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残损的手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残损的手掌范文1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残损的手掌范文2
关键词: 多种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49-01
现当代教育家黄厚江说:“语文教学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可见,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利用现有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领略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游历于出神入化的意境,感慨世事的沧桑巨变,揣摩惟妙惟肖的人物内心,体会作品深刻的寓意……我认为依照不同课文内容,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现将近几年来我个人在语文学科中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做法总结归纳。
一、背景介绍法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常规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对本篇课文写作环境和历史情况做一个简单概述,只有了解背景,才能深入课文,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在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及来蒙托夫的《祖国》这些文章时,学生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就很难走进作者心灵与作者达成共鸣,因此,针对这种具有“土地情思”的文章,就需要用背景介绍法引出课文,不但使学生易于把握主题,还可以更好的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跟着你一起进入文章。如,我在讲《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一课时用了这样的导入:“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望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1942年7月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当我话语一落音,学生很快就一脸沉重,仿佛与作者一同进入了42年那个战乱的年代,忧国感伤,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悬念法
顾名思义,设置悬念来启发学生,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课时,我就首先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无疑,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热议,答案也五彩纷呈。“()+()=(、……);(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雪)+(太阳)=(水、春天……);(阿基米德)+(支点)=(整个世界);(李白)+(月)=(三人)……”同学们的兴致很高,这时,我便引出了课文:“同样一个问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共同探索创新的奥秘。”带着这个不确定的答案,学生们很想一看究竟,便很快进入状态,使这篇本来较为枯燥的议论文变得生动、自然。
三、引用法
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引用名人名言、典故、童话寓言故事来启发学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名人名言、典故、童话寓言故事中语言高度凝练,故事非常典型,往往就是我们觉得很平常的身边的小事,我们平时可能觉得微不足道,往往容易忽视。但是往往就是在这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例如,我国悠久的古代文学史中就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成语,每一个成语都是由一件事情得来的,如画龙点睛,一叶蔽目,叶公好龙,等等。引用这种典故、名人名言、童话寓言故事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但使教学效果成倍增长,而且使学生对其印象深刻,不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也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
《杨修之死》我就运用了这种方法,上课前在屏幕上显示了一首诗:“聪明杨德修,世代继簪缨。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平淡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让学生读这首诗,通过诗评来对杨修其人及课文内容有一个大体了解。这时我继续引导:“这首诗评价了历史人物杨修,认为杨修才能卓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杨修之死》重温历史,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这首诗高度概括了杨修过人的才华、学识及死因,寥寥几笔却方方面面俱到,不仅有利于了解人物更有利于把握文章,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学生仿佛也能从中找到事件的原委,很快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中。
四、图片法
图片教学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运用的不是很广泛,但是图片法教学确实具有其他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点。1.它具有直观的优点;学生可以直接从图中获取所有信息,一眼就能了解到所传达的内容。2.它具有形象具体的优点;它所传达的内容很具体,图上看到什么就是什么。3.它具有生动的优点。有些图片很生动,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我在作文教学中常用这种方法,比如:讲《人物外貌肖像描写》时,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多种人物的不同描写方法,我先找了几张人物漫画图片:腾格尔、成龙、陈佩斯等,让学生猜猜这几个人是谁?学生争先抢答,热情很高。当学生回答出来后,我就顺势引导:“为什么大家看到图片后就能快速想到是谁,原因是漫画将人物的特点进行放大,抓住了五官中最显著的特点。那么,在作文中,我们如何用语言将这些特征描述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外貌肖像描写》。”随后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物图片分类归纳好,再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人物肖像描写的词句,让学生观察图片,抓住人物特征,选择最精确最简练的词语描述。这种方法更直观,更形象,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总结,并起到了很好得效果。
五、渲染法
残损的手掌范文3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诗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要用形象思维,即使有议论,一般也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所以要特别注意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鸟”“土地”“河流”“黎明”,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的“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诗人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需要。其实,这里所谓的“形象”,就叫做“意象”,意为渗透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云
[俄国]莱蒙托夫
天空的行云啊,永恒的流浪者!
你们,逐放的流囚,同我一样,
经过碧绿的草原,绵连的山脉,
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奔向南方。
是谁在迫害你们:命运的裁判?
隐秘的妒嫉?还是公然的毁谤?
苦恼你们的是你们自己的罪行,
还是朋友们狠毒的恶意中伤?
不是,荒凉的田野使你们感到厌倦……
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和惆怅,
你们是永远冷漠,永远自由的,
你们没有祖国,也不会有逐放。
1840年
下列对“云”这一意象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空飘荡的流云仿佛没有家园的流浪者,永远摆脱不了被放逐的命运,正因与诗人的遭遇类似,所以诗人才把“云”作为本诗的中心意象。
B.在行云的飘荡足迹和对故土一步一返的眷恋中,表现了诗人悲伤、凄凉的心境。
C.白云在空中随意飘荡,展现出一种飘逸、自由、无所拘束的意境。
D.和诗人相比,白云没有祖国和家园,因而也就无所谓放逐的痛苦,诗人通过与白云对比,抒发了自己被流放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桅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这是一首朦胧诗,诗人借助“岸”“风”“风暴”“灯”等具体意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来暗示诗人的心态。请你说说这些事物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生,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年青的女郎”的形象应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用“年青的女郎”来比喻自己的祖国?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炉中煤”是怎样的形象?诗人把自己比作“炉中煤”有什么深刻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殷勤”“我的思量”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诗采用第二人称“你”来写年青的女郎,这种表现形式对抒发思想感情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每一小节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头,有什么表达效果?
残损的手掌范文4
陈迈是人民银行成都市钞票处理中心一名普通洗钞工,他所在单位除了负责销毁银行系统收回的残币、假币外,主要任务是“洗”钱。
流通钱币上的病菌极多,而且种类繁杂,最常见的有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肝炎病毒等,平均每张纸币上的细菌有20余种。给银行回笼的钞票“洗澡”,就是防止钱币成为疾病传播工具。
处理中心位于一个戒备森严的小院内,陈迈签到后穿上编有自己工号的白大褂,戴上口罩,进入人民币的“洗浴中心”。每天少则几千万,多则数亿元的人民币,都要在这里“洗”干净。
透过“钞票洗澡机器”上覆盖的玻璃罩可以看到,纸币从机器一侧的入口飞快地被吸进去,经过数次内部转动,最后从机器的出口“吐”出来。每台洗澡机前坐着一位工作人员,手法熟练地将吐出的纸币码齐、打捆。陈迈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时间一长,陈迈才知道干这一行并不好玩。因为处理中心的钞票永远也洗不完,传输带上总是源源不断地送入和输出钱币,他们每天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经手的产品特殊,工作时必须小心翼翼,如果不慎损坏了钞票,会被扣分;谁若在工作中弄丢了钱币,不仅要为此“埋单”,还会被记过。
“出浴”并打好捆的纸币,会被放到平板车上的黑色塑料袋里。袋上挂着一张手掌大小的铭牌,上面写着:券别――五套,类别――100元,捆数――50捆,金额――500万元,以及封签员、审核员的签字。
除了“洗”钱,销毁残钞和假钞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人民银行为了保证货币流通,每年都会将四分之一的残钞清理出来销毁;另外,需要销毁的还有银行收回的假钞。这些钞票在销毁前,都要经人民银行的专职人员进行复点。对10元(含10元)以上大面额残损人民币打洞、复点时,必须有3人以上在场才能进行。
在处理中心工作,虽然满眼看见的都是钞票,但绝不能动半点私心。事实上,陈迈和同事们每天洗多少钱,甚至多少张,面额是多大的,都一一登记在册,他们没有一丁点额外收入,完全是靠工资吃饭。
如果在“洗”钱过程中出了差错,对不上账,整个部门的人都要接受调查。直到事情查清楚,大家才能离开工作岗位。
残损的手掌范文5
深沉而浑厚的旋律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一段历史长河之中。那些鲜活的面容总会一一浮现在眼前,有一个音容笑貌总是挥之不去,那便是羽扇纶巾,谈笑自如的诸葛亮。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打动,他不顾刘备此时的境地是多么落魄,仍愿为刘备奔走效劳。从此便踏上了一条会让自己呕心沥血一生的道路,却无怨无悔……
兵败痛失街亭,挥泪斩的马谡。但他却不怨天地,只从自身找原因,怨自己不该不听取刘备的遗言,而错误地重用马谡。他不顾后主和同僚们的再三劝阻,愿连降三级,免去丞相之职,以告先帝之灵,却无怨无悔……
北伐中原,将要成功之际,却被刘禅召回,付出的许多便都这样毁于一旦!他忍受着刘禅荒唐的话语。他那一声绝望的叹息,让人心中一痛,这一刻,怕是他的泪水已涌出眼窝,滚落在尘埃吧!他却还是如此尊主,他辅佐刘禅之忠心就如同刘备三顾茅庐时对他的诚心一般!他宁愿重新北伐,却无怨无悔……
他用残损的手掌,弥补失陷的天空,但他再也抵挡不住历史长河的惊涛骇浪!星落秋风五丈原,他深深闭上了双眼,再也醒不来了,再也不能为兴汉室而力挽狂澜了……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时光带走了他,却带不走他的千古壮志。念天地之悠悠,冥冥无际,世事茫茫,但历史是不会让诸葛亮如蜉蝣一般消失。他的一生,刻骨铭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在我心中,有着般的坚贞不屈;莲花般的淡泊名利;梅花般的浩然正气!任风雪冰霜之欺凌,依然傲然挺立!丈夫在世有何为?为民播下太平春!他,历史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他的光芒一直在我心中延续,促使我在挫折面前从容,催我执着奋进!
残损的手掌范文6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存在如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是脱离学生,为了导入而导入。有的教师一上来就是一段激情独白,丝毫不考虑是否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情感,仅仅是为了有一个完整的教学過程而已。二是脱离文本。有的教师挖空心思设计导入,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只为求新求异,却偏离了文本和语言,纯属误导。三是呆板无趣。导入环节除了作者介绍就是写作背景介绍,以灌输为主,方式僵化。
针对导入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提出基于文本、学生和活动的三种唤醒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基于文本的唤醒策略——捕捉亮点
基于文本的课堂导入,要求教师在备课過程当中广泛收集资料,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发现文章的亮点,把它作为导入课文的切入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文章的疑问点、矛盾点,也可以是文章的闪光点、精彩点、审美点。课堂导入只要能够抓住“一点”,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就能引导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是从一个个疑问开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過揭示、探究文本的疑问点,来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的文章标题就暗含了矛盾和疑问,这时就可以从分析题目人手进行导入。如钱梦龙老师教学《死海不死》,就紧紧抓住文章题目中“死”与“不死”的矛盾,设疑导入:“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再如,一位教师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我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二、为什么是残损的手掌?同样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另外,还可以从文章内容入手来挖掘疑问点,在学生初读文章后设疑导入。一位老师在教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一份阿长的履历表。学生在姓名一栏填上了“阿长”,老师问:这是阿长的真实姓名吗?由此引起了学生对阿长身份、地位等的反思,从而揭示出人物的悲剧命运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著名语文教育家孙绍振先生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中不能只是在语言的表面滑行,而是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疑问点、矛盾点,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探究精神,不躲避问题和矛盾,这样才能使学生眼前一亮,激发他们浓厚的探究欲望,在课堂导入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上述唤醒策略主要侧重于文本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抓住课文的文体和语言特点进行导入。对于一些文言文或写作年代比较久远的历史性文本,也可以从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导入,但要注意恰到好处,不要先入为主,禁锢、束缚了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积极性和乐趣。无论侧重哪一点,教师都要争取在学生原有水平上教学“未知”,而不是教学“已知”,以新鲜有趣的“未知”,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体悟到一种审美的,使课堂导入达到一种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课堂效果。
二、基于学生的唤醒策略—寻找共鸣点
教学终究是为了让学生学,因此课堂导入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生活体验,唤起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共鸣。语文名师于漪说過:“对准学生心弦弹奏,悦耳动听的教文育人的乐曲就会萦绕在课堂,就会在学生胸际激荡。”具有唤醒功能的导入要“对准学生心弦弹奏”,找到师生和文本情感的共鸣点,这样才容易批文人情,引导学生唤醒自己的生命记忆和情感体验,深度参与课堂。比如导入《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以通過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导入,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刻共鸣,并借机升华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思想。只有当课堂导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产生关联时,才能够真正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励他们深入探索;而不能唤醒学生内心体验的导入,都是外在的,与学生无关的,因而,也是无效的。有的文本由于写作年代久远,学生不了解背景,缺少情感共鸣,这时可以通過引入一些历史资料来还原时代背景,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课堂伊始,先播放《松花江上》的歌曲,在悲痛沉郁的音乐声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当时日本侵略者蹂躏、践踏中国人民的图片,很容易把学生引入那个烽火连天、国将不国的历史氛围之中,为接下来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可以充分表现出抒情性文章中语言的感染功能,从而创造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共情的氛围中去感受作者的心境,激发学生的共鸣。
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体验与需要,仅把课堂当成自己表演的舞台,那么这样的表演跟学生的心灵无关,无论多么精彩,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免会造成“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尴尬。因此,寻找共鸣点,需要教师的倾情投入。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说:“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但是你本身要是没有激发性,没有主动性,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去唤醒睡眠的人,又怎么能去活跃别人呢?只有生命才能创造生命。”因此,只有浸染了教师情感的课堂导入,才能够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只有经過教师深思熟虑的课堂导入,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索。
三、基于活动的唤醒策略——营造兴奋点
无论是基于文本的导入,还是基于学生的导入,都基本上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能否考虑另一种形式的导入,即基于活动的导入?笔者认为是完全可行的。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手段,通過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唤醒,主动性被激发,思维和情感得以预热,生命处于兴奋状态,在这时导入课堂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潜力。
基于课堂活动的导入,其实就是以学生的课堂展示、交流等活动来导入新课,比如,学生分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作家作品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用竞赛的方式自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阅读的感受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等等,在整个活动导入過程当中,教师虽只有寥寥数语,课堂气氛却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