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守护者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守护者计划

守护者计划范文1

【关键词】心理特点;护理干预;计划生育手术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口的控制越来严格,计划生育是一项实现人口控制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计划生育手术主要包括人工流产术、节育器放置与取出术、中期妊娠引产术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实施手术,很可能会导致疼痛并引发一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我院对324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心理特点,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4例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自愿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年龄为24-46岁,平均年龄为35岁,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可知:(1)学历:18例为小学;160例为初中;146例为高中及以上;(2)生育情况:73例为未生育,141例生育孩子为1个,110例生育孩子为2个及以上(3)手术类型:158例实施宫内节育器放置与取出术,9例实施输卵管结扎术;134例实施人工流产术,23例实施中期妊娠引产术。所有患者计划生育手术均顺利完成。

2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1 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1.1 抵触特点及其护理干预

一些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前,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并且会引发恐惧,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会对手术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干预工作,详细向患者讲解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义务。

2.1.2 恐惧特点及其护理干预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取得相关的计划生育知识,担心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会产生较大风险,产生一些手术后遗症,担心对自己术后的性生活和生育造成影响等,很容易引发恐惧心理,并且会产生焦躁和不安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计划生育手术方法,结合手术的要点,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保持亲切和热情的态度,运用合适、体贴的语言,让患者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患者顾虑,有利于计划生育手术的顺利完成。

2.2 术中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部分计划生育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上受到手术室气味的刺激,在听见手术器械的声音后,会产生恐惧感,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率加快、言语增多和面色苍白等。出现这种情况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感觉进行询问,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及时向患者解释,并对患者进行安慰,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平定心绪。护理人员在做各项准备操作时,应该让患者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患者的暴露,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医护人员应保证轻柔动作,减少刺激声响。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紧握患者的手,向患者传递温暖和支持,如出现紧急情况,应保持冷静,迅速反应,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保证患者可安全度过手术期。

2.3 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一些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在成功完成手术后,术前和术中各种不良情绪完全消失,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心情逐渐好转。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手术产生疼痛,或者引发术后并发症,从而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对这类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详细向患者描述其手术效果,告知患者手术十分顺利,让患者安心静养。针对患者出现的术后疼痛不适等随症反应,应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手术效果。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可知,患者术后产生的疼痛不适等随症反应,其相关因素不仅包括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还包括患者的文化教养、注意力、个人经验、情绪和心理因素等,需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保持良好氛围,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最大程度降低噪声,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方式减轻疼痛,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守护者计划范文2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心理分析;护理

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计划生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实现人口增长的控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手术成为了计划生育的重要方法,且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1]。计划生育手术主要包括了宫内节育器的安置和取出、人工流产术以及输卵管结扎术、中期妊娠引产术以及人工终止妊娠术等,且主要以育龄妇女为主,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较之以前也有很大程度的控制,但仍然无法彻底避免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给女性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为此,加强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现结合我院124例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中选取124例,患者年龄在22-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0.5)岁;已婚57例,占总人数的45.97%,未婚67例,占总人数的54.03%。54例患者学历在高中以上,44例为初中学历,26例小学学历;主要手术类型分别为:3例输卵管结扎术,58例宫内节育器的安置和取出,11例中期妊娠引产术,52例人工流产术;124例受术者均顺利完成加计划生育手术。

2心理分析及护理

2.1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

2.1.1抵触情绪大部分接受计划生育手术妇女均是经过较长时间动员而来的,这使得大部分患者的情绪非常低落,甚至可以说是满腹怨言,抵触情绪非常浓厚。在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为患者讲解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目的,使她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计划生育手术的重要性,确保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进而配合积极主动地接受手术。经过有效的疏导,本组资料中124例患者的抵触情绪均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2.1.2紧张及恐惧相对而言,计划生育手术妇女的知识水平多较低,无论是在自我保护还是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均非常缺乏,当面对手术时,非常担心因手术而无法再次怀孕或出现术后后遗症,对将来的生活造成影响,为此,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忧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掌握手术的相关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保持文明礼貌的用语,以耐心的态度解答妇女的疑惑,使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高。

2.2术中心理分析及护理大部分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后,但当进入手术室后,闻着手术室的味道,听到手术器械的声响以及面对陌生的空间,心理的恐惧逐渐被放大,不少患者出现了面色苍白、语言增多、心率加快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当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以诚挚的态度和和善的态度,给予患者安慰和解释,帮助她们通过深呼吸来缓解恐惧心理[2];同时,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工作,尽可能避免过多暴露,使患者能够保有隐私,并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保证动作的轻柔,避免出现过于刺激的声响,给患者的造成过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当陪伴在患者的身侧,通过握手或语言来给予支持;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沉着应对、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本组资料中所有患者均安全顺利的完成了手术。

2.3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多数患者由沉睡中逐渐清醒过来后,术前所担心的各种问题已消失,手术非常成功,她们心理始终压着的大石放了下来,情绪也得到了有效疏解,心情也逐渐开朗。但仍然有少部分患者因失去孩子以及身体的疼痛而陷入了自怨自艾的情绪中,护理人员必须主动接触患者,掌握她们内心所苦,把握问题的根源,以鼓励的态度安慰患者正确面对手术结果,引导她们将内心的想法诉说出来,找到正确的舒缓方法;手术完成后由于术后疼痛以及行动不便等使得患者不得不求助于他人的帮助,内心非常苦闷,为此,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在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手术的重要性,并在交流中叮嘱家属必须注意的相关事项,以积极的态度感染患者,使患者能够倍受鼓舞,进而树立起康复的信心。此外,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祥和的入住氛围,并注意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被套,减少感染。调整室内温湿度,使其患者的入院患者更加舒适。同时,注意避免噪声的阻隔,尽可能远离吵杂的环境,使患者的心境祥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为患者提供电视、音乐、收音机等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本组资料中,17例患者出现了随症反应,经过有效的护理,患者的疼痛感得到了很好的缓解,情绪在有效疏导中得到了很好的稳定。

3总结

计划生育手术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生育后再次妊娠或采取节育措施失败的育龄期妇女,但由于很大部分妇女在该方面上的知识非常匮乏,传统思想浓厚,甚至有些农村妇女,她们认为多生育是养老的保障,为此,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均有着非常强的排斥情绪,加之,女性对孩子的先天保护意识,更加不愿意接受计划生育手术,这使得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非常困难。为此,护理人员在接受患者时,应当及时与其建立起沟通交流,向其详细解说计划生育在我国的重要性以及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心理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本组资料124例患者中,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所有患者的情绪均非常稳定,术后恢复良好。

参考文献

守护者计划范文3

【关键词】  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后纵韧带骨化症

脊髓损伤是指脊柱骨折或脱位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它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腰段损伤使下肢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可致截瘫。如果颈段脊髓损伤后可致四肢功能障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指颈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改变,引起颈椎管狭窄,导致颈脊髓受压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往往因创伤导致急性神经系统压迫症状加重、脊髓损伤。脊髓损伤的患者预后较差[2],患者恢复较慢,治疗费用较高[3,4]。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96例,本文主要就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中,男72例,女24例;年龄年龄17~82岁,平均45.5岁。其中78例患者急症入院,18例患者于院外住院后转入我院。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

1.2 方法

1.2.1 治疗原则:治疗愈早愈好;整复脊柱骨折脱位;综合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预防及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的并发症情况;脊柱和脊髓功能重建与康复。

1.2.2 非手术治疗:合适的固定、防止因损伤部位的移位而产生脊髓的再损伤。一般先采用颌枕带牵引或持续颅骨牵引;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地塞米松入20%甘露醇静脉滴注消肿;甲强龙冲击疗法;高压氧治疗也可以提供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组非手术治疗27例。

1.2.3 手术指征:脊柱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脊柱骨折复位不满意,或仍有脊柱不稳定因素存在者;影像学显示有碎骨片凸出至椎管内压迫脊髓的功能;截瘫平面不断上升,提示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者。

1.2.4 手术禁忌证:切口附近有感染性伤口;发热、低蛋白、贫血患者;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的患者;外伤性脊髓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的患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2 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治疗,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所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无死于体征异常引起的呼衰、严重坠积性肺炎、压疮和泌尿系感染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的病例。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护理

3.1.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尤其是呼吸变化;对烦躁患者要采取加床档、约束带等安全防范措施; 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时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大小便情况。

3.1.2 预防并发症:主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枢性高热等。在护理时候需要密切观察。给予气垫护理,定时翻身,骨突处给予透明贴保护;助患者翻身叩背,教会患者有效的深呼吸及咳嗽运动,如吹气球,2~6次/d,每次15 min;鼓励患者多饮水,会阴护理1次/d;被动活动肢体,预防血栓形成。活动方法包括:踝关节的跖屈背伸、环转、内外翻,脚趾屈曲伸直,及床上足部负重练习,并可使用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梯度压力弹力袜(gcs);颈髓损伤四肢瘫痪者,由于自主神经失调,汗腺不能分泌,皮下血管扩张,体热不能散发,刺激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可出现39~40℃高热,可应用乙醇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5]。

3.1.3 心理护理:护士要给患者真诚的关怀、安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恐惧紧张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3.1.4 :颈髓损伤颈部制动呈中立位,颈托保护,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若或翻身不当,可加重脊髓再损伤,严重者导致死亡。持续颅骨牵引者应保持有效牵引。

3.1.5 术前准备:备皮(以切口为中心周围20 cm),合血,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咳嗽排痰训练,完善术前检查,术前8 h禁食水。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尤其观察呼吸状态,观察有无气管黏膜水肿或血肿压迫引起的呼吸困难,术后要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2 卧位:轴线翻身,颈髓损伤患者给予颈托固定。

3.2.3 神经功能观察:严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大小便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2.4 伤口及各种管道观察:观察有无渗血、渗液、血肿,引流液颜色和量,保持引流管及其他管道通畅。

3.2.5 预防腹胀、便秘:卧床、麻醉、手术创伤均会导致肠蠕动减慢,易引起腹胀、便秘。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多食蔬菜、水果、萝卜汤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亦可口服缓泻剂如:四磨汤、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等。必要时给予甘油(开塞露溶液110 ml/支)110 ml肛入。

3.3 康复训练 适当功能锻炼是促进sci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有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和住院期间与患者受伤至康复计划实施时间有关,康复实施越早,所需住院时间越短,经费开支越少,而功能恢复越多,并发症越少[6]。功能锻炼采取主动与被动锻炼四肢肌肉和关节功能。如下肢截瘫患者卧床时,为防止肢体畸形,足下垂和肌肉挛缩发生,每日被动活动下肢关节,踝关节可行背屈、内收、外展,膝关节可行伸屈活动,髋关节先行抬腿(屈髋)运动,再行内收外展活动。不做被动活动时应保持瘫痪肢体关节处于功能位。定期按摩下肢肌肉。特别强调未瘫痪部位的主动运动,如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肌肉,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同时可在仰卧位或俯卧位积极锻炼腰背肌。在上肢的帮助和上身的带动下,借助辅佐工具,如双杠、支具、四腿拐等,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如每天站立及行走能达到2 h以上,将可防止骨质疏松[7]。

综上所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预后差,恢复慢,医疗费用高,患者及家属都承受很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我科通过对以上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之及时康复指导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脊髓损伤.中华骨科杂志,1997,17:340343.

2 bracken mb,holford tr.effect of timing on recovery of segmental and long tract neuologic function in nascis.j neurosurg,1993,79:500507.

3 党耕町,孙宇,刘忠军.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外科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581582.

4 sekhon lh,fehlings mg.epidemiology,demographics and pathophysiology of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spine,2001,26:212.

5 黄红云.脊髓损伤后并发截瘫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

守护者计划范文4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78例患者临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黄疸、寒战高热、腰痛三联征[1], 符合临床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标准。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39例, 其中, 男23例, 女16例;年龄26~70岁, 平均年龄43.6岁。护理组39例, 其中, 男25例, 女14例;年龄23~67岁, 平均年龄40.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其它临床资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标, 比如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呼吸以及血压, 保证患者术前生命体征正常。术前患者可能会因为高热、腹痛等出现食欲下降, 要每天确保患者的营养供给, 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纠正患者酸碱失衡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 确保患者每天所需, 增强患者抵抗力。患者因腹痛, 多会表现出不安、烦躁等, 此时, 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 安慰鼓励患者, 分散注意力[2]。对于高热的患者, 定时测量体温, 要保持皮肤、被褥整洁。术前护理时, 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与患者的交流方式, 努力营造轻松的环境和气氛, 避免给患者增加压力, 同时, 要积极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②术后护理:术后, 护理人员要加强基础护理、管道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维持病房整洁清新的环境, 保持被褥床单清洁干燥, 协助患者翻身卧床患者每隔2小时要更换, 防止褥疮等发生。每天定时要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 并保持通风透气, 减少探视者和陪护, 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管道护理:患者手术伤口常会渗出液体, 因此要密切监测患者伤口情况。对于患者手术部位的引流管, 比如尿管、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以及T型引流管等, 要表明记号, 并妥善固定, 防止出现滑脱的现象。另外, 要观察引流管液体的性质、颜色和量, 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并发症护理:患者术后常出现胆石残留等并发症, 此时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情况, 并对残留的结石进行胆道取石[3]。

实验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家庭干预护理等, 干预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多存在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 并与患者积极沟通, 排遣患者不良情绪, 同时, 让已经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 从而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②家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中, 通过家属对患者的细心照顾, 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 并帮助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起到有效的感情支持。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经积极护理,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其中, 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天数(d) 并发症发生率[n (%)]

对照组 39 33±4.2 5(12.8)

护理组 39 19±5.2a 2(5.1)a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

3 讨论

守护者计划范文5

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2例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例。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6±3.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4.2±1.2)年,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8例,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3例;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1.6±5.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3.2±1.5)年,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5例,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6例;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确诊为胆结石,并同意于本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 根据胆结石患者个体化差异从而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流程方案,并对观察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流程的培训,要求每个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患者入院之后,根据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病房布置好,要求干净整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医疗环境;②术前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胆结石患者一般都要接受手术治疗,而手术会带给恐惧、焦虑等不安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心理调查结果,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引导患者深呼吸、肢体放松,或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调节患者的情绪,缓解其不良情绪[2]。③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向患者详细讲解胆结石的相关知识,告知手术的方式、必要性以及手术成功的可能性,让患者对胆结石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3];④在手术前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让其尽量多食用高营养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保障手术的成功;⑤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给予常规护理,做到精确、快速,避免失误,减少患者的痛苦;⑥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伤口进行精细护理,对有引流的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等;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其尽早下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⑦术后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积极与患者沟通,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嘱咐患者一些常规注意事项,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不给予特殊的护理和指导。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若焦虑自评表总分≥50分,则表明患者处于焦虑状态;若抑郁自评表≥53分,则表示患者处于抑郁状态。采用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表(GIQL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总分为144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进行三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清洁数据录入EXCEL(03版本)进行逻辑校对分析,导出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的评分情况,详见表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GIQLI的评分情况,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GIQLI的评分情况(χ±s;分)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3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导致胆结石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患者面对手术多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的关键之一[5]。

守护者计划范文6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胃癌;围手术期;不良情绪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74

临床上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 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相关研究报道[1], 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以2010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比较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0年8月~2016年8月诊治的10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4例。对照组男26例, 女28例, 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62.2±4.8)岁。观察组男27例, 女27例, 年龄44~74岁, 平均年龄(62.4±4.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知识宣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入院后, 护理人员用饱满的热情、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将病区、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情况向患者进行介绍, 尽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术前用通俗的语言对手术的目的和健康知识进行宣讲, 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并及时纠正患者的不正确思想, 组织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困扰;保证病房内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流动性, 给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护理时, 护理人员需增加巡查频次, 保证患者随叫随到, 对其隐私部位进行及时遮盖, 更好的保证患者的隐私。②术后护理:患者清醒后, 指导并帮助患者选则合理舒适的, 每天定时按摩患者的下肢, 帮助患者进行伸腿及屈伸练习, 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叮嘱患者尽量避免咳嗽, 指导其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应对轻微疼痛, 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遵照医嘱进行止痛;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与其进行及时沟通, 消除患者的顾虑, 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 多采用非语言沟通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 ①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定, 满分100分, 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后, 观察组非常满意35例, 满意16例, 不满意3例, 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4%;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 满意19例, 不满意10例, 护理满意度为81.48%;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护理后,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社会的进步,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升高, 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考虑以人为本进行护理, 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的思想运用到护理工作中, 于是出现了人性化护理模式[3], 该模式更好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 在更加周到护理治疗的同时更加尊重患者、关心患者, 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更为系统详尽的做出护理方案, 并认真做出计划并严格执行, 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4]。本研究中, 通过术前及术后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 术前主要体现在患者入院后, 进行健康知识宣讲, 环境介绍, 令患者掌握自己的病情, 熟悉自己所处环境, 并通过病友间的沟通增加患者的信心, 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5]。术后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了解掌握, 并通过有效沟通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变化, 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做出有效的处理, 帮助患者尽可能的保持舒适的状态[6, 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4%, 高于对照组的81.48%(P

综上所述, 对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丽娟. 优质护理措施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103-105.

[2] 李宁, 章凡, 张健敏, 等.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21):4031-4032.

[3] 林红.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1):126-129.

[4] 彭小兰. 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效果评价. 吉林医学, 2015, 36(7):1460-1461.

[5] 丁敏. 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医学信息, 2014, 35(22):613.

[6] 李益萍, 谢浩芬, 费惠, 等.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 22(3):190-192.

[7] 李威.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4):234-235.

上一篇迟到检讨书

下一篇计划生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