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结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范文1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处于低水平。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依托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过程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朝着发展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的方向进行,技术和创新已经成为产业调整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不论是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以资源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无论是物质资本形成还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都离不开资金的运动和调节,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和调控。

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在产业范围内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力度不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机构的支持等。

金融通过资金投资导向的变化,促使资金在不同产业投入比例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商业性金融调节使资金流向收益高、利益大的产业,而对于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可以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一个迫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的宏观氛围需要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民营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市场化建设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发展环境中。从融资角度来看,一方面,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获得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还是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都困难重重。从短期资金供给来看,对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只相当于总规模的1%左右,与当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贡献率达65%形成较大反差。由于民营企业在经营中资金趋紧的状况,也就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结果,主要依靠内源融资的民营企业在规模化发展上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做强做大。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血缘关系,加之政府对银行行为的干预,其结果对国有企业过度的信贷倾斜,加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导致我国金融体系中积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多种生产方式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这就需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快速、高效处置金融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需要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以适应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在我国经济进行全方位战略改组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在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民营企业参与金融资产处置,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并为其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二)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够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出现,及时的解决了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它以积极开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投融资对象,通过将分散的、愿为较高收益承担较高风险的中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形成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大机制,再由风险投资机构将资金集中管理投入到新的科技项目中,以此来推动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从深层次看,风险投资的兴起不仅在于其在资金方面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展了一套区别于现有融资方式的有效的资金配置、使用、监管的机制,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企业管理层的目标统一起来,建立了一套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机的结合了资金、人力资源、高新技术这三大宝贵资源,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形成了适应高新技术的金融创新模式。

银行具有逐利性的特征,为了让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会尽量避免高风险的周期长的贷款。于是很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都不愿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从事高新技术经营的都是一些中小企业,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有限,信誉度也不高,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打算,都不愿意支持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即使他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三)金融对地区经济支持不合理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特征,就是首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对中部和西部的投资较少。建国以来,我国的大部分国家产业投资,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的省市区,以其历史上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吸收了大量的投资,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条件,进而带动技术、人力、管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长期以来都得不到投资的支持,资金一直是经济前进的最重要瓶颈。从2008年中国金融论坛的报告得知,目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在存贷款方面,从人口来看,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存款、贷款和GDP的差距却很大。目前来看,东部地区存贷款占了全国的60%左右,这个差距比GDP的差距还大,西部地区存贷款占全国的15%左右,中部地区在15%左右,东北地区在8%左右。在金融机构的数量方面。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很不平衡,中资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中型商业银行的总部全部设在东部,中型银行分支机构主要设在东部。外资银行机构中,14家外资法人机构全部在东部,189家外资银行分行中177家在东部。在城乡金融发展方面,城乡金融发展的差距在东西部都很大,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可能比东部和西部的差距更大。从金融投入看,2008年,西部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9.7%,而全国平均为15.7%。国家金融机构对东部地区特别青睐,各类商业性股份制金融机构从自身盈利角度考虑,更是不愿意把信贷给予中部和西部地区。由此,大量的资金都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有了资金的支持,经济更加发达,信誉度更好。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一直受到资金的约束,经济止步不前,用以抵押的实力也很小。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对策

(一)调整信贷投向,使金融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配套协调

调整信贷资金投向,改善信贷资金投资结构,确保产业重点,进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信贷投资方向能反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贷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针对我国目前情况,信贷应由外延型、数量型的产业转向重视内涵型、质量型的产业,大力支持技术含量高、产销对路、经营效益好的企业,满足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确保重点产业这一方面,具体地说,要加大对农林水利等的信贷投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完善住房信贷体系,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改进对企业的综合配套金融服务。在做好这些同时,积极利用金融这一调控手段,控制产业结构调整的规模、速度和力度。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品种和方式,加大对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重点是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对有市场、讲信用、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小额农贷”,推行“大额农贷”,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投入,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积极拓展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继续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建立健全贷款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二是督导金融机构立足实情,加大对优势行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优质招商引资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外汇贷款营销力度,充分挖掘外汇利用的潜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三是劝导金融机构禁止对限制类行业、项目贷款投入,防范新的信贷风险。对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需要限制或禁止发展的行业、项目和产品,加强监测,搞好“道义劝告”,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发展民间金融,改善非国有经济的融资环境

第一,鼓励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拓展发展空间。规模较大的农村信用社进一步转制,组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要吸收民营企业资本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减少地方财政的持股比例,将其办成真正的民间金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另一种模式——由农村信用联社内部职工、中小企业、农民个体工商户入股改制成的农村合作银行已经在浙江鄞州亮相,这是一种以合作制为基础,并吸收了股份制优点的新的民间股份合作金融机构,有望成为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引导私人钱会、民间金融合会等“灰色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向规范化、合法化、机构化的金融转变。在现实条件下,政府一方面要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允许那些股东人数、资本金、经营者资格及其他条件达到法律规定标准的规模较大的私人钱庄、金融合会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进行注册、登记,按正规金融的要求规范管理,接受监督,将其转变为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另一方面,要引导小规模的私人钱庄和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的改制,使原先投向地下钱庄的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截断地下钱庄的社会资金供应来源。

第三,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与典当行的经营行为。政府要将它们纳入监控范围,健全市场契约制度,使其合法并规范运作。我国民间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制度安排问题,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开金融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确立公正、有效的市场竞争规则,同时给市场主体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从而使其充分发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推进产业集群整体授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行产业集群整体授信,加大对发展极的资源倾斜。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网络化特征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周期规律,将授信视野从单个企业扩展至产业集群,在行业和企业评级授信基础上,分析整个集群的授信总量和授信结构,并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采取不同信贷政策。建立产业集群授信指标分析体系,可采取对发展极核心客户的总量授信配置,配以应收账款票据化、国内信用证等融资服务,对产业链中配套企业给予商业票据贴现、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等多种融资渗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企业,为其参与项目竞标服务提供保函业务;对其为都市圈建设、中心城市配套的大项目,提供项目融资;对其参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企业,可发挥海外分行优势,采取内保外贷或外保内贷融资。

要坚持国家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和对中西部实行适度倾斜的原则,尊重经济规律,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和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按照“东部地区在提高中增加,中西部地区在增加中提高”的思路,充分运用信贷杠杆,防止各区域间“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支持东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支持中西部加快开发和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可以实行比较宽松的调控和监管政策,如实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比较自由的利率政策,扶植合作金融的发展,保证中西部地区有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支持地区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联合。

产业结构范文2

关键词: 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

产业结构事关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形成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分析

就产业结构的演进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具体而言,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增加。Kuznets(1985)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并非与之同步,综合来看,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这些国家中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Chenery(1986)认为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品的发展又可分为以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和以加工型工业为重点的两个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度、技术集约度都明显提高。在这一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具有加速趋势。当经济发展在完成工业化任务而进入到发达经济以后,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提出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弗农提出立足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循环说”。该学说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新产品开发到国内市场形成到产品出口,再到资本和技术出口,再到产品进口,再到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停循环上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提出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揭示出工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比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霍夫曼比例。该比例等于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间的比值。霍夫曼定理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贺菊煌(1991)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姜彦福等(1998)认为,我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受需求结构变动影响,同时,货运邮电业和商、饮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由原先的技术结构影响占主导地位向消费结构占主导地位转变。俞肖云(2002)认为,“十五”期间影响中国工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九五”工业经济政策的滞后影响,“十五”规划的影响,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胡乃武、王春雨(2002)认为,国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时代特征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来论述不同,周冯琦(2003)认为,目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来提高一国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背景下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认识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配置、产业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体制转轨。陈晓涛(2006)在对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知识资源和国际因素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依然莫衷一是,如何探析公认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势在必行。

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综合评价是运用多个指标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总体评价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对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另一类是对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价方法与本课题的研究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仅就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概述。

学术界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专家会议法、Delphi 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法、技术评价法)、多属性和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筹学方法(如DEA)、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系统工程方法(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对话式评价方法(逐步法、序贯解法、Geoffrion法)、智能化评价方法(如BP神经网络)等。近年来,综合评价方法又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诸如系统模拟和仿真评价方法、信息论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与灰色综合评价、智能化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等)、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交互式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交合分析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同时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成为目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新热点。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dynamics)、大道模型(turnpike theorem)、数学规划(mathematics programming)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最优控制模型、经济计量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尽管学术界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些模型仅仅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相对比较与分析,最终得出相对数值,并根据相对数值的高低评判其结果的优劣,因此是一个相对的评价。我们认为,就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而言,如果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基准,仅仅对各个地区或多个年度产业结构进行相对评价是不完善的,据此所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也是有失偏颇的。基于此,我们创新性地引入动态最优化理论,计算出最优产业结构,并将实际产业结构与最优产业结构相结合,计算出产业结构偏离指数,最终提出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经济学逻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四、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产业结构评价是统计评价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则可以视为动态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评价。已有的产业结构评价研究多数基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长期评价,而在众多的统计评价指数中,目前还缺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综合评价指数的研究。齐建国(1987)认为,需求适应性指标、结构效果指标、产业协调发展指标、资源供给适应性指标、技术进步适应性指标、外贸适应性指标、反映产业结构对生态影响的指标等七个方面可以作为评价产业结构的指标。张放、卢跃(1987)和蔡希贤、王韬(1988)对产业结构的评价与调整的数量方法进行评析,并推荐采用投入产出法来评价产业结构。施发启(1998)利用1988-1992年国家统计局编制的5张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发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提出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适当放缓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思路。李宝瑜、高艳云(2005)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年度变化失衡指数,对所有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邬义钧(2006)分别从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两方面,具体分析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并提出附加价值溢出量、高加工化系数、结构效益指数等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现有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尚缺乏经过系统论证的产业结构基准――最优产业结构,因此,如何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是准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重中之重。

五、具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除了对整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之外,学者们还针对一些产业或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其中,张孟林、王庆石(2006)认为,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这就涉及产业结构的评价问题。因此,他们以黑龙江省农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系数和产业结构熵值三个量化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变化情况及结构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发现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比例关系不协调、种植业比重过高、其他产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虽然正确但调整速度较慢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师萍(1999)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3个层次,即宏观结构合理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动态结构的合理化,并建立旅游产业机构的评价准则,然后依据准则构建出产业机构合理化的三项指标。赵敏(1999)则以水利行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水利产业结构评价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江苏省某县的水利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除对一些产业的结构进行评价外,一些学者还对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评价。陆根尧(1991)根据宁波市1992年投入产出表,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化工、纺织、机械这三个主要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较大,表明这三个主要部门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陈立泰等(2009)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分析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六、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思路

现有文献从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产业结构调整的观点支持与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与建议。具体而言,谢伏瞻等(1990)在着重研究中国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就各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关联影响、劳动密集程度等各项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提出以农业、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钢铁、铝、化工原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与通信业等七大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产业。王岳平、葛岳静(1997)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种观点(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缓解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抑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的数量调节;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题,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国风(1999)认为,要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原材料工业类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产品,支柱产业产品要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支柱”,同时要注意理顺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调整的关系。胡春力(1999)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必须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对外开放、制造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关系。何德旭、姚战琪(2008)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种效应,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实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我国学者不仅从总体上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也针对具体产业和具体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刘立力(1997)对中国石油产业结构性矛盾与成因进行探析后,认为解决重复建设,加速产业和技术更迭与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将是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吕伟业(2002)从电力增长和投资结构比例的调整、电源结构调整、电源布局调整、电网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五个方面对电力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罗松山(1999)在借鉴美国、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全球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潘力剑(2001)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成因分析后,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李红卫(2009)对德国鲁尔区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安排。

国外学者及其政府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政策。西林(1999)对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主张美国政府应该重视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如对特定产业给予补贴,实行贸易政策等。Paul Romer(1993)和Tyson(1992)等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做了理论研究,提出政府应当对企业研发活动给予补贴的若干政策建议。克林顿(1993)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是美国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韩国政府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育市场,以及出台支持韩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多个政府部门分工合作给予生物技术产业支持、积极投入资金和培养人才,形成产业集群,建立技术支撑平台等政策措施,对韩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chesnais(1983)通过研究表明,法国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综观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于产业结构进行了近乎全面的探讨,但这些研究无一基于对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化内在机理的全面、准确认识,从而也就没有文献采用精确的数理分析方法研究解决这样一个高度依赖数理分析方法的问题。相对于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最合适的?这个问题的准确求解事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必将成为产业经济学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艾伯特・赫希曼,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陈晓涛.产业结构软化的演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6(1).

[3]贺菊煌.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1991(10).

[4]胡春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J].管理世界,1999(5).

[5]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

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6]胡乃武,王春雨.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7]姜彦福,林盛等.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清

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产业结构范文3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

一、太原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39.84亿元,增长11.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保持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序列格局。

1.第一产业发展情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41.00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6.19亿元,增长13.8%;畜牧业产值18.25亿元,增长6.5%;渔业产值0.41亿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6亿元,增长12.7%。

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高附加值农产品仍偏少,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近年来太原市农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而传统农业生产依然是太原市农业主要模式。尤其是在种植业中,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仍然比较少,从而影响了农业产值的快速增长。(2)农民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不强。现在年轻有文化的中青年农民多数愿意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本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剩余老弱和妇儿大多文化素质比较低,对市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缺乏敏锐判断力。使得部分农民增产却不增收。(3)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太原市种植业自然环境大部分仍要靠天吃饭,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完善,还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增收。

2.第二产业发展情况。2013年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2.96亿元,增长13.5%。太原市的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4.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全年最高点32.5%,增长85.4%,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9.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呈现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运行态势,但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工业稳健发展压力增大,金融危机传导效应进一步显现,一些下游企业停产,造成上游企业产品需求乏力。由于国家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与之直接相关的钢铁、焦炭、煤炭、机械设备等行业需求不旺,产品销售不畅。导致行业产品产能严重过剩。

3.第三产业发展情况。2013年,太原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39.84亿元,增长11.3%,在全省排名第一,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增速最快,比重最高,经济增长贡献最大。表现为:增速比第一、第二产业分别快6.1和1.6个百分点,比重(53.6%)比第二产业提高8.8个百分点,贡献率(56.9%)比第二产业高14.6个百分点,是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太原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太原应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将优质小杂粮,优质干鲜果方面做大做强。扶持仓储、保鲜以及深加工产业发展,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各级各部门要狠抓电网改造,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其次,关注市场动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在技术培训、优良品种、信息服务、疫病防治、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种植和养殖户更多的扶持和优惠,使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最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方式应该走产业化之路。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队、农机作业协会、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发展,统一进行标准化作业,以提高农机作业效能,降低作业成本,有效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2.打造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煤炭产业方面,应做大做强煤气化、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等高技术和高收益的新型煤炭产业。同时,应充分利用开采过程中的伴生资源等副产品,积极发展铝矾土、高岭土、多晶硅等产业。

电力产业方面,应组建大型电力企业,建立煤电基地,实行煤电一体化发展,提高转化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结合太原气候特点,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

机电产业方面,应大力发展以矿山机械、运输机械为主的机械电子产品,做大做强机电一体化,把传统机械产业发展为新兴机电产业。

除了对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以外,还应整合现有资源,培育和壮大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以太原重工、太原航空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以太工天成为龙头的智能电子以及软件应用产业。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太原应积极引导和重点发展信息、商务、科技等生产业,做大做强商贸物流服务业,提升对机电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的服务功能。

旅游业方面,以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载体,积极发展旅游业。做大做强以天龙山、蒙山大佛、龙山石窟为重点的历史人文旅游,以晋祠、永祚寺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旅游,以票号遗迹为代表的晋商文化游。

物流业方面,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物流结点间畅通,整合物流资源,培育若干具有国内外知名度的商贸集团。以区位优势为条件,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把太原的优势资源输送出去,把太原需要的资源运进来。

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组建各种合法形式的融资、投资等公司,激活山西金融业。

参考文献:

[1]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2]肖志兴.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文献综述[F].科学出版社.2010.4

产业结构范文4

【关键词】产业;外贸;结构;关系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下的经济体系模式日益加深,中国已经到了转型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所以优化产业化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已经成为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经济体系结合模式,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主要看的是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只有在系统上优化产业结构模式增强经济体质建设,开发新的产业形式,以产业链的方式带动经济化的快速化一体化进程,才能保证对外贸易的有利进行,从而保证外贸结构的良好发展,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其定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展开论述,使大家有一个系统的认知。

1、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的定义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份额。

2、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的关系

2.1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了外贸结构

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最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是:(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最佳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以这种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带动了外贸结构的发展。

2.2外贸结构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

随着改革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逐步调整,中国已经基本确定了以社会主义特色为基础的新型经济体系路线。随着市场化的加深,外贸政策的逐渐开放,如今的外贸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中国以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减少了政府对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微控制。彻底拜托了经营模式单一,产业化结构落后的传统模式,以多元化经营理念为核心形成了中国本身的出口贸易体系,这就注定了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这些理论基础都将成为中国外贸结构的核心宗旨,也是主要的对外贸易手段之一。但是,综上所述,我国现在对外贸易的外贸结构当中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产业结构运转缓慢,经济体系落后,都是其在对外贸易中丧失主导权利的根本原因,与国际当中那些高竞争力、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等的国家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想要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外贸结构,就必须先进行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变粗放型为集约型,以高科技带动产业结构,走与国际接轨的路线,而这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要依靠强而有力的外贸交易,在这种不断进步的情境下,最终会优化本土的产业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加强二者之间的关系。

2.3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1)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依旧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要出口,这点也反应出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粗放,形式单一,科技不密集的落后形式,导致无法在国际外贸结构当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即使一些出口比较大的机电产品,也因为技术落后,生产加工程度低,而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制约,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的汇率一直有所波动,无法创造出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外贸环境。所以,如果想要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改变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模式。促使其优化升级,通过政府的一系列手段,例如政策开放,资金开放等有效措施,大力开发生产高科技电子设备的行业,优化整体工业产业当中的科技的成分,走密集型产业化路线,不单单的只是大片的发展企业规模,还要注重对企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提高国家标准,不能以几个厂几个人的利益为标注,制定抵御国际生产与规模结构的“国标”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在符合当下国情的前提下,制定高标注高质量的国标,并加以监督。

(2)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当中,因为加工程度较低、附加值含量不高,所以在国际社会当中只能加工一些发达国家的“尾期”工程,这就导致了我国虽然再走科技化产业化路线,但是还是每月有彻底摆脱出口“低价劳动力”的特点,也就无法面对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模式,从而优化产业发展外贸结构又成为了一纸空谈。所以短期内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投入品出口代替,从这种“开放劳动力”的低级产业结构当中走出,针对外贸出口的特点,开发符合国情的外贸产品,并做到精益求精不得弄虚作假,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马上成为结构当中的带动者,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良我们终将成为外贸结构当中的主导者,那时我们拥有本土的丰富劳动力,还拥有与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的科学技术,就必定可以摆脱现有的“无根产业”模式,所以外贸结构与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优化外贸结构,就必须先优化产业结构,不仅要摆脱以廉价劳动力为主要工作模式的传统模式,还要优化自身的产业链模式,加强技术开发,培养本土科技型人才,注重工业以及农业的新科技应用,自主研制符合自身特点的高效率新型的农机械为彻底优化产业结构做出有效的保障。而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优化外贸结构,不仅要制定合理的商品税,还要调整产业政策,与良好有信誉的国家以及外贸企业达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从而大力开展我国的外贸经济。所以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关系,所以笔者在这里呼吁,大力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模式,走高效化、集约化、科技化、经济化的有效模式,最终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昌标.外贸时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效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

产业结构范文5

一、“十一五”时期山西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山西全省钢铁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397万吨,焦化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791万吨,电力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16.56万千瓦,水泥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586万吨,电石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42.82万吨,铁合金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8.48万吨,造纸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9.39万吨,柠檬酸2万吨。其中,钢铁行业淘汰量占全国的30%,焦化行业淘汰量占全国的48%。淘汰落后产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有效提升了产业素质。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地促进了山西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为新上转产转型项目提供了充分的市场容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初步统计,山西钢铁行业高炉容积1000立方米以上产能由“十五”末的9%提高到2010年底的21%;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比例由“十五”末的20%提高到2010年底的77%;焦化行业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上机焦产量比重由“十五”末的36.9%提高到2010年底的90.6%;电力行业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及以上的机组到2010年底已占到70%。二是有力推进了节能减排工作。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山西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2%以上,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减排烟尘48.58万吨,SO2减排16.7万吨,COD减排8925吨。全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淘汰落后产能合力

淘汰落后产能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加强工作的组织协调,山西专门成立了由省长为组长的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组,统筹规划安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经信委、煤炭、环保、财政、监察、审计、土地、质监、安监、电力、国资委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了有效的协作机制。同时,省经信委每年年初都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联合下发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对于已经公告需要淘汰但不能按期关停淘汰的企业或项目,采取“五停”(即停电、停运、停贷、停水、停煤)等强制性措施,环保、质监、安监等有关部门对已发证(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情况进行逐户排查,对未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相关证照。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全省上下形成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合力,确保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严格市场准入,遏制落后产能重复建设

一是严把项目立项审批关。近年来,山西对钢铁、电力、水泥、焦化、电石、铁合金等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原则上不再批准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对于企业技术改造或新建项目,要求按照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等(减)量置换”的原则报投资部门核定批准后,才能作为项目核准或备案以及项目选址布局、环评、能评、土地和安全生产等审批的前置条件,有效遏制了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了落后产能的新增。二是加强节能评估执法监察。严格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规定,进一步加强项目审核管理,提高“两高一资”行业准入门槛,从源头遏制新增能耗总量。从2010年4月开始,山西对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2008年以来各类新、改、扩、迁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了节能评估和审查的专项执法监察,对28个未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在建和投产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通告,责令违规在建项目停止建设,违规建成项目停止生产,并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发放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有关部门停止供电供水。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对违规审批、建设及投产的高耗能项目的举报。三是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严格要求各市、各行业的区域产业规划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严把环保审批关,尤其是对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类项目和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坚持五个“一律不批”,即: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在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浪费严重的项目一律不批。四是坚决实施总量控制。按照“上大压小、等(减)量置换等原则,通过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相结合、扶优与汰劣相结合、兼并重组与关停淘汰相结合、现有企业改造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等方式,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了企业的工艺装备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控制了总体产能的盲目扩张。

(三)加强政策约束,限制落后产能生产空间

一是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差别排污费政策。近年来,山西共对水泥、钢铁、电石、铁合金、电解铝、烧碱等高能耗行业的1259家企业(其中允许类349家,限制类54家,淘汰类856家)实行差别电价,856家淘汰类企业落后设备全部实现淘汰。2010年6月,进一步加大差别电价政策执行力度,将淘汰类企业执行的电价加价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20元提高到0.30元,同时制定了《山西省焦炭生产排污费核定征收管理实施细则》(晋政办发〔2004〕69号),对装备水平低、违规建设的焦化企业征收差别排污费,加大了落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挤压了其市场生存空间,有效加快了落后产能退出的步伐。二是完善地方能耗限额标准。加快制定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地方标准,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金属镁、电石、铁合金等行业的地方能耗限额标准和地方能耗监测方法,其中金属镁的地方能耗限额标准和能耗监测方法已由省质监局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其它重点能耗产品地方能耗限额标准和地方能耗监测方法将在今后几年陆续制定出台。三是加强能耗限额专项检查。从2010年6月1日开始,山西省经信委组织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818户重点用能单位2009年度和2010年1―5月份主要产品能耗情况进行了专项能源监察审计。在分析汇总审计结果后,提出了超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名单,对超过国家能耗限额标准的28家企业分两批予以公示,从7月1日起按照《关于对超能耗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的通知》实施惩罚性电价政策,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一倍以上的,比照差别电价淘汰类电价加价标准执行(每千瓦时加价0.30元),对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内的,比照差别电价限制类电价加价标准(每千瓦时加价0.10元)执行。四是建立环保监督性监测制度。山西在全国建成了首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监控合一,既监浓度又监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而不用、偷排超排的违法顽症。同时将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纳入例行监测工作范畴,并把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为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五是加强专项执法检查工作。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焦化行业清理整顿”、“清理违法建设项目”、“环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动”、“零点关停”、“ 重金属排放企业专项整治”等10多项声势浩大的专项执法行动,依法关停1万多个各类违法企业和设施,查处违法案件1.3万余件。

(四)设立专项资金,实现落后产能平稳有序退出

一是从资金上大力支持淘汰落后工作。2007年,山西省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每年筹集6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全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经济补偿。为了保证淘汰落后产能补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山西制定出台了《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补偿原则、补偿标准、部门职责及使用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国家也给予山西淘汰落后产能较大的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奖励及补偿资金的设立,提高了企业自觉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淘汰企业安置职工、解决债务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推动了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有效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在坚决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同时,着力做好企业职工的安置、职工的维权维稳工作。人事劳动部门、工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方案的调研论证,及时为分流职工办理失业登记、社会保险转移与接续、档案寄存、再就业服务等,并建立应急预案,积极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节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财政部门把补偿及奖励资金安排工作和职工安置工作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切实减轻淘汰落后产能的阻力,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五)加强监督检查,防止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为了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度,山西全面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的督促检查,每年由省经信委牵头,会同省监察厅、省政府效能办、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专项效能监察活动,对全省钢铁、电力、水泥、造纸、电石、铁合金等行业淘汰落后完成情况和中央奖励及省补偿资金申报及拨付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效能监察。各检查组通过听、查、看、访、谈等方式,对列入淘汰计划的项目进行认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企业未按期关停、拆除、废毁落后生产设备、资金未及时到位等问题,要求当地政府挂牌督办,限期一月内予以解决。通过强有力的督查,确保了各地落后设备彻底拆除并毁损,有效防止了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同时也确保了补偿及奖励资金安全使用和及时到位。

三、对进一步做好山西淘汰落后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要尽快统一相关标准

建议国家统一考核指标,完善相关工作标准,明确各行业各类设备产能计算办法、各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拆除标准等,为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确定、验收标准的确定及国家奖励和补偿资金安排等提供依据。

(二)要进一步理顺电价

产业结构范文6

产业与产业结构

现在不少学者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都涉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比如讨论哪些产业政策是应该的?哪些产业政策是不应该的?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这些研究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在产业政策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厘清。当下中国理论界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一些大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经济政策的导向。

研究产业政策,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产业政策。而界定产业政策的前提,是界定清楚企业和产业。什么是产业?产业与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产业是由产品分类决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构成一个产业,所以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但产业并不是企业个数的简单加总。如果企业相当于一个家庭,产业就相当于一个种族或村庄。产业除了是企业集合外,还包括公共品,比如文化、共识、规则。产业作为企业集合的一种组织,就可能是一层决策主体。比如计划经济下的各个产业部门,这些产业组织具有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尽管不像家庭、企业、政府决策主体那样对资源配置有直接的支配权,但是仍然影响资源配置;就算没有部门、协会的组织形式,产业无形中也会形成一些共识和规范,从而约束企业行为并影响产业规模大小和产业结构。

有产业政策和没有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的企业来说是有区分的。如果没有产业政策,企业需要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映。有了产业政策,相当于有了一个隔离墙,企业可以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不能否认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企业的保护作用,这是基本理论问题。

在研究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之前,需要定义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结构与产业内子部门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产业结构是产品之间的结构,即不同产品在数量上呈现出来的比例,这种水平层面的产品结构由消费结构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由市场机制来决定。我们谈及哪个部门或者产业过剩或短缺,直接的表现形态就是产品数量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比产品结构深刻之处在于,产业结构强调要不断地能够再生产出某种产品结构的能力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强调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和纵向的、进化过程中的强健性。产业的能力结构又可以分为人力结构和资本设备结构。而能力的炼成是需要培育的,市场当然是基本的产业培育机制,但是在能力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并不是无为的,政府培育产业能力的手段就是产业政策。

广义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定义来看,凡是跟产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包括产业发展、产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产业政策。这个定义对于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跟产业有关的政策大体有七类:

第一类产业政策是科技创新的国家政策,主要面向四个单位,一是培养人才的学校,二是承担国家基础科学创新任务的科学院,三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人类未来发展能力的医学单位,四是涉及到国家防御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航空太空单位。这四个单位由于涉及科技创新能力因而与产业发展都有关系。

第二类产业政策是与学习能力(包括企业、个人、政府与各种机构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关的支持。学习能力与教育有所区别,学习能力包括企业的培训政策、在岗培训等非学校教育。影响这种学习过程的政策也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类产业政策是有目的的产业支持政策。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如并购重组政策),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比如《中国制造2025》中就有一系列产业目录和产品目录,甚至包含许多具体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等等。

第四类产业政策是与绩效评估和竞争(即人力资源和企业能力的更新换代)有联系的产业政策。比如,考虑要关掉什么钢厂或煤矿时,首先会对产业内的企业绩效进行评估。政府也会经常提出各种产业标准,比如汽车排污标准。标准的设立和更新,就是重要的产业政策。

第五类产业政策是关于激励机制的产业政策。激励机制不光是给奖励或工资,更重要的是价格和税收政策。国家在哪些地方提价、在哪些地方减税,都会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第六类产业政策是选择性的机制。比如贫困地区的企业要不要上市、是否对贫困地区的企业上市给予优先地位?这都是选择性的机制。

最后一类产业政策关系到信息流通和沟通。比如是否放开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放开到什么程度?在什么程度上实施信息隔离?在什么环节允许信息分享?这都会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与产业有关的政策基本上都可以包含在广义的产业政策里面。这还没有包括所有的贸易政策。其实贸易政策、关税政策也是产业政策,因为它们都与产业有关系。

笔者认为,广义的产业政策在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在实施,只是实施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即使在美国,2016年推出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计划也是如此,而且确定了一些具体的关键技术的创造平台,这应该属于产业支持政策。

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既不能让市场调节,也不能让政府调节。但知识创造以前,政府可以提供方向、加大投入和拨款、优化环境,这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在知识创造这个层面,政府广义的产业政策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狭义的产业政策

现在讨论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张维迎、林毅夫所讨论的,以及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所强调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指世界第一以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实施的,对国家、企业、个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有影响的产业政策。这种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帮助国家、企业、产业竞争力的成长,它影响的不是企业之间的水平关系,而是影响企业和产业垂直的、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这种产业政策的影响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着眼于短期,而是注重企业、产业、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前景。

过去拉美、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这30多年实行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其目的是积累知识、能力和资本,提升企业、产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一些OECD国家,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实施的产业政策也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除了处于世界第一、达到了领先地位和最先进的国家以外,一个国家处于赶超过程中,在没有达到领先地位之前,都要实行这类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发展过程中跨不过去的,这既是林毅夫坚持的,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产业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府投资、国家补贴、政府资助、金融支持等,是我们当前在争论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对赶超过程中关键技术项目研发的支持;第二类是贸易保护;第三类是国家对具体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持;第四类是国家帮助产业整体性协同抵抗外部风险的政策支持。当然美国政府也需要帮助产业抵抗外部风险,所以第四类产业政策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需要,是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健康、金融发展、基础网络上面的投资,如果服从于赶超战略,就应该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实施狭义的产业政策,实际上是以非市场或者反市场的方式来影响产业的成长和发育以及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调整。笔者认为,按狭义的产业政策本身的定义,一般是反市场的,至少是非市场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论断,批评的就是18世纪英国实行的产业政策。但是,尽管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是对立的,这两个对立面在国家成长、经济发展、市场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却可以统一起来。英国在17-18世纪、法国在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都运用过产业政策来支持其世界市场的扩张,日本、德国和一些后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运用产业政策来支持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扩张。

中国目前的产业政策目录以及配套的金融、财政、土地、税收、进出口贸易等政策,在赶超型战略中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但也确实存在副作用,张维迎之所以批评这种产业政策,主要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它的计划经济色彩很浓。

笔者认为,一些狭义的产业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来源于市场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时产生的市场失灵。但是我们的确还要看到另一个方面,即由于实行狭义的产业政策,压抑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造成产业保护本身的恶性循环。比如,政府保护某一个产业,结果会保护落后,导致进一步保护,陷入“保护陷阱”;随着产业发展成熟,狭义的产业政策就应该慢慢淡出。因此,市场化方向与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对立的,市场竞争政策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的退出。

重新思考产业结构体制设计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原国家计委主导产业结构的情形相比,最近20多年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市场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第一,政府追求GDP增长目标,一再沿用业已表明不再适合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的产业结构;第二,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一直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保护下存活着;第三,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在1996-2007年间,关税保护和非关税保护(各种进出口配额管制)都是着眼于对国有企业集聚的产业进行保护;第四,每当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时,政府总是出台各种产业保护的清单,甚至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高新产业”、是否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审议权都归属于国家科技部。这都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走出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决定产业结构的体制设计。

其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完全可以让市场作为决定性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既然产品由企业选择,企业是按市场价格和盈利原则来选择产品生产、决定究竟是与其他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还是选择生产异质品,那么,作为企业集聚的结果的产业,当然也可以基本上由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和调节。在经济中,最活跃的变量是两个:一个是人的偏好,偏好变化会引发需求发生变化;另一个是生产的技术条件,技术变化引起新产品层出不穷或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贸易成本。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本质上是由新产品的出现、新生产方式的出现、拥有新技术的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的出现所引发的,这些企业一旦主导了某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就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就会具有比较优势,使资源从其他旧产业向这些新兴产业转移,进一步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一个由偏好与技术变迁引起、由企业为适应这些变化而在产品和生产方式选择上作出的调整而累积起来的、由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集聚所发生的创造性产业革命与创造性破坏相混合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是很难预测和事先安排的。

强调产业结构应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并不是取消政府在产业结构重塑与调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首先,产业结构的变化若完全依靠企业对需求变化、技术变化和价格变化自发地作出反应,则可能会发生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因为单独的企业决策人在面对偏好变化、技术变化时,也许意识不到这类变化的深刻含义。其次,即使单独的企业家意识到上述变化,想在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上作出反应,也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调动不了多少资源。再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对于一个深陷于传统产业里的单独企业来说,面临新的产业结构变化,可能会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而抵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确立从传统的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向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转变时,政府的参与和调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仍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