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跳源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跳源计划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教员;教学基本功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军全面开展信息化教学对教员的要求及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来看,过去所强调的板书等教学基本功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需要我们对过去所认定的教员教学基本功进行再思考,同时更需要我们分析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员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
一、教学基本功的内涵
所谓教学基本功即指教员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基本技术与技巧。教学基本功为教员履行职责所需要的其他高级智慧奠定基础并提供条件。例如,普通话为教员口语表达提供基础,口语表达又为教员的人际沟通提供基础。
二、教学基本功的再思考
第一,板书。板书,即板书书写和板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写得一手好字,作为一名教师能把字写得好些,堪称学生的表率,无疑是教学中的一大优势。另外,板书的设计要能反映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引导思路。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板书设计便转换成设计和绘制幻灯投影教材、多媒体课件稿本等。当然,电脑教学的“版面设计”是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课堂教学和便于学生自学的课件等。因此,教员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方面练就一套新的基本功。
第二,语言表达。教员的语言,既包括普通话,也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这是教员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员的口语表达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员的形象和教学的效果。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上的教员动口、学员少有或没有动口的单向语言输入的教学方式将被彻底打破。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有利于教员采用启发式教学,克服教员语言描述的抽象性。但教员的讲解不能只是对媒体内容进行简单重复,而应对媒体内容进行补充、提示和总结。
第三,实施教学。实施教学是教员教学基本功的集中体现。传统课堂讲授讲究导入、讲授、提问和布置作业四个基本环节。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等,课堂教学的环节随教学方法的不同而大有改变。如探究教学一般遵循的教学环节包括:提出学习任务、准备相关知识和材料、组织学员选题、合作或独立探究、探究结果报告和评价。教员完成上述活动就不能仅是给学员上课,它包括诸多比上课复杂得多的活动。教员需要创设探究的环境、诱发并引导学员探究、为学员提供信息资源及其他条件的支持、引导学员提出假设并得出结论等。
三、信息化条件下教员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第一,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境界是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重构课堂学习环境。该环境能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方面的要求。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员全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善于寻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点,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
第二,教学设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更关注学员的主动参与,让学员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学习知识。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员传授知识,学员纯粹接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学不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更趋向于多维的、开放的教学形态的呈现;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那种单一、线性、主要设计教员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和编写格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目标、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方法和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预期教学效果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考状态,教学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进行着。
第三,教学科研。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些理念是否适宜,还有待教员进行实践检验。教员能否担当起这样的角色,取决于教员的研究意识和研究素质。另外,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改革需要改变过去灌输的教学行为习惯,这客观上要求教员有批判的、反思的科研精神。当然,教员做科研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科研,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创建新的理论,发表具有高深理论水平的学术论文。教员的教学科研旨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选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独立或合作地展开研究,最后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以解决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教员练就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功。同时,教学信息化并不排斥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必要的板书、漂亮的粉笔字和流利的普通话依然是信息化教学中需要提倡的教学基本功,也是我们成为教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宋明武,杨世松.信息素质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心跳源计划范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会计人员素质
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计工作也不例外,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重整。会计信息化正是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信息化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支持的,一切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和专业知识背景。
(二)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会计人员树立新的会计观念。信息时代对会计管理思想的影响要求财会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信息时代对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从而使会计向管理决策型发展。观念的革命是一切革命的先导。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理论和实务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三)会计信息化适时集中的数据处理方式使传统的控制方式失效。会计信息化系统使内部控制范围扩大,内部控制重点发生变化;会计信息化使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和技术发生了变化;会计信息化的开放性使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加大。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应从4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宏观环境的塑造:二是行业自律组织的中观控制;三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转变的微观管理;四是信息化的人才培养。
(四)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企业和投资者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 这种经济活动的广域性与信息需求的及时性对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首先,会计报告应尽快改变报送方式,实行无纸化、网络化的报送,方便、快捷;报告使用者可随时调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对自己所使用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其次,报告披露内容应尽可能满足企业前景预测、风险分析的需要,尽可能广泛披露非财务信息,如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信息、关联方信息、企业背景资料信息、前瞻性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树立创新意识,提高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
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从传统的会计转向计算机网络会计,首先应能编制财务预算,对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对子系统进行设计;其次能够设计管理决策所用的各种内部报表,审查管理方案,编制税单和外部用户所需的信息报告,善于解析和拓展系统输出的信息,并用于重要的决策;三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系统的数据库来编制外部用户所需的财务报告,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各种信息咨询等。
(二)培养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熟练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应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方面及内控制度比较熟悉,应积极参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学习、研究和掌握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不仅应该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
(三)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网络时代下,财会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因此,要求财会人员必须保证数据的合法安全,并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保证自身不会危害企业经济信息的安全。
2.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监督经济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会计监督主要是会计通过审查、报帐、记帐、核算、分析等会计程序,对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依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真实的反映。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客观、公正地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件财务事项。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任何财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进行收支与核算。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以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决定因素。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从事会计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
(四)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
1.深化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改革。
(1)会计教育环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
(2)会计教育目标。通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技能,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4]
(3)会计学科体系。符合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分明,系统全面。
(4)会计教育的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要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几个层次来进行,并合理对各教育层次目标进行定位。
(5)师资队伍。建立一种机制来有效吸引高学历、高学识、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会计教师职业,培养一支业务过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6)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7)课程设置。会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覆盖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商务知识及会计、审计专业知识。
(8)教学内容。在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培养适应信息环境的人才教学内容。
(9)会计实践教学。可通过在实验室封闭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与会计职业界业已建立的联系机制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实业界实习。
2.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1)创建多种教育模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结合实际,因人而宜。由于继续教育对象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需要,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
(2)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需提高教材和师资质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材应当由财政部门负责,继续教育内容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分层次开发能提高初、中、高级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教材。
(3) 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严格实施培训。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将在依法办事的过程中得到规范和整顿,根据会计人员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继续教育培训必将在质量和服务上得到全面提高。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建设尤为重要。会计信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和效率。“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通过诚信教育,在整个社会形成做假账可耻,做假账人人诛之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
[1]李素真.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浅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366
[2]刘国英.信息时代对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探讨.继续教育,2006,1,34
心跳源计划范文3
[关键词] 公立医院;审计;信息化;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信息化条件下公立医院政府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对于风险的含义界定,各个领域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两点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公认:一是可能是,也被称作不确定性,指的是会出现某种结果的概率;二是结果与期望的偏离,即事件的结果与原本预计结果之间存在偏差,一般是指造成的损失与伤害(当然风险也有可能带来机遇,为组织增加价值)。
审计风险含义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两个时期:传统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和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传统风险向导型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分解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认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对其不能控制,只能进行测试评估,在实务中较难加以区分,故将两者合并为一个要素――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即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特点:一是审计重心前移,将审计的起点设在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战略和实质业务流程上;二是不在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测试评估,而是更加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三是随着审计范围的扩大,审计证据的内涵也在扩大,从内部财务证据转向外部运营证据;四是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技术技术带来风险的表现
依据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可以将信息化对公立医院政府审计的风险的影响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审计内容增多,工作环节愈加繁杂。传统的医院审计更多的关注医院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上。但医院的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按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型的要求,伴随着医疗活动产生的相关事项也应是医院审计的重点,而信息化条件下,这些活动产生的信息全部被存储在HIS系统中。因此,医院审计工作的范围不仅要包含医院的财务资料、数据,还要对医疗业务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审计,如病人的就诊信息、住院信息、用药信息、病案信息等,另外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分配和使用等数据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延伸了审计的职责。而这种职责的延伸和变化经常不为被审计单位所理解,给审计数据的采集、整理、校验和取证等环节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2.审计线索模糊不清,线索更加隐蔽。审计线索是审计人员审计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的重要依据,也是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必要前提。采用信息化之前,医院的一切活动从处方、收据这样的外部凭证,到财务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都有文字记录,都要经过相关人员的签字,但信息化条件下,上述相关资料的存储介质和流转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大部分信息传递活动都是在HIS系统内部按使用人员的要求自动生成的,传统的审计线索可能会因此中断或消失。在使用了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之后,医院运营的资料不再依靠纸质文档进行保存,而是大量的使用电子磁性介质加以保存,使审计取证工作的难度大幅提升,加之数字化存储的资料更容易被篡改和删除,作弊等活动更容易隐藏,问题线索也更加隐蔽,取证难度更大,如果还按传统审计的思路和方法,肯定会降低审计结果的正确程度。
3.对审计人员、工具和方法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尚未能完全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因此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认识不够充分,增加了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出现的新线索和新问题的可能性,提高了审计的检查风险。并且受制于医院的管理模式和HIS系统具体问题的影响,还没有专门用于医院的审计软件,而缺少相应的专业审计软件、审计软件不适合医院审计工作或错误的使用方法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审计的风险。
二、公立医院政府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现有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准则体系已不能完全对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规范,目前公立医院的政府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只能依据自己的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开展医院审计工作,因此难免存在疏忽和遗漏,可能导致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同时,因为现有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准则体系对被审计单位缺少相应明确的强制性要求,导致其对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不理解,配合度不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纠纷。
(二)传统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及流程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需要
内控制度是单位为了保证其业务正常有效进行,保证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防止、发现单位内部的错误而制定和实施的规定和程序。而现阶段,部分医院仅重视信息化建设却未能建立与之配套的完整、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或内控制度未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犯罪主体可以通过计算机设施、输入、输出、软件这四个入口对数据进篡改,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袭击,破坏审计数据乃至整个系统,这些因素导致了审计人员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都在一定程度给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增加了难度,使得需要抽查、审计的内容大大增多。
(三)专业的审计软件研发较慢
国内审计软件系统研发制作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而且目前有能力开展审计软件研发工作的公司数量也不多,现在已有的成熟的审计软件大部分都是通用审计软件,仅能满足基本的审计业务需求,难以应用于专业领域的审计工作,限制了对公立医院计算机审计的发展。且各个医院的HIS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软件公司进行开发,因此不同的公司开发的HIS系统内部逻辑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各不相同,HIS系统数据接口种类繁杂,审计软件较难与之直接链接。
(四)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主要由财务、会计和审计等财经类专业知识构成,在信息、网络、计算机和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不具备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审计工作所必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审计人员不再只依赖纸质记录的会计信息,而是大量利用从被审计单位采集的电子存放的数据进行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会操作审计软件,还要有能力根据审计目标的需要编写代码进行各种测试和审查核实程序,这些都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信息化条件下对公立医院政府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对象的外延范围越来越大,原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对电子数据、信息系统审计等新产生的概念的界定还不明确,审计工作急需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为基础的、适应时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审计准则体系和相关指导性文件作为指导,以解决审计工作中,因信息技术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要加大对被审计单位的宣传工作,提高其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审计工作的内容,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开展,真正用法律法规制约审计主客体的行为,降低审计风险。
(二)鼓励审计方法创新
应鼓励审计方法的创新和审计软件的研发工作。要勇于探索以前没有审计过得内容,在摸索中对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加以总结,逐渐形成成熟的审计经验。通过设立交流平台等方式,审计人员互相交流审计方法和审计经验,达到审计技术的充分共享。同时,要加快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特别是专用于医院的审计软件,通过技术手段,把审计过程中取得的信息、数据等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充足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信息化条件下,各个行业对相应人员各专业知识的整体性要求不断提高,审计行业也不例外,审计人员除了要掌握财务、会计等财经类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大量的政策法规,以及计算机和外语等信息化社会必备的知识,才能妥善的完成审计工作中的各种任务。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除了要加大引进既具有计算机知识技术,又具有会计、审计知识和经验的综合型人才外,还要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继续加大培养“五能”的审计人员,即“能打开被审计单位数据库,能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转换过来,能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查询、分析,能在审计现场搭建临时网络,能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如此审计工作才能在信息化大潮下不断前行。另外,还可以采用外聘计算机专家、网络专家参与审计项目,通过这种强强联合机制,解决目前审计机关内部人员计算机水平不足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胡玲.试论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特点[J].企业经济,2003(1)
[2]王秀芬.论医院审计风险及对策[J].医药产业资讯,2005(10)
[3]吴建萍.浅谈医院审计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界,2014(33)
[4]曹常乐.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策略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3(9)
心跳源计划范文4
在信息化条件下,初级指挥院校的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坚持质量优先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信息化;院校;教学管理
一、坚持人本管理
教学管理坚持人本管理,就是教学管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教学的现实满足教员和学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教员为本”,就是教学管理要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使教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环境,努力营造支持和鼓励教员从事教学和教改的氛围。“以学员为本”,就是教学管理要“一切为了学员,为了一切学员,为了学员一切”,要体现人文关怀,要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一种开放的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员差异和个性,充分发挥学员的天性和优势,使每个学员都能成为具有特色和特长的创新人才。为此,当前初级指挥院校一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目标。要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这一目标,增加信息化课程资源,增加信息化教学内容,培养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要根据军队建设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信息化军事人才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战略战术,以夺取战场主动权。这种创造所要求的是“金字塔”式的复合知识结构:“塔底”是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塔身”是扎实的军事专业知识,而“塔尖”则是高新技术知识,主要是指最新军事高科技知识和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因此,要以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好专业和课程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军队建设需要始终保持一种主动适应的态势,把未来战争需要直正地反映到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来。三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养学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学员的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几种能力是:指挥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初级指挥院校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基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要尽快使信息化人才的知识能力转化成实际操作能力和作战能力。要有意识地组织他们进行信息化战争的战法研究,充分发挥他们的种子和酵母作用,不断提高人机结合的本领,为整体提升战斗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学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院校教学管理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教育目标转型,初级指挥院校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教育转型后的教育质量也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确实面临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什么样质量观的问题;二是建立什么样质量标准问题;三是怎样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关于质量观问题,任何一所院校,教学管理都要强调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初级指挥院校而言,正确教学质量观的形成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目标,培养以能指挥、善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初级指挥人才。关于质量标准问题,笔者认为,质量标准应该是多层面、多样化的、与时俱进的。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质量观,建立起科学的、全面的、多样化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质量标准。这项工作是各初级指挥院校面临的共同任务。关于怎样提高教学质量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要求把学员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方向和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管理。也就是说,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要求是全面的。它既要重视学员的智育,也要重视学员德育;既要加强军事基础知识和军事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培养学员岗位任职的能力,激励他们的创造性;既抓教员的教学质量,又抓学员的学习质量。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要求从系统整体上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全面完成教学质量管理任务。二是要实施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过程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从单纯管理、检验教学质量的结果,转向管理好教学全过程的工作质量。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应是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既要抓教学成果的质量,又要抓教学全过程的质量,而且要把重点放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上。三是要实施全员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工作是院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院校全体工作人员都与提高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而不仅仅看作是教员或教学管理人员个人的事情。院校要把教学质量视为院校生命线,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各个部门都要以优质的工作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心跳源计划范文5
一、 接收调剂专业:
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1)
2. 电气工程(专业代码0808)
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是学术型研究生,学制3年。
二、 基本要求:
1. 参加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成绩达到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复试分数线以上。
2. 申请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本科专业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检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3. 身体健康。
4. 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它要求。
三、 调剂流程
1. 有意申请调入我院的考生,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按要求填报调剂申请,我院将以调剂申请为准,并结合初试成绩及综合情况 , 确定参加复试人员名单。
2. 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须及时回复确认,并按我院要求参加复试。
单位代码:82605
心跳源计划范文6
一、调查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之以实地调查。为保证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所在课题组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设计,将问题选项设为“很赞同”、“赞同”、“一般”、“不赞同”、“很不赞同”。同时,考虑到问卷设计的易懂性,在正式问卷发放前,我们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的档案系师生进行预调查,通过预调查发现,公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服务需求,主要包括获取需求、内容需求、软件需求等,根据这一反馈结果,课题组进行了2次修改和调整,最后形成正式问卷。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下学历(25%)、专科(10.91%)、本科(52.27%)、硕士(10%)和博士(1.82%)。其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人群约占32.73%,20-30岁的约占 37.73%,30-40岁的约占24.09%,40岁以上的约占5.45%。
二、调查结果分析
自2015年8月20日至2015年9月10日,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问卷星网站和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共计300份,实际回收243份,回收率为81%。剔除少数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及个别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为90.53%。本次问卷的调查结果,主要采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一)广大调查对象对移动设备的便捷性认可度较高,同时更愿意使用微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
1.接近八成(75.91%)的调查对象对移动设备的便捷性表示认可。对于“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查阅数字资源更方便”这一观点,50.91%的调查对象表示“很赞同”,25%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
2.接近九成(86.3%)的调查对象更愿意使用微信获取信息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服务获取的方式较为多样,如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获取信息。面对多种选择,86.3%的调查对象表示更愿意通过微信方式来获取移动信息服务,其次是短信(40.18%)和微博(39.73%)等。这种情况也在调查对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方式的选择上得到了体现。调查显示:接近八成(74.0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通过微信平台获取自身较为感兴趣的档案文化资源(如感兴趣的老照片、珍贵史料等)。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微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对象中,接近六成(57.73%)的调查对象愿意通过移动档案馆APP进行社交活动,说明他们在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时,还有进一步的社交需求。
(二)信息检索服务、档案查阅服务、珍贵档案在线展览是调查对象最为关注的移动信息服务内容需求
现有的档案移动服务主要是档案资源推送服务,通常包括馆藏资源、通知公告、在线咨询等服务。在上述服务中,“信息检索服务(69.55%)”、“档案查阅服务(58.18%)”、“珍贵档案在线展览(52.73%)”是本次调查对象最为关注的档案资源移动服务内容。此外,调查对象对在线咨询服务、及时提醒服务、开放档案阅读服务、讲座等通知服务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如图1所示。
(三)档案部门应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高质量档案文化资源的需求
1.七成以上(70.91%)的调查对象支持档案文化资源移动应用软件的开发。其中,44.09%的调查对象表示很赞同,26.82%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仅有7.27%用户表示不赞同或很不赞同。
2.在本次调查中,接近九成(87.27%)的调查对象认为档案部门可以或有必要开展移动信息服务。其中,接近六成(58.18%)的调查对象表示需要档案文化资源(如感兴趣的照片、档案资源等)链接的定期推荐。也就是说调查对象希望档案部门积极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档案文化资源,来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如表2所示。
三、启示
(一)采取多种移动信息服务形式,提高公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关注
目前,档案资源移动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微信,其次是微博、短信等方式。尽管大多数人愿意通过微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但是仅仅依靠一种平台来获取信息是具有较大局限性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笔者认为档案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服务可以采取多种服务形式。除了通过微信、微博、短信等平台进行信息推送外,还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APP、移动WAP网站等形式,多渠道进行档案移动信息服务。其中,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相关经验就值得借鉴。具体而言,美国国家档案馆推出的“历史上的今天”,就是一款典型的档案移动APP服务,它以丰富的数字馆藏资源为基础,每天公布美国历史当天形成的档案,涵盖美国历史上最具吸引力的照片和文件,用户不仅可以了解当天历史发生的重要事件,还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式查询美国档案馆的在线资源。这种移动服务方式创造性地开发了馆藏档案资源,将历史知识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打造了档案文化传播的移动服务新平台。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档案移动服务形式,如提供基于地理定位和增强现实的数字档案移动导览服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利用大学档案馆数字馆藏照片研发了“WolfWalk”的移动应用,用户用手机摄像头对准校园某建筑,即可实时获取有关该建筑和地点的历史图片、重要事件等信息,还可以查看所在位置附近的重要设施。美国费城用照片记录城市变迁,建立了费城的城市图片档案,游客在参观费城的建筑或历史景点时,使用手机APP应用可以实时查看景点的历史照片和相关事件等信息。这些新颖的移动信息服务形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公众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关注度。
(二)加大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丰富档案文化资源的移动服务内容
为丰富档案文化资源移动服务内容,今后应加大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一是扩大档案征集范围、加强档案编研力度,尤其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并加大对移动数字资源的建设。例如,从民间征集老照片、老北京史料和实物等,通过开发“老北京城市记忆展”的移动APP展览服务,将珍贵的史料照片与音视频和动画相结合,构建虚拟的移动档案展厅,让公众在移动客户端自由地浏览和欣赏老北京的城市文化。二是可以开展个性化档案移动服务,不断扩展档案移动服务内容。如用户可通过移动客户端注册移动档案服务账号,填写个人资料及感兴趣的档案信息,通过登录移动档案平台查询档案馆馆藏目录,对需借阅的档案进行预约登记时,移动档案服务就会提示该档案是否在馆,并告知来馆时间,用户到达后可享受优先使用的权利。三是借鉴加拿大政府救济信息与服务门户网站的经验,将用户分成学生、上班族、个体户、离退休人员四个群组,根据不同身份推送个性化的档案信息资源。[3]此外,开展移动档案在线查询服务、开放档案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活动预约和推荐服务、二维码应用服务及其他档案增值服务等。
(三)重视档案文化资源的信息开发技术,促进移动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