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母亲让儿子进故乡

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文1

小城里的冬天充满煦暖的阳光,终于在新年之后的几天里,飘起了雪花,由于年前把父亲接回到身边过年,这是我第一次在春节期间,没有回到故乡,整个春节期间,好像觉得生活那样枯燥无味,总觉的,新年离我很远,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始终觉得,我新年的喜悦,属于哪个遥远的小山村,我新年的梦想,在故乡的古运河里流淌------

踏雪寻梅,颇让文人骚客们费劲诗章,我想,这诗章里有对往昔的追忆,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梅花凌寒绽放的景仰,踩着厚厚的积雪,背上相机,走进这久违的风雪世界。树枝上高悬的大红灯笼,在积雪的覆盖下,似乎在提醒我这依然是新年,这山川,这河流,这一草一木被银装素裹的世界,可有我故乡的身影?踏雪寻梅,在北方的小城里,梅花一般是不多见的。

记得去年冬天的时候,我还在千里之外的广东,享受如北方阳春三月的暖冬,接到姐姐的电话,父亲病了,住进了医院,于是,在医院里守望年迈的父亲,成了我每日的工作,虽然外面冰天雪地,但是,医院里面倒是也暖和,而这家医院的小花园中,却种下了许多的腊梅,冰雪下,淡黄色的梅花,沁人心脾,每日照顾完父亲躺下,我就来到小院里,踏雪赏梅,偶尔折上几支,插在病房的花瓶中,香味更是淡淡地,那样持久,连护士都问我,这是哪里的梅花,看来,虽然梅花近在咫尺,忙碌的医护人员,哪有心思去赏梅,就这样,这凌寒绽放的腊梅,陪我度过了一段艰难而寂寥的生活岁月,直到春节临近,父亲也康复出院。

飘落的雪花,在城市的高楼中那样躲躲闪闪,路上积雪也在车辆的碾压下,变得泥泞不堪,而故乡的冬日,雪花无论大小,身姿都是那样飘逸洒脱,无拘无束,山川河流任意飘落,运河边,枝条上,田野里,老屋旁------宁静而洁白的乡野里,飘荡的是母亲年饭的香味,老屋里传来的是兄弟姐妹们,围在火炉边聊不完的欢声笑语,而母亲,总是在忙碌着一家人的吃喝,而今,姐妹都远嫁他乡,因为母亲的去世,虽然我们对故乡的思念更甚,但是,没有母亲的家,已经变得荒凉寂寥,庭前屋后,院里院外没有了娘亲的唠叨,故乡此刻留给我们的只剩一份思念和牵挂,一份惆怅和思念母亲的无限伤情。

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文2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大家和老师一道伴着柔和的月光走进了作者童年时的篱笆小院(出示课文插图)。看着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些什么?或是想说点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含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

2.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篱笆小院,与这母子俩,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品读课文,感悟真情

1.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夏夜,总是充满深情地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投影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是什么让作者对童年的夏夜总是念念不忘,觉得那样的夜晚永远是“美妙”的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圈画。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进行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一: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景色美)

出示句子二: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上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母亲形象美是朴素、纯洁、神圣的。)

出示句子三: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1)读一读,从中你知道什么美?

(2)轻轻地读出这种感受。

(3)读完后你觉得哪个词显得很特别,特别的亮眼?(芳香)

(4)为什么呢?引出并理解“芳香”:芳香是鼻子闻,而这儿指的是什么?

(5)这里“芳香”意思是:对世界、对人生怀有一种美好的情感。不是吗?不然哪有这样的诗句:“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6)同学们,你们见过“芳香”的歌谣吗?那“芳香”指的是什么呢?

(7)读歌谣。自由读,指名读。(读出柔和、轻轻的、甜甜的音)

(8)引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出示句子四:高深莫测的夜空是个神话的世界。

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比较:自由读,看两句有什么区别?从这“竟”字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文10~1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指导读好“母亲笑着说”一句。

4.过渡引申。

在这柔和的月色里,母亲为作者唱歌谣童谣、讲神话猜谜语,作者听着母亲甜甜的声音,觉得童年的夏夜永远是分外的美妙,不由发自内心地说……

投影:“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1)学生朗读。

(2)母亲不识字,她怎能成为作者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呢?

(3)学生深情朗读文章最后一小节。

6.简介背景,教师范读。

下面这段话是作者的原话(出示):

我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老了,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她永远不再明白儿子的内心是多么的苦痛,我多想抹平母亲额上的皱纹,我多想用泪水唤醒你的记忆,答应一声儿子的呼唤啊……

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作者对他的母亲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一句歌词唱得好: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时时给我们启迪,给我们鼓励……

2.根据自身实际,完成下面写话练习:

当我 ,您 ,使我 ;

当我 ,您 ,使我 ;

……

母亲,您是我的启蒙老师,

母亲,感谢您!

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文3

2012年8月的一个深夜,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李翰被母亲急召回洛杉矶的家,母亲韩琦含泪对他说:“你爸爸去世了,是脑溢血,我帮你定好了机票,明天就回国……”李翰的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爸爸走时才52岁,最后的5年,他们父子仅见过3次面。

李翰1988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那年,父亲李岩林28岁,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母亲韩琦比父亲小2岁,是一名房产经纪人。在李翰的童年记忆里,父亲身上总有一股儒雅的知识分子气息,而母亲坚强能干,带领一家人迅速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父母关系和谐,他的童年无忧无虑。

13岁那年,李翰有一次无意间发现父母分居了。随后,父亲辞职,一边在一个公益性人类学团体里任顾问,一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平时住在学校。2005年,李翰被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录取。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平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

2009年冬,49岁的李岩林突发轻度中风,在医院里住了半个多月。此时李翰已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李岩林出院后,辞去了在加州大学的讲师职务和所有的社会职务。他坚决地对妻儿说想回故乡厦门养病,韩琦不同意,为此夫妻俩的关系一度很糟糕。这时,韩琦告诉了儿子一个秘密。原来,在李翰13岁那年,他在厦门的奶奶去世,李岩林回国奔丧,认识了一个叫朱小银的女人,回来后李岩林就一直想离婚,从此心都在中国,而那个朱小银,只是一个茶楼的服务员……李翰听了很气愤,在他年轻孤傲的心里,他觉得这样的父亲已经不值得挽留了。他觉得妈妈还年轻,才47岁,离开了爸爸反而会有更好的生活,于是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你们不用顾及我的想法。”很快,李岩林和韩琦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李岩林启程去了厦门。

5年的时间里,李岩林再也没有回美国。期间李翰去中国4次,只跟父亲见了3次面。直到他有了女朋友,母亲也再婚后,才渐渐地不再恨父亲。然而,多年时空相隔,父子俩的关系也单薄了……

李翰和母亲抵达厦门。天亮后,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李翰见到了父亲的遗容,旁边有位女士一直在抽泣。她就是朱小银。韩琦自始至终没有和她说一句话,也没有正眼瞧她一下。李翰却无法平息心头的愤怒,对这个女人恨之入骨,这样一个普通卑微的女人怎么可以和自己的母亲比?怎么有资格抢走父亲?他几次回国看望父亲,都没有发现这女人的踪迹,大概是她知趣回避了。听一个亲戚说,这5年来,朱小银一直和父亲在一起,但两人并没有结婚。如今,父亲走了,她还呆在这里干什么?李岩林的遗体告别仪式,李翰拒绝让朱小银来参加,朱小银并不坚持,而是托人交给他一串钥匙后就消失了。

葬礼结束后,李翰回到父亲的旧宅,那是位于集美鹭岛湾临海的一栋老别墅。整理遗物时,他发现父亲的卧室里有一只上了锁的大箱子,他用朱小银给的钥匙一把把试,终于打开了箱子。箱子里有一些父亲收藏的字画,有些是爷爷奶奶传下来的,有些是父亲晚年收集的,其中有些是名家手笔。收藏字画是父亲唯一的爱好,而父亲每收藏一副作品,都会和儿子商量。李翰仔细查看了下,字画一幅也没少。

在箱子的小隔层里,李翰发现一个信封,上书“爱儿李翰亲启”,展开,内容很长,落款日期是2012年6月11日,是父亲去世前两个月写就的。“翰儿:爸爸虽和你远隔重洋,但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这些年来,爸爸没有陪在你身边,是因为你已长大成人。这些年,我在故乡过着自己的生活,你一定很不理解。我想给你讲讲我和朱小银之间的事……”

一封书信揭开当年情,父亲的真爱在故乡

李岩林1961年出生于厦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卢敏之是厦门一所音乐学校的钢琴教师。李岩林的父亲过世很早。晚年,卢敏之倾尽积蓄,在集美海边购置了一套旧别墅,一生浪漫优雅的她将自己的屋子取名为“海角之家”,她依然收学生教钢琴,参加演出,生活过得有声有色。2001年5月,独居的卢敏之突发心肌梗塞身亡,享年67岁。李岩林向单位请了4个月假,独自回国奔丧。

李岩林办完母亲的丧事后,来到“海角之家”,那里离海很近。然而一走进没有母亲的家,他就被一股强烈的抑郁情绪笼罩。他在沙发上不吃不喝,昏天黑地地睡了两天两夜,直到敲门声将他惊醒――

“翰儿,你知道那时候我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国的吗?你母亲做房产经纪一直得心应手,几年后她的收入就超过了我,我和你母亲之间的感情其实早就破裂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相同,但为了你我们一直没有离婚。早在我回国前,我已经有了抑郁症倾向,在公司里主动要求调任了一个没有升职空间的轻闲职位,正因如此,你奶奶去世,我才得以被批4个月假……”

站在门外的是朱小银,她说自己是卢敏之生前的“钟点工”,前段时间回家了,现在想来悼念一下东家。闲聊中,朱小银问李岩林打算怎样处理屋子,李岩林说已经在房产中介登记了,打算卖掉。朱小银说,现在房子里积满灰尘,花园里也杂草丛生,“卢老师生前对我很关照,我可以义务帮你把这里整理一下,那样房子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李岩林同意了,留下朱小银整理屋子,他则继续上楼睡觉。几小时后,他感觉有人在拍他,睁开眼发现是朱小银。朱小银笑笑说:“我想你睡了那么久也饿了,就给你做了一顿午饭,快下楼吃吧。”

李岩林一下楼,就闻到浓郁的香味。餐桌上已摆了二菜一汤,椒盐虾,野韭菜炒鸡蛋,车螺芥菜汤。李岩林的鼻子一酸,差点滚下泪来,这是他从小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菜,可朱小银怎么知道?朱小银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说:“卢老师生前常常和我们提到你。”李岩林叹息了一声,又问朱小银是否愿意每天给他来做一顿饭,酬劳可以随便她开。朱小银说她每天下午上班,中午可以过来。

那些天,虽然李岩林饥渴多年的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他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十几天后,由于长期失眠,朱小银准备的可口饭菜也唤不起他的食欲了。他常常坐在海边发呆,看着悠悠的海水,总有想跳进去的冲动……朱小银被李岩林的样子吓着了。一天吃完午饭后,朱小银没有走,她找来一个垫子,让李岩林赤膊俯卧在花园里的阳光下,然后弄来许多热毛巾,一条条摊开敷在李岩林的背上,倒上精油,给李岩林按摩肩颈。

“我在美国尝试过多家专业的收费昂贵的按摩师,一点用都没有,但朱小银为我忙碌一下午后,我竟然躺在垫子上就睡着了。当晚,我一个多月来第一次有了3个小时的睡眠。第二天朱小银来,给我带来了一些治失眠的中药材。我很感激她,恳请她再帮我按摩几次,并说会按美国的标准给她付费,朱小银说不要报酬。这让我很感动。”

朱小银是湖南常德人,她的父亲是个老中医,考上了大学那年因为父亲去世她不得不辍学,嫁了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厨师丈夫,后随丈夫来厦门开饭馆。曾经有一个儿子,是个弹钢琴的小天才,但孩子在8岁那年溺海身亡,之后她丈夫精神失常,也得病去世了。朱小银未再婚,一直在“古道茶馆”当茶艺师,空闲时间在茶馆附近的住家做钟点工。见到李岩林那一年她33岁。儿子走后,她就喜欢上了听卢敏之弹钢琴,就仿佛回到儿子身边……李岩林对朱小银说,我也会弹钢琴,你给我做饭,我给你弹钢琴,朱小银听后好像得到了天大的喜讯一样。

“我的睡眠渐渐恢复了正常,整个人也从抑郁中走了出来。为了感激她,我不光给她弹钢琴,还教她欣赏名曲。她的悟性很高,才听了几次,就能描述出巴赫和肖邦的风格差异……朱小银还教我品茶……她有很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

在朝夕相处中,李岩林和朱小银彼此产生了依赖感。进入11月,再过两周李岩林就要回美国了。那天,两人吃过晚饭在海边散步,李岩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对朱小银表白说:“我好想一直留在你身边。”朱小银点点头:“我明白,我明白……”

恩怨情仇如云散,儿子替父亲完成遗愿

朱小银身上有许多低调而美好的品质。她很普通,但她让李岩林感受到了来自平凡生活的喜悦和幸福感。李岩林曾和韩琦提过要把朱小银带去美国,但是身为妻子的韩琦怎么会答应呢?不得已,他只有先和朱小银商量,等他回美国办妥了离婚后,再来接她。李岩林没有卖掉母亲的房子,而是把钥匙交给了朱小银。

“你母亲知道我们的事后,将电话打到朱小银工作的茶馆……很快,朱小银将别墅钥匙交给我的一个亲戚后,就和我失去了联系,我让好几个朋友到茶馆找她,都说她不在那里工作了,谁也不知她的去向。我一直托厦门的一个朋友寻找朱小银。一年后朋友告诉我,朱小银还在厦门,但是她再婚了,和一个便利店的老板。我很吃惊,逐渐灰心……你考上大学那年,厦门的朋友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他弄错了,朱小银并没有结婚,她当年出了车祸,手骨折断了,得到便利店老板的照顾,她谎称结婚是不想拖累我,也觉得自己配不上我……我的心又激荡了起来,想回国去看看她。但你母亲一直藏着我的护照。直到那次我中风后。”

回厦门后,李岩林再次找到了朱小银,车祸在她的左手上留下了轻微残疾。隔了7年,他们俩都老了些,鬓上有了白霜。他们都感到时光不能再错过了,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在一起,于是就一起住进了“海角之家”。

李岩林在信中说,这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他和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人反而能真正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她的温柔和忍耐,她的贤淑和善良都让李岩林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5年的时间里,他心无杂念,全身心翻译引进了4本有价值的社会学书。

“我提出和她结婚,她反而不看重这些,怕别人说闲话。和我在一起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冲着我的身份钱财来的。事实上,她依然在茶馆工作,自食其力,我给她买件贵点的衣服她都舍不得,但她却舍得跑遍整个厦门给我买回最新鲜的食材……我如此详细地告知你我们的故事,也是想对你未来的感情婚姻有所指引和帮助,选择伴侣就像选择一双鞋子,合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我也问过小银,她也说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是她失去亲人后唯一的幸福时光。此生我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晚年得到了一份贴心的情感,我心足矣。但我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我本想立份遗嘱,将我的遗产留一部分给她,让她晚年的生活有点保障。但我更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我唯一的儿子,你是个善良而深明大义的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

读罢父亲的信,李翰感慨万千,他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心里涌起对朱小银深深的感激。要是没有她,父亲晚年恐怕会郁郁而终。是朱小银,给了父亲最深的慰藉,这是他这个儿子没有机会去做的啊!李翰把信交给母亲,韩琦看完也泪流满面,说:“我对不起你爸爸,我一直以为只有我才能让他幸福……”考虑了一下,韩琦又对儿子说:“我们应该感谢朱小银,你去把她找回来吧!”

然而,朱小银在哪里?她的手机一直关机,问遍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找不到她。李翰和母亲只有半个月假,他们花了一个星期,想尽各种办法在厦门寻找朱小银都无果,只好返回美国。

自从父亲去逝后,李翰发现母亲内心充满了歉疚,加上闲居在家,也显得有些孤独。所以,每个周末,他都赶回落杉矶的家中陪伴母亲。韩琦常常问,朱小银有没有消息了?李翰知道,如果找不到朱小银,母亲的心里一直会有个包袱。

今年6月,李翰再次从美国回到中国,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朱小银的故乡常德寻找。一次偶然中,他打开《常德日报》,看到一个寻人栏目,便约请了这个栏目的记者李杰,将自己的来意和盘道出,恳请他能利用记者的身份帮他寻找,但因涉及隐私,他不希望在报纸上公开呼吁……

第二天,李杰到常德派出所查找户籍,和朱小银同名的人有155个,这样排查太耗时了。李翰听父亲说朱小银的祖上是有名的中医医师,就通过这条线索再去找人。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层层的周转介绍,他们最后顺利地要到了朱小银的电话。

电话一拨通,得知朱小银果然回到了常德,现在在一家酒楼里帮忙。朱小银已无直系亲戚,她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那天下午,李杰和李翰来到了朱小银租住的位于滨湖路的房子前……门一打开,朱小银猛然抬头看到李翰,有点吃惊,随即又很自然地笑了笑,似乎明白了他的来意。看到朱小银,李翰仿佛看到了自己慈爱的父亲,他主动抱了抱朱小银,喊了声“阿姨”,昔日的恩恩怨怨,都在这一声呼唤中化为风尘,朱小银眼中含满热泪……

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文4

祖屋房顶的瓦楞上积满了旧年的尘垢,蒙尘的窗纸洗白了那些无声的岁月。暗黑色的脊宇间,不时有邻家栗色的猫轻轻跳过黄昏,倏忽于暗淡的暮色里。

在祖屋的土墙根上,几朵零碎的野花被遗忘在风里。没有人来打扰它们的花期,也不会有人正视它们的存在。它们就这样蛰伏在幽暗的光线里,始终低垂着卑微的头颅。岁月在这里停滞不前,仿佛一切,都是一种静默的存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座破旧的宅院里,母亲是永远的主角。那袅袅的炊烟,熏白了她的发辫。而今,屋檐下做针线的奶奶已经作古,她坐过的石凳孤独地站在那里。许多次,当我走近它,都能感受到奶奶的身影,以及她尚未消散的体温。

我的母亲也在迅速老去,她的脸庞有时光雕刻的痕迹。如今,她鬓发斑白,目光日渐混浊,但她守望儿子的眼神依然不减当年。在落日的余晖里,母亲不堪重负的身影时常让我寝食难安。

又一年,在一阵绵绵的雨中,祖屋的土墙在一天夜里轰然坍塌,整座屋瓦倾斜在风雨中。母亲几次想找人将墙再垒起来,但最终未能如愿,这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今,由于搬出祖屋多时,划新宅基地吃紧,祖屋占据的地盘成了叔伯之间相争的风水宝地,为此彼此撕破脸皮,忘掉当年村里的契约,都说宅子有自己的一份。奶奶去世时仍因此惴惴不安,致使每当走过这里,我的心就隐隐作痛。

前段时间,我又回到村子。在经过祖屋门前时,我看到儿时那扇从未锁过的大门,被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紧紧地锁着,自从父母挪出去后,这里的一切竟变得如此萧条。门框和窗户斜靠在一边,门槛上那些被我们触摸得光滑的青砖上,还隐约残留着儿时伙伴们用粉笔写下的歪歪扭扭的字,以及门框围栏上那一道道长短不一的身高线。这一切,竟是如此亲近又是如此遥远,蒙尘的时间无所不能,轻而易举便能将我们童年时代的每一寸成长印记,悄然覆盖。

我知道,那些流逝的时光也会慢慢消磨掉我们脸上的青春,包括短暂易逝的光阴。我伸出手,轻轻推开祖屋老旧的木窗,看到故乡院子里的树木正吐露着芬芳。那些乡间的花草和树木因为历经年月的栽培,早已变得郁郁葱葱。一株株苦楝树的细叶子绿得发亮,紫色的碎花散落在墙头上,虽然不香,却开得很久,落的时候,树下常引来不少鸟雀在那里啄食。

冬去春来,祖屋也随着时光老去,飘摇在风雨中,像一张寂寞的嘴巴,在风里张着,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回乡之路

什么样的想象,才能够让记忆重现眼前?多少次回眸,才能够让我穿越岁月的河床,抵达最初的家园?暮色,又沉重地抖落在迂回的乡道上,越来越少的行人,慢慢从一个村庄抵达另一个村庄。他们走在回乡的路上,沿着来时的路,重新返回各自的村庄。

如今,我离开故乡多年,对于故乡的怀念如同蔓生的杂草,在心底日显蓬勃了。

现在,我站在城市高高的阳台上眺望故乡,直到眼睛酸痛,眼前一片迷茫。我不确定我要找寻些什么,虽然我知道我所有的努力终将是一种徒劳,但是我并不甘心。我依然记得那些故乡的事物,一如芳香的稻垛、闪亮的炉膛,微微透出烟火的味道。如今,我像一个孩子,在城市流光溢彩的生活里走失,以致找不到回家的路……

面对故乡,我永远是个沉湎在成长记忆里的孩童。从乡村到城市,又有谁对于成长的记忆不留痕迹呢?当我重回故乡,寻访一些被时间洗过的痕迹,那些曾经追逐嬉戏的孩子,仿佛还没洗净手掌上的泥巴,便不经意成为了别人的父亲。那些慈爱的老人,在不确定的时间走进泥土,长眠在村边小河旁,垒起一座座土丘。而数年前,那里曾是我们游泳后晾晒衣服的地方……

如今身居闹市,我依然一无所有。在现代建筑构建的压抑与烦躁的空间里,我试图推开狭窄的窗户,望向窗前四角的星空,在房间昏暗的灯光下书写心中的文字。

夜色渐渐溢满整个房间,在我的身旁有一些东西,书籍、茶杯、破旧的座椅,以及从郊外采回的野花,它们在夜色的濡染下,慢慢改变了最初的色泽。我知道,那些流逝的时光也会消磨掉我们脸上的青春,直到藤蔓绕满木窗,将窗外的流年层层覆盖……

对于这座生活多年的城市,我说不上是喜欢还是厌恶,因为我必须在这个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空间里寻求一个栖身之所,同时还需要像一只小鸟一样觅食,抑或歌唱。

在离我居住的小区不远,是一所从清晨到夜晚都要面对的中学学校,在规定的时间,校园的广播会播放那首耳熟能详的萨克斯管演奏的《回家》。我不知道它是在为谁演奏,也不知道它究竟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电子的东西总是能十分严格地遵循它们既定的规则。我不知道,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与车辆是否也必须遵循某种规则,才能够在既定的时间走向该去的地方?

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文5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

「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著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

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

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 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

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

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一朵玫瑰花

为逝者举行盛大丧礼,

不如在他在世时,

善尽孝心。

2: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

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

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

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著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

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 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

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著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

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 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

紧紧锁上房门睡著了。

没有上锁的门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

感谢家的温暖,

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

3:便当里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 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

此。 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著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著天渊之别。

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便当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便当。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

现一直持续著。

「可见他妈妈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著。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

现出来,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

「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所

以我不好意思拒绝他。

随朋友来到了位于汉城最陡峭地形的某个贫民村。

「妈,我带朋友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之后,房门打开了。他年迈的母亲出现在门口。

「我儿子的朋友来啦,让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门的同学母亲,只是用手摸著房门外的梁柱。 原来她是

双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觉到一阵鼻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同学的便当菜虽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却是眼睛看不到的母

亲,小心翼翼帮他装的便当,那不只是一顿午餐,更是母亲满满的爱心,甚至连掺杂在里面的头发,也一样是

母亲的爱。

便当里的头发

先入为主的观念,

往往影响人一生的格局,

多观察、多探讨,

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

4:种花的邮差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

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 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

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著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 「对了,就是这个! 他走进花店,

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著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 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

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著野花种籽。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

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

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

的邮差了。

种花的邮差

人生如白驹过隙,

时光飞逝,

何妨留下善行,

提供后人乘凉?

5: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

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

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

「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

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

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意 间望向窗外

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

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 :「 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

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 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

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

「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第一百个客人

一念善心助长一棵幼苗,

棵棵幼苗可以成林,

人人有爱、社会有情。

6: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

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

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著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

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

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

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

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著:「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

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 「啊 !孩子,这是世上

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孩子即使再年幼,

也有他们的尊严,

如果父母发现错怪了孩子,

母亲让儿子进故乡范文6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须臾不离语文的“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着重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命题例析】

富有情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也应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完成题目中学会应对。真实认真地完成能让你的上升空间明晰,马虎应付则毫无作用。

(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 还记得吗?1957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的您来说,七十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着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久,您一定有很多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个又一个的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搏击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二十一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稻谷在阳光中沙沙作响,水田在夕阳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有改动。)

1. 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3分)

2. 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3分)

3. 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4. 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 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2. (1)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2)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3)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 (1)(2分)指“杂交水稻的种子”(2)(2分)指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4. (1)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2分,感情1分,简析1分,下同)(2)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2分)(3)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分)

核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步骤为:一是分析其结构,即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二是判断各组成有什么关键词;三是答案的关键词与自己的答案有没有冲突,冲突矛盾处往往是自己的错漏处,也是最容易上升的地方;四是检查还有哪个答题角度缺损。

【思路解析】

要走进文学类文本的情感世界,首先要抓住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文题就可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我们抓住这一洞悉全文的“心灵的窗户”,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要理出线索,即文章选写了哪些内容为文章的情感服务的,这些内容的内在和外在逻辑关系是什么。比如上文仅第⑨小节就写了妈妈三件事,这些事情都有力地为“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服务,都为“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这一核心情感服务。

最后,要品味语言。赏鉴精练准确、意蕴丰富的语言,能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对开拓思路、提升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等有很大裨益。比如“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中的“种子”就是指“杂交水稻的种子”,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中的“种子”就不是实物种子了,而是指“小时候母亲对我的启蒙和教育”。就连文章采用的是何种人称也颇值得品味。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亲切自然,更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因此,品味语言是体会文章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分数的必要途径。

【实战演练】

(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卷)阅读北齐的《回家的日子》一文,完成1―4题。(20分)

① 回故乡的路再短,感觉也很长,是如潮水般的思念拉长了回家的路。从定好日子回家开始,心灵已经上路。从这一刻起,想家的心绪如同进入汛期的河水,每时每刻都在上涨,一次比一次强劲地撞击胸膛。但是很奇怪,每次见到母亲之前,我总觉得自己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定会情感决堤。可每当看见母亲,我情感的浪潮就一下子变成了舒缓的河水。

② 听父亲说,从得到我要回家的信儿开始,母亲的话明显多了,一天不知道要念叨多少回:“儿子要回来了,儿子要回来了。”父亲常开玩笑说,你妈把见到你当做上场比赛了――越临近越兴奋。可母亲每次见到我,都很淡定,就好像我是这天上午刚出门似的。人说母子连心,看来这话多少有点道理,要不然,我的情感变化怎么与母亲一样呢!

③ 只要我提前打电话告诉母亲到家的时间,我到家时总是见到母亲在院门边择菜。每回母亲总是以这种方式等待她的儿子。如果实在等得太着急了,她也不会到路口去张望,就是想出去看看,也一定找个由头。有次我比预计时间晚到家七八个钟头,母亲往路口的小店跑了好几趟,不是买袋盐就是买瓶酱油。来回十来分钟的路,母亲都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④ 母亲见到我,连忙站起来,双手在围裙上揩了又揩,问声“回来了”,语气很平常。我发现,即使我离家再久,母亲也不会像别的母亲见到孩子那样拉着我的手左看看右瞧瞧,她好像从不细细打量我。就是近几年她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也从不会离我很近,我也没发现她特意看看我。可我身上的一点点变化,母亲总能看得出。

⑤ 母亲笑得很甜,皱纹爬满了脸,如风吹过水面。没等我走近,母亲就先进了屋去了厨房,忙着为我做吃的。

⑥ 我站在母亲身后,发现母亲的白发又多了,个头好像又矮了些。我想抱住母亲,可抬起的手却是在抹眼角。我心里酸酸的,眼眶里湿湿的。我对母亲说,妈,别忙活,说说话吧。母亲说,没什么忙的,不耽搁说话的。每到这时候,都是我先说离家这些日子的事,然后母亲会说家里的事。这些话,平常电话里都是说过的,可我们还是像第一次说那样津津有味。母亲几乎没有闲的时候,手里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儿。我每次回家与母亲的交流,多半是这样进行的。有时我在看书或写作,母亲会坐在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或择菜,或叠衣服,我不说话,她就静静地坐着。有时我想和她说话,她会说,你忙你的,我坐在这儿就好。我知道,母亲只要我在她的目光里,她就很知足。而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就会特别空灵安详。

⑦ 我为母亲梳头、剪指甲、洗脚捏脚和按摩,让她试穿我给她买的新衣,帮着她提提肩拽拽衣角。这时,母亲会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动作也有些笨拙。对我而言,这与其说是为母亲做点事,还不如说是我在借以品味当年母亲为我做这些事时的感受。

⑧ 每次回家,看我带着东西,见我帮着做这做那,母亲都会说,人回来了比什么都好。儿子长大了,母亲不图别的,只希望儿子平平安安,能回到她身边看看、说说话。母亲没想过回报,当然,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母亲那醇厚的爱。

⑨ 无论离家多长时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回家的日子总是这么平常,在家里的生活,是最没有故事的。可在家里,回到母亲身边的日子,因为平淡而可亲。

⑩ 一跨出家门,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我就想母亲。从这一刻起,念家的种子就落入心田,每天都会生长。 (有删改)

1. 文中多处写到“母子连心”的默契,请一一概括出来。(6分)

2. 联系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母亲见到我,连忙站起来,双手在围裙上揩了又揩。(2分)

(2)一跨出家门,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我就想母亲。(2分)

3.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4分)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我背向着父亲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有改动)

本文和上面的链接材料都以歌颂母爱为主题,有人认为可以删除其中有关父亲的文字,你不赞同这种观点,请分别陈述理由。

《回家的日子》:

《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

1. (1)“我”与母亲见面前总是很激动,见面后却又很平淡;(2)母亲从未特意看过“我”,但“我”身上的一点点变化母亲总能看见;(3)我们总是一边做着各自的事,一边说话;(4)“我”为母亲做事,品味母亲当年为“我”做事时的感受。

2. (1) (2分)①通过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母亲情绪的细微波动;②表现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与思念之深切。 (2)(2分)两次使用“一……就……”强调了“我”对家的依恋,对母亲的爱之深,依恋之深。

3. (1)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和“我”当时内心的感动心理;(2)为下文写“我”为母亲做事回报母亲而母亲不求我回报的无私、伟大作铺垫;(3)生动地表达出母亲心中的喜悦激动之情以及在被儿子照顾时怕给儿子带来麻烦的紧张不安之情;(4)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4.《回家的日子》:通过侧面描写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深,以及渴望见到儿子和即将见到儿子的激动之情,为下文写与母亲实际见面时母亲表面的平静形成对比,表达了母爱的深沉,爱在内心。

《我的母亲》: 通过侧面描写,写出母亲虽然宠爱自己的儿子,但是不溺爱儿子;表达了母亲的通情达理、深明大义;同时通过写母亲看见“我”挨打时的语言、神态,更能突出母亲对儿子爱的伟大。

【趋势预测】

上一篇三公经费

下一篇读研究生