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48-02

2013年12月,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场教学技能比赛,指定赛课课文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授课时间为1个课时。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作者通过这个经历得出人生感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认真地解决每一个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作者的感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按照教学常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授课时间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是整体感知:用记叙文六要素的方法复述课文,并请学生说一说从文章中悟到的生活哲理。第二课时是让学生掌握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的方法。

七年级新生经过前面3个单元的学习,大致掌握了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那么,在赛课时,教师如何做到既把2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压缩为1个课时进行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又能在授课中体现语文教学具有情感、美感、语感的“语文味”呢?在分析了七年级学生的学情和特点后,笔者将整体把握故事并领悟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深入探究人物特点,进行创造性阅读作为教学重点,将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掌握运用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体现人物心理变化作为教学难点,训练重点是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以及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体会“语文味”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是关键。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的亲身经历导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因此,笔者以作者的一个小故事导入教学。内容是:“在二战期间,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到了一项任务,那就是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出发前,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的画面一直浮现在这位上尉飞行员的脑海里。但是,当他驾驶飞机滑行在跑道上时,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飞行20分钟,到达荷兰,这个,不难做到。到达荷兰后,他又告诉自己:接下来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飞行员终到了德国,完成了侦察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的启示。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上尉飞行员是谁?”学生回答:“莫顿・亨特。”“那么,他小时候的那一段经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小时候的故事中去获取丰富的教益吧。”此时,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不但语言浅显易懂、生动细腻,而且思路清晰,即通过一件往事,感悟一个人生哲理。由于七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阅读能力,因此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由阅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只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好教学引导。学习此文,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上,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掌握课文内容,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领会文章蕴含的哲理。于是,笔者提问学生:“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我们学过的记叙文六要素吗?”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回答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接下来笔者给学生提示在课文中还有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比如,表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句子,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的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表现作者情意的句子。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按照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默读课文,然后在文中画出表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性语句,限时4分钟。由于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然后,笔者让学生根据已经找到的关键性语句,复述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把握得更加牢靠了,并对课文蕴含的哲理也有了初步的体会,此时,教学可以进入合作探究环节。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品味“语文味”

对一个进入初中才2个月的学生而言,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很有意义。刚迈入初中校园大门,学生心中充满了对初中生活的设计与规划,但是学生毕竟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有时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候的经历,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按照初一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走进文本,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将课文从头到尾都讲完,应当有所侧重。因此,在设计教学时,笔者的思路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研读课文,在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定的文段时体会文本蕴含的哲理,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体会语文的情感、美感、语感。

在这篇课文里,最扣人心弦的情节,如父亲引导“我”下悬崖,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我”的心理活动。据此,笔者以“我”的心理变化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教给学生运用找关键句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做到设计的问题简洁合理,指向性明确,这样既能够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又能够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达到多角度阅读课文的目的。在教学时,笔者对学生说:“通过默读和复述故事,同学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按顺序在课文1―15自然段中找出关于“我”的心理活动的关键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小伙伴们都能顺利地上下悬崖,只有“我”被困在悬崖上。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时还需要教师做出具体明确地引导,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笔者先做了一次示范:在课文第4自然段找出关键句“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勇敢活泼,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从中可以看出“我”渴望自己勇敢活泼,但是因为从小妈妈就叫我不要冒险,所以我的胆子一直不大。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按顺序接着往下找文中的关键句。很快,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找出了他们认为的有关心理描写的句子和词语。学生每找到一处,我都要求他们仔细揣摩,领会文中蕴含的情感,然后以自己的理解朗读文中的语句,以此来品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物情感和语言美感。

在品析人物形象时,笔者是这么设计教学的:先以一个问句――那么胆小的我,后来成功脱险,得益于谁的帮助”完成转折。学生回答:“父亲。”于是我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从课文16―23自然段中找出关键语句:1.父亲是如何引导“我”脱险的?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2.父亲引导我脱险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3.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什么感悟?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以上问题。上述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大胆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整个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课堂教学环节紧凑。有的学生找到关键句:“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笔者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关键句,品味“似乎”一词体现了“我”迈出第一步是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是向前伸的意思,写出了“我”的胆怯和小心翼翼,“踩”到石头后,第一步走好了,“我”有了信心,得出课文采用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这一结论。

除了领会课文蕴含的情感,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了让学生将领悟到的情感正确地表达出来,我让全班学生朗读课文第21、22自然段,要求学生读出“我”从害怕到有信心再到信心大增的感觉,体会“我”是如何从极度恐惧变为心里“充满巨大的成就感”。待学生对“我”的心理活动有所体会后,笔者又回到导入教学时给学生说的“我”成为孤胆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第3个问题,学生就能够深刻地领会课文蕴含的哲理。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学会语文的“语文味”

语文教材里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地处理。针对七年级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叙事简单,不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等现象,这篇课文正好是学生学习写作文的范文。笔者设计的拓展延伸环节,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在教学这节课时,正值段考刚结束,笔者将教学活动设计为让学生就“段考试卷改完了,语文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拿到试卷前后,你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写3―5句话,学生对语文考试成绩的期待以及看到成绩之后的心理活动记忆犹新,这个环节让学生及时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们写出来的句子体现出了期待、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很到位。这样的做法,使学生对于运用描写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印象深刻,达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范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探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147-01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笔者就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效率低下”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实践,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改力度的加大,“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越来越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当然,正确使用“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看到,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认识片面、矫枉过正的错误。部分教师认为强调自主学习,就是从以前的“满堂灌”、“一言堂”变为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从而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结果一堂课下来,只看见学生忙于讨论、合作。课堂上多了些表面的喧哗与浮躁,却少了深刻的思考和对文本的细致解读。正如陈钟墚所说:“眼下的语文课越上越大,也越上越空了,远离了文本,也远离了最有魅力的语言。”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虽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但也要认识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多元结合,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杨胜利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一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幻灯、投影、音像、网络、计算机课件等多种技术手段为代表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语文学习情境,将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艺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想象与联想思维能力。二可有效借助教师的个人魅力。一个在课堂上激情四射、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的教师,势必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从而发挥辐射连带效应,使学生也喜爱上他所教的这门课。因此,教师也要注重吸收各类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三可借助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根据中学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时设置一些相关环节,如竞答比赛、趣味猜谜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质疑探究,合理引导学生学习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制订出的标准答案里跳。这种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抹煞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失去活力。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体现出师生的共鸣,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学生主动探究和领悟。课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深入文本,解读品味,放飞思维,自由发言。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在讲授《羚羊木雕》一课时,对于如何处理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矛盾,学生就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对于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你认为“友人”是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此时,教师所扮演的就是一个聆听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尽可能的去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探究质疑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真正的感情熏陶。

四、尊重个性,正确评价学生行为

学生渴望被认可,渴望体验成就感。客观、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往往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鼓励,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挥更大的创造性。当然,评价也需要客观。教师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的成功与进步、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充分肯定学生独特体验和大胆陈述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对学生意见的恰当回应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意见进行反思和调整。例如我在讲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提问学生:“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被困在悬崖上不敢下来时,你会怎么做?”有学生回答“我打电话叫直升机。”面对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我一方面肯定他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同时也引导他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思考,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珍视学生情感,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开创出更新更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范文3

同时倾听是交流的一大技巧。专家指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有八成是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或让别人倾听。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郑杰曾说 ,一名成功的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几乎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倾听,教师怎么可能理解他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教好书?”而我们的有些课堂,教师仍占据绝对的心理优势,对学生的发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己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忽视了“倾听”的义务。

一、 倾听的虚假现象

1. “问题式”教学现象普遍。

近日我听了一节被评价为“上课井井有条”“学生主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的公开课。课上老师一共提了二十几个问题,学生“配合默契”。当然,整节课很“流畅”,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仔细一想,不对呀!学生怎么就没有任何疑问或发现呢?私自认为那节课上老师“设计”的那些问题,除了个别值得探究(老师并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外,其余都是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学任务而设下的“陷阱”与“圈套”。学生只有被迫“就范”,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体现,这样的课,教师的没有什么听的时间,也未真正入心,交流实际上流于形式。

2. “拷问式”交流比较流行。

教师事先根据一些教参资料设计好流程,设计好问题,设计好答案,有的甚至做好了课件,只等学生“就犯”(课前备课、设计教案当然必要)。近期听到一节公开课,老师上的是《台阶》,在探讨“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这一问题时,老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说:“父亲地位一直很低,他已习惯,新台阶砌好了,父亲就感到不对劲了。”也有同学说:“由于父亲的朴素、善良,对新事物难以适应。”“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老师焦急地问。见无人应答,老师“委婉”说道:“这些都不太准。”然后在课件上打出早已准备好的“答案”――“由于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消除。”因为教参上就这么说的,课件又不好临时更改,可以看出此时老师的心里比谁都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教师既是一个分派任务的“包工头”,同时又是对完成任务情况作出最终裁决的“法官”,有时还用上了“严刑逼供”“诱导供词”的招数。这样的课,老师没有“倾听”的准备,真正的交流当然无从谈起。

二、 转变观念,学会倾听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

老师往往教育学生:善于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说明你善解人意,它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甚至感激。但同时有些老师又想当然地认为学校里、课堂上,那只适用于学生对老师教育、教学的听,相反则不然。事实上,学生更需要倾诉,老师更需要倾听。需要用心去听,去理解学生的思想,发现学生的创新。课堂上,学生有疑则鸣,有情则抒,老师放下架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倾听,交流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木兰诗》一文时,并没有刻意强化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而是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本身去挖掘,自己则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思维才被真正地激活,他们读出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两句中“愿”的差异:前一个“愿”并非真心愿意,是因为“替父”而无可奈何,也因为“替父”而义无反顾。后一个“愿”字才是真正的心甘情愿。正因为余老师从内心尊重学生,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才有如此精彩的表现。

其次,倾听要讲究艺术。

1. 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保证倾听顺利实现。

如果我们认为,只要老师愿意放下架子等着听,学生就一定会说,那就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了。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把老师当作朋友。《中国教育报》刊发的《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得出的结论就能说明问题:学生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有心里话最想找谁说”时,仅有4.8%的同学愿向老师说。学生在回答“你在学习、生活中发生了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找谁”时,也只有12.3%的学生回答找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因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为实现教师的“倾听”打好基础。

为了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声音”,让他们敢于阐明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课外,我常常做一些看似不着课堂教学边际的工作。如跟所教班级的学生一起打打球,侃侃他们这个年龄关注的热点话题。有时我还硬着头皮看几本他们爱看的书。目标明确:增加共同语言。这样,教师的倾听才能得到保证。在课上,我常常走下讲台,坐到同学中去,带着认真好奇的眼神,倾听学生的发言。

2. 设置恰当教学情境,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年级越高,课堂学生的参与率往往就越低。王栋生老师曾说过,碍于面子,怕“出风头”,以及社会上其他“庸俗的习气也开始感染学生,使他惮于发表个人意见,即,如果问题简单,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水平;如果问题有难度,则有答错的风险。影响到师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如缄口不言,――中国世俗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渗入孩子们的思想,继而感染到课堂。”如此,教师的倾听有成为“无源之水”的危险。

那么,我们就应尽量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下功夫,问题设计也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爬山、爬坡或爬任何一种高处建筑,甚至开始玩滑梯时的经历,想想自己是如何上去或如何下来的。要求他们抓住动作细节或心理活动写一段话。等我自己写完后,发现许多同学已停笔检查。当然,同学们都知道我有“下水”的习惯,他们正在同我比。我想请同学读一读自己的回忆片断时,许多同学大声说:“老师,你先读。”我读后,学生就一个接着一个要求读自己所写内容。听他们读时我非常专注,面带微笑,不时赞许的点头,发现他们言语中的点滴闪光点,便及时表现出欣赏和赞许。这样,学生往往更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记住学生发言中的动作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备在同学点评时给予提示。也有一位同学回忆自己第一次“爬”滑梯,是让爸爸抱上去的,当爸爸鼓励他滑下来时,他是大哭,逼得爸爸又把他抱下来。他的回忆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我赶紧给了两句评价:写的真实,心理活动符合当时的年龄特征。课堂教学时,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教师的倾听才有丰实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才有真正的厚度。

3. 倾听要重视收效。

一方面,学会倾听,并非要求教师只听不说,更不是对学生的任何发言放任自流。教师不是导游更不是法官,但他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探究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而非在细枝末节上浪费过多的精力。当听到或看到学生探究陷入困境时,老师有责任及时予以帮助。

另一方面,老师对于自己倾听到的观点、结论等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背影》一文中写到父亲买完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在教学时曾提出自己的想法:把“过一会”删去,语言显得更简洁。许多同学不赞成。第一个同学说:“‘过一会’是因父亲身体过于肥胖,爬上爬下买完橘子,需要休息一下。”第二个同学说:“父亲是在考虑还有没有事情要跟儿子交代、叮嘱。”第三个同学说:“父亲在想要不要与儿子一起去北京。”第四个同学则说:“父亲并没有考虑做什么。只是分别时有些舍不得。”听完后,我组织学生依据课文上下文及文章要表现的主题进行评价,最后,学生较为一致地淘汰了第三个同学的说法,认为其他说法都合理。本来我只想到第二位同学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发言,我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