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留侯论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留侯论翻译

留侯论翻译范文1

湖南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如“绝美张家界”“浪漫凤凰城”等。随着湖南省旅游景点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览。旅游景点文本英译,关乎旅游业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其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而纵观旅游景点英译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从目的论、顺应论、翻译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鲜有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创新角度来探讨旅游景点文本的英译。基于此,本文拟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出发,以湖南省旅游景点英译文本为例,从“多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层面探析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旅游景点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以期为旅游翻译研究开拓新的视角、提高旅游外宣文本英译质量。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其《翻译适应选择论》(2004)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新型翻译理论。该理论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译者为中心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8:2)。“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2008:2)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其中,“适应”“选择”“译者”是《翻译选择适应论》三个核心概念,全书绕之而展开(李亚舒、黄忠廉,2005:95)。“适应”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胡庚申,2008:2)。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译者”始终处于翻译的中心地位。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可以简括为“三维转换”。“三维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侧重语言维、文化维与交际维层面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来看,“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即为最佳翻译。

简而言之,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是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新解的翻译理论范式。”(Hu Gengshen,2003)

三、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文本英译探析

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Peter Newmark)将文本类型主要分为三种: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与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Newmark,P.,2001)。作为典型的“呼唤型”文本,旅游文本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向游客传递、介绍景点信息,二是以其本身魅力和宣传效果打动读者(张光明,2009:222)。基于此,旅游文本英译既要满足外国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性信息,即“景观的主题性、特色性、观赏性、怡情性、知识性”(曾利沙,2008:3),同时也要兼顾译文的可接受性,即译文是否明白易懂,能被译文读者理解接受。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以及旅游文本的功能,译者在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中,既要准确传达旅游景点的需求性信息,同时也要使译文能被译语读者所理解接受。为此,译者首先要适应汉语旅游景点文本构建的翻译生态环境,其次对原语信息进行适应性调整,并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进行转换,最终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即最大程度传达旅游景点信息,为外国游客所接受的可读性译本,以此达到宣传、呼唤之目的。

本文通过互联网、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考察等多种渠道,收集了大量湖南省旅游景点英译文本资料,结合其中具体实例,从“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方面展开研究,对翻译得好的例句进行定性分析,对翻译欠佳的例句进行评论、改译与对比,以此探究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旅游景点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胡庚申,2008:2)译者在进行旅游景点文本的英译时,首先面对的是源语与译语在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语言维的转换需符合译入语的语言特点和习惯,以便译语读者理解接受。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Nida,1983)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连淑能,1993)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连淑能,1993)基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不同,译者在进行语言维的转换时应将汉语中的隐性逻辑以语言形式手段在英语中显示出来。

(1)建筑面积1999平方米,全部木质结构,因坡造势,巧妙连理,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原译:It covers a building area of 1,999 square meters, full wooden structure, its shape is artful and magnificent according to slope and by its everhanging cornice and rake angle.

例(1)原文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句式结构松散,句与句之间无明显关联词。然而原译并未将这种隐含逻辑以关联词显示出来,且语法错误很多,完全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因此,我们在原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采用合并法将结构松散的汉语句式整合成结构紧凑的英语句式,同时更正了原译的语法错误,以符合英语语言习惯,从而顺利实现语言维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改译:With fully wooden structure, it covers an area of 1,999 square meters and it is artful and magnificent because of its leaning against a slope, the everhanging cornice and rake angle.

汉语重意合还体现在广泛使用四字格上。四字格往往历经锤炼、言简意赅,是意合的典型表达。这类结构在汉语旅游语篇中随处可见。在进行语言维的适应转换时,为了再现汉语四字格所蕴含的意境,也为了便于英语读者理解,译者不应将四字格逐字译出,而应采取恰当的翻译技巧,最大程度再现汉语意境,并产生至少语言维层面上的可读译本。

(2)(宝峰湖)湖面如镜,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迤逦。

Baofeng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

例(2)原文采用四字结构,工整对仗且意境深远。但如果直译四字格,不仅会增加翻译工作,也会使外国游客不知所云。为此,译者根据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采用释译法,用简洁的译句串联起这四组四字格,不仅简明达意,同时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意境。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功底,熟知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译者初译后对译文进行词汇、句子结构、语法上的润色修改,其实也是一个不断适应选择的转换过程。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两种文化之间内涵的传递与融合。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胡庚申,2008:2)

中国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山一水也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奈达(1993)曾说过:“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汇和习语意义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不认真考虑文化背景,任何文本都无法充分加以理解。”对于以文化信息为主的中国旅游文本,译者更应关注文化信息的传递与融合,即在英译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语言维上的转换,同时也要进行文化维上的选择转换。

(3)黄石寨位于张家界森林公园西部,相传汉留侯张良隐居此地受难,被其师黄石公搭救,故得名。

原译:Huangshi Village lies in the west of Zhangjiajie Forest Park. It derives its name from the story of Zhangliang,the Marquis of Han Dynasty.When he was the recluse here,his teacher,Mr.Huangshi, saved him from his sufferings.

例(3)原文中的“汉留侯张良”,原译为“Zhangliang,the Marquis of Han Dynasty”,不妥。原因有二:1.直接将汉代译成“Han Dynasty”会给不熟知中国朝代的外国游客带来困惑;2.中国古代的官衔与西方社会官职大相径庭,不能因为“留侯”一词中有“侯”就不加考证直接译成“Marquis”。经史料记载,张良除了“留侯”这一身份外,也曾做过汉朝丞相,而丞相一职相当于现在的总理或是首相。综上所述,我们对原译进行了修改,将张良的身份译成英语中相对应的“Prime Minister”,同时运用增译法,增添了原译缺失的文化信息,避免因文化空缺而导致文化传播受阻。

改译:Huangshi Village lies in the west of Zhangjiajie Forest Park. It derives its name from the story of Zhangliang,Prime Minister of Han Dynasty(206 B.C.~220 A.D.).When he was the recluse here,his teacher,Mr.Huangshi,saved him from his sufferings.

(4)(天然壁画)楼的左边是小桥流水,楼的后边是良田美池,一农夫正在扶犁耕田。真是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童话世界。

There is a bridge with water running under it on the left. Behind the house are a pool and fertile farmland which a farmer is ploughing. What a beautiful landscape painting!

例(4)原文中诗词“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一幅安宁详和的田园画面。但若直译成“a small bridge, running water and a house”,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会大打折扣,读来不仅平淡无奇,也难使外国读者产生同样的视觉美感。因此译者采用释译法,将“小桥流水人家”译为“What a beautiful landscape painting!”以此表达对图画所描绘的诗画般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中国旅游文本以文化信息为主,如何恰当处理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是旅游翻译的关键所在。英汉两种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种种差异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译者在进行文化维的转换时应具备跨文化意识,灵活选取翻译策略,跨越文化障碍,将汉语文化内涵传递,并能融入至英语文化,以使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产生文化上的共鸣。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8:2)。旅游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借翻译这一工具顺利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进行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还应侧重于交际维上的转换,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能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5)衡山祝融峰相传是火神祝融的居所。

The Zhurong Peak of Mt.Hengshan is said to be the dwelling place of Zhurong, the Chinese Prometheus.

针对例(5)原文中“火神祝融”这一中国神话人物,译者采用类比法,巧妙地将之比拟为希腊神话中为民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一类比很好地消除了外国游客因地域文化而产生的陌生感,原文中的交际意图也因这一类比得以完美体现。

(6)(龙舟赛)演历史于古今,生传说于纷纭,珠联爱国情操、悲壮色彩,壁合神秘气氛、拼搏精神,动如摧枯拉朽、轰轰烈烈,抛若排山倒海,可歌可泣。此唯舟竞渡,无有出其左右者。

The Dragon Boat Race,a most exciting group event,is held in memory of QuYuan,a patriotic statesman and poet in ancient China.

例(6)原文句式工整,词藻华丽,气势磅礴但过于夸张,这是汉语旅游文本特点之一。而与之不同的是,国外旅游文本常以简明达意为主,尽量避免华而不实的宣传。例(6)原文按汉语思维直译是不可取的,因为译文不能准确传达龙舟赛的文化常识,外国游客读后会感到味同嚼蜡,晦涩难懂。基于旅游文本的交际目的,考虑到外国游客的信息接受能力、阅读动机以及思维习惯,译者采用改译法,对汉语原文进行选择性适应,保留原文主旨大意,以使译文清楚明了,从而消除交际障碍。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关注“原文中的交际交际意图是否能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这一点与旅游翻译是不谋而合的。旅游翻译如果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译本能否为外国游客所理解,交际的目的是否能够顺利实现。

留侯论翻译范文2

关键词: 美剧 翻译 字幕翻译法

1.引言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带动着文化在全球广泛传播,最贴近生活的当属外国影视的广泛普及,尤以美剧为主,美剧的翻译使爱好美剧的人们迫切想要理解其中的内涵,所以一批字幕翻译者应运而生。本文以美剧Good Wife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剧翻译所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其中的翻译,找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所使用的转态法、缩句法、扩句法、换序译法、转句法等,以供大家学习和使用。

2.字幕翻译的特点

与读小说欣赏其中的文学性不同,字幕翻译要求它的广泛性与通俗性,也就是受众面要尽可能广,语言要通俗易懂,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使观众跨越语言障碍,理解其中的文化语言特色,但字幕翻译受时间与空间限制较大,翻译难度大。从时间上来说,字幕在屏幕上最少停留2秒,最多停留7秒。从空间上来说,屏幕上字幕不超过2行,每行最多33个字符。

另外,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原文,为了保留其国家文化的原汁原味,让广大中国群众了解外国文化。字幕翻译要有理有据,不要让广大观众产生误解,但也不鼓励生硬的翻译,可适当灵活。如“生活大爆炸”里的台词,“my parents are money”,译成“我父母是土豪”则比“我父母很有钱”更生动。

3.字幕翻译方法介绍

通过查阅资料,字幕的翻译方法有转态法、缩句法、扩句法、换序译法、转句法、替代法等。下面通过举例分析“Good Wife”中的精彩翻译,具体解析各个方法。

3.1转态法,就是主动语态转成被动语态或反过来。该方法有利于突出事实和简化结构。如“She got us.”一般译成“她抓住我们的缺点了。”,而剧中的翻译为“我们被将军了。”,既突出了我们的状态,又简化了语法结构。又如“You are excused.”译成“你可以离席了。”,由被动语态转化为主动语态,突出强调了事实。

3.2缩句法,通常把一个句子缩为一个词或成语等。该方法通常有一鸣惊人的效果。如:“Nice sum for the first time out.”一般译成“第一次行动有了好的结果。”,而剧中译为“首战告捷。”,既言简意赅,又可以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3.3扩句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原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时新的扩展。该方法使句意更完整。如“It is up to the court,with my input.”译成“法庭的决定受我影响。”,剧中译为“在法庭决定的过程中,我的意见举足轻重。”,补充后句子理解起来更容易。

3.4换序译法,通常指对原句中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语法规则。该方法使结构更清晰。如:“Make me break my paperweight.”译成“让我减轻了作业负担。”,剧中译为“我可以少写点裁决书。”,主谓宾俱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3.5转句法,通常指改变句子的结构,转换为另外一种翻译形式。该方法大大降低了翻译的难度。如“Placing passion over pragmatism.”的字面意思为“把热情看得比实际重要。”剧中译为“重热情,轻实际。”,可以使我们一目了然,一下子抓住句意。

3.6替代法,是一种在目的语言中产生与原语言相同效果的表达方式。如“you know the old saying,don’t you?In for a inch,in for a mile.”直译为“你知道那句古话吧,得到一点,要得更多。”,剧中译为“你知道那句古话吧,得寸进尺。”

4.结语

字幕翻译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的转态法、缩句法、扩句法、换序法、转句法、替代法是影视字幕翻译常用的方法,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比较成功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留侯论翻译范文3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提高两方面的素养。一是提高从微观上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的素养,并能在理解实词和虚词的基础上,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文言虚词、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以及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能准确把握。二是要提高从宏观上联系上下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的素养,切忌断章取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整体理解原则。

1.同义者留之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毕竟是同一种语言,大多数字法、词法和句法是相同的,我们可以保留不变,另外,古代人名、地名、物名、官职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也可以保留下来。如“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之,何由有逢蒙之祸乎?”(《孟子》)其中,“子濯孺子”“尹公之他”“逢蒙”是三个人的名字,都可以不翻译保留下来。

2.无义者删之

文言文中存在不需要翻译或无法翻译的文言虚词,像发语词,起补足音节作用的虚词,起提前宾语作用的虚词,起结构(表提顿等)作用的助词,表并列、顺承、修饰关系的某些连词等,翻译时可以去掉。如“顷之,烟焰张天”的“之”附着在时间词后面补充音节。“一夫不耕,或受之饥”的“之”也仅起补充音节、使文章读起来平稳流畅的作用,翻译时可以去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的“以”表修饰关系,也可以删去。

3.缺失者补之

文言文中有些省略或隐含的内容:一是省略句的某些内容,二是有些地方承前或蒙后省去了一些句子,按着现代汉语表述不容易理解的,需要补出来。翻译时补出来的内容,往往用括号标示出来。如“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按照原文补出省略成分翻译为“又有一天,(弥子瑕)和国君(卫灵公)在果园里游玩,顺手摘了一个桃子,吃了(几口)觉得鲜美可口,便把他没有吃完的一半给了卫灵公吃。”

4.颠倒者顺之

古代汉语句式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较多,语序往往有异,翻译时,要把握古今汉语各自的语序、句式特点,按着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需要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短语后置)等,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如“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就要做调整,翻译为:“人都在那里,你怎么就偷人家的金子?”

5.异义者变之

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问句中带比喻、借代、引用、互文等修辞手法,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地翻译。如“秋毫不敢有所近”,就要翻译为“连微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这就是比喻句的翻译。另外,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语言现象,翻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将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改变过来。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现代汉语只有“跳蚤”的意思,在这里照搬翻译显然不通,就可以推断是“早”的通假字。

以上是“细节的操作”,属于切割划分,逐词对译,句句落实,但是,一味地逐字对译古文可能会产生“死于章句”的倾向,即过分强调了微观把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克服这种倾向的方法是注重整体把握,最好能在翻译之前让学生诵读文章。在具体的语段翻译操作时则要通读全文,初解大意,审清重点。全文大意将影响对文句的把握,也是理解文句的语境的必要的桥梁。所谓“审清重点”,就是在通读的过程中,画定那些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的语句,为第二步的“细节操作”打下基础。

文言文翻译是建立在较好的把握基础知识上的理解实践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语感,而翻译练习又是知识和能力结合的桥梁,因此,进行一些语段翻译练习是必需的,尤其是课外语段的翻译练习,更是克服畏惧文言文心理,形成语言推断能力的有效途径。

跟踪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六一居士集叙(节选)

苏轼

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孟子曰:“禹抑洪水。孔子作《春秋》。而予距杨、墨。”盖以是配禹也。文章之得丧,何与于天,而禹之功与天地并,孔子、孟子以空言配之。不已夸乎。自《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孟子之言行而杨、墨之道废。天下以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孟子既没,有申、商、韩非之学,违道而趋利,残民以厚主,其说至陋也,而士以是罔其上。

……太史公曰:“盖公言黄、老,贾谊、晁错明申、韩。”错不足道也,而谊亦为之,余以是知邪说之移人,虽豪杰之士有不免者,况众人乎!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三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之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自欧阳子之存,世之不说者,哗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至嘉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呜呼,此岂人力也哉?非天其孰能使之!

欧阳子没十有余年,士始为新学,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真,识者忧之。赖天子明圣,诏修取士法,风厉学者专治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考论师友渊源所自,复知诵习欧阳子之书。予得其诗文七百六十六篇于其子,乃次而论之,曰:“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此非余言也,天下之言也。”欧阳子讳修,字永叔。既老,自谓六一居士云。

1.对下列黑体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余以是知邪说之移人(转移)

B.虽豪杰之士有不免者,况众人乎(即使)

C.其学推韩愈、孟子(推重)

D.士始为新学(研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盖公言黄、老,贾谊、晁错明申、韩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①欧阳子没十有余年

②孝公既没,惠文王、武王、昭王蒙故业

C.①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②若望仆不相师

D.①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欧阳修的“学术”功劳的是()

①欧阳子讳修,字永叔。既老,自谓六一居士云。

②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之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③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

④呜呼,此岂人力也哉?非天其孰能使之!

⑤考论师友渊源所自,复知诵习欧阳子之书。

⑥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

A.①②③B.②③⑥

C.④③⑥D.②③⑤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晁错不值得称道的原因是他相信申不害、韩非的学说,并且用邪说迷惑人。

B.在作者看来,韩愈和欧阳修都是因为推重孟子、孔子的礼乐仁义学说而受到世人的敬仰。

C.欧阳修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学问符合儒家礼法,并且形成风气,影响世人,改变风俗。

D.苏轼将欧阳修诗文七百六十六篇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且相互讨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欧阳子之存,世之不说者,哗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始为新学,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真,识者忧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至嘉末,号称多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下列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2)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3)忘其口而念我!”

2.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1)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2)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3.(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2)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3) ‘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4.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1)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2)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3)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5.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1)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2)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3)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6.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7.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1)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注]之盗。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2)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注]萑苻(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8.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1)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之准确翻译》

1.A(改变)

2.B(A项中第一句的“盖”为姓;第二句的“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B项中两句话中的“没”通“殁”。C项中第一句话中的“师”:名词做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第二句话中的“师”:效法。D项中第一句话中的“兵”:战争,战乱;第二句话中的“兵”:兵器)

3.D(①只是对姓名的介绍;②学术特点及深远影响;③学术及人格对社会的影响;④不是具体的功劳,而是说明成绩取得之难;⑤人人诵读其书,正是学术功劳之大;⑥指韩愈,不是欧阳修)

4.D(是欧阳修的儿子,并且没有互相讨论,苏轼只是从他那里得到欧阳修的诗文)

5.①自从欧阳修学说确立,世上那些不喜欢他的学说的人,高声攻击他,虽然能使他陷入困境,却不能使他屈服于他们的言论。

②读书人开始做新的学问,用佛教和老子的浅陋学问(似:像),扰乱周公和孔子的真理,有识之士担忧这件事。

③自从欧阳修的学说出现,天下的人争抢着研究思考,把精通经学、学习古籍作为高尚的行为,把拯救时弊推行道统作为贤良的举措,把触犯尊严采纳意见作为忠诚的表现。

二、1.(1)弥子瑕曾经被卫国国君宠爱。(注意点:“见爱于卫君”含有被动与倒装)(2)有一天,弥子瑕与卫君在果园里游玩。(注意点:“游于果园”含倒装)(3)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

2.(1)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注意点:“未之奇也”含宾语前置和意动用法)(2)天下将要大乱,没有经世之才的人是不能定国安邦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注意点:本句是判断句)

3.(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注意点:含介宾短语后置)(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注意点:“焉”字是兼词,要翻译好)(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注意点:“常与”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1)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注意点:“是”为重点,属指示代词“这”)(2)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注意点:“病”字要联系上下文,有比较的意思)(3)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注意点:“若之何”是固定结构,表疑问)

5.(1)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2)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注意点:“特与……耳”属固定句式)(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孩子)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注意点:“非以成教也”是判断句)

6.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注意点:有判断句,“去大梁”的“去”、“议臣者”的“议”是关键实词)

留侯论翻译范文4

关键词:接受美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74-03

李白诗歌英译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此后诸多传教士、外交官、汉学家、诗人、学者都翻译过李白诗歌,如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弗莱彻(William J.B. Fletcher)、小x薰良(Shigeyoshi Obata)、许渊冲等等。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艺术特点,甚至被认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个是声律)”[1]。“意象是诗词性质的集中体现,离开意象,诗歌的特性就丧失殆尽”[2]。由于意象具有形象性、非独立性、多义性、文化性、象征性等特点,意象翻译在文学翻译中尤为困难。本文拟选取李白著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5个英译本为个案,从接受美学视角,对翻译过程中的意象再现进行评析。

一、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联邦德国,主要创始人为康士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哲学阐释学和现象学美学,同时也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美学和文学社会学、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美学、萨特的存在主义等理论中汲取了营养。

与以往文艺文学理论只认同读者对作品的被动接受不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作者-作品-读者关系中,并“不是单纯做出反应的环节,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3]。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4]。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所赋予或作品所包含的,而是也包括读者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既定的客观存在,也并非对所有时代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

姚斯在哲学阐释学“前结构”“前理解”“偏见”“效果历史”等概念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期待视野指读者在接受一部作品前由其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审美期待。姚斯认为,每个读者都带着已有的期待视野开始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改变或实现这些期待,与文学本文的历史视野达到某种程度的视域融合。文学接受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立、改变、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伊瑟尔借鉴现象学“图式结构”“具体化”“重建”等理论,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召唤性。伊瑟尔认为,文学本文只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式化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次都留有空白和未定性,留待读者去确定、填充,也即具体化。这种留有空白和未定性的图式框架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它们使读者得以“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5]。

接受美学因其在文学作品的概念、读者的作用、读者的地位等方面的新见解开拓文学研究的新时代,同时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审视视角。首先,在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之后,译界对翻译活动的本质有了重新认识。“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6]吕俊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参与”[7],译者经历的两次视域融合,实际是两次对话,即译者与原文的对话、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其次,与读者地位的提升相应,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重视。再次,接受理论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译者主体性和译文多样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居于翻译活动主宰地位,可以随心所欲。译者一方面受制于原语文本及其背后的作者,“原文文本对译者有一定的制约性,有被决定了的性质,它不是可以被随意解释的”[8],另一方面还受制于目的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译本的多样性始终被限制于一定范围之内。超过这一范围,翻译便不再称之为翻译。”[9]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意象翻译评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于玄宗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一说作于开元十三年)。该诗是李白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七绝,古往今来,备受推崇,明人陈继儒曾誉之为“送别诗之祖”。诗中意象丰富,黄鹤楼、烟花、扬州、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动态画面。表面看来该诗句句写景,实际却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引发读者无尽想象,生成诗歌隽永意境。

原诗及5首译诗①如下:

(一) “黄鹤楼”意象

黄鹤楼故址位于今湖北武汉蛇山黄鹤矶头,为古代名胜之一。相传仙人子安曾乘鹤到此。诗人首句用之,给了孟浩然此番出游一个很高的起点。孟此去扬州,仿佛也像仙人般自由洒脱。Paul Kroll的译文(下称克译)把“黄鹤楼”译为“Yellow Crane Terrace”, John Turner的译文(下称特译)译为“Brown Crane Tower”,其余3位译者的译文(下分别称许译、孙译、杨译)则译作“Yellow Crane Tower”。经查,“terrace”有台地、台阶、梯田、排房等意,却并无塔、楼之意。也许是因为译者并未见过黄鹤楼,对该楼的形状不甚了解,才有此误译。而“Brown”是棕色或褐色,并非黄色。诚然,从外立面颜色来看,黄鹤楼确实有点棕褐色。但此黄非彼黄也,黄鹤楼的“黄”并非指塔楼颜色,而是与“鹤”组成“黄鹤”这一有特殊含义的名词,所以译者的理解有失偏颇了。此二误译可视作译者期待视野的消极影响。

(二)“扬州”意象

唐玄宗时广陵郡又称扬州,因此标题中的广陵和第二句诗中的扬州,指的是同一地点。作为历代文人墨客憧憬之江南名都的扬州,在本诗中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地名,更是一个带有浓厚文化意味的意象。标题中的“广陵”,许译和杨译选择了省译;克译和特译选择了音译:Kuangling;孙译亦是音译:Guangling,但加注解释了广陵这个地名所指地域范围的历史沿革。第二句诗中的“扬州”,克译、杨译皆为音译:Yang-chou/Yangzhou;特译省译;许译River Town,孙译thickly-peopled Yangzhou。笔者认为,杨译和孙译各有千秋,其他译文则略显不足。原语读者都知道广陵和扬州实是同一城市的不同叫法,但对于不知情的目的语读者来说,看到题中的Guangling和文中的Yangzhou,他们可能会困惑孟浩然到底是去哪里。所以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前理解,且避免标题冗长,可以像杨译那样,省略标题中的广陵,只翻译第二句诗中的扬州。又或像孙译那样,两种称呼都译,但对其中之一文后加注,表明两者为同一地点。扬州在唐代是两京之外最繁华的都市,时称“扬一益二”,意即扬州第一,成都第二。提到扬州,可能大家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副繁华景象,但到底如何繁华,建筑、交通、生活等等场景是什么样子,又会因人而异。因此扬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该诗的一个空白和未定性。克译、特译、杨译都保留了这一空白,只是音译,未加任何注释;孙译做了具体化,“thickly peopled”就是译者的填充,是译者期待视野和诗歌空白对话后的结果。这样做有利有弊,益处是一定程度上传递了扬州的特点;弊端是将扬州的特点局限了,使译文读者只知其人口稠密,不解其风景秀丽风情旖旎。这样一来,空白过于确定,译文读者的想象空间受限。如果说孙译留给读者的空白过小,许译的空白则过大,大到有点脱离原诗。也许是践行“浅化”策略,许译的扬州叫River Town,尽管是大写,读者也很难把它和扬州联系起来,恐怕只能根据扬州曾称“江都”而略猜一二了。

(三)“烟花三月”意象

三月本只是表示月份的专有名词,无关情感,但因“烟花”二字,这个时间一下生动起来,“烟花三月下扬州”也因此被赞为“千古丽句”。也因为“烟花”二字,三月不宜再理解为确切月份,更宜理解为春天这个季节。此二字可算该诗最大的意义未定点,自诞生以来,已有多种阐释。尽管各种阐释都认为它是形容春景,但“烟”字作何解并无定论。且举三解为证:“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色”[10];“形容柳如烟、花似景的春色”[11];“形容阳春的妍丽景色”[12]。5位译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克译:Among misty blossoms of the third month;特译:’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许译:while willow-down and flowers reign;孙译:In this flowery April clime;杨译:In the mist and flowers of spring。“烟”在该诗中是一种比喻,是虚笔,只是交代当时的季节及其美景――柳如烟、花似锦的春天。如果译为“in/among/mid the mist”,就坐实了。假设黄鹤楼和江面真的雾气朦胧,诗人如何能目送孤帆直至影远,又何来碧空。就融合原诗视域、再现原诗意境而言,许译甚好,但前提是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一来中国诗词历来有柳如烟的比喻,willow-down巧妙暗含了原诗的“烟”字;二来垂柳和繁花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春天的象征,译文既交代时间,又避开“三月”“四月”之争,保留了原诗的朦胧含蓄美。此外reign一词与上句尾词Crane押韵,为译文的音美增色不少。可惜,对于不谙中国文化的目的语读者来说,willow down带来的效果就要打折扣了。中国人见垂柳而知春天,但在英语文化中垂柳并没有这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因此很难达到相似反应。

(四)意象群:“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

这几个意象是本诗中最重要的意象群。所谓意象群,就是指“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当主体将若干意象表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或动作并传达出内心的情义层次时,就构成了意象群。意象群的组合,构成了诗词的意象系统,形成意境”[13]。钱钟书先生说:“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无限在。”[14]这与接受美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伊瑟尔认为,正是在一部作品的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效果的潜能。“一部作品的未定性与空白太少或根本没有,就不能称为好的艺术作品,甚至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15]文学本文的召唤结构就好比那着点红的万绿丛,有余而不尽,给予读者能动反思和审美想象的余地,让读者得以举一反三去寻找那无限姹紫嫣红,也即深入参与作品潜在意义的实现。以本诗为例,古今中外的读者从本诗的景中就阐释出了不同的情:与所敬爱的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扬州的歆羡之情、对不能同行的惋惜之情等等。

这两句诗的5译文中,许译一减二增,可谓独树一帜。一减是指“孤”字省译,二增是指在天空前增译“无边无际”,在河水前增译“无穷无尽”。去lonely或solitary而添boundless和endless,再加上独一无二的rolling,译文离愁别绪减弱,豪迈气概增强,倒也符合李白诗歌激情饱满、境界开阔的特点。只是两处增译略有过度具体化之嫌,限制了读者对“碧空”和流向天际的“长江”的想象。去掉这两个词,译文并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译者填补空白或具体化未定性,会破坏原诗的含蓄和模糊美。

这一组意象群中,5译文差异最大的要数“长江”。克译、孙译:Long River;特译、许译:River;杨译:great river。细品原诗,“长江”确实既可以像克译和孙译那样作专有名词来译,特指长江,因为诗人告别的地点真真实实的就在长江边,也可浅化为像杨译那样的普通名词或许译那样某一条江的名字,因为诗人寄情于景的是江水,长江换成其它江河,比如湘江,比如珠江,诗人寄托的情感是一样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依然存在。

虽然5种译文在再现意象群时采用的词汇、句式、诗行、韵律不尽相同,但都传递出与原诗相近的景和情。究其原因,是因为译者力求接近原诗和诗人的历史视野,充分理解原诗,正确传达了原诗的图式框架。

接受美学因其对读者作用的肯定、对读者地位的重视、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开放性态度,对文学翻译具有很大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翻译究其实质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翻译过程就是两次对话―原文与译者、译文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意象是构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空间的重要手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意境隽永。通过对该诗5个英译本中意象翻译的探讨,本文得出一些启示:其一,翻译诗歌意象时,译者受个人审美趣味、审美经验、审美能力、所处历史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难免对意象意义、价值做出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和阐释。其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尊重原文和原语文化,以原文为据,又要考虑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水平,采取适当翻译策略,使译文得到更好接受,唤起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类似反应。

注 释:

①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0;孙大雨.英译唐诗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1;徐静.唐诗英译的意象图式概念识解运作.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49.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秦皇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

〔2〕〔13〕朱晓慧.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37,26.

〔3〕〔4〕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3,64.

〔5〕〔15〕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43,44.

〔6〕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90.

〔7〕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6.

〔8〕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7.

〔9〕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6,(3):11.

〔10〕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38.

〔1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395.

留侯论翻译范文5

[关键词]《论语》;《孔子家语》;“六十而耳顺”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48-02

在《论语・为政》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段很有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杨伯峻先生在他的著作《论语译注》里,将此段话翻译为:“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①以上的翻译中,除“六十而耳顺”一句外,其他都译得较为精准。杨伯峻先生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注释“耳顺”一词时又进一步解释道:“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得牵强,译者姑且作此讲解。”②

为什么杨伯峻说它很难讲呢?我们查一些较为权威的《论语》注本中有关“六十而耳顺”的解释即可知晓答案。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把此句翻译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③这个解释属于理解层面上的解释,还不能够证明这是不是孔子说这话的原意。

《论语注疏》中是这么解释的:“郑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正义曰:‘六十而耳顺’者,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④此处应当是古代有关于《论语》的注疏中,把“耳顺”之意讲得最好的了,如其曰:“顺,不逆也。”从训诂学的角度,就“顺”字而言,固然就是“不逆”的意思了,但其最后一句“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却又讲得模糊了。

康有为在《论语注》中对“耳顺”一句解释道:“耳顺者,神气风霆,闻声皆,通于人天也。耳顺之文甚异,孔子神人,诚非浅儒所能测。”⑤从中可以看出康有为对“六十而耳顺”这句话也很费解,所以才说“耳顺之意甚异,孔子神人”之类的话,当然这也道出了文人们的普遍感觉。

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尤其是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已经开设,将《论语》翻译成各国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著名翻译家林戊荪的译作《论语新译》就属于很多《论语》英译本中的集大成者。林戊荪在《论语新译》中将“六十而耳顺”一句翻译为“At 60,I was able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in what other people told me”。⑥中文的意思就是“到了60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林戊荪在翻译《论语》时,虽然是在吸纳和纠正前人的基础之上,也参考了古今《论语》各类权威注本,但有关“六十而耳顺”的翻译很显然还是承袭了杨伯峻先生的观点。

那么,孔子所讲的“六十而耳顺”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更为权威的证据来解释这句话?说到这里,有部重要的文献资料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同样记载了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六本》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也正是这句话中“逆耳”二字让我对于“耳顺”之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可否通过已熟知其义的“逆耳”来推出词义仍模糊的“耳顺”之意呢?孔子是春秋后期的人物,而早在春秋前期,“逆”与“顺”就已经是一对反义词了,《左传・隐公三年》记载了卫国的大夫石劝谏卫庄公时所说的一段话,石列举了针对性较强的“六逆”和“六顺”的例子来警醒庄公不可因“去顺效逆”的做法而快速招惹祸端,原文如下:“石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⑦由原文中例举的“贵贱”、“少长”、“远亲”、“新旧”、“小大”、“义”等反义词便可推测出至少在春秋前期“逆”与“顺”已是一对反义词了,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逆耳”与“耳顺”也应是反义无疑,我们知道“逆耳”二字就是话语“不中听”、“不好听”的意思,那么“耳顺”的意思自然就是话语“中听”了。

《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20卷,是由孔子门人所撰。由于《孔子家语》原书早佚,故有学者认为现存《孔子家语》是后来儒者的伪作,王柏的《家语考》、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范家相的《家语证伪》、孙志祖的《家语疏证》均认为《孔子家语》是伪书,而朱熹的《朱子语录》、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的《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

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孔子家语》不仅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原始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地方明显地胜于其他相关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王承略的《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也有学者不仅研究证实了《孔子家语》的真实性,而且提出《孔子家语》是“孟子以前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此说详见庞朴的《话说“五至三无”》一文(《文史哲》,2004年第1期)。

退一步讲,纵使《孔子家语》里有部分内容是后世伪作的,但绝不能否定其全部内容的真实性。例如《孔子家语・六本》中的这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应当就是原本《孔子家语》保留下来的内容。早在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中就已记载道:“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原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⑧从文中就可以知道,生活在战国末期的历史人物张良已经熟练地引用这句话来劝谏,而且是脱口而出,可见这句话在当时就已经是流行的名言警句了,说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确是散佚之前的原本《孔子家语》中就有的内容。理由如下:第一,由于司马迁是西汉前期的历史人物,故可以推测出,至少在西汉前期,《孔子家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写文章及说话的口头语。这些经典的口头语可能是被口耳相传地保留下来,有幸没有随着文献的损毁而流失。第二,西汉武帝之时,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那么有关儒家的一些经典便有条件被广泛地搜集和整理并且流传,所以司马迁引用《孔子家语》中的名言也是符合情理之事。第三,《史记》是中国古代最权威的信史之一,作者司马迁身为西汉初期的史官,是能够大量接触和阅读西汉王室秘藏史书的,故司马迁对西汉初期史料的搜集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人物而言就更为权威。《史记・留侯世家》中沛公与张良对话时所引用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很明显司马迁是不持怀疑态度的。这也就充分说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口头语在刘邦、张良时期已经相当盛行,而刘邦、张良则属于战国末期的人物,这就更加说明了“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这句话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流传的很广了。

所以,“忠言逆耳利于行”中的“逆耳”二字是可以用来推敲“耳顺”之意的。很显然,在“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句中,名词“耳”字被活用作动词“听”了,所谓“逆耳”就是“逆听”的意思。逆者,不顺也。那么“忠言逆耳”的意思就是忠言听起来不顺耳、不中听。反之,“耳顺”之意就是“听顺”、“中听”、“听起来顺耳”的意思。那么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其实就是“六十而忠言耳顺”的省略,由于“忠言逆耳”在当时已经人人皆知,故省略“忠言”二字以后,当时的人们也能理解孔子所说“耳顺”表达的就是“忠言耳顺”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60岁的时候,任何忠言,都能听得进去了。”这也就精确地反映了60岁的孔子在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已经能够清楚地辨别哪些话属于“忠言”、哪些话是“利于行”的了。且退一步讲,对于60岁的孔子来说,无论听到的这些话是否是忠言或者中听与否,已经没必要去作什么激烈辩解了,因为60岁的他已经心如明镜,对利益的追求已如浮云般淡泊,俨然是一位慈祥而又睿智的老人,与世无争,举止之间尽显包容天地的广阔胸怀,又能有什么话会让这位老者感到不顺呢?这也许就是孔子之所以说“六十而耳顺”的原因吧。

[注 释]

①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页、第13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6页。

④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⑤清・康有为:《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页。

⑥林戊荪:《论语新注》,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留侯论翻译范文6

[摘 要]本文拟通过分析任溶溶译作《夏洛的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示例,结合儿童读者的认知及审美等特点,从读者的接受能力,译文审美价值以及译文教育性三方面探讨儿童文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标准,从而提出针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为儿童文学译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文化负载词;认知能力;审美期待;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05 ― 02

一、引言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识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文化负载词往往体现出特定民族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所累积并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通常具有一系列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性(廖七一, 2000:232)。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译界出现了“文化转向”趋势,对传统“对等论”的翻译观提出了挑战。尤金・奈达在基于语义学及翻译实践基础上对翻译中文化性质的不可译因素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可以将文化划归为五个类别:生态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及语言文化(1993:106-9)。文化负载词具有典型的原语文化属性,然而在目的语中,文化负载词通常表现为语义词汇空缺。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应主动承担起消除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的责任,即使译文在保留原语文化信息和文化色彩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方梦之, 2004:121)。

儿童文学作品中同样涉及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负载词的出现或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不同于,儿童文学译作的目标读者人群主要为儿童,因此译者必须考虑到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尽管就目前而言,一般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理论成果已经颇为成熟,但国内外学者专门针对儿童文学作品中这类词语的翻译研究却寥若星辰。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实现译作与原文信息对等的同时,仍保留原文的审美价值以及教育性,当属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儿童读者的认知能力及认知水平

儿童的审美心理活动中感知占据的重要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蒋风, 1998:51)。站在儿童本位的基本立场看,儿童的认知能力并非处于低层次,而是具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周作人, 2012:135)。之所以会形成儿童接受能力有限的固有观念,系不少成人仅从成人本位的视角出发,忽视了儿童作为儿童文学主体的中心地位。但由于儿童缺少环境和社会经验,因此在理解和认识新事物时仍需加以引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格外考虑到儿童读者认知层面的特殊性,即将儿童文学与区分开,并使用儿童读者能够接受的语言风格。儿童正处在母语习得阶段,语言中出现过多“欧化”的、“不顺”的成分可能对儿童的语言学习造成干扰,有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徐德荣, 2004:36)。

例1

原文:The rat sat up."You mean that?"he said.

"I promise. I cross my heart."(White, 2013:339)

译文:“我保证,我在心口画十字。”(任溶溶, 2013:165)

上述例子中出现的“cross my heart”,在基督教文化中通常有外延和内涵两重意义:除了表征了单纯的动作手势之外,虔诚的基督教徒还通过这一行为缅怀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译文中将划线短语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心口画十字”,对于大多数受过教育的成年读者而言,或许不难领会该短语所传达的内涵意义,即“发誓”;而对于宗教经验相对匮乏的儿童读者而言,恐怕至多能体会“心口画十字”这一单纯的动作行为,但未必真正领会短语背后所影射的宗教信息。据此笔者认为任先生对该短语的翻译似有不妥之处――译者或错误地估计了儿童读者的实际认知能力,反而造成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对儿童文学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译者应当在儿童认知能力接受范围内,尽可能地保留原作中的文化信息,可采取音译或直译等策略,并结合注释等一系列补偿手段对原文进行翻译(廖七一, 2000:234)。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儿童读者能够准确地领会原文所传达的信息,降低信息在认知层面上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使儿童有机会感受多样的异域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儿童的知识存储。

三、儿童审美能力及审美期待

蒋风(1998:47)曾对儿童文学中的美学特质作了如下定义“现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也就在于成人与儿童的两种审美意识的融合与协调”。审美的本质应当是感性的。与成人相比,儿童“缺少的只是知识和经验……但他们却具有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正是文学艺术的精髓”(朱自强,2010:97)。儿童的审美能力不容忽视,同样地,儿童对审美也抱有一定期待,具有较高水平的译作应当是能够满足儿童读者的审美需求的。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需要强调审美情趣。

同理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的翻译活动也应当以呈现出儿童能够/乐于接受的具有优美形式的艺术形象,并激发小读者美感为目标。修辞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常用手段。通过追求最佳的修辞效果以实现审美价值,即“修辞价值可以以审美的方式实现,形成特定的语言美”(张春泉, 2005:138)。修辞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容易引起儿童读者的共鸣。

例2

原文: “A rat is a rat,” said Charlotte. She laughed a tinkling little laugh.(White, 2013:230)

译文: “老鼠到底是老鼠,”夏洛说。它发出轻轻的银铃般的笑声。(任溶溶, 2013:50-1)

例3

原文:“Yes,”she replied in her sweet, musical voice, “I always give them an aesthetic so they won’t feel pain...”(White, 2013:232)

译文:“是的,”夏洛用她唱歌似的甜美的声音说,“我一直先麻醉它们,让它们不感到痛苦... ...”(任溶溶, 2013:52)

例2中小老鼠坦普尔顿央求母鹅把最后一颗孵不出鹅的蛋给它,周围的动物们嘲笑老鼠总企图把任何东西都要据为己有。此时夏洛开玩笑戏说老鼠终究难改本性;例3中小蜘蛛夏洛用欢快的声音告诉威尔伯自己如何捕获猎物。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语言文化负载词或造成认知或理解上的困难――英语中通常使用形容词来描述客观事物,以名词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更“偏爱”形容词,因此使用形容词作为名词的修饰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汉语则多以动词为中心词汇。英语与汉语之间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制造了翻译上的难点。任先生针对两个例子处理的方式相似,即运用修辞手段将原文中形容词与名词组成的偏正短语改译为明喻。修辞效果的特征表现为“美感性与适切性的统一”(陈光磊, 2001:8)。通过上述修辞方法的处理,译者在向读者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有意识地强调了译文的审美效果,着重突出了原文中的情感表达,传神地刻画出了夏洛的声音特征,进而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饱满的性格特质。译者的这种处理方式是站在位于以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儿童文学翻译观角度,尊重儿童的审美诉求,体现出译者较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以及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

四、儿童文学教育性

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被赋予一定的教育指导意义。儿童尚处于经验的习得阶段,适度的引导能够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思维方式,译者理当保留原作中的教育价值,为目的语读者提供类似原文读者的教育体验。但目前很多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都有意识地强化了教育的目的性,而一部真正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当是“无意思之意思”(刘绪源, 2009:234)。儿童正处于想象力最旺盛的阶段,过于强调教育性反而会抹杀儿童的求知欲望。为此,创作者和译者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在保留教育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儿童自身创造力的干预,为儿童读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正确树立儿童文学作品中教育的价值取向,首先应以为儿童提供经验引导为根基,译者有义务结合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尽量贴合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保留原文中的教育信息,进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减少对原文中文化特色内容的删改,其次还应反对过分夸大教育的目的性,即译者应当避免将译文视为教育工具,通过任意添加说教性内容来“绑架”儿童思维。

目前国内有研究表明,儿童最初的词汇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在习得的词汇中多以名词为主,其中具有指称性意义的客体名词占大多数(桑标, 2010:180)。在阅读中大量接触新的词汇可以刺激发展儿童词汇认知能力,并协助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

例4

原文:...Skim milk,crusts, middlings, bits of doughnuts,

wheat cakes with drops of maple syrup sticking to them, potato skins, leftover custard pudding with raisins, and bits of Shredded Wheat.(White,2013: 210)

译文:…脱脂牛奶、面包皮、麦麸、炸面圈碎块、上面滴着槭糖浆的麦饼、土豆皮、吃剩的葡萄干蛋奶布丁、脆麦片条屑屑。(任溶溶,2013:29)

原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列举了大量的平行名词,这些名词均带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笔者揣摩原作者有意使用大篇幅列举名词是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满足情节需要,交代故事发生背景,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扩充读者的词汇量,让儿童在阅读当中可以接触并习得新词汇。同样为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享受相同的学习体验,译者需采取有效策略将词汇“移植”到目的语中,其间不乏大量的文化负载词。任先生并未直接将原文中所有带有西方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全盘中式化,而是采取音译加直译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方词汇文化,这类丰富而新鲜的异域特色词汇,使中国的儿童读者有机会接触并学习多样的文化,从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小读者产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并提高学习热情。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将儿童文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总结如下:

一、 以儿童读者的认知特点为前提,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信息。在信息无法完全在译文中实现对等的情况下,可通过添加注释等手段加以补偿;

二、 契合儿童审美能力及审美期待;

三、适度保留儿童文学的教育性;

由于各民族历史因素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文化负载词通常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其本身所具有的概念意义往往超出另一语言使用者接受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对语际交际造成了障碍,制造了翻译难点。

翻译简而言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完整而准确地向读者传递原文信息是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信息应当尽量予以保留。而鉴于儿童读者的经验认知层尚未发育成熟,译者有责任使译文忠于原文的同时,结合儿童自身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对译文加以调整,尽力做到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原文对等;儿童读者本质上对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需求,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审美需求既是对译者挑战,也是作为译者职业的基本要求;儿童文学不应以教育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然而儿童作品中教育的引导意义仍不容忽视,译者应结合作品自身的教育性特点,适度把握作品的教育性张力。由于目标读者人群的特殊性,译者更应充分考量多方面因素。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至少涉及两种文化的转移和接受问题,特别是儿童文学翻译中负载词研究,除了文化这一单一的影响因素之外,出色的译者还应当结合儿童读者的能力及需求适当调整翻译策略。目前儿童文学中的文化负载词研究的理论层面仍处于比较边缘化的状态,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还需完善理论基础。至此,笔者仅期此次的研究成果能够发挥一定借鉴意义,为儿童文学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参 考 文 献〕

〔1〕陈光磊.修辞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郭翔飞.儿童语言习得与儿童一般认知发展规律〔J〕. 外语学刊, 2012,(4):131-134.

〔4〕侯颖.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怀特, E. B.著,任溶溶译.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6〕蒋风.儿童文学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

〔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9〕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0〕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6): 33-36.

〔11〕张春泉.修辞价值的审美实现〔J〕.学术论坛, 2005,(2):138-142.

〔12〕周作人著, 刘绪源辑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

〔13〕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pic单片机

下一篇市场化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