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范文1
2、就算你是一坨屎,我也毫不犹豫搓成药丸,温开水送下。
3、如果你的面前有阴影,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4、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
5、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6、你对象这个位置,我想牢牢坐一辈子。
7、浮世吾爱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8、当你被失败拥抱时,成功可能正在一边等着吻你。
9、你这被子是我的,你这辈子也是我的。
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范文2
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这些标点符号被运用于各种文字资料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1版新课标指出:“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文本内涵,感悟标点符号在文本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作者及作品表达的情感态度。
一、细读文本,找寻可挖掘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它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的课文中:“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找寻可挖掘的标点符号,再让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让学生说说想法,说说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道:“倾盆大雨,大雨滂沱……”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句子中发现语言特点,学生仔细琢磨之后,回答道:“一句话两个字,就是一个句号。”教师再引导,这样简短的话有力,到底是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有的说雨很大、很危险,有的说雨非常凶猛。教师继续引导,这就是短句,用句号把一句话变得如此有气势。这篇课文有很大的特点,因为短,向我们强烈传达当到时雨的肆虐可怕。读完这一句,我们发现这里“像泼。像倒。”句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二、细读文本,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这一设计充分利用省略号这一潜在的、隐形的教学资源,深入地研读文本,强化体验,从而主动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与文本的角色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效应,合二为一,自然交融。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课文《穷人》一文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弄清每处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人物特点,从而更加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文中“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这里一连用了七个省略号,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表明桑娜的心情很复杂,有惊恐、有同情、有忧伤、有自责,更有为救人之难而勇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心。再加上几个问号和感叹号的连用,把桑娜的感情表现得更复杂更强烈,她那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就更好地表达出来了。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里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先说明了打鱼生涯的艰险,但语意一转,马上问到妻子在家怎么样,也体现了渔夫和妻子相依为命的关系。文中还有几处省略号,有的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表现桑娜的焦急和渔人生活的危险艰难;有的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总之,在我们阅读文章,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标点符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细读文本,不仅教师本身能够感悟到文本中标点符号的奇妙用法,也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标点符号的好处。
三、填补标点符号,提高文本细读的层次
在文本细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极具情感性,既具文本精华的浓缩性,又具自我感悟的延伸性。在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张力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化平淡为神奇,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添加在其中,让学生对自己添加的各种标点阐述理由,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度感悟。
如在《生命生命》一课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注意到文章的题目是两个词语的重复,当学生对课文感悟充分时,告知学生:“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此时,学生激情万分,有的说:“我在第一个‘生命’后加一个问号,在第二个‘生命’后加一个感叹号。因为这四个字两个符号可以概括全文!作者一开始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后来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有的说:“我在两个生命的后面都加感叹号,因为他们表示的都是生命的震撼。”……这样不仅使标点化作了承载生命的符号,更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范文3
——博尔赫斯《沙漏》
1
时间是3月3日。青年隐忍出版了一本叫《作为一个现实青年的超现实主义梦想,或一个超现实主义梦想者的现实生活》。这本书出版的日期是:20XX年,出版社是:不存在出版社。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各位读者都可能已经老了。事实上,整本书只有一句话。看了这本书的整个下午,我沉默在书房中。并决定明天启程去寻找这本书的作者隐忍。
事实上,我并不认识隐忍这个人。或者对于我来说他根本就不存在。我唯一的线索就是手上这本书。它是我在众多的书堆中无意间发现的,书页已经开始发黄,说明已经有些年岁了。但我并不明确这本书的确切来历。或者是某位朋友把它放到了我的书架上,或者是我自己去书店里买回来的,甚或是作者自己放到这个书架上的。一切都并非没有可能也无从查起。我反复翻阅这本奇书,整本书除了那句话之外,再无其他任何可以可追究的东西。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暗示也没有。但它并不单薄,却有着无数个人的一生那么厚重。托在手里分明可以感觉到它给手臂带来的挤压感。
受某为神灵的启示,或者是某个梦的启发,或者就在梦里,或者是在那本书里。我在一个沉闷的黄昏,一间被密封的书店里看到了隐忍。就在我踩遍一只蚂蚱或是一只虱子的时候,隐忍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叫我坐下来,声音很低很弱:
“你或许并不知道。我在七年前死一场突然的事故,太突然了。很多东西都没来得及完成。比如我的那个小说,你们现在能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小说。整本书实际上有两句话。一句话就是现在那本被印刷出版了的。而另一句话,却装在了我的口袋里。在我灵魂离开躯体的那一瞬间我才得到启发写出来的。这张稿纸最终伴随着我的躯体被他们埋在了地下。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读懂这本小说的原因也恰恰就在于此,因为它是残缺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付出了我的全部,包括我的灵魂。当我写完第一句话之后,整整十年我都深深地陷在了这个小说诡异的情节之中无法自拔。我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把这个小说延续下去。或者说,我不知道该如何给这个小说结尾。这个小说像一个纠缠不清的梦魇一样隐藏在我身体的某个阴暗的角落,若隐若现。当我快要捕捉到它的时候它却毫无踪影了。最后,在我将死的那一刻,它却奇迹般地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并让我有机会把它些下来。就在刚写下这个小说的结尾后的一瞬间,我才突然领会到这个小说的全部意义。可这也同时意味着这个小说将毫无意义可言了。它像一个深藏不露的预言家一样暗示了我生命的全部。”
清晨醒来,梦里那个人的话还在耳边回荡,萦绕:“真没劲,真没劲,真是没劲的一天。”巫师让乌鸦叼来了一封信。乌鸦站在窗前,一扭头把信扔到了我的书桌上。我捡起来拂去上面的尘埃。我并没有迅速打开那封信。我总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就像我打开真封信就打开了巫师恶毒的咒语一样。我感到自己的生死就在我的手指之间。或许,我稍微动一动手指的关节我就成了一个别人的实验品。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X叫我去找他。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须得与我商量。声音隐隐藏藏,像是怕我发现什么秘密似的。他站在一棵早已枯死的老柳树下。整捏着一枝在那里无所事事地摇摆。他一见我就急忙走了过来。
“上次,我和你说的那件事做好了吗?”他显然有些迫不及待地问。
我显然早已忘记,站在那里想了半天,也没想到X所说的‘那件事’究竟是什么事情。只好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
“那本书?还不能想起来吗?
“书?什么书?“
“就是那本怪书。“
“怪书?”
我更加摸不着头脑了。X却不依不饶地继续追问。
“那本怪书,你确定你没有读过?”
“我最近一直闲在家中什么都不做。”我语气坚定地说。
“那本谜书,你还没读懂?还是还没有找到它?”
“或许是我还没有找到。”我尴尬地说。
“真奇怪,那本书仅仅只有一句话。一句话就是一本书。一直以来,我都读不懂它。这句话就像整个宇宙一样,浩瀚,神秘,诡异,漂浮不定。几乎贯穿所有的时间和空间,或者是已经脱离了时间和看见本身。它已经超越了我。让我有时悲伤,有时欢快,有时爬行,有时奔跑。”
X最终激动得把那句话告诉了我。我听了之后马上不安地回家了。连X邀请去共进晚餐也坚定地拒绝了。
第二天,从报纸上看到X神秘失踪的消息,X消瘦而憔悴的脸被粘到了这个城市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上。
“X的神秘消失……”“X的诡异失踪”“X的抛弃与时间”“时间——X神秘失踪的N种可能”“从X的自杀事件看精神分裂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大多报道声称:“作家X在写完他生前唯一一部小说之后,悄然失踪,有目击者称作家X已经离开了人世。死时手上还紧握着他的小说的另一半手稿。可惜已经被他的鲜血和地上的尘土把字迹弄得一片模糊。让人无法辨认,或者这是出于作家X的某种故意的恶作剧,他想让他的小说最终成为一个为后人所无法破解的谜语,以保持他小说的永恒性。当然,这只是一面之词不足为信。警方在调查现场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目击者们提到的什么字迹模糊的手稿。却饶有兴致地发现了作家X死时的姿势和一个侧身卧躺在病床上的绝症患者留遗书的姿势一摸一样。警方对这个姿势做了大量研究最终发现,X死时甚至带着某种欣慰和满足……”
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毫无兴趣可言。而让我唯一感到不安,好奇,热衷的是这个小说的第二个句子。那个被隐藏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的第二个句子。我可以隐约感觉到它在这个世界的某处的颤抖。如同被我遗失了的我的身体的某个器官,某个部分一样。
2
由于警察们当时把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了那个毫无意义的睡姿上。以致于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让这个原本稀松平常的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连最初的几点线索也像一滴遗落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里的雨水,很快就被蒸发掉。警察们最后找到了受害者的书房,并从众多的琐碎而残旧的书籍中到了一本发霉的书。这本被警察们称之为“日记”的书,最终由一个彪悍的警察交到了我的手里。因为,那本书的最后一页里提到了我的名字。而那页上标注的日期也正好与X失踪的日期相吻合。于是,警察们一致认为我才是这本书唯一合法的读者。他们告诉或者说是要求我一定要仔细阅读这本书,包括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不可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
当这本书到我的手中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本书事实上只有仅仅的一句话。而阅读者的注释却多达几百页。字迹潦草,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褪色,变得模糊。
在第一页注释里有六个简短的句子:
1、金子般闪烁的凶影,从我的梦中走出来。
2、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3、就任凭仇敌追赶我,直到追上,将我的性命踏在地下,使我的荣耀归于灰尘。
4、若有罪孽在我手里
5、这本书
6、凡活物的生命和人类的气息都在他手中。
……
据报道称,他们在这个案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说是,X可能由于神经错乱而自杀。
其实,我并没有下定决心要研究这些毫无意义的注释。对这整个案件也没有一丝兴趣。所以,每天只是装模作样地象征性地在那家跟踪报道的报纸上胡言乱语一番,鼓吹自己在案情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事实上,我在制造梦境的巫术的学习上倒确实有很大的进步。在我窥探了无数个奇妙的梦境之后,这本书开始变得如同一个纷繁复杂的梦境一样错综迷离。我忽略了中间的绝大部分,把书翻到了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人生死的偶然性就如同你在这个偶然的日子的偶然的时间里在你的一个不经意的翻阅中偶然翻到了这本偶然得来的书中的最后这页,并同时读到了这个偶然的句子一样偶然。于是,你便成了这个偶然的故事的倾听者或目击者。
3
毛刺的下午,或者是在书中度过的某个宁静的黄昏之后,我穿梭在尘埃般的人群中,背诵着自己的影子和名字。生怕一转身忘记了自己。一整天,我都感觉有人在跟踪监视我,像正午的阳光一样刺得我浑身都不舒服。
X叫我到那个逼仄的小巷的尽头处的那个清冷的书店里等他。其实,我和X并不十分熟悉,也谈不上什么交情。我以一个落魄作家对某个真诚读者的感激之情的姿势来到他说的地方。X早已站在那排摇摇欲坠的书架旁等我了,诡异的笑容透过黄昏温和而倦怠的空气粘在我的脸上。这是我和X的第一次见面,但我总觉得他的面孔对我来说却并不陌生,这张脸和我记忆中的某个脸谱暗暗吻合。X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他的意图,想要和我谈谈那本刚出版的小说。他说我的小说中存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他却只能找出其中一个来,要我为他指点迷津。这让我感到很为难,事实上我那个最初被我隐藏在镜子中的世界,现在恐怕连我自己也无法将它再次找出来了。X听了我的一席话之后,一脸沮丧,很失望的样子。迷茫的眼神在书间游荡了一阵之后,他皱了皱眉头说:“我在尝试着给这个小说一个新的隐喻,我和它却依旧保持着疲惫得遥不可及的距离,如同镜子与面具之间神秘而疏远。”X始终保持着一个平静稳定的语调絮絮叨叨说了很久,我在梦与醒的边沿挣扎徘徊。就如同我对这个小说早已失去了耐性一样,我对它的评论也毫不感兴趣。任何一个读者都比作者本人更容易读懂一本小说,却没有哪个读者能够真正地窥探到作者试图在小说中寻找的东西。不清楚X是在什么时候离开书店的。也没和我辞别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在一面青铜镜中醒来,睁开疲惫惺忪的眼睛。昏暗的灯光下,书店老板就做在我的对面不远处,我这才看清书店他的脸,是个和蔼的老头。
“你竟忘记了?”他突然开口对我说,“我知道你在寻找什么?”
“你知道X是什么吗?”
我摇头,说我不认识他。
“他是你的一个梦的影子在镜子中的成像。他只是一个瞬间。或者是你在梦中不经意的一瞥。但他最终还是成了你的记忆。”
“我在找本书。”我说。
“我知道你要找什么”老板肯定地说,“第三个书架第三层的第三本书。它已经在那个固定的位置上隐藏了很久。”
我最终找到了它。然后匆匆离开书店。在那个神秘的小巷里我迷失了方向,我在整个昏暗不清的小巷中进行着毫无意义的奔跑,一直找不到它的尽头和出口。我像是成了某种反向的东西。或是被投放在一面镜子中的假像。我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颤抖。我像一个找不到标点的句子一样,以一个毫无知觉的姿势向着一个没有尽头的方向无限伸长,永远无法在一个正确的时间上停止流失,如同在梦与梦之间穿梭不息的记忆,或者是信仰疗法中某滴一闪即逝的清澈的雨水,或者是朝圣路上的一个虔诚的信徒,或者是在寂寥的黄昏里点燃的一根烟,永远找不到正确的出口。一场毫无预兆的雨水落了下来。
于是,在这个灰烬般昏暗的黄昏时分,我决定躺倒在无限宽广的床上或是这条逼仄的路上装死。
4
这场雨并不十分漫长,仅仅只持续了秒,在最后一秒停止了。日期是3月3日。我暗下决心要去寻找,并向他倾诉:
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范文4
【关键词】教材;写话;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提到“写作”或者“写话”,许多学生就会眉心紧锁,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那作为教学者的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呢?那就得从写话入手。学生会写话了,自然而然就会写作文了。
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写话训练既是对“识字与写字”目标的检验,也是对“阅读目标”的提升。
如何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依托内容丰富的教材,由浅入深,逐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通过加强词句的训练,让学生会写;通过延伸课文主题内涵,激发自主写话兴趣,让学生主动写、愿意写;通过拓展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表达的完整性;通过赏析诗歌等手段,优化学生写话的语言文字。
一、加强词与句的训练,夯实写话基础
低年级学生词汇量较贫乏,学生容易出现句子干瘪无味等问题。写句子时,学生习惯用最简短的话来回答问题。如“浪花——海面上有很多浪花。”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长此以往教师若不能及时引导类似作答的句子,将会滞后学生写话能力,并形成白开水似的写话思维习惯。如何指导学生走出误区将句子写具体、写丰富,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色彩、加动作变丰富。我告诉学生,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是非常优美和有意思的。它们有表情、有动作、有颜色、有感情。我们在写句子的时候,要多用用这些词儿。例如,“浪花——海面上有很多浪花”给它加上颜色——“浪花——海面上有一朵朵蓝色的浪花。”还能给“浪花”加上动作词——“风一吹,海面上翻滚着蓝色的浪花。”再形象些——“海面上翻滚着蓝色的浪花,像一个个跳着舞的蓝色精灵。”经过层层递进的引导,句子不断丰满,学生也爱写了。
二是激发想象、打开思路,让生活场景再现。例如,你什么时候帮助过别人,是怎样做的?帮了别人后心情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求学生在写句子时脑海中就要出现一个个鲜活的画面,这样的句子才会丰盈富有生命力。
三是激活灵感、教会表达。课文里有这样的描写“春雨落在——洒在——滴在——飘在——”同样意思如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开心”还可以怎样表达?“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经常点拨指导,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学生写句子才会真正变得简单轻松,才会喜欢写句子。
二、延伸课文主题内涵,激发自主写话兴趣
教材中有的童话故事没有固定结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讨论气氛热烈的机会,将讨论引导到对课文主题内涵的延伸上去,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如在《纪念》一文中,结尾“是谁栽的花呢?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小刺猬在一旁甜甜地笑了”。这里的结尾暗示了花是小刺猬栽的,但结尾并没有直接点出而是让大家去意会。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是谁栽的花?在经过热烈讨论形成共识后,我又及时地提出了“你会用哪一种方式去纪念?是像小熊、小猴、小兔他们在亭子上刻字留念呢,还是应该像小刺猬一样种花,美化环境呢”这一命题。将学生引导到美化和保护环境,再组织学生开展“写保护环境标语”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写出“小草有情,请勿践踏”、“伸出小手,让校园更美丽”、“爱护公物就像爱护我们的朋友”等标语,按照鼓励为主的原则,我在课堂上对这些标语进行了及时的评价,效果喜人。
三、拓展想象空间,提高表达的完整性
有些教材由于篇幅字数问题,所以将一些故事情节写得简洁,只用一句话概括描述,实际其中隐藏着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进行补白。如《池塘边的叫声》一文中,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一句话就概括了青蛙所讲的故事,所以,我抓住这一点积极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进行补白,设计了练习写话的句式,给学生作铺垫。青蛙对小鱼讲到: ;小鱼对青蛙讲到: 。然后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了四个组,一、二组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鱼,三、四组充当评委和记录。在课堂上让青蛙组和小鱼组互相讲述岸上发生的故事以及水里发生的故事,由第三组按照每个故事的精彩程度,按照好、一般、不好进行评价。第四组则按照前面几组的叙述和评价情况将精彩的故事记录下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组织,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四溅。
四、赏析诗歌,进一步优化语言文字
教材中也有许多诗歌,语言美、情趣美、意境美、情感美,假如我们的写话教学能适时适地地引入诗歌,让诗在琅琅书声及师生会心的微笑里自由地翩飞,那么我们的写话教学将会迸发出生命的色彩。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诗歌让学生进行仿写。如在教学《春天的手》一诗时,我觉得这首诗的语言与孩子们的生活很贴切,所描述的春天就在孩子们身边,所以在教学孩子仿写诗歌时,我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哪里发现春天了,仿照诗歌的语言与形式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编进诗歌中。有的孩子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春天的手,
温暖轻柔。
春天的手抚摸着柳树,
柳树张开嫩绿的小手。
春天的手掠过大海,
大海唱起了欢乐的歌。
春天的手拂过大山,
大山换上了翠绿的新衣。
春天的手,
温暖轻柔。
拉住春天的手,
春天就在我的心头。
孩子通过对大自然细心的观察,真实地写出了春天的变化。多么感人的一首诗歌啊!这不但是在记录孩子的生活,更深深地隐含着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范文5
关键词: 口语 语法
在著名的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独自溜出大使馆去理发,她和理发师(hairdresser)之间的对话,简短而精炼。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段对白:
Hairdresser: What a wonderful hair you have!
Anne: Just cut, thank you.
Hairdresser: Just cut? Well then, cut so?
Anne: Higher.
Hairdresser: Higher? Here?
Anne: More!
Hairdresser: Here?
Anne: Even more.
Hairdresser: Where?
Anne: There.
Hairdresser: There? Are you sure, Miss?
Anne: I’m quite sure, thank you.
Hairdresser: All off?
Anne: All off.
由于语言的差异,Anne公主没有办法和意大利理发师进行娴熟的交流,但从英语口语交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简短的对话完全达到了交流的目的。笔者不禁联想到中国许多学生的状况,从初中、高中到大学 10余年的学习仍然是“哑巴”英语.事实上许多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还有不少学生能够写出流利漂亮的英语作文。也就是说,他们应该有实力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应走出口语学习的几个误区。
一、词汇量(lexical resources)的大小并非提高口语水平的关键
当然,学英语拥有一个庞大的词汇量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是不是词汇量越大英语的口语水平越高呢?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年前,著名的语言学家Harold•E• Palmer就曾指出,记住一个单词的拼写和知道怎样运用一个单词是两码事(To memorize a word and to know how to use it are two matters )。笔者在参加雅思考试培训时雅思考官就多次反复强调说英语和写英语作文并非一定要用一些生僻深奥的词汇,恰恰相反,有时妙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更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You should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精一技而通百长).在这一句子中,每一词汇都非常简单,但含义深远。
在上面的这则精彩的对白中,安尼公主和理发师都没有使用复杂的词汇,而是用及其普通平常的单词来表达各自的意思。如果是我们的学生,恐怕大部分人会认为假如不知道大量的英语专业词汇,这个发是理不了的。说到这儿,我又想起前几年发生在中国乒乓球冠军刘国良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刘国良去国外参加比赛,在空余时间去理发。他想理个光头,但不知道光头用英语该如何表达,最后他急中生智说了一句:Same, Jordan。理发师一听马上就明白了。因为NBA篮球球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的光头是全世界闻名的。刘国良的一句“Same, Jordan”就把目的完全表达清楚了,不愧是乒乓球冠军。最后还要指出一点的是,世界闻名的美国之音(VOA)的特别英语报道节目 (Special English Report),仅用800个左右核心词汇就把每天世界各地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事件表达得清清楚楚!所以,记住一个单词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所学的词汇、规则等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在语言交际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上则对白中,安妮公主和理发师都是用here, more, higher, even more等概念含义比较模糊的词汇来表达对发型的具体要求,而理发师则用相应的手势来表明他应如何理发、理多少、理到什么地方为止。如果不借助肢体语言,他们之间也很难弄懂双方的目的和要求。
实际上,在人们日常交际中手势(gestures)、头部动作和脸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等体态语言运用得相当广泛。1986年,美国聋哑女玛利•马特林在电影《小上帝的孩子》中用极其精确的体态语言,把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思索、幻想、期望、失望、沮丧、孤独、喜悦、爱憎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美国《新闻周刊》誉称“这是一部由独特的演员演的感人至深的独特影片”,该片摘取了电影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桂冠,不仅轰动了影视界,更是受到了语言学者和社会文化学者的高度重视。
语言学专家艾伯特•梅瑞宾研究发现,人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只有35%是有声的语言,而65%的信息是由肢体语言来传递的。因此,我们常说;在交际中不仅要“听其言知其行”更要“观其行而知其言”。有时,我们只要通过对方的一个表情动作,就知道对方是接受还是拒绝?是喜欢还是厌恶?
所以,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很明智的事情。
三、不要害怕犯语法错误(Don’t be afraid of grammatical errors)
对于世界上每一个人来说,不管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口误是在所难免的。尤其英语是一种极其强调形合的语言。本身具有一些我们汉语所没有的特点。在上例对白中,理发师的第一句话:What a wonderful hair you have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一个错句,正确的应是What wonderful hair you have,但安妮公主没有理会这个意大利人的语法错误,而是单刀直入地要他“Just cut”;因为她知道这句话错误与否,反正只是一句赞美之词。还有乒乓球冠军刘国梁的那一句话,严格说也是错的。正确的应是:the same as Jordan’s (hair style)。但不管怎样,他达到了他的交际目的。
实际上,即使是英、美、澳等本族人说英语时也常犯一些小的错误。英报上次不是批评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他第二任期施政纲领时犯了很多语法错误吗?美国总统尚且如此,我们学语言时,又何必拘泥束缚在语法这一隅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在英语口语中犯语法错误不要紧。但我们不应该因害怕犯语法错误而不敢开口说。如果不开口,我们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事实上,也只有通过大胆操练,避免重犯、少犯语法错误,才能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因为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只有通过反复操练这一唯一途径才能达到。
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范文6
一、 感悟姥姥的“神”。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课件出示:剪纸图片)找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师:大家的这么多感受,用课文中的一个字就能概括,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
(有两三个学生已经举手,其他学生快速翻书后纷纷举手说:神,老师板书:神)
(一) 感受技艺的“神”。
师:姥姥剪纸有多神呢?读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关语句。(出示自主活动要求)
感悟姥姥的“神”
1. 读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姥姥剪纸“神”,画出相关
句子后,再品一品。(留意一下,有些词语用得非常妙哟!)
(生边轻声读课文,边圈画。)
师:老师刚才发现大家品读的句子真不少,还有些会读书的孩子把那些写得精妙的词语给圈画出来了,咱们就这样读着、画着、品味着,感受自然就有了,赶紧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
感悟姥姥的“神”
2. 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组员互相补充。(交流时可以先有感情地读好让你深有感触的语句,再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各组学生在小组内热烈而有序地交流着,老师走到各组内认真倾听并相机点拨。)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第二组特别积极)好,先请第二组的同学说说。(老师看着其他小组)咱们可要仔细倾听,当有人说到的词句与你发现的相同时,请及时补充。
生1:我想先给大家读读这一句: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这句中“心灵手巧”就看出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了。
生2:还有“左邻右舍”“都”也写出了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也能看出她的“神”。
师:关于这句话,其他组有补充吗?
第五组一男生:我感觉写“左邻右舍都贴”其实是从侧面来写姥姥剪纸的“神”。
师:大家读读是不是这么回事?(不少学生纷纷点头)
师:你想想,当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开入篇就这样写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自豪。
师:你自豪地读一读。
生:他还会特别开心,因为这是他的姥姥。
师:你也开心地读一读。(生读后)咱们一起来夸夸姥姥。
师:第二组接着汇报吧。
生3:我想说说这一句: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我从两个“普普通通”可以看出姥姥剪纸的工具和材料都非常简单,但居然“要什么有什么”了,姥姥真是太“神”了!
一生补充:还有“翻来折去”这个词,说明姥姥剪纸的方法也没什么特别,但却“无所不能”,这也能看出姥姥“神”。
师:看似随意而写的几个词,但却给我们以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姥姥剪纸的“神”。谁想再来读读这句话,让咱们感受这对比的妙用。(一生读,大家仔细倾听。)
师:好,接着汇报。
生4:我觉得这句话最能看出姥姥剪纸的“神”,你们听:“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生讨论,仿说,略)
生:大家请看这一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生讨论,略)
(课件出示,生齐读:姥姥剪纸真是“神”了!)
(二) 探寻高超的“秘”。
师:姥姥为什么这样神呢?默读课文的第4、6两个自然段,找找原因。
我觉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有:、。(友情提醒:可从句子中找找关键的词语。)
(生边读边画着,不时还有同桌互相讨论几句)
师:刚才的探秘过程中你有了哪些发现?
生:我觉得姥姥之所以能剪得这么神,是因为她剪纸时都聚精会神的,就像这句话说:我看惯也记牢了……。我觉得这“身心入境”就是姥姥剪得神的法宝。
生:还有,第6自然段有一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因为经常剪,已经熟能生巧了,所以才能剪什么都这么像!
师:这就应了一句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一直让作者笑源记在心中,所以――(出示)
在笑源总写不好字的时候,姥姥的这句话让她明白:
熟能生巧,总,。
在笑源为写不出好文章而苦恼的时候,姥姥的这句话让她坚信:
熟能生巧,总,。
(生自由练说后展示)
师:这高超的技艺也并非一一朝一夕之功啊!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朴实却富含哲理的话――(生齐读: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点评】:“留意一下,有些词语用得特别妙”“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这些学习提示的出现,有意识地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引向关注文章的语言。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完善,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成。学生汇报、倾听、补充,一次次走进字里行间,揣摩一句一词精妙,实现了“意”(感悟姥姥剪纸的“神”)与“言”(品味文章写法的精妙)的巧妙整合。
二、 品味剪纸的“情”。
师:除了家家户户的窗花,姥姥剪的最多的是什么?她为什么这么做呢?读读课文7~12自然段,根据活动的相关要求开始学习吧!
品味剪纸的“情”。
1. 自由朗读课文7~12自然段,想想:从这一幅幅剪纸中,你体会到姥姥怎样的情感呢?
2. 小组内练读、交流: (1) 分角色朗读7~11自然段,感受当时其乐融融的场景。
(2) 从这一幅幅剪纸中,你体会到姥姥怎样的情感呢?
(第四组展示):
生1:我发现作者和姥姥感情特别深厚,姥姥也特别爱这小孙子。我们组想来读一读。
(组内3人分角色朗读)
师:一个顽皮,一个慈祥,屋檐下洋溢着那浓浓的亲情。还有哪一小组也想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第六组也展示朗读,尤其那扮演姥姥的那个女孩子特别入境。)
师:就这样,姥姥用这包含着浓浓爱意的剪纸将幼时的“我”拴在了屋檐下。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第12自然段)
优美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的感情,让我们试着记住这一段。(出示12自然段内容的填空形式)
(生练习背诵后,2人站有声有色地背诵。)
【点评】:语文的学习指向积累,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是一条规范、积淀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相对本活动的前5个自然段来说,这一节是概括描述,是情感的一次升华,简短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值得朗读和积累,而且能在课堂上给时间让学生练习背诵经典段落,值得赞赏!
三、 倾诉祖孙的“情”。
师:美好的童年时光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现在,姥姥的剪纸还拴得住我吗?让我们读读第13自然段。(出示活动要求)
倾诉祖孙的“情”
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剪纸画面的句子,并试着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字:
(师巡视,并相机让几位同学将自己取好名字写到黑板上:《凝望》《无声的爱》《联结》《我是风筝,你是线》)
师: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给这幅剪纸取的名字,能说说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吗?
生:我取名叫:凝望,是因为每次笑源离开时,姥姥就会像图中的老牛那样凝望着孙子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不舍。
生:我取的名字是:我是风筝,你是线。我觉得作者无论走多远,走多久,姥姥的思念都会像牵引风筝的线一样,牵着他回来的。(听课老师边鼓掌边啧啧赞叹)
……
师:姥姥寄给我这幅剪纸,是想对我说什么呢?看到这幅剪纸,我又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出示)
倾诉祖孙的“情”
姥姥:源源,
笑源:姥姥,
(选一个角色练习说一说。)
师:让我们给这充满温情的画面配配画外音吧! (音乐起)姥姥说――
生:源源,你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呀!别冻着,也别饿着,要多吃点!
师:笑源说――
生:姥姥,我真舍不得你,你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呀!
……
师:看来,这一幅剪纸,可以抵得上百封家书呀!因为爱,姥姥用剪纸把我拴在了身旁,更是因为爱,姥姥用剪纸祝福我走得更远,生活得更好。所以作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引读)只要……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姥姥的剪纸仅仅是件艺术品吗?(生摇头)你觉得它还像什么呢?
生:它就像信鸽,为他们传递想说的话。
生:我觉得它就像桥梁,沟通了两人的感情。
师:是呀,这是爱的使者,这是情感的桥梁,它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姥姥,(板书:姥姥情“我”)让我们记住这浓浓亲情的见证者DD读题(姥姥的剪纸)。
【点评】:这一学习活动设计非常精妙。一个剪纸,无限情意。给剪纸“取名字”看似是对画面指向的内容概括,实质上是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文本中的语言描述,将学生的心灵引向画面和语言的意象。“加画外音”这个学习活动,不仅是在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境,更是在帮助他们将阅读的收获转化为自己内心“言”“意”的新生。
四、 检测反馈
师:有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好想》,音乐起,师读:
(媒体出示小诗,生齐读:每当我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 / 总会想起月光下的姥姥 / 还有那慈祥的面容 / 还有那恬静的微笑 / 忘不了姥姥亲切的话语 / 忘不了姥姥勤劳的身影 / 忘不了姥姥剪纸的刷刷声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从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师:写诗其实并不难,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姥姥,对剪纸肯定也有了很深的感情,仿照这首小诗,你也来写一写。(媒体点击出现空白的诗行):
每当我,/总会想起,/还有那,/还有那。/忘不了,/忘不了,/ 忘不了。/好想 /一切都回到从前,/ 好想 /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学生在音乐声中练笔,然后交流。)
师:同学们,也许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像笑源的姥姥这样,有一手绝活,但他们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有一颗爱我们的心。是呀,正是在他们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个关切的眼神下,我们一天天长大,所以此刻也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的亲人说一声:“感谢你们,伴我一生!”(音乐起)让我们把这颗感恩的心带出教室,带进我们的生活!下课!
【总评】
能作为范例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学习者理当抓住文本独特的“言”的,体会作者对“意”的巧妙构思,内化为自身的语文能力,也就实现学习者的“言意”新生。
赏“言”悟“意”学习,是由未知到已知的心智成长过程,是接受字里行间的情感熏染过程。课文为什么能让“姥姥剪纸技艺出神入化”深入人心?那是因为文章中有精彩语言,有典型事例,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文本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区域,引导学生从“品词析句”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从而体会出作者“言”的精妙,“意”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