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感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记者节感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记者节感言

记者节感言范文1

[关键词] 肝硬化合并糖尿;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153-02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因为DM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异常[1],如果同时罹患肝硬化,治疗起来相对困难,该疾病的临床护理也并非单纯性两种疾病叠加式护理那样简单。肝脏在调节糖原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在血糖值上升时,糖原会以肝糖原的形式储存在机体中,糖元异生被抑制,促使其转化为非必要氨基酸或脂类物质。在血糖下降时,肝糖原又被分解为葡糖,糖原异生速率被提升,进而确保血糖浓度。

如果肝脏功能发生异常,就会出现糖类代谢障碍现象。有实验证实,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以起到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为了在根本上证实该理论的公允性,结合实际情况,该研究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治疗过程中,对部分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卫生部最新制定的关于肝硬化临床诊治标准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关于2型糖尿病临床诊治标准。该实验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与家属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此其中男患者共计84例,女患者56例,年龄区间为42.95~84.62岁,平均年龄为(62.35±2.58)岁。病程区间为0.95~6.35年,平均病程为(3.52±0.84)年。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治疗。在此期间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详情为以下几方面。

①饮食干预。糖尿病合并肝硬化者的饮食原则应遵照少脂肪,适当糖类,高纤维素与高蛋白饮食。患者的日糖供给量应比健康人稍高,这样对疾病康复极为有利,平日里推荐使用胰岛素。蛋白质每天摄取量应为1.5~2 g/kg,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多进食新鲜书蔬果。对于存在少量肝腹水者,每天控制好氯化钠与水的摄入量。食盐摄入量每天应该控制在1.2 g 以下。水摄入量保持在1000 mL以下。进食原则以细嚼慢咽为主。食谱应多元化,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与坚硬食物。治疗期间戒烟戒酒,以免刺激肝脏,导致病情恶化。值得说明的是,一些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较多,对于部分患者,应做好营养支持工作,营养不良者可口服营养液。

②心理干预。糖尿病合并肝硬化者在得知自身疾病后,内心负性情绪会增多。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食欲造成不良影响,且焦虑情绪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进而加重病情。糖尿病和肝硬化为两个门类疾病,治疗上存在一些矛盾,因此,患者会表现出丧失治疗信心的现象,严重者产生轻生念头。对于此,护士应仔细为患者解释治疗目的,增加与患者沟通的次数,使用有效方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舒缓内心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如有必要,可以邀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使用这种方式,鼓励患者参加治疗。

③疾病观察。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者的病情通常较为隐匿,相关症状和单纯性肝硬化相类似。如果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口干,食欲增加,尿量上升等体征变化时,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每日定时为患者测量血糖和尿糖。以进行早期诊断。对于已经明确比病情的患者,必须全面观察是否存在低血糖症状,特别是在特殊时期,护士尤为要引起重视。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应叮嘱其多进食糖类与高碳水化合物从视频,如有必要,推注高浓度葡糖,并在注射30 min后,查看其相关临床症状是否缓解。

④药物指导。对于糖尿病合并肝硬化者,尽可能的不对其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含糖药物。在使用降糖药物之后,必须检测肝脏功能变化。胰岛素可以强化糖原生成,临床效果不俗,安全性强,因此推荐该类型患者使用。但值得说明的是,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护士依旧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肝脏硬化会呆滞糖代谢紊乱,因此必须依照患者尿糖的变化情况,全面调整胰岛素使用量,同时还要查看患者的血糖值,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

记者节感言范文2

1)活动时间:11月6日10日(周日周五)

2)活动地点:整个学院

3)主办单位:《光华院报》社

4)活动流程:

1. 关于我院广大学生生活,学习上的采访

(1) 时间:11月6日(周日)

(2) 采访形式:走访,实地查访

(3) 采访地点:图书馆,体育场,各餐厅,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宿舍

(4) 采访目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我院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情况,便于我院更好的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培养我院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5) 具体采访过程:我社会派出810人进行采访,分为两组,每组45人,一组于我院内对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另一组将会进入学生宿舍进行实地查访,此次采访内容主要关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对我院的印象以及对我院的一些建议

2. 关于团、学、社个部门的日常工作及工作动态的采访

(1) 时间:11月7日(周一)

(2) 采访形式:实地采访

(3) 采访地点:各团,学,社的工作办公室

(4) 采访名单:《光华院报》社主编、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社团联合会主席,办公室主任

(5) 参访目的:为了加深广大学生对各团、学、社日常工作的了解,为了方便其日后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的活动。

(6) 具体采访过程:我社会派出1215人就各团、学、社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采访,以及他们对我团的一些建议与希望,加强合作与联系,便于我院其他活动能更好的开展

3. 高凤楼副院长作专访

(1) 时间:11月8日(周二)

(2)采访形式:面对面采访

(3)采访地点;高凤楼副院长的办公室

(4)采访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我院的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方便广大学生更好的配合学院的工作

(5)具体采访过程:由记者站站长张悦采访高凤楼副院长,就我院发展情景的具体情况,以及对我院学生的要求与希望和对我院如何发展的更好进行采访

4.关于我院宿管、食堂等后勤系统的采访

(1) 时间:11月9日(周三)

(2)采访形式:实地采访

(3)采访地点:各餐厅以及学生宿舍

(4)采访名单:各食堂工作人员,食堂负责人,宿舍管理员

(5)采访目的:为了保障我院有个良好的后勤管理系统,从实处解决学生在生活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全力投入学习中

(6)具体采访过程:我社会派出2025人进行采访,考察各食堂的具体就餐环境,以及餐厅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就餐厅的食品安全,价格等方面问题询问食堂负责人的具体情况,就各宿舍的清洁环境以及开展的各种工作对宿舍管理员进行具体的询问

5. 关于我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采访

(1) 时间:11月10日(周四)

(2)采访形式:实地采访

(3)采访目的:为了让我院广大学生能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学习资源,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4)采访地点:图书馆

(5)采访名单: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6)具体采访过程:我社将派58人对各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就图书馆开展的一些活动,以及如何利用好图书馆里的资源和图书馆各楼层的图书资源分类进行实地采访

关于记者节问卷调查的策划书

1. 活动时间:11月7日

2. 活动意义:1)进一步向全院师生普及记者节相关知识

2)提升同学们参于记者节的积极性

3)丰富记者节的活动形式

3. 主办单位:《光华院报》社

4. 活动对象:全院师生

5. 相关问题:

l 请问记者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形象、并简述理由?:

l 在11月8号第十二届记者节来临之际你最想对记者们说些什么?

l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最想为社会报道哪一方面的社会问题?

l 为了学院团委记者团今后能够更好的发展请你提出宝贵的建议。(可从对记者团干事日常工作及记者团举行相关活动等方面考虑)

l 你觉得学院《光华院报》社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着重报道学院哪些方面的问题?

l 你所期待的学院校刊应该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并就学院报社最近向全校师生征集校刊名及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l 在学院报社以后就相关工作进行宣传时你认为采取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及地点进行宣传效果更佳?

6.活动流程:

1)前期筹备:进行相关宣传活动,印制若干份问卷调查表

2)调查计划:将问卷调查表以办公室或班级为单位统一定量发放,然后统一按时收取

3)后期工作:将收集的问卷调查表分类整理,由编辑组进行总结,并写出调查评估报告

4)注意事项:

u 统一分发问卷调查表,不得随意发放

u 要求每份上交的问卷调查表上必须注明姓名、学号、班级、联系方式

u 在发放与回收问卷调查表时,相关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礼貌谦虚

u 要及时整理回收问卷调查表,并做好相关记录

关于记者节庆祝晚会暨征文活动颁奖仪式活动、策划书

1、 承办单位:《光华院报》社

2、协办单位:团委办公室,团委宣传部,团委志愿者服务队,学生会文艺部,学生会外联部,学生会科技部,学生会心理教育部,广播站等。

3、活动主题:以弘扬记者精神、凸显新闻魅力、展示广告创意,展现我院记者团学生精神风貌为主题的大型晚会。

4、活动目的:借晚会的活跃气氛与绚丽的节目场景,发掘出同学们对记者这一工作的了解和热爱,并在确保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丰富了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内容,使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大学生活中来。

5、活动时间:11月7日~11月12日

6、活动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

7、 晚会内容及形式:

1)晚会的开场晚会开始,先播放一则简短的开场视频,(视频关于学校各界人士对记者节完满结束的感言 和对记者们未来的祝福 结尾会有 总结性的抒情引语)视屏结束 主持人上台 大屏幕上倒计时开始 在主持人和同学们高喊倒计时的欢呼和期待中 主持人宣布 晚会正式开始!

开场舞 首先是活力四射的开场舞。晚会开场就要让观众感受到是一场晚会应该具备的活力,激情。至于记者的主题便是在之后的各个节目中各自展现。

2) 主持人上台介绍 工商学院记者团的发展历程,和记者周所开展的活动。

3) 邀请学生会 、校团委、广播站等各部门学生领导上台致词,发表对记者周这一活动的感言,和对学院记者团的祝福。

4) *紧接着是一系列的文艺表演。中间举行征文颁奖仪式。(由文艺部赞助的歌舞表演,心里教育部赞助的小品或话剧,以及向同学们征集的各种形式的文艺演等。)

5) 文艺节目结束。记者团各团员上台,合唱记者之歌。

6) 记者团成员现场集体宣誓。

7) 主持人邀请学院领导上台 ,学院领导发表对本次活动的感言,和对记者团成功举办记者周的祝福,及对记者团以后发展方向的期望和要求。

8) 主持人宣布 记者周圆满结束。 请工商学院记者团团长池国运,上台发表结束感言,和对各位同学、领导对本次活动的支持进行感谢。

9) 放歌曲,主持人请同学们在优美的乐曲中,有秩序的离开场地。(体育部维持晚会会场秩序)

备注:

1) 以上*号标注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主持人服装、节目等相关费用可通过校内各部门调剂来解决。

关于记者节见面交流会的活动策划书

1.活动时间:11月6日、11日

2.活动地点:待定

3.活动主题:向全院师生普及记者与记者节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光华院报》社

1. 活动意义: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并完善记者节的活动,增进同学们对记者节的了解,促进院报成员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记者团的未来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参加人员:相关媒体记者,我院相关领导老师,《光华院报》社全体成员

3. 活动相关安排:

1) 我院相关老师与《光华院报》社成员举行现场见面交流会

l 时间:11月6日

l 地点:待定

l 参加人员:我院相关老师与《光华院报》社

l 见面交流对象:部分师生代表

l 交流内容:

(1)向同学们初步普及记者节相关知识

(2)向同学们简略介绍《光华院报》社发展史,结构组成及工作动态

(3)与同学们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积极听取同学们的建议

2)相关媒体记者来我院举行现场见面交流会

20XX大学生记者节活动策划书策划书 策划方案

l 时间:11月11日

地点:待定

参加人员:相关媒体记者与《光华院报》社成员

见面交流对象:部分师生代表

交流内容:

(1)媒体记者的日常工作生活与工作经验心得

(2)探讨我们身边的感动,及记者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3)与同学们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七. 其他相关事宜

(一)注意事项

1记者节相关活动均不占用学校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

2.活动开展主旨明确,内容充实,积极向上,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

3.记者节在院校各部门的配合下,尽最大程度降低活动成本与消耗。

4.记者节活动期间注意活动时秩序,并注意维护学院公共财产安全

5.记者节活动期间要协调好参与人员关系,注意安全

6.记者节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必须待人礼貌,文明言行,穿戴整齐,相关工作证件必须随身携带,且注意保管,请勿丢失

(二)记者节活动赞助计划

1、在迎新晚会上,可以在幻灯片或者背景图片上留下广告位。

2、在校园特刊上在中缝和部分版面上可以留下2~4个广告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可以在活动期间,散发相关优惠券代金券等,以提高宣传单的实际质量。

(三)记者节活动预算

1、宣传海报20元。

海报可以由宣传部协助展出。以削减经费和海报质量。

问卷调查以及宣传单50元

问卷调查:200份,共计20元。宣传传单300份共30元。

宣传横幅50元。

横幅预计2张,可以根据实际经费情况进行调整。

*会徽徽章100元

《光华院报》社四十余人,按2元/人进行计算,大约要100元左右。

*小礼品100元。

小礼品可颁发给传单号码获奖者:奖品为本子或者中性笔,奖励10人。问卷调查奖励本子或者钢笔,获奖人数10人左右。两类奖励合计100元。

茶水饮料100元

《新老记者交流会》《模拟采访活动》《记者节主题晚会》四场活动需要茶水。

晚会场景布置100元(预算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

彩带、气球、板报、彩绘合计100元。可以根据活动实际情况提高或降低布置预算标准。

*特刊印刷 300元

按照1.5元一份进行计算。约印刷200份,保证每班2~4份。如果受到经费限制,可在主题晚会上展示出电子稿,等待预算宽裕时再允出版发行。

记者节感言范文3

【摘要】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6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入院后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测量。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感受和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

The research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ncertainty and social support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uncertainty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and analys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uncertainty and social support. Methods 62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UIS and social support measures after admission. ResultsThe uncertainty degree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is medium.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uncertainty. Conclusion Nur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uncertainty and social support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Key words】Total hip replacement;Uncertainty in illness;Social support

不确定感最早由Budner 于1962 年提出,认为不确定感是个人对一件事情无法给予恰当地分类或组织时所产生的一种认知。Mishel 于1988 年发表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疾病引起相关刺激时,患者会对刺激的构成及其含义进行归纳和认知,当个人无法归纳这些事件的含义时,疾病不确定感就会产生。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1)不明确疾病症状;(2)不明确复杂的治疗和护理;(3)缺乏与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相关的信息;(4)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和预后[1]。

迄今为止,有许多护理研究运用疾病不确定感理论证实了疾病不确定感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人群中,因为这种不确定感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和患者的康复进程。强化社会支持可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2,3]。我们使用该理论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1年2月至2010年2月,本院住院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1.75±10.13) 岁,56例(95%)为已婚且有配偶,3例(5%)为单身;患者中受高等教育的10例(19%),中等职业教育的33例(53%),其余19例(28%)仅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所有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

1.2 方法

1.2.1 取样研究对象采用便利取样,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62例患者术前均诊断明确,均采用镍钛合金材质的人工髋关节。

1.2.2 测量指标与工具研究测量的指标:(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等;(2)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3)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状况。

疾病不确定感评定采用台湾许淑莲教授翻译的Mishel设计的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4]该量表有33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五分计分法,分值范围32~160分,分数越高,不确定感程度越高。32~74.7为低水平,74.8~117.4为中水平,117.5~160为高水平。分为4个维度,即不明确性(含13个条目)、复杂性(含7个条目)、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含7个条目)和疾病预后的不可预测性(含5个条目)。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5],含有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共三个维度。社会支持的分数大于研究对象均值与常模之差的50%为社会支持高分组,即>37分,余为社会支持低分组,即

1.2.3 资料收集研究对象在入院后第2天及术后第三天自行填写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一致性语言解释,代填写者为逐项询问及时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

1.3 统计方法对于手术前后量表的各项指标结果取平均数,使用SPSS13. 0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与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本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 男39例, 女23例,平均年龄58.5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股骨颈骨折42例。

2.2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73~125分,平均(103.19±10.94)分,其中处于低水平的5例(8.1%),中等水平的52例(83.8%),高水平的5例(8.1%)。得分最高的是“因为治疗的缘故,使得我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总在改变”。见表1。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在4个维度上均存在着疾病不确定感其中信息缺乏维度得分最高(3.54±0.53)分, 且高于整体疾病不确定感的均分(3.13±0.3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社会支持的状况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得分为( 40.11 ±8.35)分。与常模(33. 87±4.1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43,P

2.3 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评分相关性本组数据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社会支持高分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低分组。见表2。

3 讨 论

3.1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特点及各个条目的得分状况

3.1.1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本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其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这与Mishel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得分最高的条目,我们可以看出疾病或治疗对患者未来的影响、病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手术或相关治疗的效果不明确均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来源。由于患者感觉缺少与疾病有关的信息,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疾病和治疗方面的有关资料,使患者了解全髋关节置换的预后、治疗方案和不良反应等,以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感受。实践中可通过同种病病友特别是顺利痊愈的病友亲身示范,讲解,术前后各一次,帮助患者增强信心、缓解和消除其负面情。

具体来分析,3个不明确性维度条目“因为治疗的缘故,使得我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总在改变”、“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及“我所接受的治疗是不是有效还没有确定”均是患者主观意识中对未来发展和变化不明确性的外在表现。另外“医生向我说明的事可能意味着许多不同的意义”和“对于我身体的问题,别人给我许多不同的看法”, 属信息缺乏维度的条目,它是可以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来改善的,由得分最低的3条条目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3.2.2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的状况疾病不确定感的4个维度中,患者的疾病的不明确性得分最高,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疾病的不可预测性、复杂性3个维度得分依次降低。疾病不明确性得分高于整体不确定感的均分,这说明疾病不确定感是伴随着症状、诊断和预后而来,当患者对疾病的状态无法预测时,疾病不确定感就会产生。各维度中得分居第2位的是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对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十分需要,这些信息包括诊断、检查、治疗、身体和心理机能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向患者提供信息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其关键在于让患者在真正意义上听懂了什么。为消除文化背景差异,可采用多媒体方式如PPT、录像等直观易理解的方式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3.2.3 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本研究显示,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社会支持高分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低分组;即社会支持程度越高,不确定感程度越低。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使患者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6];直接影响不确定感因子中的不明确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等,间接影响是促使患者评估疾病的症状从而帮助建立自己框架。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要求病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只有患者战胜自我,放下思想包袱,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入院前即或多或少遭受过各种外伤打击或长期治疗的煎熬,且由于疾病消耗及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如再加上不确定感导致心理压力过重,这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是相当不利的[7]。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有责任帮助患者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常合并各种器官功能减退,体质相对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导致患者心理失衡,出现焦虑、恐惧、纳差、失眠等反应[8]。护士要注意关心体贴患者,通过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以往相同手术的成功病例,详细解释住院手术卧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临床护理人员也应将同种病病友特别是顺利痊愈的病友纳入到社会支持系统中,因病友亲身示范更有说服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在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将患者的家庭成员等重要社会支持系统纳入到护理计划中,有系统地提供各种社会支持来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疾病、接受治疗,从而能更好地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MishelMH.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smanual.School of nursing,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1997:98.

[2] Ruth Taylor-Poliae,Alexander Molassiotis.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Hong Kong Nursing Journal,2000,36(4):14-21.

[3] 肖向莉,王亚珍.强化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9,21(6):3-5.

[4] 徐淑莲,黄秀梨.Missal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测试.护理研究,1996,4:59-68.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7-131.

[6] 裘佳佳,胡雁.患者社会支持评定工具的应用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055-1056.

记者节感言范文4

[关键词] 白血病; 血常规;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03-01

临床上血标本采集是护理人员的任务,在操作上我们一方面是保护好患者的血管,另一方面又要使检验结果准确。近1年来,我们科室的护理人员,在给白血病患者采集血标本近600余次实践中,针对常发生的误差问题、溶血凝血问题及标本留置问题,采取相关护理措施比如,注重专业培训、基本技能培训、心理护理等为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误差问题及护理对策

1.1 患者的准备是保证标本送检质量的前提要求 因运动能影响检测结果,一般需要在患者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当患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患者劳累、受冷或者热空气刺激、剧烈呕吐时可使白细胞增高[1]。因为需要反复抽血复查血象,病人经常出现紧张、呼吸急促甚至产生恐惧,呼吸急促可引起PH值升高,因而血液中某些离子浓度会升高或降低[2]所以护理人员在给白血病患者采血时,动作娴熟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加强沟通使患者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接受采血。

1.2 临床上,白血病患者复查最多的是血常规检验 特别是白细胞的数量,目前很多医院采用的是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用EDTA抗凝。根据王秀英等人的报告提出,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从手背静脉采血检测的白细胞数值高于一次性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采检测的白细胞数值,且有显著性差异,而红细胞、血红蛋白数据无显著性差异[3]。对此我们多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从肘正中静脉或其他较充盈的静脉采血,减少误差。同时采血部位皮肤应完好,避开皮肤病、溃烂、烧伤、冻伤、炎症、疤痕、水肿等部位。

2 采血过程中标本溶血、凝血问题及护理对策 避免标本溶血,溶血将造成血红蛋白与红细胞不成比例,HCT降低误导临床医生对贫血类型的鉴定。静脉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传统采血器具的限制会造成溶血:1)消毒用酒精未干,将造成溶血;2)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皮下探来探去,混入组织液将造成溶血;3)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进入空气,产生泡沫将造成溶血;4)从有皮下血肿的静脉采血,将造成溶血;5)将血液从注射器中推到试管中,不将针头摘去,造成小颗粒凝集,影响PLT数量。用力过猛造成巨细胞受外力作用而溶血;6)混匀含抗凝剂的试管用力过猛,造成溶血[4]。

2.1 白血病病人采血时,使用止血带时间宜在1min以内 因为病人的凝血功能大多较差,最好是扎上止血带,针头进人血管后,松止血带,再抽血。止血带束缚时间的长短对检测血标本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止血带应用时间过长,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激活物,使纤溶活性增强,同时可加速血小板的激活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分泌。因此,临床上为了获得准确的有可比性的结果,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1分钟内采血。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4]。过分拍打静脉或扎止血带过久易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早解除止血带压迫,抽血后的针口渗血时间要比常规抽血后针口渗血时间短。

2.2 一般选择7号的针头 白血病病人因长期化疗或是小儿患者,血管很细,可见性较差,有些护士就用51/2针头,这很容易导致凝血因为针头过细易发生针头阻塞,针管内压力增大,针头易凝血[5]。这时最好从股静脉采血,我们注重加强护士基本技能的培训,使每个护士掌握此项深静脉的穿刺技术。

2.3 采集完血后,应将针头取下 让血液沿管壁缓慢注人含有EDTA的试管而且要避免有气泡注入标本,而使标本造成溶血。轻轻摇动6-8次,使血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合,未摇动或者血标本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合是临床上常见影响检验的护理事故之一。对于资历浅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达到人人掌握标本采集事项。

2.4 如果一次穿刺失败,需要更换穿刺部位 严禁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针尖在静脉内探来探去,易造成血肿、血标本溶血或凝血[6]。

3 标本留置时间问题及护理对策 白血病患者采血后要做好“三及时”,即及时采血,及时送检,及时检测。据国外文献报道,标本采集后红细胞仍在继续新陈代谢,产生一些血乳酸等物质[7]。不及时送检,特别是血液科病人的血标本易发生溶血,大量的红细胞破坏,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诊疗。

我院采血一般由夜班护士集中完成,由配送部门负责运送标本。如果配送人员不能及时送检,由本科室的护士、实习护士送检;同时注意运送时保持标本直立、避光,避免晃动;科室之间做好协调,凡是血液科的标本优先检验,这样尽可能将误差减小到最低值。

4 小结 临床上,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采血技术及采血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我们护理人员这一环节的误差,要防止标本的溶血、凝血及放置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为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是我们护士的基本职责。

参考文献

[1] 薛于红.避免标本采集不当给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224.

[2] 卡俊,陈玲,傅丽娟.血气分析样本的采集及误差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225-226.

[3] 王秀英,顾灿美,陶玉卿.两种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33-734.

[4] 倪宁.实验前因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02,16(1):38.

[5] 邓太美.凝血酶原时间侧定标本采集的问题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4,9(11):11.

记者节感言范文5

[关键词] 异位性皮炎;白细胞介素-13;干扰素-γ

[中图分类号] R75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088-02

异位性皮炎属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慢性湿疹性皮肤肿块为临床特征。其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皮肤屏障功能异常、Th1/Th2失衡及神经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与病因尚不明确[1,2]。从显微镜观察患者皮肤破损处,可见活化的T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提示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有关。干扰素-γ(IFN-γ)是Th1细胞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其作用是抑制Th2细胞表型的分化[3,4]。白细胞介素-13(IL-13)主要由Th2细胞分泌,其作用是诱导B细胞免疫球蛋白亚型的转化以及诱导抗体IgE的合成。本研究目的是探讨IL-13与IFN-γ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异位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特选择正常健康人群与异位性皮炎患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组人群的外周血IL-13与IFN-γ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进行治疗的异位性皮炎患者35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关于异位性皮炎的诊断标准[3]。入选患者需满足在确诊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无其他慢性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5~22岁,平均(16.7±5.1)岁。另选择同期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正常人,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4~21岁,平均(17.3±3.2)岁。两组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5]

于清晨患者未进食时取外周静脉血5 mL,将血样静置20 min,在4℃环境下以3 0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持续10 min,吸取上清液置于EP管中,分别在EP管表面标记好后放置于-70℃的冰箱中保存。再将样品中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离。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标本血清IL-13和IFN-γ的含量,所用材料为IL-13试剂盒(美国R&D公司)、IFN-γ试剂盒(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先将分离后的细胞放置在盖玻片上,用10%福尔马林固定20 min,蒸馏水洗两次,3%双氧水室温5~10 min以灭活内源性酶,蒸馏水洗3次,PBS溶液洗2次,滴加5%BSA封闭液。加一抗液体,于4℃冰箱中保存过夜,加SABC,将片子从温箱中取出,放入PBS溶液中洗3次,每次5 min,擦干组织周围的PBS后加上SABC,然后置于37℃温箱中半小时。用中性树胶滴封好片子后置于通风柜中晾干。观察到细胞质黄染的细胞即为阳性细胞。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外周血IL-13与IFN-γ水平,并分别计算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行两组间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异位性皮炎组外周血中的IL-13水平比健康组显著增高(P < 0.05),异位性皮炎组外周血中IFN-γ水平比健康组显著降低(P < 0.05)。

3 讨论

近年来,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比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异位性皮炎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常伴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病史,例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目前医学界认为异位性皮炎是多种环境因素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异常造成的[6,7]。国外有研究[8]显示,其发病机制可能是树突状细胞亚类影响炎症细胞的活动,导致炎症细胞聚集、T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异位性皮炎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不同,其皮肤的天然屏障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微生物极易侵入皮肤,故皮肤常发生感染。对皮肤感染处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明显,这提示其发病可能与感染导致Th1/Th2失衡有关。还有研究报道[9],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异位性皮炎的皮损发生关系较密切,例如在本病发病的急性期,皮损部位的细胞因子主要以Th2为主,而在病程的慢性期则以Th1为主。患者常感觉病损部位瘙痒严重,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Th1细胞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Th2细胞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等细胞因子。Th1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免疫,Th1细胞功能异常可导致炎症慢性迁延、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等[10]。Th2细胞作为体内的重要免疫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促进B细胞的生长、活化与分化,另外一项重要功能是分泌IgE、IgG等抗体,从而介导体液免疫,Th2细胞功能异常则会导致速发型变态反应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本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研究异位性皮炎患者及正常人群外周血中IL-13与IFN-γ的水平,来探讨此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因为这两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Th1细胞与Th2细胞的水平[11]。IL-13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分化并诱导B细胞进行同型之间的转化,促进体内合成更多的IgE。IL-13还能够激活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等众多趋化因子。IFN-γ则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非常强大,它能促进Th细胞分化为Th1细胞[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异位性皮炎组外周血中的IL-13水平比健康组显著增高(P < 0.05),异位性皮炎组外周血中IFN-γ水平比健康组显著降低(P < 0.05)。提示异位性皮炎患者的Th1/Th2水平与健康人群不同,Th1/Th2水平变化很可能是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Simon D,Kozlowski E,Simon H. Natural killer T cells expressing IFN-γ and IL-4 in lesional skin of atopic eczema[J]. Allergy,2009,64(11):1681-1684.

[2] Mueller C,Keeler A,Braag S,et al. Modulation of exaggerated-IgE allergic responses by gene transfer-mediated antagonism of IL-13 and IL-17[J]. Mol Ther,2010,18(3):511-518.

[3]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第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8-613.

[4] 张晓艳,赵佩云. 异位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1):889-892.

[5] 朱学骏,顾有守,沈丽玉. 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M]. 第3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61-166.

[6] Howell MD,Kim BE,Gao P,et al. Cytokine modulation of at opicdermat it is filaggr in skin expression[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9,124(Suppl 2):7-12.

[7] Callard RE,Harper JI. The skin barrier, atopic dermatitis and allergy: a role for Langerhans cells[J]. Trends Immunol,2010,28(7):294-298.

[8] Neumann C,Gutgesell C,Fliegert F,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requency of house dust mite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Th1 and Th2 cells in skin lesions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J]. J Mol Med,2010,74(7):401-406.

[9] De Benedetto A,Agnihothri R,McGirt LY,et al. Atopic dermatitis: a disease caused by innate immune defects[J]. J Invest Dermatol,2009,129(1):14-30.

[10] Bonness S,Bieber T. Molecular basis of atopic dermatitis[J].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2011,7(5):382-386.

[11] Leung DY. Atopic dermatitis and the immune system: the role of superantigens and bacteria[J]. J Am Acad Dermatol,2011,45(1):13-16.

记者节感言范文6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类风湿关节炎;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107-02

doi:10.14033/ki.cfmr.2015.25.050

类风湿关节炎一般表现为肌肉疼痛、酸楚,间歇性发作,且极易复发,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炎症,通常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情况。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具有低热、易疲乏、体重骤降等临床症状。其病症体征主要分为关节受累表现和关节外表现。其中关节外表现包括发热、类风湿血管炎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受累表现包括关节畸形、颈椎疼痛、颈部无力、手足腕关节受累等[1-3]。本研究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西医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27岁,平均(53.31±4.74)岁。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26岁,平均(52.12±3.87)岁。两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如疾病知识普及、锻炼关节功能、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对观察组采用西医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中西医结合关节护理 关节疼痛是困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根源,为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可采用中医疗法减轻患者由于关节疼痛带来的痛楚。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关节按摩、刺激穴位、中药熏疗法以及中药外敷疗法等。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首先,可根据西医理论,使患者在相应设备的辅助下进行关节牵拉、伸展等动作的练习,也可借助拐杖或矫形器进行关节的矫正。在关节基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以后,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进行中医方面的康复锻炼,包括打太极、练习气功、静心散步等。所有关节恢复锻炼必须循序渐进,要严格控制在患者的能力范围内,避免对患者关节造成进一步损害。

1.2.2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通常较长,治疗过程复杂,并且病情反复,长期容易导致患者抑郁、焦虑、烦躁、对生活失去希望等不良情绪的产生。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用西医心理学方面的方法缓解患者情绪。其中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心理疗法、操作行为疗法、音乐疗法以及催眠疗法等。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助护理,分散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效果。并使用准确、生动、灵活、亲切且合理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该疾病产生的原理、本质以及特点,并向其介绍治疗方法、康复疗程等。使患者能在乐于接受的基础上理性看待疾病,并提高其对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病症的认识。另外,根据中医辨证情志护理原理,给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患者授以战胜心理障碍的方法,帮助其完成自我认识、自我领悟,从而对自己的态度、情绪进行理性调整,以更好地配合治疗[4]。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使用两个观察指标,包括焦虑水平和关节症状体征指标。其中焦虑水平参照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判定,焦虑自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晨僵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长期慢性炎症,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免疫障碍,导致关节受免疫系统的攻击。该疾病可能造成的后果包括关节变形、关节痛楚、关节磨损、失去部分活动能力甚至残废等[5]。除此之外,类风湿关节炎将逐步对皮肤、心脏、血管、肌肉以及肺部等造成影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使用控制类风湿药物,该药物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有效阻止关节内免疫细胞扩散从而导致慢性发炎。若关节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可使用消炎药和镇痛药,缓解患者由于关节发炎带来的痛楚[6-8]。除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同样不可忽略。本研究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西医结合中医进行护理干预后,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丽琼,谢祖艺,陈丽,等.改良温和悬灸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痹症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22-24.

[2]谢双,陈莲花,况凤琴.骨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6):50-51.

[3]宋彦.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132-134.

[4]赵秀兰,杨辉.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护理结局量表条目池的初步筛选[J].护理研究,2014,28(4):1531-1532.

[5]陈思.LEEP刀联合干扰素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4(9):2118-2119.

[6]黄静,王桂林.类风湿关节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37-238.

[7]王秀静.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外敷治疗的效果及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0):2661-2662.

上一篇教师节对联

下一篇感恩节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