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语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语能力

口语能力范文1

当今社会,随着人才就业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合作的日趋频繁,口头表达在就业中的作用愈加显得重要。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考察。然而长久以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课文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虽然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开始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增加了说话能力的训练,但实际上由于口语表达能力考核尚未落实,不少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职校生生源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下降,很大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且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心理,在课堂提问中或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或干脆三缄其口,在课堂外看似“高谈阔论”,但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碍于表面,有的强词夺理,有的甚至口头禅不断,粗话连篇。如果不重视职校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那么当他们两到三年后走上社会时,纵有精湛的技能,也会因为不懂得恰当的交流,使自我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需求。

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知识面、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要培养职校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既要抓全面学习,还得抓基础训练。

1.以课本为纲,拓宽学生知识面。语文课本是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但一个人如果仅具有课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一个人讲话中要做到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精彩的话语信手拈来,就离不开平时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人唠唠叨叨,一天到晚看似说个不停,实则毫无意义,或鹦鹉学舌,或东拉西扯,没有中心,没有内涵。任何一个人,良好的口才首先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直接积累生动的“活”知识,做一个“肚中有货”的人。

2.疏导诱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有时也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知道职校学生很大一部分由于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从小已经听惯了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慢慢地就有了一种“你说我不说,你问我不答,你说怎样就怎样”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从激励学生的说话动因做起,引导他们走出“失败的阳影”,克服自卑心理,逐步使学生树立一种“其实我也行”的自信心。

3.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说话能力。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在提供大量口语素材的基础上,还从理论上进行了指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中心,通过典型示范和示例评析,指导学生在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中,逐步掌握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

三、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做法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1.聊天。针对有些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老师可安排一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意识地接近他们,在平时多交流生活、学习、家庭、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在没有任何思想压力的情况下使学生敞开心怀,直抒胸膛,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真诚吐露心迹。

2.畅想。以某一事物(或符号、谚语、名言等)为起点,要求学生进行联想。联想的事物互有联系,互成链,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使学生觉得有话好说。

3.复述。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根据原文的主要情况,开展合理想象,也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请学生上台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和有关要点。

4.概括。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幅较长的文章,学习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重点和主要内容,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也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情节较强的文章,要求他们书面进行缩写,再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

5.演讲。演讲是一种比较重要和常用的口才训练方法。演讲的要求可以逐步提高,分为带稿演讲,脱稿演讲,即兴演讲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演讲活动可以安排在早读和课前三分种进行。

6.话题讨论。学生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后,往往对热点的或有争议性的事件、现象有发表见解的欲望。

7.辩论。在口语表达的诸多形式中,辩论是口才中的精华。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驳能力,也可以先做一些一对一简单的问答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8.情境对话。职校生在校两三年后就要步入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及未来的求职应聘,工作中的谈判、主持、公关等,都与口头表达能力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和创设一些情境,增加语言环境的现场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对话训练。

以上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几种常用方式。我们如果把这些方法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就会收到应有的口语训练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西北职教

口语能力范文2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问题 途径

听、说、读、写是掌握一门语言最基本的四个方面,而“说”最难把握,因为作为语言最重要的交流途径就是口语。可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注重词汇、语法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大部分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但说不出来,“哑巴英语”现象普遍。而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学习、应用英语已成为时代所需,口语教学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分析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途径。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升学考试及教师自身素质带来的限制。升学考试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平时课堂教学中,为了能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偏重于英语知识点的灌输,注重学单词、记语法、做练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繁多,任务繁重,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口语教学,也不舍得发时间进行口语训练。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哑巴”学生。有的教师自身口语水平不高,为了省时省力,课堂教学用汉语代替英语,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与要求的提升,虽然教师也在不断的进取,但口语水平还是跟不上是时代的发展。同时,英语教师数量有限,再加上资金缺乏,教师很难有脱产进修的机会,不利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2.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语言的产生都要一定的语境,因此学习语言也不能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基本上只局限于课堂学习。目前班级学生人数多,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地互动,没有形成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3.师生不重视口语训练。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从教师到学生都不重视英语口语训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各种名目的考试,教师比较注重词汇、句型、语法的练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往往忽略新教材上的会话训练,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也不重视口语训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题海中。

4.学生自身信心不足。 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如语法、句型掌握的不牢,再加上缺乏长期的口语训练,学生对开口说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缺乏自信心,害怕说出来别人笑话自己。课堂上,教师为了赶时间,如果安排对话表演,也比较注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后进生则没有机会,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哑巴”英语,导致学生开口说英语时产生焦虑紧张心理,这也成为口语教学的最大障碍。

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途径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说”的水平。英语属于国际性语言,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双方很容易产生误解。英语新课标指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其相应的文化,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使学生对文化差异产生敏感性,同时采取正确的面对差异的态度。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汉英文化差异,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手段。如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应的资料,资料的范围要广,能涵盖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培养“说”的兴趣。情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新教材中有很多对话,非常适合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对话材料创设情境,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如教学Food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情景中的具体任务,就食物展开人物之间的对话,具体场景由学生自己定。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3.尊重学生个性,养成“说”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英语口语教师不但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逐层深入开口练习。如单元学习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仿照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表演;小组讨论、小品表演等。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开口说英语的信心不足,教师要深入了解,多关注这些学生,给他们创造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黄嘉欣.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探微[J].海外英语.2010.

口语能力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

随着人们对英语的普遍重视,英语目前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以听、说为主的英语口语教学更受关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考试成绩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们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积极性较高,心里也许想得不错。但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不知怎么表达;还有的学生自由讨论语言流畅,到正式发言时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表达时出现许多错误。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体验和看法。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存在和使用的环境,这一环境是自然形成的,独特的,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母语的基本准则。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坚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1突出英语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英语口语交际,从最常用的打招呼入手,不仅易于培养习惯,更能养成一种礼节。如:“Hi”,“Morning”,“Howareyou?”,“Good-bye”,在说话时还要带上手势。

1.2创设课堂教学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交流需要,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不仅要课上让学生学习英语,在课间用英语交流,让学生在平时的多听多说中,灵活运用英语。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生活来设置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摸拟中扮演不同角色,从而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eat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野餐情景图,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一起野餐,再以《Let’shaveapicnictoday》这首歌,营造野餐气氛,接着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喜欢什么食物,Ilike…吃什么食物CanIhavesome…?想和别人分享什么食物Havesome…还要尝试着运用各种礼貌用语,赞美用语,如Thankyou.You’rewelcome.Oh,it’snice.Ilikeit.等。学生们在学习时兴趣浓厚,他们在摸拟的情景中尝试交流并进行交际,活学活用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了。

1.3三方配合,创造良好语言学习环境

三方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在学校课堂内外及家中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要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录音机等现代化的设备,让学生全面接触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材料。家长要和学校配合,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起到帮助、督促的作用。家长可在孩子们学习之余,给他们播放英文版的VCD、DVD影片,让他们多听英语歌曲、观看电视英语频道的节目、收听网络或广播里纯正的英语新闻报道等等。学校还应注意在校园和教室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英语氛围:可在校内设置英语标示语、开辟英语专栏、书写英语祝福语、设立英语角等;也可在教室里张贴英语课程表,开辟英语园地。

2.适当运用游戏教学,培养听说能力

游戏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既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听说能力。游戏不是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游戏这种形式,有更多的英语口语的听、说练习。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MyFriends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玩了“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请一个学生蒙上眼睛猜,另外的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一起来描述班里的一个指定的同学。如:Sheisagirl.Shehaslonghair.Shehassmalleyesandbigmouth.Shelikesmusic.有些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但他们很勇敢地尝试了,而且他们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也在吸取着养份,听得多了,渐渐地他们也能够正确地表达了。这样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巩固,同时,游戏创造了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游戏中说英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3让学生充满自信,能开口,并借助多媒体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来说,有了自信心,他相信自己能学好。反映在英语交际方面,就是相信自己能够说好。而根据一份我在三年级学生中的调查得知,65%学生没有自信开口说英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怕自己说得不准而遭到同学嘲笑或老师批评。学到正确的语音则可使他们免去这种担忧而充满自信地说出每一句英语。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有声辅助教学手段可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课文录音带等,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正确的语音语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听,因为只有大量地听,才能使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逐步内化规则,扩大词汇量,逐步提高说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录音带上的语音语调。录音带上有些人物的对话很夸张,这和外国小朋友说的话是很相似的,学生跟读的时候也要夸张一点,这样长时间下来,对学生说一口标准的英语是很有帮助的。课后,也要求学生多听、多读并通过给自己录音,把自己的录音语调与录音带中进行比较,从而在不断地比较、改正中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语音。

参考文献:

口语能力范文4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四级考试 口语能力培养

根据教育部门一项调查的初步统计,英语专业成为了全国本科高等院校中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其中几乎所有的学校在英语专业培养的目标中都强调了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说”的能力。因此,口语课在绝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点不仅体现了英语专业学科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更反映了当今整个社会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预期和要求。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英语口语也正成为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交际手段之一。为了整体上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于1999年起在全国正式推广英语专业四级口语测试。该考试为评估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随着十多年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考试在效度和信度两方面都逐渐被认可。

考试的结果不仅在于分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考试的内容和评分标准无形之中会影响到今后教与学的双方,这也正是专家把考试看作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的原因。教学与测试的关系应是“伙伴关系”(Arthur Hughes,2000)。考试应该基于日常的教学内容,而好的考试也应该为教学提供参考。英语专业四级口语考试从内容上分为“复述故事”、“即席谈话”和“交谈”三个部分,简而言之,它们分别用来检查考生的语言复述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而考试大纲所提供的评分标准则涵盖了语音、语调、语速、节奏、语法、词汇、内容、组织与逻辑、交际规则等多方面。结合这些考试的内容与要求进行分析,口语能力的培养标准及良好口语表达的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即言之有法、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和言之有礼。

一、言之有法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自然具备语言的基本功能,它可以被说话者用来与他人或外界交流沟通。换言之,它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换,而不是单个个体的行为。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言之有法,否则就不能相互理解。英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赋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用规则,做到了有“法”可依,那么作为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有“法”必依就是必须实践和履行的。

这里所谈到的法,更多的是强调语言的基本形式问题。它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包括了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法”体现在这些方面即要求他们使用的准确性。例如,使用者必须有正确的发音,否则谈话的另一方就会误解或根本不能理解说话的内容;语调有时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和潜在的含义,同样的一句话用升调或降调表述出来,意思就很有可能大不相同;词汇和语法使用的正确与否也同样直接地影响表述的内容,不遵守这些语言的基本规则,沟通或者受到阻碍,或者所有的努力都会变为徒劳的。兼顾以上所有方面有时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其难度对于非母语学习者就更可想而知了。尽管如此,“法”还是必须遵守的。它是口语表达和交流的基础,也是口语考试首要考查的内容,没有语言的准确性,其它方面都无从谈起。

“法”的学习与遵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换句话说,对语言的准确性,不要一开始就过于苛求,这样会导致学生不敢开口。我国早期的口语教学意识到了“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老师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频繁地纠正错误,以致使学生在挫败中失去了说话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吸取前期失误教训的同时,也千万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即一味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性。对错误的放任不仅会影响到当时交流的效果,而且有可能使某些语言或结构的错误变为一种习惯性的错误停留在学习者的体系中而无法纠正。比较好的做法是在保证沟通的流畅性的同时尽量避免出错,如意识到之前犯错了,后面要及时更正;在日常,要注意总结自己的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从而避免今后再犯。因此,口语表达总体上还是要做到违“法”必纠,但是可以适当注意时间和场合。

二、言之有物

很多外语专家与学者在不同场合都表达过同样的一个感受,那就是“言而无物”,这也是当下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运用普遍表现的突出问题。表达的内容缺少变化,更谈不上丰富。教授口语课的老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即使一个很普遍的话题要求大家在课堂上讨论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即使被老师和同学启发和激励多次之后,他们的表述也非常有限,常常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话,甚至是可数的几个单词。谈话缺少内容,交流自然很难持续进行。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不排除学生缺乏兴趣,但更多情况下是因学生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缺乏而不能支撑他们进行大信息量的表述。

语料库的出现对于研究这一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帮助。根据一项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研究,important和interesting这一类的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它们在口语中的意思事实上却比较模糊,并不能准确表达说话者的真实意思,而是说话者出于无奈或者习惯来填补意思空白的一种选择。很多学生的词汇量其实并不小,用于阅读的认知词汇甚至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但即使这样,真正能用于口语表达的词汇少之又少。问题一方面来自于日常生活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所学的单词不能有效地重复出现。另一方面,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到的词汇进行归类整理。口头常用的词汇和表达,包括习语和俚语不仅要注意累积,而且要整理分类,并在口语实践中主动和经常地使用。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口语表达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物”。

三、言之有理

在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逻辑和条理会成为影响表达效果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试想一个发音标准、语调自然、内容充实的演讲者说话却不注重逻辑性,漫无目的“胡言乱语”,其结果也只能让听众感到困惑。虽有宏篇大论,但终究让听众不知其所云,那么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同样不能实现。那么,是什么让使用者的说话变得无“理”了呢?这里除了部分学生思维本身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来自于缺乏有效的训练。根据观察与研究,受过良好训练的辩论选手们在语言的使用上、话语结构的组织上及论理的方法上都毫无例外地要优于没有经过培训的普通人。因此,一定程度而言,语言的条理性是需要反复和实践的,练习多了,说话自然会很有章法。有专家就曾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以下的过程:“知―会或能―熟或习惯―自动化”。前两个过程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讲授实现,但是后面的过程必须在环境中不断地重复和使用,实现“再组织”的一个过程。

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语言优势来自于课堂练习机会较多,但是即使这样,班级人数较多、学时较少等问题依然不可能让每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表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不自然具备解决这样问题的环境和条件,只能依赖于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多模拟类似的环境,具体的诸如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做法就比较受大家欢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机对话,或者通过互联网结识母语国家的朋友,并和他们用英语交流,都可以帮助学习者增加口语练习的机会,这样才能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说话的条理性。

四、言之有据

口语作为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交际手段之一,除了表达感情和愿望之外,很多情况下需要反对他人的观点并同时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表达必须准确,有实际内容,而且结构清晰。但是,做到这些仍然不够。好的口语表达同样必须“言之有据”,即说出的内容理由充足,能够让别人信服。英语专业学生在这方面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很多情况下表现有显著的不足,这一点被全国许多英语口语类比赛很好地诠释。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形式上都表现出良好的素养,语言错误少,内容也比较丰富,但是在表达论据的充足性上明显不够。一个好的观点或主张往往不能主动地赢得他人的信任,而是被动地等待支持。

解决这样的局面,一方面要意识到课堂训练不足以给每位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有意识地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反而会让每个人的表述流于形式。短短的时间不可能允许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作很详实的说明与论证,这样也就不能培养他们注重论据的思维习惯。既然这种言语的习惯和自动化不是任何单纯的课堂教学所能实现的,那么就必须在日常有意识地增加这样的训练。另一方面则是涉及上面谈到的有趣的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经常把英语当作一种交流的工具,所以他们更强调通过这一工具所传达的内容,视野也更加开阔,所学专业的知识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现象都会被有效地利用。相比而言,英语专业学生或许太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充足性才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这一点。因此,在培养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过程中,增加各种信息的输入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五、言之有礼

英语专业四级口语考试的最后一部分采用两位考生对话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面对真实的规定情景灵活地进行交谈的表现,并是否有很好地遵守语言交际规则。考纲对于交际规则的解释包括“通用交际规则和跨文化规则,前者指普遍适用而不受文化限制的交际规则,后者指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规则”。根据口语考试委员会对历年考试情况作出的反馈,“考生对话中交际原则掌握不理想”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尽管情况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考试经验的丰富有所改善,但是距离所期望的良好的“合作性”的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

计算机多媒体引入英语课堂教学后,对于增加和丰富语言的输入有了极大的促进,但是课堂教学毕竟只是一种模拟,它缺少很多真实情景中的元素,因此不能提供真实的交际机会,这就制约了交际规则在口语培养中的习得,尤其是针对上面所谈到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规则。对话过程中出现的“只顾自己讲,不听对方讲;或抢对方话头,不让对方把话讲完”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技巧讲解与培训而改进,但是基于跨文化的交际所表现出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学习者更多的是必须在实践中逐步地积累。很多大学的口语课由外籍教师来教授的目的不仅是在语言本身,而且希望他们传达的是语言背后更深层次有关文化的东西,在这一点上,他们作为母语国家的人士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走进了中国的大学校园,而这一点为中国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语言的学习者在意识到语言交际规则的重要性后,一定要主动地创造和把握这样“真实”的机会,为自己口语能力的更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正如考试大纲所描述的那样,好的口语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同的特征,即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条理性、充足性和合作性都很好地得以展现,换言之,也就是说他们都符合以上所列的五个特征。而不好的口语表达也必定是在以上的五个方面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这五个方面的标准可以作为日常口语教学与实践的一个参考。

要想达到以上的标准,除了强调勤学苦练之外,同样也必须讲求方式方法。例如要想做到“言之有法”就必须在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注意多听、多模仿母语使用者的话语,这样一来不仅在语音语调方面会打下好的基础,同时对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也很有帮助。而“言之有物”则不仅仅可以靠听材料,还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练习口头作文,经常就身边发生的热点事件发表评论都可以有效地帮助“言之有理”和“言之有据”的实现。而在会话中注重倾听,尊重他人观点,以理服人的心态对于培养“言之有礼”是不无裨益的。

口语表达作为一个整体,人为地把它割裂成词汇、语法、语音、内容、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培养、训练与评价虽然似乎有悖科学,但是考虑到外语教授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及经验教训,这样的做法却也是符合规律的。毕竟达到每个方面要求的难度并非统一,正如涉及形式或“法”的问题,虽然同样也很有难度,但是它们却属于基础,需要在基础阶段掌握。而涉及跨文化交际“礼”的问题则属于更高的要求,可以在学习者具备了基本的表达能力之后再逐步加强。口语构成的是一个体系,每个方面在保证一定的秩序之后,也是可以相互影响与促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地理解口语能力培养的标准与方法将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真正帮助;而只关注考试分数的高低却忽视了考试的目的与宗旨,只能把“口语”这样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的技能也推入“应试”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Arthur Hughes.外语教师测试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口语能力范文5

关键词:口语交际 聋生 口语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人际交往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和交际双方的互动,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是创设情境和多向互动。情境教学直观、形象,可使课本语言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通过各种情境为聋生创设语言环境,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以引人入胜的情境调动激情,营造自主参与的交际氛围

如在教学《我的家》一课时,我组织了“我们都来交朋友”活动。课前将教室布置成联欢会的场景,全班同学都说一说“你想了解好朋友的哪些情况”;然后,各自练习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情况;接着,再请一个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情况,老师示范和他进行交谈,并一起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请学生自找朋友进行交谈。在交流中,聋生积极参与,自找朋友,自由交流,互相了解年龄、性格、爱好、学习等情况,气氛十分热烈。在自主、宽松的环境中,聋生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友谊,更认识到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使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创造多向互动的交际环境

聋生是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课堂教学是关键。因此,教学时应把普通话训练渗透到整个口语教学活动中,让聋生有更多的机会多说、多练。教师可变换多种交际形式,让聋生在训练中体会口语交际的快乐。

1.看图说话。如在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我让聋生写写画画《我找到的春天》后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去展示,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画的意思,师生予以评价。用直观、形象的办法来吸引聋生的注意力,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活跃其思维。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有利于对课文进行再创造。通过师生的评价,能促使他们更认真地倾听别人发言,从中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或质疑讨论,积极促进交流,双向互动地开展口语实践活动。

2.观察说话。这里所说的观察说话,是指让聋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大自然,教师引导他们去观察,启发他们去想像,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内心感受表达出来,把大自然的美景描述出来。如,在操场上看天空,先让聋生理解观察的目的,再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及顺序,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像,积极地去寻找、发现,再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当然,除了有意识地组织聋生观察外,还可要求聋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听话。“听”是发展语言最基础的一环,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语文老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进行听话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边听边想像的好习惯。如,听词句写出词句、听句子表演等,使聋生在听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锻炼说话,不仅锻炼了听话、说话的能力,也为写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自由表演舞台,拓展训练空间

口语交际只有让聋生有听有说、有评有议,多向交流互动,才能真正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为聋生创设表演的舞台与机会。

1.师生互动的表演形式。师生互动的表演形式是师生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如在上《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把文中的情境拓展开,由我扮演乌鸦妈妈,学生扮演小乌鸦,用角色对话形式与大家交流。这样既扩大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与范围,又使聋生处于与老师平等的地位,气氛更融洽,更有利于聋生自由发挥。

2.生生互动的表演形式。比如,在上《特别的作业》时,我请聋生根据自己戴的动植物头饰的内容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小表演,主要内容是: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动植物?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想对小花、小草、小鸟……说些什么?并根据聋生自编自演的情况适时展示课件(公园里、校园里美丽的植物和可爱的动物和睦相处的场景),对聋生进行引导、启发。通过想像、表演,孩子们思维活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口语交际能力在交流中得到了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

口语能力范文6

关键词: 中职生 口语教学 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是应用型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从事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在中职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众的口才可以适应岗位需要,提高成功的几率。

由于受“重写轻说”的传统观念,以及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口语训练在职校语文教学中一直不受重视。因为缺乏训练,中职生的口语能力难以达到要求,突出的表现为不敢讲,紧张、怯场,再就是不会讲,口齿不清,条理混乱,词不达意。因此,要充分重视口语教学,积极探讨教学策略,努力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及生活的需要。

一、壮“胆”,让学生敢说

1.端正认识,激发兴趣。由于受传统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读写、轻听说的情况仍然存在。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语能力的重要性,了解新的信息时代对口语能力的新的要求,可以提供以往毕业生成功或失败的应聘案例,加深学生的切身体会;展示名人口才的经典范例,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调动学生说的兴趣。

2.创设情境,引导参与。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温馨宽松的氛围,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大胆参与。选择话题时要尽量切合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学生在情绪上放松,在思维上积极,没有压抑感、紧张感时,就能愉快地敞开心灵,展开思想的翅膀。

3.降低难度,循序渐进。中职生的表达能力欠佳,教师在安排训练时要注意降低难度,从最基本的要求开始,先说普通话,其次是语音、音量、态度的要求,最后才是语句连贯,意思明白完整,等等。在训练方式上,也应注意循序渐进,从照读到脱稿,从几句到成篇,从有备到即兴,从对话到论辩,逐渐提高难度,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敢于说话,其潜能才能得以发挥。

4.注重激励,面向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发言,本身就值得肯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讲评应重在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讲话中的闪光点。这样既可以使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

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就能培养自信,敢想敢说,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意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养“气”,让学生想说

如果将口语表达看做单纯的技巧,那就太肤浅片面了。语言的内核是思想,它要以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真挚的情感做底气,以逻辑思维能力、词句的组织力、反馈力为基本要素,因此,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只传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培养底气入手。

首先,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指定书目,文学、历史、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领域、丰富学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养成留意外界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次,讲授必要的逻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之学会进行缜密的归纳、分析、综合、推理,进而作出判断。此外,可以多补充口语交际方面的经典范例,如林肯的演讲、的外交辞令、王志的精彩采访、国际辩论赛上的唇枪舌剑……经过长久的熏陶渐染、搜集积累,学生对语言表达会有比较深刻的领会感悟,也会积累丰富的语言资料。

三、炼“技”, 让学生会说

对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还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教师要合理设计系统的口语训练活动,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培养聆听能力。聆听是表达的前提,要准确领会发言者要表达的意思,辨别出其中的不同观点,并能听出弦外之音。训练方法:教师提供听的资料,让学生轮流充当听者的角色,然后按要求复述资料所表达的意思,要求准确、简洁、有条理。通过反复训练,提高他们听的能力。

2.培养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口语教学中的难点。首先,它要求先有明确的思想,紧接着快速选择合适的词汇,按一定的方式构成句子,再转换成口头语言,并不断根据听者的反应调整讲话内容。训练表达能力,首先要合理设计训练的系列。从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开始,到表达得准确、通顺,再到条理清楚、表达流畅,到文明得体、自然大方……按照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情的顺序,采用螺旋递进式的训练方式,逐步提高要求。

其次要丰富训练的形式。可以复述故事、转述事件,可以简单地自我介绍,有准备地就某个话题发言,可以作专题演讲,或即席发言,可以展开专题讨论,组织论辩,还可以借鉴电视综艺节目的新颖形式,如主持、访谈、竞猜等,丰富的训练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最后要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实践证明,科学开展口语交际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日常交际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取得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的效果,对提升中职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就业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文森,吴刚平主编.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