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道之行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道之行也范文1

关键词:儒家:孝道

“孝道”是孔子及儒家的重要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孝道”的影响,华夏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抚幼养老的优良品德。中国古代的宗法家族社会,人际关系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情关系以及等级制度上。恰巧,儒家“以孝治天下”的“亲亲”“尊尊”将亲情、等级巧妙融合,被历代统治者采纳,“孝道”传承至今依然指导当代人的生活,可见“孝道”无论对古代社会还是现代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孝道的发展

1.儒家孝道起源于孔子

孔子生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传统宗教瓦解。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思想,即爱亲(父母)、爱人(其他人)、爱物。重建人们的信仰。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孔子认为父母的年纪做孩子的不能不知道,知道父母高寿感到高兴,同时害怕父母日渐衰老。孝亲之道从小事做起,发自内心。孔子的孝道归其根本是:一、不要违背礼仪;二、一定要尊敬父母;三、态度要好,脸色温和;四、子女保持身体健康不让父母惦记。

2.儒家孝道发展于孟子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对孝道的行为规范做了更细致的说明。例如:孟子认为世人尊敬父母必须发自内心,“孝子之至,莫过于尊亲”――《孟子.离娄下》;孝顺也表现在为家族传宗接代“不小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下》。同时孟子将孝道上升到社会层面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儒家孝道践行于曾参

曾子是儒家孝道的忠实实践者。曾子日:“忠者,其孝自之本与。“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大戴礼记・曾子立孝》人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另一方面是希望晚年的时候自己的子女向自己照顾父母一样照顾自己。

4.儒家孝道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孝道的核心是:善事其父母。在宗族制度下引申为“以孝治天下”。我国古代社会是家天下适合“尊尊”“亲亲”的儒家孝道思想发展,天子是天下子民的父母,从某种程度上孝治天下减少了社会很多矛盾,并且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利器。

二、儒家孝道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儒家孝道思想深深植入华夏儿女心中,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孝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社会矛盾凸显,养老问题的解决事在必行。孝道的发扬传承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解决办法,孝道对当代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其一,其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其二,有助于子女培养;最后,有助于社会秩序稳定。儒家孝道满足人们对精神的信仰,其围绕:发自内心、回报父母、尊敬父母,以礼相待。正是千百年文化传承下来的精髓,大到适用于当今社会小到每个家庭。

三、弘扬孝道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孝道是我国的传统优秀美德,弘扬孝道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精神追求的的现实途径。孝道精神早已经不单单是个人情感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同志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传承孝道精神要通过学校的正确的教育引导、媒体正确的舆论宣传、社会孝文化熏陶,形成孝道风尚。孝道精神践行于每个家庭,蔓延于整个社会。将会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伟大梦想。

其次,完善相关立法,让法律为孝道保驾护航。老龄化加剧养老成为社会问题,但是由于发展经济对外来文化过度吸收国人一度丢失了孝顺的的良好品德,为了是社会长治久安国家积极颁布法律为孝道撑起一片天。

最后,作为公民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将孝道发扬传承下去,支持国家立法。让我们的社会早日变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张践,[J],2000年,第3期.

[2]期刊论文:金小燕,[J],文化建设研究,2014年,第76-82页.

大道之行也范文2

[关键词]气质类型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一、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

气质(Temperament) 在《辞海》里释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气质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变化的快慢、稳定性、均衡程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例如,感知和思维的快慢、情绪和意志的强弱、注意保持时间的长短和转移的难易、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露还是倾向于内心体验等。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 、“禀性”、“性情”等意思相近。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相当稳定的,即所谓的“秉性难移”,当然气质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稳定和可塑的两面。根据苏联巴普洛夫气质理论和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气质与职业类型选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有所不同。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一般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胆汁质 又称不可抑制型,属于战斗类型[2],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力,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克服在达到既定目标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但是,一旦精力消耗殆尽,往往对自己的努力失去信心。这种气质类型的人精力旺盛,反应敏捷,乐观大方,但性急、暴躁而缺少耐性,热情忽高忽低。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三国》中的张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都是典型胆汁质,有报道认为姚明也属于胆汁质。这种人适合于做刺激性大而富于挑战的工作,如导游、节目主持人、推销员、演员、模特等。胆汁质的人不适合做整天坐在办公室或不走动的工作。

多血质 的人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对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工作受挫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时,热情就会锐减。这类人群适应能力强,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反应迅速而灵活;办事效率高,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代表人物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宝玉,《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多血质人的职业选择较广泛,如新闻工作、管理人员、律师、公关与人事工作、服务人员、咨询员等。多血质的人不适合做细致单调、环境过于安静的工作。

粘液质 又称安静型,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能够严格遵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粘液质的人是最佳的合作者,也是最容易得到上司认同的下属。这种人踏实、稳重,兴趣持久专注,善于忍耐,但粘液质人有些惰性,不够灵活,而且不善于转移注意力。通常,他们很难作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却是不可缺少的贡献者,适合从事一些固定性强,但需付出细心谨慎的工作,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西游记》中的沙僧,《三国》中的诸葛亮。这种类型的人适合做管理人员、文秘、会计、收银员、播音员等。粘液质的人不适合做富于变化和挑战性大的工作。

抑郁质 又称易抑制型,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能够与别人很好地相处,胜任别人的委托,能够克服困难,但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情势紧张、恐惧。这种人感情细腻,做事小心谨慎,善于察觉到别人观察不到的微小细节。但抑郁质的人适应能力较差,易于疲劳,行动迟缓、羞涩、孤僻且显得不大合群。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西游记》中的唐三藏,《三国》中的司马懿。这种类型的人更适合做要求细致的工作,如文字处理、排版、检验员、登录员、化验员、艺术工作者、刺绣工作者、保管员、机要秘书、化验员、排版员、保育员等。抑郁质的人不适合做需与各色人物打交道、变化多端、大量消耗体力和脑力的工作。

四种气质在工作中各有利弊,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适当扬长避短。气质虽然分为四种,生活中既有单一气质类型的人,也有人是两种或好几种气质的混合,只是在这几种气质中,更倾向于其中的一种类型,在选择职业上,大学生要考虑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来选择。

二、气质类型测试统计

根据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心理测试在就业指导中的应用”的设计要求,2010年9月课题组组织对农牧学院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共80人进行气质类型测试,收到有效量表77份,占96.3%。

据调查,单一类气质类型学生占59.70%,混合型气质类型学生占40.30%(见图一)。

在单一类气质类型中,多血质占41.60%(多血质气质类型中,典型多血质气质占13.00%,一般多血质气质占24.70%,略倾向多血质气质占3.90%),具有这类气质类型的90后的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稳定性不足,聪明、热情,但缺乏常性和毅力,为人圆滑,但办事不够周到

细致;粘液质气质类型占16.90%(见图二),此类气质类型大学生沉稳、细致,能做好安排的

工作,但缺乏创新精神;胆汁质学生豪爽、热情、有一定的霸气,易冲动,这类气质的学生占1.30%;抑郁气质类型的学生往往心理上脆弱、封闭,细心、容忍,不善于交际,需要关心和呵护,此次调查因为样本数较小,样本中没有。

在混合型气质类型中,典型多血质兼胆汁质占1.30%,一般多血质兼胆汁质占6.50%,一般多血质兼粘液质占9.09%,略倾向胆汁质、多血质占3.90%,略倾向多血质、粘液质占3.90%,略倾向粘液质、抑郁质混合占3.90%等,混合型气质类型同时兼具两种及以上气质类型特征。在混合气质类型中,兼有抑郁气质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如一般多血质兼抑郁质占1.30%,一般粘液质兼抑郁质占1.30%,略倾向粘液质、抑郁质混合占2.60%。

典型气质类型、一般气质类型和略倾向气质类型分别占16.88%、59.74%和23.38%,符合正态分布型(见图三)。需要指出的是:气质无所谓好坏、善恶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同学们表示气质类型测试结论基本上符合他们各自的情况。

三、气质类型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巴普洛夫气质理论,结合其他学者对各类气质类型适宜的职业描述,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特征的职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应根据自己气质类型,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和决策类型等,理智分析并抉择自己适宜的职业发展方向,根据职业特点和要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规划做好知识积累、技能培训、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等,并适时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既要做好中长期职业规划,又要重视做好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和社会生活规划,并切实做好学年、学期、月等短期规划,并做好周安排,落实到日行动上来。

四、气质类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不仅是指大学生毕业时的谋职指导了,已经开始向“专业化”和“全程化”之路,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在平时进行就业指导以及大学生教育时,“因材施教”变得很重要,要尊重大学生气质个性等心理特征,了解其兴趣和能力。

面对大学生不同的气质,我们既要认识到气质特征上的阳光面,也要包容他们的不足面。比如对胆汁质的学生,面对他们性格的急躁和鲁莽,以及偶尔的脾气,不能动不动呵斥批评他们,或者把他们定为不听话的后进学生,因为这是他们的性格使然;多血质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热情有余,而恒心不足,不适宜做过细的、单调机械的工作,做事情有时候会有头无尾,自制能力也不会太好,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们;粘液质的学生或许会表现出对工作不够热情、灵活,办事迟缓,有惰性,且墨守成规,但这是他们的正常状态;抑郁质的学生内向,敏感、脆弱,焦虑,有时候会神经质,需要我们更多的体谅、关心和呵护。许多学生属于混合气质,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质类型特征。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无论属于什么气质类型,需要教育者正确对待,耐心教育,多鼓励和褒奖,适当提醒和引导,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发挥自身的优势,改进自己的弱点,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大学生要正确对待气质特性,接纳自己,尊重别人,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调适心理,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职业活动对人的心理动力特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气质对职业活动的影响,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气质影响职业活动进行的性质,二是气质影响职业活动的特征,三是气质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自己的气质类型与特性,使气质特点符合职业活动的要求,对从事职业活动及将来的发展更为有利。大学生都会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气质特征,平时要根据职业要求锻炼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在引导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要充分考虑其气质类型特征所指向的职业岗位,这样才能提高其应聘成功率,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大学生在进行求职就业时要做到“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大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决策类型等,从而决定自己可能适宜的职业方向;“知彼”,就是要了解经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及趋势,了解职业、工种和岗位的要求等。拥有典型气质特征的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比较确定,混合气质的学生职业选择面相对宽些。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求职就业时从容选择,获得较好的职业。

大学生走向社会后,随着每个人不断成长,自身兴趣特点和气质性格可能会随着眼界的扩展和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而有所变化,更多的可能会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职业结构的变化,需要适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修订甚至变更。

气质类型测试对于了解大学生的内在特征倾向,选择未来职业方向,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理论最终要付诸实践,才能够发挥其现实作用,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气质类型、个性特征等心理测试和其他水平测试(如兴趣、职业能力测试等),提高从业人员的测试分析水平,确保就业指导经费按比例到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服务,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素质、有能力的创新性专业人才,最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乐业率。

参考文献:

[1] lzv5a .气质 [EB/OL].(2011-05-12)[2010-05-10] .

[3] 詹全友.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中国商界.2008(8)235.

大道之行也范文3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形成良好的生活适应性的辅助过程。个别辅导与咨询的过程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单向或双向沟通的过程,而团体辅导是团体内所有成员多向沟通与交流的过程,辅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每一个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每个成员不仅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且也可以帮助其他成员。

目前,团体辅导在大学生适应教育、心理治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将团体辅导应用于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当前高校师资现状和就业环境下拓展就业服务模式的有益尝试。

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1.提高择业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往往存在一定问题,如择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过程中只想到“我”在择业,而没有想到职业同时也在选择“我”。团体辅导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方位认识,理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大学生在信任、理解、关怀的团体气氛里交流和分享,以真诚态度来表达对他人的感受,能使个体获得来自其他成员的多方面的社会反馈,促成大学生的全面自我认识。

2.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择业观。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其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目前,部分大学生求“稳”心重,在择业时对公务员、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一味追求“稳定性职业锚”,而不愿选择有风险、有挑战的职业,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团体辅导可以帮助成员在探索职业兴趣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理想。它能帮助个体澄清自己的职业兴趣,可以让各成员更加深入思考和关注自己的真实需要,将表层的职业兴趣与深层的职业锚结合起来,更准确地帮助成员进行职业定位,真正确立其职业理想。

3.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改善消极的情绪体验。由于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出现了焦虑、抑郁、愤懑等负面情绪。团体辅导通过创设一个自由、安全、温暖、真诚的氛围,让成员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分享就业感受,宣泄内心压抑已久的消极情绪,使心理压力得到很好的释放。

4.团体辅导的效果好且容易巩固。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模式的再现。在充满信任的良好团体气氛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团体中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团体辅导的效果较好且容易巩固。

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论依据

1.团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动力学是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于1939年提出的。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气氛对个体的影响较大。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团体辅导为成员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团体中充满理解、关爱和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方法探讨

1.将个性化就业指导纳入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这种团体辅导形式的主要优点有:将对职业生涯有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团体辅导的开展,保证团体积极的效果;课程与学分挂钩,增大了受众面。这种团体辅导形式主要的缺点有:加大了职业生涯辅导教师的压力,容易造成师资紧张;课程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上一堂课,会对团体辅导目标的设定造成困扰。

2.将个性化就业指导纳入班级主题教育。将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纳入班级主题教育,对班主任进行团体辅导培训,根据大一到大四不同的职业心理特点开展主题为认识职业生涯、探索自我、了解职业环境、人职匹配的团体辅导。这种形式的主要优点有:可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扩大心理辅导受众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增强学生心理支持。一是能更好地安排团体辅导时间;二是人员更固定,有助于提高安全感;三是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力量,使其成为团体辅导活动的得力助手和行为榜样;四是很好地保证了团体辅导的连续性。班级氛围和同学关系的改善,可以直接改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使之面对成长困惑时有外在的“缓冲带”和“支持系统”。这种团体辅导形式的主要缺点有:一是班主任对团体辅导的理论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团体辅导的效果较难保证;二是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形成一个素质过硬的团体辅导团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教学资源;三是团体辅导内容可能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部分内容重复,二者的衔接点不好掌握,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一课多上,进而产生厌烦情绪。

3.以宿舍为单位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以宿舍为单位应用团体辅导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主要针对毕业生择业观及就业情绪困扰而开展。这种团体辅导形式的主要优点有:一是同一宿舍中的人彼此熟悉,有较强的安全感,有共同的困惑,在辅导过程中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辅导后回到宿舍彼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有利于辅导效果的巩固;二是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人数较少,保证了每个人的发言机会,能够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情绪表达更充分,保证了团体辅导的效果;三是观察者更容易发现成员中是否有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同学,能进一步做追踪辅导;四是可以更好地开展案例辅导,如模拟面试、职业角色扮演等情境性辅导,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深刻,是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形式。

笔者在个性化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以宿舍为单位应用团体辅导后得到了学生较好的评价,他们反馈说:“在专业测试的基础上老师一对一地引导我们分析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学会去思考如何择业,这远远比老师在讲台上讲理论有意思得多,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参与者,我们不得不思考、体会和感悟很多。”笔者建议开展此种形式的团体辅导最好将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对团体中存在个别困惑的成员聚焦的时间不能太久,可以再另外安排时间,重温活动内容,深度解析个别同学的问题。

团体辅导在就业指导过程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1.由心理专业教师统一设定团体辅导方案,并对引导者进行培训。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如果引导者组织经验不丰富,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辅导技术运用不够娴熟,则不能有效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度低,会使团体辅导流于形式。这就要求必须完善团体辅导实施方案,加强团体辅导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和应用研究,根据每一个团体的不同特质设定团体辅导目标及方案,并模拟辅导以明确操作流程。

2. 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不断发展强化团体指导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团体辅导对组织者和指导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发挥及结果的实现。只有不断地强化、提高团体指导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团体辅导发挥真正的作用。

大道之行也范文4

关键词:水稻种植大户;低碳农业技术;行为影响

水稻种植大户使用低碳农业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植水稻人员的知识水平、当前的设备技术以及种植水稻的规模[1]。因此,要加大提升水稻种植农户的文化水平与扩大水稻种植规模,促使水稻种植大户能够更好地在水稻种植中应用低碳农业技术。

1当前农业种植生产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自然资源却十分匮乏,而发展低碳农业顺应了时展的变化。低碳农业是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主要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化肥量、农药量等。在当今的农业发展变化中,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污染小、能源消耗量低以及排放量少[2]。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低碳农业是其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农业是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头,排放的数量可以占据全世界人为排放数量的13.5%左右,分析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出,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占据总体排放量的17.0%,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氧化亚氮占据全国总含量的50.0%左右,而甲烷占据90.0%左右,其主要源头是动物养殖与水稻的栽培。参照制定的相关标准,发展低碳农业可以促使农业得到更加有序的发展,也可以缓解地球变暖的状况。水稻种植大户把低碳农业技术应用在水稻种植中,可以促使农业温室气体得到有效的降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2对水稻种植大户运用低碳农业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的全面探究

2.1农户的生产特征

首先是站在农户生产的角度上,水稻种植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譬如水稻的种植面积、种植土地及水稻种植户的家庭经济状况[2]。农户生产技术对水稻的种植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水稻种植所占用的面积与种植大户投入的资金成本有直接的关系。水稻耕种的面积越小,农户投入的资金也就越小,以此导致农户对新技术的学习越来越重视。水稻种植的规模越小,会限制现代农业技术的具体应用。只有在农户种植水稻的占地超出一定的标准后,才可以进行规模成本控制。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水稻种植户进行科技投资的主要因素。

2.2农户的主要特征

针对农户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农户自身的文化程度和农户自身性质等方面。理论上,户主自身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技术应用行为也会越好,这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如果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很高,其自身的技术学习能力就比较强,会更加全面地掌握和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而新技术自身的应用也会更高。从农户自身的性质出发,可以将稻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的稻农,另外一部分是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相比于普通稻农,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如果农户外出务农,可以拓宽自身的眼界,有效增强农户的认识能力和接受程度,农户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其收入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新技术的投资,可以积累更多的资金,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2.3政府政策环境

针对低碳农业技术,在正外部性和农户应用新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对低碳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来自政府的政策进行有效的扶持,这种扶持不仅包括资金方面,也包括制度方面的扶持。

3水稻种植大户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政策建议

3.1加强农民职业培训

农村教育要以农民职业培训为主,使水稻种植户的教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农业新技术的采纳率和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将农业资源的投入不断减少,使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在农村教育中,对于高中和职业教育,需要加入免费义务教育中,可以进行短期培训和科技讲座等,通过正确的示范来有效推广各种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为农户提供更好的平台,使农户的生产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3]。

3.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将农业的经营方式进行有效的转化,促进水稻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农户的家庭经营当中加入各种生产要素,促进农村对土地进行流转,使土地资源可以实现优化配置。鼓励农户通过联合和合作等方式,建立具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利用能人带动的主要方式,将市场机制等各种因素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土地流转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所形成的农业经营体制要做到多元化、多层次,使水稻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得到有效的提高[4]。

3.3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

构建出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加大农业推广体系中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宣传农业生产信息,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低碳转型的实际过程中,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总之,对水稻种植大户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行为探究进行全面的论述,并针对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启成.江西省稻农应用水稻农业技术的行为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2]钟菁.种稻大户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3]高雪萍.水稻种植大户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行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4):113-116.

大道之行也范文5

摘要:当前就业问题是大学生面临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要求广大高校构建新型就业指导模式,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指导队伍,建立“校-院(系)-班”三级就业指导机构,采用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26-02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很大程度地决定了他今后的生活方式、个人前途以及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因此就业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首要因素。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1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高达758万人,2012―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呈上升趋势,且上升率逐年递增,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就业问题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难题。在如今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使大学生尽快解决就业难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就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树立端正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专业知识和能力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指导模式和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指导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许多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但是,就业指导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知识结构上,专业水准都跟不上毕业生快速增长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专业素质不均衡的现象。师资力量很匮乏,不但从业人员数量低,而且基本上属于兼职指导老师或者是各专业原有的辅导员。

(二)就业指导对象范围狭窄,周期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毕业就业指导工作都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的,其规模和力度都较低,几乎是到了大四阶段才给学生们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同时进行指导的日程周期较混乱,工作性质缺乏连续性。

(三)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要求学生在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择业方向等多方面都要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基本停留在信息、技巧培训、政策宣讲、协议办理等工作层面上,实习就业管理工作部门在很多高校中虚有其表。

三、在新形势下构建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

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外国已经有较成功案例,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以高校为主导,以市场需求来调节的就业机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就业指导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业指导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

1.提升国家“软实力”,重点发展教育科技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容量。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提出:“当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然而,这条被西方国家奉为经典的奥肯定律却不适合当今的中国。中国经济在显著增长时却也迎来了失业人数的大量增长。这表明中国的经济依然处于工业增长的时期,即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人工劳动,所以不需要以前那么多劳动力。尤其是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重偏低,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水平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毕业生的就业。

因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层次各类别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教育、科技等适合第三产业需要的人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根本途径。例如,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正引发全球新一“汉语热”。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始举办对外汉语师资培训班,所培养的学生,已分赴各大洲各国家从事汉语教学;另外,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影响,网络时代到来了,而大多数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培养质量、师资、科研能力、项目合作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毕业生就业也十分单一和落后。而华东师范大学却走出了一条新路,该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系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和普陀区区政府联合成立了现代物流研究所,和广电集团中央研究院、上海市集成电路研究开发中心等联合成立了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图像分析与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为更好地融入中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做了各种尝试。

2.加大“三支一扶”和西部开发的力度,吸引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地区与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生在就业时要考虑如家庭户籍、经济、未来规划等综合因素大多愿意到东南部和大城市就业,而西南部及偏远和农村地区却少有人问津。不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

3.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指导的全程立体服务体系。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他认为:“不同人群获得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进入劳动力市场渠道的差别,导致不同人群在就业部门、职位以及收入模式上的明显差异。”可见信息和渠道对高校就业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手机等现代化通讯技术,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专题数据库,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教育行业的就业相关文件和政策,及时传播教育院校的招聘信息和社会各种教育机构的需求。

4.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即当“教授”又“教练”。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化的就业队伍建设,教育部明确强调“各高校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放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之中的重要位置上”,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一般都具备辅导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具有专业的职业咨询师资格和较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5.学生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念。首先,毕业生应进行科学准确的自我定位与自我认识,取长补短,对自我职业生涯进行有意识的规划,并在大学期间不断提高自己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二,培养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到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去锻炼发展;转变“我最向往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的幼稚观念,去找“最适合我的工作”,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并不断进行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完善自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身工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第三,在就业之前,毕业生应做好全面准备,全面掌握求职技巧与方法,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第四,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途径,现在不少高校一些大学生通过进行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如国家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并对自主创业的尤其是教育科技方面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为其就业开辟多种渠道。

四、结论

大学生就业是一件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学生和社会多方面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应该继续升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调控、高校主导、学生自主”的“三位一体”的“大社会”就业指导新模式,使大学生生的就业难问题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孙秀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和实践模式之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125-127.

[2]代花,陈世庆.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83-86.

[3]赵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与对策[J].中州学刊,2006,(2):109-110.

大道之行也范文6

1.1职业认知模糊不清

2012年6月,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抽取了150余名学生,对他们的兴趣、专业与职业认识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对自己、专业、职业认识相当有限,回答对自己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总数的81.6%,有87%的学生回答对自己的专业优势不了解,有90%的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后一般从事什么工作不清楚。

1.2职业发展路径认识有限

有98%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综合素质以便将来顺利择业,但是有87%的学生对自己如何选择职业没有详细规划,由此可见,高职生由于对自我、专业、社会需求认识程度的不足,使得他们在大学阶段没有很好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2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2.1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基本思想

职业生涯理论家霍兰德认为: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

2.2事务型职业人的共同特点

事务型是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谨慎保守、忠诚、尽职尽责,忠实可靠、自我控制能力强,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不喜欢冒险和竞争、缺乏创造性、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2.3分析事务型学生常模,了解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50余名高职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评,筛选出40人作为事务型的研究对象,形成了事务型学生常模,全面分析事务型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下一步研究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事务型学生对技术提升的期望、价值实现的期望值一般,缺乏追求的主动性。不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作为个人主要的行为动机。地位差异不会太多影响个人行为。对他人的控制与支配欲望不甚强烈。不将思考、行为的独立性作为主要的行为动机。对行为中新性、冒险性的追求强度一般。对个人环境、地位的稳定有一定程度的追求,但并不因安全因素而对工作过程有较大影响。

3根据事务型学生常模,制定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

《传统或事务型职业倾向就业指导专题教育方案》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测评结果,面向传统或事务型职业倾向学生所开展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通过认知—测评—提升—规划“四段式”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素质结构、职业兴趣与态度,提升职业素养,做出与之相适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规划。

4执行专题教育方案前后的比较

为了验证专题教育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首先对40名事务型学生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发现有18名学生有轻微提升,有10名提高程度显著。以下是对A同学指导前后的分析,这也可以用来验证教育方案的可行性与效果。

4.1事业驱动力变化比较

学生融入到团队中的能力有所提高,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更关注在团队中的角色。办事的方式方法,抵抗来自于他人、环境干扰的能力有所加强。对于一般性技术掌握能力有所提高,只适合掌握一般性技术。

4.2感知偏好变化比较

学生具有渴望获得成功的成就动机,非常渴望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得到认同。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贯彻事务的能力有所提高。在适应快速、活动量高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有所提高。该生在做事情之前比较有计划性,做事情更加系统、有条理,能够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4.3职业倾向变化比较

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的培训,该生的事务型职业倾向得到了明显加强。该生拥有的职业人格特征说明其在此职业中拥有优势,比较容易成功和获得满意感。

5结论

上一篇嵇康打铁

下一篇虎年春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