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物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物理范文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高新技术如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半导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的发展、光纤通讯技术、超导的研究等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
1.太空电梯
例1 (2014四川9)石[图1]墨烯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其超高强度及超强导电、导热等物理化学性质有望使21世纪的世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用石墨烯制作超级缆绳,人类搭建“太空电梯”的梦想有望在本世纪实现. 科学家们设想,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条缆绳至赤道基站,电梯仓沿着这条缆绳运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便捷的物资交换.
(1)如图1所示,若“太空电梯”将货物从赤道基站运到距离地面高度为[h1]的同步轨道站,求轨道站内质量为[m1]的货物相对地心运动的动能. 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半径为[R];
(2)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h2=4R]的站点时,求仓内质量[m2]=50kg的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 取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自转角速度[ω]=7.3×10-5rad/s,地球半径[R]=6.4×l03 km.
解析 (1)设货物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1],线速度为[v1],则[r1=R+h1],[v1=r1ω],货物对地心的动能为[Ek=12m1v21],解得[Ek=12m1ω2(R+h1)2]
(2)设地球质量为[M],人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2],向心加速度为[a],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r2=R+h2],[a=ω2r1], [F=Gm2Mr22],[g=GMR2]
设水平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FN],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为[FN′],则
[F-FN=m2a,FN′=FN],代入数据得[FN′]=11.5N
点评 本题以设想的“太空电梯”为背景,要求同学们能够建立出正确的物理模型,灵活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对天体运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科学研究[图2][B][F][v][M]
例2 (2014北京24)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 如图2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形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MN]在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速度[v]与恒力[F]方向相同,导线[MN]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 已知导线[MN]电阻为[R],其长度[L]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
(1)若导线MN的质量m=8.0g、长度[L]=0.10m,感应电流[I]=1.0A,假设一个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MN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e(已知导线MN的摩尔质量[μ]=6.0×10-2kg/mol);
(2)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MN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f的表达式.
解析 (1)导线[MN]中具有的原子数为[N=mμNA],因为一个金属原子贡献一个电子,所以导线[MN]中的自由电子数也是[N],导线[MN]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NSL],其中[S]为导线[MN]的横截面积. 因为电流[I=nveSe],所以[ve=InSe=ILNe=ILμmNAe]=7.8×10-6m/s.
(2)假设所有自由电子以同一方式运动.
方法1(动量解法):设电子在第一次碰撞结束至下一次碰撞结束之间的运动都相同,经历的时间为[Δt],电子的动量变化为零. 因为导线[MN]的运动,电子受到沿导线方向的洛伦兹力的作用[fL=evB],沿导线方向,电子只受到金属离子的作用力和[fL]作用,所以
[If-fLΔt=0],其中[If]为金属离子对电子的作用力的冲量,其平均作用力为[f],则[If=fΔt],得[f=fL=evB]
方法2(能量解法):设电子从导线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经历的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导线一端的电子总数[N=Ite],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是由于克服金属离子对电子的平均作用力[f]做功产生的. 在时间[t]内,总的焦耳热[Q=NfL],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Q=We=EIt=BLvIt],所以[f=evB]
方法3(力的平衡解法):因为电流不变,所以假设电子以速度[ve]相对导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导线[MN]的运动,电子受到沿导线方向的洛伦兹力[fL]的作用[fL=evB],沿导线方向,电子只受到金属离子的平均作用力[f]和[fL]作用,二力平衡,即[f=fL=evB]
点评 本题以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为背景,对电流、电阻的微观本质进行考查. 这要求同学们能认真解读题给信息,抓住问题的关键,建好模型. 这类以现实的物理探究类问题编拟的试题,来自课本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问题情境是新的,考查了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
[ 物理学与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新高考物理试题与体育运动相关的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能体现同学们应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3 (2014全国新课标卷II24)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 .
(1)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1.5km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3所示,着陆过程中,运动员和所携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解析 (1)设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h],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有[v=gt],[h=12gt2],且
[h]=3.9×104m-1.5×103m=3.75×104m
解得[t]=87s,[v]=8.7×102 m/s
(2)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vm]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kvm2],由图3可读出[vm]≈360m/s,代入得[k]=0.008kg/m
生活中的物理范文2
关键词:生活中 物理现象 物理学习
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学习的时候,绝大部分都认为物理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理论多,学习起来难度很大,久而久之就对物理学习产生厌烦感,失去学习的兴趣。但其实不然,物理是虽然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其实物理教学也非常重视实践。学生之所以容易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在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生活中物理现象结合课本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生活中物理现象同所学物理知识相结合,对高中生的学习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二者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观察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学生知识经验的方法。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物理,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当中,我们碰到的很多现象都需要运用到物理知识去解释。例如每天都要用到的电,里面涉及到物理知识中的串、并联等,同时还要求掌握起码的用电安全知识。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电学,还有其他诸如力学、光学等等,这些都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所以,必须学习好物理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生学习物理时存在的不足
由于绝大部分的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知识的时候受制于教学实践和实验条件,所以学到的知识几乎都是纯理论性的东西,并没有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去参与实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这样一来,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能力。此外,目前的教育现状下,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非常深远,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教材知识的学习上,严重忽略了将物理知识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起来,造成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认识非常匮乏。物理理论知识本来就是非常抽化的东西,一定要借助实际现象才能更好的理解。
三、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课本物理知识
(一)生活中的激光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学习到“激光”有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教材知识了解到激光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无论在医学上,还是在工业上,激光都能够被利用上。激光跟普通的光是不一样的,激光频率比较单一,具有相干性,颜色又不复杂,强度还大,平等度和方向性保持的非常好,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出与激光有关的事物。像医学上常用的治疗胆结石的激光碎石机,学生要了解它的使用原理,这是因为激光具有很高的强度,可以直接穿透皮肤并且几乎没有创伤性,手术之后也不用担心会产生疤痕。又比如电影业使用到的激光全息投影机,就是利用到了激光单色性与相干性进行制作的,在激光的作用下屏幕上会显示全息影像,从而让图像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再有,在当前的一些美容业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激光祛斑、激光祛痣等等。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之后,还需要学以致用,善于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此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生活中的电磁波
学生在学习到“电磁波”的内容时,可以知道电磁波也是一种能量,只要事物能够释放出能量就一定会存在电磁波,但是却感觉不到。电磁波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若仅仅从教材上的知识对电磁波进行理解的话,难度比较高。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必密切关注和电磁波有关的事物。电磁波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中就有许多东西与电磁波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太阳,太阳能够发出热能,并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传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电磁波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利用,电磁波在不同的用途当中以不同的形式表呈现出来,比如我们使用到的电能,热能以及通信等等。在学习电磁波的物理知识之后,学生一定要对电磁波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从而在生活中能够利用好电磁波。
(三)生活中的颜色
在进行“光的颜色、色散”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材中介绍到了光的颜色,复色光,这是一种光学现象,物理教师利用三棱镜将白光色散到纸上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白纸上色彩不同的条纹,最显著的当属红、绿、蓝,这就涉及到光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接触到光的不同颜色,在雨果天晴的天空经常会出现彩虹,可能没有学习物理知识的人不知道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但当我们学习了物理知识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三棱镜类似于空气中的小水珠,彩虹是在光的色散与折射作用下形成的,复色光分散通过一定的介质分散成单色光,当太阳光以一定的角度摄入到空气中悬浮的小水珠时,光在水珠的作用下发生色散现象,这就形成了彩虹,然后被人们发现。
四、结语
总之,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高中生在学习了物理现象之后一定要善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物理知识的学习才会更加高效,学习成绩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金玉.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04).
[2]李双晶蓓.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学习[J].中学物理,2016,(03).
[3]戴兆军.如何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高中物理教学[J].高中数理化,2014,(14).
生活中的物理范文3
关键词:物理学;日常生活;现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36-02
我们在做饭时,若留心看一下炉灶、器皿以及做饭、炒菜中等出现的一些现象,定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
一、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
把凉粥或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虽然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要膨胀,密度减小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传递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或饭,既流动性差又不易传导热。所以,当锅底的粥或饭吸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就集中在锅底而将锅底的粥烧焦。因热很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的。加热凉粥或饭时,要在锅里多加一些水,使粥变稀,增强它的流动性。此外,还要勤搅拌,强制进行对流,这样可将粥进行均匀加热。
二、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
因为砂锅是陶土烧制成的,而非金属的比热比金属大得多,传热能力比金属差得多。当砂锅在炉子上加热时,锅外层的温度大大超过100℃,内层温度略高于100℃。此时,锅吸收了很多热量,储存了很多热能。将砂锅从炉子上拿下来后,远高于100℃的锅的外层就继续向内层传递热量,使锅内的汤水仍达到100℃而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铁、铝锅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三、炒肉中的“见面熟”。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炒上几个肉菜,那么怎样爆炒肉片呢?
若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去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得干硬,甚至于会将肉炒焦炒糊,大大失去鲜味。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则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原来肉的鲜嫩,还减少了营养的损失,肉又熟得快,即“见面熟”。用这种方法炒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
四、冻肉解冻用什么方法最好?从冰箱里取出冻肉、冻鸡,如何将其解冻呢?
用接近0℃的冷水最好。因为冻肉温度是在0℃以下,若放在热水里解冻,冻肉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其外层迅速解冻而使温度很快升到0℃以上,此时肉层之间便有了空隙,传递热的本领也就下降,使内部的冻肉不易再吸热解冻而形成硬核。若将冻肉放在冷水中,则因冻肉、冻鸡吸热而使冷水温度很快降到0℃且部分水还会结冰。因1克水结成冰可放出80卡热量(而1克水降低1℃只放出1卡热量),放出的如此之多的热量被冻肉吸收后,使肉外层的温度较快升高,而内层又容易吸收热量,这样,整块肉的温度也就较快升到0℃。如此反复几次,冻肉就可解冻。从营养角度分析,这种均匀缓慢升温的方法也是科学的。
五、熟鸡蛋如何剥壳?
熟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细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滚开的卤汁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六、锡焊的铁壶为什么水烧干后不及时发现很容易把壶烧坏?
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七、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
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八、此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物理学现象
生活中的物理范文4
【关键词】物理学习;实际生活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我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认为在物理学习中,要联系我们在生活中亲眼看到的物理知识,有利于让我们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将生活元素、生活情境融入到物理学习中,可以打破我们在学习中形成传统的认知结构,打破原来的平衡,进而调动学习的欲望,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逐步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一、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应该积极主动的发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发展。我认为,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激发我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稳定的心理因素,对我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发现,在物理的学习中,我的许多同学,都对物理学习有着厌恶的情绪,内心非常抵触,即使学习了,也是被强迫、被压制的,基本上内心缺少学习的真正欲望。我的物理老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渐的转变教学理念,加强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我们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习的动力。例如,在生活中我们都吃过茶叶蛋,特别是趁着热乎劲来吃,但是在热的时候,温度较高的鸡蛋很难剥皮,很容易将肉和壳同时剥下来,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作为学生要认真的观察,为自己的学习增添活力,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自己的学习锦上添花。
2.加强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在物理的学习中,对生活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有利于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在物理生活中找到知识,更好地激发动作能力,让自己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二、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了一些经典的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进行:
1.热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为1064℃ 而火焰的温度一般为800℃左右,所以金不会被熔化;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充要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和能继续吸收热量。扬起的汤向空气中散热而温度下降,但水回到锅内吸收热后马上又沸腾了,它没有断开热源,而抽薪过后能从根本上制止液体的沸腾;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液体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就破裂,声音较大,而沸腾时,水温上下相等,气泡升到液面时才破裂,声音较小;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雪时放出热量,而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因而空气的温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瑞雪兆丰年:因为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地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氐淖饔茫弧拔热温度升高”中的“热”是指热能、内能。“天气太热”中的“热”是指的温度高。“场面非常热烈”中的“热”是指气氛好。对生活的观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的时候联想到生活中的联系,有利于提升学习的效果。
2.电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学是物理学习的关键作用,是物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当今社会是现代化社会,处于电气时代的人,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电学知识。在夏季的时候,蚊子的问题成为家家户户需要关心的问题,嗡嗡的叫声让人烦躁。灭蚊拍的出现解决这个问题。当蚊子接触到灭蚊拍的时候,会发出滋滋滋的声响,时间长了的话,还会有烧焦的味道,这与物理电学之间是有关系的。电蚊拍的工作原理与电学的知识有本质的关系,电蚊拍将低压值电流升高为蚊子难以承载的高压,通过金属制定的蚊网导电,在蚊子接触到金属网的时候,产生的大量电力将蚊子杀死。同时,手机充电的时候,会发热,时间越久发热现象越明显,这是为什么呢?这也与物理中的电流知识相关,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将生活用电转化为电池中的化学电能,然后散发热度。
3.力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物理的学习的时候,重力是基本的知识点,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老师往往以人站在地球上为案例进行讲解。我经过仔细的观察,发现杠杆原理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跷跷板、剪刀等都是杠杆原理的体现。有固定的点,两边的长度相同,类似结构的生活用品,都是杠杆原理的展现。阿基米德有句经典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同样是运用了杠杆定理。
4.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人们日常的交流活动中,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声音。来判断在这个人是谁,这个时候我们应用的就是声学中的知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每个人的音色有自己的独特性,当我们与他们熟悉之后,脑海中就会保存他们具有独特意义的声音,当我们与他们沟通的时候,脑海中自然会播放他们的声音。同样,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声音去测算距离,如果你在平原上呼喊,是没有回声的,在狭窄的山谷里呼喊,就是由回声的,这个就是声音的回声原理,在山崖上呼唤,就能够知道山崖的距离,这都是物理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知识具有非常强烈的趣味性,有利于加强我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物理学习中,加强生活与物理学习的联系,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与思维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关键的作用。我认为,在以后的学习中,要逐渐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物理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立成.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 2013(1):38―38.
[2]钟伟青.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 2010(21):37―37.
生活中的物理范文5
[关键词]物理知识 生活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29-01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以我们每一个同学身边切身经历的物理现象入手,丰富我们的物理知识,拓宽我们学习物理的视野。
衣:夏天的衣服主要以浅色为主,冬天衣服主要以深色为主,原因是夏天浅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热本领弱,穿着凉爽,冬天深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热本领强,穿着暖和;冬天穿棉袄暖和,是因为棉布、棉花以及棉花中的大量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使得人体上的热不易散失,起到保暖的作用;航天员的宇航服能使航天员身体内外气压相等,防止产生身体不适的现象。
食:人每天要食用大量的食物,是为了摄入大量的能量,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人们生活中常食用的腌菜和腊肉,是分子扩散现象的具体应用;人们在水中煮汤圆颜色是白色的,而在油锅里煮汤圆颜色是黄色的,甚至是黑色的,原因是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在做青椒炒肉时,厨房里的人总是呛得眼泪直流,有的还打喷嚏,这是因为分子扩散的原因;炒菜时各种调料放在一起,方能做出香喷可口的菜,这也是分子扩散的原因;在高山上煮饭要使用高压锅,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而导致煮不熟饭,使用高压锅可以增大锅内气压,提高锅内水的沸点,从而煮熟饭菜;生活中以电饭煲、电炒锅为主的各种加热设备,是运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一碗滚烫的汤,要想使它很快冷却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嘴吹,其原因就是吹气时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吸热;给水瓶掺开水时,听听掺水时的声音就知道水是否掺满没有,这是因为水的多少会导致所发出声音音调的不同;喝饮料用力吸细管时,饮料便吸入到嘴里,这是因为用力吸细管时,使得管内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到了嘴里。我们吃饭用的筷子是费力的杠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吃饭都必须自食其力付出劳动。
住: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用重垂线来检查所建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运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农村上修建平房时所用的人字架是三角形的,原因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的教室两边都开有较大的窗子,原因是加快空气的对流,使得坐在教室里的人能呼吸到充足的氧气,同时可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使人感觉凉爽;家中的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制成的;修房屋、做家具随时随地都要运用到测量知识。唐朝时期的杨贵妃很会享受,炎热的夏季,酷热难当,在当时没有空调,她就命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在房顶上不断的倒水,她坐在房里就不会很热,这是利用了增大水的散热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吸热。
行:我们穿的鞋子,鞋底有花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从而人才能正常行走;我们上、下学骑的自行车上面所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车胎、脚踏板和手把套都有花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用力捏刹车,可以增大刹车鼓与车圈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把车刹住;自行车前进过程中,前后轮都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自行车后轮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它受到地面向前作用的摩擦力,前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前运动趋势受到地面向后摩擦力;自行车的车圈是圆形的而不是矩形的,原因是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坐垫下有弹簧,起到缓冲作用,使得我们坐的时候感觉舒服。再说汽车,它所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更多。比如:汽车两边的观后镜是凸镜,它可以让司机看到更宽的范围;汽车上的发动机是热机;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斜放的,这是为了防止车内物体所成的像成在司机的正前方,从而影响司机的视线;司机和坐在前排的人都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高速行驶突然遇见紧急情况而刹车,由于惯性而带来的危害。
生活中的物理范文6
物理历史悠久,作为自然科学土壤的重要领域,对历史的演变,社会的推进,文化的衍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到牛顿的经典力学,相对论,动力守恒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欧姆定律等学说,都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生活中处处验证着物理学的知识[1]。然而,现在学生从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再到模拟卷,无时无刻不深陷在着应试教育的泥潭。传统教学,只会培养出做题小能手,只是专注于做题答卷,不会在生活中,体会物理知识的奇妙,不在生活中验证自然科学的定律,这种学习态度,满足不了真正的学习初衷。我们知道物理属于研究科学规律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社会研究的一项热门问题便是如何确保物理知识回归实际生活。
2高中物理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2.1在教学时注重生活实例的引入
前文已经提及,物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最终为生活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联系生活的认识,教师必须注重引入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实例。例如,在进行静电场这一章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穿毛衣或者梳头发时的感受,或者让学生撕一堆小纸片,以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让学生亲自感受到静电的力量[2]。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能够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更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行走、轮船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的启动等。再如,讲解电路这一章节时,特别是电路故障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家庭中的某项电器举例……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喜闻乐见的例子,通过教师的引入,以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以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例子,能够快速联想到所学物理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2注意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长久以来,受到我国教学体制的影响,高中学生一直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导致物理课堂教学围绕着考试而展开,教学模式单一,而且枯燥无味,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而且更不会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物理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无法做到学好物理甚至学以致用,运用物理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无从谈起。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我们必须要对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作出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和物理相关的小故事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效率才能够真正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模拟一些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场景,引入实际案例,通过课堂中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注意到物理学科属于和实验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中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例如,在讲解电路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组装的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全面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学生不仅能应用课本中的理论指导实践,在以后的电路图绘制中,由于自己具备亲自动手操作的经验,其出错率也会大幅降低。此外,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学校外部社会中寻找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物理问题。通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物理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完成教学,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物理问题,能够灵活应对。
2.3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此处我们讲的物理能力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学生解决物理习题的能力,还包含了学生的物理意识、创新以及操作能力、团队意识以及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等等。一位优秀的物理人才,必须要具备以上的物理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物理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及时教师不说,学生也能够领会的程度。在对学生创新及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保证学生心态的放松,从而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去探究知识,出现错误及时改正[3]。而在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当遇到靠自身的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事,加强和他人的合作,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以切实可行的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在以上各项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只有学生的物理知识量足够丰富时,在生活中遇到相应的情况才可以灵活运用各物理知识点解决问题。
2.4通过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最终为生活服务。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点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和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培养出使用物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功与功率》这一章的教学讲解时,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即相同质量的物体分别由不同的人搬运到同样高度的楼层时,不同的人所花费的运输时间不一,路线也不完全一致,但是他们所做的功是相同的。这一例子充分体现了公路的概念,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功与功率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此一来,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范围形成准确清晰的定位,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主动联系到物理知识,不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学生的物理能力也得以提升。
3结语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我国教育中培养出的人才更像是一部考试机器,能够真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只占到少数。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必须提升学生利用物理知识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南宫琛佳 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