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三语文复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范文1

一、研读《考试大纲》,科学备考

《考试大纲》是历年高考权威的依据,随着《考试大纲》的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钻研、学习《考试大纲》,熟悉《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考点的基本内容,依据《考试大纲》对教学有整体构想,做到“心中有类型,脚下有路子”,对庞杂的内容复习才会既考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又照顾到各个知识点的落实和延伸,安排好高三复习的整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在每个专项复习时将《考试大纲》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告知学生,如现代文“六种能力”的考核、诗歌鉴赏考查的两大考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考点的分布、作文要求的变化等。学生知道了“考什么”,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才能更好地针对考试重点来复习,考起试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二、夯实基础,重视积累

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语文复习并不需要做很多的难题,而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点平时重视积累,语音字形、名句名篇、成语、熟语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可以采用“零存整取”的方法,即在平时的学习中分散记忆,化整为零,这样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还可以采用滚动复习的方法,使知识逐渐系统化、网络化。每天定时定量的积累,学生也不会感觉任务繁重,而记忆的效果比临时抱佛脚要好得多;考点训练的同时,对必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储备于脑,以便随时提取运用。重视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解析,让学生熟悉命题特点,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落实到能力训练上,精选一系列习题练习,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才能化知识为解题能力。

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高三总复习少不了训练,而训练没有层次,学生会丧失信心。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成为“乐知者”,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训练一定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推进。只有训练有梯度,才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答题的信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班里成绩不同的学生也要区别对待,对尖子生在每次考试后,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一对一讲解,帮助他们对每次考试进行比较分析;对后进生也要主动去关心,帮他们找到差距,准确定位,树立信心,如果他们丧失了学习热情和信心,就会影响到班级纪律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注意提问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考试后询问一下他们遇到的难题。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有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有的恰恰相反需要一段时间的冷处理。

四、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这里主要说的是高考语文第三阶段的复习,即三月份之后的复习更灵活一些。这一时期如果不针对具体情况,仍然大量地做题以求量的积累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1.选题做,教师认为题目比较典型、答题规范的挑选出来讲,比如一份试卷中作文比较新颖就练写作文,其余忽略不看。2.能把答案讲清楚的就讲,自己都讲不清楚的给学生说了只会让他们更糊涂。3.讲题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所谓有重点,就是力求一套试卷中能讲明白一个类型题。比如新闻类压缩题,有几种情况:概括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新闻短评;拟写新闻导语;拟写新闻结语等等。要把解题思路步骤、答题用语、答题格式反复强调告诉学生,达到让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重点题有比较有分析,同一个类型题要引导学生注意命题人的意图和他们不同的表述方式。适当的选题,加上有目的的讲解,既可以给学生指出做题方向,也可以给他们答题思路的引导,避免多走弯路。

高三语文复习范文2

关键词: 高三语文复习成效提高方法

教师在高三语文教学与复习中所采取的题海战术,在应试成效上的确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是不尽科学与合理的,师生在精力投放与时间安排上付出了很多,有了一些成效,但是不对等。教师不仅要开展一定强度的复习教学工作,而且要在提高效率上做文章,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规律,激发热情,讲求方法,有效开展高三语文教学。

一、遵循心理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以往的高三语文教学中,不仅是任教高三的语文教师,就连许多家长也认为,在高三阶段需要大量的强化与巩固练习,高三阶段是最紧要的阶段,不苦不行。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高三语文教师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罗列”,大量搜集各种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习题、试卷。在教师看来,大量的习题训练可以强化学生对应试考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反复机械训练来强化掌握,是许多高三教师常用的手段。

细究这种教学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否定教师的出发点,但是教学成效非常低,缺乏足够的科学性与操作性。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一味地增加练习、考试的频率与难度系数,并不能够使教学成效得到明显提升,这是由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与数理化学科知识不同,语文并不能像理科那样,通过大量训练可以巩固对规律的掌握与运用,语文强调的“懂”、“悟”,不是简单进行重复与训练就能够提升的。相反,如果教师将高三语文教学的重心投放到无休止的练习与考试当中,学生根本无法对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与运用,还会感到身心疲惫。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缺乏了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变成被动的应付,而不是主动投入,教师在教学中要潜心研究高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特别是心理发展方面的规律,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摒弃题海战术,取而代之的是高效、针对性强的训练,做到数量适当,简单重复的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删减,让学生有效巩固与消化吸收;二是强化学生的心理引导,通过前景规划、精神激励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成效。

二、调整深度密度,有效增强成功心理体验

高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多注重的是对学生的知识点的考查,关注的是学生已经有多少内容掌握了,还有哪些部分没有掌握等,而对于学生在学习成功感受及心理满足体验等方面关注较少,其实,这与高三语文教学成效高低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高三学生在年龄上已经20岁左右,在心理发展上具有较为成熟的观念,自尊心也更强,对于学习成功体验的需求更加强烈,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可以对教学成效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抱怨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基础差,在一部分学生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但是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却和落后的语文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联系,过多的重复练习挤占的是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消化、吸收的时间与精力,消耗的是学生的学习激情,加之一些练习或测试过于追求难度,给学生带来的是学习效果与能力上的迷惘,甚至会在学生心中增长失败的消极情绪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对练习的深度与密度仔细分析,进行适当调整。

有经验的高三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训练难度适中,二是数量适宜。进入高三阶段学习后,过浅的练习不利于师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过深的难度不仅超出高考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基础,而且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训练难度的适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思索、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复习活动。适宜的训练频率也可以让师生有反思的空间,对“教”与“学”开展拾遗补缺。

三、科学进行引导,切实提高复习针对程度

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要对教学时间与精力进行科学分配与合理使用,要注重对学生复习方式的指导,坚决摒弃一味增加学习时间、增加训练容量及施加学习压力的简单做法,要尝试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学生自主学习、内化吸收及灵活运用等方面入手,实现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高三语文知识复习中,一些教师注重了训练广度,却没有多下功夫,主要表现在开展大量讲述,没有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消化互动空间,开展大量训练,其中参杂着重复内容,浪费时间与精力,从而造成了“投入”多而“产出”少的奇怪现象,久而久之,“久则钝兵挫锐”,语文复习成效密度与强度偏高的讲解与训练中消耗,还会带来较强的心理压力,致使部分学生在语文复习中丧失进步的信心与信念,影响士气。

高三语文复习范文3

关键词:高三 语文复习课 活力

究竟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给复习课插上一双轻灵的翅膀呢?就此,我谈一下自己浅薄的想法:

一、在上课方式上翻新

过去,我常常抱怨学生没规矩,知道上课时间到了、看到老师来了还不愿静下来准备上课,可转念一想:有的学生固然不好,需要教育、管理和约束,而我这个为师者自身是不是也有原因呢?

做得对不等于做得好。不顾学生的需要与感受,孤立地准备一节又一节的“好”课,只考虑自己如何抓紧时间完成一个又一个复习、训练任务,天天老面孔、老服装、老腔调、老花样,当然令有些学生不愿上课而宁愿抓紧时间与同学再打闹一下、再说上一句闲话。我想到,再美的歌曲也不能老听,再香的菜肴总会吃厌,再好的地方也不能老呆在其中不出去逛逛。人人需要得到及时调节。同样的道理,再好的课堂模式也要准备有多种变换方式以供交替使用。比如导入环节,假如前一次课是以严肃性的提问导入的,这一次课就可考虑换用融知识与活动为一体的比赛法导入;昨天用的是有声语言引人入胜地导入,今天就可尝试以无声的板书呈现错句、错题吸引学生眼球;大部分时候用生动直观、容量较大的课件导入,偶尔也别忘了用用传统的朗读、背诵、默写检查法开始,尽管有时只是来得及讲究一下方式上的翻新,我感觉复习效果也会大有改观。

二、在上课方法上创新

必修和选修内容全部教完后,没有了真正新鲜的教学内容,平时学习本来就已经很不错的学生容易因此不知不觉地厌烦老师对知识的重复再现,老师如果不能察觉并关注这部分水平较高学生的期望与需求,他们也会一反常态、出乎意料地出点“乱子”。我的做法是:

1、“我来做老师”。请学生尝试做小老师,复习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讲评试卷的时候可以在课上随机让学生来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2、“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的题材不限,但必须积极健康,要脱稿演讲而且时间严格控制在三分钟以内。课前三分钟演讲,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从标题拟定、题材翻新、素材积累,到成语故事、诗歌鉴赏,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学生们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为了吸引听众注意,各种各样的小花招更是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

三、保证教学内容富含思考性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仅停留在注重教学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追求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学生并不对语文学习产生真正的热爱,往往会一味地跟着老师看热闹,好多人还是不会自己学习,永远依赖于教师这一拐杖。苏霍姆林斯曾说:“一个人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教学目的也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现代教学的特点,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通过设计,使教学内容富有思考性,更能促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沉浸在探索新知、追求能力及品位新提升的乐趣中。

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总结语言现象,探寻语言规律

要想使复习课真正不令人厌倦,就首先要让学生思考、理解复习活动的重大意义。我指导学生,复习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将平时零散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将淡忘的知识熟练化,补齐所缺的知识使自己全面化;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归纳、总结、提炼语文语言现象,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则、规律,然后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创造言语,表达感情,描述生活,描述世界;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处处有考场,要通过研究考试题型,总结应对策略,加强专题训练,勇敢接受人生这一搏的考验,学会准确化、系统化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

高三语文复习范文4

关键词:方向;思路;设计;关系

一、加强对《考试说明》和考题的研究,准确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是我们备战高考的信息向导,它规定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内容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角度等,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也是备考复习的行动指南。所以,研究《考试说明》是保证备考复习目标明、方向准、效率高的第一要著。在推进复习的过程中,要随时随地认真研究,尤其要注意不间断地对照《考试说明》所列的考项,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向,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阶段复习的重难点的策略、路径。只有通过认真细致地研究,才能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精心研究高考试题,总结规律方法,提高复习实效

高考命题的基本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出新。高考试题,最直接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较之其他命题具有更大的信度、更强的典型性和更高的训练价值。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开展全真训练,使师生都能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哪些已经考过”“哪些还未涉及”“未来可能会怎样考”等。

二、明确复习思路,确立阶段重点,制定科学高效的复习计划

高三语文的复习工作,要在宏观思考的前提下做好微观调控,要在时间划分和内容安排上全面思考、统筹兼顾,要以纲(《考试说明》)定教、依本(教材)导教、依案(学案)施教,做到梳理课本全面细化、整合学案灵活优化、紧扣高考强化训练、预测走向适度拓展。

三、优化环节设计,强化合作意识,打造高效课堂

强调集体备课,不等于不要个人备课,在做好集体备课前,首先要加大个人备课的力度:个人备课的过程是使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进行一次熟悉、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通过消化整理才能成为自己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当拿别人的教案讲课时,即使上课之前已经读得很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掣肘,使自己不时地要去翻阅教案,讲课的连贯性也大打折扣,至于教者的情感和价值观就更难挥洒自如、传达到位了,教学的效果自然与我们的预期相去甚远。这就警示我们每一位身在高三的语文教师,都要认真备课,只有自己先认真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再学习、借鉴、消化、吸收集体备课的成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前后贯通,轻松自如,才能在集思广益中彰显自己教学的个性和魅力。

四、要正确处理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以阅读和写作训练为重点——让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扎实的训练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三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基础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掌握直接,阅读和写作不着边际,学生感觉渺茫,所以,有的教师对阅读和写作的复习就不够重视。殊不知,这是一种对学生、对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阅读题失分较多、作文题得分较低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在阅读方面,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学生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进而熟练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方法或规律。写作训练要有计划性、针对性,要将阶段训练重点与整体训练布局有机结合,既要针对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不同方面开展专项训练,又要区分不同类型命题进行综合训练。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我们应注重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应试策略的优化。

虽然作为高考复习指导文件的《考试说明》年年都有变化,但《考试说明》的变化对语文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不管语文考试怎么变化,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都要扎扎实实进行,这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2.重视练习讲评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提高

进入课堂讲评这一环节,教师的讲解或点拨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一是读题读文心态的调适、意识的强化、行为的规范、方法的指导,二是题干指令的分解与综合、命题意图的揣摩与理解,三是解题角度的判断与解题思路的扩散,四是答题的规范要求与操作要领。

高三语文复习范文5

1、每天坚持背诵辅导书上的字词读音以及重点的诗词名句;

2、阅读题重点是掌握答题技巧,即掌握得分技巧,因为方法和得分点意识可以使成绩在短期内有改善;

3、课堂要注意老师的讲授,注意查漏补缺;

4、以每次考试为契机,查自己的薄弱题型;

高三语文复习范文6

一、语基积累“简易化”

对语言学科而言,所有能力的提升都从记忆开始,所以高三复习应始终坚持的工作就是积累。积累在语文复习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在字音、成语、病句、默写及作文素材等方面,意义更重大。其实,语基积累很简单,每天积累一点,只需花费十几分钟时间。当然积累贵在坚持,更要准确记忆,总结规律。

二、诗词鉴赏“简易化”

首先,要学会简单理解诗词。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读诗三步法:第一步分类别,怀古诗、羁旅诗、边塞征战诗等,一般根据诗题和诗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句就可判断类别,知道所属类别也就把握了诗词的大致内容和主题范围。第二步抓关键,把诗词分成两部分,一般前部分写景叙事,后部分抒情言志明理,读懂诗词关键要抓住后部分。第三步悟情感,即体悟诗词的基本情调和感彩――美丽、丑恶、热烈、清冷等,知道了诗的基本情调也就知道了诗的感情倾向,如赞美、热爱、激昂、沉郁等,也可根据诗的标题、诗中关键词句和主要意象进行判断。然后将三者综合考虑,就能把握诗词大意。其实,所有诗词都可归结为一个“情”字,诗虽也叙事状物,但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即使全是写景叙事的诗也是如此。一旦把握情感,对诗中为何写“秋风”、“归雁”等意象,为何用反衬、对比等表现手法也就一清二楚了。

其次,把握考纲要求,掌握答题规律。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试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考纲,也就是意象、意境、手法,还有与每个知识点都无法分割的情感。所以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条分缕析地掌握。

要做到“简易化”鉴赏,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仅仅就题讲题,应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提升,力求达到讲解一道题解决一类题的目的。如2008年江苏高考题:《登金陵凤凰台》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如果教师只讲参考答案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些答案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跳出就题讲题的窠臼,拓宽思维,打破常规,找到妙策。我们可从答案入手,大范围归类,按照民族心理和人文价值趋同的规律,找到一种共性模板。如对上面这道分析情感类题目,教师可从宋词到唐诗再到宋词,从送别到登临再到送别,以这种有变有不变的意识,处理好“守”和“眺”的关系,精选诗词,配上相关题目和答案让学生诵记,让学生在“最近处”得到改善,这就是“抛弃无用的,抓住本质的”简易化复习策略。

三、阅读理解“简易化”

首先,确立最有效的教学目标。目标要简单明了,不同文体阅读要有所侧重。散文阅读要抓事、景、物、情;论述类阅读要抓论点、论据、思路;小说阅读要抓环境、情节、人物。比如环境描写的作用,它在文中居什么位置,不同位置有何不同作用,与主人公有何关系,与主旨有何关系,这些都可作为教学的一个个简单目标来逐个完成,从而达到阅读的“简易化”理解。

古文阅读可分两步:第一步读懂大意。在阅读文段前,先浏览后面的题目,尤其要仔细阅读对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信息进行筛选的题目,先对文段内容有大致了解,为进一步读懂文章做铺垫。阅读文段时画出人名、地名、官名及文中评论性的句子,总结事件的前因后果,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第二步做题。对虚实词理解题可用“代入法”,把每个选项后面实词的注释当做字典解释,分两步代入:第一步代入句中,意思通则可判其正确,反之则错。如果第一步代入不能发现问题,就进入第二步代入,将句子意思代入文中,联系上下文看通顺与否,通则对,不通则错。高考题一般要两步代入才会发现错误。信息筛选题可用“对照法”,做题时首先根据选项所叙述的内容确定其原文中对应的起止点,仔细对照,即可发现错误。

其次,要做有针对性的文言练习。练习要分类,且在简单、清晰的方法指导下练习,并及时反馈,另外要让学生及时反思做题心得,吸取教训,总结规律。它们虽不登大雅之堂,但一定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为做题而做题。

四、作文升格“简易化”

作文是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让师生苦闷、困惑的话题。高三阶段,作文如何进一步提高?首先应该是赏识和鼓励,绝不能让学生在高三阶段丧失对作文写作的信心。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寻找学生作文中的每一处亮点,并指出其作文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修改,用他们自己的成功之作来激发写作热情。最后阶段还要从立意、大小的转换、虚实转换等方面再做指导,让学生能在准确理解文题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来确定自己所写文章的主旨。另外,还要强化文体意识,记叙文训练要强化细节,议论文训练要树立文体意识,确保获得基本分。

如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我的时间”,在审题上可做如下指导:第一,由命题材料“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这句概括性话语可知,“我的时间”的完整表述应是“我的时间我做主”;第二,“我”也没有限定为只能写作者自己,当考生选择议论类文体时,这个“我”就不可能是考生自己了;第三,“时间”不是“物理时间”,而是“人生时间”,因而“我的时间”便是“我的人生”,而且还应该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才恰当。第四,既然是“做好该做的事”,那么写作就需要着重表现“我”的“做(行动)”,主要是“做什么”,“怎么做”,“做的体验、感受、认识、领悟、意义、价值”等。所以,如果把“不复制别人的成功”或“认识自己”等作为写作重点,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材料结尾处“不在……而是……”这个中心句的重心落在“而是”后面。所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就是写以“自我“行动体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