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随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随笔范文1
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宝典里,清明这个节日最具多重含义和多重意义。她是祭奠先祖、缅怀亲人的重要节日,是传承历史的人文景观,更是抒发中华民族认祖归宗民族情怀的真实写照。但她还是一个亲和大自然的节日,清明时节,神州大地气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游踏青的最佳时节,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迷恋,南宋吴维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将此表现的最为直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和对这个节日的迷恋。人们需要在清明这个节日里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情结,感悟心灵。
清明在我最初的心灵感受中,是快乐多于凝重,没有忧伤和悲痛。草青了,树绿了,柔软的春风拂来,让人暖洋洋的,我们都像换了羽毛的小鸟,尽情地撒欢。清晨,从父母手中接过平日里不多见的零花钱,带上午饭,去烈士陵园扫墓。站在烈士塔下,高声朗诵着: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面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庄严、肃穆,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敬仰的心情。望着一排排烈士墓碑后面的抔抔黄土下面,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但不知在这里还连着许多人的忧伤和悲痛。清明,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牵念镌刻在这里。但那时,不懂得每一个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都要付出失去亲人的沉重代价,不懂得诗人杜牧所描绘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感和体会不到它的内涵。当母亲逝去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到来之时,心中陡然沉重,思念之情越发强烈,隐隐之痛阵阵袭来,正像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中所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思念和悲痛铭刻在了心底。
清明的雨水纷纷扬扬,是一种大自然的景象,悲情与春思化作浓浓的人文关怀,是文人情怀的一种意象,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更是一种炫美的景观,她们都融化在历史的传承之中。清明节纪念英烈和先人,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也是对历史的铭记,它荡涤我们的心灵,清思明理,化为一世清明的情怀。
清明随笔范文2
你,曾深情的抬头望着蓝天、白云,你说蓝天是面镜子,照得你的心是如此纯洁
我,曾在绿树的怀抱下尽情玩耍,我说绿树是伙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
他,曾在广阔的田野留下足迹,他说土地是他的根,永远牵着他的心。
你我他都曾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成长。但一切似乎只是一个好长好美的梦,当醒来后,剩下的便是无尽的空虚,我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渐渐的淡忘、淡忘……
二
从不知道人生的道路有这么崎岖,有时候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跨越,但还是被
狠狠的摔了下来,摔碎的全部的信心,摔的尸骨无存。
失望,何止是失望,那是无法想象的痛,只有经历过这种痛才会明白。
我想我会振作起来,继续面对更加残酷的挑战。
三
真的很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太多的感情与烦恼交织在一起,使它变的模糊不清。
清明随笔范文3
我看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了春天恰好比我早一步,也进了山。
虽然她还来不及帮板栗树戴上绿帽、把白茅草浇上青汁、给枯干的小溪注进碧色的血液。
可她却不小心把笑抖落在杜鹃树枝头上了,不小心把泪垂挂在麦苗尖上了,不小心把秀发勾在荆棘花上了。
看见她溜进山的,可不止我一个。你听,那隐在杉树丛中的小鸟,它在一个劲儿地叫“清明归了”、“清明归了”,这不是把一切天机都泄露了吗?
春天进山,从此山中一切都会清明起来。瓦上的炊烟,依了绿树的背景,会更蓝;屋后的小羊,依了开花的竹篱,会更白:窗边的姑娘。依了待裁的嫁衣,会更红。
我是山中一客,没有什么依凭。只有两个同路的朋友,还有一个朋友的两大箩书,可我心中照样一片清明。
朋友挑书进山,是因为山中有他父亲的泥屋,他把它粉白了,门前装了曲折的栏杆。院旁筑了闲逸的小亭,楼上辟了清幽的书房,然后就挑着书,把朋友请到老家来了――读山。
读山的高大深杳,读山的温存敦厚。读山的柔媚俊秀,也读山的热烈风流。
能傍上这样的情怀,在山中走一遭,我当然只好如一支小竹,把心心窍窍全剔空了,去喝清风饮白露,以便将来被做成笛子,好吹这世界最美的“高山流水”。
是夜,明月横空,风凉若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自在地慵卧着,静悄无声,唯听见山在呼吸、吐纳……
山民都睡了,小儿含着笑,额上点着一二星泥巴:老农曲着身,梦里窜着一两段往事:而新婚的夫妻,则如藤树纠缠,唯恨春宵太短……
只有一星灯火,摇曳在朋友的书斋里。一人练字,写“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人听歌,杳杳、袅袅、散散、切切的《平沙落雁》;我读《袁中郎随笔》。
袁郎说,天下奇人聚京师,某已得遍观,大约趋名者如沙,趋利者如砾,趋性命者如夜光明月,千百人中,得一二人,一二人中,仅得一二分而已。
心中不禁豁然开朗。
红尘滚滚,趋名趋利者自
熙熙攘攘、喧嚣不休。
清明随笔范文4
而那些以老气横秋来骂人的人可见是不知秋林古色之滋味。
每年的九月,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晨曦在露珠下更清亮了,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而缥缈,使人想听一听天空上云雀演奏的《星空》,就像白帆在碧海中漂游。
枯藤老树却无有昏鸦,无有悲凉,正如此,我要赞美它,因为有了如此的凄凉,才有如泪般飘落的黄叶,我爱这份凄美的,落叶纷飞,马路旁梧桐树的叶打着旋纷纷落下,翩翩起舞,像婀娜的蝴蝶,不觉让人醉。
黄叶,是秋天的点缀,每一片叶子都是过来的人,已脱了春天的矫情与盛夏的炽热,我独上西山,在这绵绵秋景中静静去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这清明而柔和的风中,我不免发呆地祈祷每一日。
雨也是美的,灵逸而剔透,秋雨如同满天明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点点滴滴,仿佛是李斯特的黑白键在漫舞,又如高山流水似的低吟。
秋日中,尤其是初秋,叶是半绿半黄的,有古色苍蒙之感,而那时,也天高气爽,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的黑洞,也有丝丝的凉风,让人觉得无限与充沛。
曾记起张爱玲有过这么一首小诗:一片树叶往下落往下落,它要去吻它的影子,影子慢慢迎上来,它和它的影子依偎在秋日里,它和它的爱。
恐怕这段感性的文字,也正是我要说的吧。
清明随笔范文5
读余光中的作品,有的短到数百言的小品,有的长逾万言,有的纯粹的抒情,有的夹叙夹议,有自己出书的序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其中的散文诗兴不浅,而评论文章文情颇浓。最喜欢的是那篇《听听,那冷雨》,写的是“惊蛰一过,春寒加剧”的冷雨。这《听听,那冷雨》中先生把雨比作是女性,且最富于感性。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一吟一唱把诗的律动引入。
他还把雨赋予灵性,认为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听雨就像读雪一样,要持有静静的心态去品,要用心灵去感知,要有一颗潮湿的灵魂和雨共舞。
在繁华浮躁的现代生活中,有几人能静下心来听那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的韵律,又有谁会敞开心灵去聆听那急雨如瀑布,细雨如碎玉的寓意呢。余光中就从厦门的街市听到上古的皇天厚土,从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到美国的高高的丹佛他山,听出了“荡胸生层云”,听出了“伤略黄昏雨”的意趣,神闲气定的状态。
他是把自己融进了自然,抛开了世事的繁杂,找到了一颗清明的心。从浪迹天涯到誉满中外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集中展示了余光中散文创作的多方面的艺术才华。这些散文随笔,叙事抒情议论自成一家,激情奔放,叙事精当,思路开阔,人情练达,知识渊博,读来美不胜收。
我不禁自问,现实生活中,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态度?如何才能保持一份从容的心境?书中,先生用笔意告诉我们:从来不要为别人的不理解而自怨自叹,而是要积极地面对人生的道路。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可以说明了他处世态度的境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好一个“一衰烟雨任平生”,还有什么凡人俗事能够纷扰他的心田呢?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听雨的心境,有了听雨的心境,才能在任何风浪面前“任平生”。
清明随笔范文6
从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每年都要听他至少十场讲演。作为他工作上的助手、生活上的朋友、事实上的学生,我有着比其他人更大的便利,可以经常听到他的讲演。
2013年,张文质开始讲一个新的主题――《教师是个手艺人》,而我要说的是,在讲演方面,他也已算得上是一名技艺纯熟的手艺人了。所以,接下来我想从一个“资深”听众的角度,谈谈张文质的讲演手艺。
对于绝大多数讲演者而言,讲演开头的第一句总是最难的。张文质有一种更为人们所熟悉,也更为人们所欣赏的讲演的进入方式,那就是,他总能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把对与现场听众有关联的一些鲜活的、细小的事情作为讲演的切入点,以一种喝茶聊天的方式把听众带入讲演现场内容。
比如,2011年4月,在江苏省常熟石梅小学举办的全国首届海峡两岸“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上,他以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在老家吃的清明为话题展开叙述,在这样的话家常的叙述中,他把听众带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带回到传统家庭生活的温馨氛围当中,带回到干净、安全、美味的食物当中,听众既可以跟随他的描述与分享去想象他家的清明的制作过程,想象蒸熟的清明的颜色、形状和入口的味道,也可以在聆听与想象的同时,回忆自己家乡的味道。这一切让听众思维的节奏渐渐踏上讲演者铺好的轨道,也让听众情绪的温度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无声但活跃的互动、对话状态。
又比如,在2013年12月份深圳市首届特级教师论坛上,张文质以前一天在深圳几所学校考察所观察到的现象、所遭遇的事件为切入点,他提及的学校名字,都为台下听众所熟悉,但是,他所观察到的那些现象,他所遭遇的那些事件,更为重要的是他从这些现象与事件中所获得的思考和启示,却是台下的特级教师们所不熟悉的。用教育理论的术语来讲,这也叫“陌生化”。让人感觉“陌生”的东西,既可以是你独特的经历、阅历、见闻,也可以是你对大家司空见惯的事物、习以为常的现象的新的阐释与解读。陌生化能够让听众产生一种惊奇感,而这种惊奇感恰恰是吸引听众注意力的最好的元素之一。
以上内容,用一句话描述为:张文质总是能以一种接地气的、生活化的、趣味性的方式把你带入他的讲演当中。我把它称作“带入”的手艺。
如同一个好的向导不仅需要把游客带入景区,还得引导游客去发现各处景点的美,一名好的讲演者光会“带路”也是不够的。把听众带入到讲演的情境之后,张文质还具备一种让听众驻足、静思、回望的能力,也就是说,他能够让听众持续地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讲演上。这也是我要谈的第二点――感染听众的手艺。
张文质讲演时感染听众的手艺,既体现在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上,更体现在他对教育、社会、人性的理解力上。很多教师之所以会被他的讲演打动,在于他能够真切、实在地去理解当前教师的生存的状态,理解他们的工作之繁琐,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之复杂,理解他们所面临的无形压力之沉重,理解他们在教育中作微小变革之艰难,理解他们对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坚持之不易。
张文质经常说,教师的日常生活已经够繁琐,够压抑的了,如果我在讲座中只是重复教师日常的抱怨,偶尔做些总结提升,然后骂骂领导,骂骂教育体制,图一时口齿之快,的确也可以博得现场的热烈掌声,但这样只能给他们带去更多的负面情绪,教师的生活只会因为这样的讲演变得更加压抑,更加沉重绝望。因而,他所有的讲演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线索,那就是在无望中的“变革”,在无望中寻找着希望。
在思考与研究上,他说自己是一个“教育退守者”,因为他的研究领域从最初的成人教育,一步一步退到今天的家庭教育;在讲演中,谈到无望中的“变革”,他经常会退到最后的那条“死线”:“从积极的意义来理解,应试教育是我们的生存处境,我们应该思考得更多的是,在应试教育时代,我们怎么做老师?”“教育有时候还可以这么悲观理解:我们这一代没有希望,至少下一代还是有希望的。”
张文质一直秉承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精神,在过去十多年的生命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他一直非常强调,也经常会去发现、赞扬那些微小的改变。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条建议就是“改变,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他经常会对教师说:教师应该多喝点水,多睡点觉,要经常保持心情愉悦,“在不需要大声说话的时候尽量小声一点”,女教师上课时不要穿太高的高跟鞋,如果有可能,每天至少花一刻钟做一些跟工作无关、自己感兴趣的事。他还经常对教师说,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教育自己的子女失败的例子更加令人揪心,这样的失败往往会彻底击溃一个教师的职业认同――一个自己子女都没能教育好的教师,哪里还有勇气去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张文质大学念的是中文系,年轻的时候,他痴迷于文学,直到30岁之后,他才受黄克剑先生的点醒,真正开始转向教育研究。不过,文学的那种对人性对生活对命运的深刻、细致的呈现与挖掘,对他日后的教育研究工作肯定大有帮助,因为实际上教育与文学都是关于“人”的学问,都是“人学”。同时,一个文学爱好者总是会对自己的叙述、运用的句式特别敏感,特别挑剔。而文学本身对个体生命的滋养,也会使他的话语变得温润,富有弹性。这或许也是张文质的每一场讲演中都会冒出多个富有启迪性的、晶莹剔透的句子的原因吧!
可能,张文质的讲演最让人惊叹的地方在于他讲演时“浅入深出”的能力。用通俗的话来讲,他的讲演是有韵味的。
张文质一直强调教师应该背个大一点的书包,包里面一定要放三样东西――一本自己最近在读的书、一支笔、一个方便随时拿出来记录随感的笔记本。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平常上下班,还是外出讲学,他总是背着一个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后背的长方形双肩包。我也是在听了他的这个倡议之后,第一时间就响应了他的倡议。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上的变化,让我每年至少都要比以往多读一本书。
经常阅读张文质随笔的人都会发现,他真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抄书者,他像所有写作者一样,一旦在阅读中遇到一个好句子,总是会忍不住要插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如果你是一个稍有经验的阅读侦探,你肯定可以从张文质的随笔中寻找到他的阅读脉络。
我能得到的便利,除了经常听他的讲演之外,还能时常听他分析自己本场讲演之后的反思。他说,就他多年的讲演经验而言,讲演的效果不好,都是失之于深,失之于复杂,而凡是讲得浅的,没有效果不好的。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要把所阅读的哲学中的对人性、生活、社会的深邃的思考,以及文学中的对人性、生活、社会的深刻的洞见,进行重新整合,把那些书中所蕴含的佶屈聱牙的、复杂抽象的养料,通过自己的反思,变成一种更多人可以听懂的,听进去之后又能获得“深层次启迪”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