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风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带有风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带有风的诗句

带有风的诗句范文1

第一步:积累

坡曾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古诗词的积累是运用的基础。积累要讲究方法:

一是巧用积累卡片。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去文具店购买,但要便于随身携带和保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积累,例如可以按照写人、叙事、写景、抒情等分类;也可以更加细化分类,如写景的诗句,按季节有春夏秋冬,按景物有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如抒情的诗句,有思乡情、爱国情、亲情、爱情、友情等。古诗词积累卡片的好处是学生携带方便,可以利用下课等点滴时间进行背诵,而且学生可以随时将看到的好诗句进行分类记载,积少成多。

二是运用积累本。学生准备一本厚点儿的精美练习本,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位古代诗人,准备一本这位诗人的作品集,也可以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方式,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分类汇总。如李清照可以分成生平简介、文风介绍、代表作品、名言赏析等栏目。这样,学生不仅对李清照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而且锻炼了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是自办手抄报。教师可以在前面两种积累的基础上,围绕一些主题来创办,如“走进山水田园诗人”“边塞诗人的胸怀”等,通过手抄报,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古诗词加以运用,增加他们的自豪感。

第二步:赏析

学生的积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就要思考如何将古诗词和作文教学进行衔接,最好的方法是先找一些范文来欣赏。首先是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在古诗词运用方面比较优秀的文章,特别是名家名篇、历届中(高)考中的满分作文等,让学生欣赏文句、片段,并作点评批注。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课堂时间,先小组交流讨论,每组推选优秀的文章和精彩的批注,再上讲台交流,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自己选择典型范文,带领学生一起来感受。

例如有一节课我选择了这段文字让学生欣赏: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浓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

――节选自辽宁一高考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

我的点评是:文章撷取白居易《忆江南》、欧阳修《蝶恋花》及《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紧扣话题,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有的繁盛美丽,有的满目凄凉,昔日之花与今日之花相对照,历史之景与现今之景相衬托,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学生看到这段文字,也艳羡不已。因此,欣赏训练可以使学生从感性的角度感受古诗词运用到写作中的妙处,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运用古诗词写作的热情。

“赏”和“析”是不分家的,在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思考:我们如何让自己的文章也这么精彩呢?由此,可以让原来的学习小组进行探究、讨论,归纳方法。我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发现古诗词在作文中运用的方法非常多,现列举一二: 1.直接引用法。如:展望未来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历史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取词摘句法。如:“那润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沏上一杯茶,来听一曲巴山夜雨的倾诉。”3.词句重组法。如:“那飘逸的太白,可愿为我拉来九天的银河,千尺的飞流。”“窗前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4.联词扩句法。如:将“碧天如水夜云轻”扩成“碧天如水,长空澄碧,是梦是幻,夜月飘忽不定的进了我的眼,融入我的心。”5.画面想象法。如:“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正浓。”“夕阳映红的古道上,斜长的一抹,是被西风吹瘦的马的影子。”

第三步:训练

在学生归纳出方法以后,我们要运用典型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练习的过程也应是循序渐进的,可以先由句子的训练开始,再到段落直至篇章。

1.化诗成句。要求学生可以将古诗词融入段落中,对之前归纳出来的方法要有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比如直接引用法,可以这样来练习:①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②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______________,――――――”的无限乐趣;③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豪迈之情;④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茫壮阔。又如取词摘句法,教师可以给出诗句让学生来拼装,如写夏景,可提供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等。也可以是教师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采用归纳法,在自己丰富的积累中造出富有自我个性的句子。

带有风的诗句范文2

——李白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等应酬常用的近体诗,也就是有规格可循的绝句和律诗。这里用的是歌行体,与近体诗不同,章无定句,句无定言,没有严格的平仄讲究,可以说是唐代的“自由诗”。全诗基本上是七言体,在七言的诗句前面加上一个四言,就成了十一言。“弃我去者”、“乱我心者”,光凭语感就能看出这两个四言似乎不完全是诗的语言。从词法上说,“者”是虚字,在诗句中一般应该避免的。从句法上说,“者”字句,属于判断句式,甚至是下定义的模式,往往不带感情。如“仁者,爱人也。”“诗者,志之所至也。”

这种“者”字句,带有明显的散文色彩。李白把它用到诗里来,是很大胆、也是很有风险的。但是,李白很自如地驾驭这种散文式的句法,使之带上了诗意。首先,第一句的第一个字“弃”,便带着独特的感情。“弃”字的本义是舍去、扔掉。其主体(或主语)都是有生命、有意志的人,人是主动的。但是这里的“弃”,主体(或主语)却是无生命的时间(“昨日”),人(我)成了被弃者。不是我弃时间,而是时间弃我,时间没有生命,没有意志,我有意志,却敌它不过,这是一种情绪化了的语言,是情感愤激时的语言。从理性逻辑来看,这个愤激来得是没有原因的,然而从抒感来看,是有特点的。一般的抒情饯别之作即景导入抒情,这里却是横空出世,来得很突兀。《昭昧詹言》评论说它“发兴无端”,王闿运说它“起句破格”,《唐宋诗举要》说它“破空而来”,说的就是这种被弃,无缘由的愤懑。这正表明这首诗的抒情不是通常所说的由弱至强,而是一开始就是,处于高强度的激烈状态。其次,有了这个“弃”字,下面的“不可留”的感彩就更浓烈了。因为被弃,挽留的欲望才显得无奈。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从字面上来看,逻辑似乎不连贯了。“昨日之日”和“今日之日”的“烦忧”,还没有下落,却跳到“长空万里”。但是,表面上的“乱”,在深层却是笔乱意顺的。“送秋雁”就是送人(李云)。如果把送人直接写出来,笔不乱且意连,那就变成了散文,所以这里只写雁不写人,让它有一点“乱”,这才是诗。

从意脉的运行来说,这是第一层次的“乱”,呈现的就是感情激昂时思绪的跳跃。这种跳跃性,这种“乱”,正是情感与理性,也是诗歌和散文不同的地方。越是跳跃,就越是有抒情的美。越是逻辑严密,越是不“乱”,就越是缺乏诗意。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里的跳跃的幅度就更大了,《王闿运手批唐诗》说:“中四句不贯,以其无愁也。”前面明明说,“烦忧”不可排解,这里却没有了一点影子,一下子变得相当欢快。“蓬莱文章”,是对李云职务和文章的赞美,“小谢”、“清发”是自比才华不凡。至于兴壮思飞、青天揽月,则更是豪情满怀。从开头的烦忧可不解脱到这里的欢快,如此矛盾竟毫无过渡,逻辑上可以说是“乱”得可以了。但是,这里的“乱”却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着精致的分寸感的。首先,前面有“对此可以酣高楼”的“酣”字,提示酒喝到“酣”的程度,烦忧就消解了,心情就大不一样了。其次,壮思飞,这不是一般人的想象,而是带着孩子气的天真,这种天真与年已五旬的李白似乎并不相称,但是句前有“小谢”自称,联想就不难契合了。

比壮思飞的率真更动人的是揽月的想象。

月亮早在《诗经》中就是一个姣好的意象,以其客体、环境的清净构成精神环境的美好。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到唐时,月亮意象的符号意味在思乡的亲情和友情上趋于稳定。这个意象具备了公共性。李白的贡献就在于突破了这种想象的有限性。“欲上青天揽明月”句令人惊叹的是,月亮竟然可以揽,就是人飞起来去接近月亮,月亮的空间位置不变。“揽月”的精彩不但在想象,而且在于月带着理想的冰清玉洁,有“青天”的空灵,有“明”的纯净,还在率真的情致中交织着“逸”兴和“壮”思。这个结合着清和净、逸和壮的精神境界,被月光统一在透明宇宙之中,完全是李白精心结构的艺术境界,在他以前,甚至在他以后,没有一个诗人,有这样的才力营造这样统一而又丰富的竟境。虽然皎然也曾模仿过,写出“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杂寓兴》),但只是借月光的物理性质,而不见其丰富的情志。千年以后,“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艺术上亦粗放,不能望其项背。

到此为止,李白已经借助月亮,从郁闷的极端转向了欢乐的极端。从情绪的律动来说,显示出李白式激情的跌宕起伏。这里,李白激情的特点,首先是极端之情,其次是大幅度的转折,再次是这大幅度的转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性的。接下去,又一次的转折开始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极端的欢乐,一下子变成了极端的忧愁。不但程度上极端,而且在不可排解上也是极端。这是千古名句。原因在于多重的“无理”。第一,“抽刀断水”是不现实的明显是不理性的动作,是“无理”的虚拟,但是,“妙”在以外部的极端的姿态表现内心的愤激,更“妙”在“水更流”,极端的姿态恰恰又造成了极端的相反的效果。第二,有了这个精致的类比,“举杯销愁愁更愁”,走向自身愿望的反面,就被雄辩地肯定下来,从无理变成有理,也就变得很妙了。这个妙不仅仅在这个句子里,而且和前面的“对比可以酣高楼”相呼应。“酣”高楼,就是为了消愁,酣就是醉,醉是为了忘忧,然而这里却是醉也忘不了忧愁。在这大幅度的跳跃中,可见内在情致意脉之绵密。

在李白的诗作中,借酒消愁,解脱精神压力,表现出情感获得自由之美是反复重构的母题。这方面有“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也有“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的不羁,更有“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的飘逸,都是借酒成功地消解了忧愁,但是,在这首诗里却是借酒加剧了忧愁。

全诗情绪悲欢起落的性质不同,但是,不管是起还是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情绪都很紧张。以这样紧张的最强音作为结尾,似乎也是一种选择,但李白却不是这样。

带有风的诗句范文3

《登高》是高中语文传统名篇。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将其放置在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诗从肺腑出”模块内,目的在于借助千锤百炼的文字,帮助学生建立起锤炼语言、精妙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该课,自然需要紧扣诗歌字词展开,在字词的玩味中,一步步走进诗歌的整体意境,一步步感受诗人的独特情感。

教学中,将采用“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进文化――走进心灵”的主体实践性阅读法,以教学内容的板块推进,带动起整首诗歌的学习。先立足宏观感受,再强化细节赏析,最后回归到宏观领悟。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诗歌中,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

【教学目标】

古典诗歌的学习,固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以鉴赏为主要目标,但更需立足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分析把握诗歌意义与文字呈现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本课时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细节鉴赏中的意象分析。此外,适当的诵读、讨论、拓展,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而也纳入本课时的拓展性教学目标中。至于背诵默写等基础性目标,则安排在课余时间落实。

【教学过程】

一、 走近作者,感知诗歌情感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诗歌《登高》。《登高》在杜甫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个位置。明人胡应麟评价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歌,可以说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创作风格的极高成就。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他,7岁学诗,15岁时,便名振洛阳。他,胸怀壮志,凭了“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气魄,一步步登上了诗歌的巅峰。然而,他却又一生坎坷,空怀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四处奔走,终身失意,始终无法敲开高层统治集团的大门。

他,青年时壮游天下,豪情万丈。壮年时困守长安,报国无门。中年时遭逢乱世,历经磨难。(音乐起。二胡曲《江河水》的旋律轻轻飘荡在教室里)现在,他老了,病了,他居无定所,只能随了一叶扁舟飘零于凄风苦雨的江湖中了。他又会怎样了呢?他的壮志还在吗?他的雄心犹存吗?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吗?在这个九月九的重阳之日,杜甫拖着病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山峦,登上了我们的心灵。

(师配乐范读全诗,营造意境,渲染氛围)

师:在老师的朗读中,你体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情感从何而来?是老师的刻意营造,还是诗歌本身固有,或者是兼而有之?

生1:一种悲凉、凄清的感情。

师:你的这感情从何而来?

生1:从诗歌的意象中来。诗歌所选择的急风、高天、哀猿、青渚、白沙、落木等景物,渲染出这种悲凉与凄清。

生2:诗歌的气势比较开阔,有一种悲而不伤、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生3:感受到了一种悲壮。

师:悲在何处?壮又在何处?

生3:悲在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功业无成,壮志难酬。壮在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师:你从哪儿读出了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生3:“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

师:“不尽长江滚滚来”怎么就有了雄心不老的气势呢?

生3:……

师:一种主观感觉?

二、 走进文本,凝听文字背后的心动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构建形象

师:诵读,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现在,你能透过这56个汉字,聆听到诗圣的心跳之声吗?你觉得自己读懂杜甫了吗?请用你的心去静静品味诗歌,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怀吧。

(学生静静默读两分钟)

师:这一遍的默读,在和杜甫的心灵交流中,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4:杜甫虽然遭受困顿,承受着巨大的灾难,但是他绝不向灾难低头,始终渴望着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渴望着建立不朽的功业。

师:嗯,进一步感受到杜甫的建功立业愿望和忧国忧民胸怀。

生5:杜甫虽然处在逆境之中,但始终不放弃不抛弃。

师:阅读,不但需要读懂作者,还需要读出自我。我们阅读《登高》,除了要读出建功立业,读出永不放弃之外,还应该想到我们可以从诗作中汲取一些什么样的营养成分。这些,都是阅读中应该思考的。下面,结合刚才建立的理解,咱们再自由地、轻声地吟诵《登高》。

(生自由吟诵)

师:你心中的杜甫的形象开始清晰了吗?是什么样的形象?

生6:我感受到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形象。

生7:我觉得杜甫的形象还不够清晰,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师: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诵读。大家还愿意诵读吗?这次咱们再齐读《登高》,要把杜甫的形象装在自己的大脑中,甚至要将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着这登高的人就是自己。

(师生齐读)

师:你们评价一下刚才的齐读,好吗?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生8:读出了杜甫的沉郁风格,比较符合诗歌的凄凉氛围。

生9:颔联只读出了一种悲凉,未体现出一种悲壮。

生10:尾联可以再慢一点,最好能读出一种无穷无尽的回味,就像山谷回声一样。

师:三位的点评非常精当。齐读,大家要保持节奏的一致,难免就相互制约,发挥不出最好水平。下面,咱们再来一次诵读。这次,咱们自己读自己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读,不要关注别人如何读,好吗?请同学们转换身份,你就是杜甫,你就是满腹经纶却壮志难酬的杜甫,就是身多疾病却百折不挠的诗圣。你在这个重阳日,拖着病躯登上高台,这诗歌就是你生命的呐喊,灵魂的抗争。请大声诵读。

(生自由地大声诵读)

(二)紧扣情感,理清主线,品味境遇

师:这次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否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在反复诵读中,我们已经可以大体把握住《登高》的感情基调:悲(板书)。我们说,悲凉是基本基调,悲凉之中还有雄壮。诗歌是如何表现这种悲的呢?直接写悲的句子是――

生杂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师:古人评价此联时,认为它写出了八层悲凉,会是哪八种悲凉呢?大家结合具体的意象数一数。

生杂答:秋、作客、常作客、万里、病、多病、百年、独、登台……

师:数数看啊,――因秋景萧瑟而悲,因作客异乡而悲,因常作客而悲,因离家万里而悲,因病而悲,因多病缠身而悲,因年高而悲,因孤独而悲,因登台而悲,已经九个了。了不起,咱们比古人还多发现了一层悲凉。咱们看看古人说的是哪八层悲。

PPT展示:

[宋]罗大经:“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

师:一个14字的句子,却通过层层铺垫,表现出了如此多的悲凉,它所呈现出的悲凉的深厚、绵长和渺远,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精妙、字字传情。除了这个句子外,还有什么句子,也是直接表达悲凉感觉的?

生杂答: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尾联和颈联的八层悲凉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11:颈联表现的悲凉,是写实,写眼前。尾联表现的悲凉,应该是虚实结合,有时间跨度。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1:颈联的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是立足眼前的处境而言的,尾联则是把个人悲苦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样,悲凉便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赏析物象,把握细节,炼字炼句

师:你说的非常精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板书)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国事艰难、心怀苦恨、穷困潦倒、浊酒新停。前者,来自于诗人内心的个性化感受;后者,则更多来自于艰难的时世。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还是诗人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情感,除此之外,首联和颔联又是如何表现悲凉的呢?

生杂答:景物。

师:这两联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间接抒发心中情感。首联写了几种景?

生杂答: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师:为什么选择这几种景物?有个疑问啊,为什么是“风急”而不是“风疾”?

生12:“急”带有一点拟人化的感觉,有着急、焦急的味道。而“疾”只能体现出风的大、快。

师:哦?风着急着要做什么呢?在这首诗歌中,风主要做了件什么事儿?

生12:风吹落了无边树叶,把秋的肃杀带到了杜甫身边。

师:非常精彩!其实,这个“急”也是常用的,它表现什么呢?表现又大、又猛、又快!比如,我们常说,这孩子发烧了,热起得非常急,就不能用“疾”,因为,“疾”只有“快”这一个意义。

师: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上高台,难道就只感受到这三点?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首先要突出风?

生13:人登在高处,首先感受到的,就应该是这急风,然后,才会去关注具体景色。

师:这就是说,写景时,应该依照感官顺序选择意象了。往下看,“风急”之后,为什么要突出“天高”?一般而言,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天高”应该可以表达一种比较美好的心情的。杜甫的“天高”是否表达一种喜悦和美好呢?

生14:天高,视线就开阔,诗人见到的景象就更为阔大。

师:景象阔大,心胸也就应该对应着更为阔大啊,那就不应该生出悲凉了。

生15:天高,则地远。天高地远,显出的是宇宙的阔大,也就反衬出人的渺小卑微。

师:太棒了!天高,是用来反衬个体的人的卑微渺小。“猿啸哀”呢,又能表现什么?

生杂答:突出一种凄凉。

师:杜甫登上高台之后,只听见“猿啸哀”这一种声音吗?

生杂答:不是,应该有很多声音,与主题无关,无需写入……

师:“渚清沙白”是不是悲景?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意象入诗呢?

生杂答:不是悲景,是客观景物,是眼前所见的实景。

师:眼前所见的,并不一定都要纳入诗歌中呀?咱们刚刚不是还讨论了“猿啸哀”的问题吗?

生16:我觉得,可能是为下面的飞鸟活动提供一个特定场景的。

师:什么样的特定场景?

生16:很宁静很平和也很优美的场景。

师:提供这样的场景,有什么价值?

生16:……

师:还没想到这一层,是吗?没关系,可以边学习边思考下去。我感觉,这里的渚清沙白,应该正如你说的,是为飞鸟提供一个活动场景。只是,这样的场景,或许呈现的,是一种永恒和短暂的关系,也或许是一种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当然,也或许,杜甫就是想用这“清”与“白”的色彩,为诗歌增添一点颜色,更或许,诗人只是为了和上联的文字形成对偶。

师:鸟只是“飞回”?如果你是一位电视导演,你要将《登高》拍成一个视频,是拍摄一只鸟呢,还是两三只,一群鸟?

生17:当然是一只鸟!

师:为什么这么肯定?

生17:因为这一只鸟不是鸟,就是杜甫。

众生笑。

师:你的意思,是诗人用一只鸟来象征自己的孤独,是吧?

生18:我觉得,如果是一只鸟,就是正衬诗人的孤独。如果是一群鸟,就是反衬诗人的孤独。

师:那你愿意它是一只鸟,还是一群鸟?

生18:我拍摄多只鸟,用反衬。

师:说的很好!用一只鸟,是正面衬托,鸟也孤独,诗人也孤独;而一群鸟的热闹,则可反衬出我的孤独。这样看来,两种设计都有道理。但是,一种意象进入诗歌,一定需要和诗歌的整体构成和谐的联系。咱们刚才研究得知,“渚清沙白”不是悲凉的景象,因而,这里的鸟,也不必一定就是孤独的一只。如果只是孤独的一只,反而和“渚清沙白”不够协调了。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句,你的脑海中是幅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到了些什么?

生19:我的脑海中,是漫山遍野落叶萧萧的宏大景象。我觉得诗人写落叶,是为了渲染秋天的肃杀凄凉。

生20: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无边落叶,写出了深秋来临时的萧条凄凉。

生21: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也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恐惧和悲伤。

师:说的都很好。我觉得,这个句子,既有了对空间上的客观景物的具体描绘,也有了对时间上自身生命的悲叹。这是很典型的借哀景写哀情。咱们再往下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表现了什么?是否也是借哀景写哀情?

生22:长江之水日复一日地流淌,奔流不息,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

生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代诗歌中,写江水流逝,总是有一种时光不再的象征意义的。

师:确实如此,“滚滚来”的江水中,应该既包含了烈士暮年的抗争,又有逝者如斯的喟叹。

三、 走进文化,感受意象背后的忠魂

师:通过对四联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心中的悲凉,是依靠自然景象的呈现、心中情感的抒发而贯穿起来。现在,咱们把整首诗歌连起来看,诗人的悲已经清晰呈现在我们眼中。这种悲,既来自外界的景象,又来自内在的感触;既来自国事的艰难,又来自人生的潦倒。可以说,正是这么多的内忧外患,催生出诗人内心的万千感触,才会有《登高》这样的不朽诗篇。

我为这诗歌拟了个上联,请同学们对个下联,如何?

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学生拟写下联,师巡视)

生24: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

师:我发现啊,大家拟写的下联,前四个字都是一模一样的,不同只在后面七个字上。这个下联对的好,比老师自己编写的还要好。我是这样对的。

(师诵读自拟的下联:长江不尽,赋诗且抒山河情)

师:登高――望远,难释――不解,家国恨――心中愁。非常工整,完全符合对联的规则。掌声鼓励!

四、 走进心灵,品味诗歌的象外之境。

师: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登高台。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某机构有意将昔日杜甫登高远眺之处开发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有好事者为它拟写了一个不完整的解说词,你能帮它补充完整吗?

PPT展示。

“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______________,耳听的无不是______________。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______________;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______________;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______________;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______________。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______________?用心品味吧,品味______________,品味______________。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______________。

(生完成填空内容。因时间限制,每组完成两个空的内容)

师:谁来展示展示自己的解说词?

生25: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漫天的落叶纷纷而下,在风中舞动起最后的美丽;只有奔腾不息的长江顺流而下,激荡起千百年来的历史尘埃。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肃杀荒凉的暮秋之景,耳听的无不是哀猿凄绝的悲啼。

生26: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一代诗圣对人生不绝的悲叹和伤怀;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一个终身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拖着衰老的病体,面对悲凉的秋景,怆然泣下的愁怨;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杜子美满含艰难苦恨的愁思;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诗人花白的双鬓。

生27: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诗中圣哲的锦绣诗篇?用心品味吧,品味每一个文字背后的忠诚,品味每一个诗句背后的崇高与坚贞。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来自遥远大唐的生命强音。

(众生鼓掌)

师:三位同学的解说都很精彩,既表现出了对杜甫及《登高》的理解,又展示了自己的文字才华。老师在备课时也试着填写了这解说词,也和同学们交流交流,欢迎指正。

(师下水练习展示。配合轻音乐,教师诵读,营造课堂)

“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风急天高的肃杀,只有哀猿长啼的悲凉。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落木萧萧无限悲,耳听的无不是滚滚长江恒久叹。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一代诗圣感时伤怀的生命吟哦;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一位诗人忧国忧民的赤胆忠魂;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杜甫“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不屈抗争。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涵盖了五千年文明的崇高心灵?用心品味吧,品味一颗永不屈服的灵魂,品味一场没有风花雪月的人生悲歌。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诗中圣哲的慷慨长吟。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面,咱们齐读《登高》。

(师生齐读)

带有风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喻慧;花鸟;山石;情感

宋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花鸟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现代画家的绘画追其根源大都得益于宋代花鸟画。喻慧深受父亲影响,从十几岁时就开始临摹宋画,让她从中学习绘画的一些技法,体验宋画中的清新淡雅、宁静雅致意境 。

喻慧绘画初期时,经常画带有风景的花鸟作品,自己投身自然之中,用心去感受自然界生物的生长 ,并直接从自然风光中截取的所画形象。但是她逐渐发现作品构图过于简单,在视觉上缺少层次变化,而且宋画中那种 凝练含蓄的表达方式没有表现出来。在后期作品我们能看出她对生命的感悟,更注重作品意境的表达,看她的画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一、喻慧花、鸟、山石中的情

大自然是空灵的,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在这个大环境中有无数的事物,然而这无尽的事物在画面中却不能尽显其中的。

(一)花鸟

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赞美花的诗句,他们无一不是赞美花草的生命力。 在喻慧的画中,有牡丹、桃花等我们能够经常见到的,也有被我们忽视了的小野花 。她的每一个创作元素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的实际景象,她笔下的花每一朵都有不同的味道,婀娜多姿 ,展现着生命的活力。这几乎都是来源于她对自然中景物形态的真切感受和对物象的观察入微,从一个个屈曲皱褶的枝叶中,从一瓣瓣色相微变的花草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因为在喻慧眼里,这些生命所承担的情感不同,所展现的也不同。看到喻慧的《荷花》,让我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认为这是这句诗的诠释,稚嫩的花朵,犹如娇羞的姑娘,蜻蜓在枝头亲昵着,这都是我们常见的事物,无一不是展现生命的美好―开花结果的生命过程,各种生物都承载着各自的意义。鸟是中国文人画中最常表现的对象,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鸟是一种灵性的动物,灵活多变,可以给绘画带来丰富的生命力。

就如其‘耳目所习’无例外的都是这一环境中自由自的在禽鸟花木,即画史所称“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1]在她的画中有种不受拘束的野逸之趣。然而我们发现她所画的元素没有改变,但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无时不在变化着。她认为它们都是有情感的事物,而所画的作品正是这种情感和她本身情感所产生的共鸣。它可以是傲的,可以是孤独的,可以是灵动的 …… 这出于她对生命的赞美,对意象捕获的偏爱,这些鲜明形象在她心中所激起的波澜。

(二)山石

山石表现最多的是在山水画中,然而也是所有画家偏爱的一种元素。起初我注意到这位画家就是被她画的太湖石所吸引,让我想要去了解她,感受她的每一幅画。在喻慧的后期创作中,山石也是她作品的主角。她所描绘的石头各态万千,她赋予千姿百态的石头生命,用它们来展示五味杂粮的情感。在创作期间,她的太湖石被喻继高先生说成不像,然而她说,这不是写生而是创作。物我相应,情在其中。她所追求的就是这种似是而非,情感却淋漓尽致的东西。

从她所画的石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宋画的影子。对对象形象细致刻画,同时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画面上细节丰富生动,但又不失整体性的把握。用笔爽健却又灵动,起伏刚柔、轻重缓急,并不只是单纯的勾勒,而是书写心意。素、淡的用色总能达到静的气氛,形成雅的格调。在传统的绘画技法上,采用简单的构图,表达的却是最深处的东西。

在她太湖石系列中,每一幅画面都是一静一动,太湖石之上总有灵动的生物在其之上,散发着一种灵动的气息,一种张扬的力量,有的是鸟有的是猫有的是鹤等。她会用动东西去打破静的僵局,使画面充满愉悦感。

《掠影》中,太湖石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在左上角的位置画有一只黑色的飞鸟,但可以看出鸟与石重新被赋予的无限生命力,它像是屹立在那里故意给飞鸟的一重障碍。虽然是简单的画面却给人无限遐想……

《流翔》中,上下构图,嶙峋的石头、从中而飞的鹤;她的《春色惊恐》中,黑色的石头上,一只猫盯着天上的蝴蝶,想要去捕捉它,自有一种诗情画意,一种灵动之感跃然纸上。

人们都说生活是思想的源泉,是创作的来源,就像平时去我们进行创作时,都是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在生活中搜集素材,没有生活、脱离生活的画作是无法立足的。当然每个人所关注的点是不同的,所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所要表达的也是不同的。喻慧正是通过这些生活中的这种元素来创作的,不断变化,不断丰富,构筑了一幅幅画作,给人以震撼,释放自我。

诗情画意,尽显其中。文人画代表人物王维被后人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的确,在喻慧的作品中,无论是路边的野花,国色牡丹,还是百态的动物,无一不承载着自己的感情,释放着自己的情怀。她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并把学院画和文人画结合起来,恰当地进行了现当代的转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及对自然的态度。

二、结语

人们都说画是一扇窗户,能通过画面看到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喻慧的画作很多是表达一种生命永恒的概念,一种生机,一种动力,一种拼搏向上,于是她通过花鸟画来传递这份内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薛永年,赵力,尚刚.中国美术史:五代至宋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带有风的诗句范文5

网络语言的流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造成少年儿童语言学习的误区。据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网民的年龄结构日趋低龄化,一些少年儿童在没有形成完整、正确的语言体系之前就过早地接触到了网络流行语,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能力极强,因此这些通俗、宜记、有趣味的网络流行语会很容易被接受。而网络流行语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也没有古汉语的传承,因此是不规范的汉语,过早地接触会造成儿童语言体系的混乱,另外网络流行语向日常生活渗透,使得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存在网络流行语的场,少年儿童处于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潜移默化必然会将这些流行语编制在自己的语言体系里,目前很多中小学老师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作业与作文中“神马”、“给力”、“雷人”等词语频繁出现。下面就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例1:我给学生布置造句作业:以“不是……而是……”的形式造句,班上有学生就以“神马不是马,而是浮云”来造这个句子。

例2:作文中一学生写到:爸爸说奶奶今天做得饭真是太给力了。“给力”这个词语现在被普遍应用,现在的学生家长都比较年轻,接受新的东西比较快,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网络用语已经影响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但学生的作文还是应该使用规范性的文字。

2什么是规范性语言?

规范性语言从广义上讲的话,规范性语言的定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明确的规定,规范性语言就是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中的用语、用字以现代汉语为准,并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我们应当维护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构建和谐健康的语言文化环境,推动文化的健康传播。从狭义上讲的话,规范性语言指的是运用恰当的、社会可接受的言语表达方式去适应不同的情境,以达到一定目的的语言交际能力。

对于语文教师来讲,规范性语言中的规范指的是是指语文教师要带头落实国家语言文字的方针和政策,做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的表率。首先,要努力说好普通话。就发音而言,要保证吐字发音的清晰无误,并注意声调准确,四声调值到位,以及各种音变现象的灵活掌握等。其次,是值语言表达自然流利,干净利落。再次,态势语要自然恰当。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是人类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慎对当前流行俗语,规范使用普通话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和每个公民神圣的职责。

3规范学生语言的重要性

3.1小学生处在一个语言形成的重要时期

语言不规范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发展。“网络语言”不应该出现在正式的书面语言中,广大的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在教学中逐步加以规范。语言是国家、民族的资源、也是信息产业的资源。在网络时代,每秒都有无数的人在浏览网页、上载资料。若网站上的语言都是未经规范的语言,这些语言肯定会以非常快速的速度渗透到下一代,到时我们的语言环境肯定难以收拾。老师们辛苦耕耘的一切也抵挡不住网络的威胁。所以说,教师应当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小学生掌握汉字的数量,提高小学生的中文水平。

3.2在高考中

语言不规范或者滥用网络语言会被扣分。具体体现在贸然使用普及率低的网络用语、网络符号等就有风险,会被以错别字扣分。在高考中,每一分都对学生十分重要,关系到了学生能否进入到自己理想的大学,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说规范学生语言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语文教学是否具有成效,而且还关系到了学生最终的人生理想。只有高度重视规范性语言,杜绝网络流行语频繁出现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4语文教学中如何规范学生的语言

网络语言应该说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方言,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当他们在网络论坛留言或者在网络聊天室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使用的是一种社会方言,一旦离开了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就应当使用规范的全民语言,遵守全民语言的规范。

4.1在语文教学中规范小学生的语言

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区别对待网络流行语,对于一些表达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新词语可以在教学中频繁使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不规范的词语尽量不要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低俗词汇不但自身不去使用,而且要去劝导身边的朋友也不要使用。只有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抓起,才能隔断低俗词汇传播的源头。教师不能单纯为了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去迎合学生的爱好,去随意滥用网络流行语,这样做只会造成上梁不正下梁歪,连老师都在频繁使用网络流行语,那么小学生会认为自己也可以使用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各种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4.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推广中国古文化的力度

用古典优美的诗词歌赋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试想一下,教师从汉语语法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网络流行语,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语法学相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学生就会觉得非常枯燥,甚至带有抵触情绪。在语文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较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诗词歌赋语言。古诗词节奏感强,诗句押韵,内涵丰富,朗诵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多多引领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诗词,不但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满足感,还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古诗词的优美、丰富内涵、时代精神,更能去区别看待分网络流行语,他们会明白网络流行语的浅显、直白、诙谐、粗俗,更愿意去掌握传统语言,做一个有修养与学识的人。汉语作为人们学习语言取之不尽的宝库,因为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教师要使学生们认识到,网络流行语要获得人们的认可,必须以符合语言规范为前提。归根结底来讲,网络流行语不过是“昙花一现”,只是一种简单的需求文化。让孩子们明白要想在口语、写作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要从传统语言中去学习技巧,去培养灵气。

4.3教师平常多组织类似班会、辩论会等活动

带有风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风水林,绿化思想,产生,意义

风水林就是古代人们深受风水思想的支配,认为对平安、长寿、多子、人丁兴旺、升官发财具有吉凶影响的人工培植或天然生长并严加保护的林木。它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古代中国人对风水林的培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绿化思想。这些风水林木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对我们今天开展植树护林、绿化环境、积蓄资源都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对此作一深入的探讨,敬请诸方家指教。

1.风水林的类型

风水林主要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本类型。

1.1村落宅基风水林:在村落宅基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生长保护的风水林木。福建闽西南客家人的山村后面,几乎都有一片古老的树木,少则几亩、多则几十、几百亩。这些树木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树龄已有百年以上,经历数代人而至今仍郁郁葱葱、茁壮成长。村落的主人称之为“风水林”。安徽祁门县祁红乡松潭村有一片三百多年历史、面积达140余亩的风水林,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庇护着全村的世世代代。又如福建南靖和溪乐土村黄氏家族在建村当时,将村周2000多亩山林定为风水林,现在黄氏祠堂后还有300多亩保存完好,成为罕见的原始森林景观,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村落宅基风水林主要有四类,一是水口林,主要种植在村落的水口处,具有护托村落生气的风水意义。水口是村落的总出入口,也是一村一族居民盛衰荣辱的象征。水口常常是三向环山、一向出口。只有在水口处种植大片村落水口“风水林”,才能保护一村生民之命脉,抵挡煞气(东北风和北风)的侵入。水口林又有“抵煞林”只称。在村口(即水口)往往建有亭、楼、桥、坊、寺、庙、塔、书院等建筑,与水口林共同构成水口园林景观。二是龙座林,主要是指座落在山脚、山腰的村落或村落后山的风水林。三是垫脚林,主要是种植在村落前面河边、湖畔的“风水林”。四是宅基林,古代人门在宅基周围和庭院里种植的风水林木,主要是护卫居宅和庭院环境。

1.2坟园墓地风水林:古代人们在坟园墓地或皇家在陵地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江西婺源的古杉木群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淳熙年间在文公山祖墓所植的风水林,共有16株,是国内较为罕见的古杉树群。山东曲阜“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各持家乡异种树木来植,二千四百多年延续下来,如今方圆二百万平方米,古木参天,有古树10万多株。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有古柏林89公顷,古柏树8万余株。这是中国最大的古柏树林,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约3万株。

1.3寺院风水林:古代僧侶道士们在寺庙宫观庵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安徽九华山和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和峨眉山、浙江普陀山、河南少林寺、江西三青山、湖北武当山等寺院,都有大片的风水林木保存分布。

2.风水林的产生及渊源

2.1风水林的产生:风水林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它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所谓风水观是中国人在长期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其目的是追求理想的生存环境。理想的生存环境必须“藏风”、“得水”、“乘生气”。中国古代人们对居宅、村寨、城镇、葬地的选择,都强调地形地貌对“藏风”、“得水”的功用,注重选择风、水结合和富有“生气”之地,特别重视对挡风聚气、藏水聚水的环境选择。风水理论认为好的风水地不仅形局佳、气场好,而且山清水秀、环境宜人。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境的表现。帛书《周易》“林”卦就记述了周人的这种观念:“知林,大君之宜,吉”;“禁林,贞:吉”;“甘林,无攸利;既忧之,无咎。”[1]可见,古代先民们早就认识到林木植被对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把禁止砍伐森林看作是“吉”的表现,把肆意破坏森林看作是“凶”的行为。因此,风水理论常把“土高水深,郁草林茂”(《葬书•内篇》)的生态环境看成是理想的风水环境,并且把“气好---林茂---大吉”相联于一起。所以古代先民们一方面通过“好气场”的外部表现,即林木茂盛来寻找理想的生存环境;一方面通过广植林木或保护林木来获得好

风水。古代人在风水理论的实践中常常通过保护龙脉来维持风水,并把它转化为有目的地保护山、林的实际行动。所谓“龙脉”,即依拒山脉的走向延伸趋势而确定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福祉的山脉和山岭,要求山势高大绵长,不能有断山、石山、过山,山上必须林草郁茂,能阻挡北来寒风寒气。四周林木茂密,则村中不受凶风恶暴。否则就没有“生气”、“生机”、“气不和,山不植”[2]。所以“龙脉”就是“藏风”、“得水”、“乘生气”的山脉和山岭。“龙脉”又被冠以风水山之名,山上的郁草茂林就是风水林。风水林则是保护龙脉的龙之毛发,也是村落藏风得水的关键。传统风水观中对“龙脉”的培护,实际上就是对风水山、风水林的培护,通过培护风水山上的林木,来防止山上的水土流失,保持风水山的稳固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山有水而无林木,有如人之失却衣饰与毛发。山青水秀,人文才能康健发达。故此,风水林就是基于培护“龙脉”的目的,而进行人工栽植或保护天然生长的林木。

2.2风水林的渊源

2.2.1村落宅基风水林:此类型风水林是渊源于上古时代的社神崇拜。《礼记•郊特牲》言:“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可见,“社神”是土地神,是古代社会里一位非常重要的神袛,它是古代人们的衣食父母。古代人为了捕捉社神的存在,以便祭拜祈祷,用社主作代表的实体,作为社神的依附对象和标志。社神的标识多种多样,或以大树为主称“社树”,或以丛木为主称“社丛”,树木便成为“社主”的标识。早期的社主大都选用丛林中五大三粗、枝繁叶茂的自然树木。《墨子•明鬼下》:“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位。”这里“丛位”就是“丛社”。社必有树,不同时期不同的社,所植树木不同。《论语•八佾》载:“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可见,树木与社不可分地相联系于一体,社的神灵当然也就要附于树上。《汉书•郊祀志》曰:“及高祖祷丰、枌、榆社。”颜师古注云:“此树为社神。因立名也。”在长期宗教生活中,社树就具有社神的宗教意义,如福禄、国祚、国运及宗教祖先、故里亲亲等内容。所以社树作社的标识,易为人们所接受,无论是本地人、还是迁徙的流民,多受到树木的恩惠和庇护。把树木种植在村边和宅旁,久而久之便成为村寨和居宅的象征。村落宅基风水林就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社神或氏族祖宗崇拜的延伸与派生,相信他们的好坏会预卜未来的祸福吉凶。培护村落居宅风水林成为封建宗法制度下祖先崇拜的表现,为民间接受仿效。广西、湖南、贵州苗族地区在每一村寨中都植有风水林或树,相信这些树木支配着人们的命运。云南沧源班洪地区的佤族人村寨都有“鬼林”(即“神林”)被称为“龙木依吉”,即树木之神的意思。[3]

2.2.2坟园墓地风水林:该类型风水林是起源于我国早期殷周时期的“封树之制”。积土为坟,封也;种树以标其处,树也。西周初期的《周礼•春官》载:“冢人掌公墓之地,……以其爵等为封丘之度与其树数。”冢人是当时管理坟墓政令的官员,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国家对墓地植树规定得很具体。晋张华《博物志》云:“秦穆公时有人掘地得物若羊,将献之。道逢二童子,谓曰:‘此名为蝹,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东南枝插其首。’由是墓冢皆植柏。墓植柏,自秦始也。”说明秦时墓地开始种植柏树。但是,在秦以前皆为王家所为。西汉时期儒家强调等级礼仪,对墓地植树规定更为明确。《礼记》载:“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可见从西汉时期起,除皇家之外,显贵富豪、平民百姓,也均效仿,开始于祖宗坟地植树。《汉书•祭祀志》载:“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増楼;中者祠堂屏阁,垣阙罘罳。”这些祖庙建筑开民间墓地园寝林木之端倪。反映东汉末年发生在安徽潜山县的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故事的长诗《孔雀东南飞》,诗中有“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的诗句。古代人为何于墓地植树,其原因之一是基于一定的风水观念,因为古代人认为“木之茂者,神所诜。”在墓地植树除作死者尊卑标志外,还基于祖先崇拜的原因。培植风水林自然成为子孙后代和皇亲们孝敬祖宗的具体行为,亦是死者亡灵得以安息、生人得庇佑的宗教活动的外延。所以古代人们把祖宗坟墓置于具有良好风水环境景观的风水山上和风水林中加以保护,或在祖宗坟墓四周依方位种植树木,作为该家族的风水林或风水树,并把风水林木长势的好坏与家族命运好坏结合在一起,风水林(风水树)和祖宗崇拜融于一体,使其更具有神秘意义。

2.2.3寺院风水林:寺院是我国古代人崇佛敬道和信奉其他宗教的活动场所。寺院风水林是在宗教和风水意识共同支配下营造和保存下来的寺院林木。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其产生之时,道教的所谓仙山和世外桃源与人间的名山秀水有广泛联系,把这些“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的山林川谷丘壑尊之为神,通过神的点化,进而坐化成仙,是道教徒的信仰和追求。道教徒们自然备加爱护这些覆盖川谷丘壑的林木,莳花植竹,以期达到出神入化的神仙境界。佛教是东汉初年从印度传入的外来宗教,出于教义僧徒们为效法佛祖、超脱红尘,潜心修持,达到“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涅槃境界,必须选择安静优雅的自然环境,以示不受凡尘干扰。如佛经《坐禅三昧经》云:“闲静修静志,结跏坐林间”。《禅秘要法经》亦云:“出定之时,应于静处,若在冢间,若在树下,若阿炼若处。”可见,僧侶道徒们对林木都有一种特殊的亲情,借此创造出一种修持、静修的幽静环境。所以宗教意识中的林木培护一直为僧道徒们継承发扬,因而寺庙、宫观、古刹往往林木翳荟、乔树葱倩,更显得宗教胜地幽深、庄严肃穆。六朝以后,因受风水意识的影响,在寺院周围的林木就被僧道徒们冠以保护寺院“龙脉”安全的风水林和风水树。

中国古代人对风水林的培护活动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了中国风水的绿化思想。

3.1体现了古代人注重林木景观、推崇绿化环境的风水思想

风水理论主要是相宅术,追求理想的风水环境。宅有阴、阳之分,阳宅是指居宅、村落、城镇,阴宅则专指坟园冢地。按照风水理论,理想的风水环境都是林木茂密,绿化甚佳之地。风水理论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或本来空缺通风,今有草木郁茂,遮起不足,不觉空缺,故生气自然。草木充塞,又自人为。”[4]《宅谱尔言》也有阐述:“乡居宅基以树木为毛衣,盖广陌局散,非林障不足以护生机,溪谷风重,非常林障不足以御寒气。故乡野居址,树木兴则宅必旺,树木败则宅必消乏,大栾林大兴,小栾林小兴。苛不栽树如人无衣,鸟无毛,裸身露体,其保温暖者安能在欤。……惟其草茂木繁,则生气旺盛。护阴地脉,斯为富贵坦局。”[5]北宋李思聪撰《堪舆总索杂著》书有:“树木荣盛可征山有气至,朱侍郎祝禧寺祖莹,先是植木皆枯,人疑为不祥。乙未前,树木或皆葱茜如油,公发大魁。”[6]可见林草是产生“吉气”和“生风”的源头,具良好的林木景观的绿化环境是形成“吉地”、“龙穴”的必要条件。不吉的凶地是不可居、葬之地。《葬书•内篇》中说:“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行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这是说无草木的童山不可以葬,同样断山、石山、过山、独山等也不可以葬,认为这些山没有“生气”、没有“生机”,气不和则山不植。而林木茂密的地方则是后代儿孙显贵的发祥之基,所以这是古代人在村宅选址时优先考虑的条件。徽州裴氏宗族在村落选址时就注重林木的景观,谱云:“鹤山之阳,黟北之胜地也,面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给赏,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树葱茏荫其居,悠然而虚,渊然而静,……惟裴氏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为发祥之基。”[7]徽州方氏宗族荷村派始祖见此处是:“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特立,后有幽谷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树阴翳。”遂“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8]所以,重视林木景观、讲究绿化环境是古代风水理论展示其绿化思想的一大内容,体现了林木景观与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培植和保护风水林的理论基础。

3.2体现了倡导植树的风水绿化思想

由于林木景观对形成所谓“吉地”、“龙穴”的风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风水理论注重倡导植树、培植风水林。表现在阳宅方面有:福建莆田浮山东阳村的村落,“自公卜居后,凡风水之不足者补之,树林之凋残者培之”,最后变成了所谓的“真文明胜地”[9]福建龙岩县的银澍村在村落背后种有各种树木,形成了“峦林蔽日”、“翠竹千宵”、“古木荫蔚”、“茂林修竹”等林木景观。[10]建瓯县的古村落则喜欢在水口处广植树木,形成大片水口林。因为树木的种植可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还能改善和维护小环境的生态,使村落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丰富和有生机。所以风水典籍对风水林木的种植有如下的规定和要求:“如四应山环局窄,阳气不舒,不可有树以助其阴,即或堂局宽平而局外有低山护卫者,亦不可种树;惟于背后左右之处有疏旷者则密植以障其空;若上手不是障空,不必种树以闭天门。”[11]表现在阴宅方面:风水理论强调在坟园墓地周围种植风水林木护坟,保全生气。仡佬族人死埋葬后,在坟地栽植枫树或柏树作风水林或风水树。湖南土家族人墓地四周植以松树。皇家陵园种植风水林更为兴盛。明朝十三陵植树不断,《明史•刑法志》载当时朝廷采取植树赎罪的方法,动用犯人种植皇陵风水林,“发天寿山种树赎罪者:死罪终身;徒、流各年限;杖,五百株;笞,一百株。”使得十三陵的风水林景观至今仍郁郁葱葱,古木繁茂。南京钟山明孝陵:“孝陵之建,有松十万株,长生鹿千。”[12]到“崇禎十年,修孝陵,凡树有二千九百五十七株,删枯树五百八十六株。”(《枣林杂俎》)足见明孝陵当时风水林木之盛况。

风水理论对风水林木的种植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种植的密度、高度、方位和树种的选择等。清人林枚说:“村乡之有树木,犹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13]强调风水林木种植数量要适当,不要过密或过稀。还规定不可在大门前、天井中栽植树木,主要隔挡阳光、使室内阴气不易驱除,进出屋不方便。在树种选择上,风水理论有:“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邪”;“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14]等等,看似无稽之谈,实际上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符合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特性,又满足了改善村落和居宅小气候以及观赏的要求,还给人以积极的吉祥寓意。

3.3体现了禁止毀林的风水护林思想

风水理论认为“吉地”虽然“本自天成”,但仍然须辅以人力的保护,否则“龙穴河水一处受伤,则体破气散,焉能发福。”[15]《宅谱指要》则说:“每见有村落自来不发者,一旦人旺财兴,双榜联科,只因宅合元运。树长林茂,烟雾团结,岂非吉气钟于此地者乎?使木尽伐,屋稍解,风吹气散,又未有不败者。”[16]所以风水理论十分重视对风水林木的保护,坚决反对伐树,即使需要伐树也只能渐渐除之。正如《阳宅会心集》所言:“乡中有多年之乔木,与乡运有关,不可擅伐,……或有高密之树,当位之不吉而应伐者,……于随年岁宫交承之际,渐减去之,不可一旦伐清。盖树之位吉者,伐则除吉;位凶者,动亦招凶。”[17]所以古代不仅对村落居宅的风水林、风水树严加保护,禁止砍伐。而且对坟园陵地和寺院的风水林木也严加保护,禁止毁坏。在坟园陵地方面,最为严厉是对皇家陵园风水林的保护。《明会典》载:“正统二年(1437年),谕天寿山祖宗陵寝所在,敢有剪伐树木者,治以重罪,家属发边远充军。命锦衣卫官校巡视、工部同钦天监官,环山立界,界外听民樵采。”又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令于天寿山前龙脉相关处所,大书禁地界石,有违禁偷砍树木者,照例问拟斩、绞等罪。若止是潜行拾柴拔草,比照家属事例,向发辽东地方充军。”清东陵、清西陵周围都树有层层界桩,并有驻军看守,界桩内严禁樵采,至今陵园内仍树木常青,如一幅山青水秀的画卷。

对寺院风水林木的保护,僧道徒们也制定有许多戒规。《五凤山庵记》中说:“山以五凤名,……脉发大霞岭,……铭学二祖因天之时、选地之胜,原建一小庵,……名曰五凤庵。…左右前后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桐茶也、松柏也、各色树竹也,倘有入山悄伐者,寺僧固不得诿其咎,族人亦不得徇其情。”[18]浙江《普陀洛迦新志》中强调的禁令更为明确:“凡本寺前后左右山场,不但不可侵渔,且风水悠关,竹木务悠久培荫,斫石取泥,俱所当慎。”[19]所以至今寺院的周围仍古木参天、竹树葱倩。

4.研究和保护风水林的现代意义

4.1风水林表明古代部分地区对林木培护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风水林是在宗教意识和风水意识共同支配下营造和保护下来的历时久远的林木。宗教本身具有严格的教义,对风水林的关照和保护发展在自然和情理之中,并被赋予了特定的宗教意义和迷信色彩。在文明程度不高的古代人看来,这种带有神秘性的迷信色彩的约束力比世俗的约束力更为有效。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对古代部分地区的林木培护立下了汗马功劳,对这写地区的林业事业和园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地区残存的风水林是古代人们培护林木、发展林业的历史见证,对考察和探讨地方林业史和林木培护史及园林史,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2风水林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开展风水林的研究给现代人们在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等方面以有益的深刻启迪。风水林的最大成功和最深的教益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达到平衡、达到天人和谐。它是风水理论中科学成份的发明与成功实践,是古代先民们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林业科学的重要贡献,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的模式和生态平衡的样板。现今残存的风水林木一般都有千百年的生存历史和得天独后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较为壮观的古树群落。它能反映所经历悠久岁月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是研究探索一定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的历史变迁和森林植物区系的发生发展以及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实物;也是考察古代气候、地质、水文、地理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旁证和依据。所以研究探讨风水林,对丰富和发展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和园林科学,造福于现代人类社会,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重要的科研课题。同时对于制订一定地区的林业、园林区划和规划,发展园林绿化和林业生产也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借鉴作用。

4.3风水林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文化价值

风水林历时久远,它代表着一定地区的文明和历史,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兴衰,是绿色的历史文物,是大自然和古代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所以具有景观文化的价值。风水林木和周围的建筑(如寺院、民居、桥亭、塔)达到和谐浑融,还具有景观美学价值。徽州古村落水口处的风水林为主体组成的水口园林就是典型代表,它反映了风水林木等组成的自然景观与建筑等人文景观的高度和谐,表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

4.水林具有旅游观光价值

风水林是风景资源的典型代表.现今留存的风水林木一般枝体苍劲、奇姿异态,与周围的建筑构成别具一格的园林风貌景观,集科学、历史、观赏、文化价值,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去游览饱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情趣,今日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旅游观光价值。许多保存完好的风水林景观现已被规划、建设批准为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如陕西黄陵县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清东陵和清西陵、明十三陵等陵园风景名胜区,徽州地区的歙县唐模檀干园,黟县的宏村、西递村等古民居村落的风景名胜区,安徽九华山、齐云山,四川峨眉山、青城山,江西三青山,湖北武当山,浙江天童山、普陀山,河南嵩山等宗教寺院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都是国内重要的风景名胜区。

注释

[1]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宋黄妙应:《博山篇•论穴》。

[3]田继周、罗之基:《西盟佤族的自然宗教》,载《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4期。

[4]《青乌先生葬经》(题金丞相兀钦仄注)。

[5]清乾隆年间《宅谱尔言》“阴阳宅树木》。

[6]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第170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7]徽州《湾里裴氏宗谱》卷2“鹤山图记”。

[8]徽州《尚书方氏族谱》卷3“荷村派基图小引”。

[9]福建《莆田浮山东阳陈氏族谱》卷二。

[10]福建《银澍王氏族谱》。

[11]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嘉庆十六年刻本。

[12]陈文述:《秣陵集》,引自罗宗真《明孝陵》,载《东南文化》1997年第1期。

[13]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嘉庆十六年刻本。

[14]清高见男南:《相宅经篡》卷四“阳宅宜忌”,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15]徽州《明经胡氏龙井派宗谱》卷首。

[16]《宅谱指要》卷二“宅基纳气”。

[17]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嘉庆十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