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小结范文1
一、认真抓好师资培训工作
1、积极配合上级教育部门,安排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例如地理科的吕松洁老师,音乐科的潘文静老师以及历史科潘惠连参加省级的新课程骨干培训,安排了潘恩花、罗颂挹、易考龙等10位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的新课程培训,另外还安排了下学期参加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共37人参加培训。
2、在校长室的重视下,本学期学校又购买了一批新课程有关课堂教学的案例,分别由教研组长带领观看、学习、讨论。学校还利用每周五的例会进行有关新课程的专题讲座,不断地向教师灌输新理念,让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法,适应新课程。
3、由学校课件制作熟练的教师作为本校教师的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多媒体操作技术的培训,课件制作的培训。现在我校大部分教师都能用多媒体上课,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
二、启动校本课程工程,努力打造学校的个性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块重要内容,为适应新课改的形势要求,在全校开展的校本课程有:语文方面的“诗词积累”、英语方面的“听说训练”、综合科方面的探究性学习、调整学生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还在开设了足球、乒乓球、合唱、舞蹈,并以书法、绘画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上述课程的实施,对于满足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使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均起到了重大意义。
三、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比活动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培养教师的力度,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今学期在七年级举行“深入实践新课程,三尺讲台展风采”的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本次课堂教学比赛,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引导、组织作用,有效的实现师生互动;倡导并体现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突出“实”、“新”。“实”——扎扎实实,实事求是,重在实效;“新”——新观念、新策略,新教法,新手段。课堂教学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阶段,人人登台,共评出11位教师参加决赛,经过四个周的角逐,评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持续发展,今年继续开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诚心修订了评选方案,现正在实施中。
四、善于总结,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为了使新课程的实施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校要求,实验第一线的教师要做到每学期要有两个以上的书面总结或教学论文,或写出自己最得意的教学案例,并在全级教师会上交流,共同讨论,以达到共同进步。
五、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程的教案,绝非是以往只考虑怎样精心讲解和板书,考虑怎样用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上是我们对教师集体备课的总要求,各教研组每周一次,具体要求是教师先自备,教研组集中讨论,最后形成教案。
以上是我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下面我将我校教师在级会上讨论较多,并且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几个问题,从教师小结中摘抄如下:
(一)课堂上您真的关注学生了吗
新课程提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次上完课,我们老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我们教师仍然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
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老师注意到,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差异,小组的讨论也非常激烈,他们甚至提出很多问题。这时,老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想,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地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如果老师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就会深入各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灵活地组织下一个活动,紧张也将不复存在。
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我想我们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的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能够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还是应该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做,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
(二)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为通过自主、合作、探索、实践等亲身体验的学习。
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
(三)您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课程小结范文2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历史课堂小结 八种形式
课堂小结是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一般用3―5分钟时间,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结构,进行学法指导,深化、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见历史课堂小结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重要阶段。我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八种历史课堂小结形式。
1.表格式小结
表格式小结就是把所学知识通过一定栏目的设计,运用多媒体展现出课堂教学内容的历史基本知识,体现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一种形式。表格小结的特点是内容简洁,形式明快,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表格式小结最好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放映中自定义动画功能,先打出表格栏目,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然后对表格中具体知识点采用一边由学生回答,一边由老师按鼠标的方法,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更能加强对历史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同时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结中来。
2.知识网络结构式小结
知识网络结构式小结是将本课内容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富于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和脉络。这种小结便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把握,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基本知识从几个要素方面加以记忆、理解、掌握。
3.习题训练式小结
习题训练式小结是采用一定数量的填空题,或选择题,或材料题,或回答题,引导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性训练,并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习题训练式小结所选训练题要紧贴本课内容,具有典型性,能巩固本课所学历史基本知识。填空题所要填的空白一般在10个左右,选择题8个左右,材料题的材料1个或者2个,问题设计一般不超过4个小题,设问要简单。问答题1个,一般问题设计不超过4个,同样,设问要简单。训练时间5分钟,最好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放映的形式出示题目。
4.数字整理式小结
所谓数字整理式小结就是利用数字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要点。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时还富有韵味,既能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兴趣,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问题探究式小结
课堂小结能对本节教学内容高度概括,面面俱到固然很好,但每节课的课堂小结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囊括进去,有些问题需要在新授课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问题探究式小结就是授课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精心设计一个典型问题供学生在课堂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互相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和交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认识与理解,设计的这一典型问题可以是人们习惯认识上容易偏差的问题,也可以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些观点,但问题不能很难。问题探究式小结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6.逻辑结构式小结
逻辑结构式小结是粗线条地勾画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体框架,并体现出知识点的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形成逻辑知识结构系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概括这一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增强学生历史思维的整体性。逻辑结构式小结能培养学生视觉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历史事实的概括能力。
7.比较式小结
比较式小结是把两个性质相近或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包括制度,思想等)多角度地分析对比,找出两者或三者等的相异点或相同点。通过比较能加强对新授知识和已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逐步掌握历史学习中的比较方法,为探索认识历史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8.语言文字式小结
课程小结范文3
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再创造性的学习,交流生成式课型正是为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而设置的一种课型。真正地把知识获得的过程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交流和展示成果的机会,通过对他人和自己成果的理解欣赏,进行领悟反思从而再创造。
交流生成式分课前分组小结,课堂交流展示,相互欣赏评价,教师评价,反思再创造几个环节。
具体操作过程是,由学生自主组合成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小组成果,全体同学欣赏评价别人的成果,取长补短;教师的评价包括各小组小结的质量、合作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提炼,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完善交流生成式小结课这种课型。
课前准备最能体现学生自主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使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学习不仅是课堂行为也是课外行为,也是学生合作的过程,把个人的小结成果连接到小组的成果中,个人的价值在小组的成果价值中得以体现。刚开始,可针对本单元知识、方法和学生的学情给出引导性预留提纲,给出整理和思考的方向,学生在归纳小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给出整改措施,使小结完整且形式多样。知识网络可按知识顺序,也可按逻辑关系,学生既能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达到透彻,也能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延伸到其他章节和模块,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交流展示和评价是成果的表现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的思想和成果。课堂上,学生间,师生间的成果都有同样的价值,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趣浓情深,使得小结课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反思,再创造,是知识、方法、思想的提炼和升华,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通过探究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情感的沟通。
问题有如下三点:
1.教师对学生的小结成果期望过高而导致放弃,使得自主活动和客观的评价模式间出现不和谐。
2.学生只当任务来完成而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责任性的分工,或者由一两个人来把持而使得小组成果价值锐减,从而失却小组自主活动的平衡。
3.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与具体要求间的矛盾,实际也是体制和课改间的矛盾。按教材要求,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事实上,各学校或多或少都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加深拓展,这样使得学生的负担加重而使得小结成果大打折扣。
对问题1,教师首先需有明确的认识,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情,客观地看待成果。
问题2,督促和鼓励相结合,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师生都需要坚持。
问题3,应该是个普遍问题,只能尽可能地协调。
课程小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员推销课程;课程改革
《人员推销》是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高职培养的核心能力体现为学生就业岗位中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采用以往单一、理论化的教学手段,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能力需求,因此,如何根据企业岗位任务的要求,重构符合工作实际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目前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定位
(一)课程的总体建设目标
把《人员推销》建设成为在江苏省内高职院校中一流,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有较大影响的课程。主讲教师的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安排科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网络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加科学合理。
(二)课程定位
“人员推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在推销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设计并保持个人良好商务形象的能力;判断顾客性格类型及掌握顾客购买心理变化的能力;为建立关系而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对产品、行业、政策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能力;对市场、顾客及竞争者情况的调研分析能力;寻找潜在顾客能力;策划销售访问能力;有效展示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发现并处理解决顾客购买异议的能力;达成交易并开辟关系的能力;维持顾客的后续服务能力;时间、辖区和自我管理能力;培训、激励、领导和考核销售人员的能力;)、社会能力(爱岗敬业,热爱销售的心理能力;通过服务为他人谋幸福的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能力;坚持到底、永不妥协的拼搏能力;关心、快乐和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耐性、亲切和有道德的待人接物能力;诚信、公平和自制的职业开展能力;)和方法能力(保持工作精力旺盛的方法能力;积累产品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学方法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的方法能力;具有独立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的能力),对本专业及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起重要的支持作用。笔者所在学院工商系2006年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以来,一直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专业建设导向,根据学院“依托铁路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动服务、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思路。
二、课程改革
(一)课程设计
通过九个教学项目训练,使学生明确推销工作所需要的职业道德,掌握推销过程相关技能,最终培养学生善于准确发现顾客需求的职业敏感性、努力满足顾客需求并建立良好关系的职业精神。
以岗位工作过程体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4∶3”(48课时在校内、36课时公司、商场实训)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分项目任务边讲边练,每个学习项目都依序进行咨询、决策、计划、执行、检查和评估6个教学阶段。强化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见表1)
(二)项目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是:建立一套以不同行业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分段工作任务为教学情境、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训练项目的推销技能单元训练方案与综合模拟方案。因此,教学团队在向学生演示推销工作过程核心技能的同时,要借助真实工作情境训练学生各种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熟练的推销能力。
本课程难点在于:对人员推销技能进行演示训练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顾客文化背景,尤其在开放经济环境中跨国推销,训练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解决办法是:引进合作企业一线销售人员的工作项目(产品)作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推销思维逻辑训练;通过角色扮演训练推销技能和应变能力;通过企业实习感受现场氛围;通过视频录像了解多元文化特色及在人员推销中的应用。
(三)课程表现形式
“人员推销”课程原有的教材富有市场营销专业学科体系特色,对现代推销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阐述较多,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但是,在高职高专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下,以往的教材使用显得颇有局限性。
目前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崔平主编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推销学》一书,该书在编写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于真实的推销过程,以推销介绍了推销准备、寻找与识别顾客、约见和接近顾客、推销洽谈、处理顾客异议、成交与售后服务等推销技术和技巧,既全面地涵盖了推销的基本理论,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推销实务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们现在基于推销工作过程的项目引领型教学的需要,2009年5月,教学团队着手建设《人员推销实务》教材,拟于2009年8月形成校本教材,2011年正式出版。在此基础上完善与教材配套的实训项目指导书以及教师教学实施手册。
(四)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人员推销”课程中运用的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项完整的推销工作环节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从推销工作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完成推销工作任务的步骤和技术。实施的主要步骤为:布置项目任务、讲授相关知识、制定工作计划、完成项目任务、进行评价反馈。布置项目任务主要是指教师对推销工作任务及任务目标进行布置,使学生对所要完成的推销工作任务有明确的认识;讲授相关知识主要是指师生对完成推销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由教师进行讲授;制定工作计划主要是指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完成推销工作任务的工作计划,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指导;完成项目任务是指学生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推销工作任务;进行评价反馈是指在由学生和教师分别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找出评价差异的原因,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个项目的工作依据。
2.案例研讨法
在教学中,由教师提供真实的推销工作案例,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学习形式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对案例中反映的推销知识及技术问题,教师给予引导和启发。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推销知识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聘请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教授,将企业鲜活的推销案例引进课堂。
3.情景表演法
在实训中,让学生扮演商场售货员、超市促销员、厂方驻店协销员、企业推销员或销售代表等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模拟推销训练,从而使学生熟悉推销员各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学会运用推销技巧,创造职业氛围,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4.现场教学法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的岗位教学,通过岗位能手现场示范,教师现场讲解,学生现场演练,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现场指导,来完成课堂教学环节中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在项目教学环节中所使用的商品简单化、项目模拟环境较差。应加大实践经费投入,建设仿真的推销环境与真实的推销产品。
(2)课程网站尚在建设。教学团队将加快网络课程建设速度,将丰富的教学资源上网,供学生方便自由选用。
(3)课程资源还将进一步积累。为了让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教学团队将加强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报刊杂志资源的建设。
(4)课程组在实施人员推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试图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分阶段和层次开展校外实训教学,对专任教师的工作要求高和工作任务量大,建议校区教务部能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2.下一步建设改革的设想
(1)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双师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科研及服务企业能力强的教师梯队。
(2)教学内容建设。紧密结合企业需要,吸纳课程前沿知识,融入相关职业标准,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教学资源建设。与企业合作完善主教材和实训指导书,继续整理完善教案,提升现有课件水平,继续增加任务训练内容,细化技能点训练,完善任务考核项目,制订任务考核标准,继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企业与学院共享。
三、课程小结
通过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在教学中强调职业伦理教育,在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上,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新颖性原则;在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规范化和应用性建设,坚持贯彻综合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大力倡导就业教育。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姜大源.职业校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 应恩德.人员推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 专家团.销售人员的成功销售(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小结范文5
[关键词]基础教育;无缝习;课程开发;解构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9―0017―08
科教育的改革通常围绕着科课程的开发和实施_lj来进行。随着移动习设备和软件用于教育领域的增长,科教育者对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科习更加感兴趣。移动设备为生在课堂内外开展基于探究的或者基于项目的科习提供了平台,被作为进行探究习和活动的媒介。如果每个生有一个(或多个)手持的可连接互联网的计算设备,科教育者就有可能开发基于移动技术的课程。目前虽然有基于移动技术的、对生基于探究的习的设计方面的研究,但是大部分是短期开发,没有成为正式校科课程的有机部分。为了将移动技术整合到科习中,我们需要将已有的科课程转化为移动课程。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将移动技术作为校科课程的核心元素面临的挑战。在设计移动技术支持的习的时候,我们希望和现有的课程计划保持一致从而使重新设计的科课程能够在常规课堂中应用。我们希望我们的移动课程设计模型适于用于校不同年级科课程的重新设计。本文中对课程迁移过程的描述和讨论主要基于科课程中的真菌主题。
一 研究对象及背相关课程教材设计
1 研究对象
新加坡的北海岸小(本文涉及的校名和人名都不是真名)是我们的合作校。2009年的实验班在三年级。这个小三年级共有9个班。前3个班被认为是具有较高能力的班级,生在二年级末的考试成绩高于其他班。余下的6个班是普通班,班级中生是按照能力水平均匀分布的。普通班中的305班是我们的实验班。全班共有39名生,其中有24名男生和15名女生。实验班和控制班的生被认为是没有差别的。选取的实验班教师Grace有将近三年的工作经验,控制班的教师教大部分超过了三年。Grace虽然没有经过科教的培训,但她对教育技术比较了解,也愿意接受和尝试新的教理念。实验班的生使用智能手机习移动科课程,控制班的生没有配备智能手机。
2 为适应移动技术重新设计教材
新加坡小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国家科大纲包含五个主题:多样性、循环、系统、能量和相互影响。除了能够看到大纲中的信息外,教师还能够看到教育部(MOE)的课程开发与计划部门(CPDD)出版的实施课程大纲的一个导读。这个导读的目标就是为教师上好科课程提供信息和指导。
当前小三年级的课程材料一般不支持使用移动技术进行探究习。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先解构教材的各个部分(例如习目标及子目标之间的关系,概念和习活动),以习者为中心,利用技术的优势通过移动探究习实验重构教材。我们采用了教师和研究者合作的设计过程,这样可以产生更加有针对性的教材,同时也是研究者和教师的互相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我们需要转变现有的课程,创建新的课程,同时兼顾校的日程安排。这种转变是很有挑战性的,尤其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这一点我们将会在文中具体讲述。
二 课程移动化设计的原则
我们进入校后发现必须将课程开发作为移动习项目的最主要任务,同时将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开发融入到教师参与研究的协同设计方法中。根据研究者的建议,校挑选了几名科教师包括班主任Grace加入到移动习课程设计的研究中。本研究使用的移动设备是带有拍照、手写、键盘、3G网络接入的HTC Tytn II手机。我们选择的设备能够运行GoKaow等软件,这些软件是专门为支持移动习而开发的。
为了利用移动技术来创造一种无缝习环境(SeamlessLeaming Environment),我们需要提取主题作为习目标。理解习目标是首要的,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教师在合作过程中识别、构造、排序和实施以移动设备为中介的习活动。我们设计的是以生为中心的、探究式的、协作式的移动习课程。在课程转化过程中,考虑到科探究方法的前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我们应用了下面的设计原则。
1 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
我们的移动习课程的开发是建立在对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的;以科研带动课程开发。作为一个开始,我们在正式习中设计了支架活动去促进有效的探究性习。我们看到了移动技术在促进探究和以生为中心的习中的巨大潜力,而新加坡现有的科课程没有利用移动设备的支持习的案例。下面介绍的是我们整合到移动习课程的技术举例,其中一些软件是我们的合作者美国GoKnow公司免费提供的。这些软件基于密歇根大在教育技术方面多年的研究和开发的成果。KWL(我已经懂得什么?我想要知道什么?我已经会了什么?)允许生通过一个目标导向的过程去习。计时表(可以倒计时)支持控制事件的时间。Sketchy是一个制作动画的简单工具,Picomap允许生创建、分享和开发概念图。这些都是移动习环境所提供的软件工具。HTC智能手机还有若干硬件和软件功能可以支持探究活动,例如照相,录像和录音等功能。生在移动习活动中可以利用不同的软硬件来记录数据及探究过程,软件工具则支持生创造自己的作品。
2 使用手机作为习的枢纽来整合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习活动
由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每个生可以建立多样的课程单元的文件,例如概念图、文本文件、照片和视频。生的所有作品可以先存储在智能手机里,然后使用互联网的备份到GoManage服务器(合作者允许我们免费使用该移动习支持系统)上。我们将手机和GoKnow移动应用提供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工具作为生进行无缝习的起点,因为人和智能手机都是可移动的,从而将生的课堂习延伸到了教室之外。生需要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习平台和资源。生从我们正式的习设计开始习。我们希望一个移动设备能够整合多个习过程、位置和环境、目的和内容。
3 以生为中心的探究性习活动设计
来自国际生评估项目的研究者认为生可能没有对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完全做好准备。进行探究性习是一种使生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很好的方法。在基于问题
的习的过程中,生可能进入到自己探索自然或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自己提出问题,去探索,最后检验他们的假设。生是探究性习的中心,他们需要主动的习。
4 利用社区的支持和资源
当生在习过程中装备有移动设备时,他们可以将他们周围的世界作为习情境。很多社区资源可以用于教育目的,如博物馆、科中心、名胜古迹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例如公共交通系统)。他们为来访者提供的材料可能会是生在非正式环境下进行习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利用社区资源的优势是习变得情景化和真实性。
5 促进协作知识建构
当生在公共场合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作品的时候,他们喜欢在讨论中建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生修改自己的观点,加深他们的理解。21世纪技能(2003)中的合作技能表明仅仅教会生核心的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生习如何恰当的使用技术和通讯工具去评估、管理、整合和评价信息,建构新的知识,并与他人交流。生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可以使用多个应用程序,通过无线网络交流,这为社会性的知识建构提供了条件。
6 支持教师成为优秀的课程开发者和辅助者
从固定教变为移动教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对于没有足够教经验的教师。为此我们选择性地引入了开发教材料的过程模式。我们采用的是Davis和Krajcik提出的九段参与式教中的四种指导策略。第一个是使用教育方法支持教师参与、理解和处理生对科的一些误解。第二个是支持教师去习并且肯定移动技术对习的支持。第三,我们支持教师来增加他们的科知识。采用的最后一种策略是支持教师习教的知识(PCK)(例如识别和解决重点和难点)。这将允许没有经验的教师快速找出生普遍存在的误解和习方面的困难,并设计合适的教育策略。教师研究者的课程团队在教内容知识方面养成了随时交换意见的机制,因为在长达三年的合作中,我们有两位全职的研究人员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办公的:其中有一名博士研究生,另一位以前当过小老师。在教师的指导手册中也有关于生习困难的一些信息。我们也意识到需要与研究队伍中的教师进行频繁的常规性对话,进而影响或改变他们的信念、知识和课堂教,使他们能够在教室中更好的进行移动课程的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教效果。我们每周在教育院开例会讨论和计划项目的设计及研究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国际合作者通常每年到新加坡两次,听取教师习,研究设计和研究进展的报告并提出建议。本文的报告主要取自我们在实验校的研究设计和实施小三年级科课程的经历。
三 移动真菌课程概述
在我们描述将真菌课程移动化之前,我们通过集体讨论先建立了一个习的情境(Scenario)。例如设计一系列生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各种真菌,生用智能手机来拍照,录像,作笔记,提出问题,假设及给出描述和解释;然后生需要一些互动和合作习以便每个人有机会将自己的思想和其他人分享并得到反馈,有时还要通过辩论,进一步查证等以达到认识上的趋同。在我们安排设计步骤之前,先建立移动课程的框架。课程移动化通过技术组织习活动,使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习。移动习环境为开发以问题和习目标驱动的项目提供了基础。一个项目包含了相关的和相互依存的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是一个移动计算介入的实例,生可以决定打开文件及使用不同软件的顺序:允许多个接口和多个习路径:支持多模式方法;允许生即兴创作;支持生在移动的过程中分享和创作作品。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该利用这些支持使移动科课程的习更加有吸引力、有趣和完整。生可以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不必按照线性的顺序进行。我们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区分出达到理想习效果的不同的习行为,并和传统的课堂做比较。我们不仅改变生在课堂的习,也包括生在课外的习,同时也显示了我们要改变传统课程设计的视角。这也反映了我们随时随地使用移动技术的目的。
作为移动课程的一部分,生通过将他们的智能手机与GoManage服务器同步然后下载教师为他们准备的文件。图1是生将会看到的习目标的一个摘要。这些目标与国家要求的大纲相对应。我们期待项目目标的行为动词能够帮助提高生的过程性技能和高阶思维能力。
教师和研究者一起研究国家的课程大纲、教材、相关材料并根据移动技术的支持去定义习目标。我们的策略是提供一个“结构”,供生进行探究式、自我导向的习,培养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将所的技能迁移到非正式的情境中的思维习惯。当非正式习时,生可能会重复这种自我导向的、基于探究的过程。虽然我们鼓励的是以生为中心的习,但是教师的角色不可忽视。如果教师不懂得技术也不可能促进生有效的进行正式和非正式的习。
四 课程转换的过程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描述了采用探究方法和利用移动技术重新设计小三年级科课程的过程。我们针对一个既定的主题进行基本习点分析,确定教重点;观察当前课堂教实践,确定生的习需求,并检查当前课程的设计;通过与教师进行头脑风暴,关于主题和创建习场景提出更多的建议,关注内容创作或活动参与的机会。这些活动与自主习和课外习的要求是对应的。我们也不断给予教师反馈以提高他们的教实践技能。另外,我们也不断从生和教师那里获得反馈以改进我们对课程的设计。
我们采用解构和重构的隐喻来描述我们重新设计课程的过程。根据从实践中搜集的数据,我们开发了图2所示的课程开发模型。接下来,我们带领读者进入我们的课程设计过程。我们将会用移动课程的例子解释周期的作用。这个小周期是嵌入在更大主题的循环设计中的,因此这样一个循环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我们放大一个最基本的范围来阐述基本的原理和过程,用虚线标明在现实中可能会发生改变的步骤或者在开发过程更有经验的课程开发者可能会合并的步骤。由于我们采用了质性研究设计和协同设计方法,实线箭头表明设计的形成性评价都是持续的。
1 第一步:解构――分析习目标和生的习困难
正如前面提到的,小三、四年级的科大纲中有五个主题,多样性是我们解构的第一个主题。从新加坡小科课程的教大纲对多样性的描述中我们认为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是识别各种习目标。更进一步,我们通过7个主题综合了79个习目标并识别出生习生物和非生物的关键特征和目的。解构是理解一个主题的关键知识点,使教师和生看到主题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寻求他们在移动课程中的一致性。我们按照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和过程、伦理和态度对教大纲中规定的习目标进行定义和分类。
解构的另一个目的是识别相关的主题和材料。根据生的习困难重新组织材料的顺序。例如,我们的调查显示不是所有的生将真菌这种具体案例和生物的一般特征做联
系。因此,我们为生设计了一个对比表格去比较他们的特征,如图3所示。这推动了教科书里知识内容的重新建构。我们也建立了一个更好的习流程,能够帮助教师明白相关主题的原理和作用之间的联系。
2 第二步:头脑风暴――基于习情况搜集意见和资源
我们设计过程的下一步包括工作组设计移动习环境(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MLE)中的活动。环境定义了教师想要生掌握的习内容和生需要达到的水平。生们在这些正式或非正式的习环境中观察事物、搜集数据,在线分享和小组合作以及通过创造一个数字动画去展现真菌的特性以巩固他们的习。
在过程中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活动设计中也会出现对专题的误解。作为探究习的一部分,任务组想要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关于面包模具的实验。生不得不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的同时进行拍照作为数据搜集的证据。这种尝试很少有成功,因为生对“变量”和“控制”很陌生。教师还想让生通过“家”小组(Home Group)的方式进行协作习。最后,教师要求生识别他们生活的环境中的真菌的例子。教师确认了生可能出现的误解并设计活动去揭示并定位他们的误解,及时给予反馈。
3 第三步:创作――制定习任务和开发资源
在头脑风暴阶段之后,工作组选择了相关的想法进行进一步开发。志愿者对所选择主题的不同方面进行工作;最后再对各自分工的部分进行拼装。对于真菌主题,活动任务主要包括:建立一个有趣的介绍,使生对真菌的多样性留下深刻的印象;寻找多媒体资源向生介绍真菌作为生物的特性;创建一个资源帮助生通过拼图方法研究真菌的特性;创建一个活动帮助生比较真菌和植物;活动之后生应该能够建立真菌的概念图。
4 第四步:重构――拼接不同的部分去构成一个连贯的移动的课程
在重构过程中,我们根据预期的习结果和相关的习活动开发了习活动和习事件流程。我们也陈述了预期的教育方法和教师如何去辅助习。最后,生的习资源打包在一个MLE项目中,通过GoManage服务器分发给生。
虽然任务的介绍建议提出一系列的活动保证生习的连贯性和探究过程的逻辑性。生有更大的灵活性去控制完成任务的速度和步调。他们能够以任何顺序打开文件,并在不同的文件之间随意切换(例如,Word,Excel,Sketchy,Picomap和KWL)。图4是真菌微课程的一个说明。生被要求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项目活动。他们小组习或是独立习。课堂教流程的连贯性很大程度依赖于Grace老师。基于对课堂视频和生作品的分析,我们对当前课程进行修改。
5 第五步:实施――生在课堂内外开展习活动
教师通过GoMange服务器将MLE课程习包分发到生的手持设备上。生在教师开始课程之前先对课文有一个了解。通过总览全文,生对要开展的习活动有更多的想法,对他们要达到的习目标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作为研究者,我们在课堂或课后与教师一起研讨。我们给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她提高课堂管理的技能。另外,我们仔细观察生对活动设计的反应,搜集了生的作品去研究MLE课程对生习的影响,图5是实验班的一名生画的概念图。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对下一循环进行迭代设计。
我们帮助教师建立概念模型和推荐具体的教方法去促进其专业发展。在一些案例中,我们观察课堂的场景并记录了教师采取的措施,通过查看服务器上生上传到他们的个人习空间的作品监控生在课堂内外的习过程。
6 第六步:评价一反思并评估其有效性与告知新设计周期
课题组人员每周都会见面。有两名研究者每周至少有3天待在校观察科课程。课程的反思和评价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研究者和参与培训的教师一起讨论每周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几乎每节课之后研究者都会对课堂观察进行报告并选择生的作品进行分析。
五 教师和生在移动科习课堂中发生的变化
1 生们更多地参与并且习动机更强
研究者观察到在引入移动设备之后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的时候,教师维持课堂的秩序是很困难的。在介绍过移动习之后,生们在完成任务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即使当手机处于充电状态的时候,一些生仍然不愿意停止他们的习任务。即使没有教师,生们仍然能够很好的完成他们的任务。表1显示了引入移动设备之后教师和生发生的变化。
2 生们乐于参与探究性习
生通过形成问题、进行在线的研究、搜集数据、制作动画、概念图或其他的数字作品进行研究。生们喜欢使用诸如找出现象、评价他们的发现和作对比等等的探究过程。教技术的使用也增强了Grace老师辨别生错误概念的能力。例如,在一节使用skeIcby的课堂上,一个生画了一个六条腿的蜘蛛,还有一对触须(见图6)。其实蜘蛛不是昆虫,有8条腿。也没有触角。只有当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现科概念时(图片、文本,甚至是口头的),教师才能及时评价并给生反馈。
3 生在期末科考试中显示出明显进步
为了检验移动课程在生习中的效果,我们对年终考试中6个变量进行分析去显示协作习和自主习的迹象。6个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F(5,345)=63.228,p
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6个班的年终科考试成绩在控制考试分数之后与移动课程的引入之前有很大差异。在所有的普通班中305班有更高的分数,因此,有移动课程接入的班级比没有移动课程接入的班级在传统科课程评估中表现得更好。
4 生显示出了自主习和协作习的倾向
生的日程安排不受限制,他们能够进行独立的在线研究。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课程内容。相比之前的提问以教师的讲述是否清楚为中心,这种变化发生的实质归功于生独立进行科研究。我们已经引入KWL随时记录生的思考。图7是Jeremy在他的KWL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他和研究者分享了他使用KWL去监督习过程。为了达到习目的,一些生已经开启了新的应用。他们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根据手机上的指导完成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交换手机去得到快速的反馈。通常采用每个生参与专题研究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然后不同方面的专家在回到自己的“家”小组(Home group)将自己的专长与组内其他成员分享的方法去增强协作习。这些是教育变革转向协作知识建构的最重要的指标。
5 教师逐渐将自己定位为习的促进者
当实施移动课程的时候课堂结构发生了很多变化。作为课堂教师,很愿意给生更多的时间去建立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直接为他们提供信息。有了更多时间去观察生使用移动设各进行习,教师会了识别生的习困难。由于使用移动设备重新设计了课程,教师说她在课上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教。她可以实时的控制课堂步调或修改教。老师认为合作设计课程的经历帮助她在科知识、分析生的习困难和技术使用等方面为教做准备。教师也在移动习中变得更加自信和渊博。
六 结论和讨论
课程小结范文6
第一,把调节、补充和拓展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功能。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同构成的课程整体。其中,国家课程是为了满足中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发展需求而设置的,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中小学的大部分课时也都是用于实施国家课程的。相对于国家课程来说,校本课程的功能主要是调节、补充和拓展。
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具有调节功能。由于国家课程在目标、规格、标准、内容、教材和考试上的统一性,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来说可能存在单向、单一和单调等局限,需要从结构上开一个口子进行调节。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板块,虽然所占课时比例不大,但它与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课程板块相对应,是一种结构上的调节,保证了学校作为课程管理主体独立开设和选用课程的权力,为满足那些具有地方和学校特点的学生发展需求开辟了空间,使得中小学课程在整体上不再是一种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单一课程结构,而具有了多样化的课程结构特征。
校本课程的调节功能,好比某种饮食在学生获取整体营养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一样,包括营养类型(学习内容)调节,以便保证学生“营养均衡”;品种和花色(课程形态)调节,以便更适合学生“口味与品味”;烹饪和用餐方式(教学方式)调节,以便提升学生“美食能力”。中小学课程的整体结构中,一旦缺少校本课程的调节功能,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很难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健康发展的局面。
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具有补充功能。补充功能是调节功能的一种具体衍生,是对国家课程所不具备的功能进行弥补,即满足国家课程难以满足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又非常重要的发展需求。由于国家课程必须重视共性的国民素质培养,必然把重心放在基础性的、稳定的、长期的系统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学习上,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的地方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特别是那些短平快的、局部的、部分群体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如何通过课程学习来获得满足,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烦恼、困扰、疑难和要求等如何通过课程学习来化解和体现,则是国家课程做不到的事情。这一功能只有而且必须在学校层面上补充进来。这种补充既可以是学习领域或内容上的补充,也可以是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上的补充。
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还具有拓展功能。拓展功能是调节功能的另一种衍生,是对国家课程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广度和深度上的延展,即充分展开国家课程对全体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却无法或不必充分展开、而对某些学生却非常重要且有可能展开的功能。这种拓展包括学习领域或学科拓展,跨学习领域或跨学科拓展,乃至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要求在深度上的提升等。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感兴趣或觉得特别重要的学习领域或学科当中,选择某一或某些专题,开展拓宽、加深或整合式的学习活动,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丰富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第二,把主题领域覆盖和年段梯度衔接作为校本课程结构设计的重点。
在学校层面,校本课程的结构设计可以以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为主来考虑。其中,在横向维度上的重点是主题领域覆盖,在纵向维度上的重点是年段梯度衔接。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调节、补充和拓展,而不是对国家课程的补习,在专题内容特别是课程名称上不能与国家课程的科目名称重合,也不能变成语文校本课程、数学校本课程等类似的称谓。因此,主题领域覆盖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
校本课程涉及的主题可以大致包括五个方面:(1)反映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主题;(2)反映时展需要的新的内容,如理财、表达、合作、宽容、创新等方面的主题;(3)反映学校特色发展的主题;(4)反映民族、民俗、社区、环境等地方文化与自然的主题;(5)其他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价值而国家课程又未能涉及到的主题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对于上述五个方面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其中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子项目作为主题领域。通过主题领域覆盖分析,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所涵盖的内容结构分布,比如集中在哪个或哪些领域,具有哪些优势或特色,哪些领域是缺失的,有哪些劣势或短板等。这样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学校就能够描述校本课程发展的主题领域变化轨迹,甚至可以据此分析和预测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或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兴趣点和生长点,从而在主题领域覆盖方面不断进行改进。
校本课程的结构设计在纵向上应主要考虑年段梯度衔接的问题。年段梯度衔接是指把横向上的主题领域在纵向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形成与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序列。这个序列的梯度既可以是不同的主题按照从易到难,从低年段到高年段进行安排,也可以是同一主题按照从易到难分别在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开设。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不同主题或是同一个主题从低年级开到高年级,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以有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特别是当学生不愿意就同一个主题从第一学期学到第二学期、从低年级学到高年级时,学校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替代性的课程选项。通过年段梯度分析,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年段主题分布情况,并据此描述校本课程的年段特征,分析和预测不同年段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具体变化,从而在年段梯度衔接方面不断进行改进。
此外,校本课程的结构设计还可以按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来考虑,如将具体的校本课程分为必修、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等类别。
如果能够把校本课程的整体结构按照主题领域覆盖、年段梯度衔接和学生选课自由度来综合设计和安排,就可以实现校本课程的调节、补充和拓展功能,体现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促进学生更加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2013.7~8)
言 论
当孩子失去天真,国家就失去希望;当孩子失去好奇心和想象力,民族就失去前途。让孩子更多仰望星空,对 UFO、外星人等超自然现象和新科技去进行奇思异想。哪怕是空想、幻想、狂想、梦想,都是积极向上的成长而非凋零堕落,中国的爱因斯坦、霍金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诞生、成长。
――光明日报驻以色列特拉维夫记者陈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