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百家讲坛苏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百家讲坛苏轼范文1
[关键词]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效果
当下,我们身处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充分的话语权;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又为每个人话语的传播提供多种途径。例如大热的微博,给每个有表达欲望的主体予平台,让“微”博出现了“亿”家争鸣的“盛况”。我作为微博的使用者之一,以相对客观的看客心态面对各色声音,甚至是针对同一件事不同主体发出的各异形色的言论,不禁开始思考,这些“声音”几分真?几分假?亦或根本不存在真假,而是叙事主体的不同,或者是同一叙事主体的不同叙事视角影响了叙事的效果。
任何叙事主体,也就是任何人,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受到年龄、性别、经历、环境、教育等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加上主观视角的变化,导致最终所叙事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叙事本身就是主观性较强的活动,客观事件的最终呈现必然有一定的缺陷。
显然,在电视节目中,亦是如此。例如央视10套科技频道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把许多学术界的著名人士推向台前,将晦涩难懂的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将深奥的国学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播给普通受众,深受他们喜爱,曾经一度掀起“国学热”。从另一个角度看,虽说是“学术”界“著名”人士,也不能免俗,也天生具备人性局限。国学不像数学、物理,一是一,二是二,很多命题都是被无数实践检验过的真理,里面是严谨的逻辑关系,首先,我国古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离我们当今社会十分遥远是客观的现实,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所谓历史,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几千年前的客观事件;第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因为年龄、兴趣、经历的不同,在面对同样的历史资料时,也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第三,主体不同的叙事视角也会影响事件最后的呈现效果。例如,《百家讲坛》的教授主持人,在和志同道合者私聊时,其所述事件可能是最真实的主观理解;在给学生讲课时,他自然会以老师的视角,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用教学技巧来保证教学效果等等各类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呈现。当他在电视前做节目时,受到的制约最大,这时他以一个主持人的视角,为了节目效果,为了收视率,他的话语权所受限制最大,可能叙述时会夸张,或者有意隐藏、避开某些敏感部分,使所叙事件离真实又远了一步。第四,作为受众,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接收同一件事又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历经各道卡,我们通过电视得到的历史、国学,究竟还剩多少客观的真实?
以《百家讲坛》苏轼系列节目为例,主持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康震,第一章节,苏轼少年成名。康教授讲:苏轼和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进入科考第二关――礼部考试时,所写文章,得到了主考官、当朝的翰林学士欧阳修的大力赞赏,同时也得到其他几位副考官的认可,稳拿第一。康教授说:“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苏轼)点第一名,这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活思想,琢磨着这文章写的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家之一,我欧阳修教出的学生写的文章,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那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的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说我们师徒之间互相窜通,?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办啊!我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梆梆梆!老头给这篇文章点了个第二……”康教授的这一段,以主持人的视角,在叙事的过程中,为了易于理解也好,为了使故事更具可听性也罢,用了大量的心理描述,来解释大文人苏轼的文章为何没有得到应有的第一名。显然,康教授对于欧阳修,当时的心理描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作为一个主持人,为了节目效果,在叙事时也可能加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对“苏轼科考没得第一”这件客观事实,赋予了更多的色彩,比如这样描述可以更加渲染苏轼的才华横溢和他与欧阳修之间的传奇故事,而这些主观赋予的色彩很可能并不存在。难道苏轼当时科考只拿第二真的是这个原因吗?欧阳修当时的心理活动真的是如此吗?至少我对此持保留态度。再谈其对叙事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作为受众之一,节目进行到这时,由于康教授变身为康主持人,他的叙事视角的改变和叙述方式的趣味性,我本能的反应是质疑:你怎么知道几千年前的欧阳修就是这样想?苏轼没得第一真的是因为这个吗?而有的受众可能会持相反态度:原来苏轼没得第一是因为这个,太可惜了!欧阳修怎么能这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谁也没办法回到那个时候和欧阳修聊一聊,只能是通过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当时的资料文献,以还原相对的客观,去想象当时的情景。
再例如纪录片,应该相对接近真实,但同样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首先纪录片所拍摄的不可能是一个事件的全部真实,可能只是事实的一个或者多个角度,这和拍摄者的兴趣、思想、教育等有很大的关系,拍摄主体以个人的某个视角为基础,会尽可能多的去呈现他想要的部分,而较少的呈现或者直接略过他不要的部分,加上后期的剪辑、制作、配音,最后的成品很可能会与客观事实稍有差距。
不止以上所举两例,以此类推,任何节目形态都不可能呈现绝对意义上的客观事实,任何叙事主体――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视角必然导致有差异的效果呈现。因此,从传播主体的视角出发,我们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着新闻人的责任,应该尽可能客观的呈现相对的真实;以受众的视角,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我们应尽可能多的掌握新闻资料,尽量还原事件原貌。
百家讲坛苏轼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激活 兴奋点
时下,很多人都在谈论语文教学的创新问题,我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员,也想就这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便与同道们沟通和交流。语文的创新教育,既是新课标下课程改的要求,也是实行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尤为重要。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结合实际,创设环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呢?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探讨。
一是开设阅读“自然”课,引导学生回归自然,走向青山绿水,创设语文学氛围。美国著名教育家珍妮?沃斯特的教学七大步骤之二“适当的呈现方式”提出,要使学生得到最感性的认识,其中包括了到野外考察等活动。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使学生心灵净化,精神提升,自己学会审美,提高对美的理解、鉴赏和创造。
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和诗歌,他们更注重意境美,而意境的创造来自于自然,所以,文学史上的那些著名的作家大都非常注意与自然的亲近。优秀的诗文往往就是诗人观察生活、贴近自然的杰作。唐代诗仙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崔颢在《黄鹤楼》诗中描写:“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曾动情地说:“一松一柏是好朋友,山花山鸟是好兄弟”。诗人们在和自然的对话中,感受到了自然的无限魅力,灵感进发,写下了脍炙人口,流芳百代的佳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静坐于教室之中,苦苦揣摩那字里行间的意思,怎么能真切感受出那些优美的意境、深邃的思想?又怎么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实现美育的目的呢?语文教学首先应该使学生置于一个诗的情境之中,因此,就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观察自然,领略自然美景,曲径通幽,获得感性认识,进一步领会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这样,既体会了文学艺术的美,又加强了自身和自然的关系,陶冶了情操,对学生本身素质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创设语文课堂的“音画时尚”,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音响情景,使学生获得直观印象,直接介入文学欣赏。文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和音乐、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词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也常说诗情画意,由此可知文学和音画的结合是自古一来就有的也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引领音乐和书画进入课堂,也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美好轻松的音画情境,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时,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中央电视台“诗歌散文”栏目及网上的一些精彩画面录制下来,选一部分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受到感染,获得美感,获得在“画中游”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学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创新学习。比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根据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进行绘画创作,达到情景再现。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兴趣大增,对文学作品中写实之景与意象之美的理解也就入木三分了,这不仅达到了教学互动的目的,而且比单纯抽象的讲解收效更好,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课上,教师也可有目的地选取一些古今中外的名曲播放,比如,学习苏轼的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让学生欣赏大型音乐《长江》的片段,充分感受长江的波澜壮阔之美,进而领略词作的意境之美;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以让学生欣赏钢琴曲《爱如潮水》,体会诗人那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把知识教育转化为美学教育,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更高层次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从生活中吸取语文学习的营养。纷繁多变的社会以它的时效性,鲜活性不断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所以,语文课堂走向社会已是不容置疑的客观选择。
百家讲坛苏轼范文3
一、 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距离久远,如果让学生单从字面对照译文去理解,难免枯燥乏味。然而,作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却能让学生从中感知诗词的大致内容,听故事又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听故事,诵诗词”活动,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中走近诗人,走进诗词。
如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讲述“靖康耻”的历史故事,诵读王安石的《梅花》讲述诗人王安石两次变法失败的故事等。有时,我们还把“百家讲坛”引入课堂,让学生聆听知名的专家教授讲故事。
如《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教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中国词坛的第一首悼亡词,出自苏轼之手,抒发了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和哀悼的心情,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于认知水平尚浅的儿童来说,有点勉为其难。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在“百家讲坛”《苏轼》系列节目(七)《天伦之乐》中有一段视频,精彩地讲述了苏轼与王弗这对少年夫妻之间的儿女情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仅拉近了与词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诵读诗词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 素读经典,情趣盎然
《相约经典》的教学采用的大多是“素读”。“素读”不追求理解深刻,只是朗朗诵读,直至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在技法上,要求反复朗读,响亮地、清晰地、字正圆腔地读,目标上追求积累大经典文字,力求完整地、熟练地记诵。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诗词,采用多种形式活泼的素读方法。
1. 古诗新唱,乐趣无穷。《毛诗序言》中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可见,诗和歌从它们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形影不离,唱诗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
谷建芬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学古诗谱曲的作品就有二十余首,从《三字经》到《弟子规》,从《咏鹅》到《元日》,从《相思》到《游子吟》……把读古诗变成唱古诗,低中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给古诗配曲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想象诵读,有滋有味。联想和想象是领悟诗词的基本方法。在诵读中,我们以联想和想象为抓手,以情带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从逐字逐句地认读转变为充满情味地诵读。
如《乡村四月》的教学: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了江南农村的春景。前两句着重写景,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交流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学生这样说:
生1: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青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
生2:我看到了广阔的原野上镶嵌着纵横交错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
生3: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地,田间农民伯伯正忙着插秧。
生4:我看到了一个小村庄,村子的南面是一大片桑树林,东边是一片蔬菜地,路旁有几棵高大的树木,还有几只杜鹃鸟在树上欢快地跳来跳去,好像在说:“布谷――布谷。”
生5:我看到了天空中烟雨,小草、庄稼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绿了。
……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又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的教学: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五言绝句,按时间顺序,叙写了诗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苦农家的情景。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诗改写成故事。有学生这样写道:
在冬天的一个寒冷的日子里,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刘长卿独自一人去芙蓉山游玩。天色越来越暗,山峦似乎离他更远了,周围没有一个客栈,他不禁加快了脚步。
忽然,一座小屋出现在眼前,刘长卿高兴地跑过去,走进小屋。小屋里陈设简陋,主人又不在家,显得冷冷清清,他自己生起了火,借着火光开始读书。
不知过了多久,柴门外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在这风雪飘飞的深夜,是主人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此时,流落异乡的刘长卿更觉得孤独寂寞,提笔即兴写下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之后,学生再次诵读诗时,仿佛身临其境,就更有味了。
3. 多样吟诵,乐此不疲。古诗词语言凝练,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独特的节奏感,易于吟诵。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多样的吟诵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吟诵的形式包括指名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还可分为轻声读、大声读、感情读等,我经常交替使用,避免学生对诵读产生厌倦。
如在教学杜甫的《望岳》时,我们采用了分组诵读的方式:一组读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一组读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看泰山秀美无比;一组读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由静转动,突出泰山之高大深远;一组读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会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第二次读,四大组调换读。这样一遍遍诵读,不但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也掌握了诗歌的大意。
三、 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经典诗词中的文字是经过锤炼的典范的语言,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在高年级的诵读活动中,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然而,让学生运用古诗词,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刚开始时我们应该创设情境,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行的范例。
例如,学生在诵读了一定量的苏轼的诗词后,课堂上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师: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的情感里,用已经学过的诗词填空。
出示:
① 当我们走在美丽的庐山上,会情不自禁地说:“ ( ),( )。”
② 当我们在中秋的夜晚思念亲人时,会忍不住吟唱:“ ( ),( )。”
③ 漫步苏堤,欣赏着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 ),( )”的诗句。
④清明时节,想起已故的亲人时,我们又会想起苏轼的词“ ( ),( ),( )”。
⑤初春时节,我们在公园中游玩,望着盛开的桃花,看着湖中嬉戏的鸭子,想起了诗句:“ ( ),( )。”
百家讲坛苏轼范文4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辞海》(第1版)、《新华字典》(第11版)、《古入声字手册》等都表明“石”当计量单位讲的时候“古读shí,今读dàn”,原来是古今读音的差别。
《康熙字典》:“石,《唐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从韵书反切看只能切出shí音。
可见古读shí是有依据的,这就让人产生疑问:dàn音是从何而来呢?
《后汉书·宣秉传》讲到宣秉的美德,说他“所得禄奉,辄以收养亲族。其孤弱者,分与田地,自无担石之储”,唐李贤注引《前书音义》:“今江淮人谓一石为一担。担音丁滥反。”据李贤注,将“石”读为dàn是从一些方言区开始的。
《汉书·律历志上》:“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计算一下,一石应该是一百二十斤左右。古人以担挑粮,一担粮食的重量差不多也就是一百多斤,所以“石”“担”相通是有道理的。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指出:“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人所能挑担的重量,于是一石又称一担,可是仍然写做‘石’,于是‘石’就在shí之外又添了dàn这个音。”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也举了“石换读为担’的例子,他提出:“唐以后,谓一石为一担的,早已不限于江淮人了。因此很多人把‘石’用作当量词讲的‘担’的简体。”
在今天,不只“石”这个单位退出了历史舞台就连“斤、两”也面临着被“公斤、克”笔单位所取代的命运。虽然现代社会生茫中用到“石”这个单位的机会已经很少了,但我们还要使用这个词,就像我们的社会已经没有了“太监、驸马、兵符”等见象,但我们有时还会使用这些词一样。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些字的读音更不可能回避。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就有“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句,该诗被收入多家语文教材。韩愈《马说》文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该文也被收入语文教材。
总之,“石”本来只有“shí”一读,因其当重量单位讲时与“担”意义相通,就在这个意义上改读为“dàn”。
实际上读音的变化历朝历代都有,只不过语音的相对稳定性让生活于同时代的人很难觉察到这种变化。有心人对比隔代人的语音就会发现若干变化的端倪,那再上溯千年历史,可以想见,即使今人能“穿越”到古代,怕也难以听懂当时人的语言了。明末陈第在《毛诗古音考·自序》中早就提出过“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的观点。所以今人读古文在语音上完全保持原貌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如果据此就一切以今音为准也有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古今读音不同,意义也有别,此时当区分古今读音。比如“雨”(yǔ)和“雨”(yù),读上声时指雨水,读去声时是动词,指下雨或下雪。如果把“冬雷震震夏雨雪”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雨”同读上声,就会造成语义误解。再如李白《将进酒》中有“呼儿将出换美酒”句,两个“将”意思不同,题目中的“将”是“请”的意思,应读qiāng,诗句中的“将”当“拿出”义讲,应读Jiāng。
第二,古今读音不同,但不区别意义,此时当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押韵等特殊要求的可以读古音,一般情况下统一读今音就可以了。比如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字,按照现代汉语读音,“白”音bái,但也有人提出应该音bó,因为按照《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等韵书,都只能切出bó音来。我们认为,从实用的角度看,读bó还是读bái都不会产生意义区别,应当取大家都熟悉并早已接受的读音。又比如“斜”,今音只有xié,但古音读xiá。就意义来讲,读成xié或者xiá都没有关系,只是在音韵上,取古音xiá更合辙押韵,如果在不是特别强调押韵的情况下,读xié未为不可。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要遵从古音很困难,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用普通话读起来很多地方都不押韵了,但按照古音,“物”“壁”“雪”“杰”“发”“灭”“月”都是入声字,声调短促,有塞音韵尾,按照保持古诗、尊重古读的说法,这些地方都该读入声,但是在绝大部分入声已经消失的北方地区推行古入声读法显然不切实际。当然,在专门的古诗词吟诵场合,为了强调押韵而读古音还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在京剧念白里还保留了尖团音的区别一样。
百家讲坛苏轼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如今我们的中学生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但是却可以唱出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同学们对中国古典名著敬而远之,却个个捧着日本动漫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也不知道每朝每代的民族英雄,可以说,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失去了最为本质的东西。当今社会人性道德缺失,精神底蕴淡薄,这些都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逐渐丢失所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1)通过诵读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在古诗词中,有许多音韵美的句子和诗句,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这样的音频资料,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从抑扬顿挫的诗句朗读中去感受古诗文的优美。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本身的朗读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诗歌意境中,体味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2)通过吟唱法进行教学。比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这些传世佳作已经被人们谱成曲,融入到了现代流行歌曲当中,成为现代音乐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和他们一起聆听吟唱,这样既可以感受音乐美,还可以感受诗歌美。借助这种优美的旋律来完成初中诗文的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发现诗歌的意境美。
(3)利用我国古诗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大特点,让学生在不断诵读之后,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通过画面表现出诗歌的内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都有比较不错的美术基础,而且他们也非常喜欢这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美术的爱好移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去发掘诗歌中美的意境,并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呈现到画中,展示出一幅幅异彩纷呈的作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提升诗歌的意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抓住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进行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标志,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一部精神史。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一颗颗爱国之心,如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操,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韧意志,以及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的高尚情操,等等。这些激扬的文字,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象征。这些民族魂、英雄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抓住学生对英雄的崇拜和尊敬之情,触发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传统的文化永远地扎根于他们的心中。
(5)鼓励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地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可以了解到作品创作本身的背景,还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重要的基础。有一句诗就很好地形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就是传统文化所要诠释给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应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优秀的古代作品,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还可以借助百家讲坛,接收一些比较直观的教育,学生长期在这种阅读环境中浸染和熏陶,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总而言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学生走入传统文化这片森林里,使得他们“复前行,欲穷其林”。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和侧面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素质,去感受古诗文中优美凝练的文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吕世虎.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百家讲坛苏轼范文6
【关键词】读学结合;古诗文;教学
引言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历久弥新,行之有效,理应今后长期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弘扬光大。
1.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学习古诗文,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这是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却对古诗文兴趣不大,甚至产生怕学、厌学的心理,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古诗文本身离我们年代久远,学生感觉有如学外语,有语言障碍;二是学生以为,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考试,古诗文似乎没多大实用价值;三是“训诂式”的教学方法,呆板、沉闷,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与感悟,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吃力,导致恶性循环。
2.古诗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教师串讲全文,落实实词、虚词、句式、翻译之后,就直奔主题――背诵、默写。这样对学生的理解与深化认识无疑是放下一道“闸门”。日积月累,学生的能力层次依旧只停留在知识层面,难以上升到能力层面,更不用说以文言文的文化底蕴来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促进学生理解内化,提升学生的思维。
3.“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具体办法
3.1要求学生每天积累
每天在积累本上,搜集重温一些学过的课内名家名篇的词句,着重是理解,能够解释其义,了解其延伸的深刻哲理,逐步从识记的层面拓展到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随笔练习多运用积累过的古诗文的名句与事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活用到日常口语交际和作文写作方面,让自己的作文水平获得明显的提高。
3.2利用语言运用题加强理解
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积累过的古诗名句,归根结底就是要他们“知其所言”。大部分的学生在识记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如上下句的默写,不仅课内学过的知识,包括一些课外的名家名篇都有所涉及,但由于对文言文的兴趣不大,视野还比较狭窄,词句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会读、会写的水平,但不知其所言,更谈不上使用,甚至活用。
在下文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使上下文语义连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在生死关头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作为精神的支撑,需要悲壮而崇高的选择。如果让我选择,我宁可选择______________而不选择“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因为这才是我用纯粹道德良心作出的心灵选择,哪怕注定是悲剧,也是美的。”
上述题目,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学过的名言诗句或课外积累过的诗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作答,也可从此类题型的解答思路中,让学生找出积累古诗文的规律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懂得灵活运用,从而引起学生重视加强对古诗文的积累。
3.3活学活用文言素材实现读写结合
在积累的基础上,通过理解加强内化,然后逐步在运用的层次上体现出学生对古诗文积累与内化的深度与厚度。在运用的过程中,如写议论文要引用到课内素材作为论据材料说明中心论点,除了积累以外,还要对已有的材料分类、整理、整合,有助于提取到写作中。其次还要善于联想,激活思维,从提取素材中进行“合拼同类项”,把观点一致的素材整合起来,加强议论的说服力。例如教师在讲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可引导学生重点积累作者从游记中反映出来的一些观点,并活学活用在写作之中。如文中“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句话,某学生的点滴感悟为:做任何事情只要尽了自己的心志,能否成功都不会后悔;相反没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而畏惧被人嘲笑退却的人,最后一定会后悔。
3.4通过随笔促进学生内化思维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不单是对古诗文基础知识进行了积累,更重要的是对文中的思想情感进行了积累,并把自己的积累内化为独特的体会与感受,再通过表达,使积累内化得以巩固。
比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可以通过以必修拓展选修的方式,让学生以“赤壁”为核心,赏析“赤壁三文”,并且利用课后时间观看《百家讲坛》,课外补充拓展阅读林语堂的《坡传》及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一时间学生对苏轼有比初中阶段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重读初中所学的苏词,并以《假如我是苏轼》为话题,进行“一课一得”的随笔写作,进一步通过以写作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小结
教师要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效益。要读写结合,防止只读不写。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手高眼低,而且也不会真正高起来。语文教师要勇于负起责任,要善于引发、组织、协调好学生的课外阅读,适量地将课外阅读的内容向课内渗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宣传、褒扬、奖励读写结合优秀学生的范例,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苏艳.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