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蓝耕荒简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蓝耕荒简介范文1
关键词: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历史演进;特征思考
作者简介:杨成明(1989-),男,内蒙古阿拉善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张棉好(1970-),男,江西玉山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青年专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EJA10043),主持人:刘颖。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58(2015)04-0091-06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伟大智慧。作为典型农业大国的中国,辉煌的农业文明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文明孕育的主体――古代的劳动人民,借助农业职业教育这一载体,将古代农业科技不断转化为推动农业发展的生产力,促进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淀了深厚的古代农业文明。而这一重要载体,也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留下了独特的历史足迹。
一、中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中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丰富,形成体系化。不同历史朝代的国家重农业政策造就了不同的农业文明历史,也促使了农业职业教育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形成了不同的轨迹。
(一)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孕育时期――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作为人类文明起源的历史阶段,先后划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古代黄河周围有利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先民,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优越性催生的大河文明决定了原始先民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这也成为我国农业文明诞生的标志。“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成为该历史阶段原始先民生活特征的真实写照。伴随着第一次人类历史的分工,即:采集、渔猎和农业、畜牧业分离,以及神农氏对于农业发展的推动,促使了“刀耕火种”形式的原始农业与教育的出现,如《白虎通》卷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以耕・・・”。畜牧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的分离,使得原始社会中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显现出了分离的趋势,从而出现了巫等最早脱离于社会生产的知识分子。在此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有关采集、渔猎、农业种植以及火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示范模仿、口耳相传、原始神话艺术与文字绘画等形式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传承下来。由于分工水平的限制,原始社会并未出现现代意义的职业,也就未出现职业教育的踪影,但原始社会末期各个部落显贵“设官教民”以及成均之学、虞庠之学等原始学校的萌芽却为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萌芽孕育了良好的环境[1]。
(二)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萌芽时期――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经过商朝的进一步发展,在西周达到了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重农”之风的逐步显现,并在周代开创了我国古代劝课农桑制度。各国国君不仅亲耕“藉田”以劝天下,而且通过设置农官――畴官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地官司徒即管理农业生产,深通辨土认地之法并向后代传授。这也促使了自给自足、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等为特征的初始农业社会形态的形成[2]。
三代典型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的土地制度,这就决定了国家在农业生产技术与知识的生产、推广方面不可懈怠的责任。西周开创的“藉田礼”,成为了我国古代统治者劝课农桑的重要举措至清代始终未断。而自商代开始,便出现了私田与公田并存的局面,由此农业生产中的生产知识与生产技能的传授途径形成了分支,一方是国家设立农官进行普及,而另一方则是通过技能家传的形式来继承。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明确以及统治者的政治需求,逐渐出现了士、农、工、商等“四民分业”的开端,由于“宦学事师”与社会职业不可更改的社会制度,使得此阶段的农业职业教育除农官指导之外,更多是以生产技能与经验的家传来开展,生产经验与技能的父子相传为代表的艺徒制,标志着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萌芽[3]。
(三)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动荡时期的春秋战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突出成就,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启发意义。而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出现促使了生产力的变革,促进了大面积私田的出现,并成为小农经济形成的基础。由此小农经济成为各诸侯国的立国之基。诸侯争霸过程中各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无疑提升了农业的社会地位,也促使了我国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我国古代社会所提倡的“以农为本”的思想便应运而生了。正是这种“以农为本”思想的影响,促使了各诸侯国先后提出各种重农的政治思想和劝农措施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如《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战国著名的政治家李悝主张:“善为国者,使民无伤而农益勤”,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平籴法等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达到“使民适足,贾平则止”的效果,从而实现“民无伤而农益劝”。
春秋战国时期传承了西周的职官制度,职官在学习农业科学知识的同时,需将所学农识传授于世袭其职位的子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打破了夏商周时期“学术官守”的局面,使得一部分曾经从事劝农以及农业生产和拥有农业技术农官通过私学的形式开始向民间传授农业科学技术,而在此时期,农业技术父子兄弟家庭传承基本模式已确立[4]。“百家争鸣”的出现,不仅促使了我国许行为代表的农学派的产生,还孕育了许多优秀的农业文献著作,如《吕氏春秋》中《上农》等四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农本思想”的形成与巩固、重农措施的颁布、农业著作的产生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了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在此期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并为秦汉时期及以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特殊时期,统一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秦朝的建立延续了前朝劝课农桑的制度,重视农业生产。汉朝重农政策更加突出,《史记・孝文帝纪》记载:文帝下诏,“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郭沫若《中国史稿》中也提到:“文帝时,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对努力发展生产的地主给予奖励”。重农思想及措施推动和促进了该阶段注重农业技术和知识的传播,以此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汉朝针对当时“舍本农而趋商贾”的现象,一方面积极推行各种劝课农桑的惠农政策,甚至君主亲耕籍田以作表率;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农业从业者,减轻农业赋税,使得土地兼并之风兴起,尤其是在西汉政权建立之后,非身份地主(即:商人、手工业者等)不断增加,使得自耕农逐渐丧失土地而沦为农业依附民。在此背景下,两汉贯彻劝课农桑政策的同时颁布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促使了畜牧业等行业既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专业户出现,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5]。
秦汉时期作为我国劝农官员设置的开始,除大司农外,三老、力田等均作为督促、管理农民按时进行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人物;而专职劝农官员更是将是否善理农事作为奖惩的依据[6]。因而,调动了劝农官员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发明新的耕种方法、农业生产器具和推动农业专著的产生。农学家赵过发明并推行的代田法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技术推广程序的首创。《汉书・食货志》有云:“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天川。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意指:将一亩田地用农业器具开出三条沟,形成三条沟三条垄。第二年垄沟位置变换来进行耕种。秦汉在超越前朝手口相传教育方法时,注重思考和操作能力,理论传授与科学实验并重的教育方法体系,赵过代田法的发明与推行过程便是最好的说明。西汉农学家汜胜之在总结前朝农学文献的基础上编纂了农业专著――《汜胜之书》,成为当时我国职官性农业技术教育第一部教材,使得农业职业教育内容更系统化、专门化[7]。秦汉时期农业职业教育各方面的发展不仅成为封建社会农业制度的基础,并为后来农业职业教育奠定了体系和模式基础。
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社会动荡时期。尽管此时政权变化频繁,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要。各诸侯国纷纷采取各种劝农措施恢复农业发展,其中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均为较典型的制度,从而形成了世族地主(官僚或商人转化而成)与自耕小农、部曲(家兵或私兵)、佃户经济依附的社会现状。魏晋南北朝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多民族的交融,不断产生了新的思想和技术,此时期不仅农业生产工具种类增多(新增了畜力拉耙等工具),农作制和选种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
作为传统劝课农桑的典型――“耕藉礼”,成为各少数民族诸侯表达自我政治抱负的一个途径,在强化农本思想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与偏远地区农业的发展。而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一部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的问世,成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辉煌结晶。《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魏及之前的农业生产技术成就,涉及领域广泛,并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故贾思勰自称为“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也因此它被称之为“农业百科全书”。不仅是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记载,而且在大量实践科学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许多农业生产的规律,如耕种要顺应自然的变化,重视种子的品种和特性等[8]。与此同时,还介绍了有关家畜的饲养方面的知识,并第一次记述了马驴杂交培育骡的方法和有关技术原则。与此同时,在教育思想家的农业职业教育思想推动下,客观上也推动了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如傅玄在“人才九品论”中,首次将农、工、商各业者称之为人才。这不仅体现出我国农业在此时期的发展,也显现出了此时期通过不同形式来推动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经济技术的高度发达与国力的强盛,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发展史上都具有突出的位置。隋朝以“急农”、“榨农”来达到政治上所需要的迅速致富的目的,也成为了隋朝二世灭亡的根源。但隋朝在官学教育体制中创建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制度,为唐朝在教育制度和农田制度等方面的高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唐朝立国之初,吸取前朝教训,以“重农、息农、劝农”来代替“急农、榨农”制度,在促使唐朝农业恢复的同时,为创造发达的农业文明打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表现在,天子恢复了自东晋以来被废止达400年之久的“耕藉田”仪式,使之成为鼓励天下民众务农的有效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全国重农之风的形成。《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唐太宗通过此举,产生了“此礼久废,而今始行之,观者莫不骇跃”的成效。同时,唐朝首先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农业管理体制,中央有司农卿一人,少卿两人;地方道、州、县的副长官主要负责劝课农桑,如:撰写劝农文、编写劝农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唐朝的基层农业生产管理单位为里,设里正,而劝课农桑也同样是里正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唐律疏议・户婚》记载:“诸里正依令授人田,课农桑”。与此同时,通过设立专门的劝农使,来与地方官员共同进行农业生产的监督、管理。完备的农业管理体制,在促使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明与推广。但遗憾的是,此时的农业职业教育却未出现专门的学校作为载体来进行。
其次,在农田制度与农业生产技术、工具方面,唐政府积极实行并改革均田制,在首次颁布的著名的武德田令中规定:耕地可以满足给田定额的地方作为宽乡(人口规模、土地规模较大的乡村),反之则为狭乡。另一方面,唐朝很重视屯田工作,利用士兵或农民耕种荒废田地。帝王对农业的重视,推动了许多政治家重农思想的产生,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以及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出现,如曲辕犁的创制,灌溉工具筒车的发明等,著名的政治思想家陆蛰在《均节赋税恤百姓》中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农本思想;“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养人而不先足食,人固不养矣;足食而不先备灾,食固不足矣;为官而备者,人必不赡;为人而备者,官必不穷”的预防意识以及移民实边的思想。众多的政治思想家、农业科学家思想的汇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形成了唐朝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典籍”。如陆龟蒙的《耒耜经》是记述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具专著;陆羽的《茶经》是一部传播茶文化、茶叶科学知识、普及饮茶习俗、推动茶叶生产的杰出著作,指导了我国古代茶区的生产实践,成为我国农业史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9]。
在唐朝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处于我国封建王朝顶峰的宋代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前朝“以农为本”的思想。首先帝王通过多次颁布《劝农诏》来强调农业和粮食的重要性,而且在宋朝出现了劝农文以及劝农碑刻来教化民众,督促农业,推广技术。其次,在农业管理体制方面,较唐代相比更为完善,将劝农使由中央属员改为由地方属员,并且为正式职务,按其等级,可分为路、州、县三级;按其职务体制,可分为监察和行政两个层面;按其官员所属,可分为地方官员、转运使、提刑使三个系统;除了这些正式带有劝农职衔的职务外,还设有专门的劝农使。与此同时,宋代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在全国实施农师制。农师是从民间熟识农事的人中间推选的,调查各家种子、耕牛和劳力的情况,督责农户开荒种莳,充分体现出宋元时期劝课农桑教育活动的日益制度化,同时也促使了农业教育理论的创新。《陈昱┦椤肥撬未农业著作的一大代表,提出了“地力常新壮”的著名论断;而北宋胡瑗的分斋教学将民、兵、农等实用学科纳入正规学校之中,是我国自原始社会以来首次将农学教育纳入到正规学校之中的典范,对于农业职业教育来说意义重大[10]。
承接了唐宋科学技术与教育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出许多卓越成就的元朝,虽然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仅有百年之久,但其在文化教育等方面却极具特色。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其农业政策的演变上,起初重牧而轻农,致使北方农业生产凋敝。窝阔台时期,在中书令耶律楚材的积极策划下,实行职业户计制度,将百姓编籍定户为“良民”,使之进行农业生产。元朝实现了“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的空前统一,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作为统治者,也通过颁布农书,奖励农桑,设置劝农官,以“科普读物”推广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等劝课农桑的政策来促进农业生产[11]。作为我国教育史上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典范的社学,是将农桑与教化融为一体,利用农闲时间召集农民子弟进行教化。社长具有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既负责传授种植技艺,播储粮备荒,又负责管理治安以及奖勤罚惰。社学不仅为元朝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甚至为明清时期社学的发展产生客观上的影响[12]。而丰富的农业著作,如《农桑辑要》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官颁农书,强调农民要掌握科学实用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以及《王农书》等都是元朝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
(六)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明清时期
明朝是典型的以小农经济立国的朝代并达到顶峰。一方面较前朝相比,明朝统治者贯彻“以农为本”思想以及“安民”和“宽民”政策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积极赈灾扭转了当时农民的生存状况,如《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凡为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另一方面,明朝自由租佃的政策也无疑增加了农民的自由化程度,为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明清时期的农书总量超过了明之前中国农书的总量,《农政全书》便是明朝时期农学著作的一个典范,被誉为“杂采百家,兼出独见”;与此同时,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中重要的职业教育理论著作,全面反映了明代及之前历朝历代的农业技术成就,并对农业技术教育产生了深厚影响[13]。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在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面同样表现出了独具的特点。清朝的农业在帝王的极其重视下,通过“耕藉礼”,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以及劝农官员的设置促使了农业的发达。尤其是在乾隆时期所编撰的《授时通考》,不仅涵盖了古代经、史、子、集中有关农业的记载427种,汇集了古人的农业著述,并配有直观的插图512幅。而永佃制的实行在缓解清朝人地矛盾的同时,使得佃农获得更大主动权并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清代,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增多,北京郊区的农民采用“火室”等设备进行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成为我国现代温室农业的缩影。苏南地区的粮―畜―鱼―果―菜的综合经营,更是开创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先河[14]。由于明清时期对外交流的影响,使得玉米、番薯等异域农作物被引进,这在丰富我国农业生产品种的同时,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率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思考
纵观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史,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发展顶峰时期的唐宋,作为传统农业大国都始终能注重农业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都积极地通过各种劝农措施提升农业地位,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这也使得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在历史演进中呈现出明显特征。
(一)古代农业职业教育行为发生的强制性
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强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通过积极发展农业来提升国家收入、增强国家实力。因此,在巩固政治统治,加强社会控制的政治动机驱动下,统治者通过政治权力来总结前朝以及来自民间的农业生产经验、先进农业技术,并予以推广,以此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便呈现出了强制性的特征[15]。如北宋时期劝农使的设置,标志着劝农成为正式职务。劝农使主要负责督促、劝勉和检查农业,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教化民众等,并以此作为劝农使政绩考核的依据。这便是我国古代政府推行农业职业教育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四民分业而居”的思想逐步形成,并且规定四民之间社会职业种类不可更换,由此而导致农民的后代只能通过子承父业、生产经验与技能的家传来促使自身的发展。而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早期职业教育形式更多的是由于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制度规定而发生的,并非从业者自愿的选择,这便体现出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强制性。
(二)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实用性
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是促使古代农业社会繁荣的重要原因。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内容几乎覆盖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各方面的内容,而且大部分农业职业教育内容的形成是基于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的背景下而形成的。因此,农业职业教育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实用性凸显。如《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分别介绍了土壤改造、耕作技术、栽培技术,以及《管子・度地》当中详细介绍了治理水系和引水灌溉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第一次把植物分为草、木两大类,木类中典型的有桃李类、松柏类等,这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植物的研究与观察达到了一定水平;《齐民要术》被誉为古代社会的“农业百科全书”,它突破了淡出对于农业技术的研究与记载,在家畜饲养等方面提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的喂养原则,并第一次记述了马驴杂交培育骡的技术方法。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农业典籍,也成为了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内容选择的蓝本。
(三)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方法的多元性
我国古代的统治者对于发展农业的重视,使得农业职业教育的实施方法呈现出了多元性特征:第一,问答教育。即学习者与教授者或传承者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进行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如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的编写过程中,便是通过访问有经验的农民,来获取相关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继而通过整理、记录在册,以此来促使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承;第二,示范教育。该种方法往往是在新的农业品种和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通过向农民示范其技术操作及生产效果,从而促使农民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认可,以此来向农民传授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如赵过在推广代田法时,先是在实验田通过示范,继而对比新法和旧法在产量方面的差异,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可,以此来进行新方法的推广;第三,图像教育。即通过将农业生产的过程和技术分解形成分解图并配以说明而形成的教育方法,如明清之际,安徽人方观承编著的《木棉图说》,该书包含有16幅图画并配有解说,以此形式来系统介绍了从种棉到织布的全过程,并总结了每一生产过程的实践经验[16];第四,歌诀和农谚教育。歌诀和农谚作为农民日常生产过程中,通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来概括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往往也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为常见和最为实用的一种教育方法。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谚也不断的丰富和增加,被誉为农业教育的“百科全书”,如《沈氏农书》中记载:“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等都是通过易懂易记的话语来反映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除此之外,还有《立春歌诀》、《获稻歌》等以诗歌的形式来传承农业常识[17]。
(四)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创造性是农业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媒介。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形式包括了政府主导下的惠农政策的颁布,劝农活动的推动,以及通过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专职官员,并开设相关组织来进行农业职业教育。如元朝社学的建立,开创了我国农业技术教育的先例,为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艺徒制。一方面,包括学徒通过拜师学艺的形式,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制作与维修技术等来培养学徒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本领。如元朝被誉为“棉神”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通过自身对于黎族纺织技术的学习,后经逐步改革和创新,在向人们予以推广和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以及崖州被等制造方法,可谓是学徒制传授职业教育的典范。另一方面,包括了农民自发的农业技术与经验的推广,该种方法尤其是在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中较为明显,即人们在农业生产与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种植经验、工具制作技术等,在实际生产活动中通过口耳相传的面授形式来开展,从而促进了优秀的技术和经验得到传播与传承;私学的推广。私学作为独立于官学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推动农业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战国中期的许行,作为我国农学派的创始人,通过私学来传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和技术;最后便是通过农业著作来向广大农民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我国历朝历代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逐步形成丰富的农业著作,这为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途径,如唐朝《兆人本业记》便作为唐代传播农业知识与技术的重要著作来促使唐代农业的发展。
(五)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农民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教育,促使农民形成因地制宜,农业生产符合自认规律发展的意识。如《管子・八观》中记载“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以此来警示时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树立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古人先进的农业生态意识的树立,以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换茬轮作、用地养地等生态技术措施来促使农业生产的发展,至今对我们建立现代农业仍具有借鉴意义[18]。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2.
[2][5][8][9]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1,111,148,188.
[3][6][10][14]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3-14,56-57,92-94,112-113.
[4][16]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5,13.
[7]王浩.试论秦汉时期的农业职业教育及其现代意义[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3):12.
[11]穆岚.北魏与元朝教育制度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99-100.
[12]施克灿.中国古代社学教化职能初探[J].教育学报,2010(1):105-107.
[13]张廷玉.明史[M].上海:中华书局,1974.
[15]徐东,张继华.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教论坛,200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