作者在推动学科发展、开拓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统计,在选取的604篇论文中,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共有4位,可视为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领头羊,具体情况见表2。
4.论文基金资助情况研究
由基金资助情况可以看出移动电子商务在国家及各地的受重视情况。据统计,选取的文献共得到过19种基金的资助。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3个,省部级基金项目11个,市级基金项目5个。而市级基金项目包括2个上海市的,3个重庆市的,足见这两个直辖市对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资助文献数目在4篇以上的见表3。
5.论文主题方向研究
统计分析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题分布状况有助于掌握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从而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制定未来的研究目标。结合电子商务的基础教材,并参照其他学者对电子商务的主题分类,笔者根据所统计论文的大致内容,将主题大体分为5项,分别是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与方法、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如图2所示,理论基础和系统构造的论文并不多,因为移动电子商务毕竟以电子商务为起点。许多理念方法都是通用的,仅在应用的形式上做了一些革新。随着许多新兴技术如二维码、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这些技术如何更好的与移动电子商务相融合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而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尚属于比较新兴的领域,安全问题还很突出,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将成为今后学者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如何更好更快的为用户服务,将永远是研究者的目标。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在网络购物,在线支付,商贸金融活动,甚至旅游服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二、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1.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比较欠缺
首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仍很狭窄,许多领域仍是空白。比如对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等移动电子商务的新领域的理论研究都十分匮乏。因此,需要加强理论模型的研究,使移动电子商务和这些领域的服务特征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完善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2] 。
其次,我国对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国内的一些学者和专家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对消费者的需求探讨上。但是,这种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少数几个影响因素的层次上,没有将这种影响因素进一步地扩展。
2.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保障问题
安全问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就目前而言,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移动通信安全、移动终端安全、支付安全、手机病毒的威胁和移动运营商的商务平台的安全等。同时,我国也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规范移动电子商务的行为,亟需相关行业准则的治理。
3.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支付机制不健全
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支撑,只有突破了支付这个瓶颈,移动电子商务才有可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主要有:从话费中直接扣除,手机与银行的支付业务绑定,通过预存费用的方式在移动服务商那里建立专门账户。据统计,信用卡是移动电子商务最流行的支付手段,75%的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通过信用卡支付,而信用卡自身的安全问题至今仍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可。就现今的情形来看,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缺乏用户基础、产品服务单一等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4.移动电子商务的成本及网速问题
2012年550.4亿的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在13 040.0亿的网购整体交易规模占比为4.2%,和2011年的1.5%相比有了大幅的提升。虽然如此,与传统的网购相比,仍然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智能手机的价格普遍在2 000元以上,对中低收入者来说明显过高;而后续的上网费用更是问题,目前移动运营商多是按照流量或时间来计费的,无论哪一种费用都不低。二是移动网络的网速还不尽如人意,其移定性、覆盖面等都限制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3G网络虽然网速快些,但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普及。
三、移动电子商务研究的发展对策
1.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
首先,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不应该仅停留在移动购物的层面,应鼓励各行各业的学者参与到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中,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到诸如医疗,教育,救助等多种行业中。其次,研究的焦点不应只局限于消费者的需求上,如何利用移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知名度乃至提升企业的效益,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一环。最后,研究学者除了大学的教授外,也需要更多的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使研究并不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的运营更有力的结合起来。
2.加强安全保障
首先,应该在技术层面上做出革新,参照国外的成功先例,构建端到端的加密机制。并将PKI技术引入到无线网络环境中,建立“无线公开秘钥体系”(WPKI体系) [3]。其次,引导用户或强制终端系统集成商在移动终端安装安全平台,如 360 安全卫士、瑞星手机杀毒软件等,以便优化无线电子商务环境,从而极大减轻病毒及黑客造成的威胁。再次,要完善与移动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借鉴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验,用有效地法律保证移动电商健康的发展。最后,应加速推行网络实名制,由公安部、商务部或信息产业部等权威机构来共同监督、实施,将移动电子商务从虚拟状态推向了实体化。
3.完善移动支付机制
201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这一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有了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再通过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协同合作,移动支付机制必经趋向完善。
4.完善无线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协同移动运营商加速完善无线基础设施建设。加速3G乃至4G网络的发展。好的无线网络环境是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另外,移动运营商应逐步降低资费,目前来看与合理价位仍有一定的距离。而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如学校、图书馆、商场等人群聚集地要做好WIFI的覆盖面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陈宇.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1,(10):6.
金融统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金融;学术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设置
一、专业型硕士及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09年起,教育部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下发《通知》中明确规定:“已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名,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2010年至今持续缩减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相应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以达到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同时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型结构重大调整的目的。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相对于传统学术型硕士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专业性更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或工作岗位需要的实践型人才。与此前的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则主要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其次,报考难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考试难度较全日制专硕要低一些;最后,毕业后所获证书不同,非全日制专硕一般只能获得学位证书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也就是所谓的“单证硕士”,而全日制专硕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齐全。由此可见,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面对日益细化的职业分工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迫切需求而对传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做出的改进和调整,是如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等19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设置方案。方案中明确了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论文等各方面要求,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设立了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点,各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逐步扩大专业硕士在硕士招生中所占比例,并在实践培养中不断探索,促进金融硕士培养模式逐渐成熟,金融硕士成为考生报考时炙手可热的新焦点。
二、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下文从培养目标、招考条件、考试内容、学制、学习费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学位论文要求、读博要求等方面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1.培养目标
顾名思义,金融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即对金融理论有深入了解并追求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适合从事教学和基础性、理论性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则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在培养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招考条件
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招生对象为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生需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对象与学术型硕士相同,为本科应届毕业生,招生考试于每年一月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
3.考试内容
金融学术型硕士考生参加每年一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分别为150、100、100、150,其中数学、英语、政治为全国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试卷,专业课综合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与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一同举行,在2011年之前,考试科目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综合,分值相同,其中数学、英语、政治采用与学术型硕士相同试卷,专业课综合也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但试卷内容与学术型硕士不同。2011年之后考试科目中数学改为经济类联考,分值仍为150分,经济类联考全国统一,其中70分数学,40分逻辑,40分写作,专业课考纲由中国人民大学统一制定,具体试卷则仍由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总体来说,金融专业型硕士入学考试降低了对考生数学方面的要求而更加强调逻辑能力与综合写作能力,专业课命题也会侧重于考察金融实务知识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
金融学术型硕士一般学制为三年,前两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三年进行实习或科研项目以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第一年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第二年进行实习及毕业论文答辩,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许毕业,获准毕业后同样颁发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
5.学习费用
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少部分录取为国家计划内(保送)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大部分专业型硕士须缴纳学费,一般比学术型硕士高,根据学校不同学费有所差异,平均为30000元/年。
6.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硕与专硕的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差异。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性,目的在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于金融各分支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授予学生经济金融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例如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统计回归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经济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等,教学方式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居多。专硕课程设置则偏向实践与应用,所学课程大多与金融领域各职业具体相关,例如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等,教学中多采取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面对金融实务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硕士毕业后对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适应能力。
7.导师配备
学术型硕士一般配备一名校内老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完成。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除了从校内老师中选择导师外,也会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或担任导师,大部分院校采用“双导师制”,即为每个专业硕士配备两名导师,一名由校内老师担任,一名由来自各金融机构的在职人士担任。
8.学位论文要求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为理论研究、调研报告等,金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范围较广,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也可多种多样。
9.读博要求
学术型硕士一般有部分报送读博名额,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可以申请直博,金融专业型硕士则没有直博机会,有读博意愿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经录取后入学。
三、总结
作为开设仅三年的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曾经面临多方质疑,社会对于专硕的就业前景持消极态度,而在上文对金融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教育部门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硕士就业而对传统研究生教育进行的改进和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学术型硕士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花开并蒂”的局面一方面能够保证继续为科研及教学工作输送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利于改善长期存在与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需求与硕士毕业生不能有效匹配的问题,双管齐下,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李莹.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刘红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薛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2007(11).
[4]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5]教育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0.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金融统计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信用风险,KMV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因子分析,信用评级
一、引 言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企业破产和重组事件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各国金融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而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公司质量的高低、行为的规范与否及其财务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市场的兴衰。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上市公司中的绩差股与绩优股为研究样本,绩差股选取截止2005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被ST的上市公司中的30家为样本和绩优股选取大盘蓝筹股中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共60家上市公司,这60家上市公司全部为A股(研究的股票交易数据和年报财务数据以及相关的其他信息来自大智慧和中国金融wind数据库)。
三、模型的构建及结论分析
针对Logistic回归模型和KMV模型存在的问题,在本文中也做了部分的改进,进而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信用风险度量,以期待能找到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3.1、Logistic回归模型
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首先要慎重选择参数。误选参数会导致模型的误判。
3.1.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选择
本文选择了能反映上市公司的赢利性,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特性的21个财务指标。我们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为因子分析的工具金融论文,其具体步骤如下:
(1)提取60家样本公司2005会计年度报告的指标数据,利用SPSS13.0现将21个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
(2)利用因子分析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KMO值及Barlett检验值,分析显示KMO值及Barlett检验值符合检验要求;
(3)计算特征值、贡献率、共同度,提取特征值大于0.8的9个因子为主要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1.687%[2]。其中第一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6.992%,第二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4.646%,第三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298%,后边的几个主因子的贡献率依次降低。
(4)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求得9个主因子的因子得分。
在运用SPSS13.0对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时,我们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方法,求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选择最大方差旋转法。结果分析如下:
(a)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经KMO和Bartlett检验表明:Bartlett球度检验的值为838.034,概率,即假设被拒绝,也就是说,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36,根据KMO度量标准[3]可知,原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b)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
因子分析总方差列表中显示前9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0.8,但他们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1.687%,在特征根大于1的情况下,有7个主要因子,他们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3.64%,模型的解释力度相对较低。并由各个成分特征值的碎石图可知,保留前7个主要因子就可以概括绝大部分的信息,但这7个累积贡献率低于80%。
(c)因子分析的共同度
从因子分析的共同度表中的第二列显示初始共同度,全部为1;第三列是提取特征根的共同度,本文中是在指定特征根大于0.8的条件下的共同度,可以看到,总资产同比增长率和销售净利率的共同度较低(低于80%)金融论文,这几个变量的信息丢失较为严重。 但大部分的共同度都在0.7以上,且大部分大于0.8,说明这9个公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各指标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3.1.2、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我们把这9个主因子都引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的BinaryLogistic回归程序包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如表4-7,4-8所示论文格式范文。
从回归的第一步Cox & Snell 为0.639,Nagelkerke为0.851,大于0.8,说明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4]。从表4-7可以得到,模型的整体准确判别率为93.3%,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违约判别率还是较好的。从表4-8可以看出,9个主因子的显著性水平都较高,第9个主因子的显著性最大,为0.755,相对来说第2、4及5个主因子显著性水平较低。
表4-7 输出结果
表4-8 模型的回归系数
Variablesin the Equation
B
S.E.
Wald
df
Sig.
Exp(B)
Step 1(a)
FAC1_1
.934
1.133
.679
1
.410
2.544
FAC2_1 3.143
1.270
6.130
1
.013
23.180
FAC3_1 2.648
1.498
3.124
1
.077
14.126
FAC4_1 5.401
2.207
5.990
1
.014
221.581
FAC5_1 6.244
2.681
5.422
1
.020
514.663
FAC6_1 -.491
.615
.636
1
.425
.612
FAC7_1 1.775
1.065
2.777
1
.096
5.900
FAC8_1 .686
1.574
.190
1
.663
1.987
FAC9_1 .872
2.795
.097
1
.755
2.393
Constant .480
1.185
.16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